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确保公司各部门、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制订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1中毒事故类型

喷漆房人员中毒事故。

1.2事故危害程度

本项目使用油漆,油漆含有苯,主要产生于喷漆工段,苯是致癌物质,主要损害人的中枢神经及肝功能。医学研究表明:苯可以危及血液及造血器官,易引起白血病及败血症等疾病。尤其是对孕妇的危害,极为严重。

当油漆发生泄漏时,尤其是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扩散,造成人的中毒窒息。如果出现大面积泄漏而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时将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2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2.1 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2.2 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2.3 保护环境优先。

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与综合预案相同。

4预警行动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出预警警报,抢救部门立即通知有关人员、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并组织特别工作组到现场开展相关

工作。

5 处置程序

员工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事件扩大时,由总经理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6 处置措施

6.1人员抢救措施:

6.1.1 对于在有油漆中毒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6.1.2 施救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后,将窒息人员救离受害地点至地面以上或通风良好的地点,然后等待医务人员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场的情况进行紧急救助。

6.1.3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1)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6.1.4心肺复苏的方法: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向周围大声呼叫,喊医生!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

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6.1.5 人工呼吸的方法:

(1) 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 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3)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6.1.6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

弃现场抢救。

6.2泄漏处置措施

当发生油漆泄漏采取堵漏、覆盖、收容、稀释、处理等措施以免油漆在空气中挥发

天津市欧宝家具有限公司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天津市欧宝家具有限公司2017年11月1日

职业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职业中毒事件处理 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避免或减轻重大、特大职业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职业中毒事件的分级 根据职业中毒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职业中毒事件划分为一般(III级)、重大(Ⅱ级)、特大(Ⅰ级)。 1、一般职业中毒事件(III级)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未出现人员死亡。 2、重大职业中毒事件(II级)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人员死亡5人以下,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3、特大职业中毒事件(I级)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人员死亡5人及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由于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职业中毒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 (五)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本单位防范职业中毒事件意识,落实各

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职业中毒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及时发现并排除职业中毒隐患,预防和减少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2、统一领导、各负其责。职业危害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内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及时反应。完善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为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 4、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开展职业中毒事件防范和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加强职业中毒事件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组织、动员职工广泛参与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职业中毒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不利影响。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在本单位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职业中毒应急处理相应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内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作出处理职业中毒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职业中毒应急处理指挥机构下设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信息管理组。 1、警戒保卫组: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生产办主任任组长。主要职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通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营救受伤人员,阻止无关人员进行现场,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2、医疗救护组:由办公室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办公室主任任组长。主要职责:建立健全职业中毒救援体系,与政府相关医疗机构保持联系,储备必要的医疗物资、医疗设备和急救场所,指导急救人员迅速开展

化学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HX-专项预案-04-A0浙江华兴化学农药有限公司 化学品中毒及有限空间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浙江华兴化学农药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制定时间: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日

目录 1、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编制目的和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适用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事故类型和危害度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应急组织体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预防与预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危险源控制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预警行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信息报告程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应急处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响应分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响应程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处置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错误!未指定书签。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讲解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3 事件分级 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 (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

中毒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人(含15人)以上。 (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 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人(含3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5人(含25人)以上。 b. 在其所辖的8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3)在24小时内,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 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500人(含5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35人(含35人)以上。 b. 在其所辖的16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c. 在其所辖的4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Ⅲ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4)在24小时内,全国发生以下情况: a. 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0人(含10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 b. 30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应急预案大全中毒应急预案

中毒应急预案 编制: **** 审核: **** 审批:吉波 ****局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07年10月

中毒应急预案 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预防中毒事故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项目部中毒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职责: 1、****:负责指挥应急全面工作; 2、****:负责配合组长应急救援落实工作。 2、****:负责应急工作的实施并联系急救中抢救患者; 3、****、****:负责中毒事件的调查工作,并报告相关部门; 4、****、****:负责中毒事件处理和后勤保障工作。 5、****、****、****协助护送患者就医。 三、项目部中毒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地点: 中毒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电话: 四、事故的判断: 2人以上在短时间出现了相同的呕吐、腹痛、痉挛和其他中毒现象。 五、中毒事故应急措施: 1、确定中毒后,立即通知中毒领导小组和应急人员到现场,及时护送患者到送诊,在第一时间(可拨打急救电话或者自行组织车辆)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检查抢救,具体负责人为****,并将抢救实情每15分钟向领导小组汇报。 2、保护:发生集体中毒事故后,应在协助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和隔离的同时,要及时保护好事故现场。领导小组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实情,取得

