《普通植物学》植物细胞与组织章节

第一章植物细胞

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产生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指出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为细胞。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共同起源。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有机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是代谢和功能以及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细胞全能性:生物体内,每个生活的体细胞都具有像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能分化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由生命物质--原生质所构成。它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核酸:由核苷酸脱水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单位.

蛋白质:由20多种氧基酸组合而成的长键状分子.

脂类物质: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性溶剂的脂肪性物质,包括油脂和类脂两类物质。

糖类物质:由碳、氢、氧组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细胞核:呈一个折光较强.粘滞性较大的球体.

核膜:细胞核最外面的薄膜,与细胞质的分界,核膜在电镜下观察为双层膜,由外膜与内膜构成;核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核孔;核膜上还有核糖核蛋白体。

核质:核膜以内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核质包括两部分:染色质;核液

核仁:核质中一到几个折光强的球状小体

染色质: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出现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

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核液: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浅色的部分叫做核液

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之间的原生质,外面为质膜,质膜内为透明的胞基质,胞基质中包埋着细胞器。

质膜: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

细胞器: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内质网、线立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质体: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台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除细菌、真菌和蓝藻外)细胞特有的结构。尚未分化成熟的质体称为前质体,分化成熟的质体根据其于是颜色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类型。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绿色的细胞中,每个细胞可以有几颗道几十颗基粒:叶绿体内部有膜形成的许多圆盘状的类囊体相互重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

线粒体:指一些大小不一的球状.棒状或细丝状颗粒,一般直径为0.5--1um,长度是

1-2um,在光学显微镜下,需用特殊的染色,才能加以辨别。

内质网:分布于细胞质中由一层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管道以各种形状延伸和扩展,成为各类管.泡.腔交织的状态.

高尔基体:由一叠扁平的囊(也称为泡囊或槽库)所组成的结构,每个囊由单层膜包围而成,直径约0.5-1um,中央似盘底,边缘或多或少出现穿孔

核糖核蛋白体:简称为核糖体,是直径为17-23nm的小椭圆形颗粒

液泡:被一层液泡膜包被,膜内充满细胞液.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杂的水溶液.

溶酶体:由单层膜包围而成的多形小泡,一般直径0.25—0.3um,主要含多种水解酶类,如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组织蛋白酶,脂酶等。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

圆球体:由半单位膜也就是只有一层暗带包被的圆球状小体,直径为0.1--1um,染色体反应似脂肪,用锇酸固定后成为或多或少深色的球体

微体:单层膜包围的小体,直径约0.5um,大小形状与溶酶体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含有不同的酶,微体含有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此外有些微体含有小的颗粒,纤丝或晶体等。

细胞骨架系统:细胞质内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和微梁,四种不同粗细的蛋白质,细丝交织成的网络系统。

微管:由微管蛋白(一种球蛋白)构成的中空而直的管状结构,长约数微米,直径约25nm,其中管壁4---5nm,中心是电子透明的空腔

微丝: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比微管更细的纤丝,比微管更细的纤丝,直径只有5--8nm。

胞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细胞壁:包围在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对原生质体起保护作用的固体结构。

胞间层:又称中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化学成分主要是果胶

初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

初生纹孔场:初生壁上具有的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境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的一些中断的部分,即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纹孔腔:次生壁围成的腔,开口(纹孔口)朝向细胞腔

纹孔膜:腔底底初生壁和胞间层部分

纹孔塞:某些裸子植物管胞的壁上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具缘纹孔,它们的纹孔膜中央部位有一个圆盘状的增厚区域

真核细胞:细胞的原生质体都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有各类被膜包被的细胞器

原核细胞:一类结构上缺少分化的简单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散于细胞中央的一个较大的区域

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最普遍的形式,一个母细胞通过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产生两个子细胞,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结构。

核分裂:从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开始,经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分裂成二个子核为止的一个连续的分裂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和M期。

间期: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是分裂前的准备时期

连续丝:从核的一极伸到核的另一极的纺锤丝。

染色体牵丝:一端伸向核极,一端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的纺锤丝。

胞质分裂:在二个新的子核之间形成新细胞壁,把一个母细胞分隔成二个子细胞的过程

无丝分裂:又称为直接分裂或非有丝分裂,分裂过程较简单,分裂时,核内不出现染色体,不发生像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减数分裂: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使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的分裂过程

