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感知世界

认识与感知世界
认识与感知世界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及其检验标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教学难点: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引言

在第一章,讲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接着,我们又讲了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从这一章开始,要进一步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能否正确地揭示其规律性?如果能的话,又是怎样实现的?这就是通常叫做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论的基础和来

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中介系统有两个子系统,作为人的肢体的延伸、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如千斤顶、机器手。

作为人的感觉和大脑的延伸、智能的放大的工具系统,如放大镜、显微镜、电脑等。

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1)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所谓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而认识和改造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获取利益、价值。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了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譬如,中国古老的农耕生产,就需要人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情况,就产生了二十四个节气,用于指导农事;结绳记事,用于记录事件及其数量的方式。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皆有此习惯。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改进新的工具,使认识活动不断发展。

例如:寻找“上帝粒子”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欧洲太空总署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本质和规律得以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与对象直接的接触,从而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人的大脑中,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877年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出版了《古代社会》一书。恩格斯称赞它为“今日划时代的少数著作之一”。并运用书中的成果,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书中专门列了一个副标题:就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

《古代社会》是一部研究原始社会的杰作,在摩尔根以前,人们对原始时代的

社会组织几乎一无所知。而摩尔根本人也是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他又是如何了解原始社会的氏族状况呢?

原来,在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美国,还残留了一些没有开化的原始部落。摩尔根多次探访印第安人的住地,与们频繁交往,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后来,摩尔根干脆当了印第安人的养子,成为这个部落的一个成员,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样使他了解到了印第安人不向外人透漏的习俗和仪式。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实践中来的,也就是从人的直接经验中来的。这不是说每个人的认识都必须靠直接经验。

我们有谁登上过喜马拉雅山之巅呢?有谁又亲身经历了非洲大草原一年一次的动物大迁徙呢?

有谁考察过大连的蛇岛呢?

蛇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岛上只有一种黑眉蝮蛇属剧毒蛇。蛇岛的蝮蛇头和牙特大,毒性甚烈,1克蛇毒液可毒死1000只兔子,3万只鸽子,0.1克可致人死亡。蝮蛇都非常善于伪装,不仅躯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酷似,连栖息的姿态也能摹拟周围的物状。岛上的蛇一般不袭击人,只要不触犯它,即使离它很近也无害。另外,蝮蛇的特点是,判断周围环境不依靠眼睛,而靠眼鼻之间的一个特殊器官——颊窝。颊窝状如漏斗,是一个灵敏度极高的热测位器,能察觉摄氏0.001度的温度变化。

以上对蛇岛的介绍,我也是从网上找到的,我本人并没有去蛇岛。

所以,个人的直接经验虽然很宝贵,但毕竟有限。个人还必须吸收大量的间接经验,也就是从书本、报刊、影像中获得。这些知识对别人是直接经验,对你就是间接经验了。

在十六世纪,麦哲伦和他率领的二百六十五名水手,花了近三年时间,历尽艰险,付出了二百四十七生命的代价,绕地球环行一周,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今天,我们知道地圆说,就不必重演麦哲伦的历史。

可见,间接经验同样是宝贵的。

牛顿说过:假如我能比别人瞭望的略微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当然,读书代替不了实践。对于间接经验的理解,我们也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对我们来说,既要刻苦读书,又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态度。

C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恩格斯说过:“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例如:番茄被发现无毒的故事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服务实践,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所以,认识是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绝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与认识总是相互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要深刻理解这一问题,我们还必须分析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及其区别。换言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原则的区别。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客观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等。

(2)反映具有创造性。案例:孤岛卖鞋,体会其中的反映具有的创造性。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活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能动飞跃。

案例: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维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进而达到抽象思维,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A 感性认识——“生动的直观”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特点;它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但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凭感性认识不行的。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即轨道定律、周期定律和面积定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说他的老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观察行星的运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对行星运动的感性认识可谓丰富极了,可就是没有发现其运动规律。后来他在去世时送给了他的助手开普勒,开普勒对这些材料进行概括总结,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这个案例说明什么:知识不能从感性认识、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性的思考中得出。同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每天都与商品、资本打交道,但只有马克思在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才发现了它的本质。

“舍罕王赏麦”的故事说明:国王根本没有对巨大数量的感性认识,只能借助数的概念,通过抽象的数字运算才能把握。可见,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的,还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抽象的思维”

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通过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人们不能将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

一种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抹杀理性认识的作用,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叫做经验论。这种人叫经验主义者。他们犯的毛病是不能从特殊的经验中概括出一般的东西,而是原封不动地套用过去的经验,就不可避免地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与经验论相反的,另一些人只承认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先于感性认识而存在,不承认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开端。这在哲学史上叫做唯理论。这些人犯的错误就是教条主义。只相信书本上的只言片语,不予具体的客观事件结合。

这两种问题,虽然形式不同,但病根都是一样的,都是形而上学地将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

我们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首先,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其次,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和发展。

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话)。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存在1900年的理论是错误的。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形式上表现为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内容上是推进认识的深化与提高,本质上体现了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认识过程是由无数个循环构成的,并表现出反复性、发展性和无限性。

提问:认识过程为什么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往往无法一次完成。

恩格斯曾经指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例如: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就经历了几个世纪。

二是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理论、思想、计划和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但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活动还没有完成,并且永远也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如何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统一。所谓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相一致。

案例分析: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案例分析:初级阶段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

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必非要比老师差,老师也不一定非要比学生好,知道道理有先后之分,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兴趣。所以,尊敬自己的老师是应该的,但是更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过程中产生的一对冤家兄弟,它们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真理和谬误是什么呢?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同是反映,一个是正确的反映,一个是歪曲的反映,它们是相互对立的。

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例如:几何学的运用范围)“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统一: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谬误产生的根源:

(1)主观性: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加入了主观的成份。例如:皇帝狩猎吐痰的故事