帮助。后勤要做好消毒准备及临时隔离网的设置。应立即停止食堂的食品供应,并由专人负责进行封闭,以备检查,具体负责人为****。 3、报告:领导小组负责将事故真实情况向上报告,应报告的单位有上级单位、市流行病防治检测中心、市公安局。并组织人员协助专业人员进行各项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和写好调查报告。 4、检查:在事故原因未完全调查清楚前,应初步判断中毒的面积和影响,并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观察,查明中毒原因,搜集可疑食品及患者排泄物送检,隔离中毒源,避免中毒事件理一步扩大,预防中毒后果的恶化。 六、所需应急设备:氧气袋、车辆、担架、常用药品。 七、对外联系方式:拨打电话110。 八、其他事宜: 1、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封锁现场,扣留所有外来人员和闲杂人员,认真登记以备调查; 2、集体中毒事故,应把抢救员工放在首位; 3、事故发生后,不提倡自我做无根据的判断和非专业的抢救;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尽快切断煤气泄漏源,减小煤气泄漏量; 2)对中毒人员就地实施抢救,最大限度减小事故伤害程度; 3)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4)事故现场严格杜绝任何火源。 2、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 1)事故报告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当班班(组)长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报告本车间相关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分厂相关负责人。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总厂相关负责人。事故严重时,也可以越级报告。 2)应急预案启动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班(组)处理有困难时,班(组)长应向车间负责人提出启动车间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车间处理有困难时,车间负责人应向分厂负责人提出启动分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分厂自己处理有困难时,分厂负责人应向总厂负责人提出启动总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总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特别

严重,本企业处理有困难时,总厂负责人应向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提出启动地方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3、抢险人员注意事项 救援队员进入险区前,对自己所用的仪器要进行自检、互检,佩戴好呼吸器和一氧化碳报警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险区。 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一般措施 1)对泄漏点周围逐个地点进行搜索,特别是死角、夹道等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全面进行搜索。对于象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等具有多层平台的地区,应逐平台进行搜索。发现中毒人员应首先将其抬到安全区域,并实施现场抢救; 搜索后,要对在岗人员及参加抢险的人员进行人数清点,在人数不符的情况下搜救工作不能终止,直到人员全部点清; 2)迅速关闭泄漏设备的阀门或采取其他堵漏措施,切断气源,防止气体继续泄漏; 3)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区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封闭所有通往事故点的交通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除抢抢险人员和专用车辆外其他人员和车辆均不得进入警戒区; 4)煤气泄漏事故警戒区域内杜绝一切明火,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等,防止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5)应对警戒区域内的煤气含量进行检测,超过规定标准时警戒区不能撤销。 煤气设备泄漏处置 1)煤气设备大量泄漏煤气一般处置步骤: ①查明危险区域范围; ②布置警戒; ③相关用户停用、止火; ④往设备内大量通入蒸汽或氮气; ⑤切断煤气来源,必要时堵盲板;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发生事故的风险1)明确原料、产品2)主要危险源场所(为生产、储存和装卸),可能发生的季节是一年四季。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公司疏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配备安全设施质量达不到要求,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等条件下,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将提高。 1.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事故严重程度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1.3事故发生的影响范围: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将殃及到距离较近的周边单位,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 1.4引发事故发生诱因:生产过程操作不当、野蛮作业、设备、罐体安全附件失效、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会导致物料的泄漏。引起中毒窒息事故。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见下图: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体系: 3.2.1各部门应急救援职责 3处置程序 3.1报警系统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安监站和县安监局等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实施紧急避险与救援。 报告内容: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e已经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f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2现场报警方式:利用手机及身边的电话报警。 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1)当班人员用固定电话或手机,及时向经理汇报。2)公司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外部:消防报警电话、医院救援电话、派出所电话、安监部门电话、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卫生疾控防疫中心电话。内部电话:职务、姓名、手机、座机。 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5.4.1公司以电话通知或手机通知的形式向涉及应急救援单位,告知本单位发生事故后应支援的信息内容和支援形式。 5.4.2报警形式为电话报警、手机报警,报警人必须讲清报警人姓名及需求支援的内容。 5.4.3报警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何种物料泄漏及泄漏量情况等。 5.4.4事故发生后,如事态继续发展、扩大,应及时将事故情况通报附近相关单位。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施工现场急性中毒应急预案 为保证务工人员免收或减轻急性中毒及职业病的危害,项目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地方标准,制订本预案。 1职业病、急性中毒应急处理小组 1.1职业病、急性中毒应急处理小组机构图 1.2职业病、急性中毒职责与分工 项目部应急求援小组负责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抢险救援工作。 (1) 事故现场组长的职能和职责: ①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②现场事故评估; ③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④控制紧急情况; ⑤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副组长协调;

