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习题讲课教案

黄帝内经习题讲课教案
黄帝内经习题讲课教案

黄帝内经习题

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B)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针灸甲乙经 D史记 E脉经

2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E)

A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B黄甫谧针灸甲乙经 C史记扁鹊传 D王叔和脉经 E七略

3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是(D)

A黄帝素问直解 B读素问钞 C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素问吴注

4素问直解得作者是D

A全元起 B张志聪 C王冰 D高世栻 E滑寿

5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B

A李中梓 B马蒔 C高世宗 D张志聪 E张介宾

6灵枢集注的作者E

A高士宗 B李中梓 C张介宾 D马蒔 E张志聪

7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D

A吴坤 B王冰 C马蒔 D杨善上 E张介宾

8类经的作者D

A王冰 B高志聪 C高士宗 D张介宾 E马蒔

9最早全面注释内经的古代医家E

A李中梓 B张志聪 C张介宾 D王冰 E马蒔

10灵枢注证发微的作者A

A马蒔 B张志聪 C李中梓 D高士宗 E张介宾

1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著作C

A黄帝内经素问 B黄帝素问直解 C类经 D素问吴注 E黄帝内经太素

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名为E

A类经 B黄帝内经太素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素问E素问训解

13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水谷的摄入 B肾气的充盛 C三焦的气化 D天癸的形成 E五脏之气的充盛

14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处主水是指E

A主水液代谢 B生殖之精 C主藏精的功能 D主天癸 E主骨

15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六七面皆焦的原因是E

A肾气虚 B阳明脉衰 C肾精亏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C

A肾气虚 B肾精亏 C阳明脉衰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7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的原因E

A肾气虚 B血不足 C三阳脉衰于上 D肾精亏 E阳明脉衰

18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四七则A

A筋骨坚 B筋骨隆盛 C肾气实 D肾气平均 E阳明脉衰

19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C

A本 B标 C基 D楯 E根

20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父为D

A根 B标 C基 D楯 E本

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的机理是D

A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 B以上均不是 C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D浊阴滞于上而不能降 E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2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B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 C以上均不是 D浊阴滞于上而不能降 E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2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实四肢的清阳E

A津液 B卫气 C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D营血 E饮食化生的水谷精气

2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得清阳指D

A津液 B饮食化生的水谷精气 C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D卫气 E营血

2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出上窍的清阳实指E

A津液 B卫气 C饮食化生的水谷精气 D营血 E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2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出下窍,浊阴是指E

A饮食化生的水谷精气 B营血 C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D津液 E二便等污秽之物

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藏,浊阴是指B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精血津液 C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D卫气 E饮食化生的阴阳

2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薄者为D

A阴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阳 D阳中之阴 E少火

2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C

A阳中之阴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少火 E阴中之阳

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薄者为E

A阳中之阴 B少火 C阴中之阴 D阳中之阳 E阴中之阳

3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为C

A阳中之阳 B少火 C阴中之阴 D阳中之阴 E阴中之阳

3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药物的性能是E

A宣通肺气 B涌泄属阴 C补虚 D固表发汗 E发散属阳

3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酸苦药物的性能是E

A发散属阳 B固表发汗 C宣通肺气 D补虚 E涌泄属阴

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的功能是E

A发泄 B发热 C发散 D涌 E泄

3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薄者的功能是A

A通 B发泄 C泄 D发散 E发热

3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薄者的功能是C

A泄 B通 C发泄 D发热 E发散

3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的功能是A

A发热 B发散 C通 D泄 E发泄

3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E

A濡泄 B飧泄 C咳嗽 D温病 E核疟

3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述春伤于风,到秋引起的病变是B

A温病 B飧泄 C咳嗽 D濡泄

4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述秋伤于湿,到秋引起的病变是A

A咳嗽 B濡泄 C飧泄 D温病

4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述冬伤于寒,到秋引起的病变是D

A咳嗽 B飧泄 C濡泄 D温病

42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段经文中“一”是指D

A一元 B气 C离合 D一阴一阳 E一致

43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这句经文说明了B

A阴阳的对立性 B阴阳的可分性 C阴阳的运动性 D阴阳的统一性E阴阳的物质性

44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C

A化生营气 B以上均不是 C分清泌浊 D化生水谷精气 E主传导糟粕

45素问灵兰秘典中气化则能出矣的气化主要由何脏腑施行D

A三焦 B脾 C命门 D肾 E肝

46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A

A封藏之本 B先天之本 C阴精之本 D罢极之本 E阳气之本47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肝为C

A先天之本 B封藏之本 C罢极之本 D阳气之本 E阴精之本48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肺为A

A气之本 B阴精之本 C封藏之本 D罢极之本 E先天之本49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脾为E

A罢极之本 B仓禀之本 C封藏之本 D阳气之本 E仓禀之本50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心为E