细线期:染色质形成细线状染色体,核及核仁增大。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合。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两条染色体的形状,大小相似,基因顺序相同的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成对靠拢进行配对,这种现象称为联会。

粗线期:染色体缩短变粗,配对后的染色体称为二价体,每一个二价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二价体的数目为染色体数目的一半,二价体中不同染色体的两条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从而导致基因的交换。

双线期: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二价体上出现不等的交叉,呈8,0,x,v等形状。

终变期:染色体缩到最短,分散在核膜内侧,二价体仍为8,0,x,v形态存在,核膜、核仁消失,纺缍丝出现,标志着前期Ⅰ结束。

中期Ⅰ:纺缍体形成,二价体排列于赤道面上。

末期Ⅰ: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核膜出现,形成两个子核。

前期Ⅱ:染色体再次缩短变粗,核膜消失,纺缍丝重现。中期Ⅱ:染色体排列于细胞的赤道面上,纺缍体形成。后期Ⅱ: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向两极运动。

末期Ⅱ:染色单体到达两极,核膜、核仁重现,细胞板出现,形成4个子细胞

后含物是植物细胞在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代谢中间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和新陈代谢废弃物,如: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糊粉层:富含糊粉粒的细胞集中分布于种子胚乳的1-几层细胞层,这些细胞层称为糊粉层.

细胞分化: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

组织: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即由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细胞群.

简单组织: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

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

分生组织: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植物体内生长部位的具有胚性的细胞群。

分生组织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蛆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种子植物中具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的细胞在植物体一生中持续地保持强烈的分裂能力)

原分生组织:当植物的胚萌发生长时,胚中具有分裂能力的原始细胞——胚性细胞能够持续保留在植物的根尖和茎尖等部位,称为原分生组织,它们分裂后,可以衍生成初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分裂产生而来,位于原分生组织的后端,一方向具有分裂能力,一方面已开始初步的分化。

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的薄壁组织细胞或厚角组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反分化(恢复分裂机能)形成的,位于植物体的侧面部位,包括维管束间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主轴和侧枝顶端部位,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的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部分属于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层),部分属于初生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位于有次生生长的植物体侧方周围部分。

居间分生组织:穿插于茎、叶、子房柄、花梗、花序轴等器官的成熟组织中的主要由顶端分生组织遗留的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大部分细胞,经过生长、分化,逐渐丧失分生的功能,形成各种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组织.时也称为永久组织保护组织:覆盖于植物体表面,由1层至数层细胞构成的,主要起保护作用的成熟组织。它的作用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侵袭和机械损伤等

表皮:即表皮层,是幼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表面的一层生活细胞,也就是植物体初生构造中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层。

气孔器:存在于植物体气生部分表皮上的由保卫细胞及其中间开孔组成了控制植物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结构。

表皮毛:表皮上具有的毛状附属物具有保护及防止水分丧失的作用。

周皮: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有加粗生长的根和茎的表面(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双子叶植物).由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形成,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

皮孔:位于周皮表面,由填充细胞构成,向外开口,代替表皮上的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薄壁组织: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储藏作用及各类代谢物的合成和转化都主要由它进行,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部位,构成植物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多数具有初生壁性质。

吸收组织:能从外界吸收水分及营养物质的薄壁组织.

同化组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薄壁组织,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贮存组织:贮藏大量营养物质的薄壁组织。

贮水组织:贮藏有丰富水分的薄壁组织。

通气组织:具有较大胞间隙及气腔和气道的薄壁组织。

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内突生长的细胞壁和发达的胞间连丝,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一类与物资迅速地传递密切相关的薄壁细胞,也称转输细胞或转移细胞)

机械组织:在植物体中起支持作用的组织。

厚角组织:细胞壁具有不均匀.初生壁性质增厚的组织

厚壁组织:细胞壁有均匀次生壁性质增厚的组织。(常木质化的组织)

石细胞:多为等径或略为伸长的细胞,有些具不规则的分枝成星芒状,也有的较细长纤维:二端尖细成梭状的细长细胞,长度一般比宽度大许多倍.

