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医疗急救常识——包扎范本

事故现场医疗急救常识——包扎范本
事故现场医疗急救常识——包扎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15278

事故现场医疗急救常识——包扎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事故现场医疗急救常识——包扎范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所有开放性伤口,在急救时均需进行妥善包扎,以达到保护伤口,减少污染,避免外界对伤口的刺激和减少疼痛的目的。

1、包扎时注意事项

(1)包扎前,先将衣服解开或剪开,充分暴露伤口,尽快地进行包扎。

(2)急救包接触伤口的一面,必须保持无菌。

(3)伤口上或其周围不用磺胺粉等药物。

(4)急救包要充分地遮盖伤口和伤部周围皮肤约5~10cm范围,一个不够时可用多个急救包。

(5)较大较深的出血伤口,可先用一个急救包填塞,再加压包扎。

(6)包扎时必须动作轻柔,不增加损伤。不可过紧,以免妨碍血运;也不能过松,以免运送时滑脱。打结时,不要扎结在伤口上。

(7)如无活动性大出血,浸透的急救包可不必更换,外面再加急救包包扎即可。

(8)对骨折或关节伤伤员,包扎后应加用固定器材。

2、包扎材料的选择

包扎材料通常使用绷带、三角巾及回头带等。当现场缺乏上述材料时,也可使用干净毛巾、手帕、布料或衣裤等代替。

三角巾是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棉布料,用处较多,使用方便,且容易掌握。如没有三角巾,也可用

1m见方的布料按对角线对折剪开而成。其直角部位称顶端(顶角),有的顶端还有系带,两短角称端(两角),斜边称底边。有时将三角巾斜对折成燕尾底状,两短角称燕尾角。3、包扎方法

(1)头部包扎

A、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迭约二指宽,置于前额齐眉边,顶角向后覆盖头部,两底角经两耳上缘向后拉,在枕部压住顶角,然后将顶角折入底边内,两底角左右交叉绕到前额打结。

B 、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横放头部,其前边包住前额,把两个前角拉向耳上缘至枕后打结,然后再把毛巾的两个后角反折压住前角扎结之上,左右交叉返至前额打结,如不够长度可加扎一小带。

(2)面部包扎法

A 、单侧面部包扎法分二种。一种是三角巾包

扎法:三角巾折成鱼尾状,将一尾角放于伤侧面部,鱼尾底边沿耳上绕头至对侧打结,然后将前面尾角向外翻折拉紧后,绕下颌与覆盖头后之尾角打结。另一种是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斜放于头顶,其前边盖住伤侧面部,把前边两角拉至对侧耳下打结,毛巾的后边向外反折,包绕下颌到耳后打结。

B 、全面部包扎法:以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于下颌,底边置于头后,两底角斜向头后拉直,左右交叉压底边,经两耳上缘绕到前颌打结,包扎后,可在眼、鼻、口等处提起布块各剪一洞,露出两眼和口、鼻。

C 、下颌、颞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一条宽2~3寸横带状,在颞部开始绕下领经对侧耳前与另一端交叉,两端依相反方向绕头部帽缘一圈,到对侧耳部打结

D 、手、足包扎:手心或脚底向下放于三角巾上,手指(趾)向三角巾顶角,并将顶角折盖手背或足背,两底角拉向手背(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或踝上而打结。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

