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宗义要略

四部宗义要略
四部宗义要略

四部宗义要略(一)

作者 : 敦珠法王

四部宗义要略(一)敦珠法王造论 \ 谈锡永译释

壹、小乘

一、毗婆沙部

声闻乘中,毗婆沙部说一切所知可分为五类,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此五类中,初色法者,若于缘一事物时,其由极微所组成之粗色能被破坏,令粗色概念失坏;或经理智分析,令粗色概念失坏,则此色法是为世俗谛性相。若粗色虽坏,而其概念不失,此则为胜义谛性相。

此如《阿毗达磨俱舍?释分别圣道果人品第六》云:

若破无彼智由智除余尔

俗谛如瓶水异此名真谛

毗婆沙师云:自胜义而言,世俗虽无自性,然却为谛实有。以彼宗遍许一切法为谛实有故。

【释】毗婆沙(Vaibhasika)即说一切有部。许一切法三世实有。

于色法,如瓶,经分析后知其本质为土,故“瓶”的概念即受破坏,如是说瓶虽谛实有(实有瓶的存在),但其实体则仅为世俗谛定义下的实有。然而如极微、心识等,既不受破坏,亦能经得起理智分析而其概念不失坏,此即被认为是实体有,即胜义谛定义下的实有。

二者心法,指能缘外境之前五识,及意识。

【释】前五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所缘外境,相应为色、声、香、味、触。前五识与意识,为六识聚。此即不许有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

三者指受、想等五十一心所法,与心王(即心法)同时攀缘外境。当诸根(如眼)缘外境时,心及心所具所缘平等、伺察平等、时平等、所依平等、事平等五者。如是,则了悟外境之心识、能知外境差别之心所,遂同时生起,亦同时对外境了别。

是故,除能明证外境之心识及心所外,别无所谓本觉。

【释】此谓心所法与心识同时起五种功能,如是解释心所法的机理。此即攀缘同一外境;攀缘时起同样的行相;攀缘时无先后分别;藉相同的根(器官)来攀缘;对外境的实体同一认识。这种说法与唯识宗不同。

以五平等故,心及心所便非刹那生灭不可,否则即成相违。亦即于攀缘时心及心所生起(活动),然而其作用则相续,前一攀缘心及心所即行止灭,刹那由另一心识心所来代替。由是毗婆沙部便不能承认有本觉,即不能承认有本来清净心,盖若刹那生灭,此本来心识亦必生灭,生灭即不能说是本来。

四者,指包括无想定,及名身、句身、文身等三世实有(心不相应行)法。如瓶,既于过去时有,于现在时及未来时亦有。

彼许一切业于完成后仍不失坏。

【释】于无想定中,心及心所停止活动,否则便非无想。所以只能将这种心理状态归为心不相应行法,即与心及心所活动无关。此外尚有得、非得、命根、生、住、异、灭等与生

命状态有关诸法,亦归入此类。名身即名相,句身即概念的定义,文身即字母读音,此三者亦为非精神(心心所法)、非物质(色法)的构成,故亦只能归入心不相应行法。

轮回的机理,彼宗说为即是业灭后仍不失坏的作用,称为不失法。此固然不能说是色法,亦不能说为心心所法,因为既说心心所刹那生灭,便不能说为不失,因此唯有建立为心不相应行法。然此建立却有重大过失,若不失法不与心心所法相应,则唯有身业及语业,应无意业不失。

五者三种无为法,即虚空、择灭、非择灭。彼宗云:唯此三无为法,及道谛与其从属、意识与其从属,五者许为无漏,余皆有漏。

【释】虚空指空间;择灭无为藉认知的智力(般若Prajna)以灭一切有漏法,如既知自我为虚妄,即不执取种种能建立我与我所的法;非择灭无为不藉认知,自然灭有漏因,譬如不添柴薪,火自熄灭。

二、经量部

经量部(Santrantika)所主,多与毗婆沙部同。其不同者,可举例而言:

有部许恒转相续之无表色为色法,经量部则以其依于色法而成,故是假有,且亦不许三世实有。

【释】无表色(Avijnapti-rupa)为毗婆沙部重要建立。一般色法(物质界)皆属可见,且有障碍性,而无表色则不显现,为无形之色法,且不具障碍。其功能为于身中恒转相续。

建立无表色,目的是想说明轮回的机理,此不可见而三世流转,故能保持过去世及今世所作的业,使之成为未来受报的因。立为色法,色法三世实有,是故即可成为轮回之体而却又非“我”。然而经量部却认为一切色法均属假有,且不承认三世实有。此即经部与毗婆沙部诤论最大之处。

许诸根为识所持,对境则由行相转而为知,说为所缘缘。心及心所即为五识及其随行心所,用以对境,例如对色。然外境如色、声等,实非由心及心所亲自认知,实由行相而转,有如镜中影像。

【释】此即谓外境非由心及心所直接认知,彼等且不能直接衡量外境(如衡量颜色深浅等)。五识及随行心所仅能缘行相而认知外境,此行相为外境在心识中所成,心识如镜,行相如影,五识及心所则缘影而知外境。这种情形,即所谓带相(sarupya)。

也可以这样理解,内识与外境之所谓相应,其实即是指内识上带有所知对象的影相。一定要这样建立,然后才可以说外境的相状随心识变异。假如是心识直接认知外境,则心识便非主观而为客观。

