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

篇一: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卫辉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XX-20XX 学年卫辉市46 511名6~15岁小学、初中学生体检资料,根据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该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肥胖、超重检出率依次为%、%、%、%;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有城乡、性别差异,以农村男女学生为甚,其次为城区男生、城区女生,检出率以次为%、%、%、%。结论卫辉市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状况较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进行干预。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是评价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间接指标[1]。为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卫辉市20XX—20XX学年各初级中学及小学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现报道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对象对20XX-20XX学年卫辉市各所小学、初中学生的体检资料,删除年龄小于6岁,大于15岁的学生资料后,

使用6~15岁10个年龄组共46 511人体检资料。

方法学生体格检查严格按照《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2]、《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手册》规定要求,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

评价标准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XX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中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3],作为学生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标准体重90%~110%为正常体重,低于90%为较低体重,低于80%为营养不良,高于11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

统计分析体检数据录入“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管理版”(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济南圣力科技公司联合研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46 511名学生中共检出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者24 541人,检出率达%,其中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占%;检出超重和肥胖4 815人,检出率为%,其中肥胖占%,超重占%;正常者仅为17 155人,仅占%。

中小学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男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13 046/24 183),其中营养不良的检出率%,较低体重检出率%(11 158/24 183);女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11 495/22 328),其中营养不良占%(1 445/22 328),较低体重%,男生均高于女生。男生超重、

肥胖合并检出率为%(2 643/2 4183)。

其中超重%,肥胖%;女生超重肥胖合并检出为%(2 142/22 328),其中超重

%,肥胖%,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见表1。

城乡学生营养状况比较城区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为%(8 568/17 843),而农村学生为%(15 973/28 668),农村学生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检出率要高于城市学生(X2= P<);城区学生超重与肥胖合并检出率为%(2 670/17 843),而农村学生为%(2 145/28 668),其中城区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和%,农村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城区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合并检出率及超重、肥胖均高于农村学生,见表2。

中小学生按性别、年龄营养状况比较除6、7、14年龄组外,男生肥胖均高于女生;女生在6、7、8、9、12年龄组营养不良高于男生,男生10、11、13、14、15年龄组营养不良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男生、女生分别在13、12岁时正处青春旺盛期,此时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男生为%,女生为%,随后发生率有所下降。肥胖发生率男生在10、12岁最高,分别达到%和%,女生肥胖发生率在14岁最高达%,见表3、表4。

中小学生性别、区域营养状况比较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按性别、城区依次为农村男、农村

女>城区男>城区女(依次为%、%>%>%, 农村男vs农村女: x2=,p>; 农村男vs城区男:x2=,p; 农村男肥vs城区男肥: x2=,p篇二:小学生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小学生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源起:基于当前小学生身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的现状,我们必须认真透析和反思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和实施力度。

众所皆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伟大的教育家洛克更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确实大多数伟人、思想家、学者、智者和各领域的精英都非常重视身体的锻炼和保养。然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大多处于亚健康状况,尤其青少年更是过早地背负起课业重担!这样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吗?他们是不快乐的,体质是不佳的,所以爱护、必须关心小学生的成长问题——亚健康!我们从国家、社会、家庭及小学生自身多方面反思,探究其原因,以寻求解决途径。

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健身教育问题,更关注青少年健康状况,然而面对竞争的压力,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家长的高标准高要求,学生柔嫩的背弯被压重了,我们真不忍看到重重的书包、厚厚的眼镜和各种贪吃贪睡,生活无序无规律的孩子就这样长大!好的习惯是要从小培养,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还在成长中的小学生们,他们需要更多科学的培养和锻炼,需要良好的社会锻炼氛围,科学的学校、家庭健身教

育,加强体质,打好身体的底子,将来才可能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 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致力于研究这一现象,透析国家和教育机构对健身教育的实施,社会对健身教育的关注,家庭对健身教育的重视以及小学生的自我健身意识,从中发掘健身教育的缺乏而导致小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运用专业所学、参考文献及自身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设性的策略与方案,以引起社会对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关注,配合学校、家庭加大健身教育实施力度,提高小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让他们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健康快乐地成长!

调查基础:1、“亚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

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2、作品基础:《中小学暑期“课业加餐”情况调查报告》,我们有大量的调查报告,访谈记录以及宣传经历,研究现在中小学生普遍课业负担偏重而导致的健康不佳,身体、心理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令人堪忧!从这个研究层面引发我们对于小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和探究,具有一定的研

究基础和前瞻性!