1 了解最基础简单得急救知识(心肺脑复苏) 2 处理野外常见得意外情况(创伤/出血/溺水/高空坠落/烧烫伤/冻伤/高原病等) [慨述] 1心肺脑复苏:即针对呼吸与循环骤停所采取得急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得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得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得自主搏动。更重要得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得恢复。 2 早期复苏得重要性:心脏停搏4分钟内开始复苏效果好,有效复苏得时间虽然仅有分秒之差却显著影响复苏效果 [步骤] 1 初期复苏:主要任务就是迅速有效得恢复生命器官(特别就是心脏与脑得血液灌流与缺氧)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有效得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得人工循环 1 迅速判断意识情况 2 呼救 3放置于仰卧位 4通畅气道(亨利斯手法) 5判断有无呼吸,行人工呼吸 6判断有无心跳,行心脏按压(体位、部位、*作方法、并发症、有效按压得指标、心前区捶击) 一人工呼吸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a:以耳靠近病人得鼻与口,以听或感觉就是否有气流(也可观察棉花或纸条) b:观察病人得胸廓就是否有起伏 判断呼吸就是否停止 清除呼吸道内得异物或分泌物,利用托下颌或将头部后仰可消除舌后缀引起得气道梗阻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或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二心脏按压 外伤后如何止血 正常男性总血量约占体重得8%,女性约占7、5%。外伤时失血量达总血量得20%,可出现头昏,乏力,颜面苍白,口干,四肢发冷,冷汗淋漓,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急剧下降以至测不到。失学量达到40%有生命危险,能迅速止血意义重大。 [分类] 外出血:血液从皮肤向体外流出 内出血:血液从破裂得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静脉出血:颜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 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急,呈喷泉状或一汩汩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颜色较鲜红,从整个创面渗出,找不到明显得出血点,一般可自行凝固。 如受伤后无外出血,但有失血得表现或两者不成比例应警惕,应急送医院。 [方法] 1指压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得动脉出血得急救。用手指或掌把出血得血管上端(即出血得近心端)用力压向下面得骨骼,阻断血液来源以达到暂时止血得目得。不同得出血部位,应选择不同得指压点。 A头顶及颞部出血: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压迫颞浅动脉。如双侧出血,可同时压迫双侧颞浅动脉 B 颜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凹陷处,将面动脉压于下颌骨上 C 头颈部出血:气管外侧,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前源,用拇指按压颈总动脉,余四指放于颈后部,把血管用力压于颈椎上。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 D上臂下部,前臂及手出血:压迫上臂内侧肱动脉于肱骨上 E 手掌及手指出血:双拇指分别压迫腕横纹上内侧与外侧。自救时,可用健侧手握紧伤侧手腕 F在腹股沟中下1/3处,将鼓动脉压在股骨上 H 足部出血:用双拇指分别压迫足中部近脚腕处与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得动脉

安全急救知识教学文案

安全急救知识 4.1.1急救知识 4.1.1.1中毒急救知识 1、发生人员中毒事故,要往上风向进行逃生,一方面迅速打电话救援,另一方面组织力量扑救。电话接通后,情绪要镇静,要讲清人员中毒地点、中毒人数、中毒程度,何种物质中毒,入侵途径和大致病情以便气防和卫生部门派出相应的医疗救援力量。 2、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带好空气呼吸器或相应防毒面具(如毒物浓度大于1%,则防毒面具失效),穿好防护衣,切不可盲目施救。 3、切断毒物来源,关闭地漏管道阀门,堵加盲板。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应尽快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部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要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状态等。 5、尽快制止工业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并设法排除已注入人体内的毒物,消除和中和进入体内的毒物作用。 6、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立即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时间要求15~30分钟,如毒物系水溶性,现场无中和剂,可用大量水冲洗,遇水能反应的则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收液体的东西抹去粘染物,再用水冲洗,对粘稠的毒物可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尤其注意皮肤皱折,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较大面积冲洗,要注意防止着凉、感冒。 7、毒物经口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促进生命器管功能恢复,可用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法。 4.1.1.2触电急救知识 1、电对人体的危害 1)电伤: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伤害,如电烧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 2)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直至危及生命,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3)电损伤人体的变化:细胞内离子失衡,导致肌肉收缩、麻木,在高电压下肌肉强烈收缩,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 4)临床表现:全身情况,神志清楚,机体抽搐麻木,有电灼伤;神志不清楚,休克状态,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况,电弧灼、焦化、碳化。 2、触电方式 1)单相触电 2)两项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3、触电急救 1)紧急处置:迅速断开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触电状态。 2就地抢救: 轻微触电者:神志清楚,触电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应使触电者就地安静、舒适地躺下来,并注意观察。 中度触电者: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光,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

