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移动终端消费分析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一、公司简介 (4) 二、企业使命 (4) 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5)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L (5) 1、政治环境 (5) 2、经济环境 (5) 3、社会文化环境 (6) 4、科技环境 (6) 5、环保因素 (6) 6、法律环境 (6) (二)微观环境分析 (6) 1、产业的寿命周期 (6) 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7)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8) (一)企业资源分析 (8) 1、人力资源分析 (8) 2、物力资源分析 (9) 3、财力资源分析 (10) 4、技术资源分析 (11) 5、信息资源分析 (13) 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13) 1、S—优势 (13) 2、W—劣势 (14) 3、O-机会 (14) 4、T-威胁 (14) 六、公司战略建议 (15) 1、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15) 2、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15) 3、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15) 4、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16) 七、参考文献 (16)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华为手机竞争对手分析研究报告

华为手机竞争对手分析研究报告一.基本信息 苹果iPh one 5S(16GB) 华为Mate 7(标准版/电信4G) 三星GALAXY S5(G900 GB/移动TD-LTE版)

触摸屏类型电容屏,多点触控电容屏,多点触控电容屏,多点触控主屏尺寸4英寸6英寸 5.1英寸 主屏分辨率1136x640像素1920x1080像素1920x1080像素 屏幕像素密度326ppi 367ppi 432ppi 屏幕技术视网膜Retina技术 窄边框 4.37mm 3.14mm 4.5mm 屏幕占比60.85% 78.05% 69.65% 主屏材质TFT材质(IPS/LTPS技术)Super AMOLED HD 网络 网络类型单卡双卡,双通单卡 3G网络HSPA+,联通3G(WCDMA), 联通2G/移动2G(GSM), 或电信3G(CDMA2000),电 信2G(CDMA),HSPA+,联 通3G(WCDMA),联通2G/ 移动2G(GSM) 电信3G(CDMA2000),联通3 G(WCDMA,仅限国际漫游), 联通2G/移动2G(GSM) 移动3G(TD-SCDMA),联通2G/移动2G(GS 支持频段 A1528 型号: 2G:GSM 850/900/1800/1900 3G:WCDMA 850/900/1900/2 100 A1533 型号: 2G:GSM 850/900/1800/1900 3G:WCDMA 850/900/1700/1 900/2100 3G:CDMA EVDO 800/1700/ 1900/2100MHz 2G:GSM 850/900/1800/1900 2G:CDMA 800 3G:CDMA EVDO 800/1900MH z 2G:GSM 850/900/1800/1900 3G:TD-SCDMA 1880-1920/2010-2025MHz WLAN功能WIFI,IEEE 802.11 a/n/b/g 单频/双频WIFI,IEEE 802.11 a/ b/g/n WIFI,IEEE 802.11 a/n/b/g/ac,MIMO

最新华为手机的发展及分析

华为手机的变化 华为简介:优秀的通信技术积累 提起“华为”二字,人们的第一印象还是通讯设备供应商。这家1987年在深圳成立的公司,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象征。在传统运营商市场,华为给人的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低调”、“可靠”,这在B2B市场是很好的品质。正是这样的品质,让华为把自己的通信设备卖到了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1/3的人口。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手机初期:还是习惯于和大企业做交易,不重视自身品牌形象 2003年7月,成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手机业务部华为手机展示2004年2月,作为中国第一款WCDMA手机参加法国戛纳3GSM大会,并在大会现场进行了丰富的业务演示。 不过,当一个品牌需要直接面向消费者时,“低调”就成为了一个障碍。华为开始在手机终端业务发力之后,如何从一个B2B品牌转为大众接受的B2C品牌,成为华为终端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实华为很早就涉足终端市场,不过最初华为是依靠为运营商定制机起家,早期华为熟悉的套路是:根据运营商提出的需求,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造出尽可能低价的手机。 有些手机甚至都没有打上华为的logo,而是直接以运营商的品牌出售。本质上说,这依然算不上B2C,因为采购方是运营商,华为依然是对运营商的需求负责。“竭尽所能满足客户需求”,这是华为的强项,也是华为多年服务于运营商所积累的经验。 华为手机过渡期:开始走上自有品牌的道路 当华为开始发展自有品牌的时候,大量生产中低端机子,虽然市场份额占的不低,可是利润方面很不乐观。 经过几年的摸索,华为手机在品牌塑造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向,也有了自己的专属粉丝群体——“花粉”。华为在逐渐让自己的手机产品往中高端市场集中,而不再去拼低端手机的出货量。 手机初期很多低端的华为机子,让华为手机的品牌暂时很难往中高端的形象变身,举步维艰。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使命1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 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华为为所在国家不仅带来直接的纳税、就业促进、产业链带动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的ICT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引 1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华为手机市场分析

