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银行家亨利杜南先生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在看到索尔弗利诺战役残不忍睹一幕,在发动邻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他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三大国际组织。

150年来,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献血、捐献骨髓、捐献人体器官、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我听说我国红十字会不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还要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

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服务: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统一: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建国后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红十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红十字事业走上法制轨道,成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工作目标是: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主要工作有:备灾与救灾、卫生救护、社区服务、宣传和传播、推动无偿献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建设管理、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台湾事务、对外交往等。

我旗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

红十字精神,努力当好政府人道工作助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旗红十字会是我旗“三下乡”活动的组成单位。

(一)广泛开展助医活动。几年来我们每年开展大病救助活动,为贫困大病患者送去人道关怀。仅2013年我们为60名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报销后自付药费仍为5万的患者发放大病救助。为农村牧区“先心病、白血病”患儿争取红十字会天使基金救助,每年都深入到农村牧区为农牧民送医、送药。

二各极开展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2012年春天的雪灾,我会积极筹措资金救助,并积极向上级红十字人争取资金,开展抗灾工作。2013年的6月6日晚,我旗的星耀镇发生水灾后,我会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并开展救灾活动,为一个深机进被埋的村及时送去维修所需工具,投入资金,第一时间解决了300多人的吃水问题。

(二)“博爱助学”独具特色。2007年到2011年每年开展大学生救助活动,开展“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工程,2013年又开展了蓝丝带贫困中小学生救助活动,救助贫困中小学生65名,每人发放100到200元救助金。

(三)“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形成品牌。2006年以来,每年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筹措救助款物,为贫困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与社会各界的关爱。2013年我会利用“博爱一日捐”善款20万元,采购了棉被、面粉,为2000多户贫困家庭送去温暖。

(四)志愿捐献成绩显著。全市已入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4221人份,初配成功106人,再动员率达100%,成功捐献6人;接受捐献遗体报名17人,完成捐献1人;接受捐献角膜报名15人,完成捐献5人。2008年沧州市红十字眼库正式成立。

(五)社会救助逐步实现制度化。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切合我市实际的社会救助机制,2008年市政府转发了《沧州市红十字会募捐款管理办法》,市红十字会与卫生、劳动保障、民政和教育部门联合出台了《沧州市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和《沧州市博爱助学金管理办法》,全市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

(六)救助阵地建设不断发展。多方争取资金,积极创建红十字“博爱超市”、“博爱卫生站”和“博爱小学”等救助服务阵地。争取省红十字会启动资金15万元、救助物资22.92万元,在运河、新华两区及孟村县创办了红十字“博爱超市”;争取总会“红十字天使计划”项目资金5万元,兴建青县下伍

村“博爱卫生站”。2008年争取上海企业捐款15万元,援建海兴县褚王村“博爱小学”,同时配套3万元为该校建起了“博爱图书室”,并为学校配备了电化教学设备;争取中国红基会支持,在5所农村小学建立了“红十字书库”。

(七)救护培训普及范围不断扩大。一是认真组织实施机动车驾驶人急救技能培训工作,目前培训驾驶员38万多人。二是全面开展群众性自救互救与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培训活动。全市建立了17个普及培训基地,选配72名师资接受总会培训,编印了《救护员初级救护培训手册》。开展了救护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目前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已普及培训群众 6万多人,建立急救站6个,配备急救箱252个。

四、开展社会募捐,强化救助保障

一是成功开展“博爱一日捐”活动。四年来“博爱一日捐”活动共募集资金1666.72万元,募捐款全部用于建立大病医疗救助金、博爱助学金和救灾等红十字社会救助。二是认真做好“项目募捐”和“经常性募捐”工作。争取会员和企事业单位合作救助项目资金617.57万元,争取企业非定向捐赠款物113.6万元,募捐箱和其它经常性捐赠20.23余万元。三是积极组织重大灾害紧急募捐。四年来,组织灾害自救和对外援助紧急募捐15次,募集款物1329.42万元。2006年以来,

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共筹集资金5627.89万元,为红十字会开展的各项救助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银行家亨利杜南先生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还发动邻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他回到日内瓦后立即撰写出版了著名的《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了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情景,这本书在欧洲各国引起强烈反响。他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150年来,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献血、捐献骨髓、捐献人体器官、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我听说我国红十字会不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还要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

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服务: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统一: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三大国际组织。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建国后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红十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红十字事业走上法制轨道,成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工作目标是: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主要工作有:备

灾与救灾、卫生救护、社区服务、宣传和传播、推动无偿献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建设管理、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台湾事务、对外交往等。

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于1956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江苏红十字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和104个县(市、区)已建立了红十字会,有红十字基层组织6910个、会员419.8万人、志愿者19.9万人。全省各级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努力当好政府人道工作助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主持人:党委政府从哪些方面如何支持红十字会工作?

红十字会被是我旗“三下乡”活动的组成单位。

我们一贯坚持捐赠款物收支公开透明,尊重捐赠者的意愿。截至2013年底,全旗募集

其外,还支援台湾“莫拉克”风灾、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南方部分地区水灾、舟曲泥石流等灾区,共募得款物近2亿元已拨发到灾区一线。省红十字会还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的

号召,主动参与对口援疆工作,向江苏省对口支援的伊犁、克州援助资金30万元、医疗检验设备价值人民币53万元,支持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支援兄弟省份外,还援建省内贫困地区博爱学校、博爱超市、博爱医院、老年公寓、乡村卫生站,救助大病患者、特困师生、贫困孤儿学生、残疾人,慰问农村贫困老党员和老战士,支持贫困农户改水改厕,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乡村医生培训等。我省红十字会已连续16年17次组织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募集款物7800多万元慰问困难群众,已成为省“三下乡”活动组成部分,多次获得省“三下乡”特别贡献奖和组织奖。

主持人:潘会长您刚才提到省政府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纳入今年为民办实事之一。现在你们是否实施?