A阳气之本 B先天之本 C罢极之本 D阴精之本 E生之本51素问五脏生成曰:指受血而能E

A视 B步 C握 D行 E摄

52素问五脏生成曰:足受血而能D

A握 B行 C视 D步 E摄

53素问五脏生成曰:掌受血而能C

A摄 B视 C握 D步 E行

54素问五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A

A摄 B行 C握 D步 E视

55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的是D

A髓 B女子胞 C脑 D魄门 E脉

56据素问五藏别论六府的功能特点是B

A满而不能实 B实而不能满 C泻而不藏 D藏精气而不泻也 E传化物而不藏

57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脏的功能特点是E

A实而不能满 B泻而不藏 C藏精气而不泻也 D传化物而不藏 E满而不能实

58据素问五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D

A脉 B女人胞 C脑 D魄门 E髓

59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B

A腹痛 B四肢不用 C泄泻 D饥不受食 E水肿

60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脾为胃行其津液,其中津液是A

A水谷精微 B汗液 C尿液 D水湿 E水液

61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脾与季节的关系是E

A脾主四时 B脾主长夏 C以上均不是 D脾不主时 E脾主四时末十八日

62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D

A腹胀 B耳鸣 C腰膝酸软 D手足厥冷 E五脏不安

63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实的症状是C

A腰膝酸软 B恐 C五脏不安 D手足厥冷 E耳鸣

64据灵枢本神篇描述,肝气实的症状是C

A笑不休 B腹胀经溲不利 C怒 D恐 E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65据灵枢本神篇描述,肝气虚的症状是E

A怒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腹胀经溲不利 D笑不休 E恐

66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心气虚的症状是E

A笑不休 B怒 C心悸 D恐 E悲

67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心气实的症状是C

A悲 B怒 C笑不休 D恐 E心悸

68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肺气实的症状是C

A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B腹胀经溲不利 C喘喝,胸盈仰息 D笑不休 E鼻塞不利少气

6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肺气虚的症状是E

A笑不休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喘喝,胸盈仰息 D腹胀经溲不利 E鼻塞不利少气

7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D

A喘喝,胸盈仰息 B鼻塞不利少气 C笑不休 D腹胀经溲不利 E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71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虚的症状是A

A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B笑不休 C鼻塞不利少气 D腹胀经溲不利E喘喝,胸盈仰息

72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阳主外的太阳是指E

A足少阴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太阳膀胱经

73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的太阴是指E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手太阴肺经

74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夜半后为D

A阴阳俱衰 B阳陇 C阴陇 D阴衰 E阳衰

75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太阳主外之内外是指B

A体内与体表 B营气与卫气 C白天与晚上 D气与血 E阴经与阳经76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少壮之人表现为B

A不夜瞑 B夜瞑 C夜昼不瞑 D昼瞑 E昼不精,夜不瞑

77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老年人表现为E

A夜瞑 B昼精 C夜昼不瞑 D不昼瞑 E昼不精,夜不瞑

78灵枢营卫生会中血者,神气也的含义E

A神气是血产生的物质基础 B血受神气支配 C血是心神所化 D血就是神气 E血是中焦化生的精汁奉心神化赤而成

79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五十而复大会的部位在C

A足太阳膀胱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阴肾经

80据灵枢决气篇,属于津的功能是D

A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B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路之溉

C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D腠理发泄,汗出溱溱

E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81据灵枢决气篇,属于液的功能的是E

A腠理发泄,汗出溱溱

B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C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D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路之溉E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82据灵枢决气篇,属于脉的功能的是D

A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路之溉B腠理发泄,汗出溱溱

C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D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E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83据灵枢决气篇,属于气的功能的是C

A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B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C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路之溉D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E腠理发泄,汗出溱溱

84据灵枢决气篇,属于血的功能的是D

A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B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路之溉C腠理发泄,汗出溱溱

D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E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85据灵枢决气篇,属于精的功能的是A

A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上

B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C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D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路之溉

E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上

86根据灵枢决气篇,不属于液的功能的是A

A熏肤,充身,泽毛

B泄泽补益脑髓

C淖泽注于骨

D皮肤润泽

E骨属屈伸

87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D

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B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

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D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88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风雨所伤的部位是D

A五脏 B下部 C经脉 D上部 E络脉

89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清湿所伤的部位B是

A五脏 B下部 C上部 D络脉 E经脉

90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喜怒所伤的部位E是

A上部 B下部 C络脉 D经脉 E五脏

91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实相逢的两实是指B

A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B正常的气候变化和人体正气充实

C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D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92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是由于C

