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对脑神经有哪些

12对脑神经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12对脑神经有哪些

导语:大脑是我们身体上比较神奇的器官,但是很多人对于大脑的知识不是很了解的。在我们的大脑中有12对脑神经,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一知识是什

大脑是我们身体上比较神奇的器官,但是很多人对于大脑的知识不是很了解的。在我们的大脑中有12对脑神经,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一知识是什么。那么到底12对脑神经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是如何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第一对是嗅神经,为特殊内脏感觉脑神经,包括20多条嗅丝,穿过筛孔入颅前窝,连于嗅球传导嗅觉。

第二对,视神经,为特殊躯体感觉性脑神经,传导视觉冲动。

第四对:动眼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有一般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合并后成动眼神经,经眶上裂入眶,分成上下两支,上支细小,分部于上睑提肌和上直肌,下支粗大,分布于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第四对,滑车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为脑神经最细者,支配上斜肌。

第五对,三叉神经,为最粗大的混合性脑神经,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各有许多分支,比较复杂。

第六对,展神经,为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分布于外直肌,损伤可产生斜视。

第七对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表情肌,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3,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舌前三分之二粘膜的味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十二对脑神经整理版

十二对脑神经的描述 感觉神经128/动346副舌下/57910为混杂 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 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5678过脑桥,9101112延髓穿。 脑神经性质进出颅部位连接脑部位功能 Ⅰ嗅神经感觉性筛孔端脑(嗅球)传导嗅觉 Ⅰ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1、性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分布: 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Ⅰ级神经元)中枢突聚20多条嗅丝(嗅神经)穿过筛孔和硬脑膜入颅前窝,进入嗅球(II级神经元)嗅束至外侧嗅纹嗅中枢(颞叶沟回、海马回前部及杏仁核) 一部分纤维经内侧嗅纹及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反射联络有关)。

3、损伤后的表现: (1)嗅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刺激性病变引起幻嗅发作(发作性的嗅到特殊的气味,如臭鸡蛋、烧胶皮的气味),见于颞叶癫痫的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 (2)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可撕脱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同时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额叶底部肿瘤病变压迫嗅球、嗅束,可导致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 (3)鼻腔局部病变:产生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与嗅觉传导通路无关,见于鼻炎、鼻部肿物及外伤等。脑神经性质进出颅部位连接脑部位功能 Ⅱ视神经感觉性视神经孔间脑(视交叉)传导视觉 Ⅱ视神经(optic nerve) 1、性质: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2、位置、行程、分布:

损伤后表现: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常有视神经本身病变、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 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见于颈内动脉严重硬化压迫视交叉外侧不; 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其他鞍内肿瘤的压迫等 3.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偏盲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4.视辐射损害:全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见于损伤内囊后肢时;部分视辐射损 害出现象限盲,下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上部损害,出现两眼对侧式样同向下象限忙 5.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出现对侧象限盲,完全损害,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 存在,有黄斑回避现象;刺激性病变,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枕叶前部受损可引起 视觉失认。 Ⅲ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 1、性质:运动性神经,含一般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行程: 动眼神经起止中脑上丘的动眼神经核,此核较大,可分三部分 1.外侧核:为运动核,左右各一,位于中脑四叠体上丘水平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发出动 眼神经的运动神经经过红核组成动眼神经由中脑脚间窝出脑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向前与后交通动脉伴行穿过海绵窦之侧壁经眶上裂入眶,支配5块肌肉(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2.正中核:位于中线上,两侧E-W核之间,不成对,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到达两眼内

十二对脑神经(附图)

十二对脑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 - 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 端脑:嗅神经- 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脑桥: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7种:- 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 三、脑神经及分布:- 1、嗅神经:- 嗅细胞(鼻腔嗅粘膜)的中枢突(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嗅神经- 嗅球(端脑)。嗅神经olfactory

nerves为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20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进入嗅球,传导嗅觉。- - - 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 - 2、视神经:- 视杆、视锥细胞-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突(特殊躯体感觉纤维)-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间脑。视神经optic 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 - 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 - - 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 3、动眼神经:- 中脑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支:下直、内直、下斜肌。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下斜肌支-睫状神经节短根-睫状肌和瞳孔扩约肌。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及后床突侧方前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眶,立即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内直和下斜肌。由下斜肌支分出一个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它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组成,进入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上眼睑下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斜视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 -