潘会长: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传统工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规定的职责。据统计,2011年,全省红十字会培训初级救护员77.68万人,救护防病知识普及174万人次。

今年2月9日,李学勇省长在江苏省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1年工作时肯定红十字事业取得新进步,在阐述2012年省政府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中提出“新增应急救护培训100万人”。为了提高群

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生产事故、意外事件所致伤亡,2011年12月,省红十字会向省政府请示,2012年在全省实施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共培训500名救护师资、20万名初级救护员并对80万人开展普及性培训。项目由省红十字会负责救护师资培训,根据各市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初级救护员和普及性培训任务按比例分解到各市执行,并由省、市财政给予经费支持。省政府十分重视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将其列入2012年省政府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心重视和对红

十字事业的大力支持。目前,全省各地红十字会正在严密组织、规范实施、有序推进“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百万培训任务,促进我省红十字系统救援体系建设,在项目结束时向省政府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

主持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人的生命,前些年的两岸三地挽救我省生病女孩陈霞生命的爱心接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潘会长介绍一下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建设情况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试点工作的开展

情况?

潘会长: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自2002年10月31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社

会各界大力支持。在制度管理、宣传发动、注重质量、服务患者上下功夫。江苏省分库启动至今,已有报名志愿者10

万多人,已检测HLA的入库数据9万多人,有240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3例捐往台湾、4例捐往香港、1例捐往韩国),入库数和捐献数都位居全国第二,在240位捐献者中,有78位来自于医疗战线,占32%。资料库的建设推动了我省移植和检测技术,我省2005年成立的移植医院协作组率先提出了协作组方案,在2011年底总结了使用该方案的188例非血缘关系移植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并进行统计:3年为65.4%,5年为58.4%,达到了国际水平;苏州HLA 高分辨实验室获得了国际上最为权威的美国组织相容性和

免疫遗传学会(简称ASHI)认证,标志着HLA检测技术与国际接轨。捐献造血干细胞项目在2011年10月荣获了首届江苏省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人体器官(组织)捐献工作也扎实推进。南京市召开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筹建江苏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制订了一正套制度,成立了组织机构,组建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指导南京市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2011年7月1日,省红十字会全体人员在鼓楼广场以参加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捐献人体器官(组织)和遗体的特殊方式,庆贺中国共产党90华诞。当晚,南京市民林先生在南京鼓楼医院实现了器官捐献,成为江苏省开展器官捐献

试点工作以来首例器官捐献者。至今全省已有15人成功实现了器官捐献(南京6人、无锡5人、苏州4人)。各地红十字会建立捐献遗体志愿者纪念园,彰显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大爱精神。2011年10月,南京市红十字会、市文明办共同主办“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目前,南京市共有5500多人登记身后捐献遗体,有930多人实现了捐献。

主持人:潘会长,红十字会是三大国际组织,省红十字会近年来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潘会长:2009年,省红十字会接待了德国巴符州社会养老事业考察团来江苏考察社会养老事业;接待了日本红十字会石川县分会代表团的交流访问,双方签署了开展两省县红十字青少年互访与交流协议书,举办了“2010年中日红十字青少年互访与交流”;接待了3批香港红十字青少年代表团、1批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王清峰副会长率领的31人参访团对江苏省的友好访问,举办了第二届江苏省红十字会台湾青少年博爱夏令营;应高雄市红十字会邀请,江苏省红十字会组团赴台湾进行了学习考察。应邀出访了德国、瑞士、挪威、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红十字会,对筹资、应急反应、急救与志愿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增进了友谊与合作。潘会长:今天我着重谈了几项重点工作,

另外还有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推动无偿献血、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介绍了。

主持人:潘会长,今年5月8日是第65个世界红十字日,活动的主题是“人道的力量”,世界各地红十字会都会以多种形式举行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国家元首和政要及红十字会会长也会发表纪念讲话。最后,想请您介绍一下今年我省红十字会开展哪些活动。

