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填空 辨析近义词口诀歌

行测填空 辨析近义词口诀歌
行测填空 辨析近义词口诀歌

行测填空辨析近义词口诀歌行动踪迹用行迹举动神色用形迹特集成刊为专辑某一内容集专集

宽裕充足用富裕足够剩余用富余文字改动用窜改卑劣手段用篡改

结存余额用结余节约剩余用节余精心喂养用哺养爱护教养用抚养喂养培养用哺育照料成长用抚育定时功用用时效实际效果用实效开阔通达用豁然迅速突然用霍然志向意愿用志愿自己愿意用自愿具体路程用里程经历过程用历程主观一定用决不严正坚决用绝不包括含有用包含宽容原谅用包涵远大志向用抱负反击别人用报复突然发作用暴发猛然破裂用爆发不忍舍弃用留恋不忍离去用流连价值增加用增值繁殖增生用增殖事物形态用形式现状趋势用形势中途停止用中止结束停止用终止暗中等待用伺机等待机会用俟机演变过程用衍化演变结果用演化强光耀眼用炫目眼花迷惑用眩目形状面目用原形事物类型用原型伤心苦恼用悲痛极度悲哀用悲恸用于抽象用树立物体垂直用竖立恳切希望用祈求向人讨取用乞求体会品尝用品味质量档次用品位突然中止用戛然嘹亮短促用嘎然模糊月暗用朦胧刚刚睡醒用朦胧艰苦尝尽用备受倍增加剧用倍受要求应该用需要一定要有用须要细致描写用刻画生造词语是刻划立即马上用即时赶上适合用及时嫌疑消释用涣然光彩一新用焕然装饰假扮用化装容貌美丽用化妆证据证人用人证查实证明用认证认识表面用肤浅空虚无基用浮浅用力阻止用遏止压制控制用遏制言行荒唐用放诞行为不正用放荡假造事实是捏造摹仿不真用伪造估计可能用大约大致不详用大概不求名利用淡泊感情不深用淡薄

留传后代用留传事迹传播用流传道理道义用大义意思疏忽用大意正到好处用恰好正好凑巧用恰巧熟练掌握用熟习认识了解用熟悉认识特点用辨别说明真假用辩别默默无言用默然心不在意用漠然时空靠近用临近位置接近用邻近茂盛辽阔用莽莽无际不清用茫茫板子鞭打用鞭笞比喻抨击用鞭挞明白觉悟用省悟错变正确用醒悟赶走除掉用驱除疾病迷信用祛除约数推测用大抵主要方面用大体不能进行用妨碍此事有害用妨害安排陈列用布置安排布置用布署学识深广用渊博数多面宽用广博减少没有用消失抽象事物用消逝对下细听用倾听对上细听用聆听特地拜访用专诚专为某事用专程同意答应用允许容纳许可用容许案情调查用查访观察细看用察访集体习惯用风气好的行为用风尚开辟扩展用开拓打开创立用开辟失去效力用取消明令禁止用取缔超出规律用偶然间或有时用偶尔随便不慎用轻率粗糙敷衍用草率条理说出用陈述诉苦诉冤用陈诉推出未知用推测探索检查用推究投身社会用入世经历世事用涉世鉴定欣赏用鉴赏领略趣味用欣赏逐渐除去用消除一下除去用根除

用尽心思用悉心用心细密用细心精细美观用精致精密细致用精细行动不决用迟疑内心不决用犹豫切身大事用终身事业一生用终生公开真相用声明郑重说明用申明高远空旷用廖廓宽广空间用辽阔冤屈难过用委屈曲折忍让用委曲慢慢变化用逐渐阶段变化用逐步具体大事用国事大计方针用国是徒然白白用枉然失意样子用惘然两方相连用沟通暗中勾结用勾通特征记号用标志风度美丽用标致

法律治理用法治法律制度用法制意外损失用事故圆滑处事用世故欠缺不好用缺点不够完美用缺陷补足空缺用填补不够补足用弥补到处寻找用搜集聚集一起用收集适当调整用调剂适合要求用调节总共计算用合计审核计算用核计场合情景用场面事情状态用局面深刻思考用深思深度思考用沉思客观事物用物质具体财物用物资事物性质用界限边线分界用界线变化迅猛用急剧非常急速用急遽统辖率领用统率全军首领用统帅借故拒绝用推托推卸摆脱用推脱受阻不前用停滞不再进行用停止顾忌不说用隐讳含混不明用隐晦直截了当用简捷简明扼要用简洁到何时候用截至到期为止用截止本领能耐用功夫花了时间用工夫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沿袭采用用袭用经常使用用习用长期历年用长年一年四季用常年尝试办理用试行付诸执行用施行简单合同用合约和平条约用和约大政方针用制定具体条文用制订由此变彼用变换无序改变用变幻目前现在用现时客观情况用现实造成后果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反响用反应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启发有悟用启示公开申明用启事学问程度用学力学习经历用学历违背触犯用违犯反向行动用违反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行使权力用自治克制自己用自制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为出主意用指使命人做事用支使近义词辨析

1、关于、对于

关于表示关涉的范围。如: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对于主要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2、通过、经过

通过是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经过是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3、尽管、不管

不管后面是假设的情况,如:在党的领导下,不管前方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尽管后面是确定的事实,如: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向他提。

4、不免、难免

“不免”和“难免”作为副词意思相近,都有“不容易射开”“免不了”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情况,往往产生后面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不免”只用于肯定式,“难免”还可以用于否定式。

5、从而、进而

从而重在表示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进而重在表示递进关系。例: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6、继而、既而

继而是状态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紧紧相接。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如: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7、不只、不止

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如: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他不止十六岁。

8、曾经、已经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例:我曾经去过北京。已经强调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可能还在延续。例:他已经来了。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了。

9、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如: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如:原来是你啊!