⑥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造成二次伤害; ⑦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移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⑧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及工作,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 (2) 报警、联络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 ②以最快的速度按预先规定的通报程序进行报警,并保持联络状态; ③负责将事故伤害情况及时报告公司质安部门。 ④保持与当地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3) 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②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③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物资; ④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⑤启动场区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⑥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⑦防止事故造成二次伤害。 (4) 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场区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②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③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5) 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②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③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④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⑤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6) 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②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7) 项目经理部三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 ①事故现场组长由项目经理部经理; ②报警、联络组由现场安全人员组成; ③现场抢救组由现场管理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④保卫疏导组由保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⑤后勤供给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⑥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安全 应急预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事件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了能够在发生食物中毒时,及时有效地采取果断措施,协助卫生部门查明中毒原因,抢救病人,迅速控制中毒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学校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以下称应急小组),专门负责调查处理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1、组织机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年级主任及全体班主任 2、工作职责 负责组织开展对食物中毒事件人员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情况,抢救中毒人员,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与保全病人食用过的所有剩余食物及当餐所用原料、辅料等等,收集与保全中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封存厨房及有关原料仓库,追回已售出的可疑食品,协助卫生部门进行卫生学调查。 二、紧急报告制度 1、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或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时,接到食物中毒报告的从业人员,应当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应急处理小组必须在收到该信息起一小时内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内容

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病人主要症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应急处理小组应当掌握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报告电话。 三、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后,学校应当立即启动本预案。 1、发生食物中毒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中毒人员进行初步调查、核实。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①停止食用疑似有毒食品。 ②对病人进行临时紧急救助,通知120前往救护或组织人员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③及时提取采取病人有关样本,如呕吐物、排泄物,供有关部门作检测。 3、对可疑食品、生产加工场所迅速采取控制处理措施。 ①保护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②追回已售出的有毒食品或疑似有毒食品。 ③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用具。 四、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卫生学调查。

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确保公司各部门、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制订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1中毒事故类型 喷漆房人员中毒事故。 1.2事故危害程度 本项目使用油漆,油漆含有苯,主要产生于喷漆工段,苯是致癌物质,主要损害人的中枢神经及肝功能。医学研究表明:苯可以危及血液及造血器官,易引起白血病及败血症等疾病。尤其是对孕妇的危害,极为严重。 当油漆发生泄漏时,尤其是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扩散,造成人的中毒窒息。如果出现大面积泄漏而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时将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2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2.1 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2.2 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2.3 保护环境优先。 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与综合预案相同。 4预警行动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出预警警报,抢救部门立即通知有关人员、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并组织特别工作组到现场开展相关

工作。 5 处置程序 员工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事件扩大时,由总经理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6 处置措施 6.1人员抢救措施: 6.1.1 对于在有油漆中毒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6.1.2 施救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后,将窒息人员救离受害地点至地面以上或通风良好的地点,然后等待医务人员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场的情况进行紧急救助。 6.1.3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1)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急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规范和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切实保障全中心职工和病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市四院的稳定和发展,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精神,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急性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应急处理救援指挥工作。下设六个工作小组,分别为: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防治技术指导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医疗救援工作小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健康教育小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物资供应小组、信息处理报告和公布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在中心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按照相应职能开展调查处理、医疗救护和向社会做好宣传教育、信息公布等工作,及时、准确地对急性食物中毒事件作出预测、预报和预警。 (1)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李祥仁。副组长:王宏,陈美。成员:颜开军、杨金霞、严安、陈为香、曹正香、徐俊明、赵玉芹、陈建军、夏正东、吴付荣、张明珠、姚正东、袁豪、周先华、吴春桂、吕春梅、孔玲华。(2)急性食物中毒事件防治技术指导组:组长:李祥仁。副组长:王宏,陈美。成员:颜开军、王根法,张军,孙祥喜,李华亮,杨金霞、严安、陈为香、曹正香、徐俊明、赵玉芹、陈建军、夏正东、吴付荣、张明珠、姚正东、袁豪、周先华、吴春桂、吕春梅、孔玲华。(3)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及医疗救援小组名单:组长:李祥仁。副组长:王宏陈美。成员:颜开军、严安、王根法,张军,孙祥喜,李华亮,陈为香、曹正香、杨金霞、徐俊明、赵玉芹、陈建军、夏正东、吴付荣、张明珠、姚正东、袁

