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教学内容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教学内容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教学内容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期中试题

命题人:陈亚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

1.下列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

A. 1979年10月12日

B. 1989年10月12日

C. 1999年10月12日

D. 2000年10月12日

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3.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决定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人口基数4.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人口减少

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5.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

A.欧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西非和北非的一些产油国6.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A.从东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移动 B.从乡村向城市移动

C.从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移动 D.从南部向西部和北部移动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7~9题。

7.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8.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9.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10~11题。

10.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1.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13.在江南地区容易形成的城市形态是()

A.团块状 B.条带状 C.组团状 D.放射状

14.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 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15.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16.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C.该地段地价太高 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宜作为商业区

17.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18.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19.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

2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

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1.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A.奶牛B.奶羊C.牛奶D.奶制品

2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资金投入多

23.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牧场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24.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只出现在发达国家

C.牧牛业占有重要地位

D.属于粗放的商品农业

25.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下图回答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

②③④

图例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26.新疆棉花产量高、质量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量丰富,有利于棉花生长 ②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③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疏松,有利于棉根伸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安徽省亳州市下辖三县(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一区(谯城区),全市人口约530万,市区人口30多万,每年外出务工人数约120~140万,主要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据此回答27~28题: 27.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原因

B .经济原因

C .城市化和国土开发

D .军事原因 28.亳州市区人口达30多万,按照城市等级划分,亳州市应该属于( ) A 、小城市 B 、大城市 C 、中等城市 D 、特大城市

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苔干栽培历史悠久,被称为“苔干之乡”,近年来以义门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扩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去年的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总产量达2.7万吨,产值约4亿元,产品除在国内畅销外,现已出口至日、韩、俄、 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然而近几年特别是入世以来,亳州市的苔干产品出口

面临着更为严格的出口检测标准。据此回答29~30题:

29.该地区苔干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区域化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科技 C.劳动力 D.市场

30.为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避免发达国家对亳州“苔干”出口限制的“绿色壁垒”,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机械化 B.生产过程有机化

C.生产产品品牌化 D.经营模式产业化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4分)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4分)

(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4分)

32.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计9分)

(2000年)

(1985年) a b c d

甲 乙

(1)、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过程称为城市化

B .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C .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 .此过程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有关a 、b 、c 、d 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 B .b 比d 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 C .c 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比b 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远 D .d 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 (3)、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城市化的呢?

33.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每小题3分,计9分)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是“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阶段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 阶段则以________为主。(2)分

(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________。(1分)

(3)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我国的西部牧草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气候区。(3分)

(4)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_______,对乳产品需求量大。(2分)

(5)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的作用。(2分)

高一地理(人教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1.答案:(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2)交通运输和冷冻保鲜技术的发展。(3)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32.答案:(1)D (2)B (3)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乡村地区变为城市。(任意答对三点即可给分)

33.答案:(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参加国际协作。

34.答案:(1)种植业乳畜业

(2)奶牛

(3)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高山

(4)经济发达,城市众多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甘蔗制糖厂 B.家具厂 C.服装加工厂 D.面包厂 2.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化 工 厂公 路河 流 及 流 向D A B C 居 民 区 3.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原因是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政策的影响 C.煤炭丰富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4.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5.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C.降低运输费用 D.增大能源消耗 6.下列哪些城市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 A.天津 B.成都 C.马鞍山 D.济南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 B.机床厂 C.石油厂 D.食品厂 8.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9.新兴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出现的,它首先形成于 A.传统工业集中的大城市 B.传统工业相对较少的小城市