A寒邪束表 B湿邪困表 C暑热熏蒸 D湿邪蕴蒸 E风邪袭表

93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首如裹是由于B

A湿邪蕴蒸 B湿邪困表 C寒邪束表 D风邪袭表 E暑热熏蒸

94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为肿是由于D

A湿邪蕴蒸 B暑热熏蒸 C湿邪困表 D风邪袭表 E寒邪束表

95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大筋软短,小筋弛长是由于A

A湿邪蕴蒸 B暑热熏蒸 C湿邪困表 D寒邪束表 E风邪袭表

96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汗出见湿乃生C

A风疟 B偏枯 C痤疿 D水肿 E大疔

97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汗出偏沮会进一步恶化为E

A痤疿 B水肿 C风疟 D大疔 E偏枯

98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粱之变会酿生E

A偏枯 B痤疿 C水肿 D风疟 E大疔

99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的清静是指D

A人体经神清静不乱

B人体阴阳平衡协调

C天气清静正常

D人体阳气清静正常

E四时气候清静正常

100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C

A传精神,服天气 B阴气固守于内 C阳气致密于外 D阴精充足 E 精神清静

10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五脏阴精亏损的主要原因是C

A感受六淫 B情志所伤残 C五味失调 D劳倦所伤 E阳热耗伤10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脾的原文是B

A诸逆冲上 B诸湿肿满 C诸胀腹大 D诸躁狂越 E诸厥固泄

103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心的原文是D

A诸逆冲上 B诸胀腹大 C诸逆冲上 D诸痛痒疮 E诸躁狂越

104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肝的原文是A

A诸风掉眩 B诸痛痒疮 C诸躁狂越 D诸逆冲上 E诸逆冲上

10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肺的原文是D

A诸厥固泄 B诸湿肿满 C诸逆冲上 D诸气膹郁 E诸风掉眩

106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肾的原文是C

A诸气膹郁 B诸厥固泄 C诸寒收引 D诸胀腹大 E诸湿肿满

10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上的原文是E

A诸躁狂越 B诸厥固泄 C诸胀腹大 D诸逆冲上 E诸痿喘呕

108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寒的原文是E

A诸痿喘呕 B诸厥固泄 C诸躁狂越 D诸逆冲上 E诸病水液澄澈清冷

109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下的原文是C

A诸逆冲上 B诸胀腹大 C诸厥固泄 D诸躁狂越 E诸痿喘呕

11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湿的原文是E

A诸胀腹大 B诸暴强直 C诸痿喘呕 D诸厥固泄 E诸痉项强

111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风的原文是D

A诸厥固泄 B诸胀腹大 C诸痿喘呕 D诸暴强直 E诸痉项强

1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的病机是A

A皆属于热 B皆属于寒 C皆属于心 D皆属于风 E皆属于火

113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的病机是D

A皆属于寒 B皆属于火 C皆属于风 D皆属于热 E皆属于心

114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的病机是B

A皆属于寒 B皆属于热 C皆属于风 D皆属于心 E皆属于火

11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胀腹大的病机是A

A皆属于热 B皆属于火 C皆属于寒 D皆属于心 E皆属于风

116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热瞀契的病机是D

A皆属于热 B皆属于风 C皆属于寒 D皆属于心 E皆属于火11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的病机是B

A皆属于心 B皆属于火 C皆属于热 D皆属于风 E皆属于寒118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逆冲上的病机是C

A皆属于风 B皆属于寒 C皆属于火 D皆属于热 E皆属于心119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躁狂越的病机是C

A皆属于风 B皆属于心 C皆属于火 D皆属于热 E皆属于寒12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的病机是D

A皆属于寒 B皆属于热 C皆属于风 D皆属于火 E皆属于心121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的病机是E

A皆属于心 B皆属于火 C皆属于热 D皆属于风 E皆属于寒12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暴强直的病机是D

A皆属于热 B皆属于心 C皆属于寒 D皆属于风 E皆属于火123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痉项强的病机是E

A皆属于热 B皆属于风 C皆属于寒 D皆属于火 E皆属于湿124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气膹郁的病机是C

A皆属于脾 B皆属于肾 C皆属于肺 D皆属于肝 E皆属于心12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风掉眩的病机是A

A皆属于肝 B皆属于肺 C皆属于心 D皆属于肾 E皆属于脾126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寒收引的病机是E

