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培训试卷

医院感染暴发培训试卷
医院感染暴发培训试卷

医院感染暴发培训试卷

考试时间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 (每题 分,共 ?分)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 ? 法定代表人 ? 主管院长 ?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 临床科主任

、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医院发现多少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 ?例 ? ?例 ? ??例 ? ??例

、医院发现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 ?小时 ? ?小时 ? ??小时 ? ??小时

、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

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 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 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 处置的管理工作。( ) ? 乡镇 ? 县级 ? 市级 ? 省级

?、 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

?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感染暴发信息,内容不包括( ) ?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 感染初步诊断 ? 累计感染人数 ? 感染者家庭住址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 )和(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 )、( )的原则。

、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明确( )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 )、( )和(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 ),切断( ),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 )、( )以及有关的( )、( )等工作。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 )或( )的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例以上( )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 )例以上( )、( );或者( )例以上怀疑有( )的感染病例现象

三、 判断题 (每题 分,共 ?分)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紧急情

况下可越级直接报告。(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 )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

、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或主管院长均为第一责任人。( )

、医院发现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应当于 ?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四、名词解释

医院感染暴发:

第三季院感培训试卷

2017年第三季度院感培训试卷复习题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管理指南) 1、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 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3、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WS/T512-2016 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WS/T313的要求。 4、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 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5、清洁工具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6、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其复用处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 机械清洗。 7、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 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8、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被患 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9、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 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0、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 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3-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具 体参照WS/T311 执行。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 类型选择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方法见WS/T512-2016附录C。 11、中度风险区域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 2 12、医疗机构或其科室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3、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如果医院感 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 14、1周内不继续发生新发同类感染病例,或发病率恢复到医院感染暴发前的平均水平,说明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15、新生儿感染主要通过医务人员污染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16、手术部位感染主要经接触传播、呼吸道感染主要经空气和飞沫传播丙肝(HCV)、乙肝(HBV)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2017年第三季度院感培训试卷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和处置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和 处置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医源性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置工作依照本规范管理。 第三条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第四条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第五条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明确

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案,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第七条医院应当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管理规范。 第八条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和处置水平。 第九条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第三章报告程序 第十条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

医院感染试题一[1]

2012年我院上半年医院感染知识及手卫生考试试题一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题) 1、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 立即更换 D 再加套一副手套 2、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 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5、标准预防针对体内物质的隔离预防不包括() A.血液 B.体液 C.汗液 D.排泄物 E.分泌物 6.对留置导尿患者,SOP要求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打开; B、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 C、疑似导尿管梗阻,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 D、疑似尿路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前,先更换导尿管。 7、《医院感染培训制度》中规定,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应包括以下哪些人员() A.各级管理人员B.医护人员 C.工勤人员 D.各级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 8、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 A.1米以内 B.1.2米以内 C.1.5米以内 D. 2米以内 9、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几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为医院感染() A、3例以上 B、5例以上 C、2例以上 D、10例以上 10、氧气湿化瓶的湿化液应用()A、生理盐水 B 、灭菌水 C、蒸馏水 D、白开水 11、手卫生不包括() A外科手消毒 B洗手 C卫生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 12、医院感染暴发时,应该由谁来确认:() 医生 B.护士 C.病区护士长 D.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专家E.科主任 13.下面有关WHO提出的“手卫生五个重要指征”,正确的是:() 清洁(无菌)操作前、清洁(无菌)操作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前、接触患者环境后 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前、将诶出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 14、关于洗手不正确的描述是:() 要有充足的水洗手不必考虑是否为流动的 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E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干手巾或纸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15.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患者住院次日晨尿常规检查显示,WBC30/个高倍镜视野 患儿住院48小时内出现麻疹C.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D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切口局部红、肿、热、痛,并可见化脓性分泌物 E手术缝线通过处有轻微炎症 16.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住院期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患者住院1周后出现无症状菌尿症 病人肌内注射后出现注射部位明显肿胀、疼痛,穿刺有脓性分泌物 患者在拔牙后出现化脓性牙龈炎 因肺炎链球菌肺炎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痰培养又发现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征象 17、有关应用感染诊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无症状性菌尿不属于应用感染 1周内有留置导尿史,现尿液培养出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虽无尿路刺激征,但属于医院感染 C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以后出现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属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D创口感染就是手术切口感染 E病人化疗后出现活动性肺结核,不属于医院感染 18.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 泌尿道感染 B.胃肠道感染 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D.医院获得性肺炎 E.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9.关于微生物标本采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避免常居菌群污染 B.在感染急性期 C.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 D.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 E.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20、医院感染暴发常见类型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 A 某一综合症的暴发 B 某一系统感染的暴发 C 某一环境污染的暴发 D 某一种细菌感染的暴发 E 某一种病毒感染的暴发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新完整版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Ⅲ类: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注射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三、医用污染垃圾(统一用黄色垃圾袋盛放) 四、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要求不得露天存放,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完整版)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题带答案)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培训试卷考试时间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36分)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A) A 法定代表人 B 主管院长 C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 临床科主任 2、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C) A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B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D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3、医院发现多少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B) A 3例 B 5例 C 10例 D 15例 4、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C)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5、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C) A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6、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 处置的管理工作。(B) A 乡镇 B 县级 C 市级 D 省级 7、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D) A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8、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D)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9、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主讲人:XXX 课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使我们对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二、感染源 三、传播途径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 五、标准预防 六、医疗废物 七、职业暴露 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