潘会长:今年,我省红十字会将五月份定为“红十字博爱月”,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在这个月中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5?8”世界红十字日前夕,省红十字会领导接受中国江苏网和江苏电视台访谈;5月5日,省和南京市红十字会举办2012年世界红十字日宣传纪念活动;配合总会在太仓组织好“2012年红十字博爱周暨中非红十字会合作论坛”的宣传工作;举办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知识讲座和两岸青少年书画作品展;5月12日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在全省各地举行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之一“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进社区培训演示活动;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红十字关爱弱势群体活动;举行蓝天救援队救援演练和媒体记者“红十字博爱环省行”活动。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红十字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做好全省红十字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全面实施《江苏省红十字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自身建设,着力完善全省红十字会组织体系、业务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动员社会能力、服务公众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把我省红十字会系统建设成为党委政府人道救援的助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帮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推手,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贡献。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国防教育法》在第三条中对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国防观念是指人们对国防的认识和态度;国防知识是指有关国防的基本理论、常识;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学习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知识和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人民防空知识和战场救护知识常识,开展射击、投弹、刺杀等军事训练活动,以及越野、跳伞、滑翔、航海、驾驶等军事体育运动。因此,国防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教育学科,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可以说,凡是与国防有关的理论、知识、精神等,都是国防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从完整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来讲,国防教育主要包括: 国防理论。国防理论教育是较高层次的国防教育,大体上包括国防地位和作用、国防构成、国防建设等三个方面的理论。 国防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有灿烂和曲折两个方面,正确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后人进行教育,可以起到激励精神、催人奋进的作用,国防历史教育最有震憾力和影响力。 国防常识。国防常识是指国民应该了解的国防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国家防卫知识,如领土、领海、领空的基本概念,防卫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等。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战时动员对国民的要求,以及形势战备、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如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主要职责任务,国防科普知识等。 国防精神。国防精神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中心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尚武精神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等三个方面。 此外,国防法制、国防科技、国防经济、国防外交与形势、国防体育等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的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银行家亨利杜南先生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在看到索尔弗利诺战役残不忍睹一幕,在发动邻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他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三大国际组织。 150年来,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献血、捐献骨髓、捐献人体器官、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我听说我国红十字会不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还要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 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服务: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学习材料】创伤救护四大技术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之止血 毛细血管和较小的静脉出血,一般出血缓慢,可外撒止血散,如桃花散、花蕊石散、云南白药、如圣金刀散等,再用纱布、绷带包扎。较大的静脉或动脉血管损伤出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紧急情况下还可采用临时指压止血法。急救救护常用止血方法如下: 1.指压止血法 此方法适用于四肢及头面部的大出血抢救,但这毕竟是减少伤员失血挽救生命的临时应急措施,不宜长时间使用。 (1)头面部出血指压止血法:①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在耳前l指处压迫颞浅动脉,可减少同侧头皮及额、颞部出血。②面动脉指压止血法:在下颌骨咀嚼肌的前方,触到面动脉的搏动处,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可止住同侧下半面部出血。③颈动脉指压止血法:在胸锁乳突肌内侧,将颈动脉压向后方的颈椎横突上,可止住同侧头面部出血。 (2)肩部出血指压止血法:在锁骨上窝将颈动脉压在第l肋骨上,可止住肩部和腋窝部出血。 (3)上肢出血指压止血法:手;前臂、上臂中下段的动脉出血,在上臂中上段内侧,用拇指或四指并拢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即可. (4)下肢出血指压止血法;足部、小腿、大腿动脉出血,在腹股沟中点偏下方,用双手拇指或拳将股动脉压在股骨上即可。 2.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的静脉出血,先用无菌或干净敷料填塞伤口,外加消毒或干净纱布压垫,再进行包扎。如继续出血渗透敷料,可再加敷料包扎,直至有效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动、静脉出血,但使用止血带止血要严格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操作方法:确定缚止血带部位,上肢缚于上臂上1/3处,下肢缚于大腿中上1/3处。上止血带时先将患肢抬高,在上止血带的部位用软敷料或毛巾、衣服等垫好,若用橡皮管止血带止血,将止血带用手按住一头,拉长另一头缠绕肢体2周,在肢体外侧打结固定,利用止血带的弹性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若用气压止血带;缚上后则充气,直至有效止血. (2)注意事项:使用止血带,以出血停止为度,而不是越紧越好。止血带上好后要标明时间,一般1小时左右要放松1次,若出血停止则不必重复使用。若出血未止,3~5分钟以后再缚上,缚之前覆盖无菌敷料于伤口上,并压住伤口以免过多渗血。对失血较多伤员应给输液、输血,以防止发生休克、酸中毒等并发症。严重的挤压伤和远端肢体严重缺血者,止血带要忌用或慎用。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之包扎 常用的包扎方法、器材有以下几种: 1.绷带包扎法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创伤伤口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环绕肢体数圈包扎,每圈重叠,用于小范围伤口及固定敷料。

军校学员功能性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军校学员功能性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在功能性训练中,训练前热身是一种肌肉激活,通过进行各种肌肉激活动作,对机体的肌腱、肌肉和韧带等部位实施有效的刺激和激活,提升神经系统对于肌肉的募集能力,适当的负荷能够对身体进行有效刺激,缓解身体紧张的部位,提升训练的高效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肌肉激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系统的热身方式能够提升臀大肌周围肌群,提升股四头肌,提升腘绳肌肌群和腹部肌群稳固身体稳定性的能力,能够快速动员目标肌肉,提升核心部位肌肉的温度,提升臀大肌的发力意识,提升对于不良动作的改正能力和身体控制力,促进血液流动速度的提升。 动作一:箭步蹲起 练习方法:练习者两脚呈前后站立状态,双脚的内侧为一条直线,双手叉腰,髋部向前挺;下蹲,髋部保持不动,膝关节不能内扣,大腿和地面呈垂直状态,小腿和地面平行,膝关节夹角为九十度,每组练习10次,两腿交替进行。 练习部位:膝关节与髋关节 练习肌肉:臀部肌群、股四头肌、腘绳肌、髂腰肌、股内侧肌等。 注意事项:练习中骨盆中立,腹部需要收紧,身体保持挺直,成弓步腿的膝关节要呈九十度,并且膝关节不能够触碰地面,双眼一直目视前方。 动作二:屈髋蹲起 练习方法:练习者的两脚呈开立状态,宽度要微大于肩,脚尖向前,身体直立,两只手臂自然下垂;下蹲,下蹲的位置到小腿,并且和地面垂直,大腿和地面平衡,身体直立,朝前鞠躬,下颚微微内收,膝关节不要越过脚尖,每组练习10次。 练习部位:膝关节,髋关节与踝关节 练习肌肉:臀部肌群,股四头肌,腘绳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等。 注意事项:在练习中身体保持平衡与直立,膝关节不能越过脚尖,全脚掌着地,在蹲起时脚尖不能离开地面。 动作三:侧弓步蹲起

部队平战时期的卫勤常识

题目:部队平战时期的卫勤常识 日常疾病防治战时卫勤及救护 日常疾病防治 (1)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定义: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机体,在肠道定位的一类传染病。包含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伤寒、副伤害、霍乱等。其中细菌性痢疾和病毒性肝炎史部队主要的多发病,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 特点: 1.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主要由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和食物后,再侵入另外宿主。 2.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夏秋季节性高峰。 3.源或食物传播,一次大量污染可造成爆发或者流行。 4.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发病者较多。 防疫措施: 1.采取以“切断传宝途径为主,同时做好污染源管理”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的重点就是管好饮水、食物、粪便、消灭苍蝇等污染源。 3.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愈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4.加强对炊管、供水人员的健康观察,发现患有疑似肠道传染疾病时,立即调离岗位,予以隔离治疗。 5.增强体质,避免诱因,进行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 二.呼吸道传染疾病 定义: 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病原体主要介空气飞沫经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系统病变,病原体又经呼吸道排除。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等。 流行性感冒 概念:流行性感冒也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也可经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传播迅速,易引起暴发流行。发病迅速,突发高烧、头疼、全身肌肉疼和鼻咽部粘膜炎症。 特点: 1.传染源是病人。 2.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3.人群对流感普遍免疫力较弱。 4.流感多发于冬春季节。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三天。体温突然升高到38至39度,有畏寒、剧烈头疼、周身酸痛、乏力、面红、眼结膜明显充血,轻症仅有胸痛、咳嗽、气管炎症状,重症可引起肺炎。除一