A皆属于脾 B皆属于心 C皆属于肺 D皆属于肝 E皆属于肾

12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湿肿满的病机是A

A皆属于脾 B皆属于肺 C皆属于肾 D皆属于心 E皆属于肝

128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痛痒疮的病机是C

A皆属于肝 B皆属于肾 C皆属于心 D皆属于脾 E皆属于肺

129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的主气,是因其脉连于B

A百会 B风府 C大椎 D阳维脉 E风池

130据素问热论,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则C

A易已 B病愈 C必不免于死 D病其 E病重

131据素问热论,热病恢复期当禁D

A风湿 B房事 C七情 D肉食 E劳作

132据素问热论,热病恢复期当禁E

A劳作 B七情 C房事 D风湿 E多食

133据素问热论,热病产生遗热是由于C

A复感热邪 B热其而忧思 C热甚而强食 D热甚而再感 E热甚而热食

134据素问热论,凡病寒伤成温者,后复至日者E

A病热 B病温 C病寒 D病湿 E病暑

135据素问热论,凡病寒伤成温者,先复至日者为A

A病温 B病湿 C病暑 D病热 E病寒

136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病的病位在于E

A少阴 B太阳 C厥阴 D太阴 E肺下

137素问咳论认为若寒饮食入胃,其邪气伤肺是沿A

A肾脉而行 B肺脉而行 C心脉而行 D脾脉而行 E胃脉而行138据素问咳论,胆咳者常见A

A咳呕胆汁 B咳而腹满 C咳而胁痛 D胁痛 E咳而遗失

139据素问咳论,大肠咳者常见D

A咳呕胆汁 B咳而胁痛 C咳而腹满 D咳而遗失 E胁痛

140据素问咳论,小肠咳者常见C

A咳而胁痛 B咳而腹满 C咳而失气 D咳呕胆汁 E咳而遗失141据素问咳论,膀胱咳者常见A

A咳而遗溺 B咳而胁痛 C咳而遗失 D咳而腹满 E咳呕胆汁142据素问咳论,胃咳者常见A

A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B咳而遗失

C咳呕胆汁

D胁痛

E咳而腹满

143据素问咳论,三焦咳者常见D

A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B咳呕胆汁

C咳而腹满

D咳而腹满,不欲饮食

E胁痛

144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腹原之下,其疼痛性质为E

A痛不可按 B按之无益 C腰与背相引而痛 D得炅则痛立止 E按之痛止

145据素问举痛论,疼痛而喘动应手者,是由于寒气客于C

A厥阴之脉 B背俞之脉 C冲脉 D阴股 E五脏

146据素问举痛论,疼痛按之无益,是由于寒气客于E

A五脏 B冲脉 C厥阴之脉 D阴股 E侠脊之脉

147据素问举痛论,卒然痛死不知人,是由于寒气客于E

A厥阴之脉 B背俞之脉 C阴股 D冲脉 E五脏

148据素问举痛论,胁肋与少腹相引痛,是由于寒气客于A

A厥阴之脉 B冲脉 C背俞之脉 D阴股 E五脏

149据素问举痛论,腹痛而后泄者,是由于寒气客于D

A三焦 B阴股 C厥阴之脉 D小肠 E背俞之脉

150据素问举痛论,疼痛日久而成积者,是由于寒气客于B

A小肠 B小肠膜原之间 C侠脊之脉 D肠胃之间,膜原之间 E背俞之脉

151据素问痹论冬季感受风寒湿之气,发为A

A骨痹 B筋痹 C痛痹 D著痹 E行痹

152据素问痹论春季感受风寒湿之气,发为D

A痛痹 B行痹 C著痹 D筋痹 E骨痹

153据素问痹论秋季感受风寒湿之气,发为C

A痛痹 B骨痹 C皮痹 D筋痹 E著痹

154据素问痹论长夏季感受风寒湿之气,发为E

A筋痹 B骨痹 C行痹 D著痹 E肌痹

155据素问痹论,夏季感受风寒湿之气,发为E A筋痹 B骨痹 C行痹 D痛痹 E脉痹

156据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A

A烦满喘而呕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D四肢解堕,发咳呕汗

E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157据素问痹论,肾痹的症状B

A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B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E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158据素问痹论,肝痹的症状B

A善胀,以代踵,脊以代头

B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C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D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E烦满喘而呕

159据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B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 药大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一)A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 )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 )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8.《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 )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9.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 )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10.《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 )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 )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 )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智慧树知到《黄帝内经》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下列哪两部书构成了《黄帝内经》 A. 脉学和素问 B. 灵枢和脉学 C. 素问和灵枢 D. 针经和难经 E. 道藏经和脉经 正确答案:素问和灵枢 2.【单选题】《灵枢经》之名最早出自于 A. 晋朝皇甫谧 B. 唐朝王冰 C. 东汉张仲景 D. 西汉刘向 E. 南朝全元起 正确答案:唐朝王冰 3.【多选题】下列哪些西汉文化特征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黄老之学 B. “天论”观点 C. ”重土“思想 D. ”重阳“思想 E. 气化理论 正确答案:“天论”观点###”重土“思想###”重阳“思想

4.【单选题】《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何书 A. 伤寒杂病论 B. 针炙甲乙经 C. 神农本草经 D. 脉经 E. 史记 正确答案:伤寒杂病论 5.【单选题】《黄帝内经》认为,学习经典的方法可概括为 A. 诵 B. 解 C. 别 D. 明 E. 彰 正确答案:诵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此处“本”指 A. 阴阳 B. 五行 C. 精气 D. 五脏 E. 病机 正确答案:阴阳