急救常识培训内容

急救常识培训 人工呼吸 1、人工呼吸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复呼吸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人工呼吸不仅在麻醉时使用,对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战地急救等往往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2、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不需任何器械,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异物痰液,取出假牙,拉出舌头,保持呼吸道畅通。操作者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捏紧鼻孔,先深吸一口气,再对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此反复施行。如病人胸壁能随每次吹气而举起,吹气停止后于病人口部能感到气流呼出时,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人工呼吸每分钟进行16次。如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口对口呼吸则可进行口对鼻呼吸。如果同时有心跳停止,则可人工呼吸同时作胸外心脏按摩。一般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比率为1:4,即作一次人工呼吸,需作4次胸外心脏按摩。 3、人工呼吸必须进行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并继续间断进行才能有效。 胸外心脏按摩 1、胸外心脏按摩是借压迫胸壁使心脏受挤压而排血的方法。 2、如果人体出现意外伤害和疾病,如触电、溺水、外伤、出血、过敏反应、心脏病等,心脏停止跳动,各器官就会缺血坏死。大脑缺血超过6-8分钟,即可发生不可逆转的脑细胞死亡。此时一旦发现病人昏迷、苍白、无脉跳及心跳,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3、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时病人应仰卧,背部最好垫以硬板,操作者位于一侧,双臂伸直,两手掌放平重叠,用手掌跟部(并借用自身重量)按压病人胸正中下部,成人每次按压宜使胸壁下降3-4厘米,才能排血。按压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一般成人按压频率60次/分为宜。人工胸外心脏按摩常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 4、人工胸外心脏按摩的有效指标是:能在颈部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部位摸到脉搏;听诊血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紫绀减轻;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出现自主呼吸。 酒精中毒 1、醉酒轻者头晕、头痛、醉话连篇、行走不稳,严重者呕吐、流涕、苦笑无常、昏睡不醒,甚至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这些都是酒精中毒的表现。有酒瘾的人容易成为慢性中毒者,经常酒醉的人容易造成肝硬化。 2、轻度中毒者眼部充血、颜面潮红或苍白、头晕头痛、欣快兴奋、言语增多。应让其喝些醋水(将食醋加入温开水)或吃些新鲜水果(如西瓜、萝卜等)。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概述 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建筑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有: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应急预案应立足于建筑施工工地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二、应急组织 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现场抢救组人员组成: 医疗救治组人员组成: 后勤服务组人员组成: 保安组人员组成: 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应急组织结构图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建设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任务、指令,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企业救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驻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救援组长。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就近医院抢救。 后勤报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应急救援人员的餐饮。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应急小组的工作,保护好现场。 三、救援器材 应急救援小组应配备下列救援器材: ①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急救包、小药箱; ②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③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④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⑤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⑥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四、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在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培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与急救常识汇编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1.普及应急知识有何意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应急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人类在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应急知识和经验,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公众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群众。要引导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怎么办? 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拨打110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3.发现火情,怎么办? 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拨打119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 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灭火。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 4.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怎么办?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①“ 110”报警电话。②“120”急救电话。③“ 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④“119”火警电话。打电话不要慌张、语无伦次,必须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 一、溺水现场急救: 溺水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1、迅速将溺水者拖离溺水现场;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3、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7、尽快转送医院。 二、触电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然后采取下一步 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三、交通伤现场急救: 1 、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 折肢体;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4、迅

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部位;5、尽快转送医院。 四、火灾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 五、中毒急救法: 1、在打通120 急救电话前什么也不做。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中毒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只有急救中心能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2、监护人应当及时提供给医生以下资料: 1)吞食的有毒物质的种类,是液体清洁剂,有毒的植物,还是某种药物; 2)孩子的吞食量多少; 3)从吞食到采取措施时的时间间隔多久等等。如果无法及时将孩子送医院,医生建议你让孩子吸入活性碳。 六、烧伤、烫伤急救法: 1、迅速将孩子烫伤或烧伤的部位放到凉水中,至少冷却10 分钟,这可以 减轻伤处的肿胀程度。然后将伤口附近的衣服脱掉或剪开。如果衣服和伤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动它,等待医生处理。如果伤口面积比孩子的手掌还大,就要用干净的保鲜膜或没有绒毛的布把伤口盖起来,马上送去医院。 2、牛油会将热量封在皮肤中,导致损伤加重。使用冰块同样毫无帮助:儿 童肌肤娇嫩,一热一冷的骤然变化会对皮肤造成更深层的伤害。

事故现场医疗急救常识——包扎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15278 事故现场医疗急救常识——包扎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事故现场医疗急救常识——包扎范 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所有开放性伤口,在急救时均需进行妥善包扎,以达到保护伤口,减少污染,避免外界对伤口的刺激和减少疼痛的目的。 1、包扎时注意事项 (1)包扎前,先将衣服解开或剪开,充分暴露伤口,尽快地进行包扎。 (2)急救包接触伤口的一面,必须保持无菌。 (3)伤口上或其周围不用磺胺粉等药物。 (4)急救包要充分地遮盖伤口和伤部周围皮肤约5~10cm范围,一个不够时可用多个急救包。