十二对脑神经-整理版讲课教案

十二对脑神经-整理版

十二对脑神经的描述 感觉神经128/动346副舌下/57910为混杂 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 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5678过脑桥,9101112延髓穿。 Ⅰ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1、性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分布: 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Ⅰ级神经元)中枢突聚20多条嗅丝(嗅神经)穿过筛孔和硬脑膜入颅前窝,进入嗅球(II级神经元)嗅束至外侧嗅纹嗅中枢(颞叶沟回、海马回前部及杏仁核) 一部分纤维经内侧嗅纹及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反射联络有关)。

3、损伤后的表现: (1)嗅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刺激性病变引起幻嗅发作(发作性的嗅到特殊的气味,如臭鸡蛋、烧胶皮的气味),见于颞叶癫痫的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 (2)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可撕脱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同时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额叶底部肿瘤病变压迫嗅球、嗅束,可导致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 (3)鼻腔局部病变:产生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与嗅觉传导通路无关,见于鼻炎、鼻部肿物及外伤 等。 1、性质: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2、位置、行程、分布: 损伤后表现: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常有视神经本身病变、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 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见于颈内动脉严重硬化压迫视交叉外侧 不;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其他鞍内肿瘤的压迫等 3.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偏盲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4.视辐射损害:全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见于损伤内囊后肢时;部分视辐射损 害出现象限盲,下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上部损害,出现两眼对侧式样同向下象限忙 5.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出现对侧象限盲,完全损害,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 存在,有黄斑回避现象;刺激性病变,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枕叶前部受损可引起视觉失认。 Ⅲ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

十二对脑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2:周围神经的分类 感觉神经128, 动346副舌下, 5、7、9、10为混杂。 3: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 嗅入端脑视入间 动眼滑车出中脑, 五六七八过脑桥, 9、10、11、12延髓穿。 4:脑干连脑神经歌诀 中脑连三四,前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5: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特别小组” 组员1:嗅神经,嗅觉传导通路是唯一不在丘脑换神经元,而将神经冲动直接传到皮质的感觉通路。组员2:滑车神经,最细的脑神经。 组员3: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的脊束核是最长的脑神经核。 组员4: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 6:四叠体计息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上丘的深面是皮质下视中枢, 下丘的深面是皮质下听中枢, 上视下听,眼睛在耳朵的上面呗! 7:正中神经歌诀 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 此处浅表有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 8:手部感觉神经分布歌诀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 尺神经占据一个半,正中桡神三指半。 9:胸神经前支分布口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 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肚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侧腹股沟。 注解: 第2胸神经前支(T2)分布于胸骨角平面, 第4胸神经前支(T4)分布于乳头平面, 第6胸神经前支(T6)分布于剑突平面, 第8胸神经前支(T8)分布肋弓平面, 第10胸神经前支(T10)分布于脐平面, 第12胸神经前支(T12)则分布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 10:几种反射 反射12345678像数数字一样简单 踝反射:S12 膝反射:L34 肱二头肌反射:C56 桡骨膜反射:C78 11:舌的感觉神经支配 舌根苦、舌尖甜、舌背两侧尝酸咸; 尖体面、根舌咽、三叉舌咽管一般。 12:脑疝 脑疝、脑疝; 瞳孔散大,昏迷瘫痪; 呼吸不好,面色难看; 先给馒头,再把针穿。 13:神经与瞳孔 交感神经使瞳孔扩大,副交感神经使瞳孔缩小 交大附(副)小 14:语言中枢 书、说、听、阅。 除去阅读中枢不说,书写、说话与运动有关,而第一躯体运动区在额叶的中央前回,所以书写中枢与运动性语言中枢在额叶。 听话与听觉代表区(颞横回)相连,所以在颞叶。而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这三个语言中枢是位于自上而下的三个相邻的脑回而且都位于这三个脑回的后部。所以只能是: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失写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感觉性失语 阅读中枢——顶下小叶角回——失读症 15:昏迷病因

总结十二对脑神经

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 端脑:嗅神经 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脑桥: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7种: 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三、脑神经及分布:

嗅细胞(鼻腔嗅粘膜)的中枢突(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嗅神经 - 嗅球(端脑)。嗅神经olfactory nerves为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20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进入嗅球,传导嗅觉。 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

视杆、视锥细胞-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突(特殊躯体感觉纤维)-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间脑。视神经optic 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 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3、动眼神经:

中脑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支:下直、内直、下斜肌。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下斜肌支-睫状神经节短根-睫状肌和瞳孔扩约肌。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及后床突侧方前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眶,立即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内直和下斜肌。由下斜肌支分出一个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它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组成,进入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上眼睑下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斜视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_性质和主要分布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划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 #1、2、8是感觉,,5、7、9、10是混合,3、7、9、10含副交感,3、4、6、11、12含运动。 1、嗅神经 转导嗅觉冲动,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内嗅细胞的中枢突聚集成15~20条嗅丝,穿过筛板入颅前窝,连于大脑腹侧的嗅球。BACK 2、视神经 传导视觉冲动,起于眼球视网膜,由眶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BACK 3、3、动眼神经 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后者即动眼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眶内睫状神经节,节细胞发起之节后纤维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BAC 4、4、滑车神经 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BACK 5、5、三叉神经 为脑神经之最大者,是头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躯体感觉纤维大部分起源于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节的前外缘分出3大支:(1)眼神经:是感觉神经,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居滑车神经下方,继经眶上裂入眶。(2)上颌神经:较大,亦为感觉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继水平向前,经圆孔出颅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3)下颌神经:最大,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 至颞下窝。BACK 6、展神经 是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BACK 7、7、面神经 是混合神经,于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附于脑,经内耳门入内耳道,穿过颞骨岩部骨质内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_性质和主要分布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_性质和主要分布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划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 (6)外展神经(7)面神经 (8)位听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 (12)舌下神经 #1、2、8是感觉,,5、7、9、10是混合,3、7、9、10含副交感,3、4、6、11、12含运动。 1、嗅神经 转导嗅觉冲动,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内嗅细胞的中枢突聚集成15~20条嗅丝,穿过筛板入颅前窝,连于大脑腹侧的嗅球。BACK 2、视神经 传导视觉冲动,起于眼球视网膜,由眶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BACK 3、3、动眼神经

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后者即动眼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眶内睫状神经节,节细胞发起之节后纤维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BAC 4、4、滑车神经 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BACK 5、5、三叉神经 为脑神经之最大者,是头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躯体感觉纤维大部分起源于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节的前外缘分出3大支:(1)眼神经:是感觉神经,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居滑车神经下方,继经眶上裂入眶。(2)上颌神经:较大,亦为感觉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继水平向前,经圆孔出颅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3)下颌神经:最大,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至颞下窝。BACK 6、展神经 是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BACK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十二对脑神经-整理版

感觉神经128/动346副舌下/57910为混杂 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 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5678过脑桥,9101112延髓穿。 Ⅰ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1、性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分布: 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Ⅰ级神经元)中枢突聚20多条嗅丝(嗅神经)穿过筛孔和硬脑膜入颅前窝,进入嗅球(II级神经元)嗅束至外侧嗅纹嗅中枢(颞叶沟回、海马回前部及杏仁核)一部分纤维经内侧嗅纹及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反射联络有关)。 3、损伤后的表现: (1)嗅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刺激性病变引起幻嗅发作(发作性的嗅到特殊的气味,如臭鸡蛋、烧胶皮的气味),见于颞叶癫痫的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 (2)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可撕脱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同时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额叶底部肿瘤病变压迫嗅球、嗅束,可导致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 (3)鼻腔局部病变:产生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与嗅觉传导通路无关,见于鼻炎、鼻部肿物及外伤等。 Ⅱ视神经(optic nerve) 1、性质: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2、位置、行程、分布: 损伤后表现: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常有视神经本身病变、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 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见于颈内动脉严重硬化压迫视交叉外侧不; 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其他鞍内肿瘤的压迫 等 3.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偏盲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4.视辐射损害:全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见于损伤内囊后肢时;部分视辐射损 害出现象限盲,下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 上部损害,出现两眼对侧式样同向下象限忙 5.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出现对侧象限盲,完全损害,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

十二对脑神经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一)—一般检查】 双击滚动屏幕【字体:大中小】【打印】2010-7-6 15:00:56 神经系统检查(一)—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主要是检查病人的意识状态。通过与病人交谈并检查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进行评价。意识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1.清醒状态(clear-headed state) 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回答。 2.嗜睡状态(somnolence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confusion) 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stupor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superficial coma) 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 6.深昏迷(deep coma) 指病人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完全处于不动的姿势,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大小便失禁,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此时可有去大脑强直现象。后期病人肌肉松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濒临死亡。见于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严重中毒,休克晚期等。 去脑强直 去皮层强直

