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的合成装置和分离装置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的合成装置和分离装置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的合成装置和分离装置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的合成装置和分离装置

摘要:简述了碳酸二甲酯的基本性质及几种常见的合成工艺方法,还对其分

离装置进行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合成装置分离装置基本性质

1前言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种无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团,具有多种反应性能,在生产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污染少、容易运输等特点。由于碳酸二甲酯毒性较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

碳酸二甲酯(DMC)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甲氧基和羰基甲氧基,因而可广泛用于羰基化、甲基化、甲氧基化和羰基甲基化等有机合成反应,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异氰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二醇、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甲胺基甲酸萘酯(西维因)、苯甲醚、四甲基醇铵、长链烷基碳酸酯、碳酰肼、丙二酸酯、丙二尿烷、碳酸二乙酯、三光气、呋喃唑酮、肼基甲酸甲酯、苯胺基甲酸甲酯等多种化工产品。由于DMC无毒,可替代剧毒的光气、氯甲酸甲酯、硫酸二甲酯等作为甲基化剂或羰基化剂使用,提高生产操作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作为溶剂,DMC可替代氟里昂、三氯乙烷、三氯乙烯、苯、二甲苯等用于油漆涂料、清洁溶剂等。作为汽油添加剂,DMC可提高其辛烷值和含氧量,进而提高其抗爆性。此外,DMC还可作清洁剂、表面活性剂和柔软剂的添加剂。由于用途非常广泛,DMC被誉为当今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2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

2.1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液相泥浆法

意大利ENI公司1983年首次将液相工艺实现工业化,由醇类与c0在催化剂的作用

下发生氧化反应生产DMC。反应方程式如下:

2CH30H+l/202+2CuCl—,2Cu(0CH3)Cl+H20

CO+2Cu(OCH{)Cl_fCH30)2Co+2CuCI

藏相泥浆法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反应p1是在三个连续搅拌的罐式反应器中进行,以氯化哑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90~120℃,压力2~3 MPa。一氧化碳被压缩到反应压力后鼓泡进入第一反应器,回收的催化剂及甲醇送入第一反应器,氧分别送入第l、2、3反应器。最终得到DMC的选择性为90%,按甲醇计,其选择性大于98%(质量分数)。催化剂中cu和cl的摩尔比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重要因素,实验表明归J,c“Cl摩尔比控制在】.o左右,DMc 选择性最高。若向反应器中加入少量Hcl气体,可有效增加催化剂的氯含最和寿命,且不产生设备腐蚀。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工艺,避免了使用剧毒的光气,而采用甲醇、一氧化碳和氧气一步合成DMC。该工艺的成功开发极大地促进了DMc 的工业化进程,但该反应·般在高JK条件下进行,且甲醇单程转化率相对较低;游离氯影响催化剂的寿命和产品质量并对设备产生腐蚀。产物中水的存在使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降低、副产co:增多,而且易导致DMc分解。

另外本方法还有气相间接法和气相直接法。

图1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生产和分离装置

2.2酯交换法

酯交换法是由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DMC,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C02+RCHO-÷PC

PC+CH30H—,DMC+R(OH)2

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整个工艺包括反应精馏、脱轻组分、共沸物分离、溶剂回收、甲醇回收和碳酸丙烯酯回收等六个主要工序,甲醇与DMC在反应精馏塔中形成的共沸物从塔顶蒸出,共沸物组成为埘DMc:所甲醇=30:70,共沸点约为63.5℃。

1992年美1日德士古公司开发了碳酸乙烯酯法工艺,催化剂是IV族均相催化剂负载在含叔胺及季胺功能团的树脂:的硅酸盐等。崔红月等垆1以氧氧化钠为活性组分5A分予筛为载体,负载量15%,反应温度120℃,反应初始压力为O.2 MPa 的反应条件下碳酸丙烯酯的转化率为50.8%,DMC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50_3%和99.0%。Li等p J报道了c02、环氧丙烷和甲醇在KOH/4A分子筛上的一步酯化反应,DMc产率达16.8%。中科院化学所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一J,在反应温度为423 K,c02压力为16.5 MPa下,使用氧化锌负载催化剂,DMC选择性为44%。为提高DMc选择性,高志明等”叫采用四丁基溴化铵和甲醇钠构成的双组分催化荆,催化环氧丙烷(P0),二氧化碳和甲醇合成DMC,在T=423 K,P=4 MPa条件下,双组分催化剂分两次加入,DMC选择性为55.8%。此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但原料不易得到,单位体积设备生产能力低,投资较大,且受环氧乙烷和乙二醇价格的影响,只有大规模生产方能参与市场竞争。

图2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流程图

3展望

目前,DMC合成工艺中酯交换法是比较成熟的,但其仍存在诸多不足。而尿素间接醇解法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工要求的工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对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及环保有重要意义。同时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DMC也足一种绿色工艺,只要能突破转换率低这一瓶颈问题,则有望实现工业化。

合成纸详细介绍资料与市场情况分析(精心整理)