战地卫生与救护教案

现场救护教案 授课人:武汉支队范艺鐘 【作业准备】1、准备场地和器材 2、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3、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战地救护 【目的】:通过学习训练使战友们掌握现场5大救护技术的动作要领和基本的救护方法。达到具备三种能力:1、对伤员进行紧急简单处理的能力;2、把伤员从处突现场(交火区)撤离的能力;3、把伤员从一线后送至后方野战医院的能力。对于广大武警指战员来说,第一个能力必须具备。后两种能力通常由随队卫勤保障人员完成。 【具体内容】:一、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二、止血 三、包扎 四、固定

五、搬运 【方法】:理论提示、示范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时间】:X小时 【地点】:队列训练场、班宿舍 【现实意义】:希望全体官兵牢固树立训练场即战场的观念,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严肃认真对待这项基本技能训练。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执勤处突现场,医护人员严重不足,难以在实战中兼顾所有伤员,自救互救通常由参战人员直接完成,这就要求所有战斗员都必须接受急救训练并且熟练掌握;可以说军事素质过硬是维稳处突的基本功,熟练的战救技术是保护自己的关键。所以现场急救技术对于尽可能的挽救战友的生命,预防并发症,减少残废,保存战斗力、恢复战斗力,巩固战斗意志,赢得战斗胜利,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考核标准】:在1分30秒内完成止血与包扎;1分30秒内完成对上肢的固定;2分30秒内完成对下肢的固定;侧身匍匐搬运伤员5米,拖拽伤员15米,背抱搬运伤员20米。全部达到标准为合格。 【器材保障】:无线麦音箱一套、橡胶止血带3条、卡扣式止血带3个、三角巾10个、绷带10个、夹板(上下肢各一副),胸外心脏按压模型人一个。 作业实施 一、现场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即CPR) 内容包括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D:除颤,E:脑复苏术 一:胸外心脏按压 【目的】:通过胸外心脏按压使休克伤员恢复自主心跳,从而恢复血液循环。 【方法】:示范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由第一目击者即时实施,若只报告不施救,意味着等死;若不施救只往救护站送,那等于送死。【医学理论】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全身抽搐60秒

高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课目: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 目的: 了解和掌握军事技能训练组织的一般规律、方法,有效指导承训单位组织训练,为发挥职能 作用和履行职责奠定基础。 内容:一、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原则及内容 二、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组织应把握的几个主要 环节 三、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组织实施一般程序及方 法 时间:一课时 学校武装部是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了解军事技能训练组织与实施,对于指导承训单位更好地提高训练质量和完成军训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武装部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一、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原则及内容 学校武装部在军事训练中,正确把握训练的组织原则,对于处理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增强按教学和训练规律办事的自觉性,提高训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技能训练的组织原则: 1、严格标准、精雕细刻 严格标准、精雕细刻就是按条令条列的规定标准对每一个细小的动作的纠正和统一。 2、突出重点、精讲多练 突出日常生活中常用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撑握为重点。“精讲多练”就是运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形式,将学习的内容传授给受训者。将多一些时间应用于对重点内容反复的练习和训练之中, 3、启发诱导、形象直观 启发诱导,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训练。接合当前教学的多样性,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摄、放像设备,将动作放给大家看,使受训者印象深、记得牢、掌握动作快。 4、循序渐进、分步细训 循序渐进、分步细训,就是指要有计划、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组织的程序一般来说,是按照先基础后应用、先理论后作业、先分练后合练、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顺序实施。

救护教案

救护组训教案

教学设计 课目:救护 目的:通过学习,使学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必要的战场救护技能,为提高战场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内容:救护 教学步骤、时间方法: 第一步:课堂讲授(1.5小时) 采取“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按照“看、讲、考”的教学路子进行。通过组织观看电化教材,让学员了解卫生与救护的一般常识;结合教材重点讲解卫生与救护详细内容,使学员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常识;通过提问、考核的方法检查学员学习情况,促进学员理论学习;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实现教练员与学员的双向互动,加深学员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理解。 第二步:讲做示范(2小时) 采取教练员自己边讲解示范的方法对救护的内容进行讲解。先按动作要领对救护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和自身心得经验体会进行分步细述。重点讲解止血、包扎、固定中的重难点和注意事项。 第三步:组织练习(4小时) 先采取模仿练习的方法,规范和统一学员的动作要领。 然后采取分组训练的方法,两人一组,互相充当伤员和救护者,互相纠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再次,采取评比竞赛的方法,激发法学员的训练热情,树立典型,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第四步:课终考查(0.5小时) 通过抽查的方法,检验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熟练程度,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标准: 1、了解个人卫生、训练伤防治和救护基本知识; 2、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3、掌握训练伤预防与救治的一般方法; 4、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基本救护方法。 要求:(略) 保障:训练教材;电教器材;止血带、三角巾、其他救护器材。 常见问题及纠正方法: (1)胸外按压时,位置掌握不准,按压频率不够。纠正方法:进一步学习心肺复苏动作要领,并反复体会练习。 (2)使用止血带时直接扎在皮肤上。纠正方法:强调在使用止血带之前一定要加垫敷料、棉花、衣服等,防止损伤皮肤。 (3)扎止血带后未作标记。纠正方法:强调对扎止血带的伤员一定要作好标记,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以便适时松开,暂时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受伤肢体坏死。 (4)包扎粗糙,不牢固美观。纠正方法:强调包扎时要仔细认真,严格按照动作要领操作,包扎松紧要适度。 (5)固定不牢固。纠正方法:三角巾固定时松紧要适当,不能太松防止脱落,也不能太紧再次损伤病人。 (6)侧身匍匐搬运时动作不协调。纠正方法:进一步练习侧身匍匐动作;强调动作要领“垫腰、抱肩、撑肘、蹬足”, 保证姿势正确,动作协调。