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强身健体积极锻炼——家乡人民的保健意识考察》;

3、国内外已有研究参考:

①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关于中国儿童溺水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关于中国儿童溺水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43.1/10万,明显高于城市(6.0/10万)。2001-2005年厦门1~14岁儿童因溺水死亡67人,其中91%为农村儿童,农村和城市儿童溺水死亡率分别为9.5/10万和1.21/10万。不同年龄组人群溺水地点有所不同,1~4岁主要发生在室内脸盆、水缸及浴池,5~9岁主要发生在水渠、池塘和水库,10岁以上主要是池塘、湖泊和江河中。溺水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但多发生于4~9月、雨季和较炎热季节,7月为高峰。这与雨季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平面较高和在炎热季节水上活动较多有关。在我国浙江、广西等南方地区,由于雨季和炎热天气时间持续较长,秋季溺水也较多发。溺水多发生在白天,在厦门市溺水死亡的1~14岁农村儿童中,有62.7%发生于下午1~6时,广西同年龄组儿童溺水死亡高峰为上午11时到下午3时。 我国尚缺乏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儿童非致死性溺水发生、残疾和疾病负担等情 况的数据,仅有一些区域性的数据。据江西省2005年调查显示,1~17岁儿童非致死性溺水的发生率为26.4/10万,高的年龄段为1~4岁组81.4/10万,5~9 岁、10~14岁组分别为17.8/10万、10.5/10万;儿童非致死性溺水的发生率同样也存在男性(47.9/10万)高于女性(22.0/10万)、农村(43.1/10万)高于城市(6.0/10万)的现象。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对北京、上海、广州儿童医院2000-2004年住院病例调查显示,就诊的儿童溺水者中36%死亡,51%未痊愈。儿童溺水平均住院时间为9.3天,平均花费为5614元。因此,非致死性溺水造成社会和家

庭的严重负担。 篇二:全国溺水事故数据统计令人震惊 全国溺水事故数据统计令人震惊 1.溺水身亡事故频发,已成为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据统计,1991年我国1岁至4岁儿童因溺水死亡的比例,为34.2/10万,排在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中小学生平均每天有40多人溺水而亡)。 2.溺水事故和交通事故成为中小学生最大死亡杀手(据2006年9月13日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2006年1月1日至9月11日,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共发生事故、事件110起,造成学生死亡188人,受伤1266人,其中溺水和交通事故死亡分别占死亡人数的4 3.59和30.26,居第一、二位)。3.儿童安全数据显示每年近3万儿童死于溺水(据2007年6月6日的《信息时报》报道,暑假正成为儿童意外死亡的高发期,中国平均每年有近3万名儿童死于溺水,每年有5万多名儿童、平均每天有近150名0~14岁的儿童因意外死亡而失去生命,其中溺水身亡儿童占60之多。仅2007年度,全国溺水死亡总人数大约11.7万人)。 5月5日上午,临海市江南街道2名儿童(均为男,12岁,小溪小学6年级学生)在小溪村石桥头溪边玩耍时溺水,一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一人现生命体征平稳,住院观察。 5月5日下午,天台县洪畴镇洪畴中学初三学生林某(男,16岁)与同学项某某一起到洪畴镇湖塘岗头水塘游泳,林某不慎溺水。项某某马上呼救,周边群众赶到将林某打捞施救上岸时,发现其已死亡。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 说明: 1.本书目按0—3、4—6、7—8、9—10、11—12五个年龄段划分,每个年龄段推荐40本,共200本。 2.本书目参考了国内外的儿童文学奖项,如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读物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儿童文学奖,也参考了国内外的各种推荐书目,如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号角》杂志推荐好书。 3.本书目参考国内外分级阅读理论,并综合考虑中国儿童心智发展水平和阅读欣赏习惯及篇幅、难度、主旨等方面的因素。 4.本书目在图画书与文字书、中国作家与外国作家、文学与科普、题材与体裁、经典与时尚等因素上有所考虑,但并不刻意平衡。 5.为方便读者,本书目考虑到了所列图书应在市场上有销售,但并不表示所有图书在市场上均能找到;一些经典作品因已经绝版,未列入本书目,但以后如有新版,我们将在修订此书目时补入。 6.本书目考虑了译文质量。有多个译本的经典作品,选择译文质量较高的译本。 7.本书目还将根据新书出版情况适时修订。 8.本书目按书名首字的拼音排序。 0—3岁 序号书目作者出版社 1 着 (美)伊恩·福尔克纳 图 郝广才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百岁童谣山曼编着明天出版社 3彩虹色的花(波兰)麦克·格雷涅茨着 蒲蒲兰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4插图大师莫妮克的无字图画 书 着明天出版社 5大卫,不可以 着 (美)大卫·香农图 余治莹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6“嘟嘟熊系列”丛书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