合成纸介绍 一、合成纸的种类 合成纸(synthetic paper)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曾被称为化工薄膜纸、聚合物纸、塑料纸等。它是以热塑性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的有机或无机微粒(如碳酸钙),通过不同的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而制得不同类别的产品。 在成形加工过程中,为了使其具有良好的白度、不透明度、印刷性和书写性,根据所采用的原料不同,而加入各种无机填充剂(如粘土、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铁、硫酸钡等).、增粘剂、稳定剂和防老化剂等。纸张成形后,还要经过水、无机酸溶液、磷酸盐溶液、硫酸铝、消石灰溶剂处理,再经氧化剂+过氧化氢、氧化钠、臭氧、空气等. 氧化处理,方能应用 合成纸的种类,按生产原料的不同,分为PP合成纸、HDPE合成纸、PS合成纸、PVC合成纸、PET合成纸、ABS合成纸等。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压延法(如柔软型PVC)、流延法(如CPP)、吹膜法(如HDPE)、双向拉伸法(如BOPP、BOPET)等。按填充剂的不同,分为填充CaCO3(calciumcarbonate)型,粘土(clay,主要成分SiO2、Al2O3)型,SiO2(silica)型,云母(talc)型,TiO2(titanium dioxide)型及复合(两种以上填充)型等。 注:PP:聚丙烯(Polypropylene)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HDPE: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E:聚乙烯 PS:聚苯乙烯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 PET:聚对苯二甲酸(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BS: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二、合成纸的优点 1、强度大 经纵、横两个方向压廷处理的合成纸,其拉伸强度、耐破强度、耐折度、湿强度等均比相同厚度的天然纸好。 2、优良的印刷效果 3、耐水、耐油、耐化学品性能突出 4、尺寸稳定性好。温、湿度变化时,不收缩也不伸展 5、粘着性好。合成纸独特的热封性,能适应水基、溶剂基等各种胶粘剂的使用。 三、合成纸的生产工艺 生产合成纸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延法 其设备主要由意大利制造,生产以PP为其材的合成纸。即通过配料、混料、在线密炼、挤出造粒、开炼、压延,分切为合成纸产品。关键设备是由意大利POMINI生产的挤出机,一次完成,连续进行,效率高、质量好。压延法工艺的缺点是工艺复杂,一般用于生产0.1mm以上的合成纸,产品比重较大,设备价格昂贵,但产品表面光滑,适用于印刷高级样品及书籍封面等产品。 2、流延法 流延法合成纸的混料、密炼、混炼等工艺过程与压延法相似,只是由流延机代替压延机,流延法的特点是模头挤出速度与流延辊的旋转线速度存在较大的速度差,速度差不一样,生产出的合成纸厚度也不一样,在模头挤出的弯月形和冷辊之间形成单向性,因此,合成纸产品的纵向、横向物理性能有较大的区别。这是流延法合成纸的一大特点。流延法产品主要用于印刷。与压延法一样,流延法合成纸的母料也是PP。其产品变形性稍大,但刚性、韧性较好。 3、吹膜法 吹膜法生产合成纸用的基材是HDPE,不同于压延、流延法用的PP基材,吹膜法合成纸母料的供应商Shchulman公司提供的合成纸配方也是以LDPE为基础。国外,吹膜法生产合成纸大部分采用三层共挤设备,并应用内冷装置,泡膜直径,泡膜厚度在纸检测及闭环控制系统,保证合成纸的厚薄均匀度一致,吹膜法工艺过程实现了纵向及部分横向拉伸,工艺设备比较简单,德国ALPINE公司首先推出了单层吹膜法生产合成纸,使用50%HDPE及50%的舒尔曼母料(Shchulman)做为原料。我国扬州华南合成纸公司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

合成树脂瓦生产线产品方案、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

合成树脂瓦生产工艺流程编号:LZH/JYQX-HP01b-2020 作者:玖月琼兮 2020年8月

一、产品情况 1、概述 合成树脂瓦,是运用高新生产技术研制而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防水防潮、防腐阻燃、隔音隔热等多种优良特性,普遍适用于开发区平改坡、农贸市场、商场、住宅小区、新农村建设居民高档别墅、雨篷、遮阳篷、仿古建筑等,具有很大发展市场。。 2、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清单,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 3、项目原辅材料 项目原辅材料、用水及能源来源见表3。 原料介绍: ASA改性材料:粉状,是一种由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橡胶组成的三元聚合物,属于抗冲

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很强的耐候性、耐高温性能和防静电性能,成型温度:160-190℃,分解温度大于200度。外购,存放于干燥通风原料的库房内。 PVC 树脂粉:粉状,一种聚氯乙烯的聚合物质,具有阻燃、耐化学药品性高、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广泛运用与建材行业。本项目树脂粉为SG-5型PVC 型树脂粉,加热至180℃时发生色相变化。外购,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原料库房内。 碳酸钙:白色粉末状,一种无机化合物,白色固体状,无味、无臭,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 小料:主要为硬脂酸、CPE 、石蜡、稳定剂等,稳定剂起热稳定及光稳定作用,抑制产品的老化,半精炼石蜡起外润滑作用,硬脂酸为内润滑剂,起内润滑作用。 色母:一种有颜色的粉末物质,与塑胶颜料混合后,经加热注塑制成各种不同颜色的塑胶产品。它广泛应用于塑胶着色工艺中,XX 市境内购入,贮放于通风、干燥的原料库内。 阻燃剂:一种粉末物质,能使聚合物不容易着火和着火后使其燃烧变慢的一种工业助剂,贮放于通风、干燥的原料库内。 4、产品方案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年生产树脂瓦为150万平方米,产品规格分为4类:厚度分别为2毫米、2.5毫米、3毫米和3.5毫米的三层共挤合成树脂瓦,长2.5m~10.0m ×宽1.05m ,波纹状,根据客户的要求的调节波纹波距、树脂瓦的长度、颜色,厚度为1毫米,每平方米的树脂瓦重量为2.5千克。 二、工艺流程 本项目主要以树脂粉、ASA 树脂、碳酸钙为原料,配合小料、阻燃剂、色母等加工生产树脂瓦,普遍用于开发区平改坡、农贸市场、商场、住宅小区、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屋顶建筑材料,项目年产树脂瓦150万平方米。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 原料混合:将PVC 树脂粉、钙粉、小料、ASA 树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表面挤出:将按比例混合的原料熔融(180℃左右)后挤出 成型:熔化物料经挤压装置经过模具后而成型。 冷却:成型的产品使用风机进行冷却。 磨粉:项目产生不合用的边角料和不合格品使用磨粉机进行磨碎后,回收利用。 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见图2。 上料斗 挤出机 冷却 粉尘 噪声 噪声、废气 180℃ 小料 ASA 混 料