华为手机市场分析 前言 手机在我国从贵族向平民的转变实在太快了。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手机拥有量达到10.44亿户,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一直在以每月新增500万用户的高速度在增长。中国手机市场正成为全球手机厂商必争之地。各种性能、各种品牌、各种价格的广告让我们眼花缭乱。那么华为手机应该怎么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呢?为了解开这个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了这次调查。 华为公司概况分析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万元。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长为孙亚芳。 (2) 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2007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3) 华为的经营领域 (4)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5)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6) 而华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它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7) 以研发推动产品的持续创新.“华为以做一个世界级领先的电信设备商”为发展目标,特别强调科研的投入。目前,投入超过50亿的3G技术已跻身全球第一阵营的行列,并且率先在阿联酋,香港,毛里求斯,马来西亚实现商用,突破欧洲市场的垄断巩固了华为的国际品牌和国际市场地位。 (2)强大的营销能力和良好的服务。在华为的员工队伍中,技术研究及开发人员占46%,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3%,管理及其他人员占9%,生产人员占12%。这说明了了研发和试产营销在华为公司的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华为公司始终相信一句话,“企业要活下去,永远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关注客户需求”。 (3)综合成本低。华为能在竞争激烈额电信设备市场脱颖而出,与其不断推出性能更优,综合成本更低的通信产品有重要关系。华为提出,要追求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就是要追求客户的成功,而不仅仅

华为的品牌设计分析报告

华为的品牌设计分析报告 :华为分析报告品牌设计同行网站设计分析报告华为为什么不上市华为公司简介 篇一:华为产品策略分析 华为的国际产品策略分析专业:14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物流)本二)学生姓名:袁萍王佳玉、郭子淦、 周筱翀、胡英、杨晶 完成2016年6月20日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兴办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一个企业的产品如何进入市场,是每一个企业无法避免的问题。通过学习企业的产品策略了解企业是如何做产品,如何卖产品的。此次报告内容是对华为的国际产品策略进行分析 正文 一、产品描述 1、产品层次 核心利益:可以即时通讯,有一定的记忆功能 基本产品:手机机身配备系统充电器耳机 期望产品:内存大手机运行速度快手机摄像头像素高手机屏幕屏幕清晰 增值产品:7-24小时的上门售后服务三年保修以旧换新网购

极速配送 潜在产品:不断更新应用系统开发新的手机应用程序与游戏2、产品类别:属于选购品。买家会对消费有所计划,会货比三家。 3、产品生命周期 引入期销量低,购买者大多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成长期销量激增,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开始购入产品 成熟期销量平稳,观望的普通大众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后开始购买 衰退期销量锐减。产品的技术和设计被竞争者了解,开始出现新的替代品,同时又有新产品发售,使产品销量下降直至下架。4、产品属性:华为手机突出产品质量与特征。通过广告宣传,突 出中国制造,质量够硬的特征 二、产品决策与选择—产品与宣传决策 采用产品延伸\宣传调整的方法 消费者的个体需求差异不大。所以在不同市场投放相同的产品。依据消费者的诉求设计产品的不同卖点。在中国华为是价格中等,国产精品的代言词在外国则走高端精品路线。 三、开发新产品 1、开发策略:华为采用自主创新策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开发新产品,积极地参与市场的新潮流。