现场急救的基本方法

编号:AQ-CS-00508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现场急救的基本方法 Basic methods of on-site first aid

现场急救的基本方法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现场急救是救命第一招,科学的自救、互救是早期抢救伤病员的重要手段。平时多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就可能在紧急时刻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手指压迫止血法(指压法) 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但时间不宜过长。 1.头顶部出血:在受伤一侧的耳前,对准下颌耳屏(就是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俗称“小耳朵”)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在太阳穴附近)。 2.上臂出血:一手抬高伤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即常规测血压的地方)。 3.手掌出血:将上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患者手腕部的尺、桡动脉(即平时搭脉搏的地方)。

4.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迫股动脉。 5.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培训

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培训 心肺复苏 一.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一)心肺脑复苏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西方国家公元前800年左右,有口对口救活一个 孩子的案例,我国心肺复苏的历史也相当悠久,早在1700年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所着《金匮要略》已对缢死复苏方法经行了详尽的阐述。 (二)现代复苏学的建立:真正的世界复苏学建立,是从20世纪开始的,国内外专家经长 期研究总结出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现代复苏学的基础: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电复律。 二、心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 (一)概念: 1.猝死:指外表健康或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外因或无外因的作用下,突然或意外的是发生非暴力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发病后6小时内称猝死) 2.心脏骤停:是指患者突然意外的心脏停止有效博动和(或)自主呼吸停止。 心脏骤停是指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期内心脏突然停止,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脑血流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患者如经及时抢救可获得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即“真的死亡”) 3.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部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对脑死亡的诊断涉及体征、脑电图、脑循环和脑代谢等方面,主要包括:①持续深昏迷,对外部刺激全无反应。 ②无自主呼吸 ③无自主运动,肌肉紧张。 ④挠肝功能和脑干反射大部或全部丧失,体温调节紊乱。 ⑤脑电图呈等电位 ⑥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可能因素,如低温、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肌肉松剂和其它药物的作用等。 (二)心肺脑复苏术 1、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呼吸循环骤停的病人所采取的最初抢救方法,由于从心脏停博到细胞坏死的时间以脑细胞最短,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来那个是复苏的重点,所以将心肺复苏术扩张为“心肺脑复苏术” 2、心肺脑复苏的步骤 基础生命支持(初期复苏)A:开放气道,制定 B:呼吸支持(口对口呼吸) C:循环支持(胸外按压) D:除颤(主要用体外自动除颤器)。 3、心肺复苏流程:旧版:A-B-C 2010年新版改为C-A-B 把心脏按压放在首位(要求准确判断心脏呼吸骤停) (1)按压位置:胸骨中下交界处,术者站在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 方法:术者两只手掌根部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交界处,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的重力 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 按压深度:胸骨下陷成人至少5cm ,儿童4cm 按压频率:100次/分

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原则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原 则正式版

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原则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自救与互救 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因此要求现场作业人员具有自救、互救的能力。 自救指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事故单位实施的救援行动以及在事故现场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自身采取的保护防御行为。自救是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工作最基本、最广泛的救援形式。自救行为的主体是企业及职工本身。由于他们对现场情况最熟悉、反应速度最快,发挥救援的作用最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工作往往通过自救行为应能控制或解决问题。

互救(他救)是指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相互之间的救护以及他人或企业救护队伍或社会救援力量组织实施的一切救援措施与行动。互救(他救)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和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在发生大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特别是灾害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在本身救援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争取他人救助和社会力量的救援相当重要。化工系统职工医院、职防院(所),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医疗救援中,要充分发挥急救、技术咨询、指导、培训的作用,为救援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自救与互救(他救),是危险化学品事

安全急救常识

火灾、烧伤急救常识 1、险情发生时,一面报告应急小组采取措施,一 面以最快速度拔打火警119报警,直到援助人员到达。 2、当衣服被大火烧着,千万不要惊慌乱跑,因为 奔跑会使火越烧越旺,当务之急是把衣服脱下或撕毁扔掉。若情况紧急来不及脱衣服,则就地打滚,将火压熄,或让别人向身上浇水,帮助把衣服脱下,但不可用灭火器朝着火者身上喷射,那样会引起身上的伤口感染。 3、二层以上建筑如果着火被困,上面施工人员一 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向下面逃生。切忌犹豫不决,失去逃生机会,下来后脱离生命危险,再振作精神参与救火。 4、一般烧伤及烫伤紧急处理 A.就近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或将其浸于冷水中 B.将所有受伤部位附近的戒指,皮带、鞋子等物品除去。 C.用消毒绷带包裹伤口。 D.切勿拿去粘着伤口的衣服 E.切勿弄穿水泡