酯交换法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的工艺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及市场需求 1、前言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DMC,系环保型绿色化工产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享有有机合成新基石产品的美称。. DMC分子结构式(CH3O)2CO,分子量为90.08,相对密度1.070,折射率1.3697;熔点4℃,沸点90.1℃。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略有气味、微甜的液体,具有可燃性,微溶于水但能与水形成共沸物,几乎可与醇、醚、酮等所有的有机溶剂混溶;对金属无腐蚀性,可用铁筒盛装贮存;微毒(LD50=6400~12900mg/kg,而甲醇的LD50=3000mg/kg)。由于DMC分子中含有CH3—、CH3O—、CH3O—CO—、—CO—等多种官能团,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可与醇、酚、胺、肼、酯等发生化学反应,故可衍生出一系列重要化工产品;其化学反应的副产物主要为甲醇和CO2。与光气(COCL2)、硫酸二甲酯(DMS)等的反应副产物盐酸、硫酸盐或氯化物相比,危害相对较小,故而,一方面DMC在诸多领域可全面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及氯甲酸甲酯等剧毒或致癌物进行羰基化、甲基化、甲酯化及酯交换等反应生成多种重要化工产品;另一方面,以DMC为原料可以开发、制备多种高附加值的精细专用化学品,在医药、农药、合成材料、染料、润滑油添加剂、食品增香剂、电子化学品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三,非反应性用途如溶剂、溶媒和汽油添加剂等也正在或即将实用工业。 因此,DMC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甲基化、羰基化试剂,用于合成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在医药、农药、工程塑料、染料、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更由于其属无毒无公害化学品,对煤化工、甲醇化工、碳一化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将在二十一世纪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2、国内外生产工艺和供需状况 国内外DMC生产工艺主要有光气法、甲醇液相/气相氧化羰基化法、酯交换合成法等三种合成方法。. 光气法 该法是DMC最早的合成方法,采用光气和甲醇或甲醇钠为原料反应生成DMC。反应式为: COCl2+2CH3OH——→ (CH3O)2CO+2HCl COCl2+2CH3ONa——→ (CH3O)2CO+2NaCl 该法原料光气有剧毒,工艺流程长,设备管道腐蚀严重,污染环境,从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考虑,此法不宜采用,已逐步淘汰。以前美国的PPG公司、法国的SNPE公司、德国的Bayer公司、BASF公司都采用过该法生产DMC;国内的上海吴淞化工厂、江苏吴县农药厂、重庆东风化工厂等少数厂家也曾采用该工艺。 酯交换法 该法以碳酸丙烯酯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生成DMC并联产丙二醇或乙二醇: C4H6O3+2CH3OH ——→ (CH3O)2CO+CH3CHOHCH2OH (CH2O)2CO+2CH3OH ——→ (CH3O)2CO+CH2OHCH2OH 碳酸丙烯酸或碳酸乙烯酯,可由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与CO2合成: C3H6O+CO2——→ C4H6O3 C2H4O+CO2 ——→ C3H4O3 由于环氧乙烷需钢瓶贮运,成本费用相对环氧丙烷较高,故一般国内采用环氧丙烷为原料占多数,但

合成纸生产工艺

1.合成纸的原料合成纸的性能与所选用的原料有很大关系,而原料的选择又与制造方法有关。 (1)主要原料--合成树脂 选用何种树脂作为原料来生产合成纸,应从加工适应性、特性及价格等几个方面考虑,通常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一般树脂。其他树脂因价格较高而应用较少,但聚酯、尼龙等树脂也用于生产部分纺粘型合成纸、或表面涂布方式的合成纸。 (2)辅助原料 合成纸需用的辅助原料包括填充料、颜料和其他添加剂。 合成纸用的填充料或颜料有碳酸钙、硫酸钡、粘土、滑石、二氧化钛、硅酸、硅藻土等。为使合成纸具有"纸的性质",即在白度,不透明性、印刷适应性和书写性等方面达到要求,这些无机物的白度、粒径、折射率、遮光能力、稳定性等指标都很重要,同时还要考虑价格因素。 表面涂布方式合成纸所用的粘合剂与一般复合纸用的粘合剂基本相同,常用合成橡胶类胶乳及醋酸乙烯类胶乳等。 2.合成纸的制造工艺 不同类型的合成纸有不同的制造工艺。 (1)薄膜法合成纸的制造工艺 ①内部纸化方式合成纸首先将选择的合成树脂和填充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稳定剂及分散剂等。充分混合后,装到挤出机上进行熔融混炼。然后将熔融的料从T型模头的缝口中挤出,形成薄膜。合成纸生产中所用的成膜化方法通常有两种。 a.无拉伸薄膜成形法此法是将从T形模狭缝中挤出的较薄的熔融薄膜,在牵引过程中同时冷却固化成膜,然后卷取。冷却方式可以不同。一种是流出的熔融薄膜流绕到表面镀铬的金属冷却鼓上,经急冷定型、切边,而后卷取;也可以将熔融薄膜引入冷却水中或其他液体中,进行急冷定型,然后除水、切边、卷取。 b.双向拉伸薄膜成形法此法首先用挤出机从T型模口挤出较厚的熔融薄膜,冷却后成为拉伸原片,再将原片加热到软化温度下,沿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拉伸成膜。拉伸分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与塑料薄膜的拉伸基本相同。用双向拉伸方法生产的合成纸可分为表层有微小孔隙的合成纸和没有微小孔隙的合成纸。前者可提高油墨的接受性,减小密度、降低成本。 与无拉伸薄膜成形法相比,双向拉伸成形法的生产线规模较大(但是,与天然纤维纸的造纸生产线相比要小得多)。因此,设备投资要大些。然而,经过双向拉伸后,杂乱排列的聚合物分子取向变得较有规则。一般经定向处理后,聚合物分子的排列与薄膜表面平行,从