由是,如色等对境于今刹那转,其行相于今刹那亦暗中作转,故与色等对境相应之行相便亦于今刹那生起。

此刹那后,所转之行相于下一刹那再作转,故即可认知有另一外行相生起,而视之为对境。

如是能所二取遂成为有,称为所知。此如《量决定论?第一品》云:

亲证同类已犹如证外境

【释】经量部认为,“境”的定义即是心所了知的事物;此际心及心所即是“能知”。

至于“所知”的定义,则是心及心所所能衡量的对境。

因此所谓“有”,其实即是“所知”,亦即是“境”。经量部将境作六类分别:一者依二谛分别;二者依自相共相分别;三者依遮遣建立分别;四者依显现隐现分别;五者依三时分别;六者依一异分别。

依二谛者。不待名言施设而成立的法,且可经得起理智考察,此即胜义谛,亦即自相、有为法,如瓶。唯藉名言施设的法,即是世俗谛,亦即共相、无为法,如无为虚空。

依自共相者。就胜义而言,凡有因果作用之法,为自相,如瓶。无因果作用之法,为共相,如无为虚空。

依开遮者。遮法分二,遮与非遮。以心智直接排遣一法所应否定之成分,即是遮遣,例如虚空,即“无云的天空”,故“云”即是应否定的成分;于遮遣时,暗示另一意思(即暗中建立另一法),即是非遮,例如说他对人当面很好,即暗示他在背后对人不好。开许(即建立),为心智无遮与非遮之法,如瓶。

依显隐者。能以现量了知者为显现法;唯藉比量了知者,为隐现法。前者如瓶,后者如见烟知有火。

依三时者。于存在的第二刹那呈坏灭相的状态,即过去法;由于诸缘未足而尚未生起的状态,即未来法;已生未灭者,即现在法。

依一异者。非别别者为一,如瓶。别别者如插著花的瓶(花与瓶为别别)。

如上六类,皆为心及心所的对境。

经量部说显现虽是识之体相,然却属虚妄,以所转之行相非外在有故。然能领纳分明一切所知之本觉,却非妄惑。

彼否认心不相应法离色法、心法、心所法而建立。又说三无为非实体有,如石女之子。

【释】关于显现,即是心与境的交涉。小乘诸宗都承认心外有境,顶多认为它是实有(存在)而非实体有(其本质非实体)。然则,境既在心外,心又如何缘境(即外境以何机理作显现)?此中唯正量部主张心能直接缘境,余部都不承认。不承认的原因,是由于若心能直接缘境时,则心识将永远被世俗显现占有,是则无从清净心识。因此毗婆沙部认为,由外境引生心识印象,这即是显现。如是,修道便主要是断除染污无知(我执及由执我而生的贪嗔痴三毒),若非无知,污染即不显现,以其经心识抉择,外境在心识的显现便跟无知时不同。

经量部则更间接,说外境映于内心,转为行相,然后心识了别此行相,外境由是显现。如是显现即是虚妄,以其实为一表相,而非外境本身。如是建立故,修道所断便亦与毗婆沙部同。

然则经量部何以须建立行相?这则是为了要建立轮回的种子(vija),有行相则能说业是由显现将业的功能熏染在一相续(Santati)之上,此相续即有情的身心。行相所负担的即是熏染的任务。

至于本觉,纯属所知,非为显现,是故便不虚妄。说心不相应行法不能离色、心(及心所)建立,即谓其若非属物质,便即属精神,这是为了破毗婆沙部的不失法而下的定义。参考上文即可了知。

三、声闻

彼决定属声闻种姓者,行八别解脱律仪。复次以四刹那分别观四谛,首观非常,如是而证“补特迦罗我”离实有(离我执)。

【释】别解脱律仪(Pratimoksa波罗提木叉)分八:一苾刍(比丘)律仪;二苾刍尼(比丘尼)律仪;三正学律仪;四勤策律仪;五勤策女律仪;六近事男律仪;七近事女律仪;八近住律仪。

四谛十六行相:一观苦谛修四行相︱︱1非常、2苦、3空、4无我;二观集谛修四行相︱︱1因、2集、3生、4缘;三观灭谛修四行相︱︱1灭、2静、3妙、4离;四观道谛修四行相︱︱1道、2如、3行、4出。

行律仪即守戒;修四谛十六行相即修止观,称为“行相”,即由修止观而令心识清净,如不执著「常”、知“苦”等。

以此串习力,二障于五道修习之究竟金刚喻定(vajropamasamadhi)中摧灭。此二障即贪嗔痴三毒及其种子,与烦恼以外之无明。

盖障既不复有,即已舍离,由是能证有余依或无余依之阿罗汉果。

【释】二障即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由我执(执著自我)生起,所谓烦恼即贪、嗔、痴三毒;所知障则由法执(执著概念等)生起;所谓烦恼以外之无明,则如执著于外道义理等。

五道为修道的五个阶段,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金刚喻定为小乘声闻或大乘菩萨于修行接近圆满时所起之定,断除最后烦恼习气。

无余依阿罗汉于证果时已不依身识,有余依则仍依身识(即世俗之所谓未死)。

四、缘觉

缘觉除观首以非常之四谛外,复观十二因缘。彼与声闻在修道上大致相同,唯声闻众虽离人我执,却仍许外境之无方分极微为胜义,缘觉则认一切外境均属虚幻,胜义谛中无实有,唯是心识现象。