触电急救常识 1、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惊慌,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注意:救护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 脱离电源的方法。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果断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和措施:(1)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2)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 注意:应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 (3)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 注意: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 (4)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他拉离带电体。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教案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使工人对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间巨大差异有初步认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术水平;掌握基本交通安全知识、建筑施工安全知识及一般伤害事故的自救及救护知识。 教育难点 工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新工人对安全的无知及熟练工人对安全的麻痹;工人的抽象理解及思维能力有限,需要有针对性的启发、触动。 教育方法 挂图讲解,现场演示。对工人进行提问、引导,让工人亲自操作、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发放阅读材料,布置阅读任务,让工人课后自觉学习安全知识。 教育时间 集中教育40分钟,班组讨论、个人学习1-2天。 教育过程 按照国家、北京市有关规定,进入工地施工前,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所以召集大家来开这个会。在座的都是队伍里的管理人员、领导,我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有关的安全知识,将安全教育会议的精神认真往下传达,到底到边,不漏任何一个人。大家千万不能把教育会当成形式,认为是走过场,而产生麻痹,麻痹后,就容易出事,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安全关系到每个人。 大家可能刚从家里来,有的做过建筑,有的没做过,新手尤其要注意。刚从老家过来,家里还有地,这在城里干活和在家种地可不一样,老工人要多带新工人,教新工人。在家里下地劳动,你扛着锄头横着走都没事,在城里,在工地,这就不行了。因为我们这个工程就在北京中心,有一个服装城,人多,车多,首先大家要注意的就

是交通安全。将来大家干活少不了横过马路,还有可能占道作业,那可要加倍小心。路上车速很快,可能大家刚从老家来,不太适应,横过马路一定要先观察,确认安全方能通过。 先说说安全的重要性,现阶段,上到国家,下到北京市,到公司,都非常重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对人生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有专门《安全法》,安全提高到法的高度,你说重要不重要?每年,因为各种事故死亡的人数,均达到13—14万人,其中交通事故约10万人,矿山事故约8000人,与我们有关的,建筑施工事故,也有不少。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多,同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以安全必须得重视,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出事故。这是从大的环境来说,从我们自身来讲,安全也必须重视,来工地干活的都是一个个的年轻小伙子,来挣钱来了,在家都是顶门立户的,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这个家就完了。出了事,人受到伤害,作为老板,经济损失也不小。从公司角度,出了安全事故,影响到公司声誉,资质。记住,安全无小事。 会后我们将任命你们这个队伍的安全员,由他来组织工人平时的安全学习、教育,会后给大家发安全知识小册子,都学习学习,对大家有好处。 下面我们看挂图,给大家讲一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希望通过这些挂图,让大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将来施工时遇到了,知道怎么做。 讲解(1): 提问:着火了,怎么办?(根据工人回答情况引导、归纳总结) 一种想法,着火了,我跑,别烧到我了,这是人的本能; 一种负责点的想法,着火了,赶紧救火。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适合不同的情况。正确做法:首先不能慌张,分析形势,迅速判断。刚起火,火势不大时,应迅速组织扑救;如果火势太大,现场不具备扑救

事故现场急救常识(2021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事故现场急救常识(2021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事故现场急救常识(2021版) 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类工伤事故。为了及时正确地做好事故现场急救工作,每个职工都应掌握一些最常用的急救知识。 1、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2、急救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救运。 3、常用急救方法: (1)包扎: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如伤口大量出血,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要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2)碰伤:轻微的碰伤,右将冷湿布敷在伤处。较重的碰伤,应小心把伤员安置在担架上,等待医生处理。 (3)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断,应将伤员安放在担架上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20厘米的木板或竹

片绑缚在肢体的外侧,夹住骨折处,并扎紧,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和伤势。 (4)碎屑入目:当眼睛为碎屑所伤时,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别的东西楷擦眼睛。 (5)灼烫伤: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创面感染。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送医院治疗。 (6)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其仰卧,解开衣服,但勿使受凉。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则施行人工呼吸抢救。 (7)触电: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关闭电门或用干木等绝缘物把电线自触电者身上拨开。进行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者。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应使其仰卧地上,解开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碍。触电者呼吸停止,则应进行人工呼吸。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急救知识培训