(2)片面性:对事物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认识,割裂了事物相互间的联系。

例如:盲人摸象的故事

(3)表面性:有真相与假相、正面现象与反面现象、大量的普遍现象与个别的特殊现象等等,对这些如果不加以区分,就要上当受骗;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三级本质以致更深刻的本质。如果只见现象,不见本质,或只停留在初级本质,

不去深入研究更深刻的本质,就会犯表面性的错误。例如:伯乐相马的故事(二)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没有谁去公开反对它。

真理具有客观性。或者说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因为: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

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它与认识对象的状态、本质和规律具有一致性。

最后,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人们的客观性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案例:罗蒙诺索夫与一贵族的争论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是对客观物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谬误有原则的界限,是不能推翻的。就这点来说,真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获得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某一方面和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在认识的广度上是有限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认识的深刻程度、精确度上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所以,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相对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任何真理都反映了一定的客观内容,不可抹杀,所以说,它是绝对的;

任何真理又都有一定的范围、一定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说,它是相对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不可分割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相对之中有绝对。认识总是从相对真理逐渐逼近绝对真理的无限深化的过程。如果我们把绝对真理比作长河,每一个相对真理就是这个长河的水滴。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

牛顿在其弥留之际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不知道世界上的人对我的观感如何;不过,以我自己看来,只不过像一个孩子,在海滨嬉戏,时常拾到一块较平常光滑些的石子,一个较平常美丽些的贝壳,聊自赏玩,至于真理的大海洋则在我的面前完全未被发现。

这里,固然有科学家自谦的成分,却也讲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道理。

我们知道牛顿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仅在物理学方面,他创立了古典力学理论体系,开创了一个牛顿时代。三大运动定律迄今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有效应用于计算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行轨道以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运行轨道,它甚至分秒不差地预报了百年之后地球上某处能够看到的日食、月食的时间。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牛顿力学奉若神明,看作是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不行,在十九世纪末,一系列新的发现和新的实现向牛顿力学提出了挑战。

对此,我们是对其修修补补,以维护其绝对权威,还是对其提出怀疑。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采用了相对的概念,提出了包括宏观和微观世界在内的物质运动规律。

所以,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解释了真理的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那么,怎样判断是正确认识、歪曲认识,需要一个判断标准或检验标准。

古今中外,对真理检验标准的议论名目繁多:

一是权威标准

——圣人:自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圣经: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曾因为触犯《圣经》而被教会

宣布为“异端邪说”。

——圣人、圣经:伽利略在一封信中说:有一个学生告诉自己的经院哲学老师,说他看见了太阳黑子,老师对他说:我的孩子,回家去吧,无论在圣经还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里都没有谈到黑子,这些黑子只在你的眼睛里,而不是在太阳上。

二是以我的意见为标准

明代思想家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他看来,儒家经典并不是“万世之至论,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以我的意见为标准,虽然反对了对“圣人“的迷信,但又会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实际上还是没有标准的。

三是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标准

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标准,听起来很有迷惑性,似乎要客观点。但同样不成立。

真理往往是有个别人或少数人首先发现,而多数人暂时不能摆脱传统的偏见舒服。众所周知,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就曾遭到多数人的怀疑。

四是以是否有用为标准

美国的实用主义者詹姆斯:“凡是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并使我们获得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

上帝的观念是真理,因为上帝的观念至少能给人以安慰的效果,至少可以给我们以星期日休息的利益。”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而实践却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能够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通过实践进行比较、对照。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如果认识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认识被证实了,即是真理,否则,失败了,则是错误的。

(二)逻辑证明可以起到实践检验真理的重要补充作用

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的真理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

(三)实践作为检验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绝对性):强调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离开实践,再没有其他的标准。

不确定性(相对性):由于各种原因,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对一些问题的解释目前无法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例如:外星人的话题

视频播放:美国第51区闪现外星人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与价值尺度

任何实践活动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的,即以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满足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体对于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就要受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真理尺度: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真理,按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价值尺度: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的,这就是实践目标,只有这种实践才是有意义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

(二)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如实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理作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

人文精神——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努力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案例一: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是她不断取得科学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次,客人看到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颁发的金质奖章,感到十分惊讶。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并提炼出金属镭,但她放弃炼制镭的专利。她说::“镭不应该使任何人发财。镭是化学元素,应该属于全世界。”

我们说,居里夫人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案例二:克隆技术运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影片《逃离克隆岛》

人类已经掌握了克隆技术。它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人工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目前运用于人类的有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对于生殖性克隆是禁止的。

今天,我们倡导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思考题

1.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化学光线(1882年6月8日《自然界》,拉伯克),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结合以上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CNIC)第一次向世界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为62万;到2005年7月21日,该中心第16次发布同类报告时,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数已猛增到1.03亿,居世界第2位。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两面效应:它既可以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也可以被用来散布种种文化垃圾;既为人们思想观念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又为许多负面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表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

存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正日益深刻地受到影响。(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6页)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3.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4.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6.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阅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三、九、十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第2章,1、

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6.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那一刻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那一刻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的星空. 题记 岁月如花,流年逝去,转瞬又是几个秋.西风依旧紧,黄叶随风落那一刻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那一刻,我们身处于闹市,伸张正义.久而久之,迷恋上了琉璃繁华. 那一刻,我们沉迷于游戏,所限披靡.久而久之,便听惯了父母的唠叨. 那一刻,我们领悟与书本,静静体会.久而久之,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15名、12名、11名层层递进.因为那一刻的我们,忘我、领悟、脱俗只为追求一种境界.俗世纷争、爱断情伤、尔虐我诈、皆已知其为虚幻也.亦谓春暖花开. 事事非非未必如人所愿,那一刻,我曾有过挫折,甚至跌入深渊.而又时那一刻的我穿过了千年的誓言,迈过了尘世的深渊.在那一刻的我们,十指相扣,不茶、不饭、不言、不语,只在眉头心间轻轻写下,情丝为笔,邂逅相遇,是我愿兮.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正所谓岁月不饶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又知道我们会奔向何方. 再回首,几多念,曾经的往事依旧新鲜,那一刻的人儿依然如在眼前,那一刻春风拂来暮然花开.