【释】十二因缘为:无明(Avidya)、行(Samskara)、识(Vijnana)、名色(namarupa)、六入(Sad-ayatana)、触(Sparas)、受(Vedana)、爱(trsna)、取(upadana)、有(bhava)、生(jati)、老死(jara-marana)。此十二支中,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如行之生起,以无明为因,故若无明灭,则行亦灭。

声闻众谓“极微”(paramana)为真实有,此即将物质分至不可复分时之粒子。其说为有,以无方分故,即无可分上下左右,说为极微无方分,因一有方分,即可再分。缘觉则不许此说,故比声闻为究竟。

彼等许内自执持之识为真实,此则略与唯识宗所主相同。如《现观庄严论.第二品第八颂》云:

远所取分别未离能取故

当知由所依摄为麟喻道

【释】此谓缘觉仅能离“所取”(外境),而执内识(能取)为真实,故未究竟,喻其如麟(相传麟为独角兽)。

于广大资粮道中观无我,如是由加行道之暖位,至无学道,每一证量,皆能于一座中现前证得。

是故声闻与缘觉等二乘之分别,只在根器之利钝。于意业及证悟之理路,实无太大差别。亦以此故,二者同藏(经律论等)。

【释】前说五道,于资粮道后为加行道,有暖、顶、忍、世第一等四位。以后为有学道,即见道、修道。至无学道,则能证极果(声闻为阿罗汉,缘觉为辟支佛,菩萨为佛)。

此即谓缘觉利根,故唯证无我尚历时百劫,此如《俱舍论.分别世间品》云:“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以后即一座能证一次第,得果迅速。

佛教术语英译

究竟菩提心Absolute Bodhi Citta - 完全觉醒、见到现象之空性的心; 甘露Amrta (藏文dut tsi) :一种加持物,能帮助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复元。 阿罗汉Arhat (藏文Dra Chompa):已净除烦恼障的小乘修行者暨成就者。他们是完全了悟的声闻或独觉(或称缘觉)圣者。 观音菩萨AvalOkiteSVara (藏文ChenreZig):大悲心本尊,是西藏人最广为修持的本尊,因此被尊为西藏之怙佑者。观音菩萨的心咒是「嗡嘛呢贝美吽」,六字大明咒或六字明咒。 中阴(藏文Bardo):字义为「介于两者之间」。中阴总共有六种,一般指的是介于死亡及再度受生之间的状态。 菩提心Bodhi Citta (藏文Chang Chup Sem):义为「开悟或证悟之心」。 菩萨Bodhi SattVa (藏文Chang Chup Sem Pa):义为「展现证悟心者」,亦指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苦海,而誓愿修持以菩提心为基础的大乘法门及六波罗蜜的修行者。 菩萨戒Bodhi SattVa Vow (藏文Chang Chup Sem Gyi Dong Pa):修行者为了引领一切众生皆成就佛果而誓愿修行并领受的戒。 佛性Buddha Nature (梵文tathagatagarbha,藏文deshin shekpe nying po),又称为「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皆具有之原始本性。开悟就是佛性的彰显,因此,佛性往往被称为佛的本质,或开悟的本质。 释迦牟尼佛Buddha Sakyamuni (藏文Shakya Tubpa):往往又称为瞿昙佛(Gautama Buddha),指贤劫千佛当中最近出世、住于公元前五百六十三年至四百八十三年间的佛。 法道Buddhist Path (藏文lam):得到正觉或证悟的过程,亦指修行的三种逻辑次第;根、道、果「」中的道。 圆满次第Completion Stage (藏文dzo 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圆满次第是密续禅修的方法,在这个阶段,行者由于体内气脉及能量的变化而得到大乐、明性及无念的觉受。依因缘而存在Conditioned Existence (梵文SamSara,藏文Kor Wa):即轮回的现象。 勇父Daka (藏文ba wo):相对于空行母之男性,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士。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空行母Dakini (藏文khan dro):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女。她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生起次第Development Stage (藏文Che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在生起次第的阶段,本尊的观想逐步建立并持续下去。 法、佛法Dharma (藏文Cho):一、指真理;二、指佛陀所教导我们修正言行的方法与修持成佛的法门(即佛法)。。 法性Dharmata (藏文Cho Nyi):义为「如是」、「事物之真实本性」、「事物之如如真相」。法性是完全开悟者所见到的现象,没有任何的障蔽及曲解。 法轮Dharma Chakra (藏文Cho Chi Khor Lo):佛陀的法教可分为三种层次:小乘、大乘及金刚乘,分别在三次转动法轮时所传授。 法界dharmadhatu(藏文Cho yings):一切现象所升起之片遍在界,无始亦无终。 法性dharmata(藏文Cho nyi):现象的真实本性,亦称为「如如自性」、「事物之真实本性」或「事物之本然自性」。 证道歌Doha(藏文gur):金刚乘行者随顺觉受及悟境而自然唱造的歌。通常是九字一句。 勇父Daka (藏文ba wo):相对于空行母之男性,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士。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空行母Dakini (藏文khan dro):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女。她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生起次第Development Stage (藏文Che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