输导组织: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复合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两部分。

木质部: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组成包含导管和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等,植物体中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复合组织。

导管:多数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厚壁管状结构。

管胞:多数蕨类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厚壁管状结构,并具有支持功能。

韧皮部:植物体中输送有机营养物质的复合组织,由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等组成。

筛管:被子植物韧皮部中输送有机营养物质的,具厚的薄壁(初生壁)性质的管状结构。

筛胞:蕨类和裸子植物韧皮部中运输有机营养物质的管状结构。

伴胞:位于筛管分子侧面与筛管分子同一母细胞起源的与筛管的功能及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小型薄壁细胞

胼胝体:筛管内的垫状物称为胼胝体

分泌组织:位于植物体表面或体内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群。

内分泌结构:分泌物不排到植物体外的分泌结构,包括分泌囊、树脂道、乳汁管等外分泌结构:能够分泌物质到植物体外的分泌结构,包括腺表皮、腺毛、蜜腺、排水器等。

分泌现象:某些植物细胞能合成一些特殊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并把它们排出体外.细胞外或积累于细胞内的现象

腺表皮:植物体某些部位为腺性,具有分泌的功能的表皮细胞

腺毛: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具分泌功能的表皮毛状附属物

排水器:植物将体内过剩的水分排出体表的结构

蜜腺:存在于许多虫媒花植物的花部的一种分泌糖液的外分泌结构

分泌细胞:可以是生活细胞或非生活细胞,但在细胞腔内都积聚由特殊的分泌物

乳汁管:分泌乳汁的管状细胞

维管组织:维管植物体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的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等组成的复合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复合组织)

维管束:由木质部与韧皮部构成的束状结构,以输导为主的复合组织(维管组织在器管中呈分离的束状结构存在,称为维管束)

维管系统植物体各器官中的由维管束构成的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主要行使输导水分、矿质和同化产物的功能。包括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木质部和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的。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它是细胞内代谢活动主要场所。 3、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的亚微结构。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穿过胞间层和初生纹孔场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相连,这种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体物质之间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5、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某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6、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的有机体内,细胞经过分裂、生长,然后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化。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细胞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细胞脱分化:植物体内生活已成熟的细胞,分化的程度浅,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发育时期或条件下,又可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脱分化。 8、极性现象: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指器官、组织、细胞在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现象。 9、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10、组织: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群所构成的组织。 12、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其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核大、细胞质浓,含有许多细胞器等特点,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1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而成,在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细胞群。它可分为五种类型,即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或称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等。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构成。后者有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特别是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是一种(亲水胶体)。 4、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能执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能执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5、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前)、(中)和(后)、(末)四个时期。DNA复制发生在(S期)时期。 6、大部分花瓣的红色、紫色和蓝色是由于细胞内有(花色素苷)的缘故,成熟番茄的红色是细胞内有(有色体)的缘故,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水溶性的有机物,存在液泡中,后者是质体,存在细胞质中)。 7、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其种类很多,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

(完整版).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 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8.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9.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11.穿孔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直正相通的孔洞。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 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 +)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

植物学复习试题与答案(1)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 4.细胞器5.胞基质6.纹孔 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9.后含物 10.细胞周期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 13.组织14.维管束15.维管组织 16.维管系统17.质体18.侵填体 19.胼质体20.细胞骨架 三、填空 1.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和液泡。4.成熟质体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5.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造粉体,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造油体。 7.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具中央大液泡之故。 8.纺锤体由纺锤丝构成。 9.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前期1的偶线期,片断互换发生在粗线期。10.导管是由许多导管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穿孔,侧壁有环纹、螺纹、孔纹、梯纹和网纹五种加厚式样。 11.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等三类。 12.侧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13.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表皮和周皮。 14.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复合组织。15.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6.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来源于侧生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17.管胞除具运输水分的功能外,还兼有支持的功能。 18.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薄壁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机械组织。 19.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 表皮毛保护组织;形成层分生;传递细胞薄壁;树脂道分泌;叶肉细胞同化;石细胞机械;纤维机械 20.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筛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丝状联络索彼此相连。 21.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运动,运动。 22.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23.原生质是以和为生命活动基础的生命物质。 24.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 25.根据机械组织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可分为和两大类。 四、选择 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非膜结构的有。 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D.细胞壁E.液泡F.质膜G.微管H.染色体 I.高尔基体J.内质网K.核膜L.核仁 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C.果胶D.角质和纤维素

