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沈阳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精品资料之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提纲

1农村社会学复习提纲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

(1)为认识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般规律和把握中国的国情奠定理论基础。

(2)为深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3)为树立农村发展的综合、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奠定理论基础

实践意义:

(1)为制定农村政策、农村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为加强农村社区管理、组织管理提供农村社会学的相关知识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这个问题,主流的看法一是侧重研究农村社会整体,二是侧重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也就是具体问题。对这个问题比较具体的阐述: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农村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变迁规律,促进农村社会系统的协调、健康发展。

因此,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特点:

主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通讯比较落后

文化——比较落后

组织——不太发达,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思想:

对调查研究的地位和职能做出了论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论基础;

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社会调查的基本分析方法: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乡村建设运动(1920s~30s,代表人梁漱溟-山东邹平,晏阳初-河北定县):

意义:是一场推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改良实验,以改造乡村社会为直接目标的实践性社会运动,是抗战以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我国知识分子用教育、科学、文化和实业救国的一次大规模实验。背景和概况:旧中国农村贫穷落后,小农经济崩溃,社会各界达成了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最著名有梁漱溟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主持的邹平实验区、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持的定县实验区。

主要内容:

(1)兴办教育;

(2)改良农业,主要是改良和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

(3)流通金融,成立借贷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向农民发放贷款,解决他们生产上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