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和应用领域开发

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和应用领域开发 摘要:碳酸二甲酯是21世纪有机合成的一个“新基石”和“绿色化工产品”,极具市场潜力。文章对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及经济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综合考虑气相氧化羰基化法技术经济性最好。尿素甲醇法工艺可变成本最低,是最有希望的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经济分析,应用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DMC) ,常温时是一种无色透明、略有气味、微甜的液体,熔点4℃,沸点90.1℃,密度1.0699/cm3,难溶于水,但可以与醇、醚、酮等几所有的有溶剂混溶。DMC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甲氧基和羰基甲氧基,因而可广泛用于羰基化、甲基化、甲氧基化和羰基甲基化等有机合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1992年DMC在欧洲通过了非毒性化学品(Non-toxic substance)的注册登记,属于无毒化工产品,可替代剧毒的光气、氯甲酸甲酯、硫酸二甲酯等作为甲基化剂或羰基化剂使用,提高生产操作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作为溶剂,DMC可替代苯、二甲苯等用于油漆涂料、清洁溶剂等。DMC还是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的理想溶剂。此外,DMC作汽油添加剂、清洁剂、表面活性剂和柔软剂的添加剂。DMC被认为21世纪有机合成的一个“新基石”和“绿色化工产品”。 1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技术 1.1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是以甲醇和CO、O2为原料,以CuCl 等为催化剂,在条件下直接合成。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工艺。 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原料成本低,产品纯度高;缺点是催化剂中的Cl-对设备腐蚀严重,高转化率时催化剂失活严重,单程转化率低,设备投资巨大,目前属于淘汰技术。 1.2 酯交换碳酸丙烯酯法 该技术以环氧丙烷和CO2生产碳酸丙烯酯,再与甲醇酯交换生产DMC和丙二醇。国内企业绝大多数采用此法,技术成熟,单套规模达到万吨级。 与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相比,该法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材料基本上全为碳钢。投资较低,但蒸汽消耗较高,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受原料(丙烯或环氧丙烷)、副产品市场和装置规模影响较大。 1.3 尿素直接醇解法 以尿素和甲醇为原料,生产DMC 副产氨气。如与尿素装置联产,副产氨气可作为合成尿素的原料,无三废产生,形成闭合回路。生产过程腐蚀性小,设备基本上全为碳钢。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所技术正在山东泰安建设5000t/a工业化示范厂,据称催化剂活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生产成本低,DMC 纯度不小于99.5%,不含卤素等有害杂质,年产万吨装置总投资约4500 万元。 1.4 甲醇与CO2合成法 甲醇和C O2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DMC: C O2 +CH3OH →(CH2O)CO+H2O 反应分均相催化体系和非均相催化体系,均相催化研究较多。该法的优点是原料价廉易得,副产物少,对环境危害极小。与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比较,不存在“爆炸极限”问题,相对安全。从经济和环保角度来看,是有发展前途的方法。如果筛选出更优良的催化剂、助催化剂和吸水剂,提高反应转化率,该法有望成为工业合成DMC的主要途径之一。华东理工大学正进行该技术研究。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的合成装置和分离装置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的合成装置和分离装置 摘要:简述了碳酸二甲酯的基本性质及几种常见的合成工艺方法,还对其分 离装置进行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合成装置分离装置基本性质 1前言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种无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团,具有多种反应性能,在生产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污染少、容易运输等特点。由于碳酸二甲酯毒性较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 碳酸二甲酯(DMC)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甲氧基和羰基甲氧基,因而可广泛用于羰基化、甲基化、甲氧基化和羰基甲基化等有机合成反应,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异氰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二醇、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甲胺基甲酸萘酯(西维因)、苯甲醚、四甲基醇铵、长链烷基碳酸酯、碳酰肼、丙二酸酯、丙二尿烷、碳酸二乙酯、三光气、呋喃唑酮、肼基甲酸甲酯、苯胺基甲酸甲酯等多种化工产品。由于DMC无毒,可替代剧毒的光气、氯甲酸甲酯、硫酸二甲酯等作为甲基化剂或羰基化剂使用,提高生产操作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作为溶剂,DMC可替代氟里昂、三氯乙烷、三氯乙烯、苯、二甲苯等用于油漆涂料、清洁溶剂等。作为汽油添加剂,DMC可提高其辛烷值和含氧量,进而提高其抗爆性。此外,DMC还可作清洁剂、表面活性剂和柔软剂的添加剂。由于用途非常广泛,DMC被誉为当今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2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 2.1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液相泥浆法 意大利ENI公司1983年首次将液相工艺实现工业化,由醇类与c0在催化剂的作用

合成纸材料汇总

环保石头纸——应用前景 石头纸(Rich Mineral Paper, RMP),也叫环保纸。就是用磨成粉末的石头为主要原料,加上20%无毒PE做成。这种纸防水坚固不易燃烧,最重要的是不用砍树造纸,非常环保。 石头纸产品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可应用于一次性生活消耗用品,比如垃圾袋、购物袋、食品袋、密实袋、餐盒、脚套手套、台布、雨衣、防尘罩等;也可应用于文化用纸,比如印刷纸、书写纸、广告装潢纸、道林纸、涂布纸、膜造纸、图画纸、招贴纸、打字纸、邮封纸、香烟纸、格拉辛纸、新闻纸等;还可应用于建材装饰,比如装饰壁纸等;还可应用于工业包装等领域,比如化肥袋、水泥袋、米面袋、服装袋、各种手提袋、纸盒纸箱等;还可应用于特殊用纸方面,比如野外作业用纸、水下作业用纸、矿下作业用纸、军事特殊用纸等。可以说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且随着石头造纸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升级,应用领域还将更大。石头纸产品的成本比可替代产品低20%-30%,有着极强的竞争力。

石头纸是以储量大、分布广的石灰石矿产资源为主要原材料(碳酸钙含量为70-80%),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辅料(含量为20-30%),利用高分子界面化学原理和高分子改性的特点,经特殊工艺处理后,采用聚合物挤出、吹制成型工艺制成。无机粉体环保新材料石头纸产品具有与植物纤维纸张同样的书写性能和印刷效果。同时具有塑料包装物所具有的核心性能。 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大、产出高、能耗低;不采用植物纤维、不砍伐树木,可节省大量木材,保护自然生态;不需要添加强酸、强碱、漂白剂等化学原料,不排放废水、废渣和有毒有害气体,属于绿色环保产品。产品具有机械性能好、防水、防潮、防蛀、耐折、耐撕、耐油、无毒、无味、无污染、几何尺寸稳定、印刷清晰度高、效果好,用弃后可自然降解为粉末回归自然等特点。 石头纸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系列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替代传统塑料包装物系列产品;主要有工业包装材料和生活包装材料两大系列,