军校学员战场救护训练的现状与对策

军校学员战场救护技术训练的 现状调查及对策 自救互救是参战人员自己或相互间进行的群众性救护活动,是我军战时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战伤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对防止伤情加重、挽救伤员生命发挥着重要作用[1] 。随着军事理论的发展及高新技术武器的出现,现代战争出现多维、全方位、大纵深的特点,在短时间内伤员量骤增,复合伤、重伤员比例增加,战时一线的自救互救任务繁重[2]。官兵的自救互救是战伤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伤员的紧急救治和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3]。为此,我们自2003年开始就我校学员进行了战场救护技术的理论培训及技能训练。经过5年的实践,发现目前战地救护技术的培训工作仍有不足之处,多数学员自救互救知识技能仍欠缺,整体水平与形势要求相距甚远,有待进一步优化。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学院学员队学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476名,男性470女性6名。年龄18~22岁,平均(20.12±3.11),军龄:1~4年,平均( 2.23±1.23)。分类:干部学员35名,士官学员322名,地方本科学员119名。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防化兵作战特点及战伤救治标准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和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知识两部分,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军龄,所属队别。自救互救技术共计20道选择题。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并对资料进行保密,不公开。共发放试卷476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有效回收率100%。 2.结果

五项战场救护技术经培训后掌握情况调查显示,有112(23.53%)人能完全掌握五项战场救护技术,38人(6.9%)对五项技术均未能全部掌握。单项掌握情况如下:包扎304人,占63.87%,止血316人占66.38%,固定245人占51.47%,搬运168人占35.29%,,通气术98人占20.59%。 学员对学习自救互救技术知识的态度及培训现状476名学员中有435人(91.39%)认为有必要学习自救互救方面的知识,但只有112人(23.53%)配发了自救互救教材,248人(52.1%)参加过原单位的自救互救培训。 3.存在主要问题 3.1 训练制度落实不完善 1992年9月,战场救护被列入三总部颁发的《全军健康教育方案(试行)》中规定的四大教育中的继续教育主要训练内容之一。各基层组织根据方案规定将战救技能训练包含在共同训练科目中,每年应安排不少于20h的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包括战场救护、意外伤害的处置等。但各目前学员队组织施训时间较短,重视各自专业技能训练,战场救护训练时间被压缩。战场救护训练组织实施平战结合不够。 3.2组织训练的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作训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缺乏联系,训练计划由作训部门负责制定,但训练准备和时间、内容、人员、质量的落实由卫生部门负责,协调不够很容易导致偏训、漏训。其次是训练器材缺乏,由于自救互救训练器材消耗量大,三角巾、止血带、夹板等训练器材数量较少,难以全面展开,影响学员训练效果。 4.对策与处理办法 充分认识自救互救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部队长期处于和平年

小学军校方案

军校共建实施方案(小学) 一、指导思想: 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加强双边联系,以良好的军营文化影响学生,进一步深化国防教育特色,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实现学校、部队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共建目标: 以“建设军营文化,培养具有军人气质的学生”为核心,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1、知——掌握国防知识。增强学生对国防知识的了解,形成较好的知识素养,从小树立国防观念。 2、情——培养国防情感。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让学生对军营特别向往,对军人特别崇拜。 3、意——锤炼军人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雷厉风行和一丝不苟、严谨规范的作风。 4、行——形成军人行为。制定并实施《学生一日常规标准化要求》,成就影响孩子一生的好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三、共建内容: 1、向共建部队学习,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 2、在共建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支持和关心对方的建设。 3、加强与军方联系,定期组织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军民共建,密切军民鱼水情,营造氛围,为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4、积极争取军方配合,齐抓共营,结合时势,营造氛围,适时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地区稳定。 5、学习军人军姿和优良的军事作风,校方全体师生以此为表率,为根据需要组织和开展的军事和国防教育活动争取帮助。 四、具体措施: (一)、开展“军人进学校”活动 学校为每班聘请一位教官担任校外辅导员。教官每学期来校两次,每次两

天,与所在班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全面融入学校管理,并完成以下职责: 1、进行国防知识的教育。 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用好校本教材,上好国防教育课,开展国防知识的教学,向学生介绍部队生活的规范和要求,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网络、参观访问等形式,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指导学生的一日活动。 参与制定《学生一日常规标准化要求》,规范学生的上下学、晨间课间活动、课堂纪律、物品摆放、集会秩序等活动。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标准化建设。教官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实际,不断学习研究,改进教育和训练方法,并对学校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3、参与班级的常规管理。 教官要将军营文化融合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来,配合班主任建设班级特色文化。要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与后进学生的结对帮扶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与教官积极合作,共同加强学生管理。 4、开展军训活动。 (1)国防知识学习。认识国旗、国徽、党旗、军旗,了解“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的来历,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发展历程。学习解放军《共同条令》,进行现代战争特点和军事科学知识教育,观看国防教育纪录片和军训题材故事片。可择机组织国防知识和条令知识竞赛。 (2)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训练。训练学员立正、稍息,敬礼礼毕,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整理着装等,养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良好军人姿态。 (3)战伤救护训练(在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了解战伤救护的作用,掌握止血和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搬运伤员等基本的战场救护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操作。 (4)组织纪律教育。懂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雷厉风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成严格按规程操作,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5)消防知识教育。学习和掌握预防火灾的科学知识,掌握常见灭火器材