宗教学名词解释

道教:道教是中国人为回应来自印度的佛教的挑战,借助东汉末年的特殊社会时代机缘而建立的本土宗教。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吸收儒家纲常名教和佛教轮回转世而创立新教,中心思想是幻想长生不死,羽化登仙,追求躯体的不朽。道教以道名教,其教义以道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派生,社会和人生都应法道而行,以道为行为法则,最后回归自然。格义:用中国典籍中相关概念来阐释佛典事数,就是把佛教经典中的名相,与中国经籍内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把相关类似的部分保留下来,作为常人理解佛典事数的途径与帮助。 六家七宗:首玄学影响,佛教僧众借用玄学观念去诠释《般若经》,对般若空的观念理解不同而产生歧义,于是形成所谓的六家七宗。不真空论:僧肇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无自性的虚妄假相,故不真,也即是空,即非真生,就非实有。万法都已呈现,各具不同形状,亦不能谓之无。执着于有,或执着与无,都是“边见”,万法非有非无,不真不空。 物不迁论:从即动即静来论证体用如一的道理。 一阐提皆得成佛:竺道生认为经意未尽,随倡一阐提皆得成佛,在建康宣扬“涅槃学”。 顿悟:第一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第二“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可见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第三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可见顿悟结果不 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 烦恼之法。 形神问题: 优势:1佛教对现实苦难和 人生困厄有极为深刻的关 照和反思,提供了一种博大 精深的人生哲学。2儒道都 把关注点放在现实世界,拒 绝讨论来世问题,佛教对边 的向往,对来世的不朽追求 可以弥补儒道的相对不足。 3佛教深邃的理论和形而上 的洞见,就在于吧人与生俱 来的基本邪恶作为谈论问 题,展开思维的起点。 本无论:1“本无“含义: 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 始。2宗旨:一切诸法,本 性空寂。3无万物的生存根 据,但不是由无产生万有。 4一旦放弃对未有的执着, 归心本无,就可断除烦恼, 解脱成佛。本无宗强调诸法 性空,万物本无。否定现实 世界,肯定彼岸世界,即否 定现象肯定本性的真实性。 其特点是空现象而不空本 体,空世间而不空出世间。 这同印度大乘空宗既空世 间诸法有空出世间诸法的 思想是有距离的,因为被后 来的般若学者批评为好无 稽之谈。 灭神论:1形神相即,不得 相异。形指形体,神指精神, 即为接近,异为分离。2形 存神存,形谢神谢。3形刃 神利,形质神用。 禅宗:禅师一种大智慧,是 主体对社会人生终极意义 的领受和感悟,是主体克服 自身的有限性而对自由、无 限和永恒的精神超越和追 求。 四法界:1事法界:差别之 事相2理法界:真如理体, 诸法平等。3理事无碍法界: 真理与各种事相之间交互 融通,不相妨碍的关系。4 事事无碍法界:千差万别的 具体事相之间,圆融一致, 互无妨碍的关系。 南能北秀:五祖弘忍在湖北 黄梅双峰山传法,后学说分 布各地,形成以慧能和神秀 为代表的南北两宗禅法体 系。性具说:(本具、理具、 体具)性指法性、真如、佛 性。具是具足,具备。具可 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之 备相训。天台宗认为,一切 诸法都为真如、法性所本 有,即一切众生皆有真如、 佛性,众生本性即具一切善 法和恶法,佛与众生没有根 本差别。 韩愈道统论:1道统的儒学 资源—孔子曰‘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如儒家的道统 意识为韩愈提供了思想灵 感,禅宗的法统谱系则为他 提供了现实的借鉴。2韩愈 的到统一不仅是一种精神 谱系,他包含着一整套的原 则和制度。3汉韩愈的道统, 意在维护儒家的正统和正 宗性。具有非常明显的明显 性。不但佛道作为异端遭到 排斥,即是是儒家的人如荀 子、董仲舒也作为非正宗遭 到清洗,着隐含着韩愈以儒 家掌门人自居,要清理门 户。4纵向看,这个谱系是 断裂的,儒家近1123年没 有掌门人,这个断档期赋予 了韩愈排佛护儒以足够的 正当性。于是韩愈接续儒家 道统的自任,名诏排道反佛 的旗帜。 般若学重点在阐明佛教的 本体论,论证现实世界的虚 幻性和不真实性,彼岸世界 的真实和完满性。与此相关 联的是,何人能进入彼岸, 以何途径能进入彼岸,这是 涅槃学重点解决的问题。 仁:是指礼敬祖先、爱护众 庶、忠于君主等品质,孔子 那里仁涉及一种伦理关系 和人际关系,核心是“仁者 爱人”。爱人的起点是爱,