绘社 7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着 (日)五味太郎图 台北上谊文化编辑部 译 明天出版社 8儿歌365首圣野 吴少山 选编 李全华等 绘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 社 9给爸爸的吻着 (英)戴维·利格 图 熊怡然 译 湖北美术出版社 10古利和古拉 着 (日)大村百合子图 季颖 译 南海出版公司 11好饿的毛毛虫 着 郑明进译 明天出版社 12好饿的小蛇( 着 彭懿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3和甘伯伯去游河 着 林良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14黄雨伞(韩)柳在守着/绘 (韩)申东一作曲 接力出版社 15家有恐龙系列(美)简·约伦文 (美)马克·蒂格 绘 任溶溶 译 接力出版社 16 着 (日)五味太郎图 余治莹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17“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日)中江嘉男文 (日)上野纪子图 赵静文纪子译 南海出版公司 18快乐认知:创新低幼认知读物(美) 图 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两棵树 着 麦小燕译 湖北美术出版社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 篇一: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 班别:1201展示与广告设计 学号: 姓名:赵嘉雯 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 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化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g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功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由70%下降到61%。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3309g,低出生体 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cm。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cm,女性平均低4.2cm。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

缓率未14.3%,比1992 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xx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优质消费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44g,脂肪功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仍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 下儿童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 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值得每个儿童一读的书 本书作者陈卫平,是台湾学者、作家,资深出版人。 本书以近百篇精彩故事、上千幅插画贯串上古至现代的中国历史,为儿童描绘一个完整具体的轮廓,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因果相结合,叙史故事化、新鲜的文字妙喻再加上写实精美的插画,足以唤起儿童对历史的兴趣;精彩有趣的故事不仅带给孩子想象与创造的空间,真实的历史更给孩子思考与判断的智慧,是一部让孩子认识自己、喜欢历史、见贤思齐的经典巨作。 听前辈们说多阅读历史故事、英雄传记等作品,对塑造孩子勇敢、胸怀开阔、富于责任感的精神尤为必要,但困惑也随之而来:我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一本好的历史书给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把长长的历史通俗地讲给孩子听。看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套书后,发现书里的一个个小故事不仅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书中的内容就是自己想带给孩子的好东西,值得一读。 这本书有个独特之处:书中有两篇序,一篇是写给父母亲看的,一篇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在写给父母的序里写了这本书定位的高度、编写的初衷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写给孩子的序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读历史。虽没有完全读完,但两篇序已然打动我的心,只有真心爱儿童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思来编排历史书。他不去罗列浩瀚的史实,不做狭隘的忠君爱国的宣教,试图借史引导孩子具有开阔的胸襟进而拥有丰富的内心,引导孩子多元思考。仅仅读过序,便已被他俘虏。 记得以前读书时的历史书,里面都是枯燥的文字,很少能吸引自己读完一个个历史故事,但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全套书共14册,从开天辟地到民初中国,语言简洁,故事精炼,画面精致。书里有历史事件、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艺术,列举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四大发明、精美瓷器等等,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最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尤其是书里的“说来听听”,更是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如果你是岳飞,你会如何"?从历史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像辩论,有正反方,也许有胜负,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有自己的观点;更更重要的,是能从细节的方向展开联想,像下棋一样,能看到每一步之后的走向。 该书作者的语言表达,非同一般。书中的成语故事也会让孩子们收获颇丰,“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炎黄子孙、夸父追日、仓颉造字、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逆不道、富丽堂皇、烽火戏诸侯、倾国倾城、管鲍之交、祸国殃民“, 一个个故事述说着事件和典故的来龙去脉,使人印象深刻,不用死记硬背。 古人云,以史为鉴。阅读历史,不是非要让我们知道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哪一位历史人物干了点啥,而是让我们学习古人的道德品质,智慧谋略;让历史的影响在孩子心中潜移默化、悄悄扎根,在掌握历史变迁的脉络的同时,也能从多元的角度去获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亲子阅读状况调查汇报