国防知识:战场救护知识

国防知识:战场救护知识 战场救护对于及早挽救指战员的生命,保证部队的战斗力,赢得战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习和掌握战场救护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战伤救护的四项技术 (一)创伤止血 人体的血液有一定的路线,要准确地止血,就必须掌握主要动脉的压迫点。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急救包或消毒纱布、棉花、布类做成垫子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多用于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 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流而达到临时止血目的。多用于头、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头顶部出血时,在耳前对准 下颌关节上方,指压颞浅动脉。颜面部出血时,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 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厘米处的面动脉。头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 压迫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总动脉,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肩腑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前臂与上臂出血,用拇指工其他 四指压迫上臂内侧沟处的肱动脉。手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 处的尺、桡动脉。下肢出血时,大腿及其以下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 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沟蹭稍下方的股动脉;互救时,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 压在其上。足部出血时,用两手指或拇指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足背动脉和 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3.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出血,主要采用勒紧止血法。止血时,先在出血伤口近端动脉上放一块布料或纸卷做的垫子,然后用三角巾叠成带状,或 用手帕等就便材料绕肢体1-2圈勒紧打成一活结,或用枪通条、笔杆、小木棒插入其中,一提二绞三固定。使用此法止血时要注意:止血带与皮肤之间要加垫;止血带每隔1小时(冬季30分钟)松开一次,时间2-3分钟,以改善血 液循环。 (二)伤口包扎 伤口包扎是为了压迫止血,保护伤部,防止感染,固定敷料、夹板。包扎 的常用材料有三角巾、绷带、四头带。以下只介绍最常用的三角巾包扎法。 1.头面部包扎 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点各打一结,形似风帽,顶角结打 在前颌,然后将两底角拉紧包绕下颌至枕骨节下方打结。

创伤救护四项技术

四大基本技术 创伤救护 创伤的治疗是从现场的一般急救开始。如发生窒息,大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必须立即着手抢救。对各种类型的创伤,妥善的急救处理能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预防或减轻并发症,使病人能顺利治愈。 1、止血术 目的:减少出血、维持血容量、缓解伤者的不稳定情绪 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 ▲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 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包扎术 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减少组织进进一步损伤,有助于伤口早期愈合。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绷带包扎 ①手部“ 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 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②肩部包扎:适用于肩部有外伤的伤员。 ③胸背部包扎:适用于前胸或后背有外伤的伤员。 ④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或臀部有外伤的伤员。 ⑤手(足)部包扎:适用于手或足有外伤的伤员,包扎时一定要将指(趾)分开。 ⑥膝关节包扎:同样适用于肘关节的包扎,比绷带包扎更省时,包扎面积大且牢固。 重点提示:在现场,志愿者遇到有人受伤时,应尽快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简单包扎,然后呼叫120或场馆内的急救人员。 3、固定术 目的:缓解疼痛、保护骨折断端血管、神经等组织。 尽量减少对伤病员的搬动,迅速对伤病员进行固定,尽快呼叫120或场馆内急救人员,以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骨折现场固定法: ①前臂骨折固定利用夹板固定利用身边可取到的方便器材固定 ②小腿骨折固定方法小腿骨折可利用健肢进行固定 ③骨盆骨折固定 4、搬运术 经现场止血、包扎和固定后,方能搬运和护送伤员,按照伤情严重者优先,中等伤情者次之,轻伤者最后的原则搬运。 对怀疑有脊柱骨折的伤病员必须采用“圆木”原则进行搬运,使脊柱保持中立。

红十字基本知识竞赛试卷教学内容

红十字基本知识竞赛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红十字运动起源于() A.战场救护 B.慈善组织 C.民间组织 D.政府组织 2.红十字运动的发起人是() A.顾拜旦 B.亨利.杜南 C.杜福尔 D.亨利.戴维逊 3.()的成立标志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 A.红十字协会 B.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C.红新月运动 D.伤病救护国际委员会 4.世界红十字日是哪一天() A.6月24日 B.2月9日 C.5月8日 D.7月13日 5.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有哪些() A.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 B.人道、公平、中立、奉献、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 C.人道、博爱、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 D.人道、公正、中立、奉献、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 6.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合法标志有几种() A.红十字标志、红新月标志、红狮日标志 B.红十字标志、红新月标志、红水晶标志 C.红十字标志、红新月标志 D.红十字标志、红水晶标志 7.红十字青少年是()年诞生的 A.1919年 B.1982年 C.1922年 D.1904年 8.中国红十字会于()在()创立的 A..1922年4月10日北京 B.1922年4月10日上海 C.1904年3月10日北京 D.1904年3月10日上海 9.《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年公布实施的 A.1904年10月1日 B.1956年8月30日 C.1993年10月31日 D.1996年8月1日 10.中国红十字会的性质是()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慈善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慈善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D.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军队文职人员护士岗前培训内容设置思考