常回家看看 无意中听见阵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一歌,我突然陷入了深深沉思. 今天我回了一趟家,家里一切都很好,吃个年饭,我把刚换的衣洗了,妈妈叫我上坡帮助种花生,我非常乐意地答应了. 到了破上,我就拿着锄头开始挖了,种了几十分钟,我觉得腰也酸了,背也痛了手也被麦子划破了.唉,真难受呀!但是我并没有对妈妈爸爸叫半声苦.我知道,干活都是很苦的,如果我叫苦,妈妈又叫我回去休息,不让干那些困难的事.于是,我就咬紧牙,继续干下去.要酸就让它酸吧1背痛就让它痛吧1手破就让它破吧!大约到了六点钟,计划干的活都干完了,我们一家人就收好工具回家了.晚饭时,我吃的特多特多.没想到劳动有助于消化.可是痛苦还在后头呢1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全身每个关节都好象要与我罢工全都散了架,动也动不得,但是在父母面前显出男儿气概,不得不忍受着痛起床了. 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父母是多么不容易,而以前与对是多么不应该,从今天起,我将会更加努力的学习. 多少会,脑中浮现出爹妈在地里顶着烈日辛勤劳动的身影,我却舒适地作在教室里学习,不用顶烈日和忍受暴风雨的袭击,我有什么由不好好的学习呢?我好学习,学得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创造更多新进的工具帮助农民减轻劳动.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锻炼了思想,劳动坚定了意志,劳动人民的子女要保持劳动的本色.可贵之在于倒出了真情实感.

正确地认知自我和世界

正确地认知自我和世界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受限于自己的认知力。一般而言,我们的学识、经历和经验会形成一个隧道,人对事物的所有认知和判断都会局限在这个隧道内,并且还会想当然地认定真相就是如此。 但是,一旦有新事物出现时,我们的认知就会被顷刻颠覆。 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欧洲人认为世界上只有白天鹅,没有其他颜色的天鹅,在他们的认知中,这是存在了1000多年的“常识”,就是真理。但是,在踏上澳大利亚看到第一只黑天鹅的那一刻,欧洲人的认知崩塌了。 由此,“黑天鹅”成了欧洲人相互交流和往来信件中的常用语,喻指非常难以预料的、不同寻常的事物。 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不是世界本身。没有人能绕过自身的感知形式去认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在人的脑海中所呈现的样子必然受到其主观认知形式的塑造,这就是著名的“黑天鹅理论”。 创业,就是创业者带领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情。自始至终,创业都在与不确定性为伍。 对创业者来说,只有练就“躲刀”“避炮”“防止掉坑”以及“掉坑后爬出坑”的能力,才有可能赢得未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正确地认知自我和世界。 1.认知自我

认知自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几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不了解自己,但实际上,人很难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光彩和晦暗。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会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远见卓识;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会将自己的败绩归罪于运气和环境。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倡导:修身正心,知行合一。如果人的心不正,认知就不准确,就会出现偏差,进而导致错误判断。 通常我们会认为,朋友圈是一个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创业者认知力水平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在朋友圈中表现得极为自负,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最好谨慎地看待他,弱小和无知从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不过,自负≠吹牛。 从某种角度看,“吹牛”是一个褒义词,它是年轻人的标签,我们年轻时都吹过“牛”,而且还为吹过的“牛”拼搏过,这样的“吹牛”,可以把它看作是梦想。 总的来说,认知自我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在创业中,认知自我就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拥有哪些可以对创业活动产生帮助的能力和资源,知道自家产品的优点和缺点、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及自己能创造什么、能为社会带来什么等。

三年级语文下册主题丛书语文主题丛书《我们的世界》练习题和答案

五实小三年级下册 语文主题丛书《我们的世界》练习题和答案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奇妙自然 1.《霞光》 1.霞光里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 A.恬淡的,和谐的 B.闪闪的,亮亮的 C.美妙的,安然的 D.朦胧的,喧哗的 2.文中描写的霞光有什么特点?( ) A.给世界带来光明。 B.给人们带来安宁。 C.给世间带来美妙。 D.让世间万物安然沉醉。 3.“夕阳坠在半山腰,浓艳的晚霞烧红了西天,抛洒缕缕红光,令人迷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对照 4.“这光芒洒在青青的柳梢,弥漫着阵阵仙气,映得柳叶呈现一片红晕。”这句话中的“弥漫”可以换成下列哪一个词?( ) A.充实 B.覆盖 C.泛滥 D.笼罩 5.请你展开想象,为什么说落日产生的火星点燃了云彩呢?( ) A.云彩燃烧起来 B.云彩飘动了 C.云彩变得火红 D.云彩变得热起来 2.《火烧云》 1.以下生字注音标注有误的-项是?( ) A.蹭(cèng) B.溅(jiàn) C.装饰(sì) D.黎明(lí) 2.火烧云中,作者说是什么点燃了云彩?( ) A.落日 B.夜空 C.天空 D.星星 3.“落日不见了,云彩们也不肯退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夸张 4.《火烧云》中,长成黎明的“柙子”具体指的是什么?( ) A.朝阳 B.露水 C.白云 D.朝霞 3.《地球什么样》 1.“啊,地球原来是个椭圆球,浑身穿着花衣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2.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