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的探讨

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的探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探讨 系(院):轻化工程系 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班级:高分子072班 姓名:刘润孔 指导教师:谭寿再陈东毅 完成时间: 2010年4月18号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轻化系系(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 兹发给高分子072 班学生刘润孔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探讨; 2.应完成的项目(如页面不够可另附纸张): (1)根据毕业题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氨纶合成纤维的技术发展现状,包括生产配方、工艺、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控制,环保要求等。 (2)企业生产实习,熟悉实习企业氨纶合成工艺流程,了解生产配方,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基本掌握某生产工序的岗位操作。 (3)撰写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合成氨纶的原料,生产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问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理论,分析讨论企业氨纶合成工艺、配方的合理性,提出具有创新性建议。 3. 论文完成进度计划(如页面不够可另附纸张):

4. 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 王文科,牛家祥,韩车伟,等 .氨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 聚酯工业.2000,(4):8-13. [2].戴建平,朱新生,程丝,等 .聚氨酯的化学结构与熔纺工艺路线[ J ]聚 酯工业.2000,(4):4-7. [3]. 李绍雄,朱吕民 .聚氨酯树脂[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张木全,云智勉。化工原理[ 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0. [5].英威达纤维(佛山)有限公司厂内资料. 5. 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 2010 年 1 月 10 日发出,应于 2010

合成树脂瓦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成树脂瓦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5)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与范围 (5)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7)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0) 第一节某某城市概况 (10)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2)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 (18) 第一节市场需求分析 (18) 第二节价格分析 (22)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22) 第一节建设规模 (22) 第二节产品方案 (22) 第一节建设地点 (24) 第二节建设条件 (24) 第三节原材料供应 (26)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26)

第一节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26) 第二节工艺流程和消耗指标 (28) 第七章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44)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44) 第二节给排水与消防 (45) 第三节供电及通讯 (47) 第四节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48) 第八章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 (49) 第一节环境保护 (49) 第二节安全防护 (49) 第三节节能 (50) 第九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57) 第一节企业组织机构 (57) 第二节劳动定员、人员来源及培训 (57) 第十章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 (57)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0) 第一节估算依据及说明 (60) 第二节投资估算 (61)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62) 第一节财务基础数据 (62)

第二节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64) 第三节不确定性分析 (65) 第四节综合评价 (66)

合成纤维吊装带生产工艺

合成纤维吊装带生产工艺 2、生产制造工艺 5.1、集束、加捻 5.1.1穿线: (1)首先把检查好的原纱摆放在纱架上,使纱脱线顺利。 (2)穿40根纱(两侧各20根)过瓷砖、瓷牙、牵引到摆动器上。5.1.2集束 (1)把纱轴安装好,使其牢固,把穿好的线围绕在纱轴上。 (2)开动机器,注意速度不易太快,调整摆动器摆动纱线能左右平均的缠绕在纱轴上。 (3)集束当中不可断纱,纱线不可集的太多,离纱轴边缘2厘米左右。 5.1.3加捻 (1)把集束好的纱轴,安装到转动加捻机上,引出线束引至摆动器。 (2)把空纱轴安装好,把线束缠绕在纱轴上。 (3)先开动集束机,把速度放到最慢,然后开动转动加捻机,再调整捻距。 (4)调整捻距,就是调整集束机的快慢,使捻距在10cm/每捻为佳。 5.2织带 5.2.1穿线 (1)把已加捻检验好的纱线整齐的摆放在纱架上,使其脱线顺利。 (2)首选把预计用纱的根数平分两侧,然后把纱线按顺序由前至后,由上而下,把每一根纱穿过瓷传、瓷牙,按顺序穿入钢扣,使其 整齐,不可互相粘扭,交叉。

(3)把穿好的纱线一上一下的顺序穿过四个隔离杆,一定要上下分清,不可交叉。 (4)把纱线从机头的右侧按顺序穿过棕框,注意穿芯时,一定要按棕框顺序先3框、4框、5框、6框,不要漏穿和交叉穿。 (5)把穿过棕框的纱线整理好,从机头右侧开始,按888888 (888) 的顺序插入机头钢扣,每个棕框的纱一定按规定数量穿,不可多 或少。 (6)最后用没有加捻的纱线按每侧4根、2轴从瓷传、瓷牙、钢扣到棕框,二组分别穿一框二框,然后把纱线穿入有捻线的钢扣最前 一个和最后一个。 5.2.2织带 (1)把穿好的所有纱线编成辫卷入织带器中,检验设备准备织带。 (2)各种吨位的吊带皮的宽度,纱线数量如下表所示,将纬线从减震沟针上穿入在摆针,转动手轮,看纬线和锁边线是否能顺利钩在钩针上,然后点动织机,看送纬量大小一般根据织出的带皮宽、窄来定,宽为送纬量大、窄为送纬量小,如送纬偏大或偏小可调节送纬轮使其正常。 (3)在编好的带皮上人工喷刷产品油漆标致:WLL:(吨位数值)5.3染色与整形 5.3.1工艺流程 (A)浸轧染液----------(B)预烘干燥------------(C)热熔固色------------(D)牵引落带 5.3.2工艺条件 (A)浸轧染液 (1)浸染方式:一浸一轧 (2)40℃温水调制染液(不可过高,否则容易凝聚)。 (3)轧槽内染液量不易过多,随用随加。

坡屋面挂瓦(合成树脂瓦)技术交底

坡屋面挂瓦(合成树脂瓦)技 术交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交底部位坡屋面工序名称坡屋面挂瓦 交底提要:坡屋面挂瓦的施工准备,施工方法,质量要求。 重叠位置应在树脂瓦台阶处。 纵向搭接示意图 横向搭接示意图 2.4.5四坡或多坡屋面中非梯形,非矩形屋面,第一张瓦应从中间开始安装后分别向两侧安装。 2.4.6各坡屋面树脂瓦,侧边、端面、斜角等多余部门应弹线切除。 2.4.7屋面瓦铺设遇屋面有检修孔、烟道、排气孔等设施,瓦切除部分需弹线。 2.5安装脊瓦 2.5.1正脊瓦两侧有承接口,两张搭接时,上脊瓦的大头扣住下脊瓦的小头。 2.5.2安装正脊瓦要从一侧开始,第一张应截去大头部分,正脊瓦的两翼应紧贴主坡瓦,脊瓦瓦波与主坡瓦吻合。用专用紧固套件在脊瓦瓦波突起部分与主瓦片及檩条固定。固定点2-3个,铺设方向与主瓦铺设一致,最后一张多余部分应切除。 2.5.3斜脊瓦两侧有承接口,两张搭接时,上脊瓦的大头扣住下脊瓦的小头。