C.乡村地区 D.发展中国家 10.下列工业部门属高技术工业的是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 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 C.遗传工程、汽车工业 D.航天工业、造船工业 11.旧金山附近的“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 件是 A.科技力量强 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 D.高速交通方便 12.鲁尔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A.就近获得从国外港口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洋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的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13.“硅谷”的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克萨斯,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这是因为 ①新厂址地理位置更安全②新厂址交通更便捷③“硅谷”的土地被使用殆尽④“硅谷”的劳动力价格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4.炼钢厂与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D.非物质联系 15.“第三意大利”分布在A.意大利北部 B.意大利东北部和南部 C.意大利南部D.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16~17题。 16.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若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下图中哪一点最适宜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石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安徽省亳州市下辖三县(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一区(谯城区),全市人口约530万,市区人口30多万,每年外出务工人数约120~140万,主要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原因 B.经济原因 C.城市化和国土开发 D.军事原因 2.亳州市区人口达30多万,按照城市等级划分,亳州市应该属于 A、小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特大城市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B、科技水平高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4、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5、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 A、水果罐头厂 B、啤酒厂 C、电子装配厂 D、制鞋厂6.生产具有一定季节性的工业部门是: A、甜菜制糖工业 B、造纸工业 C、钢铁工业 D、化学工业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7~9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试题(卷)新版

涡阳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检测 地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该城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A .传统型 B .原始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HD 指数是用来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程度,HD<0.30为协调状态,0.30~0.55为不协调状态。“十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3%(每年常住人口净增加60万人以上),提前10多年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口的目标。下图甲为“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乙为“北京市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变化趋势”。据此回答3~5题。 3. 北京市近年来HD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 B.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很快 C.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 D. 城市地下空间的广泛使用 4. 图甲中北京市人口分布对北京市区所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荒漠化 ③交通拥堵 ④住房困难 ⑤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①②⑤ 5. 为解决北京市人口分布所产生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凝聚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卫生等功能 1270 1290 1310 1330 1350 万人 自然增长率 -1 -2 -3 人口数量 自然增长率 %

B. 在周边城镇新区均衡配置教育和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C. 促进城市内部各区域产业均衡发展 D. 加快利润较高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 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6~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403020 10 -10-20 气温(℃) 甲乙 6.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 ) A .3月 B .5月 C .11月 D .9月 7.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 A .病虫害少 B . 离市场近 C .水源丰富 D .上市较迟 下图是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苹果能在特殊产地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地形 C .技术 D .劳动力 9.下列地区最适宜建苹果果汁厂的是 A .黑龙江 B .云南 C .山东 D .海南岛 区位基尼系数反映了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集聚度越高。读表回答10~11题: 中国部分制造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10.影响食品加工行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C .原料 D .劳动力 11.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专用设备制造业处于低端集聚水平 B .产业集聚度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 C .食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度下降 D .石油化工业比食品加工业分布更均匀 行业 年份 1994 1996 2000 2003 2005 食品加工业 0.032 0.049 0.033 0.111 0.169 烟草加工业 0.427 0.428 0.44 0.41 0.449 石油化工及炼焦业 0.128 0.162 0.135 0.194 0.233 专用设备制造业 0.046 0.042 0.033 0.045 0.013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卷

高一地理8月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徐晶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50分) 下面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交通 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 C.地形D.土壤 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成5—6题。

5、以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6、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 B.产品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机械化水平高 7、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 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8、在丘陵缓坡发展种植业,首先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 9、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量B.交通运输条件C.国家政策D.光热和降水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有() 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水稻 11、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①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完成 12-13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国家甲乙丙丁 人口出生率(%)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2.3 1.2 1.0 1.1 人口增长率(%)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 3.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4.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5.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7.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B.科技水平高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8.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高一地理必修二月考试卷