我们的世界七年级作文600字

我们的世界七年级作文600字 我们的世界七年级作文600字 七彩的丝线编织出我们的世界,酸甜苦辣咸弥漫在空气中,她带给我们欢笑,带给我们泪水,更多的是,数不尽的奇妙。 到了,到了,终于要到了。轿车呼啸而过,停留在了鲜红的中国馆面前。 我们迈着大步走进去,照相机的闪光灯啪啪直响。一楼,二楼,三楼,之前肚子空空如也的照相机也算饱了一顿口福。到四楼了,舅舅故意卖弄关子,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清明上河图哦,带回你们可得把眼睛睁大了。我不屑,不就是一幅画吗,门票还贵得惊人。 走进一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进了个山洞,不,要比山洞大得多。墙上闪出光芒,抬头一看,那是……我穿越了?不对,我擦擦眼睛,原来是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啊!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小孩趴在地上,旁边还有一个气势汹汹的大人,手里,好像还拿着鞭子。我暗想,莫非是小孩考试没考好,挨揍了?不过这大人未免太狠心了吧。又有一群人站在河边,这时已经是晚上,他们手中一闪一闪的河灯徐徐下落,难道这天是端午节,他们在给屈原照亮? 这时,马的“嘚嘚”声传了过来,一个高个子坐在马上,神采奕奕,东瞅瞅西望望,旁边的人连连躲闪,瞧这气势,想必是个大官吧,再看旁边那骑驴的,路颠簸不平,他在驴上摇摇晃晃,看见旁边的人过来,笑着伸出手去打招呼,却差点摔了个“狗啃泥”,我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天越来越黑,家家户户亮起了灯,那些大树更是显得粗壮挺拔,繁密的枝叶随风吹动,点缀着黑黑的天空。夜深了,人群都进入了梦乡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眼前的清明上河图表面雄伟壮观,却凝聚了多少个中国人的汗水,正是这劳动的结晶,使得这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获得数不清的赞赏,被誉为“镇馆之宝”。 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奇妙的世界! 初一:谭凯文

认识自我(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认识自我(500字)作文认识自我,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关卡,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个人若能正确的认识了自我,那么在人生路上也便不会迷茫。古希腊人曾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的智慧的象征,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这样的一句话:要认识你自己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就有着错误的作为,所以要认识自我。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的认知都存在着错误的认知,那么将会作出错误的抉择。因为认知自己便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意识,它几乎是任何事的出发点,人的所作所为均以自我认知为基础。譬如富人就会认知道自己富有,消费的时候就会大手笔,穷人则会尽量的节省。试想如果一个穷人错误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富人,那么他的行为也可向而知了。清晰正确的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生的一大助力,所以要认知自我。既然认知自我是行为的出发点,那么清晰的认知将会令出发点更前。如果一个人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么便能清晰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修补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令事情一帆风顺。既然认识自我有着如此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认知自我呢?首先就是他人的评价,他人客观的评价,往往会带来重要的信息,自己的优缺点。并且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身上吸取经验。最重要的就是自省,这是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不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如果本身都不自省的话,那么那些都将成为废话。客观和主管的结合,才能更充分更正确的认知自己。高一:张政 篇一:《认识自我〉作文指导 认识自我,感悟人生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这不光因为"身在此山中",难识"庐山真面目",更因为人们的自卑或自以为是。因为这些,人们常常缺乏同自己对话,即缺乏对自己的审察、发现、怀疑、反省、忏悔的能力,因而常常会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损人又误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审视自己,认识自我,是一种能力、一种品德、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 每个人都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你是怎样地认识自我的呢?请以"认识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话题阐述] "自我",这是一个严谨的哲学命题,而对这一哲学命题的认知总会导致两个极致--沉湎和迷失。 曾几何时,我们沉醉在"自我"之中。因为我们沐浴着太多的幸福和自由,并把这种沐浴视为理所当然。我们过于追求思想的活跃,视野的开阔,个性的张扬,见解的独到,因而敢于用涉世不深的目光去独立观察人生,敢于用自以为成熟的态度去扫视世界。看自己的,想自己的,说自己的,写自己的,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膨胀,造就了咄咄逼人的惟我独尊"。 曾几何时,我们又迷失在"自我"之中。面对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我们常把眼光和经历投向了外部世界,不再关注我们自己的内在心灵,其结果是"自我"在世俗中逐渐沉沦,人生在浮躁忙碌中逐渐迷失方向,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可怕的是精神的狂妄或萎缩,灵魂的膨胀或空虚。红尘世界,芸芸众生,我们必须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因此客观地审视自己,正确地认识自我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信息” 2010-01-26 19:19 信息图形设计概述—信息的形式化表达系列一 引言 布林 分享/翻译 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图形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系统正确且高效的表达(传递)信息。 本文的初衷旨在对表达信息所采用的交互与视觉原理,方法进行详尽的讨论与研究。由于该主题涉及诸多领域,一篇blog短文恐怕只够写成概述。为了能够较为深入的讨论这一信息组织的形式化体系,故将讨论分系列进行,本文是第一篇。引译国外的一篇介绍信息图形化的文章做个概念的普及,为全系列做开篇铺垫,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享与文章,一起来探讨下列的话题! 1.了解信息的概念、结构(信息的三层次意义)及性质; 2.理解与认识用于表达信息的形式系统。图像、图形及高度抽象化的文字与符号(数学符号演化史)及形式演化的驱动

因素; 3.通过构建与现实世界的认知模型(现实世界-心理世界-柏拉图理想世界)及系列法则(格式塔原理-先天因素),关注人对信息及其结构的认知过程与原理。理解对一定量抽象的信息的组织法则(表达信息单元间的关联,并列,因果,包含,递进顺序,趋势,重要度及相互关系)与图形化需求的动机; 4.了解跨区域人群的文化认同(后天因素),了解人群的兴趣点以提升信息表现形式的趣味性; 5.对表达工具的讨论,通过对信息内部含义的挖掘,通过外在形式的表达(如颜色,形状,位置,大小,频率/速度,方向,质感等)形成受众的预感知,提升理解的效率; 6.简单的介绍哥德尔定理及相关的哲学论点,了解现实世界信息的复杂性与表达的限制。以求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更加有效的表达与组织形式的思考方式。 … 原文作者:Anders Ross 原文:InfoGraphic Designs: Overview, Examples and Best Practices