亲子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学校小学部 ××学校小学部是一所农村小学,本次亲子阅读状况调查分别选取本校低年级(二年级二班)、中年级(三年级二班)、高年级(五年级一班)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其中低年级班中实际学生数为34人,发放问卷34,收回30份,其中一票未按照要求进行选择,作废,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9份,低年级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5%;中年级发放问卷26份,回收25份,回收率为96%;高年级全班26人,发放26人,回收率为100%。合计发放问卷86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为93%。学校亲子阅读状况调查如下: 1.在您的观念中,“亲子阅读”的概念 39%的家长认为亲子阅读的概念又称亲子共读,即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29%的家长认为是大人教孩子识字、写字、念诗等,21%的家长认为亲子阅读是大人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 2.您最早给孩子讲故事是在孩子多大时? 2岁前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越年轻的家长越会早给孩子讲故事。其中38%的低年级家长在孩子2岁前开始给孩子讲故事,明显高于中、高年级的家长。2-4岁开始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人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明显的递增趋势。总数中有61% 的家长在孩子2—4岁给孩子讲故事。

3.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您与孩子一起读书吗? 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调查发现经常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小学生家长慢慢减少,31%的高年级学生家长不跟孩子一起读书。 从总体情况看,只有20%的家长经常与孩子一起读书,70%的家长偶尔与孩子一起读书,10%的家长不跟孩子一起读书。

4.您与孩子一起读书时,会用哪种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孩子一起朗读的家长呈递减趋势,和各自安静默读的家长呈递增趋势。有52%的低年级家长与孩子一起朗读,高年级19%的家长与孩子各自安静的默读。 从总体看,小学阶段,家长与孩子一起朗读所占比例最大,占全部家长的41%,和孩子聊书、各自安静默读的比例分别为21%、11%。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指导手册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 指导手册(2010版) 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 目录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倡议书/ 儿童心智发展与分级阅读建议/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2010年版)/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学术资料汇编/ 总论 少年儿童分级阅读研究的现实意义白冰/ 新世纪中国分级阅读的思考与对策王泉根/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周兢/ 让儿童在阅读中成长周合/35 浅谈影响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的一些因素王林/ 少儿图书馆在培养儿童自主阅读素养中的作用沙广萍/ 脑科学与儿童阅读 脑功能成像研究对语言功能一侧化的新认识董奇薛贵乔文达/ 基于脑的阅读障碍的诊断:阅读障碍诊断的新视角彭聃龄刘丽等/ 词汇表征和加工理论及其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舒华柏晓利等/ 阅读困难儿童语言认知缺陷的干预研究及发展趋势王文静/ 不同阅读水平儿童中央执行系统比较研究姜华卢春明等/ 语言学与儿童阅读 教材语言的性质、特点及研究意义苏新春杜晶晶等/ 出声阅读条件下不规则汉字频率效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谭向杰等/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王惠萍张积家张厚粲/ 4—10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的发展龚少英彭聃龄/ 国外分级阅读资料 美国分级阅读方式简评和思考姜洪伟/ 蓝思分级阅读常见问答/ 蓝思体系/ “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名单/ 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倡议书 我们,为了中国孩子的阅读,在这里相聚; 我们,为了一个书香社会的诞生,在这里讨论。 我们讨论的是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合适的书籍,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递到孩子的