森林植物—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填空:110分,每空格2分。 1、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和()。 3、植物细胞内的质体分为()、()和()三种。 4、细胞的内含物主要包括()、()和()三类物质。 5、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在()中进行的。 6、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是在()中进行的。 7、植物的细胞壁可分为()、()、()。 8、植物细胞壁的变化有()、()、()、()。 9、植物细胞核由()、()、()三部分组成。 10、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11、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划分为()、()、()、()、()五个时期。 1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形成了()个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 13、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形成了()个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 14、植物组织的类型有()、()、()、()、()、()。 15、导管属于()组织,主要存在于()的木质部。 16、导管的类型有()、()、()、()、()等5种。 17、裸子植物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细胞是()。 18、被子植物输送同化产物的细胞是()。 29、原生质化学成分主要有()、()、()。 填空题答案: 1、细胞 2、细胞壁原生质体 3、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4、淀粉脂肪蛋白质 5、线粒体 6、叶绿体 7、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8、木化角化栓化矿化 9、核膜核质核仁 10、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11、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12、 2 同数 13、 4 一半 14、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 15、输导被子植物 16、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17、管胞 18、筛管 19、水、有机物、无机物 二、选择题:12分,每题1分。 1、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A、有色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2、植物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是()。 A、质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3、植物根尖、茎尖部位细胞发生分裂的形式是()。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4、表皮、树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机械组织 C、输导组织 5、导管、管胞属于()。 A、基本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6、木栓层属于()。 A、机械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7、()属于基本组织。 A、表皮 B、管胞 C、叶肉细胞 8、()属于机械组织。 A、纤维 B、木栓层 C、表皮 9、在细胞中决定生物体的发育和性状表现的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染色体 10、由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是()。 A、与分裂前的母细胞一致 B、为分裂前母细胞的一半 C、为分裂前母细胞的倍数 11、树脂道和乳汁管属于()。 A、基本组织 B、分泌组织 C、保护组织 12、维管束属于()。 A、基本组织 B、保护组织 C、复合组织 选择题答案: 1、C 2、B 3、C 4、A 5、C 6、B 7、C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内容提要 (一)基本知识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体(病毒除外)都由细胞构成。根据细胞核的不同,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构成生命体类型的不同,细胞又可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类。植物真核细胞都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构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又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细胞质又分化出各种细胞器,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质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和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等)。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核质构成。 植物的生长,除了因为细胞本身体积的增大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以增加细胞的数量。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减数分裂。 植物组织是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担负同一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或细胞群。根据构成同一组织细胞类型的异同,将组织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两大类。简单组织又分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二)基本概念 1.细胞:组成生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原核细胞:细胞中较为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DNA及由其组成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内的某一部位,外部没有细胞膜包被。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简化。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如细菌和蓝藻。 3.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在核膜内,细胞种类、数量相对较丰富。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包括绝大多数单细胞生物与全部多细胞生物。 4.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包括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和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有机物,是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 5.原生质体:指活细胞中除细胞壁以外的其他各种结构的总称,是由生命物质原生质构成的,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6.细胞质:指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主要包括胞基质和各种细胞器。 7.细胞器:由细胞质中分化出来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单位。 8.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普通植物学》植物细胞与组织章节