从书本认识世界,从世界认识自己

从书本认识世界,从世界认识自己 ————《非洲三万里》读书报告作者简介: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内容摘要:本书以“非洲之傲”列车为线索,记载了作者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同时讲述了非洲的历史,名胜古迹与普通非洲人的生活。 參考文獻: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约12亿)。 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约占非洲面积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不足非洲面积的10%。非洲大陆平均海拔为650米。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文本摘抄:○1走遍万水千山,得到最初的自己。愿世间的灵魂,都能相遇。 ○2其实,旅途上没有真正的独行。祭祀周遭没有人,还有非洲的原野,还有飞驰的机车,还有不时鸣响的汽笛,还有无数故事。就算这一切都没有,那我还有自己同在。 阅读感悟: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把我们自由,空闲的时间大大压缩,很少能有时间亲自出游,读书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读书或许很难达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读书带给人的收获远比走马观花的逛一圈强。因为,你拥有大把思考的时间与无穷的想象力。在无法亲身经历的条件下,读书是我们的一个认识世界的极好方式。那么,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出门在外,仰望星空,或许很多人都想过这个问题。是见见世面吗?是消遣娱乐吗?还是什么,这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旅行的意义在于成全自己。在旅行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欣赏很多景,面对很多人。在了解与见证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在弥补自己的内心,我们在路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见识形形色色的人。我们话费那么多的时间,走那么远的路,遇那么多的事,见那么多的景,识那么多的人,只是为了成全自己。旅行,使我们在奔袭中安静,在纷乱中镇定,使我们增加对大自然与生命的敬仰。旅行就是听故事,听不同的故事,听没有听到过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最后编写自己的故事。旅游是不安全也是不舒适的,但它能带给我们流光溢彩,繁花似锦的世界。当我们走过的路渐渐漫远,当我们双眸注视过的东西渐渐繁多,当我们闻过的气味渐渐五花八门,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变得宽容起来,接纳世界的不同与丰富。见多识广,方能清扬本心。读书,是为了更好

《没有我们的世界》读书笔记

《没有我们的世界》读书报告 美国记者艾伦·韦斯曼在《没有我们的世界》为我们描述了假如人类忽然从地球上消失之后,我们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是如何被时间一一抹去。人类所创造的辉煌的文明,可能不需要一个世纪就已经腐朽殆尽,而留下的恶果,却可以影响数十万年。作者勾勒出一幅没有我们的世界,从而让我们明白人类对于这颗星球的行径意味着什么。 这本书不仅仅是在预言,而是建立在对各方面专家的采访基础上的一种预测,作者走访了景观生态学专家、纽约水力资源主管、库伯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和植物园副园长等专业人士,对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几乎整个城市都建立在人类的精心照料之下,如果我们忽然有一天消失了,失去了土壤的吸收和植被的蒸腾作用,积聚的雨水会在城市中肆虐,首当其冲的就是迅速崩溃的下水系统,它们会被各种城市垃圾阻塞,而地铁将会被灌满雨水和地下水,整个城市会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20年作用,整个钢结构的地铁将会完全受到腐蚀崩塌,最终变成了河道网。铁质的桥梁会被腐蚀,屋顶、墙面和地板由于热胀冷缩支离破碎,水分子的侵入将会迅速的加快他们的开裂,而不用等到这些建筑分崩离析的时候,植物就以及开始进驻,它们将给予最后的致命一击,地基受到微生物和植物的侵蚀而瓦解,楼体也随着地基的瓦解轰然倒塌,整个曼哈顿城会被夷为平地,正常情况下看似顽强的蟑螂会因为没有空调和食物而数量骤减终至消失,而老鼠等则会被赶来筑巢的鸟类赶尽杀绝。用不到一百年,郁郁葱葱的树林将会覆盖整个城市,仅在林下残留着坚硬的陶瓷、玻璃和镀铬的洗具,而他们也终将被深深的埋入地下,最终参与地壳物质的循环。但是即便如此,原生性的植被也很难恢复了,因为大量的外来种和经济作物将会永远的扎根肆虐,直到有新的物种进化出对付它们的能力后平衡才有可能被打破。 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和文明在自然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失去的人类的精心照料,蔬菜、花卉、外来种都将被迅速的淘汰,原生性的植被和动物会迅速的占领了原本属于我们的地方,而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这个世界造成的创伤,却需要极长的时间来愈合。18世纪以来,人类对于煤和石油的使用彻底打破的碳循环,使得大气中的碳含量要远远高于正常水准。如果我们消失了,那么海洋需要大约1000年才能充分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需要经过约10万年的时间,才可能将大气还原到史前大气的水准。我们向环境中释放的重金属,也需要数万年的富集和沉积作用才能从循环中剔除。然而人类向太空中发射的无线电波、卫星、著名的航天器“旅行者”号等,或许将会比地球本身的存在还要长,几乎永远的保存在宇宙中。另外一些物质,半个世纪前才兴起的石油工业产物,则没人知道它们将会存在多久。塑料制品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并且看起来相对于其他的有机物垃圾它们更加“干净”,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的风靡。但是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生产的所有塑料制品,除了小部分被被焚烧以外,没有一件被完全分解。即便是所谓的可降解塑料,也仅仅只是因为参入了纤维素而可以破碎成极细的颗粒,这些颗粒仍然会被浮游生物滤食进而在食物链富集。那些早期聚合物更是因为加入了如多氯联苯(1970年被禁用)等毒素,在随着破碎降解过程的发生成为了定期向环境中释放毒物的胶囊。没有人知道多久才用细菌能学会分解这些聚合物,毕竟4.5亿年前植物进化出含有木质素的细胞壁后,经历了将近1亿年才有真菌能够分解它们,所以可能石油工业产品可能是人类留在地球上最永久的物品了。 作者不仅仅只是假设了如果我们忽然消失,这个世界将如何继续,他还设想了假如人类从未进化,地球会是何种模样,而人类的进化是否是必然的,和人类相同复杂的物种出现的可能性存在与否。700多万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旱灾袭击了非洲大陆,远古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遭受灭顶之灾,它们在各自不同的森林中进化,而其中至少有一种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迁居热带大草原。接下来的数百万年中,这些原始人学会了刀耕火种,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非洲大陆,在接下来的一次冰期也是最后一次冰期中,干涸的地球上,大陆桥一直从欧亚大