交底部位坡屋面工序名称坡屋面挂瓦 交底提要:坡屋面挂瓦的施工准备,施工方法,质量要求。 2.5.4斜脊瓦中心线和斜檐对齐,在瓦片瓦波的突起部分使用专用紧固套件将斜脊瓦与瓦片连接固定,固定点3个,铺设方向由下而上。 2.5.5最后一张斜脊瓦的多余部分切掉。 2.5.7斜脊封头安装在斜脊瓦最下端,伸出100mm-200mm。 2.5.8斜脊瓦封头用专用铆钉与斜脊瓦固定,固定点2个。 2.6安装三通脊瓦 2.6.1三通脊瓦安装在三个相交屋面的交汇处,用于连接相交的三个脊瓦。 2.6.2三通脊瓦在其它脊瓦上使用紧固套件与他们固定,固定4-6个点。 三通脊瓦铺设示意图 2.7处理屋面凸出物 凸出屋面的烟道、排气道等处必须有排水处理。泛水是提高屋面易漏部分的防风雨性能的一种特殊构造,引导水从接缝处流过而不进入接缝处。 凸出物与屋面结合部均采用聚合物砂浆,自节点处上返250mm、厚度20mm,与构造物外壁抹实。待砂浆全部干燥后,覆涂两边与主瓦同色漆。 2.8封檐 封檐应与主瓦最下一节同时安装,在主瓦末端用紧固套件固定在檩条上。 三、施工注意事项 3.1屋面瓦铺设完毕后,及时彻底清理屋面上的各种材料及垃圾。重点清理污染瓦面的污物。所有节点构造处均应覆涂两遍与主瓦同色专用漆。清理时如发现有损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

一.产品介绍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为DMC)就是无毒无公害的主要化工原料与产品之一,化学式CH3OCOOCH3,分子量为90、08,常温下为透明液体,略带香味。难溶于水,但能与醇、酮、酯等任意比混溶。DMC 毒性很小,对金属基本上无腐蚀性。DMC 具有酯的通性,可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可与含活泼氢基团的醇、酚、胺、酯等化合物反应;与二元醇或二元酚反应生成聚碳酸酯。DMC 分子中含有羰基、甲基、甲氧基等基团,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可代替剧毒的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等作为羰基化剂、甲基化剂与甲氧基化剂,成为开发一系列洁净化工工艺的新基块。一种新型的绿色有机合成中间体,被称为“21世纪有机合成领域的新基块”。 二.主要用途 DMC就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中含有甲基、甲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因而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能与酚、醇、胺、肼、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许多重要的化工产品。DMC可代替有毒的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剂,制备苯甲醚(苯甲醚就是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还可用作油脂工业抗氧化剂、食用香料等,以及生产主要用于照相印刷中作显影液的四甲基醇胺(TMAH)。可代替有剧毒的光气作羰基化剂,合成如聚碳酸酯等工程材料,也可用于制造磁带、磁盘等光电子产品。另外,由于DVD等高档视听产品的普及,光盘需求量大幅提高,对以DMC为原料生产的聚碳酸酯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因而用在此方面的DMC用量会大幅上升。DMC还可用于生产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ADC)。ADC就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树脂,可替代玻璃用于眼镜片与光电材料等新的领域,代替各种有毒溶剂(苯、甲苯)作涂料、油漆的溶剂,也可代替甲基叔丁基醚作汽油添加剂。DMC的分子量含氧高达53%,且辛烷值高,可用作汽油添加剂,以增加汽油含氧量,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毒性尾气排放,这些方面都要优于MTBE。DMC还就是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合物”,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利用DMC的特性及将其作为合成中间体开发绿色化工产品,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与市场潜力。 1.代替光气作羰基化剂 光气(Cl-CO-Cl)虽然反应活性较高,但就是它的剧毒与高腐蚀性副产物使其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因此将会逐渐被淘汰;而DMC(CH3O-CO-OCH3)具有类似的亲