十二对脑神经的描述

十二对脑神经的描述(欢迎大家补充、批评、指正) Ⅰ嗅神经 1、性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分布: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而成,包括20多条嗅丝,嗅神经穿过筛孔入颅前窝,进入嗅球传导嗅觉。 3、损伤后的表现: (1)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同时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 (2)鼻炎时,炎症延至鼻上部粘膜,也可造成一时性嗅觉迟钝。 Ⅱ视神经 1、性质: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2、位置、行程、分布: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聚集后穿过巩膜筛板而构成。在眶内行向后内,穿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向后内走行于垂体前方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束连于间脑。 3、临床联系:当ICP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Ⅲ动眼神经 1、性质:运动性神经,含一般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行程: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和动眼神经副核,自中脑腹侧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切迹缘和蝶鞍后床突侧方前行,穿行于海绵窦外侧壁上部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分为上、下两支。 3、分布: (1)动眼神经上支分布于上睑提肌、上直肌; (2)动眼神经下支分布于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3)睫状神经节短根经睫状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4、损伤后的表现: (1)上睑提肌瘫痪,眼睑下垂; (2)动眼神经支配的上、下、内直肌及下斜肌瘫痪,产生外斜视; (3)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瘫痪,瞳孔扩大,丧失对光反射及调节能力; (4)眼外肌大多数瘫痪松弛,眼球稍向前突; (5)复视。 Ⅳ滑车神经 1、性质:运动性脑神经。 2、位置、行程、分布:起于中脑下丘平面对侧的滑车神经核,自中脑背侧下丘下方出脑,是脑神经中最细者,绕过大脑脚外侧前行,也穿经海绵窦外侧壁向前,经眶上裂入眶,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内侧行,进入并支配上斜肌。 3、损伤后的表现: (1)上斜肌功能丧失,眼球不能转向外下方,俯视时出现轻度内斜视和俯视。 (2)患者常将头向前倾,脸转向健侧而予以代偿,以克服视觉缺陷。 Ⅴ三叉神经 1、性质:混合性神经,含2种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三叉神经内以躯体感觉神经纤维为主,这些纤维的细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的前面三叉神经压迹处。三叉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中段的三叉神经运动核,纤维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由脑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划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 1、嗅神经 转导嗅觉冲动,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内嗅细胞的中枢突聚集成15~20条嗅丝,穿过筛板入颅前窝,连于大脑腹侧的嗅球。 2、视神经 传导视觉冲动,起于眼球视网膜,由眶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 3、动眼神经 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后者即动眼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眶内睫状神经节,节细胞发起之节后纤维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4、滑车神经 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 5、三叉神经 为脑神经之最大者,是头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躯体感觉纤维大部分起源于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节的前外缘分出3大支:(1)眼神经:是感觉神经,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居滑车神经下方,继经眶上裂入眶。(2)上颌神经:较大,亦为感觉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继水平向前,经圆孔出颅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3)下颌神经:最大,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至颞下窝。 6、展神经 是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 7、面神经 是混合神经,于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附于脑,经内耳门入内耳道,穿过颞骨岩部骨质内弯曲的面神经管,最后出茎乳孔离颅。面神经含:(1)特殊内脏传出纤维主要支配表情肌;(2)一般内脏传出纤维;(3)特殊内脏传入纤维;(4)一般内脏传入纤维;(5)一般躯体感觉纤