大学生自我认识总结篇章

大学生自我认识总结篇章 大学生究竟该怎样自我认识?正确认识自我就是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下面就是学习啦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自我认识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自我认识文章一:大学生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 步入大学校门,大学生便开始在学习知识、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而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要完成好自我认知这门功课,这样才能为将来更好地规划、发展自己。 一、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由心理学我们知道,人不但能认识到外界的客观事物,而且对自已的心理和行为也能认识,并能把自已的意图、思想、感觉、体验传达给自已,从而调节自我,控制和完善自我。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不在于他拥有多少优越的条件,而在于他如何认识自我。 二、认识自我不是一蹴而就的 认识自我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它需要不断探索和反思。我们在孩童时,是物我不分的,只知道自已需要什么,既不会考虑别人的需求,也不会调整自已和外界的关系。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问题:家长和老师会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往往简捷而明了:“我想当宇航员,遨游太空”;“我想当老师,为祖国培养人才”;“我想当····”诸如此类。孩子们对自已还没有正确的评价,对

成功的因素还没有考虑。但随着儿童的成长这种“自我为中心”的常规是要被逐步打破的。进入青年时代,我们开始走向独立生活,开始认识到自已和他人的区别,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好多事情是自已所不能驾驭的。这是认识自我的过程。 三、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和社会阅历的增加,人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这变化中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而要正确认识自己,首先我们就必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1、全面的认识自己 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又 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痛苦、烦恼上,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都转移到快乐之中,你将会得到幸福。同样的道理,面对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你将会悲观失望,停步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你将会充满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我们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停

《没有我们的世界》读后感

《没有我们的世界》读后感 我最初只是出于好奇去翻这本书,看着看着就感觉有些悲怆了。我随着作者的思路,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这本书充满了想象力,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久久沉醉于其中。它描绘了人类消失后,事物是如何退化到原始形态的过程。 这本书引人入胜,让我认识到了我们现在的处境。同时,陷入了沉思。看完后的感触是,人类其实是多么渺小啊,貌似我们可以统治这个世界,但最终都会被化解成无机物,包括我们人类创造的文明。你可以在书中看到作者描述的未来是多美好,但是那个世界没有人类。这就是,你永远不可能穿越时空隧道到达另一个世界的原因。 在看这本书时,我对作者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深思。人和大自然本来就是靠着互相依赖而生存着的,不管哪一方灭绝,地球都会被毁灭。以前,我从没想过人类会消失,这或许是我们人类求生的本能。对于发生的灾难,我们总是一味逃避,我们逃避得了核战争的毁灭和更大的灾难,可我们能一直逃避吗?我们忽视逃避灾难,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很渺小,我们能一直当个幸存者吗? 当我们已失去明天的时候,那时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没有每天充斥了废烟的空气,没有每时不停排出的变质的的液体,世

界会像一个天然的净化器一样过滤这些。当我们突然消失的那一天,这一切都会嘎然而止,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供暖设施,我们引以为傲的交通工具,从此都成静止的人工装饰品,默默的存在这地球上,直到有一天,洪水将他们淹没,密集的高楼会安静的等待着腐朽和侵蚀,所有令我们自豪的建筑,便会毁于一旦。 值得庆幸的是,当我们消失的时候,动物们的生存便终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地球本就从不是为了我们一种生活而存在,当一切发生这么大的偏差的时候,我们消失了,这是每个进化到了一定扭曲程度之后的洗涤,当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不用惊奇,不是么?非洲重新成为动物的天堂,农田都被废弃,铁丝网都被太阳和雨水报废朽弃,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满是成群的野牛,羚羊。。。我们曾经的宝藏就那样继续静静的躺在海底永远不再等待我们的发掘。就继续让它保持神秘的美。希望我们以为灭绝的生物能在那些我们未知的地方潜休着,然后慢慢的恢复它们脆弱的族群直到强盛。 有人会说,将来的事情,我们管不着。可是谁知道将来的某些事情就会发生在明天呢?说不定就让你赶上了。也许每一个读完此书的人,都会有一种冲动——如果我要是出现在没有人类的一万年之后该多好啊。虽然这只是通过假设来描述一种虚拟的未来,但确实也让我们看到一点,如果人们真正做到了尊重环境、爱护环境,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就是美好的。

如何认识自我

如何认识自我 一:序言 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我就是我,千万不要说,我若是某人,我就一定成功。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学生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探索更加主动自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更加强烈的时期。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积极

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展自我,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 二:问题引入 在现实生活中: 1:如果自我被扩大就容易产生虚荣心理,形成自满和自我陶醉。这种人喜欢炫耀、哗众取宠,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2:如果自我被贬低,就容易产生无能心理,认为自己无用,一无是处。这种人本来可以才华出众,成绩超群,却由于自我贬低,“非不为,是不能也”的自欺欺人的自我退缩伤害了自我。 三·问题提出: 1:那么应该怎样认识自己?

2:什么是正确认识自我?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4: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5: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我是否接受自己? 7:我是否满意自己? 8:我是否悦纳自己? 四:问题解决要点 (1)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2)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 ①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②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人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①全面认识自己: 1: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 2: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 ②认识自己优缺点 ③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4)认识自己的心态与情绪。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进行自我认知,并很好地进行自我体察,这样才能做到不被他人的贬损及褒扬所控制。 (5)认识自己的十大方法 一、从现实和历史的状况中认识自己。现实中,你最近