军队文职人员护士岗前培训内容设置思考 发表时间:2015-02-02T14:23:14.350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张爱霞王琳吕占广[导读] 培训内容贴近战现场急救方面深受文职人员护士喜爱经向文职人员发放调查问卷,90%文职人员护士反应对战现场急救内容非常喜爱。 张爱霞王琳吕占广(石家庄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81)【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摘要】通过梳理全军新聘护理专业文职人员岗前培训一些经验做法,对照外军文职人员护士培训内容设置情况,对我军文职人员护士岗前培训内容设置进行了深入分析思考,以期为下一轮全军文职人员护士科学培训做好积极准备。 【关键词】护理专业文职人员岗前培训内容设置全军自2005招聘文职人员至今已有9年时间,人们对文职人员的关注和研究这几年逐渐升温。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军队非现役文职护士任职培训的内容较宽泛、形式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权威的、指导性的培训方案,急需加强军队非现役文职护士任职教育的研究,制订科学的培训制度和方案。[1]再者通过了解外军文职人员护士岗前培训情况,与我军文职人员护士培训进行比较,取长补短,进一步科学规划我军文职人员护士培训内容显得越来越重要。1.培训内容及方式1.1我军培训内容及方式我军文职人员护士任职培训的实施现状,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临床护理技术、军事卫勤保障知识与技能、规章制度与法律常识、职业技能拓展培训5个方面;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专题讲座、观看录像和示教练习为主。自2013年开始我军实行统一招聘文职人员,2014年全军护理专业文职人员第一次在我校进行了集中培训。这也是我校首次承担来自全军海、陆、空、武警483名全军新聘护理专业文职人员岗前培训。为确保培训任务完成,我们调研了多家部队医院,与护理部、临床科室护士长以及临床护士座谈,结合我校多年来护理专业特色和“2110军事护理重点学科建设”方向,为全军文职人员护士培训设置了培训内容: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军事体育、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白求恩精神、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心理学、常用卫生信息技术、军事护理技术、卫生防疫、战(现)场救治与防护技术、军队卫生勤务和科研论文撰写共13门类内容。经过三个月的集中培训、见习、考核,483名护理专业文职人员已经顺利毕业并返回全军海陆空武警部队医院上岗工作。培训期间,我们通过对培训的483名文职人员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探讨,广泛征求培训对象意见,以达到科学设置护理专业文职人员岗前培训内容,提高下一批文职人员培训针对性和文职人员综合能力的目的。1.2外军培训内容及方式英国军队文职人员护士培训课程包括急救护理、重症监护护理学、矫形外科及创伤护理、性传播感染疾病的护理、围术期护理、职业健康护理、感染控制、初级保健、自主实践、高级护理实践、公共卫生以及护理讲师的相关专业业务培训;此外还包括基本军事训练,如体能训练、武器训练、步兵战术、核生化训练、伪装技术、烹饪、障碍突击等[2]。 美国培训课程设置兼顾了不同岗位护理知识与技术的培训特点。美国文职人员护理学历教育院校以明确的护理专业方向开展培训,例如海军学校联合乔治敦大学与USU培养麻醉护士,培训课程集中于麻醉理论、临床决策、急慢性疼痛、一般麻醉技术等。而学历后的专业培训机构如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课程包括一般的麻醉护士药理学、化学、物理、生化、解剖、麻醉生理和病理生理、高级健康评估、护理统计、护理科研等[3]。 2.讨论2.1培训内容贴近战现场急救方面深受文职人员护士喜爱经向文职人员发放调查问卷,90%文职人员护士反应对战现场急救内容非常喜爱。70%以上为全日制护理本科毕业,78%文职人员护士有3-5年临床工作经验,多次参加医院专业知识培训,他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都很丰富。但是接受军队院校岗前培训还是第一次,对开设内容最喜爱的还是军味十足的战现场急救内容,多数文职人员护士感觉急救内容还不够丰富,讲授方式还显单调。 希望能把未来战现场多发伤种类设置的更加齐全一些,增加师生互动或模拟救护场景练习。2.2增加基层部队见习机会更有利于其增强为兵服务意识参加此次培训的483名文职人员护士,虽然多数在部队医院工作过很多年,但是他们都是从地方院校毕业,没有体验过部队生活,对部队情况了解很少,对基层官兵的艰苦生活没有切身体会,对军队官兵就医缺乏应有爱伤意识。所以培训内容中,可以增加到部队见习内容,让文职人员护士切身感受基层官兵的不易,拉近与官兵之间的感情,培养文职人员护士的爱兵、知兵、为兵的服务意识。2.3增设卫勤保障演习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其战场救护能力多年的和平环境,部队卫勤保障能力主要依靠卫勤演练、维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处突维稳等活动检验。部队医院护理人员中,各科室军人护士基本上只有护士长一人,文职人员护士已是部队医院的骨干力量,也就是未来战现场救护主力军。因而应增加卫勤保障实操能力训练,提高文职人员护士对部队卫勤工作认识和实战救护能力。3.结论全军文职人员护士进行统一招聘和集中培训,是我军对文职人员来源和培训的高度重视,是军队人事编制改革的一大进步。挖掘地方优秀卫生人力资源为部队官兵服务,是推动军队卫勤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我们作为全军培训文职人员护士的一所军队院校,深入研究培训内容并进行科学设置,是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任务,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1]曾友燕顾申叶文琴,军队非现役文职护士任职培训现状调查.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01.[2]Qaranc.HistoryoftheQARANC[EB/OL].[2010,10,13].http://www.Qaranc.Co.uk/history.php.[3]Anon.Militaryeduca tion[EB/OL].[2012,10,05].http://www.militaryeducation.org/top-10-online-military-friendly-colleges/