华为竞争对手分析

华为竞争对手分析 竞争对手:小米,苹果,三星 华为公司概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到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 1/3的人口。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位。2015年,评为新浪科技2014年度风云榜年度杰出企业。目前,在中国市场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15.9%,三星为为13.7%,苹果约11%,但在全球市场,苹果占有率依然最大。其次是小米,在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小米仍在今年上半年创下3470万台的全球销售量,但这也是小米自公布半年出货统计以来,首度出现下滑,小米去年下半年的出货量为3500万台。 1.1 小米公司概况: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2014年12月14日晚,美的集团发出公告称,已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小米1 2.7亿元入股美的集团。2015年9月22日,小米在北京发布了新品小米4c,这款新品由小米4i升级而来,配备5英寸显示屏,搭载骁龙808处理器,号称安卓小王子。2015年12月23日,正式推出手机以旧换业务,换新券允许用户购买任意小米手机或相关配件,在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最高可抵价1240元。 1.2华为与小米竞争分析。 1.21 竞争情报。从体验分析:第一个方面,使用是否方便。小米的miui是做 的相当好的,在使用方面上比华为的ui是好很多,在这个方面,小米是取胜的。第二个方面,持续使用时间的时长。持续使用时间,现在的手机规格高,屏幕大,耗电量大,现在手机的通信功能只是一方面,娱乐功能变得更为重要,持续使用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玩游戏,看视频,上网突然没电了,是很令人恼火的。在持续使用时间上,荣耀采用较低规格的cpu,同时,华为透露出来的消息他们在节电上有着自己相当的技术积累另一个,华为会采用进口电芯的电池,续航力应该是很不错的,所以,荣耀在持续使用时长上应该是胜过小米的。第三方面反应速度上,目前的资料看到,高通目前的双核是有很大缺陷的,就像是两个单核芯片用胶水黏在一起一样,技术非常糟糕,小米的快速只能是一个噱头,荣耀从

华为手机营销策划书.docx

华为手机营销策划书 一.企业介绍 二.市场分析 (一)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分析 (二)本地市场分析 (三)市场调研结果分析 三.竞争分析 (一)竞争对手分析 (二)SWOT分析 四.营销策略 (一)产品战略 (二)价格战略 (三)分销策略 (四)促销策略 五.控制 六.附录:市场调查问卷 一.企业介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

感谢你的观看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4年10月9日,Interbrand在纽约发布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华为以排名94的成绩出现在榜单之中,这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进入Interbrand top100榜单的企业公司。[3] 2015年,评为新浪科技2014年度风云榜年度杰出企业。 二.市场分析 (一)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分析 据赛迪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市场手机总销量有望达到4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占比超过92%,份额进一步提高。相比去年,智能手机销量和销售额均实现稳步增长。 人民网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安卓仍保持智能手机市场强劲主导地位,出货量持续增长。在中国市场,安卓份额接近84%。Apple iOS、微软Windows Phone和黑莓尾随其后。 图2-1:2014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占有率 2014年,中国本土智能手机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投入加大,凭借价格和渠道优势,在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上,与国外品牌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消费者对于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认知度明显提升。此外,行业内厂商竞争非常激烈,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国外知名厂商和国内生产厂商形成了市场割据的场面。 感谢你的观看

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 论文 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学生: 指导教师: 2015年3月20日

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从1987年中开始运营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至今的20多年时间内,中国的移动通讯发展十分迅速。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过5亿人,成为只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在中国手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竞争也日益激烈的今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为)也在积极探求如何有效地进入这一市场。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结合 华为内部环境,明确了华为在国内开拓手机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然后文章针对华为公司手机业务的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其中包括商务型消费者市场和大学生消费市场。最后文章设计了相应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营销策略的组合,给华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华为公司市场营销手机营销营销渠道

Abstract:From 1987 began operating 900 MHZ analog mobile phone business has more than 20 years of time, 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2014 smartphone users in China more than 500 million people, become the only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mobile phone users, China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mobile phone market. Mature of mobile phone market in China, the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toda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uawei") are also actively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into the marke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acro environmen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bile phone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 mobile phone market, and further combined with huawei internal environment,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huawei in China to develop mobile phone busines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en aiming at huawei mobile phone business to consumer market segments, including business and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market consumer market.Finally the article designs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 price, promotion, channels, such as marketing strategy combination,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awei. Key words:Huawei Company marketing mobile phone marketing marketing channel

华为公司STP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STP分析报告 云南工商学院 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16级国贸1班 姓名:付怀权 2016年11月

目录 前言 (3) 公司简介 (3) 一、市场细分(S) (4) 1.价格市场细分 (4) 2.需求市场细分 (4) 3.地理市场细分 (5) 4.心理细分 (5) 二、目标市场(T) (5) 1.差异性营销 (5) 三、市场定位(P) (6) 1.根据竞争地位定位 (6) 2.根据使用者定位 (7) 3.多重因素定位 (7) 总结 (7)