10、究竟、毕竟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如:“究竟哪个拉得对,哪个拉得不对,我不知道。”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如:同学们都想知道个究竟。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

11、何必、何苦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如:你何必跟他过不去。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如:你何苦跟他过不去。

12、分外、格外

“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修饰消极性词语;“格外”不受此限制。“分外”一般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前,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可以。

13、另外、此外

另外是除此之外,表示另提一事。例:我还要跟你谈另外一件事。此外是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还有其他的。

14、一定、必定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例: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例: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

15、必定、必然

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例:我们必定胜利。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例: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少创造力。

16、偶然、偶尔

偶然和必然相对应,表示发生了意外,如:这是偶然现象。偶尔是次数少,如:他偶尔迟到一两次。

17、常常、往往

常常指动作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不一定有规律性或推论的性质。如:他学习努力,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下一般都这样,常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如: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往往是事业心不强的人。

18、几乎、简直

几乎是将近于、接近于。如:我几乎不敢相信。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语气有点夸张。如:我简直不敢相信。

19、径直、径自

径直是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径自是没经别人同意,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如: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20、一起、一齐

一起是在同一处所内一同做什么事,强调空间,一齐强调时间,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干什么。

21、赶快、赶紧

赶快是抓住时机,加快速度。如:时间太晚,我们赶快走吧。赶紧是抓住时机,毫不拖延。如:天要下雨了,赶紧走吧。

22、逐步、逐渐

逐步是一步一步地,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逐渐是渐渐,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

23、基于、鉴于

基于,主要表示依据、根据。例: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鉴于指以前可以引以为鉴或经验教训的事。例:鉴于上次比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24、抱负、报复

一指远大志向,一指对别人的反击。

25、暴发、爆发

两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

26、变换、变幻

如果变换的内容、方式很不固定,则用后者,如:风云变幻、变幻莫测等。

27、窜改、篡改

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篡改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原意。

28、处世、处事

前者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处理事务。

29、世故、事故

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事故是发生不幸的事件。

30、扶养、抚养

都有供养的意思。晚辈对长辈,或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只能用“扶养”。“抚养”有教养、爱护的意思,一般对晚辈、小孩。

31、度过、渡过

前者用于指时间,后者指由此岸到彼岸。

过度、过渡

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

32、灌注、贯注

灌注本指液体浇灌,如“灌注心血”。贯注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33、国事、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

34、功夫、工夫

功夫指本领、造诣;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

35、功效、工效

功效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工效指工作的效率。

36、检查、检察

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

37、侦查、侦察

侦查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的活动;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38、考查、考察

考查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考察着重指观察、了解,调查研究。

39、界限、界线

界限是抽象事物的分界,如“思想界限”;界线是具体地区的分界。

40、刻画、刻划

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41、启示、启事

启示是启发的意思。启事是刊登或张帖出来的声明,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

42、勉力、勉励

勉力是努力的意思。勉励是劝人努力、鼓励的意思。

43、调节、调剂

调节是从数量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如:水能调节动物的体温;调剂指根据医生的处方配制药物或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调整,如:娱乐可以调剂生活。

44、烦扰、烦恼

烦扰指搅扰或因受搅扰而心烦,如:我实在不忍心再搅扰他;烦恼指烦闷、苦恼,如:自寻烦恼。

45、深刻、中肯

深刻指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如:这篇文章内容深刻;也指内心感受程度很大的,如:印象深刻或深刻的体会。中肯指抓住要点,正中要害,如:他的话很中肯。

46、违反、违犯

前者指与标准不一致,如违反操作规程。后者指触犯刑法、法律,如:违犯党纪国法。

47、遵循、遵守

遵循指遵照、按照已有的规则做事。遵守指不违背,与标准保持一致。

48、按照、依照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如:依照原样复制一件。

49、卑劣、恶劣

前者指性质严重,恶劣,多指行为,如: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卑劣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后者指不道德,无耻,侧重心理描述。

50、节余、结余

前者指因节约而剩下,如:把全部节余捐给了灾区。后者指结算后余下或结算后余下的钱,如:这个杂技团试行了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结余分成的办法,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在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局面。

51、营利、盈利(赢利)

营利是赚钱,如: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盈利(赢利)指经营的结果是赚了钱,没有亏损。

52、沉淀沉积

沉淀指溶液中难溶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或指沉淀到溶液底层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如:情感需要沉淀,才能写出好诗来。沉积指物质在溶液中沉淀后积累起来,如:文化沉积、历史沉积。