佛教词汇大全

2010年8月23日 第63期 总第280期 雪野办事处为民解忧受称赞 近日,东明路街道办事处登门送锦旗,感谢管网所雪野办事处员工冒高温顶烈日,为小区居民解决用水困难。事情发生在8月3日晨6时许,街道辖区尚博路799弄居民区一根地下水管突然破损,造成该小区34号至39号共3幢大楼、6个门洞、186户居民家中完全断水。当天适逢39.6度高温,面对居民因天热酷暑又遇断水困扰难题,街道办事处向浦东威立雅公司紧急求援。虽然物业水管不属于维修范围,但雪野办事处想群众所想、急居民所急,不讲任何条件,在第一时间派出了专业队伍赴小区抢修。为尽快修复水管,还调用了大型设备来掘路。抢修队员们在烈日的照射下挥汗如雨地作业,其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受到在场居民的纷纷赞扬。抢修过程中,为保障居民基本用水,送水车在现场一直服务到恢复通水,使送水车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抢修工作完成后,第二天凌晨该小区另一处水管也发生爆裂,雪野办事处同样火速前往掘路抢修,直至4日中午12时,恢复了居民正常用水。(公共关系部高德禄) 驻场保障组救人、“救水”两不误 8月13日下午,40℃的高温成了近期最为炎热的一天。驻场保障组不惧高温,赶往C片区非洲联合馆查看空调机组内装水压不稳的情况。行驶至长清路时,邱海雷看到一位“小白菜”在沿途拦车,“麻烦你们把游客送到出入口,游客病了他要叫车回家。”志愿者说道。询问情况后,邱海雷和庄文俊赶快将游客扶上了车,其余两人则步行赶往非洲联合馆。此时,游客双手捂着腹部已经疼得说不出话

了,两人顾不得多想,一路鸣笛将游客送到最近的医疗站,在和医生做了简单的交待后,又匆匆的赶往非洲联合馆和其他两人汇合后处理用水问题。帮助非洲联合馆处理好用水问题后,一行四人放心不下那位游客,在返回驻场保障组的路上又赶到医疗站,医生告诉他们,该名游客被诊断为急性盲肠炎,还伴有发烧症状,已经被紧急送往园外医院了,多亏了及时的救助,晚了可能有生命危险。在保障园区供水运营的同时,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人,驻场保障组的成员都觉得非常值 得。(管网所华瑛) 光荣榜 在世博运行保障“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创先争优活动、立功竞赛活动中,我公司捷报频传,涌现出可歌可颂的先进事迹和先进集体与个人: 1、管网所阀门二队——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2、驻场保障组——荣获得上海世博园区运行保障立功竞赛“月度冠军”、城投总公司世博运行保障单位世博先锋号流动红旗; 3、雪野办事处——荣获城投总公司世博运行保障单位“城投工人先锋号”称号。 4、管网所邱海雷——荣获上海市世博先锋一线行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5、管网所庄文俊——荣获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城投世博服务明星称号; 6、管网所何晔——荣获上海世博园区运行保障立功竞赛“月度冠军”(个人)、城投世博服务明星称号; 7、凌桥水厂杨勇——荣获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一、迷事 1、“迷事”简释 【迷事】:佛教术语。“迷理”之对称,指修惑,又称迷事惑。无明分为“迷事”与“迷理”两种,“迷事”指不能通达缘起诸法,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从而迷于色、声、香、味、触“五尘”等事相之烦恼。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2、“迷事”佛学辞典解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迷事】:“迷理”之对称。又称迷事惑。指修惑。即迷于五尘等事相之烦恼。[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上](参考:“见惑”2997、“修惑”4047)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迷事】:(术语)无明有迷事与迷理之二,不达缘起之诸法,云迷事。《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迷事】:无明有迷事和迷理的两种,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叫做“迷事”;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

行事钞说:“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二、迷理 1、“迷理”简释 【迷理】:佛教术语。“迷事”之对称,指见惑,又称迷理惑。无明分为“迷事”与“迷理”两种,“迷理”即不明法性之真理,迷于“四圣谛”等真理所产生的烦恼? 2、“迷理”佛学辞典解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迷理】:“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参考“见惑”2997、“修惑”4047)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迷理】:(术语)无明有迷事迷理二。闇于法性之真理云迷理。见迷事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迷理】:(参见:迷事)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 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 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 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 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 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 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 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 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 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

佛教英语词汇对照总集

佛教英语词汇对照总集(整理ing...) 究竟菩提心Absolute Bodhi Citta - 完全觉醒、见到现象之空性的心; 甘露Amrta (藏文dut tsi) :一种加持物,能帮助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复元。 阿罗汉Arhat (藏文Dra Chompa):已净除烦恼障的小乘修行者暨成就者。他们是完全了悟的声闻或独觉(或称缘觉)圣者。 观音菩萨AvalOkiteSVara (藏文ChenreZig):大悲心本尊,是西藏人最广为修持的本尊,因此被尊为西藏之怙佑者。观音菩萨的心咒是「嗡嘛呢贝美吽」,六字大明咒或六字明咒。 中阴(藏文Bardo):字义为「介于两者之间」。中阴总共有六种,一般指的是介于死亡及再度受生之间的状态。 菩提心Bodhi Citta (藏文Chang Chup Sem):义为「开悟或证悟之心」。 菩萨Bodhi SattVa (藏文Chang Chup Sem Pa):义为「展现证悟心者」,亦指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苦海,而誓愿修持以菩提心为基础的大乘法门及六波罗蜜的修行者。 菩萨戒Bodhi SattVa Vow (藏文Chang Chup Sem Gyi Dong Pa):修行者为了引领一切众生皆成就佛果而誓愿修行并领受的戒。 佛性Buddha Nature (梵文tathagatagarbha,藏文deshin shekpe nying po),又称为「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皆具有之原始本性。开悟就是佛性的彰显,因此,佛性往往被称为佛的本质,或开悟的本质。 释迦牟尼佛Buddha Sakyamuni (藏文Shakya Tubpa):往往又称为瞿昙佛(Gautama Bu ddha),指贤劫千佛当中最近出世、住于公元前五百六十三年至四百八十三年间的佛。 法道Buddhist Path (藏文lam):得到正觉或证悟的过程,亦指修行的三种逻辑次第;根、道、果「」中的道。 圆满次第Completion Stage (藏文dzo 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圆满次第是密续禅修的方法,在这个阶段,行者由于体内气脉及能量的变化而得到大乐、明性及无念的觉受。 缘起Conditioned Existence (梵文SamSara,藏文Kor Wa):即轮回的现象。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常见佛教英语