2.【多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的走向是 A. 出上窍 B. 走五脏 C. 发腠理 D. 归六腑 E. 实四肢 正确答案: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 3.【单选题】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 A. 阴虚阳亢 B. 气血上冲 C. 风中经络 D. 痰迷心窍 E. 热闭心包 正确答案:阴虚阳亢 4.【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髓生肝”的含义是 A. 髓生血 B. 肝内多髓 C. 肾生肝 D. 髓养肝 E. 髓赖肝养 正确答案:髓养肝 5.【单选题】在五行相克理论中,“土”的“所胜”之“子”是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库完整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1.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左传》 答案:1.E 2.《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 .辨证论治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答案:3.B 4.《素问?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体现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4.E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答案:5.C 6.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命门 E.脑 答案:6.A 7.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 C.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 E.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答案:7.E 8.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病种 B.病名 C.症状 D.体征 E.证候 答案:8.E 9.属于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 .审因论治 D .辨证论治 E. 防重于治 答案:9.E 10.中医理论中阴阳的概念是 A.代表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 B.代表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

黄帝内经大赛试题库汇总修订版

《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习题 诸君,加油哦!为中医药而战! 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 A阴虚阳亢B气血上冲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E热闭心包 2.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当以何种药味治之A(题干是否正确?)(原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A酸B苦C甘D辛E咸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了“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结构,其中肝病的特点为B(答案错了,应该是A) A握B哕C忧D咳E粟 4.黄帝与谁的对话,侧重于五运六气的内容A A岐伯B伯高C少师D鬼臾区E雷公 5.将《黄帝内经》称之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是A A王冰B杨上善C张介宾D吴昆E马莳 6.李中梓注解《内经》的著作是C A《素问集注》B《内经释义》C《内经知要》D《内经注证发微》E《素问直解》 7.后世使用的《素问》蓝本是谁整理编次的C A马莳B吴昆C王冰D张志聪E张琦 8.《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这里阴、阳的本义是A A脏腑与体表B阴经与阳经C内伤与外感D有形之血与无形之气E卫气与

营气 9.后世使用的《灵枢》蓝本是谁整理编次的?B(答案应该是C史崧) A马莳B吴昆C史崧D张琦 10.以下注本流传至今尚有亡佚篇章的是?B(答案是A,因为《太素》比其它的注释本都早) A《黄帝内经太素》B《素问集注》C《素问吴注》D《类经》F《素问经注节解》 11.现存文献中《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B A《史记·扁鹊传》B《汉书·艺文志》C王叔和《脉经》D皇甫谧《甲乙经》E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12.校勘《素问》最有成就的是D(我觉得是B林亿,因为林亿版本是目前的通行版本) A于?B林亿C张琦D胡澍E王冰 13.目前认定的《内经》汇集成书年代是?B A先秦B西汉末年C战国D东汉E黄帝时代 14《灵枢·本神》云:“愁忧者”则C A竭绝而失生B迷惑而不治C气闭塞而不行D神惮散而不藏E神荡惮而不收 15《黄帝内经》书名冠以黄帝之意D A黄帝所作B黄帝口述,他人记载C黄帝与臣子的对话D委托示重E黄帝后人之作 16《素问遗篇》是哪个医家补入---王冰(答案应该是宋·刘温舒) 17运气七篇是哪个医家补入--王冰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第一讲(上.文稿) [转贴 2010-01-20 15:08:32] 字号:大中小《灵枢?天年》 第一讲 播出时间:《中国之声》2009.12.12 23:00—24:00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经文: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 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 梁冬梁某人,对面的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徐老师,你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对,听众朋友的耳朵是雪亮的,所以说呢,还说兑水呢,哈哈哈~…… 徐文兵:当然我们这个节目不知不觉,整整一年了~ 梁冬:是呀~ 徐文兵:嗯。去年也是,我记得就是十一月底,初冬的某个晚上,被梁冬拉到 中山公园他的书房…… 梁冬:对,录制了这个节目的第一期。 徐文兵:录制了第一期,到十二月六号开播~ 梁冬:对,整整这么一年了哈。 徐文兵:诶~这期节目要播出,整整一年了。所以我们非常愉快地做了五十二 期 节目。

梁冬:非常感谢我们的听众朋友,那么热情的给我们的支持。而且呢,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事情但凡是正确的,那么它就会很容易就开始,做事情也比较顺利~你看这个节目,也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做下来啦,是吧~ 徐文兵:对~ 梁冬:很不容易啊~诶,那这个闲话少说,说回来,上一次呢我们讲完了之后呢,今天开始一个新的一章。以前呢我们大部份时候呢,都讲的《素问》里的文章,有上古天真呐~有四季调神大论呐,等等。那从这一次开始呢,徐老师为我们挑了哪一章呢, 徐文兵:呃~我们挑了一个《灵枢》的第五十四篇叫《天年》。 梁冬:《灵枢》哈~《黄帝内经》是分成《素问》和《灵枢》两篇的,两大篇哈~ 徐文兵:两大部分,嗯~这个,……我们在最早介绍《黄帝内经》的时候就说过,这个《黄帝内经》呢是经过后人,特别是唐朝的太医令,叫王冰的这个编次整理,我们现在学的这个版本是按他编辑而走的。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第二部分呢叫《灵枢》。我们为什么跳着讲呢,就是作为一个我已经读过《黄帝内经》,而且行医、教学多年的人来讲呢,我是想给大家先做一个勾勒,做个鸟瞰~就是说,《黄帝内经》一共有一百六十二篇,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那么你按照它的顺序去读呢,你可能觉得就有点,……乱~啊,不知道这个方向和路径。按我们引导的方向去读呢~你就知道,我们在《黄帝内经》到底是在干什么~比如第一篇我们讲《上古天真论》是讲做人的道理,总结成两句话叫“亲近自然,回归传统”,或者叫“亲近传统,回归自然”,啊~我们是讲的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而且他在揭示了现代人,啊,几千年来人性没有变,“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这些错误,人人还在犯,啊,不能尽其天年的人有很多;第二篇呢我们讲的是什么,上知天文,讲的是《四气调神大论》,讲的是我们应该跟着天的、星