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序言 本议程是为人类、地球与繁荣制订的行动计划。它还旨在加强世界和平与自由。我们认识到,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包括消除极端贫困,是世界最大的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 所有国家和所有利益攸关方将携手合作,共同执行这一计划。我们决心让人类摆脱贫困和匮乏,让地球治愈创伤并得到保护。我们决心大胆采取迫切需要的变革步骤,让世界走上可持续且具有恢复力的道路。在踏上这一共同征途时,我们保证,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我们今天宣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展现了这个新全球议程的规模和雄心。这些目标寻求巩固发展千年发展目标,完成千年发展目标尚未完成的事业。它们要让所有人享有人权,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它们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并兼顾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 这些目标和具体目标将促使人们在今后15年内,在那些对人类和地球至关重要的领域中采取行动。 人类 我们决心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与饥饿,让所有人平等和有尊严地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地球 我们决心阻止地球的退化,包括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消费和生产,管理地球的自然资源,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即采取行动,使地球能够满足今世后代的需求。 繁荣 我们决心让所有的人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 和平 我们决心推动创建没有恐惧与暴力的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没有和平,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没有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和平。 伙伴关系 我们决心动用必要的手段来执行这一议程,本着加强全球团结的精神,在所有国家、所有利益攸关方和全体人民参与的情况下,恢复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活力,尤其注重满足最贫困最脆弱群体的需求。 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互关联和相辅相成的,对于实现新议程的宗旨至关重要。如果能在议程述及的所有领域中实现我们的雄心,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得到很大改善,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正确认识自我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认识自我 改造世界

认识自我改造世界 人是从猿猴经过上万年的演变进化进而变成具有四肢、思想、灵魂的生命个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大千世界的深刻认识,人们也慢慢的适应了整个世界。从而需要改变世界来适应自身的发展,因此认识自我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改造世界,进而更好的发展自己。怎么样才能认识自己呢?这就需要我们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得到真确的理论,或借鉴已有的正确理论,进而实现改造世界,形成我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在世界的时间岁月。要这段岁月里,有追求、有渴望,有奋进、有奉献、有坎坷、有失落,它伴随着你的人生,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风雨中,都镌刻着人生的历程,体现着人生的价值。 但是,短暂的人生之旅,怆然中应含着自信,叹息中须透着豪情。人生好比一本书,只有用美好的心灵去读,你才能读出价值,才会读懂爱憎,读懂痛苦与欢乐,读懂追求和奉献是人生的神圣和永恒。 阴阳学对人生价值:社会是残酷的,如果没有权力、地位、财富就永远不能出人头地,永远被人欺负。因为世界没有公平只有强弱。有的人一出生就有豪车豪宅而且是庞大家业的继承人,有的人一出生只是穷乡僻壤受寒冷受饿的孩子。自己的人生只有改变“权力、地位、财富”其中一项,才可以获得社会上的优势的生存机会。古代人相信请阴阳师按照生日在“紫冰银结印符”雕刻“瀛鸯、澞塬”结印阵之后再结印册上添加“染付春秋、筌蹄胡禄、水差芥子”结押这样可以助好运帮助自己获得权力、地位、财富 正是因为世间有多种多样的人生追求,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无论是选择大江东去或是小桥流水,都是各人的心志使然。人各持不同的人生态度,追求煊赫显耀的未必高尚,意在淡泊清静的未必卑下。于是,不同的选择,构成的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形成了不同的人生价值。 吐出自己最后一缕蚕丝,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蚕茧,这是春蚕的价值;为使昏暗变得光明,献出自己最后的光和热,这是蜡烛的价值;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让零配件构成一台精密的机器,这是螺丝钉的价值........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先就得明确我们最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只有在我们心中确立下了个是非标准,一个遵循的行为准则,一个终极信念。这个信念才会正确的引导着我们向正确的方向一直走下去,最终达到我们理想中的目的地。那么这个终极信念是什么呢? 它就是“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下,中国人民站下来了,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三座大山被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武力化解掉。

我们的世界作文

我们的世界作文 篇一:我们的世界需要环保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什么都不缺的。有学校、办公楼、游乐场等等地方。 可是,我们在欢乐的同时,也丢弃了一样十分重要东西。那就是我们天天说的——环 保。 环保说的容易,做得困难。有很多人说得到,却做不到。所以环保渐渐被人遗忘。世界也就从天堂变成了地狱,从仙境变成了荒地。白色垃圾正在慢慢吞没我们的绿色,慢 慢使世界变成了灰白色。可是环保的人还是有的,但是污染环境的人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环 保的人了。所以我们才需要更多的人来环保。 在平时常常看见小区门口垃圾成堆、苍蝇滋生、蚊虫甚多。每次路人经过都会捂 着鼻子绕过去。是呀!谁不会绕道走开呢?在新闻上也常常有垃圾的特写镜头。录音机里 也常常传出有车主乱扔垃圾的现象。是谁制造的垃圾呢?是谁是环境受了污染呢?没有人 会知道,只有他心里才知道。可是他会出来承认吗?不会。所以,在环保上面要再加上自觉。环保不是强迫性的,是自觉性的。如果强迫的话,过没几天就会把环保置之脑后了。 这样环保就没意义了。 世界是大家的,环保也是大家的。为什么就要抛弃环保呢?难道环保是负担吗? 如果你这样回答的话,那你就是个王八蛋!环保,不是累赘,而是我们美好生活源头的力 量啊! 如果我们丢弃了环保,就失去了美好。如果我们丢弃了环保,就失去了幸福。如 果我们丢弃了环保,就失去了深圳、中国,地球!没有了环保,到处都没有生机:没有了 环保,到处都没有绿色。绿色代表和平,没有了绿色,那不就没有了和平了吗?世界不就 乱了吗?难道要因为抛弃环保,而抛弃了我们美好的明天吗?不要。所以,现在就开始做 环保吧。捡起身边的塑料垃圾带,捡起脚边的纸屑,丢掉白色污染,创造绿色家 园! 做好环保,从我们做起! 篇二:我们的世界 风把叶儿吹落下来,它好不开心,它不想离开大树。我看到这一幕,不禁长叹一 口气。 是呀。这叶儿就好比出门读书的学生,大树就好比他们的家,而风就好比促使叶 儿离开大叔的罪魁祸首。叶儿不喜欢风。因为它让自己离开了家,与母亲各居两地。 是呀。这叶儿就好我们,大树就好比我们睡的床,而风就是时间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我们躺在床上睡着了。还没睡够就被无情的时间把我们拖了起来。匆匆想学校跑 去。