常见佛教英语 佛教Buddhism 三大语系佛教Three languages of Buddhism: 汉语系佛教Chinese Language Buddhism 藏语系佛教Tibetan Language Buddhism 巴利语系佛教Pali Language Buddhism 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 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 金刚乘/密宗Vajrayana Buddhism(Lamaism) 中国佛教Chinese Buddhism 佛经Sutra 经、律、论Sutras, Vinaya, Sastra 大藏经Tripitaka Sutra 三宝(佛、法、僧)Triratna (Buddha, Dharma,Sangha) “三宝”加被May “Triratna”bless 法师Master/Venerable 长老Thero/Venerable 大长老Mahathero/ Most V enerable 方丈/主持Abbot 佛教宗派Buddhist School 佛教仪式:Buddhist Ceremony/Buddhist Service for 和平祈祷法会Buddhist Praying Ceremony for World Peace 礼佛pay respect for Buddha 颂经Sutra Chanting 香炉Incense burner 上香To offer incense to Buddha 因果Cause and effect 成道/成佛To obtain the Buddha-hood 觉悟To get enlightenment 三皈五戒The ceremony for lay Buddhists to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go to the Dharma for refuge, go to the Sangha for refuge and to follow the five commandments of Buddhism(no killing,no stealing,no sexual misconduct,no lying,no intoxicant)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既是佛教 “To do no evil, to do only good, to purify the will, is the doctrine of all Buddhas” 做功德To make contribution to 普渡终生To save all living beings from sufferings 四谛Four noble truths 八正道Eight noble paths 善哉Sadhu (good or excellent) 佛教寺院Monastery/Buddhist Temple 山门The Front Gate 大雄宝殿The Main Shrine Hall 圆通殿The Hall of Universal Understanding

名词解释

1、骨笛:1986年~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有八孔、七孔、六孔、五孔笛,其中七孔笛居多,共18支。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支七孔笛用简单的指法便可吹奏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距今有9000年的历史。 2、六代乐舞:六代乐舞又叫"六乐”或“六舞”,从黄帝时期开始六个朝代的带有史诗性的乐舞,是歌颂帝王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包括:⑴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⑵唐尧时期的《大咸》⑶虞舜时期的《韶》⑷夏禹时期的《大夏》⑸商汤时期的《大濩》⑹周武王时期的《大武》。 3、八音分类法:是我国周代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是按发音体物质的不同而分成八类。分别是:金(钟、铙)、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丝(瑟、琴)、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 4、三分损益律:西周礼乐在实践中用数理方法总结归纳出“三分损益率”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以弦长为基础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篇。 5、相和歌: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它在发展过程中有几种形式:徒歌、但歌、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既有原始的民间歌曲,又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成熟的相和歌有三种调式为平调、清调、瑟调 6、相和大曲:由于乐人的参与,使得相和歌获得高度发展,形成了“相和大曲”,分为:艳;曲;趋和乱;相和歌常用的调式有三种:平调、清调、瑟调。 7、五旦七调:古龟兹乐的一种宫调体系,由音乐家苏祗婆提出。在五个不同调高(旦)上,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声调式,可得三十五种调式。这就是苏祗婆琵琶音乐的三十五调式理论。 8、《碣石调.幽兰》:著名古琴曲,串子南朝梁代的丘明,现存的谱是唐人的手抄本,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谱,词曲抒发了作者生不 逢时,怀才不遇的幽愤心情.由于古琴独奏艺术的发展,因此曲采用了纯律定弦法,以“证调”定弦,全曲共分四段,节奏变化较多,十三泛音都已用到,《碣石调,幽兰》中古琴不仅已具备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且记谱法也已是相当精细,这说明我国古琴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且是目前仅见以文字记谱的琴曲。 9、《梅花三弄》:是东晋时期桓伊演奏过的一首笛曲,因同样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故称作:“三弄”唐朝时琴家颜师古将其改成琴曲. 10、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由伏伶演变而成,隋唐时盛行。 11、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其名称来源于佛教语汇。变文是一种散文和韵文更替出现的表演方式,表演者先用散文来叙述一遍故事内容,之后用韵文的形式演唱一遍。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还有一类是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12、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江西鄱阳人,南宋诗词名家与音乐家。是被后人誉为南宋“婉约派”的第一个人物。著作有《白石道人歌曲》,琴歌《古怨》一首,《越九歌》十首,《溪梅令》《扬州慢》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创作了十七首自度曲。 13、鼓子词: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因歌唱时主要用鼓击节而得名。其结构特点是一个节目只能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 14、宋杂剧: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金元时称为院本。演出时先演一节由五个脚色出场的小歌舞,称为“艳段”;再演“正杂剧”,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 15、浙派琴乐:是自南宋起以浙人郭沔为师承渊源的琴乐流传派别,在当时诸琴派中最负盛名。 16、《乐书》:世称《陈旸乐书》,由北宋陈旸完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由于该书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7、《唱论》:是一部论述宋元戏曲歌唱的方法,歌唱格调,节奏,宫调声情等内容的著作,由元代的燕南芝庵撰写,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理论著作。 18、弦索备考:又称《弦索十三套》是由蒙古文人荣斋于清嘉庆年间手抄的器乐合奏,共十三首乐曲。 19、四大声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皮黄腔。 20、新法密率:是明代律学家历学家朱载堉提出,即运用数学中的方法算出了十二平均律,比欧洲提出十二平均律的时间要早100年。