最新最全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习题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 1【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D)著作。 ?A、《史记》 ?B、《七略》 ?C、《脉经》 ?D、《汉书·艺文志》 2【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C)。 ?A、书中的官名 ?B、书中的修辞用法 ?C、班固的考据 ?D、书中使用的历法 3【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D)。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金匮要略》 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黄帝内经》概论二 1【单选题】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C)卷。

?A、224 ?B、220 ?C、216 ?D、196 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C)。?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旁篇》 ?D、《温病》 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概论(三) 1【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C)。 ?A、《素问》 ?B、《八十一难经》 ?C、《黄帝内经》 ?D、《九卷》

2【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C) ?A、北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沿海地区 ?D、农业民族地区 3【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4【判断题】《黄帝内经》编纂完成后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 《黄帝内经》概论(四) 1【单选题】日本汉学家山田庆儿写的《中国医学思想风土·黄帝内经》认为(D)是古代解剖学派的代表。? A黄帝学派 ? B少师学派 ? C少俞学派 ? D伯高学派 2【单选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A)。 ? A哲学观 ? B养生观 ? C诊法 ? D脏腑经络学说 3【判断题】《黄帝内经》是一本论文集,不同篇章的观点有矛盾之处。(√) 4【判断题】在现行流行的《黄帝内经》版本中,能够较好反应原书面貌的是《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一)待做

17-18国医通中医选修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A马莳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素问五藏别论》指出六腑总的生理功能特点是A实而不满 据《素问五藏别》五藏的功能是 A.藏精而不泻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的特点是A面始焦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年老有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肾气有余 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A、全元起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谈虚无的含义是指: A、思想安静乐观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妇女月经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 B、太冲脉盛 素问明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反应了 B、阴阳的制约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天真"与下列哪-项有关? B、肾气 据《素问五藏别论》,传化之府中不包含 B、胆 在哪本书中提出《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B、《针灸甲乙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C、清气在下,浊气在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气在上,则生” C、月真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是指: C、大便完谷不化 现在通行的《灵枢经》是: C、史崧校正家藏本 以下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壮火食气理解正确的是 C、附子之类药物会消蚀元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 D、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D、西汉中后期 内经》对人体外部现象的观察的主要原则是: D、以表知里、司外揣内 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

E、养生 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 E、寒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散气,其"气"指 E、正气 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E、以上都不是 在哪本书中提出《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B、《针灸甲乙经》 现在所见的(《素问》其版本来源于: E、林亿等的校本 根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 A.多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为气,阴为味",其气是指 C、药食之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的含义是 E、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物质据《素问: 五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 C、气口

黄帝内经·经脉原文

黄帝内经·经脉原文 【题解】本篇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况,以及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径及其虚实病候的表现。全篇内容,都着重在说明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经脉。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禁脉[1]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日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日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提要】本段阐述了人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经脉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1]禁脉乃禁服之误,其意就是指《灵枢》的《禁服》篇;凡刺之理等六句皆载于此篇。因该篇记载了黄帝授书于雷公时所说的话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故雷公在这里以此发问。 【白话解】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绎脉在内依次与五

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 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人出生以后,五谷人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 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经脉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况。 黄帝说经脉不但能够运行气血,濡养周身,而且还可以用来决断死生,诊断百病,调和虚实,治疗疾病,所以不能不通晓有关它的知识。 【提要】本段介绍了肺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白话解】肺的经脉手太阴经,起始于中焦胃脘部,向下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大肠腑,然后自大肠返回,循行环绕胃的上口,向上穿过横膈膜,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肺脏,再从气管横走并由腋窝部出于体表,沿着上臂的内侧,在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前面下行,至肘部内侧,再沿着前臂的内侧、桡骨的下缘,人于桡骨小头内侧、动脉搏动处的寸口部位,上至手大指本节后手掌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10.28整理 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0分,每空1分) 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4、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5、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分,每题1分)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A、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A、主传导糟粕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 E、以上均不是 8、《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 A、耳鸣 B、形寒 C、手足厥冷? D、面白 E、腰膝痠软 9、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 A、肾不化气 B、肝失疏泄 C、肺失宣降 D、膀胱不藏 E、气化失常 10、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A 风池 B 风府 C 百会 D 大椎 E 阳维脉 1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12、《素问直解》的作者是() A、张志聪 B、王冰 C、高世栻 D、全元起 E、滑寿 13、《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 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B、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 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D、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4、“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筋痿 B、骨痿 C、脉痿 D、肉痿 E、痿躄 15、《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 A、肠蕈 B、石瘕 C、石水 D、鼓胀 E、皮水