53、制定、制订

制定一般是制定法律制度,制订一般指制订计划。

54、审订、审定

审订是审阅订正。审定是审查决定。

55、心里、心理

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

心理,在很多地方,是作为表现“心里”发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56、情义、情意、情谊

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如:“姐姐待他很有情义”。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

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另外,“情意”还可指人对国家的感情,如:“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呀!”“情意”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

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如:“他给灾区人民寄去200元钱,以表示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情谊。”同时,“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例如:“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情谊”也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深情厚谊。

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

57、连接、联结

连接是把两样东西连在一起;联结是把几样东西融合在一起。

58、萧萧、潇潇

萧萧,象声词,形容马叫声、风声、草木摇动声等。潇潇,形容词。形容风雨急骤状,也可形容小雨。

59、精密、周密

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如:“这学期,我制订了周密的学习划。”

60、呈现、浮现

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

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

61、发奋、发愤

发奋指勤奋努力地做什么事;发愤指精神受到刺激,决心振作起来,努力向上,去争取成功。

62、坚苦、艰苦

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

63、摈弃、摒弃

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如:高压高温试验是为了使这种物质摈弃杂质。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如:他终于摒弃杂念,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实验。

64、安静、宁静

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不吵闹,如:请大家安静一下!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如:在那里,他过着十分宁静的生活。

65、清静、清净

清静是没有声音、不吵闹,类似于安静;清净侧重于没有受到打扰,可能环境并不安静,但由于没有人打扰,在吵闹声中照样可以耳根清净。

66、嘲笑、讥笑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67、嗤笑、耻笑

耻笑的程度重,嗤笑的程度轻,且嗤笑指以为可笑而讥讽嘲笑。如:“他是因为有心理障碍才口吃的,不要嗤笑他。”耻笑则指以为可耻而鄙视嘲笑,如:“日本政府至今也不肯面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这种欺世行为怎么能不遭到世人的耻笑!”

68、蔑视、鄙视、藐视

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个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69、化装、化妆

化装一是作假扮讲,一是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化妆是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

70、囊括、包括

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包括,是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仅指其中一部分。

70、终身、终生

“终身”指一个人生命的未来、临终或直至生命结束,一般指个人之事,如婚姻是终身大事。“终生”指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过去、现在、未来整个一生,一般指在事业上,如终生从教,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71、黯然、暗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暗然”的“暗”是“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72、安详、慈祥

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73、安置、安排

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74、必须、必需

必须是一定要这么做,有强调语气作用;必需表示一定得有、是不可缺少的。

75、辨别、辨认、辨析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76、表示、显示

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是明显地表现出来。

77、边疆、边境

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

78、不齿、不耻

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79、编撰、编纂

编撰指编纂、编写。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80、勘误、刊误

勘误一般指文字、标点在校勘时的没有发现的错误需要加以改正;刊误指内容、事实、数据等方面发生错误需要纠正。

81、把戏、伎俩

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82、颁布、公布

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83、辨(辩)正、辨(辩)证

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84、沉思、深思、寻思

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85、草率、轻率

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86、惦记、思念

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87、陈设、摆设

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88、竖立、树立

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后者指物体垂直立在地面,强调具体事物。

89、批阅、披阅

前者侧重在批示,后者是一般的看看、阅读。

90、典雅、高雅

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91、风气、风俗、风尚

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92、妨害、妨碍

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93、肤浅、浮浅

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为人浅薄。

94、沟通、勾通

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95、关注、关心

前者一般指对事情,后者一般对人。

96、贯穿、贯串

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97、观察、观测

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98、合计、核计

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99、截止、截至

截止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了;而截至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某一天、某一阶段。

100、间接、简捷

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

101、精练、精炼、简练

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

102、经历、阅历

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103、里程、历程

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104、辣手、棘手

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难办。

105、流传、留传

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106、传诵、传颂

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107、临近、邻近

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108、谋取、牟取

有感情色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109、面市、面世

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110、摸索、探索

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

111、品位、品味

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112、品尝、咀嚼

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113、评价、评介

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114、彷徨、徘徊

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

115、启用、起用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116、启发、启迪

前者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后者指启发开导。

117、驱除、祛除

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

118、取消、取缔

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119、消失、消逝

消失是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消逝是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指声音、水、云雾、时间等)。

120、溶解、融解

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于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121、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122、擅长、善于

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123、收集、搜集

前者指使聚集在一块;后者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124、受到、收到

前者是接受抽象的东西,如:受到教育、收到启发。后者是接受具体的东西,如:收到礼物、收到信件等。

125、申明、声明

前者指郑重说明;后者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127、实行、施行前者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后者指(1)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2)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126、停止、停滞