手中。让孩子爱上图书,感受到图书之美,走进图书的世界,承继优秀的人类文明的成果。 分级阅读,不是要把成人世界的复杂对孩子遮蔽,在孩子的阅读世界中划出“儿童不宜”的红线,而是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智,向他们推荐、奉献不同的好书。 分级阅读,不是让大人剥夺孩子的阅读自由,在孩子的阅读世界中划出“只此一条”的道路。我们在儿童一生选择图书的同时,充分顾全儿童多元化的自由的选择。 这些,只会增加我们研究的复杂度,而不会抽离我们讨论的基础。 因为我们有时会看到,窗户里,父母让孩子阅读的书索然无趣;教室里,教师给孩子推荐的书长满了胡须;书店里,婴儿、幼儿和少年的图书杂乱地挤在一起。 所以,我们要呼吁,我们要倡议—— 我们倡议,作家为孩子写书时,要更加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智特征,把梦想和诗意放进书里,在创作中与隐含的读者进行心灵对话; 我们倡议,为孩子出书时,更加注重每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实际,从策划、编校到推广,更多地考虑到特定的读者对象,把精致和细致放进书里; 我们倡议,书店和图书馆为孩子陈列书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进行儿童图书的分级陈列、分级展示,更方便孩子和家长选择图书,为孩子和家长提供选择和阅读的方便; 我们倡议,父母和老师为孩子选择书时,要更加尊重孩子的兴趣,把快乐和爱意放进书里; 我们倡议,全社会都要关注儿童阅读,关注儿童分级阅读,因为这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气质,一个国家明天的发展!我们从今天出发。既然已经出发,我们就会永远前行—— 我们将每年定期举办儿童分级阅读论坛,把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出版、儿童图书馆的各路精英集合在一起,贡献他们思想的声音。 我们将适时颁布和修订书目,把合适的好书推荐给孩子,也推荐给大人。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好书都能选入书目里,但我们能保证推荐到书目里的都是好书。 我们将团结研究分级阅读的学者和机构,制订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建议和标准,为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本土实践提供切实的依据。 我们深信,儿童的阅读是文化的接力。从婴儿、幼儿到童年、少年,沿着一条书香的跑道,从紧扶的手到自由的腾跃,从物质的世界走向精神的世界一个孩子会奔向他宽阔而光明的远方。 为着这样的远方,我们要再一次重复—— 我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永远前行!儿童心智发展与分级阅读建议 儿童心智发展与分级阅读建议 说明: 1.本建议只提供成人辅助孩子的阅读参考,不作为分级阅读标准使用。 2.儿童分级阅读中的影响因素众多,本建议只提供一般性心智发展和相关的阅读建议。 3.分级阅读标准的拟定,尚待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文学等领域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食品营养安全调查报告【实用】