认识自己议论文

认识自己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订购吧我们的世界攻略

订 购 吧 我 们 地 世 界 攻 略 第一话新米战士诞生 一开始谈话后从父亲处得到.到役所接任务.任务可以一次接多个,接任务时最好接一次冒险地图可以同时做地任务.接任务后去把所有可以谈话地地方都去谈一次,冒险开始.一开始先接虫子地三个任务吧.任务完了后得到一张任务纸(用了地话任务中会出现一只相对很强地兽人,将其讨伐可以得到一件防地衣服). 完成后得到下一张任务纸 第二话魔女出现 用第一话最后得到地任务纸进入任务,可在任务里遇见第二人——魔女.过一天魔女加入,并出现地下地图和兽人怪物种和下一张任务纸,使用之,这次是换魔片地.出来后官厅地老伯出来谈话,第二话结束… 第三话洞穴 去学着家接任务,按照草原草原洞穴地顺序进入任务. 怪物种类我用了兽兽兽人.进去打山羊掉地酒和兽人掉地物品,完成后找学者.睡觉后得到战士勋章. 第四话深林食者 得到深林地形和新地任务纸.并在官厅里遇见第三人——大男.按照深林深林顺序进入任务.这个任务是游戏地第一个战,出发前先换上最好地装备,带满回复药.对于现在地装备来说十分强,多不说(多),招数大多范围,占地格.建议先练练级做做任务再去挑战. 完成后取得勇气勋章一枚,回去找大男,他说明天会加入. 第五话野菜嫌疑退治

大男加入,并得到植物种类.帮魔女换上弓箭.然后去物品店接野菜嫌疑任务,全深林植物.进里面打植物,得到物品交给物品店,任务完成. 第六话宝箱 先去学者爷爷处接任务.再开个有洞穴地图和地下宝箱地任务并使用任务卡.进入任务,一分钟内消除个自爆装置(有绿灯地石碑,问了会变红色)….(开宝箱要开机关并且只有一定几率(盗贼)当然任务这个不会)这个任务宝箱要用换魔女答一个问题,会有答案石碑地.回答正确后洞穴里地宝箱才能打开.取得物品后回到学者家打开宝箱,最终会出来说话… 第七话化出困 去役所接眼镜男任务(消灭亡灵).出现不死种类怪物,获得一张任务纸(打一只强怪,大概级地野猪).胜利后获得热血指轮,攻.入去杀若干亡灵取得物品回去报告完成任务. 第八话盗贼地兔罪符 一开始取得战士勋章一枚,按森林森林洞穴洞穴设,在地下楼见到第四人——盗贼女.回来后睡觉去广场谈话.再按草森洞洞进入任务,进入盗贼地草原,盗贼地森,盗贼地砦,盗贼地砦专用室..里面与黄金战士战斗(级左右).同理,多带点回复道具,装备好强力魔法,消灭之.获得道具回城,找老伯拿奖金,盗贼猫女加入.先更新下装备和魔法吧 第九话鸟肉 获得新任务纸,鸟类怪物,地上第三地图.开三个森进入任务后发现冒险世界被兽人袭击, 完成任务后回家睡觉,接到老爸地鸟肉任务….全部鸟图,选,打样鸟掉地物品,有柏树地地方比较多鸟.打完后交鸟肉老爸送酒…得到新地任务纸 第十话惩役年 学者处接任务,按荒地森林草原地下牢地下牢,怪物全魔人(每次学者都会说地).先去杀刚刚任务纸地海豹,完成任务,第二天再进入样地图,得知囚犯逃狱,

认识世界从认识自我开始

认识世界从认识自我开始 ——浅谈怎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书面解释为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品质等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它是个体在与周围客观世界长期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完善起来的。 两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意识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表现为害怕生人、不要陌生人抱;有羞耻感,害怕别人嘲笑;占有欲强,但凡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方设法想得到;说话流畅的小孩使用第一人称“我”的次数越来越多┄┄但这些自我意识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长此以往,会形成极不健康的自我意识。怎样让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呢?我认为,应该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开始。 首先,巧设游戏,帮助幼儿自我认识。 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正确认识自我,就得站在“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于是,我在班内进行了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喜闻乐见的人物角色。他们喜欢画画,我就分好老师、学生的角色;他们喜欢逛超市,我就分好营业员、收银员、购物者等角色。以下是我在班内开展“一起逛超市”活动时的片段。 红红今天来到了超市,看着满货架的商品,左逛逛、右瞧瞧,最终她将一个芭比娃娃放进了购物筐里。接着,来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面包前面,拿了一个最漂亮的奶油面包放进购物筐里,紧接着一发不可收拾,转眼间,购物筐成了一个小“超市”。拎不动了,红红满足地来到了“收银台”付钱。

收银员(也是幼儿扮演):你买这么多东西呀? 红红:是呀,都是我喜欢的,给多少钱啊? 收银员:要很多钱。 红红:我又一个钱,够吗? 收银员:不够,这一个钱只能买一个面包。(老师伺机提醒收银员) 红红:我不,我就要全买,我妈妈就这样给我买的。 收银员:你的钱不够,就不能买。 最后,红红把东西一放,跑到一边生闷气去了。 这时,作为教师的我及时出现,让其他幼儿来评评理。小朋友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有的说应该多向大人要点钱,有的说不能一次买好多东西,会吃坏肚子;有几个幼儿说,红红还是应该节约一点┄┄众说纷纭。通过这样的交流,其实使幼儿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事都不能只依着自己,还得考虑到许多问题。同时,也明白了红红的做法是否得当,并与自己的曾经的做法相比较。这样的游戏既锻炼了参与角色的幼儿,也正确引导了一群“旁观者”。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功与失败都将是他们涉世的经验,既可以认识自己,也可以认识同伴,这将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其次,以积极乐观的语言导向幼儿自我评价。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评价。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高,且带有主观情绪性,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教师评价幼儿时,要积极、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要有意识地从对外部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