前者指不再进行;后者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128、调节、调解、斡旋

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斡旋意思上同调解,属于书面语,不能带宾语。

129、推委(诿)、推脱、推托

推委(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推脱指推卸(责任等)。推托指借故拒绝。

近义词辨析及练习大全

近义词辨析及练习大全 词语运用是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内容为实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和虚词的运用。实词的运用,主要考查近义词(有些是同音词)的辨析。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它要求考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近义词的辨析,主要从词义、色彩、用法三个方面入手。 一、辨析词义 1.从词义的侧重点(要特别注意词语中不同的语素)辨析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尤其要注意.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而应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辨析其词义。 如“发现”与“发明”,前者侧重于找到,后者侧重于创造。再如“才能”和“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文艺方面表现出来的智慧及特长。又如“精美”与“精巧”,前者侧重于“美”,后者侧重于“巧”;“出生”与“出身”,前者侧重于“生”,后者侧重于“身”(身份)。⑴A. 截至 B.截止 ①本次大赛报名在昨天已经。 ②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解析:“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

较容易用错的词。“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⑵A. 授权 B. 受权 ①外交部新闻司发表公告。 ②这个学校于当地政府,向学生收取了教育附加费。 解说:①句的主语是施动者,因而应选择表主动的“授权”,②句的主语是受动者,故应选择表被动的“受权”。 2.从词义的轻重辨析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如“显著”与“卓著”,“显著”为非常明显,“卓著”为“突出的好”,这好上加好的“卓著”要比“显著”词义重多了。又如“错误”与“失误”、“批判”与“批评”、“渴望”与“希望”都是前者较重,后者较轻。其它如“绝望”和“失望”、“蔑视”和“轻视”、“嗜好”和“爱好”“破坏”和“损坏”等也都是前重后轻。例如“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重。例如“嗜好”表示的喜欢程度比“爱好”重;“损坏”表示的破坏损失的程度比“毁坏”轻。⑴A.妨害 B.妨碍 ①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别人休息的。②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人们的健康。 解析:“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妨害”指使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词义辨析之词语的核心义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词义辨析之 词语的核心义 :词义辨析是逻辑填空题的一大考查重点。正确理解、准确辨析词语的含义,对解答逻辑填空题至关重要。进行词义辨析,可从词语的核心义、词语的色彩义和词语搭配三方面着手。今天中公教育专家主要为大家介绍如何根据词语的核心义来辨析词义。 词语的核心义,又称概念义或理性义,它是词语最基础的含义,主要包括词义所指的范围、所侧重的点、所表现的轻重程度。 词义所指的范围 词义所指的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公务员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在辨别词义所指对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对象的类属划分 有些词语词义相近,但所针对的对象属于不同的类别。 示例一“度过”VS“渡过” 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渡,水字旁。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 【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 示例二“驱除”VS“祛除” 驱除:驱,马字旁,赶牲口的意思。故“驱除”的适用对象为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 祛除:祛,示字旁,故“祛除”的适用对象多为疾病、疑惧或迷信等抽象事物。 【误用】经过众多专家的会诊,王教授的头风病终于被驱除了。

【辨错】句中说的是将疾病治好,疾病为抽象事物,故应用“祛除”,而非“驱除”。 【例题1】法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皮埃尔·马南的《民主的本性——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堪称研究托克维尔的众多著作中最精彩者之一。马南格外重视并不惜笔墨剖析民主的种种____,很大程度上缘于他对欧洲民主当前遭遇的____的感受。在马南看来,造成民主的____性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民主的教义除了强调个体的独立与自主外,缺乏更多的道德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病理危险懦弱素质 B.弊端痛苦脆弱品质 C.病理危机脆弱内涵 D.弊病痛苦懦弱品味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先看第三空,“懦弱”与“脆弱”都有不坚强的意思,但“懦弱”只适用于人,句中适用对象为“民主”,故应选“脆弱”,排除A、D。再看第二空,“痛苦”只能是人遭遇的,“欧洲民主”遭遇的只能是“危机”,排除B。本题答案为C。 2.对象的内外指向性 每个人从意识觉醒开始,就产生了内外两个视界,如:从独立的个人来看,自己是内,他人是外;从团队来看,队员是内,非队员是外;从地域来看,家乡、祖国是内,其他地方都是他乡、异国,是外。如此种种内外意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意识带入到语言中使得我们的词语也有了内外的指向性中.公教育版权。 示例一“反思”、“后悔”VS“参考”、“接纳” “反思”的只能是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后悔”也只能后悔自己的行为,不能“后悔”别人,所以这两个词指向的都是内;“参考”的只能是主体以外的人的观点,同样“接纳”也只能针对自我以外的人或事物,两个词都指向外。 示例二“光临”、“高见”VS“寒舍”、“拙见” “光临”、“高见”为敬辞,指向的只能是他人;“寒舍”、“拙见”为谦辞,指向的只能是自己。 【例题2】失败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成功的实力,而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在心理上_____了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某个目标。这种定式心理在很大程度上______了人的思维,也同时____了人们创新的脚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辨析近义词的十个方法

辨析近义词的十个方法 本文是关于辨析近义词的十个方法,感谢您的阅读! 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2006年江西卷) 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2006年江西卷) 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

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2006年江西卷) 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例: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适当“新发现”(涵盖囊括)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2006年山东卷) 析:“涵盖”是包括,包容;“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这里“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从搭配关系来看,应该用“涵盖”。 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例: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给予给