一、问题的提出 每次爸爸看到我吃饭时慢腾腾,难以下咽的样子,总是会提起他们小时候的事情,他说,他小的时候,由于整个社会物质匮乏,很多人是上顿接不上下顿,如果你稍微吃慢一点,早就没有了,大家吃饭总是狼吞虎咽,像他兄弟姐妹多,煮的面条奶奶只能吃一点面汤,大家面汤都要抢着吃,有时奶奶面汤都得不到吃呢,关于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外公、外婆也时常给我讲过去的日子,觉得我们现在生活在好时代了。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了,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我觉得我们生活在好时代,非常幸运,感谢祖国。可是…… 近几年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事件,首先是“红心蛋”苏丹红事件,再次是“大头娃娃”三鹿。人们看待食物杯弓蛇影,大人们经常说,现在吃饭嚼之不香,食之无味。我在想,肯定是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不挨饥受饿了,大鱼大肉吃多了,把味道冲淡了,当然觉得什么都不好吃了,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金沙讲坛》第32期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原鹤洋主讲的《解读饮食污染与健康》讲座。听了原教授的讲座才明白,原来现在市面上食物真的不如过去的香了,不是长辈们味口吃高了。而是现在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我们家还是非常注意食品安全的,因为爸爸是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咨询师,经常接触一些食品生产企业,或动物饲料、加剂的生产企业。所以经常告诉我,哪些加防腐剂多不能吃,这种食品怎么选择,那种白水怎么选择,像我到商场去卖食物,要注意生产日期,QS标志,还有食品加剂及防腐剂的多少等等。但我每次站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前,总是踌躇不前,这些食品或多或少总是加了各种各样的加剂及防腐剂,多的防腐剂就达七八种,少的也有五六种。很多时候我都是无功而返。至少这些商场的商品还是明确标示出来,我们还可选择,在自由市场购买的蔬菜、水果、家禽、肉类呢?又怎么辨别呢?大家是否在选择过程中注意到食品安全了呢?于是,我决定对我们生活中最密切联系的蔬菜、水果、肉类等作一个随机小调查,了解一下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现状。也好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案的构思 本次调查采用络和现场调查表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不确定具体人群、岁数、性别、学历,在社区公共区域随机调查。时间从 9年9月30日至 9年10月6日,共计7天。调查表的设计过程应考虑到调查对象中各年龄各层次的人员都有,我对调查表设计要求考虑内容简单易懂,填写方便,数量不宜太多,选择的.材料也要贴近人们生活。选择品种主要选择了三个方面:水果、蔬菜、其它食品等日常生活中必须品。水果类:香蕉、猕猴桃、苹果、桃子;蔬菜类:黄瓜、西红柿、花菜、茄子、波菜、韭菜;其它食品:肉类、卤制品、菜油、熟食品。个人信息等内容,如:性别、年龄、学历。选择它们主要是它们在人们餐桌上几乎可见,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由于考虑到不同层次人员及络填写方便,设计为打勾的形式,所有选择题均采用单选题,多选或不选视为无效调查表。最后也希望收回大家的意见,或许有比我们方法更好的我们也可以吸收,所以增加了建议一栏。还考虑到调查表的发放与收回需要一段时间,得尽早发出调查表,才能尽快完成调查。 三、研究过程与记录 调查过程在社区随机向路过的行人发放调查表45份,本次调查活动在策划时间内共收回43份,回收调查表中有效41份,无效2份(回收调查表附后),络调查收回6份(已用方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_心得体会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一) 三年级二班褚凯乔妈妈 常听前辈们说多阅读历史故事、英雄传记等作品,对塑造孩子勇敢、胸怀开阔、富于责任感的精神尤为必要,但困惑也随之而来:我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一本好的历史书给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把长长的历史通俗地讲给孩子听。看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套书后,发现书里的一个个小故事不仅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书中的内容就是自己想带给孩子的好东西,值得一读。 这本书有个独特之处:书中有两篇序,一篇是写给父母亲看的,一篇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在写给父母的序里写了这本书定位的高度、编写的初衷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写给孩子的序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读历史。虽没有完全读完,但两篇序已然打动我的心,只有真心爱儿童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思来编排历史书。他不去罗列浩瀚的史实,不做狭隘的忠君爱国的宣教,试图借史引导孩子具有开阔的胸襟进而拥有丰富的内心,引导孩子多元思考。仅仅读过序,便已被他俘虏。 记得以前读书时的历史书,里面都是枯燥的文字,很少能吸引自己读完一个个历史故事,但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全套书共14册,从开天辟地到民初中国,语言简洁,故事精炼,画面精致。书里有历史事件、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艺术,列举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四大发明、精美瓷器等等,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最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尤其是书里的"说来听听",更是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如果你是岳飞,你会如何" 从历史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像辩论,有正反方,也许有胜负,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有自己的观点;更更重要的,是能从细节的方向展开联想,像下棋一样,能看到每一步之后的走向。 该书作者的语言表达,非同一般。书中的成语故事也会让孩子们收获颇丰,"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炎黄子孙、夸父追日、仓颉造字、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 告 篇一: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卫辉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XX-20XX 学年卫辉市46 511名6~15岁小学、初中学生体检资料,根据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该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肥胖、超重检出率依次为%、%、%、%;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有城乡、性别差异,以农村男女学生为甚,其次为城区男生、城区女生,检出率以次为%、%、%、%。结论卫辉市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状况较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进行干预。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是评价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间接指标[1]。为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卫辉市20XX—20XX学年各初级中学及小学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现报道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对象对20XX-20XX学年卫辉市各所小学、初中学生的体检资料,删除年龄小于6岁,大于15岁的学生资料后,

使用6~15岁10个年龄组共46 511人体检资料。 方法学生体格检查严格按照《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2]、《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手册》规定要求,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 评价标准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XX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中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3],作为学生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标准体重90%~110%为正常体重,低于90%为较低体重,低于80%为营养不良,高于11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 统计分析体检数据录入“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管理版”(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济南圣力科技公司联合研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46 511名学生中共检出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者24 541人,检出率达%,其中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占%;检出超重和肥胖4 815人,检出率为%,其中肥胖占%,超重占%;正常者仅为17 155人,仅占%。 中小学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男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13 046/24 183),其中营养不良的检出率%,较低体重检出率%(11 158/24 183);女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11 495/22 328),其中营养不良占%(1 445/22 328),较低体重%,男生均高于女生。男生超重、