合成纸的生产工艺

合成纸的生产工艺 国外生产合成纸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压延法 其设备主要由意大利制造,生产以PP为其材的合成纸。即通过配料、混料、在线密炼、挤出造粒、开炼、压延,分切为合成纸产品。关键设备是由意大利POMINI生产的挤出机,一次完成,连续进行,效率高、质量好。压延法工艺的缺点是工艺复杂,一般用于生产0.1mm以上的合成纸,产品比重较大,设备价格昂贵,但产品表面光滑,适用于印刷高级样品及书籍封面等产品。 二、流延法 流延法合成纸的混料、密炼、混炼等工艺过程与压延法相似,只是由流延机代替压延机,流延法的特点是模头挤出速度与流延辊的旋转线速度存在较大的速度差,速度差不一样,生产出的合成纸厚度也不一样,在模头挤出的弯月形和冷辊之间形成单向性,因此,合成纸产品的纵向、横向物理性能有较大的区别。这是流延法合成纸的一大特点。流延法产品主要用于印刷。与压延法一样,流延法合成纸的母料也是PP。其产品变形性稍大,但刚性、韧性较好。 三、吹膜法 吹膜法生产合成纸用的基材是HDPE,不同于压延、流延法用的PP基材,吹膜法合成纸母料的供应商Shchulman公司提供的合成纸配方也是以LDPE为基础。国外,吹膜法生产合成纸大部分采用三层共挤设备,并应用内冷装置,泡膜直径,泡膜厚度在纸检测及闭环控制系统,保证合成纸的厚薄均匀度一致,吹膜法工艺过程实现了纵向及部分横向拉伸,工艺设备比较简单,德国ALPINE公司首先推出了单层吹膜法生产合成纸,使用50%HDPE及50%的舒尔曼母料(Shchulman)做为原料。我国扬州华南合成纸公司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层共挤吹塑法合成纸生产线,并使用了自行研制的合成纸母料,对我国合成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HDPE为基料的吹塑法合成纸,可以用普通印刷纸张的油墨,避免了使用专用油墨的缺点。 香港一家公司也采用以HDPE为基料的吹膜法合成纸生产工艺并自行研制母料,为了使产品更具纸化特性,该公司在配方中加入了纤维及特殊的助剂,由于该公司自行研制母料,又自己生产合成纸产品,这家公司又是一家包装材料、彩印、制袋公司,实现了产品的配套,成本低、产量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台湾风纪铁工厂有限公司开发了三层共挤合成纸的专用吹膜机及母料生产设备,可以为吹膜法合成纸提供成套设备。 Shotlulman母料用于HDPE吹联法,为合成纸产品增加了新系列产品,但Shchulman母料售价较高,影响了其推广使用及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已转向自行研制合成纸母料。 四、双向拉伸法 台湾台塑近年来推出了“双向拉伸珠光纸”,其基材也是PP,双向拉伸法的原料混配与压延、流延法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使用的设备是双向拉伸机,在双向拉伸过程中,基材塑料的分子链纵横向比较一致,因此合成纸纵横向的物理机械性能也基本相同,在双向拉仲过程中,基材塑料与填充料CaCO3之间会形成一些小间隙,从而降低了合成纸的比重及成本,由于这些小间隙对光的折射作用,形成了珠光效果,所生产的合成纸有较好的外观,在包装、印刷、广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向拉伸法合成纸的设备昂贵,工艺配方技术也较复杂,广泛推广应用沿受到一定限制。 五、其它生产工艺 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无纺纸”生产工艺。杜邦公司是最大的无纺布生产的生产工艺推广到合成纸生产过程中,即将合成纸的基材——主要是聚丙烯经过熔融、抽丝、成网、挤压、最后生产成“无纺合成纸”。无纺合成纸由于是用塑料纤维纺织而成,因而具有较高的毛细管效应,更具有纸的特性,比重轻,渗透性强,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着色强度好,变形性低,除了一般合成纸的应用范围外,还可广泛的用于家具包装、装修等行业。但是“无纺合成纸”的价格相当昂贵,生产工艺、设备很复杂,成本高,限制了其广泛的推广应用。

福建省地方标准《ASA合成树脂瓦》编制说明

福建省地方标准《ASA合成树脂瓦》编制说明 ASA合成树脂瓦采用超高耐候工程树脂ASA作为表面材料,通过共挤工艺而成型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屋面装饰建筑材料,具有仿古琉璃瓦的外观,主要应用于高档别墅、园林楼阁、平改坡工程等屋面领域。它具有色彩鲜艳持久、抗负载性能卓越、抗腐蚀性能优异、自洁净性能好、防火性能优越、抗冲击性能良好、隔音效果好、卓越的防水性能、优异的绝缘性能、不含石棉及放射性元素、环保性、隔热性、安装便捷,并可回收利用,已被广泛运用于屋面领域,倍受消费者好评! 由于ASA合成树脂瓦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屋面装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此产品既无国家统一标准,也无福建省地方标准。仅有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制定的JG/T346-2011《合成树脂装饰瓦》标准未涉及产品的波高、波距、节距、宽度、20节瓦左右两侧长度偏差(弯曲度)、燃烧性能、耐冻融性能以及在东南沿海地区每年面临台风而涉及的防渗漏等要求。另外落锤冲击点位置、承载性能的承压面状态未明确,因此为了规范ASA合成树脂瓦的使用材料、性能指标、检验方法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要求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 本标准术语和技术要求主要参考JG/T346-2011《合成树脂装饰瓦》标准,结合我省树脂瓦生产企业规模不大、生产工艺相近、产品结构基本一致等特点而制定。 具体制定如下: 一、本标准编制原则: 1、ASA合成树脂瓦与合成树脂装饰瓦特点一致,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屋面装饰,因此ASA合成树脂瓦表面性能应与合成树脂装饰瓦一致。 2、本标准适用于以ASA为表层、以PVC为里层共挤合成的树脂瓦。

年产五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设计书

目录 第一章产品简介 (2) 1.1设计目标 1.2DMC物理化学性质................... .. (2) 第二章工艺方案的选择 (2) 2.1概述 (2) 2.2工艺路线 (2) 2.2.1光气法 (2) 2.2.2甲醇氧化羰基法 (2) 2.2.3酯交换法 (3) 2.2.4尿素醇解法 (3) 2.3本项目所选工艺方案 (3)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4) 3.1工艺流程简图 (4) 3.2 工艺流程说明 (5) 3.3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6) 第四章物料衡算 (6) 第五章设备选型 (7) 小结 参考文献 (8) 附录一设备一览表 (8) 附录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9)

第一章产品简介 1.1设计目标 设计一座年产5万吨的碳酸二甲酯厂 1.2DMC物理化学性质 碳酸二甲酯(简称DMC)分子式(CH3O)2CO,分子量90.08,相对密度 1.070,折射率1.3697,熔点4℃,沸点90.1℃。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略带香味, 具有可燃性。微溶于水,与水可行成共沸物,可与醇、醚、酮等几乎所有有机溶 剂混溶。DMC毒性很低,1992年DMC在欧洲通过了非毒性化学药品的注册登 记,属于无毒或微毒化工产品,但在贮运上仍需按易燃有毒物品对待。由于其分 子中含有CH3-、CH3O-、CH3O-CO-、-CO-等多种官能团,因而具有良好的反应 活性,可以和醇、酚、胺、肼、酯等类化合物发生甲基化、羰基化、甲酯化和酯 交换反应,能取代剧毒的甲基化试剂和羰基化试剂光气而应用于有机合成工业, 被称之为有机合成的新基石,符合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工的时代要求,特别是在合 成聚碳酸酯方面显示出了更加诱人的前景;此外,由于DMC具有较好的相溶性, 高辛烷值和介电常数等优良的物理性质,也被广泛应用于溶剂、汽油添加剂、锂 离子电池电解液等领域。 第二章工艺方案选择 2.1概述 目前工业生产和具有工业化前景的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光气法、 甲醇氧化羰基法、酯交换法和尿素醇解法四种,以下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基本 原理、研究进展、存在的优缺点和部分采用此种工艺的企业。 2.2工艺路线 2.2.1光气法 CO + Cl2→ COCl2 (1) 2CH3OH + COCl2→ CH3OC (O) OCH3 + 2HCl (2) 2CH3ONa + COCl2→ CH3OC (O) OCH3 + 2NaCl (3) 2.2.2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该法以甲醇、CO、O2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DMC,其反应式 如下: CO + 1/2O2 + 2CH3OH → CH3OC (O)OCH3 + H2O 根据使用的催化剂不同,主要有以下2种不同的工艺路线。 (1) 液相法 该法是以甲醇、CO和氧气为原料的均相反应,CuCl为催化剂。反应分2 步进行: 氧化反应: 2CuCl + 2CH3OH + 1/2O2 → 2Cu(CH3O)Cl + H2O