第一章植物细胞 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产生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指出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为细胞。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共同起源。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有机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是代谢和功能以及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细胞全能性:生物体内,每个生活的体细胞都具有像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能分化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由生命物质--原生质所构成。它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核酸:由核苷酸脱水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单位. 蛋白质:由20多种氧基酸组合而成的长键状分子. 脂类物质: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性溶剂的脂肪性物质,包括油脂和类脂两类物质。 糖类物质:由碳、氢、氧组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细胞核:呈一个折光较强.粘滞性较大的球体. 核膜:细胞核最外面的薄膜,与细胞质的分界,核膜在电镜下观察为双层膜,由外膜与内膜构成;核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核孔;核膜上还有核糖核蛋白体。 核质:核膜以内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核质包括两部分:染色质;核液 核仁:核质中一到几个折光强的球状小体 染色质: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出现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 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核液: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浅色的部分叫做核液 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之间的原生质,外面为质膜,质膜内为透明的胞基质,胞基质中包埋着细胞器。 质膜: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 细胞器: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内质网、线立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质体: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台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除细菌、真菌和蓝藻外)细胞特有的结构。尚未分化成熟的质体称为前质体,分化成熟的质体根据其于是颜色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类型。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绿色的细胞中,每个细胞可以有几颗道几十颗基粒:叶绿体内部有膜形成的许多圆盘状的类囊体相互重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 线粒体:指一些大小不一的球状.棒状或细丝状颗粒,一般直径为0.5--1um,长度是 1-2um,在光学显微镜下,需用特殊的染色,才能加以辨别。 内质网:分布于细胞质中由一层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管道以各种形状延伸和扩展,成为各类管.泡.腔交织的状态.

考点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考点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一、选择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2.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液泡 D.高尔基体 3.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核糖体 4.蛋白质的合成中心() A.高尔基 B.核糖体 .线粒体 D.胞核 5.能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7.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颜色 A.红 B.蓝 C.紫 D.黄 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核酸 B.蛋白质DNA C.蛋白质、RNA D.核酸、DNA 9.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叶绿体 10.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细胞核 C.核糖体 D.染色体 11.一般植物的细胞都是由()和原生质体组成的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膜 D.胞壁 12.()是细胞内的生活物质。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A.原生质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13.()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相互识别。分泌,排泄,免疫有关系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14.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A.质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15.()具有合成与贮藏淀粉的功能 A.白色体 B.叶绿体 C.有色体 D.线粒体 16.()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运输蛋白质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叶绿体 17.核糖体由蛋白质和()组成 A.核糖核酸 B.糖类 C.脱氧核糖核酸 D.脂类 1 植物科学基础强化练 D.叶绿体 18.()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C核糖 19.()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产物进行“加工包装并运输 D.叶绿体 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A.线粒体 B.内质网 20.细胞壁最外面的一层是() C.次生壁 D.矿质化 A.初生壁 B.胞间层 21.在次生壁发生的变化中,()是死细胞 C.木质化 A.角质化 B.木栓化 二、判断题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所组成的。 2.多数细胞都很微小,它们的半径在10-100微米之间。 3.细胞核是细胞器 5.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4.液泡里的溶液叫细胞液。 6.三种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细胞壁的初生壁有弹性,可随细胞的生长而增大。 ) 8.细胞壁的次生壁并不是均匀增厚的,不增厚的部分就是纹孔。 第二节原生质的化学成分和特性 一、选择题 1.以下化合物中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 D.淀粉、乳糖 A.蛋白质、核酸 B.脂类、果糖 C.纤维素、核酸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核苷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核糖 3.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化学反应都离不开() A.糖类 B.脂类 C.无机盐 D.水 4.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类 D.核酸 5.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中,()在细胞中的含量仅次于水而位居第二,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不仅是生物细胞主要的结构物质,而且在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A.糖类

植物细胞与组织试题库及答案

江苏大学植物细胞和组织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3.细胞器 4.组织 5.胞间连丝 6.细胞分化 7.染色质和染色体 8.纹孔 9.传递细胞10.穿孔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 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 )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 13.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 14.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 15.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 16.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 17.“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 18.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 19.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 20.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 21.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 三、填空 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和--------- 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 、---------- 和--------- 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 、----------- 和---------- 。 4.质体是---------------- 和---------------- 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 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 ,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 。 7.纹孔膜是由------------- 和---------------- 组成的。 8.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 之故。 11.导管是由许多--------- 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 孔,侧壁有--------- 、--------- 、---------- 、-------------- 和--------------- 五种加厚式样。 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 、----------- 和-------------- 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 、---------- 和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练习题x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 2.原生质体 3.细胞器 4.细胞后含物 5.胞间连丝 6.木质化 7.细胞的全能性 8.细胞周期 9.染色体 10.细胞分化 11.植物组织 12.维管组织与维管束 二、填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由和两部分组成。 2.内质网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细胞核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和,是细胞的。 4.质膜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主要功能是。 5.质体根据其所含的色素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叶绿体由、、和构成。 6.液泡膜性质和质膜一样,具有;液泡里面的汁液称为,主要成分是。