豪、周先华、吴春桂、吕春梅、孔玲华。(4)急性食物中毒事件物资供应小组:组长:颜开军,副组长:陈美,王宏、何大志。成员:陈为香、赵玉芹、杨金霞、韦兆然、朱芹,陈建军,夏正东,吴付荣。(5)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健康教育组:组长:李祥仁。副组长:王宏,陈美。成员:颜开军,陈为香,严安,王根法,张军,孙祥喜,李华亮,徐俊明,赵玉芹、杨金霞,曹正香,陈建军,夏正东,吴付荣、张明珠、姚正东、袁豪、周先华、吴春桂、吕春梅、孔玲华。(6)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信息处理报告及公布组:组长:李祥仁。副组长:王宏,陈美。成员:颜开军,陈为香,严安,王根法,杨金霞,曹正香,赵玉芹、林军,崔莉,陈建军,夏正东,吴付荣、张明珠、姚正东、袁豪、周先华、吴春桂、吕春梅、孔玲华。(7)消毒隔离组:颜开军、严安、王根法,张军,孙祥喜,李华亮,陈为香、曹正香、杨金霞、徐俊明、赵玉芹、陈建军、夏正东、吴付荣、张明珠、姚正东、袁豪、周先华、吴春桂、吕春梅、孔玲华。 二、措施 1、各工作小组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把保障全中心职工和病人健康与生命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医疗工作的首位,加强领导,主动介入,认真负责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2、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各项工作实行领导负总责,各工作小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成员为具体责任人。做到人员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 3、加强各小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统一在新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加强各项工作衔接和协调工作,在应急处理、医疗救援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领导小组,以确保我院突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渠道畅通。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在我中心范围内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急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处理工作,保障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区的稳定和正常秩

学校食堂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食堂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食堂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切实提高全市学校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校(园)食堂食品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毕节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进计划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成员: 学校是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的主体,各校要成立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食品安全副校长 成员: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发生突发事件,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等应急工作安排。 2、副组长负责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检查的各项措施,并与卫生、食药监、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发生突发事件马上向组长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

展开工作,并做好家长情绪稳定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3、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各班班主任,要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全程监控,并制定检查的各项措施及管理措施。发生突发事件马上向副组长报告,提供一线的情况,查明事因,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并向师生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三、预防措施 1、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宣传,坚持上好健康教育课,定期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安全知识教育; 2、教育学生讲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健康证,定期体检,无法定传染性疾病,持证上岗; 3、食堂采购食品必须在取得合法经营权、手续齐全的正规经销摊点定点采购。采购的蔬菜要新鲜,要用清水多次冲洗清除残留农药。不得加工变质腐烂的蔬菜,不得加工凉拌菜,禁止使用四季豆。每天坚持试尝、留样制度,并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 4、严禁她人随意进出食堂,要有进出、检查记录。生熟食品存放要分开,熟食配餐间由专人负责; 5、从业人员加工食品时,必须穿戴清洁卫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不留长发,不吸烟,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学校小卖部出售的定型包装食品必须有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得出售变质、过期和不干净的食品;

发生中毒事故时应急预案

发生中毒事故时应急预案 1、目的 在本室范围内发生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后, 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救助工作,提高本室应对化学中毒事故处置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室发生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时的紧急处置工作。 3、职责 室领导应根据培训计划每年组织员工学习危险化学品有关知识,以及中毒的急救方法,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并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准确采取应急措施。4、应急预案 4、1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诊。 4、2发现者应及时向室领导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领导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向质量安全部汇报。 4、3根据其受伤害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洛阳市疾控中心求救(电话:*******),并告知具体的事发地点(高新开发区河洛路某楼某区某某房间)。并派人等候在办公楼大门口,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4、4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4、4、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和未吸收的毒物。4、4、2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4、4、2、1皮肤污染、外表接触毒物:如在检测现场接触水银、碘化汞、重铬酸钾、硝酸银、苯、甲醇、丙酮、丁酮、甲苯、苯胺、四氯化碳、氯仿、乙醚、汽油、溶剂油、二硫化碳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清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职业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事故应急预案职业中毒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5-7-1 发布 2015-8-1实施 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职业中毒的概念 2.职业中毒的种类 3.职业中毒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4.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5. 职业中毒应急防护救援措施 6.组织措施 7.应急备品清单