人体的十二对脑神经名称是什么

人体的十二对脑神经名称是什么 收藏本文 问题:人体的十二对脑神经名称是什么 最合适答案: 脑神经也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共十二对,其排序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第一对是嗅神经,为特殊内脏感觉脑神经,包括20多条嗅丝,穿过筛孔入颅前窝,连于嗅球传导嗅觉。第二对,视神经,为特殊躯体感觉性脑神经,传导视觉冲动。第四对:动眼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有一般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合并后成动眼神经,经眶上裂入眶,分成上下两支,上支细小,分部于上睑提肌和上直肌,下支粗大,分布于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第四对,滑车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为脑神经最细者,支配上斜肌。第五对,三叉神经,为最粗大的混合性脑神经,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各有许多分支,比有些复杂。第六对,展神经,为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分布于外直肌,损伤可产生斜视。第七对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表情肌,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3,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舌前三分之二粘膜的味蕾。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面部肌的本体感觉。第八对,前庭蜗神经,传导听觉冲动。第九对,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五种纤维成分,也分为四个支:舌支、咽支、鼓室神经、颈动脉窦支。分别支配舌后三分之一粘膜和味蕾,咽肌,腮腺,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第十对,迷走神经,为混合性神经,行程最长,分布最广,颈部的重要分支为喉上神经,支配环甲肌,胸部的重要分支为喉返神经,分布于喉部。第十一对,副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支配胸索乳突肌和斜方肌。最后一对,舌下神经,为运动性神经,支配全部舌内肌和部分舌外肌。终于完了!天啊!总之一句话,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舌下咽,迷走和副舌下完。收工了… 回答时间:2007-5-25 19:54 回答1: (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 错误!未指定文件名。求教团队聆听那诗路花雨共1人编辑答案 2011-01-30 15:33 脑神经序号及名称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窝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错误!未指定文件名。求教团队ゝ丶心理学共1人编辑答案 2011-01-30 15:33

十二对脑神经查体

请简述十二对脑神经的查体。 Ⅰ.嗅神经检查嗅觉的灵敏度可通过问诊了解。嘱病人闭目,并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然后用醋、酒、茶叶、牙膏等带有气味的物品分别放于鼻孔前,让病人说出所嗅到的气味。同法检查对侧。嗅觉正常时可明确分辨出测试物品的气味。如一侧嗅觉减退或丧失,则为同侧的嗅球、嗅束、嗅丝的损害。见于创伤、前颅凹占位病变、颅底脑膜结核等。鼻粘膜炎症或萎缩亦可出现嗅觉障碍。 Ⅱ.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通过远、近视力表检查视力。视野是指患者正视前方,眼球不动时所能看到的范围。检查时一般可先用手试法,分别检查两侧视野。嘱病人背光与医师对坐,相距约为60~100cm,各自用手遮住相对眼睛(病人遮左眼,医师遮右眼),对视片刻,保持眼球不动,医师用手指分别自上、下、左、右由周边向中央慢慢移动,注意手指位置应在检查者与病人之间,如医师视野正常,病人应与检查者同时看到手指,如病人视野变小或异常时应进一步作视野计检查。视野的异常改变提示视神经通路的损害,对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直接检眼镜或裂隙灯显微镜行眼底检查。 Ⅲ.动眼神经检查动眼神经支配提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的运动,检查时如发现上睑下垂,眼球向内、上、下方向活动受限,均提示有动眼神经麻痹。 Ⅳ.滑车神经检查滑车神经支配眼球的上斜肌,如眼球向下及外展运动减弱,提示滑车神经有损害。 Ⅴ.三叉神经检查三叉神经具有运动与感觉两种功能。检查内容包括面部感觉检查、运动功能检查、角膜反射检查及下颌反射检查。面部感觉检查时,医师用针、棉签及盛有冷、热水的试管分别检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前额、鼻部两侧及下颌内皮肤的痛觉、触觉及温度觉,两侧对比。观察有无减退、消失或过敏。运动功能检查时,医师将双手置于病人两侧下颌角上面嚼肌隆起处,嘱病人作咀嚼动作,即可对比两侧嚼肌力量强弱的差异。也可将一手置于病人的颊下向上用力,然后嘱病人作张口动作,以感触张口动作时的肌力。正常人两侧翼内、外肌肌力相等,张口时下颌位于中间而无偏斜。当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时,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检查时可嘱病人张口,以上下门齿的中缝为标志,观察下颌有无偏斜。角膜反射检查时,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同时和刺激无关的另一只眼睛也会同时产生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下颌反射检查是嘱病人下颌放松,口半张,检查者置一手指于病人下颌上,用叩诊锤叩击该手指;或检查者左手持一压舌板,将一端放于病人下方门齿上,用叩诊锤轻叩此压舌板,观察下颌的反射的检查。正常情况下叩诊锤叩击压舌板时,下颌无上提动作。如叩诊锤叩击压舌板时,下颌有上提动作则表明三叉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了病损。 Ⅵ.展神经检查展神经支配眼球的外直肌,检查时将目标物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观察眼球向外转动情况。展神经受损时眼球外展障碍。 Ⅶ.面神经检查包括运动和味觉检查两部分。运动检查:首先观察病人在安静、说话和做表情动作时有无双侧面肌的不对称,例如睑裂、鼻唇沟及口角两侧是否对称。其次可嘱病人作皱眉、闭眼、露齿、鼓腮或吹口哨等动作,观察左右两则差异。受损时患侧动作有障碍,常见于面神经瘫痪及脑血管病变。味觉检查:准备不同的试液(如糖水、盐水、醋酸溶液等),嘱患者伸舌,检查者以棉签分别依次蘸取上述试液,轻涂于患者舌面上,让其辩味。每试一侧后即需漱口,两侧分别试之。面神经损害时舌前2/3味觉丧失。 Ⅷ.位听神经检查听力检查:粗略的检查可用耳语、表音或音叉,准确的检查需借助电测听计。位听神经检查包括听力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它是用于判断耳蜗及前庭神经是否发生病变的检查。听力检查包括听力的音叉试验检查、表声试验、韦伯试验检查法、任内试验;前庭功能检查包括闭目行走试验、行走试验、变位性眼震检查法、闭目难立征、眼震检查、