7.细胞壁可分为、和三层。 8.细胞的主要贮藏营养物质有、和三种。 9.淀粉以形态贮藏在中,遇碘呈色反应;蛋白质初期以状态存在于中,后期积聚成,遇碘化钾呈色反应;脂肪常以状态存在于中,用苏丹Ⅲ染色呈色反应。 10.原生质胶体的存在状态与水分的多少密切相关,水分多时,原生质呈状态;水分少时,呈状态。 11.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有、、;其中最普遍的分裂方式是,而则是植物有性生殖必须经过的分裂方式。 12.细胞有丝分裂结果形成个子细胞,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细胞减数分裂结果形成个子细胞,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 13.计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和观察染色体形态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期最好。 14.在减数分裂的期,染色体片段进行互换和再接合。 15.植物的生长主要是由植物体内细胞的、和的结果。 16.植物组织分为、、、、和六种类型。 17.分生组织根据其在体内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和三类;根据来源和性质不同可分为、和三类。 18.分生组织分布于根尖和茎尖部分。 19.顶端分生组织与根、茎的生长有关。 20.分裂活动,使植物的根、茎不断地进行增粗生长。 21.组织具有吸收、同化、贮藏、通气、传递等营养功能,又称为营养组织。22.薄壁组织的一般特征是细胞体积,细胞间隙,细胞壁,液泡。23.机械组织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壁,细胞排列。 24.根据分泌物是否排出体外,分泌组织可分成和两大类。25.维管束一般包括、和三部分。

(完整版)植物细胞和组织(最新整理)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 一、概述 1.概念 世界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就其结构来说,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不仅是植物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 细胞并不是生命有机体(包括植物)唯一的结构单位,如病毒。 2.发现 一般细胞都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1665年,英国人Hooke用他改进的显微镜观察软 木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二、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为原生质,它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 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 幼嫩植株含水60-90%。 种子(成熟的)含水10-14%。 水的作用:游离水作为溶剂而参加代谢过程;作为原生质结构的一部分;影响代谢活动;调 节原生质温度变化,维持原生质正常的生命活动。 除水之外,原生质中还含有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 组成原生质的物质有: 蛋白质 核酸 脂类 糖类 ① 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由于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形成各种 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作为原生质的结构蛋白,而且还以酶的形式起重要作用。例如,使物质分解 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 ② 核酸 生活的原生质都含有核酸,核酸都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核酸由核苷酸构成。 单个的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分子组成。 核酸根据含糖不同,可分为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和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核 酸(DNA)。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③ 脂类 凡是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属于脂类。 在植物体内,有的作为结构物质,例如磷脂和蛋白质结合,构成细胞的各种膜。有些脂类 形成角质,木栓质和蜡,参与细胞构成。 细胞表面的蜡、木栓层。

植物学 填空题 带

三、填空 1.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繁殖器官是——、——和———。2.从种子萌发为幼苗,长成根、茎、叶,这个过程为——。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这个过程称——。 3.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4.小麦的胚乳由——和含——的胚乳细胞组成。 5.留土萌发种子和出土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6.出土萌发的种子一般宜——播,留土萌发的种子可适当——播。三、填空 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3.种皮、胚、胚乳,种皮、胚,有胚乳、无胚乳 4.糊粉层、淀粉 5.上胚轴和下胚轴在种子萌发时的生长速度不相一致 6.浅、深 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4.质体是———和———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 7.纹孔膜是由——和——组成的。 8.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之故。 9.纺锤体由———构成。 10.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期,片断互换发生在———期。 11.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和———五种加厚式样。 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13.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 1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1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1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和————。 17.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 18.管胞除具———的功能外,还兼有———的功能。 19.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20.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 表皮毛形成层传递细胞树脂道叶肉细胞石细胞纤维 2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索彼此相连。 22.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运动和———运动。 23.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五种类型。 24.原生质是以———和———为生命活动基础的生命物质。 25.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植物的组织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植物的组织 (一) 填空 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 4.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5.纹孔膜是由和组成的。 6.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之故。 7.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期,片断互换发生在期。8.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和五种加厚式样。9.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10.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 11.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12.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13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和。14.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 15.管胞除具的功能外,还兼有的功能。 16.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17.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 表皮毛形成层传递细胞树脂道