佛教相关英语词汇

佛教相关英语词汇: 佛教 Buddhism 三大语系佛教 Three languages of Buddhism: 汉语系佛教 Chinese LanguageBuddhism 藏语系佛教 Tibetan LanguageBuddhism 巴利语系佛教 Vajrayana Buddhism(Lamaism) 中国佛教 Chinese Buddhism 佛经 May “Triratna”bless 法师 Master/Venerable 长老 Thero/Venerable 大长老 Mahathero/ Most Venerable 方丈/主持 Abbot 佛教宗派 Buddhist School 佛教仪式: BuddhistCeremony/Buddhist Service for 和平祈祷法会 Buddhist Praying Ceremony for World Peace 礼佛 pay respect for Buddha 颂经 Sutra Chanting 香炉 Incense burner 上香 To offer incense to Buddha 因果 Cause and effect 成道/成佛 Toobtain the Buddha-hood 觉悟 To get enlightenment 三皈五戒

The ceremony for lay Buddhists to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goto the Dharma for refuge, go to the Sangha forrefuge and to follow the five commandments of Buddhism(no killing,no stealing,no sexualmisconduct,no lying,no intoxicant)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既是佛教 “To do no evil, to do only good, to purify the will, is thedoctrine of all Buddhas” 做功德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普渡终生 To save all living beings from sufferings Amitabha 阿弥陀佛 Avalokiteshvara 观音 Bhodisattva 菩萨 释迦牟尼佛Buddha Sakyamuni 观音菩萨AvalOkiteSVar affinities 因缘* (with emphasis on good relationships) All living beings have the Buddha-nature; all can become Buddhas.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almsgiver / giving host 施主** attain to wisdom 开智慧* attendant 侍者* blessing / blessedness 福(It depends on where to use.) (bring forth)Bodhi resolve, Bodhi-mind, Bodhichitta/Bodhicitta or resolve for enlightenment (发)菩提心* Bodhimanda 道场= Way-place * Buddhist Canon = Tripitaka 三藏* calligraphy 书法* cause and effect 因果* causes and conditions 因缘(with emphasis on the theory, eg. 12 causes and conditions)* couplet 对联* cycle of rebirth 轮回* cymbals 钹 draw straws 抽签* eight virtues of filiality, fraternity, loyalty, trustworthiness, propriety, righteousness, incorruptibility, a sense of shame 八德:孝,悌,忠,信,仁,义,廉,耻 Four-armed Gwan Yin (Avalokiteshvara)四臂观音 four-stage Arahat 四果罗汉* Kashaya 袈裟* left-home people 出家人* repent and reform 忏悔* Teaching Transmitter 教授和尚* turn on the wheel of rebirth 轮回*

名词解释

旧石器时代定义: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早期泛称旧石器时代。从距今260万年延续到1万多年以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个更新世。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采集与狩猎。 新石器时代定义:始于距今8 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 宋词: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欧阳修等。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紫禁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内廷中最著名的是养心殿。明朝所建紫禁城有两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 玉琮:古代礼制-中国古代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礼制。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器从陶器发展而来,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 到成熟。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免费的文档,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广义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等均属于此。 9、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每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均处于平等地位。 10、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1、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4、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出现、陶器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语来源的词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陏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据梁晓虹文) 以下习见的语辞,是我随手组合而成,但从中可以看到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大千世界,烦恼丛生。诸佛菩萨,指点迷津。 众生平等,同趋菩提。金刚不动,解脱功成。 世界无常,刹那须臾。我佛慈悲,曲设方便 神通自在,游戏三昧。妙悟境界,冷暖自知。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百尺竿头,不可思议。本课程分九个部分讲授佛教语言。 一、本生故事【舍身饲虎】(菩萨舍己为人不惜牺牲一切)

【舍身求法/半偈/雪山半偈】(帝释天见雪山大士苦修,化为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毅然舍身投崖。) 【群魔乱舞】(当悉达多乔答摩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搔扰他。释迦牟尼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 【大彻大悟】(彻悟的境界,完全觉悟的境界) 【现身说法】(根据大众部“超人间佛陀”的理论,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化为亲身经历) 二、缘起【三世有缘】