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

三个一组: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

或看待。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颠,跌。扑,敲。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坚不可摧:坚:坚固;摧:摧毁。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15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16.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17.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19.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比喻急剧的变化。 沧海桑田沧海桑田 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2014宁夏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题之近义词辨析——词义

2014宁夏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 言语理解题之近义词辨析——词义 2014-08-24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中的选词填空题主要考察内容包括实词、虚词、成语和文言词填空等,近义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近义词辨析方法指导。 学习和掌握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最主要的是从词义上对近义词加以辨析。一般来说,词义包括理性意义、色彩意义、搭配意义、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 近义词词义辨析——词语的理性意义 要确切地了解词语的意义,首先要区分近义词的理性意义,一般来说,几个近义词之间多带有相同的语素和不同的语素,相同的语素是他们意义相近的基础,而不同的语素则体现着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别。如“亲密”“亲切”和“亲热”,三个词都有共同的语素“亲”,意思上也都带有“关系近、感情好、态度好”的意思,但是他们又有不同的语素 “密”“切”“热”,这三个语素又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密”和“疏”相对,指距离近,因此“亲密”侧重指关系近、关系紧密,常常用来描写关系、友谊等;“切”侧重“密切”“恳切”,因此“亲切”侧重表示感情真挚、恳切,常常用来描写照顾、关怀、教导、声音等方面,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感受某一事物时的心情;“热”是“热情”的意思,“亲热”侧重指“亲密而热情”,常用于对人的态度等方面。

在词语的理性意义里,本文给出考生几方面的标准进行量化考察,从而能够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1.词义的大小 一般来说,不同的词语有着其不同的使用范围,如“平凡”和“平庸”,两个词语都是指“一般的,不突出的”,但是“平庸”多指人,或者人的所作所为;而“平凡”则不仅限于人,还可以用于事物等多个方面。又如“事件”和“事情”,两者都表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和社会现象,但是“事件”多指那些重大的、不平常的活动或社会现象,而“事情”则是泛指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现象。显然“事件”的适用范围要比“事情”小。因此下面的句子应该选择“事情”,而不是“事件”: “这两年,发生了不少令人心烦的,好在他都挺过来了。”(事件/事情)。同样的还有“年代”和“年月”,“时代”和“时期”,“边疆”和“边境”等。 2.词义的侧重点 不同的词语,尽管意义差不多,但是其语义上的侧重点却不一定相同。如“事变”和“事故”,两者都可以指突然发生的某一事情。但是“事变”侧重在“变”上,意指那些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造成某些重大改变的事件,多用于政治、军事等大的方面;“事故”则侧重指以外的损失或者灾祸,多用于一般性的生产、工作、生活、交通等方面。因此,下面的句子要选择“事故”而不是“事变”: “在离前门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处,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变/事故) 3.词义的轻重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 考纲要求 高考考查重点以辨析近义实词为主。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级)。 ☆要了解实词词义的变化发展和多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特别义等,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义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 ☆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词义、词性、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的功能差异等。 考什么? 高考选用的近义词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A、读音相同,书写半同的近义词,如: 品位、品味,祛除、驱除,侦察、侦查, 融解、溶解,化装、化妆,启用、起用等 B、读音半同,书写半同的近义词,如: 如逐渐、逐步,启示、启发,闪耀、闪烁,装载、承载,致使、导致,赞扬、赞叹,云集、聚集等 C、读音不同,书写也不同,如: 如:舍弃、割爱,徜徉、徘徊,迟疑、犹豫等。 怎么考? 客观题(词语选择填空或找出错的一项) 考生解题失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不知道词语的准确意思,只凭感性认识对词语的词义作出判断; ②不知道词语的使用对象、色彩、程度与语法功能,只凭表象作出判断; ③不注重审查题干的语境,只凭感觉对词语的使用作出判断; 辨析方法 一、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损坏:无意使事物毁坏。 破坏:有意使事物毁坏。(词义重) 显著:非常明显突出。 卓著:突出地好,好上加好。(词义重) 批评: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 批判:对缺点错误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

二、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场所:活动的地点。 场合:地点、时间、环境、情况的总和。(范围大)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 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时代:历史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 时期。(范围大) 时期: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 三、词义侧重点不同 才能:知识和能力。才华:文艺等方面的特长。 才干:办事能力。才智:才能和智慧。 四、词义的指向性不同 执教:担任教学任务。就教:前去请教。 应诊:接受病人,给予治疗。就诊:就医,前去看病。赐教:给予指教。请教:请求指教。 方法指津一: 一、从词义辨析 1.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轻视——鄙视优秀——卓越 艰难——艰巨成绩——成就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事情——事件——事故(从大到小) 战争——战役灾难——灾害 3.词义侧重点不同: 化装(装扮)——化妆(打扮) 陡峭(坡度大而陡直)——峻峭(高而险) 4.词义的指向性不同 爱戴(对上)——爱护(对下) 抚养(对下)——赡养(对上) 5、搭配习惯或适用对象不同 执行:搭配“命令”、“任务”、“路线”、“政策”等。 履行:搭配“诺言”、“合同”、“手续”、“条约”等。 发扬:搭配“精神”、“作风”、“传统”、“民主”等。 发挥:搭配“作用”、“威力”、“力量”、“创造”等。 交换:搭配“礼物”、“意见”、“资料”、“产品”等。 交流:搭配“思想”、“经验”、“文化”等。