叶肉细胞石细胞纤维 18.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索彼此相连。 19.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运动,运动。20.原生质是以和为生命活动基础的生命物质。(二)名词 1、细胞和细胞学说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3.染色质与染色质体。4、细胞器5.组织 6、胞间连丝 7.细胞分化与细胞生长。8。染色质和染色体 9.纹孔 10、传递细胞 11。细胞周期 1 2、穿孔。1 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1 4、无节乳汁管与有节乳汁管。1 5、真核细胞原核细胞 (三)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在细胞生活中各有什么作用? 2、细胞核的形态构造及其机能如何? 3、细胞质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构造如何?各有什么功能? 4、植物体中每个细胞所含有的细胞器类型是否相同?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5、植物细胞的初生壁和次生壁有什么区别?在各种细胞中它们是否都存在? 6、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和信息传递? 7、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几种类型?最普遍的是哪一类? 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10、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含义是什么? 1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上有什么意义? 12、什么叫组织?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类型? 13、植物分生组织有几种类型?它们在植物体上分布位置如何? 14、表皮和周皮有什么区别?从外观上如何区别具表皮的枝条和具周皮的枝条?

(完整版)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细胞: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子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2.纹孔:细胞形成次生壁时,在一些位置上面不沉积次生的壁物质,而形成 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3.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 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桥梁。 4.细胞全能性:植物的大多数生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又单个细胞经分 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 二、论述题 1.试区别:细胞质、原生质、原生质体。 答:细胞质由基质和众多细胞器构成。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原生质体是除去了植物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中有哪些质体?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前质体:无色或呈现淡绿色的球状体,其外有双层膜包被,内膜 内褶,伸入基质中,或形成少许游离的小泡或类囊体,膜内基质有少量的 DNA RNA 核糖体和可溶性蛋白等。当细胞生长分化时,前质体可转变成其 他类型的质体。 (2)叶绿体呈透镜形或椭圆形,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结构复杂,由叶绿体被膜、类囊体和基质构成,含有DNA和核糖体,可以 合成某些蛋白质,在遗传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在个体发生上,叶绿体来自 前质体。 (3)白色体近于球体,其内部结构简单,在基质中仅有少数不发达的片层和油造体,来自于前质体。 (4)有色体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多种多样,由前质体发育而来,或由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而成。 3.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如何? 答:(1)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体、核仁和核基质组成 (2)核被膜包括核膜和核纤层两部分,核被膜由两层膜组成,外膜表面由核糖体,并与内质网连通,核被膜上还分布由核孔复合体,是细 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核纤层是核被膜内膜的一层蛋白质网络 结构,为核膜和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并介导核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相互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第二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植物细胞 植物体的结构,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由同一或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因此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 是由德国植物学家M. J. Schleiden. 和T. Schwann二人于1838—1839年间提出的。 (二)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大小,主要受到下列三因素控制: (1)细胞核的控制能力;(2)细胞表面积的限制;(3)细胞代谢速率的影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1毫米——0.2微米) 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2微米——1.4埃)又称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 生活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1)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的外围。 二、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一个细胞内分化了的原生质 。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 1.细胞膜(质膜):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表,都有一层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包围,它将细胞与外界分开,在植物细胞中它和它外围的细胞壁紧密相连。 功能:控制胞内外物质交换;稳定胞内环境;接受信息等。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它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细胞器组成。它包括: (1)胞基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内膜结构单位和非膜结构的实体以外,其余没有分化的均质的胶体部分。 (2)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根据是否具有生物膜及组成生物膜的单位膜层数,可将细胞器分为:具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和无膜结构三种类型。 (一)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与组织观察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与组织观察实 验原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实验原理: 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根据色素的不同,可将质体分成三种类型:叶绿体、有色体(或称杂色体)和白色体。 有色体内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呈红色或橙黄色。它存在于和果实中,在番茄和辣椒(红色)果肉细胞中可以看到。可以使植物的花和果实呈红色或橘黄色。有色体主要功能是积累淀粉和。 细胞壁根据形成的时间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初生壁是在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在光学显微镜下,厚的次生壁层可以显出折光不同的三层:外层、中层和内层。 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在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着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相连。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为纹孔。纹孔如在初生纹孔场上形成,一个初生纹孔场上可有几个纹孔。一个纹孔由纹孔腔和纹孔膜组成,纹孔腔是指次生壁围成的腔,它的开口(纹孔口)朝向细胞腔。腔底的初生壁和胞间层部分即称纹孔膜。根据次生壁增厚情况的不同,纹孔分成单纹孔和具缘纹孔两种类型。 后含物是细胞原生质体代谢作用的产物,它们可以在细胞生活的不同时期产生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长链化合物,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贮藏形式,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称为淀粉粒。所有的薄壁细胞中都有淀粉粒的存在,尤其在各类贮藏器官中更为集中,如种子的胚乳和子叶中,植物的块根、块茎、球茎和根状茎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粒。 蛋白质:细胞中的贮藏蛋白质呈固体状态,生理活性稳定,与原生质体中呈胶体状态的有生命的蛋白质在性质上不同。 贮藏蛋白质可以是结晶的或是无定形的。结晶的蛋白质因具有晶体和胶体的二重性,因此称拟晶体,以与真正的晶体相区别。蛋白质拟晶体有不同的形状,但常呈方形,无定形的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有些糊粉粒既包含有无定形蛋