前言 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市场份额大增,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状态,各种款式,功能,价格的手机竞相面市,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但是由于一些手机制造商对消费者需求细分不明确,产品定位模糊,消费者想买到一款真正适用于自己的手机也很难抉择。大多消费者对自己的需求特点是十分明确的,很清楚自己的消费需求、购买能力、消费心理,只是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太完善,造成了消费者需求与手机制造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上许多产品的滞销。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特点,需要不同的手机,只有根据消费者特征进行市场细分,在此基础上给产品以准确的市场定位,向目标消费群体传播一致的宣传信息,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取得手机营销战的成功。 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管理核心理念: 一、聚焦:新标识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体现出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 二、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持续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稳健:新标识饱满大方,表达了华为将更稳健地发展,更加国际化、职业化; 四、和谐:新标识在保持整体对称的同时,加入了光影元素,显得更为和谐,表明华为将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和谐商业环境,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wtt总结的华为竞争对手分析报告,大家来看一下吧。 竞争对手:小米,三星 一、华为公司概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20xx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到20xx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xx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位。20xx年,评为新浪科技20xx年度风云榜年度杰出企业。目前,在中国市场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15.9%,三星为为13.7%,苹果约11%,但在全球市场,苹果占有率依然最大。其次是小米,在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小米仍在今年上半年创下3470万台的全球销售量,但这也是小米自公布半

年出货统计以来,首度出现下滑,小米去年下半年的出货量为3500万台。小米公司概况:小米公司成立于20xx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20xx年12月14日晚,美的集团发出公告称,已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小米12.7亿元入股美的集团。20xx年9月22日,小米在北京发布了新品小米4c,这款新品由小米4i升级而来,配备5英寸显示屏,搭载骁龙808处理器,号称安卓小王子。20xx年12月23日,正式推出手机以旧换业务,换新券允许用户购买任意小米手机或相关配件,在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最高可抵价1240元。 二、华为与小米竞争分析 1、竞争情报。从体验分析:第一个方面,使用是否方便。小米的miui是做的相当好的,在使用方面上比华为的ui是好很多,在这个方面,小米是取胜的。第二个方面,持续使用时间的时长。持续使用时间,现在的手机规格高,屏幕大,耗电量大,现在手机的通信功能只是一方面,娱乐功能变得更为重要,持续使用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玩游戏,看视频,上网突然没电了,是很令人恼火的。在持续使用时间上,荣耀采用较低规格的cpu,同时,华为透露出来的消息他们在节电上有着自己相当的技术积累另一个,华为会采用进口电芯的电池,续航力应该是很不错的,所以,荣耀在持续使用时长上应该是胜过小米的。第三方

2018年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华为手机的变化 华为简介:优秀的通信技术积累提起“华为”二字,人们的第一印象还是通讯设备供应商。这家1987年在深圳成立的公司,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象征。在传统运营商市场,华为给人的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低调”、“可靠”,这在B2B市场是很好的品质。正是这样的品质,让华为把自 己的通信设备卖到了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1/3的人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 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 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 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手机初期:还是习惯于和大企业做交易,不重视自身品牌形象 201X 年7月,成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手机业务部华为手机展示201X年2月,作为中国 第一款WCDMA手机参加法国戛纳3GSM大会,并在大会现场进行了丰富的业务演示。不过,当一个品牌需要直接面向消费者时,“低调”就成为了一个障碍。华为开始在手机终端业务发力之后,如何从一个B2B品牌转为大众接受的 B2C品牌,成为华为终端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实华为很早就涉足终端市场,不过最初华为是依靠为运营商定制机起家,早期华为熟悉的套路是:根据运营商提出的需求,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 量控制成本,造出尽可能低价的手机。 有些手机甚至都没有打上华为的logo,而是直接以运营商的品牌出售。本 质上说,这依然算不上B2C,因为采购方是运营商,华为依然是对运营商的需 求负责。“竭尽所能满足客户需求”,这是华为的强项,也是华为多年服务于 运营商所积累的经验。华为手机过渡期:开始走上自有品牌的道路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 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宏观环境分析 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出于各国国内政治利益的考虑,各种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中国威胁论正喧嚣尘上。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M?波特教授在其巨着《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一个产业中的五种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

