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

改革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学

年级:2011级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叶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中国本土化、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整体综合式的大型课题。其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l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一、叶澜教授简介

叶澜教授,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等。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义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等职。已出版的专着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撰写并主编的丛书与研究报告有“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系列丛书、《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多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是“新基础教育”的先行者。

二、“新基础教育”提出背景

20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新基础教育”研究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进行研究,在对时代精神深入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理想。“新基础教育”研究正是要为中国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基础教育而研究,在该课题研究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社

会当代发展变化的研究,以及这些变化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影响与需求的研究。“新基础教育”深入研究了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学校变革的基本走向,以及为实现学校变革进行努力的方向。

三、“新基础教育”研究历程

“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内在相连的发展阶段,它们分别是探索性研究阶段、发展性研究阶段和成型性研究阶段。

1. 探索性研究阶段(1994年9月一1999年9月)

1994年开始“新基础教育”研究时,尚没有申请任何课题。直到1997年,“新基础教育”研究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课题,课题名称为“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研究”。这五年间,叶澜教授先是在1994年第10期的《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一文。文章着重从认知能力、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三方面对新教育理想的核心——新人形象进行了描述。目前看来,这篇文章可谓“新基础教育”的奠基之作。后来,在《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上,叶澜教授又发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二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这是一篇从生命视角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文章,在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过这两篇文章,叶澜教授和她引领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站在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台。

2. 发展性研究阶段(1999年9月一2004年5月)

1999年9月开始“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时,也没有立项,由几所学校自愿合作开展起来的。2001年,这项研究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课题名称为“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当时已有多所学校进入试验中。这5年是“新基础教育”内涵日渐清晰、目标日渐明朗和确定的阶段。一个显着的标志是,《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上发表了《“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一文。另一个标志是,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明确表达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自觉意识。叶澜教授先是在《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上发表了《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同年,又在《教育研究》第5期上发表了《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一文。在这两篇文章中,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2004年5月,“新基础教育”课题组在上海举行了结题评审和大型现场研讨活动。有关“发展性研究”的成果集中反映在叶澜主编的一套“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

究丛书中。

3.成型性研究阶段(2004年6月一2009年6月)

这5年是“新基础教育”研究开始对理论、实践进行总体反思和提炼的阶段,很明确地将研究重心由“课堂”转向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学校整体性转型性变革”上来。这期间,叶澜教授领衔承担了教育部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发表了《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百年反观:为了教育学的未来》、《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转换思路进一步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我与“新基础教育”》、《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转型性变革中的评价改革——基于“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的探究》等一系列文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9月,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一书问世。这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2009年5月,“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成果发布暨现场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老校区召开。会议上推出了“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

四、“新基础教育”的主要论点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叶澜教授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造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1.“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2.“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

换。

3.“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4.“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五、“新基础教育”的影响

叶澜在探索“新基础教育”过程中,通过与中小学师生对话,构建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在世纪之交,引领着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潮流,并直接催生了我国第一个本上化的教育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新基础教育”从“九五”的探索性研究到“十五”的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从课堂、班级层面提升到学校层面,理论逻辑不断推进,研究实践不断扩展,通过全面反思传统学校教育,提出“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想,具有创新价值。鲜明生动且富有诗意地概括了“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强调研究的过程和过程中的互动与建构,这是对传统的、规范的、“学院派”的研究方法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该研究最大价值在于探讨转型社会中教育的转型问题,认为中国基础教育需要一个质的变化,社会正在经历由传统向现代的深刻变革,“新基础教育”正是为实现或促进这种变革而寻找一种可操作的转变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尝试和实践探索,走出一条中国教育创新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叶澜.成形性研究报告集[C].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张荣伟.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04.

5.张荣伟.“三新鼎立”:历史谱系与本真意义[J],200

6.

6.李家成. 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对“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体悟[J]. 教育发展研究. 2003(03).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 新课程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众多的学者、专家、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校长与教师代表以及部分社会人士持续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产生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于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最新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 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团体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践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念为: 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⑵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⑶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 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改革 (1).

一、名词解释 1、素质教育: ①、一定与应试教育对应? ②、素质教育好,考试也不差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的发展的要求,以面向权益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波、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和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2、艺术思维: ①、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数学与哲学思维方式不同 ②、国家轻视,但他很重要,与之对应的是诗性思维 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彼此渗透,相互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与特性思维相似,艺术思维也注重情感,意会和想象。教育上的艺术思维可以很集中的体现在对艺术生的教育上。他们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浪漫思想以及浓烈的艺术思维。 3、判断力教育: 多元化时代急需判断力教育 是一种擦亮眼睛,驱逐黑暗,朝向真、善、美的强的意志活动。它是一种崇尚质疑、辩驳和探究的教育活动。一个人的判断力即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选择

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一个人“知-情-意-行”的逻辑一致性,标示着一个人的判断能力水平,一个人的判断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认识实践的结果。 4、新教育实验:(名词解释或简答 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逐步构建了以“五大观点-六大行动-四大改变”为行动逻辑的实践模式。 “五大观点”: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师生与类崇高精神对话。 “六大行动”: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 “四大模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师的科研方式。 5、全面发展教育: ①、理论结合实际 ②、回归实际、生活 ③、书本知识、个体经验结合 ④、如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 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

叶澜:新基础教育观点(教师必看)