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 职业中毒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职业中毒的概念 职业中毒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一切生产性有毒因素所造成的机体中毒性损害。可分成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中毒。本预案主要针对的是急性职业中毒。 2.职业中毒的种类 2.1刺激性气体(NO、NO2、SO2、SO3、NH3等) 2.2窒息性气体(CO、CO2、H2S等) 2.3盐酸 2.4氢氧化钠 2.5氟化氢 3.职业中毒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3.1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负责人:尚有栓 成员:周文海曹永栋兰海平王树权任东陈彦青孟莉蔡宏伟沈国才岳松磊王云峰孙长山王桂明邢永刚李先芦王永鑫车间主任、安全专工、班(组)长。

3.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分工 4.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4.1 编制应急响应措施方案并审核其有效性、可行性; 4.2 根据应急演练、现场急救等具体情况随时修订应急方案; 4.3 发生职业中毒事件,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4.4 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力,使用相关设备进行救护; 4.5 以最快速度将伤员护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4.6 查清类型,控制和清除发生因素; 4.7 对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做好善后处理; 4.8 计划并组织实施相关内容的安全教育; 4.9 计划并承担应急备品、防护用品的采购、定期检查、维修、更换。 5.职业中毒应急防护救援措施

某加油站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编号:AQ-BH-01075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某加油站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 案 Emergency plan for food poisoning accident in a gas station

某加油站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自制食品食物中毒、外购食品食物中毒 1.2危害程度分析:可能造成个别或大面积食物中毒,使加油站 营业瘫痪,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应急组织人员和职责 加油站经理(张瑜)负责现场的总体协调指挥。 加油站核算员(段亚萍)负责通讯、报警联络。 加油站前庭主管负责现场组织人员扑救或施救。 加油站当班员工负责执行现场指挥的调配,完成交办的任务。 3预防与预警 发现险情,经过加油站当班前庭主管以上任意一名管理人员确 认险情后,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加油站经理(或前庭主管)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态的发展,

命令加油站核算员向不同级别的上级领导报告。 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120,如果事态扩大,情况紧急,要及时与周边企业、附近居民小区街道办事处联络,告知加油站出现的紧急情况,请求配合疏散及救援。 (1)紧急情况的类型(火灾、天然气泄露、燃油外溢、人员受伤等); (2)事发加油站的名称、地址; (3)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 4响应程序 采取逐级报告制度,事件发生后,加油站经过初步评估确定符合Ⅲ级(加油站级)突发事件条件时,应启动本站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片区应急领导小组、西安销售分公司应急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87620823),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危害程度及趋势、人员及财产损失情况、目前应急救援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帮助等。通过后续报告及时反映事态进展,提供进一步的情况和资料。

建筑施工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总结.docx

中 毒 事 故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二年六月十日 目录 1、总则 编制目的 适用范围 编制依据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4、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指挥机构及职责 5预防与预警危 险源监控 预警行动 6、信息报告程序 7、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应急过程中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 应急心理辅导 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常用物资装备 社会应急资源 9、应急结束 10、应急恢复 11、检验与更新 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施工现场食物中毒的发生与流行,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突发事故后,能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发生 后的抢险救灾处置工作,迅速处理中毒事故带来的不良后果,消除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时恢复正常的工作、生产秩序,降低事故损失,编制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及施工工地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 编制依据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3.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3.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3.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3.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3.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28001-2001; 1.3.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正式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总则 1.1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3事件分级 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 (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一、总则 目的和编制依据 为深入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不断提升幼儿园公共卫生工作的水平,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特制定本预案。 工作原则 (一)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应“以人为本”高效救治;快速反应、沉着应对;控制蔓延、加强合作、完善机制。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监督,做好食品宣传工作,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三)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实行责任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事故分级 1、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一次中毒100人以上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2、较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一次食物中毒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3、一般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一次食物中毒99人以下,30人以上,无死亡病例出现。

二、应急处理程序 1、报警程序: 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马上拨打110、120急救电话,电话说明:单位、地点和联系电话,目前状况、事情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报告时间和报告人、并上报教育局。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救中毒人员。 2、组织实施: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救助中毒师生,同时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食物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必要时报告公安等部门。 三、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0435)8223936 组员:赵金龙王晶岩宋晓涛韩宏李冬梅陆成莲刘丽娟各班班长 (一)现场应急抢救、现场保护 组长:刘丽娟 副组长:马红昕 成员:董利国薛山王彦华值日教师班长