幼儿早期阅读调查报告

幼儿早期阅读调查报告 了解我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帮助家长在 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 期阅读,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本调查随机抽取丰泽区实验幼儿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30名、中班30名、大班30名)。采用的调查方法: 1、问卷法:问卷调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早期阅读功能的认识,对书籍选择、指导方法等方面 的情况。 2、个别访谈法:了解幼儿阅读书籍及指导方法 等方面的情况。 1、家长已初步具有对幼儿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86%的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必要的,早期阅读对幼儿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8%的家长认为可有可无, 顺其自然,可以等孩子大些再加以引导,只有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必要进行早期阅读,他们认为孩子听听故事就行了, 阅读是识字以后的事了。 2、家长对阅读的作用和教育观念、目标的认识不足: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并不单是开发智力,还可以从书中可以获得 情感体验,分辨真、善、美的能力。这是和整个幼儿期教育 目标相吻合的。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家长对阅读的作用和教育 观念、目标的认识不足。如表一:家长认为孩子一定要读 的书籍种类:类别比例凡是有益孩子成长的书 8% 没

有哪一本书使孩子一定要读的 26% 科普读物、智能训练类 图书 40% 故事类图书和儿童刊物 26% 由此表可见: (1)最大比例人群----40%的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是幼儿 期最主要的内容。 (2)26%的家长认为孩子要看儿童刊物及故事书。这其中 以低学历家长为多,这部分家长教育意识比较模糊,没有科 学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3)另26%的家长认为没有哪一本书是一定要读的,这其中高、底学历的家长都有。他们认为孩子成长顺其自然,没 有必要加予引导。 (4)只有8%的家长认为凡是有利与孩子成长的书是孩子 可以阅读的内容。这部分家长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明确 的教育目标。他们懂得情感、品德教育与智力发展同样重要, 兴趣、潜能必须以人格健全为保证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3、家长为幼儿选择的儿童读物还是童话、经典故事唱 主角:表二:家长、幼儿最喜爱的书籍种类的占有量:百科知识类著名童话故事外国现代儿童读物中国现代儿童 读物不知道家长 27% 44% % % 22% 幼儿 18% 39% 8% 14% 21% 从此表可见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都以最大比例人群选 择了著名童话、经典故事,而国内现代儿童读物只占孩子喜 欢书籍总量的14%,这以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要是不相符的。 孩子们需要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好书和有趣的故

最新中国营养调查报告

中国营养调查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第二篇:美国自然之宝《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报告》领导发言稿 第三篇: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第四篇:营养早餐调查报告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营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 2020年5月29日,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和《母子健康》杂志携手美国专业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自然之宝,在中国儿童活动中心科学宫报告厅联合发布《2020年度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

报告》(简称报告)。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范崇嬿、《母子健康》杂志执行出版人刘玉洁、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联袂出席大会并致辞,北京电台知名母婴节目《宝贝计划》主持人滕兵主持了本次盛会。 《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 据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秘书长王旭峰介绍,该报告针对入托前(2~3岁)、学龄前(4~5岁)和小学(6~12岁)三个阶段少年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抽取3,000余名合格样本,调查内容涵盖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保健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补钙问题,以及身高体重不达标是2~3岁的家长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25%-30%4~5岁的儿童不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6~12岁的儿童和少年,睡眠情况需要引起关注。除此之外,孩子挑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且多数家长对营养品持客观开放的态度,营养品的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首要要素。 全球最大膳食补充剂公司nbty在华子公司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此次活动的独家赞助商,同时也作为儿童营养品的

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

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 2013年04月20日16:54 原标题 [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 ■为全面反映中国城乡儿童阅读现状,了解其动态需求及阅读趋势,2月1日至3月30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依托旗下三刊一报(《幼儿画报》、《婴儿画报》、《嘟嘟熊画报》和《中国儿童画报》),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发放80多万份问卷进行阅读调查。目前,回收问卷近1万份,有效问卷8210份,通过量化对比和年度环比,可发现儿童阅读的恒向需求和新需求的规律。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网络上阅读专业文章和小说的比例约在10%以下,阅读新闻和娱乐性的内容所占比例最大,可见,网络阅读替代不了传统阅读。一个社会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其中,儿童阅读更是国民阅读之基石。阅读也是出版业生产、流通环节相对的终点和归宿。 儿童阅读:购买力上升 首先,家庭购书已经成为儿童阅读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儿童图书市场的繁荣,95%的家庭在孩子读书来源方面选择家庭购书;其次是从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借阅,各占2%;极少数家庭还保留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传统,就是同学朋友之间相互借阅,仅占比1%。 其次,大部分家庭为儿童购书的数量大,藏书多。调查显示,中国的家长已经开始普遍关注孩子的阅读问题,51%的家庭儿童藏书特别丰富,有60本以上;44%的家庭儿童藏书比较多,有20到40本;只有5%的家庭拥有很少的儿童书,只有几本。 第三,越来越多的家庭为孩子开辟了专门的藏书空间。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中国家庭民主意识的增强,儿童在家庭中的权利和地位也相应地得到提高。调查中发现,47%的家庭有专门存放儿童书刊的小书角;26%的家庭有为孩子准备的专用小书架;21%的家庭在成人书架上留出了儿童书刊专用层。 有两个纵向的数据可以进一步说明,儿童的家庭阅读越来越受到2000后家庭的重视。2007年、2011年,调查问卷设置了两道一样的题目,一道是“您家里有专门为孩子准备的小书架吗?”另一道是“您孩子书刊的总量情况如何?”