小学英语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辨析和练习

小学英语同音词、近义词、反义词归纳 一、小学英语同音词 B—bee—be no—know C—see—sea hi—high I—eye for—four R—are son—sun T—tea our—hour U—you pair—pear Y—why here—hear to—two—too there—their by—bye—buy right—write aren’t—aunt father—farther who’s—whose c-see(看见)-sea(海洋) b-be(是;成为)-bee(蜜蜂) y-why(为什么) for(为)-four hi(喂)-high(高) no(不)-know(知道) by(通过)-bye(再见) son(儿子)-sun(太阳) our(我们的)-hour(小时) right(对的)-write(写) meet(遇见)-meat(肉) hear(听见)-here(这儿) there(在那里)-their(他/她/它们的) dear(亲爱的)-deer(鹿)pear(梨)-pair(一双/副……) father(父亲)-farther(较远地) weight(重量)-wait(等待) it's(它是)-its(它的) who's(谁是)-whose(谁的) 二、小学英语近义词 toilet — WC listen —hear class —lesson everyone —everybody glass —cup large —big glad —happy like —love little —small photo —picture purse— wallet start —begin home—house learn—study beautiful—pretty usually —often look —see cycle —bike near —beside hi —hello quick —fast garden —park desk —table speak —say —talk river —lake go home —come home a moment ago— just now a lot of —lots of — many be good at —do well in of course —sure be from —come from take a walk —go for a walk take a bus —by bus would like —want look for— find 三、小学英语反义词 big(大的)----- small(小的)bad(坏的)----- good(好的) bright(明亮的)----- dark(黑暗的)black(黑的)----- white(白的) beautiful(美的)----- ugly(丑的)cold(冷的)----- hot(热的) cool(凉爽的)----- warm(温暖的)come(来)----- go(去) cry(哭)----- laugh(笑)clever(聪明的)----- stupid(笨的)different(不同的)----- same (相同的)difficult(难的)----- easy(容易的) dirty(脏的)----- clean(干净的)day(白天)----- night(夜晚) early(早的)----- late(迟的)fast(快的)----- slow(慢的) glad(高兴的)----- sad(悲伤的)inside(里面的)----- outside(外面的) in(里面)----- out(外面)large(大的)----- little(小的) left(左)----- right(右)quiet(安静的)----- noisy(吵闹的) new(新的)----- old(旧的)loose(松的)----- tight(紧的) like(喜欢)----- hate(厌恶)open(开)----- close(关)

50个常见近义词辨析

常见近义词辨析 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 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 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 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懊丧:着重指因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 沮丧:沮,气色败坏。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 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也可以作名词。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 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指掌管、使用机器等。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

行测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技巧之明词义

行测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技巧之明词义 在理性意义上,公务员试题中经常考查的是词语的轻重、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1、词义的轻重 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 例如: 爱好和嗜好:爱好是指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喜爱。嗜好是指特殊地爱好。 优良和优异:优良是指品种、质量、成绩等十分好;优异是指品种、质量、成绩等特别好。 再如:轻视和蔑视、希望和渴望、偏爱宠爱和溺爱、秘密机密和绝密。 2007年第21题: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填入划

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谋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辙 D.大相径庭 解析:根据“都称不上是翻译”可以确定翻译的意思和原文的意思应该是不同的,所以,排除掉A、C。截然相反和大相径庭都表示的是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截然相反的语义比大相径庭更严重。而根据“不管多么通顺”可以得知,填入空格的一次大语义较轻,故选择D。2007年第22题: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张在西方环境政策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研究方法也受到广泛的________,有人认为,完全市场化的环境政策其结果会适得其反,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将有增无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批评 B.怀疑 C.关注 D.批判 解析:由“但”字可以得知空格处应该是否定的意思,所以,排除选项C。选项ABD都有否定的意思,但是三者的语气不同,批判最重,其次是批评,再次是怀疑。根据题意运用选择批评正合适。由“广泛”可以得知作者的口气还是比较重的,但不至于完全错误,故批判不合适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

近义词辨析大全

近义词辨析大全 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辨证:辨析 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不致[不致于]: 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常年:终年、常期 ~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 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