叶澜:新基础教育观点 (教师必看) https://www.360docs.net/doc/1f898375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叶澜:新基础教育观点(教师必看) 观点一: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观点二: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精神,要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当学生精力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1.实施的准备与过渡(2000年至2001年9月) 课程改革正式实施之前,教育部于2000年开始组织力量对当时使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修改,作为正式实施课程改革的准备与过渡。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周期。应当始终贯彻‘积极进取、稳妥推进、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实行地方责任制。在改革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仍执行现行课程方案。教育部将组织力量修订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过渡到新课程体系做好充分准备。” ①当时教育部的一个基本想法是,在新课程大面积推行之前,对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有限的调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一些先进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出来。如当时的数学教学大纲的修改中,要求每学期增加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对相应的教材进行了修改。这种过渡性的调整,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起到准备和预热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人(特别是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课程改革,知道即将推行的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2.国家级实验区的启动与推进(2001年至2002年) 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

验。②为此,进行了前期的培训等准备工作。国家级培训采用集中参与的方式进行,组织实验区的教师、校长、教研人员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例如,关于教师培训,是由直接参与课程改革的专家学者对实验区的教师代表进行培训。每个省只有一两个实验区,省里用较大的气力组织实施,尽可能动员人力和物力支持国家级实验区的工作。 3.省级实验区的启动与运行(2002年至2003年) 2002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由省(市、区)负责选择、组织与落实。2002年全国共启动520个省级实验区,有18%的县(区)使用新课程,平均每个省有将近18个实验区。第一批省级实验区的运行基本采用国家级实验区的方式,动用省和国家课程改革的智力资源和相当数量的物质资源。组织较系统的培训与指导,配置一定数量的教学设备与资源。2003年,又有910多个省级实验区启动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32%。2002年和2003年两年共有1400多个省级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50%左右。 4.大面积快速推进(2004年至2005年) 到2004年,全国就有90%的县(区)的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2005年除个别地方外,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使用新课程。这一阶段可以看做快速推广阶段。这意味着以前没有进入实验的学校此时必须无条件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 5.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2005年以来)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 改革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学 年级:2011级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叶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中国本土化、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整体综合式的大型课题。其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l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一、叶澜教授简介 叶澜教授,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等。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义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等职。已出版的专着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撰写并主编的丛书与研究报告有“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系列丛书、《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多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是“新基础教育”的先行者。 二、“新基础教育”提出背景 20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新基础教育”研究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进行研究,在对时代精神深入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理想。“新基础教育”研究正是要为中国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基础教育而研究,在该课题研究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完整版)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县河镇中心学校任筠 《正道》一片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分为挑战、均衡、素质3个部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和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西安所推行的大学区改革,毫无疑问是一个智慧、伟大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以强校带动弱校的方式,使各个学校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无疑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大学区改革制度能够带来卓越的成果和飞速的进步,离不开西安各个学区长学校的敬业与奉献。纪录片中对西安市第一中学创新素质教育做法的报道,是学校依照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等等。 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 “新基础教育”宗旨: 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新基础教育的“新”既表现为理论创新,又体现在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新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基础教育重新奠定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系。 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新基础教育从活动的观点出发,强调通过革新学生浸润其中的以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实践,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 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使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由消极被动的适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1、改革的背景、 2、改革的目标、 3、改革理念、 4、改革的容 1、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1.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1)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正改变了人类的传递方式,也正改变着教育 (2)教育突破了现有时空,实现了资源共享。 (3)引起了教育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4)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中国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的弊端,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 2.世界各国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二、国背景 1.近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取得了以下的新进展: ①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了地方课程,形成地方和国家二级管理的方式。 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③初步实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仿真,推动教材多样化发展。 ④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些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新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也存在一些问: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 应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容存在“繁、难、偏、旧”等情况 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 发展的新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难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学科课程在容上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 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是:课程观念落后,课程体制僵化,课程目标偏颇,课程编制滞后,教师缺乏训练。 2.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容忽视 (1)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改的的根本动因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改革

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 开场白:吴老师上节课对于基础教育的本性做了很全面的分析,实际上也就是揭示了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其实,我这个发言课件也是我在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和书目的基础上,对一些学者们的观点,和反映出的基础教育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有些相关的东西是在吴老师讲述的有关基础教育几个本性内容基础上进行一个细节的展开阐述而已。回答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基础教育的内涵。(任何问题都应从了解它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只有理解了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进行改,这是起点。) 第二,基础教育的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这个方面,我认为只要把握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作用,那么对于回答“为什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改革,当然是因为有问题才会改。所谓改革,就是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因此,了解当下如此重要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也是迫切的。正是因为存在了这些问题,所以才要迫切地需要改革,我认为这是对于“为什么”改革,最直接正面的回答。也只有了解了问题所在,才能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对症下药”。) 综合起来,基础教育的地位这么重要,而其中又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则是必然。 一、理解基础教育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我们办基础教育的人必须弄清楚而不能产生误解的一个问题。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 杨启亮教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基础教育的“基础”作了如下描述:“首先它不张扬不显赫,呈现着平平常常踏踏实实的品格;其二它全面、深刻而且厚重,如高层建筑的基础就都像筑桥墩一样,深到百米以下与硬岩层相结合,它使用的钢筋粗壮、水泥质量优良,还必须真正夯实,而且它必定是能够全面支撑着建筑物,绝不会允许任何支柱如同虚设;其三它在表现形式上却往往不精致,甚至比较粗糙,无须精雕细刻。[1]杨启亮.基础教育改造中几个基础性问题的解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3(7).“平实、全面、粗糙”是基础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特点。 孙喜亭教授认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这是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基础教育应奠定好儿童、少年的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2]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吴美燕《解读中国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通常是指中小学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基础教育突出特点是它的基础性,全民性和普及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最新资料推荐------------------------------------------------------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 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 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 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 ,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1/ 24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