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保教老师培训会 培训内容: 为了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在园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园定期对保教人员开展了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

施工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 建筑施工行业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 现场急救是指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伤员送往医院救治前在现场实施必要和及时的抢救措施,总的原则是不论工地上发生什么样的伤亡事故都应该立即做好三件事:1、有组织的抢救受伤人员,以救人为主;2、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3、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打急救电话120。下面就施工现场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分别介绍一下急救的方法: 1、高处坠落的现场急救知识,如果有人从高处坠落,大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随意抬起伤员,因为伤员的内伤和骨折部位不容易被发现,只有等到专业的医生赶到现场才能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如果伤员所处的位置不安全,需要必须抬运的,必须用硬木板或模板抬运) 2、触电后的现场应急知识,首先应该尽快切断电源,触电者早一秒脱离电源,就会多一份生还的希望,在不便于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可用干燥的木杆、竹竿、衣服塑料制品等把触电者与电源线隔开,或是插入触电者身下,使触电者与大地绝缘,但必须注意触电者身体是带电的,抢救者绝不能站在地上直接接触触电者,另外还要注意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摔伤,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快在现场做不间断的人工呼吸,并挤压心脏,不要干等医务人员,更不要不经抢救直接送医院。 3、发生火灾后的现场应急知识,万一遇到着火怎么办,一般的火灾可用消防器材、水灭火,但特别注意的是电火、油火是由区分的,如果是电火,就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器灭火了,应该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赶紧用沙土、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需同时拨打119火灾急救电话求救,

触电事故的急救常识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6390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触电事故的急救常识示 范文本

触电事故的急救常识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高压触电应怎样解救触电者? 高压电线的电压等级较高,人碰上了高压电后,危险就较低压电大得多。碰到了高压电线后,应立即断开电源。断电源的方法和断低压电源的方法相同。如果距离开关近时,直接断开电源开关就可以了;如果离开关远时,救护者应穿戴同等电压等级的橡胶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子,并且用同等电压等级的绝缘拉杆或其他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往高压电线上抛短路接地线的办法。采用这种办法时,必须先把接地端接地,而后才能抛扔。抛

扔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扔到触电者或救护人的身上,以免发生危险。必须注意的是,在没有切断电源前,应做好接应触电者的措施,防止触电者掉下来摔伤。 触电救护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 触电者经抢救脱离电源后,只是完成了救护工作的第一步,随后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护。在紧急救护中,如果触电者还没有失去知觉,应该先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地方休息,同时请医生来诊治或送医院治疗。如果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已经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应当使触电者仰卧,解开衣服使呼吸不受妨碍,周围不要有人围着,以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如果发现触电者已经停止呼吸,或呼吸困难、逐渐短促,显出痉挛现象,应立即就地施行人工呼吸。同时要迅速找救护车送医院诊治。在送医院途中,人工呼吸仍须继续进行,不可中断。如无救护车,不宜作长途搬运,以免耽误救治时机。需注意的是:人工呼吸须连续耐心地进行,往往施行几小时,触电者才恢复知觉和呼吸。 为什么要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法是触电急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它是用人工方法帮助触电者恢复正常呼吸。因为人触电后呼吸逐渐减弱或停止。在这种条件下就得用人工的方法帮助触电者恢复正常的呼吸。否则,触电者便会因呼吸困难,逐渐地停止呼吸而死亡。

施工现场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施工现场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什么情况下需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答: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用量50KW及50KW以上。此外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1KV以下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多少米? 答:4米。 3、变配电室要求做到“五防一通”指的是什么? 答:五防:即防火、防水、防雷、防雪、防小动物。一通:即保持通风良好。 4、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答: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5、对电击所致的心博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多少次? 答:60-80次。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箱是指哪三级? 答: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7、在操作闸刀开头和磁力开关时,为什么必须将盖盖好?