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1 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 妨害:使受损害。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不和你分辩”。分辨:区分辨别。 肤浅:人的,学识,浅~对事物理解不深。 浮浅:,思想作风、文章风格,浅薄、不切实。 伏法: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认罪。,“伏罪”、“服罪”是同义词, 伏帖:心里舒服、舒坦,顺从。 服帖:妥当~“把事情办~ ~”,顺从。 扶养:扶助、供养。用于有各种扶养关系的人之间。抚养:爱护并教养。用于长对幼。,如: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 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的近义词辨析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的近义词辨析公务员考试之中行测部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其中逻辑填空的近义词辨析就是一大难题。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剖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在考试之中用到。 1.词意轻重不同 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意的轻重不同。如:“称道”与“称奇”,“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意重。又如“抱怨”与“埋怨”,“抱怨”指因不满而责怪别人,责怪的程度较重,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2.词义侧重不同 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如:“草率”与“轻率”,两个词同为形容词,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常形容说话、行动、对人的态度。又如“淡去”与“淡忘”,“淡去”是指逐渐的离去;“淡忘”是指冷淡下去以至于忘记。“淡去”强调客观性,“淡忘”强调主观性,侧重点不同。 3.词语范围不同 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如:“苍茫”与“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又如“目前”与“日前”,“目前”是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是指前几天,两个词语的范围不同,要根据语意与整个语境去填入合适的词语。 4.适用对象不同 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是适用的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如:“馈赠”与“捐赠”,“馈赠”是指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两个词语的适用对象是不同的。 5.语体色彩不同 有些近义词词意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的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的场合并不相同,有些倾向于书面语,有些倾向于口语化。如:“商榷”与“商量”,“商榷”是正式用语;“商量”是口语化的表达,一般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6.感情色彩不同 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如:“臆造”与“编造”,“臆造”凭主观臆想编造,是贬义词,“编造”指将资料组织排列起来,或凭想象创造(故事),是中性词。又如“忍气吞声”与“任劳任怨”,“忍气吞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偏贬义;“任劳任怨”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埋怨劳累,含褒义。 7.语法功能不同 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如:“比赛”与“竞赛”,两个词同为动词,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活动。“比赛”常用于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可以带宾语;“竞赛”指竞争,力争优胜,常用于生产劳动、经济建设、军事等方面,不能带宾语。又如“给予”与“给以”,“给予”是指给,是动词,可以直接接宾语;“给以”是指给以,犹予以。多用于抽象事物。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 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近义词辨析(290组)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近义词辨析290组 A 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 0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2、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03、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04、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方法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一) 一、辨析词义 1.从词义的侧重点(要特别注意词语中不同的语素)辨析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尤其要注意.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而应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辨析其词义。 如“发现”与“发明”,前者侧重于找到,后者侧重于创造。再如“才能”和“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文艺方面表现出来的智慧及特长。又如“精美”与“精巧”,前者侧重于“美”,后者侧重于“巧”;“出生”与“出身”,前者侧重于“生”,后者侧重于“身”(身份)。 ⑴A. 截至B.截止 ①本次大赛报名在昨天已经。 ②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解析:“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较容易用错的词。“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⑵A. 授权B. 受权 ①外交部新闻司发表公告。 ②这个学校于当地政府,向学生收取了教育附加费。

解说:①句的主语是施动者,因而应选择表主动的“授权”,②句的主语是受动者,故应选择表被动的“受权”。 2.从词义的轻重辨析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如“显著”与“卓著”,“显著”为非常明显,“卓著”为“突出的好”,这好上加好的“卓著”要比“显著”词义重多了。又如“错误”与“失误”、“批判”与“批评”、“渴望”与“希望”都是前者较重,后者较轻。其它如“绝望”和“失望”、“蔑视”和“轻视”、“嗜好”和“爱好”“破坏”和“损坏”等也都是前重后轻。例如“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重。例如“嗜好”表示的喜欢程度比“爱好”重;“损坏”表示的破坏损失的程度比“毁坏”轻。 ⑴A.妨害B.妨碍 ①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别人休息的。 ②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人们的健康。 解析:“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⑵A.违反B.违犯 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党纪国法。 解析:“违反”与“违犯”都有“违背”的意思,但是,“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或不符合政策、纪律、规范等”,词义较轻;“违犯”的意思是“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等”,词义较重。

近义词辨析大全

近义词辨析大全 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地迈着步子”。 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认真,从不马虎”。 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行测填空 辨析近义词口诀歌

行测填空辨析近义词口诀歌行动踪迹用行迹举动神色用形迹特集成刊为专辑某一内容集专集 宽裕充足用富裕足够剩余用富余文字改动用窜改卑劣手段用篡改 结存余额用结余节约剩余用节余精心喂养用哺养爱护教养用抚养喂养培养用哺育照料成长用抚育定时功用用时效实际效果用实效开阔通达用豁然迅速突然用霍然志向意愿用志愿自己愿意用自愿具体路程用里程经历过程用历程主观一定用决不严正坚决用绝不包括含有用包含宽容原谅用包涵远大志向用抱负反击别人用报复突然发作用暴发猛然破裂用爆发不忍舍弃用留恋不忍离去用流连价值增加用增值繁殖增生用增殖事物形态用形式现状趋势用形势中途停止用中止结束停止用终止暗中等待用伺机等待机会用俟机演变过程用衍化演变结果用演化强光耀眼用炫目眼花迷惑用眩目形状面目用原形事物类型用原型伤心苦恼用悲痛极度悲哀用悲恸用于抽象用树立物体垂直用竖立恳切希望用祈求向人讨取用乞求体会品尝用品味质量档次用品位突然中止用戛然嘹亮短促用嘎然模糊月暗用朦胧刚刚睡醒用朦胧艰苦尝尽用备受倍增加剧用倍受要求应该用需要一定要有用须要细致描写用刻画生造词语是刻划立即马上用即时赶上适合用及时嫌疑消释用涣然光彩一新用焕然装饰假扮用化装容貌美丽用化妆证据证人用人证查实证明用认证认识表面用肤浅空虚无基用浮浅用力阻止用遏止压制控制用遏制言行荒唐用放诞行为不正用放荡假造事实是捏造摹仿不真用伪造估计可能用大约大致不详用大概不求名利用淡泊感情不深用淡薄