植物细胞与组织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显微镜的发明 300多年前 Leeuwenhoek 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 1665年Robert 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发现软木由很多“小室”构成,形似蜂窝状的小格子,他称其为“cell”,这就是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先后发现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基本概念 1855年,德国医生和细胞学家Virchow指出,细胞来自于细胞。 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 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 2 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均以细胞为基础; 特化的细胞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细胞是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细胞学说的建立说明了动、植物有机界的统一性。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把它列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 植物体由细胞构成(单细胞或多细胞) 有人估计一张叶片可含4000 万个以上的细胞,那么,可以想像,一棵大树上全部叶片的细胞总数,可以达到惊人的数字,还不包括根、茎等部分。 细胞的大小通常在20-50 m之间 植物细胞的大小差异很大,通常以μm——微米来计算,1μm=10-6m,1?=10-4μm=10-10m,1nm=10-9m,细胞的直径一般为20-50μm,由于细胞如此之小,因此,肉眼一般不能直接分辨出来,必须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但西红柿、西瓜的果肉细胞直径较大,可达1mm,肉眼可见。苎麻的纤维长度为55cm。 在同一植物体内,不同部位细胞的体积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与各部分细胞的代谢活动及细胞功能有关。一般讲,生理活跃的细胞常常较小,而代谢活动弱的细胞,则往往较大,例如根、茎顶端的分生组织细胞,就比代谢较弱的各种储藏细胞明显的要小。 细胞的形态多样,球形、多面体、立方体、长形等 由于植物体是多细胞体,细胞彼此间相互挤压,呈多面体,长宽近于相等,根尖、茎尖生长锥中的分生组织细胞近于等径,细胞的形状为14面体。但这种理想化的细胞形状很难见到。一般看到的有球形、椭球形、多面体、纺锤形、柱状体等等。细胞的形状由它所处的位置和执行的功能有关,是由遗传因素也就是细胞核控制的。

植物学名词解释56439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 1、细胞: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19世纪前期,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其主要内容为: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 3、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4、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被在核膜内,细胞器种类,数量相对较丰富的一类细胞。 原核细胞:较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较少。 5、细胞核:真核细胞中,位于细胞质以内由双层膜围成的结构,一般为球形,富含遗传物质(DNA,RNA),是细胞遗传物质和信息的储藏所,也是遗传信息转录和核糖体亚单位合成的场所。 6、质膜:又称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包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在其上的蛋白质组成,具有保护,选择性透过,吞噬、信息传递、识别等功能。 7、细胞质:指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8、胞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是代谢的重要场所。(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是代谢的重要场所。)9、细胞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悬浮于胞基质之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单位。 10、线粒体:细胞器的一种,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分布,具双层膜,呈颗粒状,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动力站”。 11、质体:细胞器的一种,是绿色植物独有的细胞器,具双层膜结构,成熟的质体具有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功能。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将其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