膳食调查报告4篇

膳食调查报告4篇 膳食调查报告1 一、目的和意义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实习),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二、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 三、膳食调查步骤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 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6各项内容。(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 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表5 每人平均每日热

量来源;表6 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 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膳食调查报告2 【目的】 调查大学生营养膳食情况,从而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概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个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宣言中将合理膳食放在了四大基石之首,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是以证明合理膳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正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并提为国民三大素质,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小康目标,最终赶上西方发达国家,“高素质的健康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健康是第一保障力,而膳食营养又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所以,加强和改善学

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饮食健康调查报告 大学生饮食健康调查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推广居民营养膳食的科学化。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其营养改善与膳食结构的正确调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现在许多大学 生由于对饮食营养认识较差或不良饮食态度等造成一系列 健康问题。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饮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膳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我科研小组针对我校区学生进行了饮食方面的调研工作。 二、调查相关说明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饮食状况的了解,对突出问题的进不步讨论,提出解决方法,让大学生拥有更好更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调查方法 我们对我校在读生进行一次题为“大学生饮食健康调查问卷”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

为100%,调查普及各个系,能够真实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饮食健康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时间 10月5日至12月15日 (四)调查范围 成都师范学院温江校区的大一、大二学生 四、调查问卷分析 (一)饮食习惯 (1)您暴饮暴食吗 选择经常的占总数的21%,选择偶尔的有占总数的58%,选择从不的占总数的21% 大多数同学选择偶尔.不应该暴饮暴食,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饮暴食。 (2)您早晨又喝水的习惯吗? 选择有的有65人,占总数的65%,选择没有的有35人,占总数的35%。 大多数同学选择有。这是一个很好的饮食习惯。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有利于肝、肾代谢和降低血压,防止心

关于幼儿早期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幼儿早期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3年秋季汉语言本科专业窦其云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幼儿园小孩子的调查分析,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帮 助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对早期的幼儿教育探究方法。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随机抽取和田地区幼儿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30名、中班30名、大班30名)。 采用的调查方法: 1、问卷法:问卷调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早期阅读功能的认识,对书籍选择、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2访谈法:了解幼儿阅读书籍及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1、家长已初步具有对幼儿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86%的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必要的早期阅读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8%的家长认为可有可无,顺其自然,可以等孩子大些再加以引导,只有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必要进行早期阅读,他们认为孩子听听故事就行了,阅读是识字以后的事了。 2、家长对阅读的作用和教育观念、目标的认识不足: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并不单 是开发智力,还可以从书中可以获得情感体验,分辨真、善、美的能力。这是和整个幼儿期教育目标相吻合的。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家长对阅读的作用和教育观念、目标的认识不足。家长认为孩子一定要读的书籍种类:在类别比例调查中,凡是有益孩子成长的书8%的家长没有能够说明哪一本书是孩子一定要读的,26%的家长说不清科普读物对孩子的影响、智能训练类图书也少有进入家长们的视野,40%故事类图书和儿童刊物都没能进入学生家长的购书选择。对家长有关子女教育的看法调查中,得出下列情况: (1)最大比例人群----40%的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是幼儿期最主要的内容。 (2)26%的家长认为孩子要看儿童刊物及故事书。这其中以低学历家长为多, 这部分家长教育意识比较模糊,没有科学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篇一: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

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xx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二、调查方法与内容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一部分背景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见图1)共抽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户),243479人(城市68656人、农村174 8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