(完整版)十二对脑神经整理版

十二对脑神经的描述感觉神经128/动346副舌下/57910 为混杂 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 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5678 过脑桥,9101112 延髓穿 脑神经性质进出颅部位连接脑部位功能 Ⅰ嗅神经感觉性筛孔端脑(嗅球)传导嗅觉 Ⅰ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 1、性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分布: 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Ⅰ级神经元)中枢突聚20 多条嗅丝(嗅神经)穿过筛孔和硬脑膜入颅前窝,进入嗅球(II 级神经元)嗅束至外侧嗅纹嗅中枢(颞叶沟回、海马回前部及杏仁核)一部分纤维经内侧嗅纹及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反射联络有关)。

3、损伤后的表现: (1)嗅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刺激性病变引起幻嗅发作(发作性的嗅到特殊的气味,如臭鸡蛋、烧胶皮的气味),见于颞叶癫痫的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 (2)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可撕脱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同时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额叶底部肿瘤病变压迫嗅球、嗅束,可导致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 Ⅱ 视神经(optic nerve ) 1、性质: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2、位置、行程、分布:

损伤后表现: 1. 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常有视神经本身病变、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 2. 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 见于颈内动脉严重硬化压迫视交叉外侧 不;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其他鞍内肿瘤的压迫等 3. 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偏盲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4. 视辐射损害:全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见于损伤内囊后肢时;部分视辐射损 害出现象限盲,下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上部损害,出现两眼对侧式样同向下象限忙 5. 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出现对侧象限盲,完全损害,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 在,有黄斑回避现象;刺激性病变,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枕叶前部受损可引起视觉失认。 Ⅲ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 ) 1、性质:运动性神经,含一般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行程: 动眼神经起止中脑上丘的动眼神经核,此核较大,可分三部分 1.外侧核:为运动核,左右各一,位于中脑四叠体上丘水平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发出动眼 神经的运动神经经过红核组成动眼神经由中脑脚间窝出脑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向前与后交通动脉伴行穿过海绵窦之侧壁经眶上裂入眶,支配 5 块肌肉(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2. 正中核:位于中线上,两侧E-W 核之间,不成对,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到达两眼内直

十二对脑神经附图

. 十二对脑神经 经神二对脑十 -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端脑:嗅神经 -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脑桥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延髓种:7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 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运动 -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三、脑神经及分布:- -:1、嗅神经 olfactory 。端脑嗅球)- ()(嗅细胞鼻腔嗅粘膜的中枢突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嗅神经- ()嗅神经. . 多条为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20nerves ,穿筛孔入颅,进入嗅球,传导嗅觉。-嗅丝(即嗅神经)--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

-、视神经:-2视-视交叉-视束间脑。-(视杆、视锥细胞-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突特殊躯体 感觉纤维)-视神经神经optic 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由视网膜节 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眶内行向 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 - :3、动眼神经-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支:下直、内直、)-动眼神经-中脑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睫状肌和瞳孔扩约-睫状神经节短根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下斜肌支-下斜肌。动眼神经副核(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躯体运动oculomotor nerve 肌。动眼神经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及后床突侧方前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眶,立即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内直和下斜肌。由下斜肌支分出一个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它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组成,进入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上眼睑下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 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斜视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