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 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 (一)外源性感染 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 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试题

医院感染暴发试题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考试试题 门急诊姓名得分 1、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32分)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 A法定代表人 B 主管院长 C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临床科主任 2、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B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D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3、医院发现多少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 3例 B 5例 C 10例 D 15例 4、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 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5.-----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 处置的管理工作。() A 乡镇 B 县级 C 市级 D 省级 6、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7、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8.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 感染暴发信息,内容不包括()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医院感染暴发概念:是指某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目的: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三、要求: 1、科室各临床医生应认真学习并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经治医生确诊医院感染病例应在24小时内准确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长或院长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经调查证实后应当于12小时内向五通桥区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五通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长或院长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经调查证实后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10例以上的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5、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科室感染控制小组应立即采取就地隔离治疗,严格消毒,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并立即上报。院感科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写调查报告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必要时对高危人群被动免疫,紧急特殊情况可停止收治病人。 四、医院感染报告监测及暴发时应急处理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试题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试题 1.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入院多长时间后发生的感染?(D)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2.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是?(A) A.医院感染暴发 B.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医院感染聚集 D.医院感染假暴发 3.在医疗机构或其可视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是?(B) A.医院感染暴发 B.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医院感染聚集 D.医院感染假暴发 4、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是?(C) A.医院感染暴发 B.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医院感染聚集 D.医院感染假暴发 5、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通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是?(D) A.医院感染暴发 B.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医院感染聚集 D.医院感染假暴发 6、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

(D) A.边救治 B.边调查 C.边控制 D.缓慢处置 7、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明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A) A.法定代表人 B.主管院长 C.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临床科主任 8、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内容不包括(D) A.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感染初步诊断 C.累计感染人数 D.感染者家庭住址 9、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多久内完成?() A.3天 B.5天 C.7天 D.一月 10、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A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 B边调查、边消毒、边控制、妥善处置 C边救治、边处理、边控制、妥善处置 D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缓慢处置 1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B) A.初次报告、后续报告 B.初次报告、订正报告 C.开始报告、最终报告 D.最初报告、最终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实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责任制,院长为医院第一责任人。 负责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领导管理。 二、各科室主任是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科室责任人,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履行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职责。 三、医务人员应当掌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报告时限、处置工作及质量管理等要求。一量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及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验和干预,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四、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院内发现以上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一、)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二、)发生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五、医院内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六、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科室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七、各科室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2013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及处置管理规范相关知识考核 科室: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在括号内划√,否则划×。每题10分,共 10题) 1、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2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正确答案:3例以上 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2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正确答案:3例以上 3、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应达90%。(×)正确答案:100% 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5、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以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医院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或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7、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8、临床科室在短时间内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主管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经主任确定后立即电话(1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应急办。(√) 9、应急处置过程包括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发生特殊新

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 10、任何科室和个人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报告工作,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和处置SOP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和处置SOP 文件编号: 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全院各科室 修订时间:年月 执行日期:年月日 具体内容: 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经治医师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确认后及时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2.经医院调查证实出现以下情况时,医院应于小时内报告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卫生行政部门和CDC。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置预案 1.临床科室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在做好报告同时,应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及时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原因,制订有效控制措施,组织落实; 2.医院感染管理对控制效果作出综合评价,进一步完善防范措施; 3.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4.做好消毒隔离、诊治控制工作; 5.当其它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地区或本院同类潜在危险的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6.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医院感染暴发的具体调查步骤 1.成立调查小组 调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感染控制人员、医院流行病学专家、感染发生部门科主任护士长、微生物学专业人员、药物学专业人员、膳食部主管 2.早期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存在的可能。 资料来源: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病区报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报告。 3.确立感染暴发的病例。 4.证实暴发流行的存在,除外假性暴发流行。 5.绘制流行曲线,了解传染形式。

院感竞赛试题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9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A) A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B 主管院长 C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 临床科主任 2、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C) A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B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D 只有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3、医院发现几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 A 3例 B 5例 C 10例 D 15例 4、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几例 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几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A) A 3例 B 5例 C 10例 D 15例 5、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C) A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6、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 处置的管理工作。(B) A 乡镇 B 县级 C 市级 D 省级 7、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D) A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8、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D)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9、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对医院感染聚集描述正确的是( C ) A,短时间内出现 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B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C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D 3 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多项选择(7题) 1、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BCE) A 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 B 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 C 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D 改善医患关系 E 保障医疗安全 2、在医院感染暴发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E) A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B对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科学、规范、及时、有效地做好我院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保障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规范和指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 由院长任组长、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药剂科、器械科、总务后勤科等科室负责人组成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后,根据疫情分级响应程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应急处理