竞争对手的竞争。基于波特的“五力模型”,现对华为公司面临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潜在竞争者 根据波特的观点,处于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取决于该产业的进入壁垒。就电讯产品市场而言,华为公司由于较早地进入该市场,因此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培养了顾客对华为品牌较高的忠诚度,这使华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进入者的竞争。此外,电讯产品市场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成熟的分销渠道,在这两方面华为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这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特别重要的是,华为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可以通过达到可比规模或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分摊,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由于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经验曲线”对华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为进入者构筑进入壁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波特所言,如果由于“经验曲线”的作用使企业“在累积产量已经很大的条件下,成本仍随产量增加而持续下降,则新进入公司就可能永远追不上已立足企业”。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就在经验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功的战略,在这一点上,华为应该学习德州仪器的成功经验,相对竞争者而言,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政府政策对于产业以及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都有重大影响。由于中央政府近年来对电讯产业的支持不断加大,所以华为在这方面可能面临较强的竞争。 当然,进入壁垒还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政府政策的变化必将对整个产业和产业中的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指出的是,“经验曲线”作为一种

华为手机出口现状分析

JIUJIANG UNIVERSITY 毕业论文 题目华为手机出口现状分析 英文题目The Analysis of Situation about Exporting of Huawei Mobile Phone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董俊 班级学号A111406 学籍编号11101030406 指导教师陈婷 二零一五年六月

摘要 从1987年中国首次启动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至今的20多年时间内到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通讯业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突破5亿人,是全球拥有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在全球手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竞争也日益激烈的今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也在积极探求如何有效地进入这一市场。本文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国产手机发展的两个高峰期,分析了两次高速发展的异同点,从而引出华为公司。第二章介绍了华为公司的概况以及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从销售量及份额、出口地区、出口机型及价格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华为手机的出口现状。第三章明确了华为在全球开拓手机业务的优势、劣势。然后文章第四章针对华为公司手机业务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最后文章第五章进一步根据华为手机业务方面的成功给我国中小型企业带来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华为公司手机出口

ABSTRACT Starting from1987within the900MHz analog mobile phone service operators since20years,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2014 China's smart phone users more than500million people,a country most smartphone users,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mobile phone market.In the global mobile phone market matures,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uawei)is also actively exploring how to effectively enter this market.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two peak periods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 development,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high-speed development,which leads to Huawei.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an overview of Huawei and Huawei's mobile phone sales in the global market situation,in terms of sales volume and share,export regions,the export model and price details of the status of export Huawei phones.The third chapter clearly Huawei in the global mobile phone business to develop strengths, weaknesses.Then fourth chapter for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Huawei's mobile phone business were analyzed,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Finally,the paper further chapter to ou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rought some enlightenment based on the success of Huawei's mobile phone business. 【Key words】Huawei Mobile Phone Export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最新版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宏观环境分析 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出于各国国内政治利益的考虑,各种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中国威胁论正喧嚣尘上。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M?波特教授在其巨著《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一个产业中的五种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

对手的竞争。基于波特的“五力模型”,现对华为公司面临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潜在竞争者 根据波特的观点,处于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取决于该产业的进入壁垒。就电讯产品市场而言,华为公司由于较早地进入该市场,因此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培养了顾客对华为品牌较高的忠诚度,这使华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进入者的竞争。此外,电讯产品市场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成熟的分销渠道,在这两方面华为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这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特别重要的是,华为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可以通过达到可比规模或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分摊,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由于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经验曲线”对华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为进入者构筑进入壁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波特所言,如果由于“经验曲线”的作用使企业“在累积产量已经很大的条件下,成本仍随产量增加而持续下降,则新进入公司就可能永远追不上已立足企业”。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就在经验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功的战略,在这一点上,华为应该学习德州仪器的成功经验,相对竞争者而言,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政府政策对于产业以及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都有重大影响。由于中央政府近年来对电讯产业的支持不断加大,所以华为在这方面可能面临较强的竞争。 当然,进入壁垒还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政府政策的变化必将对整个产业和产业中的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指出的是,“经验曲线”作为一种比较微妙的进入壁垒,可能随着经验无法持续地保持专有而失去作用,进而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推进产品创新。 ●替代品 按照波特的观点,替代品设置了产业中公司可谋取的定价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产业的潜在收益。对于华为而言,虽然已经处于产业的领导地位,仍然需要注意现有和潜在的替代品的竞争。特别地,对于可以改善现有产品品质和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有高度重视;再者,如果替代品是由盈利很高的产业生产的,将更具有竞争力。就此而言,华为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产品更具竞争性。 ●购买者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姓名:李书生 学号:Z 专业:自动化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1)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核心资源 一是企业文化:华为公司以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二是技术创新:华为公司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每年保证销售额的10%作为研究经费,华为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华为持之以恒的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 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