宗教名词解释

种姓制度:印度把所有的人分为四个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我国将其译为种姓制度。 藏传佛教:印度的密宗佛教与西藏的原始宗 教融合。 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 西行求法:从中国本土出发。向西前往西域各国,直至印度,求取佛教真经—梵文的经书。 禅宗:以直下顿体佛陀所证清净心,“明心见性”为宗旨的佛教分支。 四圣谛:苦、集、灭、道。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盂兰盆节: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形式。在中国、日本等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届时要向僧众敬斋戒饭,寺院还要举办水陆法会等活动。 南传佛教(小乘):向南传向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 《阿含经》:载有大乘的名目,佛说他的弟子有发大乘心者,大乘所修的六度四摄等内容,也见于原始宗教制度。 四众弟子:出家男女二众子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男女二众优婆赛、优婆夷。 原始佛教:历史学家将释迦牟尼在世至灭度后的一百年间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 三教合流:中国历史上佛、儒、道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过程。 初转法轮:佛教把佛陀的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八分舍利:将涅槃后的释迦牟尼的如来舍利分为八分。 打七:又称修七,佛教修行以七天为期限。会昌发难:寺院经济的膨胀,激化了佛教与统治者的矛盾,酿成了唐武宗会昌毁佛事件,使佛教元气大伤,典籍多有散失,一些宗派灭亡。 法阿育王富加尔战争:阿拉伯境内,在禁月(1、7、11、12)内发动战争。 代表团三年:631年阿拉伯半岛的贝部因部落,纷纷派遣代表团到麦地那觐见穆罕默德,宣布皈依伊斯兰教。 乌玛公社: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着手进行宗教社会改革,与各个氏族集团订立一系列协议,制定各部落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创建乌玛公社。 侯达比亚协议:为占领麦加,628年穆罕默德率领1400人以朝觐麦加为名向麦加试探性进军,在距离麦加9英里的侯达比亚村时,遭麦加人武装阻拦,数日谈判,签订侯达比亚协定。 辞别朝觐: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10万穆斯林赴麦加朝觐,这是他最后一次朝觐活动。 《古兰经》:是阿拉伯文记载的宗教经典,是穆罕默德在22年传教活动中,根据临时事件和宗教活动需要以安拉之名陆续编写的,是穆罕默德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

佛教文化与汉语词汇

佛教文化与汉语词汇 摘要:佛教文化与汉语文化原本是两种不同本质的文化,但随着佛教在我国的流传和佛教书籍的大量传译,汉语和汉文化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本文就以佛教对成语、俗语和歇后语了解下佛教和汉语的结合。 关键词:佛教;汉语;成语;俗语;歇后语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入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还在使用着汉语中源自佛教的词汇,但对这些词汇的来源已经不甚了解罢了。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我们看出了佛教对汉语词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佛教文化对成语的影响 汉语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髓之一,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明珠。在璀璨夺目、丰富多彩的汉语成语中,有三百多条与佛教文化有关。研究佛教的成语,是我们探讨汉语成语与佛教文化的基础部分。对于这些佛教成语,我们可以大致的将他们分为以下几大类:(1)、凝练故事(源于佛教修行实践的成语) 佛经中有不少故事,特别是在“十二部经”①中的“因缘”“譬喻”“本事”“本生”四大部中,更是大量地收录了古代南亚次大陆的寓言故事,作为“喻体”,附会佛教的教义“本体”,以作解释和宣传。佛陀总喜欢用通俗的语言,对他的信徒讲述那些饶有情趣、富于哲理的故事,多方比喻,“方便说法”。除其宗教意义外,这些故事的另一作用就是: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 盲人摸象(众盲摸象、瞎子摸象)典出《涅槃经·师子吼品》、《长阿含经·镜面王经》等。整个故事用以喻众生无明,以妄想执著故,不能了然见到“佛性”。这个故事在我国早已家喻户晓,后凝练为“众盲摸象”“盲人摸象”“瞎子摸象”,泛喻察事观物以偏代全者。除了上述这个成语,还有许多类似的由佛教故事凝练而成的成语。例如:天花乱坠、天女散花等。这里的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独立成篇的故事,它们的语言生动,情节动人,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是佛教文化的精品。所以在汉语的成语世界里深深的扎下了根。 (2)、概括教义(源于佛教教义理论的成语) 佛经的主要内容是直接说教。将一些精彩凝练、哲理性较强的词语截摘下来,或对一些佛教义理、名相加以概括、改造,就得到了另一类型的佛教成语,比如:不即不离即:接近;离:远离。指既不统一,又不相异。《圆觉经》②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这本是形容佛教中的真性、妄相二者的关系,真性(万有的本体)和妄相(众生及其世界)有别,谓之“不即”;但妄相又是真性的显现,谓之“不离”。后来用指人的关系态度不太亲密,也不疏远,在事情的处理上,分寸恰当。而此类成语亦有不少。如:体现大乘佛教菩萨精神的“大慈大悲”;表现大乘佛法的主要特点之一的“不可思议”;相对“生灭”而言的“不生不灭”;唯心观的基本口号“三界唯心”; (3)、运用比喻 佛家的语言为了让众生都可以明白,所以善用比喻,决定了佛家通常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比喻,传经说教。故佛典中比喻之多,正所谓“佛典之文,几于无物不比,无比而不 ①“十二部经”亦称“十二因缘”,是指佛经体例上的十二种类别,其中第六位“因缘”,记述佛说法教化的因缘,第七为“譬喻”,即经文中的譬喻部分,第八为“本事”,指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第九为“本生”,乃佛说自己过去世的因缘经文。 ②苏军等著.圆觉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