黄帝内经练习题与答案

黄帝经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阴在,();阳在外,()。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实则()。 4、怒则气逆,甚则()及飧泄,故()。 5、肝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6、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实则()。 7、恐则精却,却则(),闭则气还,还则(),故气不行矣。 8、心者,(),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9、《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则复,多食则(),此其禁也。 10、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11、《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病为本,(),标本不得,(),此之谓也。 12、《素问·举痛论》曰:惊则(),神无所归,(),故气乱矣。 13、《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之官,()出焉。 14、《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故精自生,()骨肉相保,()。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浊气在上,则生()。 二、单选题 1、《黄帝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 、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尔雅走进黄帝内经答案+期末测验考试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金匮要略》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书中的官名 ?B、书中的修辞用法 ?C、班固的考据 ?D、书中使用的历法 我的答案:D得分:0.0分 3 【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 ?B、《七略》 ?C、《脉经》 ?D、《汉书·艺文志》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A、《扁鹊内经》 ?B、《扁鹊外经》

?C、《白氏内经》 ?D、《黄帝内经》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 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 ?A、 《伤寒杂病论》 ?B、 《神农本草经》 ?C、 《旁篇》 ?D、 《温病》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我的答案:√得分:0.0分 4 【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我的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三)已完成成绩:25.0分 1 【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 ?A、北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沿海地区 ?D、农业民族地区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 2 【单选题】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儿科医学典籍。?A、《九卷》 ?B、《八十一难经》 ?C、《阴阳大论》 ?D、《胎胪药录》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单选题】 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 ?A、 《素问》 ?B、 《八十一难经》 ?C、 《黄帝内经》 ?D、 《九卷》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 4 【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我的答案:×得分:0.0分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一)A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 )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 )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8.《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 )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9.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 )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 《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10.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 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 )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 )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 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 )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E. 阴气衰,天癸竭 14.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 A. 飧泄 B. 温病 ( ) C. 咳嗽 D. 痎疟 E. 寒热 15.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之“气厚”者,其性能是:( ) A. 发散 B. 发泄 C. 通利 D. 涌泄 E. 以上都不是 16.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下述哪一项是肾所出? ( ) A. 水液 B. 治节 C. 变化 D. 伎巧 E. 气化 17.据《灵枢·百病始生》,哪一项是伤脾而病起于阴的病因? ( ) A. 形寒饮冷 B. 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C. 用力过度,汗出浴 D. 愁忧思虑 E. 寒温不节,饮食失宜 18.《素问·痿论》认为“痿躄”的主要病机是: ( ) A.宗筋弛纵 B.骨枯髓虚 C.胞络阻绝 D.肺热叶焦 E.肌肉濡渍 (二)B型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备选答案可以重复选取) A. 浅深 B. 成败 C. 远近 D. 新故 E. 微甚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下卷灵枢篇本脏第二十九章要点】一、论述人体经脉、血液、卫气、志意的生理功能,以及在正常情况下的一般表现。这些都是来源于先天,不因人的愚、智、贤、不肖而有所不同。二、论述了容易发病与尽终天年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五脏的大小、高下、坚脆、端正与偏倾的不同。而五脏的这些内在情况,又是可从外在五色、腠理和骨骼等变化而了解的。三、概论五脏之八种变化的生理表现和多发病症。四、具体说明五【本章要点】 一、论述人体经脉、血液、卫气、志意的生理功能,以及在正常情况下的一般表现。这些都是来源于先天,不因人的愚、智、贤、不肖而有所不同。 二、论述了容易发病与尽终天年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五脏的大小、高下、坚脆、端正与偏倾的不同。而五脏的这些内在情况,又是可从外在五色、腠理和骨骼等变化而了解的。 三、概论五脏之八种变化的生理表现和多发病症。 四、具体说明五脏、六腑与外在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释】①解利:润滑的意思。②怵惕:形容惊恐害怕的样子。③五节:五个季节,除春、夏、秋、冬外,还有长夏一季。④喘喝:形容喘息声粗、呼吸困难的样子。 ⑤喉痹:【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①,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②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窘乎哉问也。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运四时,化五节③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黄帝内经哲学部分试题