答: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熔丝熔断飞溅伤人。 8、电工在停电维修时,必须在闸刀处挂上什么警示牌? 答:“正在检修,不得合闸”。 9、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哪种保护系统? 答N-S接零保护系统。 10、我国根据环境条件不同规定安全电压有哪几个等级? 答:6、12、24、36、42为安全电压额定值等级。 11、施工现场配电系统的漏电保护应如何设备? 答:应按两级设置,并应具备分级分段漏电保护功能。一级漏电保护设在开关箱,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客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另一级漏电保护应设在总配电箱。 12、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应采用什么材料制作? 答:施工现场接地装置接地体应采用圆钢、钢管、角钢、扁钢等材料制作,螺纹钢不能作接地体。 13、配电屏(盘)上的配电线路应有什么标志? 答:配电屏(盘)上的配电线路应编号,并标明用途。 14、什么叫触电,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

员工安全教育读本之六(事故现场急救与处理)

员工进厂前安全教育读本 之六 事故现场急救与处理 在作业现场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及时采取科学、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就可大大降低受伤人员的死亡率或减轻受伤人员伤愈后的后遗症。因此,每位从业人员都应熟悉并掌握现场急救的简单方法,以避免或防止延误救护时间和采用不正确的救护方法,使事故发生以后的自救与互救更具及时性和有效性。 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法 当出现安全事故后,现场伤员急救的步骤是首先检查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停止,应即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其次是对于流血

不止的伤员,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迅速止血;再次是治疗休克、对骨折进行固定、包扎伤口等。因此,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是现场急救的第一步。 人工呼吸法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时,用人工的方法使空气进出肺部,供给人体组织所需要的氧气,称为人工呼吸法。采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可及时而有效地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维持通气功能,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缺氧状态,使机体受抑制的功能得以兴奋,恢复人体自动呼吸。因此,人工呼吸是复苏伤员的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 1.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即让伤员仰面平躺,头部尽量后仰,鼻朝天。救护者跪在伤员一侧,一手捏紧伤员的鼻孔(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掰开伤员的嘴并将其下颚托起。救护者深呼吸后,紧贴伤员的口,用力将气吹入。同时仔细观察伤员的胸部是否扩张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吹气是否适度。当伤员的前胸壁扩张后,停止吹气,立即放松捏鼻子的手,并迅速移开紧贴的口,让伤员陶廓自行弹回呼出空气。此时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重复上述动作并保持一定的节奏,每分钟均匀地做16~20次。另一种是口对鼻吹气法。如果伤员口腔紧闭不能撬开时,可用口对鼻吹气法,用一手闭住伤员的口,以口对鼻吹气。 除此以外,还有两种人工呼吸法。即俯卧压背法(此法多用于溺水者)和仰卧举臂压胸法(此法多用于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的人)。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换气量比较小,仰卧压胸法每次的换气量约800mL,俯卧压背法仅约例400mL,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的换气量约1000-1500 mL。由此可见,在现场应优先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2.实行人工呼吸时的注意要点 (1)实施人工呼吸前,要解开伤员领扣、领带、腰带及紧身衣服,必要

塌方急救要点安全常识(新版)

塌方急救要点安全常识(新版) By learning safety knowledge,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and life.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塌方急救要点安全常识(新版) 地震、建筑施工及农村劳动中有时会发生塌方。塌方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两种严重的后果:一是土埋窒息,迅速造成死亡;二是石块土方压埋肢体,引起挤压综合症。石块土方压埋肢体时间较长,大腿等肌肉丰满处细脑易坏死,产生有毒物质,一旦人被救出,肢体重压解除,毒素就进入血液循环,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表现为伤部边缘出现红斑,肢体肿胀,伤员口于舌燥,恶心呕吐,厌食、烦躁乱动,尿量减少或无尿,因此,发现塌方要及时抢救。 1.救出险境。抢救全身被土埋者,根据伤员所处的方向,确定部位,先挖去其头部的土、物,使被埋者尽量露出。迅速清洁其口、鼻周围泥土,保持呼吸道畅通,进行口对口吹气,然后再挖出身体的其他部位。

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部心脏挤压。 3.对各种外伤进行现场处置。 4.如果局部肢体受挤压,在局部解除压力后,应立即用夹板将伤肢牢牢固定住,严禁不必要的肢体活动,伤部应暴露在凉爽空气中,送医院处理。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

安全急救的培训知识

安全急救的培训知识 关于安全急救知识的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2、紧急救护的程序 3、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 ⑴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⑵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4、紧急止血法 5、中毒窒息急救 6、触电急救 7、中暑急救 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者愈后的生存质量。 原则:快抢、快救、快送,即“三快”。 2、紧急救护的程序: ①拨打120 ②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③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④先抢救危重者⑤优先护送危重者 3、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 ⑴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⑵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3、紧急止血法: 一)、止血 1、指压法: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五颈椎横突, 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 2、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 3、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4、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5、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