基层官兵战伤救护实操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基层官兵战伤救护实操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官兵战伤救护实操能力。方法:结合大纲,采用集中授课、分组练习、实战考核等方法。效果:基层官兵熟练掌握战伤的救护要 领。 【关键词】基层部队官兵战伤救护实操教学思路及方法 战伤救护是指战时对伤员实施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急救技术的 总称。它是军事训练大纲共同科目,几年来 ,我们紧紧围绕军事训练大纲,反复 实践 ,不断探讨适合训练特点的战伤救护技术 ,对基层官兵战伤救护实操的教学方 法进行了分析、总结,较好地提高了教学能力和训练效果,现报告如 下。 1教学方法 1.1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战伤救护基本理论,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通气、心肺复苏等六项专业技能。 1.2教学进度培训时间2周,采取“合-分-合”教学方式,细划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集中讲授战伤救护技能的公共理论课程,2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解高技术常规武器性能、核化生特殊武器伤的救护特点、卫勤救护组织程序等。 第二阶段:分班、小组模拟训练,12课时,利用示教室配置的仿真模拟患者,以及 以官兵互为模拟伤员的方式进行战伤救护操作技能训练。第三阶段:实战考核训练,时间1周。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结合现代战争常 规武器致伤时,伤员的伤情、伤部、伤势, 在模拟实战的战术背景下,综合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通气五大战伤救 治及心肺复苏术,预设各类情况,并把伤员统一编号,进行现场抽签后,立即进行 急救与处置。 1.2.1预设四肢出血,共2名伤员。救治方法:各类止血法。1号伤员为左前臂出血,需屈肘加压止血法止血,由施救者采用单人背法撤离。2号伤员为右大腿大 动脉出血,需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止血, 由施救者采用匍匐背驮搬运法搬运到相对 安全区,然后再用背法背到救护所。3号伤员为右前臂出血,需绞棒止血法止血,由施救者帮助撤离。 1.2.2预设头、面部软组织创伤,共3名伤员。救治方法:三角巾包扎法。4 号伤员为头枕部软组织创伤出血,需航空帽式包扎法保护创面,然后由施救者采 用侧姿搬运法搬运到相对安全区;5号伤员为左耳创伤,需三角巾单耳包扎法保 护伤耳,由施救者帮助撤离;6号伤员为左下颌部软组织创伤, 需三角巾行下颌部 包扎法保护创面,由施救者帮助撤离。 1.2.3预设胸、腹部软组织创伤,共3名伤员。救治方法:软组织创伤三角巾 包扎法,7号伤员为右胸部创伤,需三角巾单燕尾式包扎法保护创面,由施救者 帮助撤离;8号伤员为双侧胸部大面积软组织创伤,需三角巾双燕尾式包扎法保 护创面,由施救者采用椅托式搬运法撤离;9号伤员为腹部腹壁软组织创伤, 需三 角巾腹部兜式包扎法保护创面,由施救者采用拉车式搬运法撤离。 1.2.4预设眼、手、足软组织创伤,共3名伤员。救治方法:软组织创伤绷带 包扎法。10号伤员为双眼损伤,需绷带包扎保护伤眼;11号伤员为左手示指损伤,需绷带八字包扎法保护左示指;12号伤员为右足背大面积创伤,需露趾间绷 带包扎法保护创面。3名伤员均由施救者帮助撤离。 1.2.5预设骨折,共3名伤员。救治方法:骨折夹板固定法。13号伤员为右上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精修订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国防教育法》在第三条中对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国防观念是指人们对国防的认识和态度;国防知识是指有关国防的基本理论、常识;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学习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知识和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人民防空知识和战场救护知识常识,开展射击、投弹、刺杀等军事训练活动,以及越野、跳伞、滑翔、航海、驾驶等军事体育运动。因此,国防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教育学科,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可以说,凡是与国防有关的理论、知识、精神等,都是国防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从完整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来讲,国防教育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理论教育是较高层次的国防教育,大体上包括国防地位和作用、国防构成、国防建设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国防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有灿烂和曲折两个方面,正确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后人进行教育,可以起到激励精神、催人奋进的作用,国防历史教育最有震憾力和影响力。国防常识。国防常识是指国民应该了解的国防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国家防卫知识,如领土、领海、领空的基本概念,防卫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等。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战时动员对国民的要求,以及形势战备、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如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主要职责任务,国防科普知识等。国防精神。国防精神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中心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尚武精神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等三个方面。此外,国防法制、国防科技、国防经济、国防外交与形势、国防体育等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的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战场救护的内容和方法

战场救护的内容和方法 一、出血与止血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人体血量约5000--6000毫升。血液从损伤的血管流出叫出血。急性出血(大血管破裂)的流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如不及时止血,流血过多,往往会引起休克和心跳停止而造成死亡。在战场上,大量出血是引起休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救护人员必须熟悉出血种类,熟练地掌握止血技术,迅速准确地做好止血工作,以便有效地挽救伤员的生命。 出血种类大体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外出血是指血液由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内出血是把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体腔中。外出血有三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缓慢流出;(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呈片状渗出。对内出血的判断,主要看伤员有没有吐血、咯血、尿血或便血等症状,据此判断胃肠、肺、肾脏或膀胱有无出血。如伤员出现休克症状,在无外出血的情况下,应立即想到有内出血的可能。止血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指压止血法。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止血法,多用于头部、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这种方法是在出血点的近心端,依循动脉行走的部位,用手指将动脉压在骨胳上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换上止血带。采用指压止血法,可起到临进止血的作用。力以能止住出血,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 (2)止血带止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在使用止血带时,一定要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3)止血粉止血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止血粉直接敷在出血部位,用干纱布加压包扎,可止住出血。 二、包扎 包扎在战场救护中应用最广,具有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和固定敷料、夹板等作用。为了确保包扎效果,包扎要求做到快、准、轻、牢。包扎松紧要适宜,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有利于伤口尽早愈合。包扎工作要有步骤地进行。 1.发现伤口和判断伤情。发现伤口,在白天比较容易,在夜间则比较困难。对清醒的伤员可问其负伤部位。对因伤情严重而自述有困难的,可利用月光、照明弹和遮光手电筒等发现伤口,也可用手自上而下地摸,触到潮湿和有温暖感觉的部位,这是出血的表现。否则只能观察其全身情况。如发现伤员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的症状,伤处多在胸部;伤员昏迷不醒,可能伤在头部;伤员手、脚不 能移动,,多半是骨折伤,对多处有伤者,要仔细检查。 2.暴露伤口的方法。发现伤口后,必须充分暴露伤口,才能正确、及时地加以包扎。暴露伤口的方法有:(1)在情况许可时,可脱掉衣服。脱衣先脱健侧,再脱患侧,以避免受伤肢体大范围的活动,减少伤员痛苦。(2)前臂或小腿负伤,可将衣袖或裤腿卷起。(3)对大出血、骨折、大面积伤等重伤员,可将伤部衣服剪开或撕开;天冷时要注意保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