BOPP合成纸的分类及其发展

BOPP合成纸的分类及其发展 BOPP合成纸是BOPP产品发展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合成纸过去曾被称为化工薄膜纸、聚合物纸等,它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采用一定的加工方法和生产工艺,其制成品在外观上与普通纤维纸相似,在性能上比木质纤维素纸张更为优越的一种新型塑料纸张。在70年代,日本人首先研究开发出了合成纸。因其兼有传统纸张的性能与塑料的特性,同时还可解决森林采伐、用水资源、“三废”污染等种种问题,故被誉为“环保纸”。产品投人市场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实践证明:合成纸在机械强度、耐水性和印刷适应性方面比普通纸(植物纤维)更具有优势。因此,合成纸作为一部分普通纸的替代品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1、合成纸的分类 ①从合成纸的发展来看,合成纸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被称为纤维型合成纸,另一类被称为薄膜系合成纸。纤维型合成纸是采用合成纸浆与普通纸浆配比后,在长网、圆网造纸机上完成,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混熔树脂聚合而成。此类产品多用于普通用途,如墙纸、茶叶袋、过滤纸等。薄膜系合成纸系采用双轴拉伸工艺将其表面纸化,在双轴定向的薄膜上形成空隙,从而得到表面具有多孔性结构,微孔极小,着墨性能良好的产品,同时产生普通加工纸那样表面平滑、不透明的效果。经双轴拉伸方法生产一类合成纸也即聚合物薄膜,其主要原料为聚烯烃、合成纸剂、色母料等。合成纸自投人市场以来,立即被高级印刷纸市场所接受,因为它能适应印刷工业各种印刷机(平版、凹版、转轮机等)印刷,并且最近开发出来的合成纸,除具有良好的机器印刷性能外,还可以用铅笔或钢笔直接在合成纸上面书写,多次拉扯也不会断裂,被誉为“撕不破纸”。 ②按其加工方式,聚丙烯薄膜级合成纸有以下几种:a、共挤双向拉伸合成纸(单面、双面),其加工方式为将主料及添加剂分别加人主辅挤出机熔融混炼后拉伸成型,若要80um以上合成纸须两层复合制成b、压延合成纸,其加工方式为:主料和添加剂加人主挤出机经熔融、混炼和铸片,再通过在线层压机在纵拉处与主层压合,然后进人横拉成型。C、泡管法双向拉伸合成纸,其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与泡管法双向拉伸薄膜相似。 ③按加工处理方式可分为:a、涂布型合成纸;b、非涂布型合成纸。其中涂布型合成纸主要用于喷墨、喷绘用涂,表面必须涂布吸墨层和固墨层。 ④按其用途可分为:a、新雪铜合成纸;b,卡片合成纸;C,PP珠光纸。 2、合成纸的特性 合成纸具备以下优点:①强度高。包括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和抗冲击强度。②通过对合成纸表面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合成纸甚至具备比普通纸张更优异的印刷效果。③耐水、耐油、耐化学品性突出。④尺寸稳定好,不易老化。但合成纸由于其材料组成不同于传统纸张,也存在它固有的缺陷:①抗热性差。②不耐折叠,折叠会产生难以消失的折痕线。 3、国际上合成纸的生产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工艺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工艺

摘要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品,其洁净合成工艺的研究及开发,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CuCl催化剂甲醇液相氧化羰化法合成DMC已实现工业化。由于反应生成了副产物HCl,造成Cl-的流失,不仅造成催化剂失活,同时对反应设备腐蚀严重,污染环境。 论文中制备了CuCl和Schiff碱助剂络合均相催化剂,并采用I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Schiff碱助剂(助剂:CuCl=1:1)对CuCl催化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成DMC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甲基咪唑与CuCl络合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在120℃,反应压力2.4MPa,反应时间4h条件下,甲醇的转化率达到5.8%,DMC的选择性达到99.9%。对于双配体络合CuCl催化体系,能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在120℃,反应压力2.4MPa,反应时间4h,聚乙烯吡咯烷酮:N-甲基咪唑:CuCl=2:1:1 (摩尔比),甲醇的转化率达到6.6%。结果同时表明,催化体系的Cl-的流失量降低,催化剂的寿命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氧化羰化甲醇;碳酸二甲酯;铜络合物催化剂

Abstract Diethyl carbonate (DMC) is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intermediation. It was paid widely attention tha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green process of synthesis of DMC. Although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DMC by oxidative carbonization of m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CuCl catalyst system has been industrial, some drawbacks, for instance the production of the by-production HCl , in which not only caused to a leaking of Cl-subsequence by the deactivate of the catalyst, but also a corrosion to the reactor, still need to be overcome. In this work, a complex catalyst was prepared from CuCl and Schiff base additives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chiff base additiv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activity was exhibited in the presence of complex catalyst synthesized by N-methylimidazole and CuCl,the methanol conversion was 5. 8%, DMC selectivity reached to 99.9 % at 120 ℃, pressure 2.4 MPa, the reaction time 4 h. At the same condition, catalytic activity was further improved by two-ligands complex CuCl system, methanol conversion is 6.56% (PVP: N-methylimidazole: CuCl = 2:1:1).The result also showed that life of the CuCl/Schiff base additive catalysts was prolonged. Keywords: oxidative carbonization of methanol;DMC;Cuprous chloride complex cataly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