甲醇泄漏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山东** 药业有限公司 甲醇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甲醇罐区、甲醇裂解装置、甲醇卸车过程泄漏中毒的应急救援。 二、甲醇属性 1、甲醇为易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甲醇对人体的伤害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可引起病变,同时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当人口服10ml 时,就会双目失明,饮用30ml 就可致命。吸入高浓度蒸汽能产生眩晕、昏迷、麻木等症状,蒸汽与液体都能严重损害眼睛和粘膜,也有人因甲醇溅洒在足部,甲醇浸湿了衣服及皮靴仍继续工作,数日后失明的案例。 2、甲醇爆炸极限:6 %?36.5 %,引燃温度464C,闪点:11C, 易溶于水。 3、防护 (1 )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热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毒服。 (2)医务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针对毒物属性,认真迅速做好长期救护工作。 (3)如甲醇罐区泄漏,当班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班长、值长,立

即开启消防水喷淋。 4、日常防护 生产或检修过程,应对设备进行置换吹扫。在可能接触毒物前,应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三、本公司甲醇裂解制氢概况及发生泄漏中毒事故可能性概述: 1、制氢 a 计量和预热:将来自脱盐水计量罐的脱盐水与来自甲醇计量罐的甲醇用计量泵按照一定比例打入计量预热器,再与气液分离罐底部来的循环液混合成一定比例的混合物,并在预热器中进行预热。该过程为甲醇的催化裂化反应提供规定的原料配比、温度等条件(130?160C)。 b 过热汽化:将混和并预热后料液由预热换热器送入汽化过热 器,原料液被导热油加热汽化并过热至规定的温度(240?280C)。 c 催化裂化:过热至规定温度的甲醇、水混和蒸汽由汽化过热器进入甲醇/ 水蒸汽列管转化器,在氧化铜催化条件下同时完成催化裂解和转化反应,生成主要含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转化气(还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甲烷)。 d 生成的高温转化气进入换热器被原料液冷却降温,再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气液分离罐(W 40C)。 e 在气液分离罐中,未反应的甲醇/水分离后再经水洗塔用脱盐水洗涤残留的微量甲醇和其它杂质,回收至原料液储槽循环使用,分离出的转化气(CO2和H2)经分解气缓冲罐进入变压吸附装置。 2、发生甲醇泄漏事故可能性是:1、甲醇罐区或甲醇中间罐管道等的连接法兰面垫片失效,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甲醇中间罐区与制氢装置的进出口阀泄漏,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甲醇卸车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 2、由于腐蚀、超温、超压等,导致甲醇裂解装置破(爆)裂,引起大

公司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管理,规范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行为,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及时对事故进行施救,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 组长:副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正副主管、生产经理 组员:各车间主任和班长 值班电话: 1.2领导组下设抢险组(组长:车间主管1)、通讯联络组(组长:人资部经理)、疏散引导组(组长:车间主任)、安全警戒组(组长:保安队长)和后勤保障组(组长:采购经理、物流经理、机电科长),组员为各组组长所属部门人员。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对生产现场发生的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2.1由生产部负责主持、组织车间每年进行一次按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 2.2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 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 2.3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存。 2.4安全主任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5安委会负责对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的建立进行检查。 二、应急响应

1、当发生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第一发现者应及时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与事故应急小组联系。 2、接到消息后,安全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立即赶到出事地点,确认其是否为急性职业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来源,及时报告组长,由安全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拨打”120”紧急事故报警电话,各小组组长立即组织人员赶到事故发生地点,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当发现其中毒较深昏迷时,立即将其抬到大门口,等救护车的到来,或直接送往就近医院. 3、安全或行政主管负责指挥,并在事故过后出具事故经过报告上报总经理。各班组长负责配合急救人员的后勤工作,组长负责指挥及联络工作。 4、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责令班组人员停止生产,组织事件调查,并将事件的初步调查通报总经理。 三、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负责人 2、以书面形式向场部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传事故结果,及对负责人的处理意见。 四、预案终结 1.本预案全部完成后,由原发布启动预案的负责人宣布预案终结,同时向总经理报告。 2.预案终结7日内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会议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级和管理权确定,评估报告应报总经理。一般事故的评估会议由本安全专员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评估由公司指定人员主持。 3.对预案的评估就是非和符合问题做出判断,不对客观因素进行辨析,评估的重点是: 3.1预案时限性是否得到实施。 3.2参加预案实施的部门是否按预案要求开展工作,有无遗漏,过错,责任是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