哲学部分 一、名词术语 1、神明之府: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 2、飧泄:大便泻下不消化的食物,又叫完谷不化。 3、胀:指胸膈胀满。 4、壮火:指药食气味纯阳者,后世引申为病理之火,即过亢的阳气。 5、少火:指药食气味温和者,后世引申为生理之火,即平和的阳气。 6、濡泄:又称湿泄。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而致肠鸣腹泻,大便稀溏的病证。 7、端络经脉:推求经脉的分布。端络,理出头绪。 8、气穴:经气所输注的孔穴,也称经穴。 9、谿谷:泛指人身的肌肉间隙。 10、痎疟:疟疾的总称。 11、法阴阳:效法阴阳的法则或规律。法,取法、效法之意。 12、喘麤为之俛仰:呼吸急促而困难,前俯后仰之状。麤,粗的异体字。俛,俯的异体字。 13、烦冤:烦闷不舒。 14、七损八益: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益于人体精气的做法。 15、阴萎:即阳事不举,又叫阳痿。痿,与萎同,萎弱不用也。 16、权衡规矩:泛指四时常脉,即春弦(规),夏洪(矩),秋毛(衡),冬石(权)。权为秤锤,衡为秤杆,规为作圆之器,矩为作方之器。 17、身常清:身体常有清冷的感觉。 18、按尺寸:切寸口脉之浮沉,按尺肤部皮肤之滑涩。尺,尺肤部。寸,寸口脉。 19、涌泄:泛指呕吐泄泻。 二、单选题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 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 E、水为阴,火为阳 (C)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 A、阳中之阴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D、阴中之阳E、以上均不是 (B)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的功能是() A、通B、泄C、发热D、发泄E、发散 (B)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 E、寒伤气 (D) 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肿而后痛者”是由于()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 E、寒伤气 (C)

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阴在内,();阳在外,()。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实则()。 4、怒则气逆,甚则()及飧泄,故()。 5、肝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6、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实则()。 7、恐则精却,却则(),闭则气还,还则(),故气不行矣。 8、心者,(),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9、《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则复,多食则(),此其禁也。 10、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11、《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病为本,(),标本不得,(),此之谓也。 12、《素问·举痛论》曰:惊则(),神无所归,(),故气乱矣。 13、《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之官,()出焉。 14、《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故精自生,()骨肉相保,()。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浊气在上,则生()。 二、单选题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 、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精)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 1. 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神农本草经》 D. 《难经》 E. 《左传》 答案:1.E 2. 《素问 ? 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 映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 辨证论治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 《灵枢 ? 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3.B 4. 《素问 ? 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体现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4.E 5.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 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答案:5.C 6.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 五脏 B. 六腑

C. 经络 D. 命门 E. 脑 答案:6.A 7. 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 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 B.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 C. 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 D.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 E. 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答案:7.E 8.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 病种 B. 病名 C. 症状 D. 体征 E. 证候 答案:8.E 9. 属于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 同病异治 B. 异病同治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 一、单选题 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风掉眩 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 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 A.取之热 B.取之寒 C.取之阳 D.取之阴 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 C.髓之府 D.肾之府 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躁狂越 D.诸气膹郁 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 A.气缓 B.气上 C.气消 D.气乱 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 A.伤藏 B.伤上 C.伤下 D.伤脉 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 A.外感风寒 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 C.外感热病的总称 D.外受寒邪 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 A.心 B.肝 C.脾 D.肺

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B.其下者,引而竭之 C.因其重而减之 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 A.气缓 B.气下 C.气消 D.气乱 11、《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 A.夜半 B.日中 C.平旦 D.黄昏 12、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13、《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 A.鼻能知香臭 B.舌能知五味 C.目能辨五色 D.口能知五谷 14、《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15、据《素问·痹论》所述,肝痹的症状特点是() A.烦满喘而呕 B.烦则心下鼓 C.多饮数小便 D.善胀 16、《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

黄帝内经重点语句

中医经典重点语句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2、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3、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4、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第九》 5、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6、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第三十三》 7、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明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本输第二》 8、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

黄帝内经 最新问题答案

【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书中的官名 B、书中的修辞用法 C、班固的考据 D、书中使用的历法 我的答案:A 2 【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金匮要略》 我的答案:D 3 【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我的答案:√ 4 【判断题】《伤寒杂病论》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 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 A、 《伤寒杂病论》 B、 《神农本草经》 C、 《旁篇》 D、 《温病》 我的答案:D 2 【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A、《扁鹊内经》 B、《扁鹊外经》 C、《白氏内经》 D、《黄帝内经》 我的答案:D 3 【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我的答案:×

【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儿科医学典籍。 A、《九卷》 B、《八十一难经》 C、《阴阳大论》 D、《胎胪药录》 我的答案:D 2 【单选题】 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 A、 《素问》 B、 《八十一难经》 C、 《黄帝内经》 D、 《九卷》 我的答案:B 3 【判断题】《黄帝内经》编纂完成后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 我的答案:× 4 【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 A、哲学观 B、养生观 C、诊法 D、脏腑经络学说 我的答案:A 2 【单选题】日本汉学家山田庆儿写的《中国医学思想风土·黄帝内经》认为()是古代解剖学派的代表。 A、黄帝学派 B、少师学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