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提供消毒隔离技术支持和监督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和调查评估等相关工作。 2.医务科负责监督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等规章制度,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和医生人力协调工作。 3.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和护士人力协调工作。 4.器械科负责应急物资采购工作。 5.药剂科负责治疗用药、抢救药品和消毒药械采购工作。 6.后勤科做好后勤保障。 二、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的判定标准、终止条件以及分级

(一)判定标准 在短时间(24小时内)内同一病区连续发生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二)终止条件 末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即可终止应急处理工作: (三)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疫情分级 Ⅰ级:同一病区在短时间(24小时内)连续发生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Ⅱ级:同一病区在7天内连续发生5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或在72小时内连续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同一病区在7天内连续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三、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程序 (一)医护人员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向科室责任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分析情况后必须及时向医

2018年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

一、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快,短期内不能控制。 三、消毒灭菌原则和消毒灭菌程序:原则为进入人体织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医院诊疗器械,为预防感染发生,应根据不同类别选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透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的器材。如手术器械和用品、心导管、移植物、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必须进行严格灭菌,首选压力蒸气灭菌,经受不住高压时可选用环氧乙烷或高效灭菌剂。灭菌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洁,灭菌时严格掌握灭菌所需时间、温度、压力浓度等影响因素,灭菌中、后应做好效果监测,才能保证使用安全。 2、中度危险性物品:指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的器材。如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胃肠及支气管内窥镜、体温计、口罩、便器、餐具等,必须进行灭菌或高水平的消毒处理,如2%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消毒灭菌,而另一些则要求低一些,例如便器、卫生洁具等用中效消毒剂即可。 3、低度危险性物品:指仅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接触的器材。如 血压计袖带、压脉带、听诊器、床头柜、床单等。需按时清洗干净,用低效消毒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方案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对病人健康造成的危害,保证病人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李玉良 副组长:张翠枝(主管院长)王铁汉 成员: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及各科室主任 1负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领导,统一指挥; 2、组织召开医院感染暴发紧急处理会议,制定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3、决定是否暂停收治新病人、暂停手术或诊疗项目等。 二、医院感染暴发制度 1、临床科室主任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第一责任人(院内报告)。 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科主任调查后立即报感染办并记录备查; (1)临床医生短时间内发现3例及3例以上临床症候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

例; (2)临床医生发现1例无菌手术感染者; (3)某病区多从耐药菌3株以上者; (4)细菌室发现1例特殊病原体或其他新发病原体; (5)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等。 3、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感染办立即报告主管院 长,并通知相关部门。 4、经调查证实后的以下情况(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感染办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6185139)和疾控中心(6172289)报告。 5、当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感染办查实后应当于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6185139)和疾控中心 (6172289)报告。 6、对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三、医院感染暴发院内报告流程 临床科室主任T上报医院感染办T上报主管院长T上报院长 四、部门(科室)职责 1、临床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立即报感染办,并协助调查处理。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临床科室上报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暴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并按要求逐级上报,提出控制措施、消毒隔离

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各级各类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 一、临床医生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 (一)、基本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护,发 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时能正 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例并上 报。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动中能 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本院或本科室的主要目标菌耐药 率情况、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提高标本的送检率,并能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4.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抗感染治疗新进展,要求外科医生掌握围手 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特殊使用药物的管理。 5.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管、导 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6.重点部门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净化室、内 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单独对各部门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7.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要求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与发现,

了解处理流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措施。 二、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 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 全院护理人员包括正式上岗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一)、基本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护,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时能正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例异常 指征并及时告知相关医生。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动中能 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消毒灭菌器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规范使用。 4.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 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5.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6.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管、导 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7.重点部门的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净化室、 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单独对各重点部门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8.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要求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与发现,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二0一二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 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医院 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或他人处于(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 2 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 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如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 严格引起的已型肝炎流行等。 三、院内感染的影响 1、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室引流等. 2、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 3、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 4、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四、医院感染的标准预防 认定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 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 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 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 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会议室离院外出。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体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如: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 4、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用流水洗手,肥皂应保持干燥。无菌操作必须带口罩帽子。 5、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无菌有效期,并有明显的标志。 6、凡无菌物品标明品名、有效期、签名。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带。 7、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按要求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8、无菌物品提倡小包装。 9、在治疗室、换药室工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已用过和未用过的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并分开放置。 10、注射、治疗时铺无菌巾;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能使用。各种溶媒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 11、换药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换药时应先处理清洁创口,再处理污染创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