留传后代用留传事迹传播用流传道理道义用大义意思疏忽用大意正到好处用恰好正好凑巧用恰巧熟练掌握用熟习认识了解用熟悉认识特点用辨别说明真假用辩别默默无言用默然心不在意用漠然时空靠近用临近位置接近用邻近茂盛辽阔用莽莽无际不清用茫茫板子鞭打用鞭笞比喻抨击用鞭挞明白觉悟用省悟错变正确用醒悟赶走除掉用驱除疾病迷信用祛除约数推测用大抵主要方面用大体不能进行用妨碍此事有害用妨害安排陈列用布置安排布置用布署学识深广用渊博数多面宽用广博减少没有用消失抽象事物用消逝对下细听用倾听对上细听用聆听特地拜访用专诚专为某事用专程同意答应用允许容纳许可用容许案情调查用查访观察细看用察访集体习惯用风气好的行为用风尚开辟扩展用开拓打开创立用开辟失去效力用取消明令禁止用取缔超出规律用偶然间或有时用偶尔随便不慎用轻率粗糙敷衍用草率条理说出用陈述诉苦诉冤用陈诉推出未知用推测探索检查用推究投身社会用入世经历世事用涉世鉴定欣赏用鉴赏领略趣味用欣赏逐渐除去用消除一下除去用根除 用尽心思用悉心用心细密用细心精细美观用精致精密细致用精细行动不决用迟疑内心不决用犹豫切身大事用终身事业一生用终生公开真相用声明郑重说明用申明高远空旷用廖廓宽广空间用辽阔冤屈难过用委屈曲折忍让用委曲慢慢变化用逐渐阶段变化用逐步具体大事用国事大计方针用国是徒然白白用枉然失意样子用惘然两方相连用沟通暗中勾结用勾通特征记号用标志风度美丽用标致

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

第四节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 一、同义词 (一)什么是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也有某些细微的差别。例如:“庆祝”“庆贺”“祝贺”,都有以一定方式对喜庆的事情表示美好心意的意思,但略有不同。“庆祝”着重表示喜庆或纪念,多用于隆重的事情,方式常常是群众性活动。“庆贺”着重表示贺喜,适用范围较广,不限于集体,也适用于个人,方式多种多样。“祝贺”着重表示美好的祝愿,对象也较广,方式或是文字的,或是口头的。同义词数量很多。 同义词从音节看,有些是单音词同义,如“缺”和“少”、“封”和“闭”,有些是单音词和双音词同义,如“学”和“学习”、“信”和“相信”,不过最多的还是双音的同义词。 双音同义词有三种情况: 1.构成的成分不同: 立即——马上疏忽——大意幽默——风趣 掩饰——遮盖凌晨——黎明冷静——镇定2.构成成分有部分相同(这一类最多): 询问——咨询帮助——赞助策动——策划 阻碍——障碍发愤——发奋友情——友谊3.构成成分相同,但顺序不同: 刷洗——洗刷菜蔬——蔬菜合适——适合 灵魂——魂灵感情——情感讲演——演讲要注意多义词有几个意义,这几个意义常常各自有自已的同义词,所以我们说一个多义词的同义词实际上二者之间是局部的同义。例如“痛快”一词,在“你这个人办事很痛快”这个句子里,“痛快”与“爽快”“直率”同义;在“今天玩得真痛快”这个句子里,“痛快”与“开心”“尽兴”同义。又如“平常”一词,在“他外貌平常,可是精明能干”这个句子里,“平常”和“普通”“一般”同义;在“平常他这会儿早来了”这个句子里,“平常”和“平时”“通常”同义。 具有意义的共同性是构成同义词的基础,否则就不能视为同义词。例如:“改善”和“改良”是同义词,都有在原基础上改得好一些,使能更符合人们愿望的意思;而“改动”跟它们就不是同义词。“改动”表示改换、变动,适用的对象、范围也不一样。再如:“捏造”和“伪造”是同义词,都有为欺骗人而造出虚假事物的意思;而“创造”跟它们就不是同义词。创造表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 (二)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1.精确严密。例如: (1)我们不是反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共产党人奋斗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反对的是脱离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过高的消费,反对的是 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江泽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都有谋取私利的意思,但又有所不同。“假公济私”指当权者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利;“损公肥私”指损害国家、集体利益,中饱私囊;“损人利己”指损害别人使自己获利。三者互相补充,使语意表达全面周详。 2.富于变化。 这在一些谚语中表现得很明显。下面的例子如果相同的意思都用同一个词语,就会单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