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地理必修Ⅱ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 A.埃塞俄比亚 B.德国 C.中国 D.美国 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3~4题。 3.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 A.33‰B.43‰ C.25‰ D.15‰ 4.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 5.下图是某国人口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 A.40万 B.2000万 C.200万D.2340万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对6~7题作出选择。 6.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 上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 人日的比重约是 A.93% B.23%C.13%D.60% 7.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0~14岁人口比重下 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 总人口数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 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合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命题人:曾祥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人、6 000人、 4 500人、10 000人,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2.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 ( ) 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B.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D.自然灾害和战争 读下图回答3—4 3.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 ( ) A .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 .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 .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 D .乙国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国 4.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 B .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人口明显减少 C .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出生率过于偏高 D .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根据材料,回答5~7题。 5.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 .铁矿、塑料 B .石油、农田 C .原始森林、地下水 D .煤炭、化肥 6.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 C .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 D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 7.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 ) A .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B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C .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 D .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8.关于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A .是指地球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B .是指全球或一个地区的资源与环境能供养和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C .是指全球或某地区的资源、环境维持最高生活水平状况下的人口数量 D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 9.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最低的地区是 ( ) A .北温带 B .中温带 C .干旱半干旱区 D .青藏区 10.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 .自然资源 B .科技水平 C .人类的文化水平 D .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 11.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1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 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学校 年级 班 姓名 考号 ------------------------------------------------------密--------------------------------------------封

高中地理必修二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分别示意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和印度四国人口和耕地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3题。 1.(2016太原一模)1700—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呈“先增后减”变化态势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巴西 D.印度 2.(2016太原一模)印度和巴西两国发展农业技术的目标分别是提高( ) A.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 B.劳动生产率、土地承载力 C.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D.土地生产率、环境承载力 3.(2016太原一模)1950—2000年,美国土地开发力度趋于平缓,稳中有降。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发展 B.人口增速减缓 C.后备资源不足 D.生态保护 1996年马来西亚实施“银发族项目”,鼓励外国的退休老人到马来西亚旅游并长期居留生活。中国参与该项目的人数一直排在首位,20XX年12月我国某集团在该国人工填海建岛开发房地产。读下图完成4-6题。 4下列有关马来西亚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C.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D.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5.参与该项目的中国人员最可能来源于( ) ①黑龙江省②山东省③湖北省④广东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设计人员将前期规划的一岛改为四岛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 A.技术 B.资金 C.气候 D.环境 沙特通过组建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及世界级石化企业,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重地。目前已在其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分别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B.该区域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不高 C.图中①地以常绿硬叶林为主,②地以荒漠景观为主 D.图中石油带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储量大,90%输往西半球 8.延布布局石化生产基地的原因是( ) ①石油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②临海,交通便利 ③靠近欧洲,市场广阔④石油加工业的附加值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安伊(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铁是我国在国外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读图完成9~11题。

(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期中试题 命题人:陈亚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 1.下列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 A. 1979年10月12日 B. 1989年10月12日 C. 1999年10月12日 D. 2000年10月12日 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3.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决定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人口基数4.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人口减少 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5.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 A.欧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西非和北非的一些产油国6.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A.从东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移动 B.从乡村向城市移动 C.从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移动 D.从南部向西部和北部移动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7~9题。 7.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8.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9.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10~11题。 10.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1.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13.在江南地区容易形成的城市形态是() A.团块状 B.条带状 C.组团状 D.放射状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上海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方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严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方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 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北京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图4

人教版《导与练》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检测试题

第二章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总分:110分) 测控导航 题号 知识点 易中难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3、4、6、7、13、14 15、21 10、2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8、9、11 12 城市化2、5、16、17、18 19、20 22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如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一、二、三环线之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占该区域面积比重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服务用地的数码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2.近年来,该城市在三环线以外规划设立了多个居住用地区,商品房价格也不断 上涨。下列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大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解析:1.A 2.B 第1题,根据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重以及分布状况可知,比重最高的是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多位于城市边缘,环路外侧;商业服务用地多分

布在市中心,一环线内所占比重高;据此可推知①为居住用地,②为工业用地,③为道路用地,④为商业服务用地。第2题,三环线以外建居民区,使城市人口向外发展,属于郊区城市化。 如图为某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3~5题: 3.M地区布局的主要功能区为( )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4.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政府的决策 5.关于该城市中心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最可能是( ) A.城市交通的发展 B.市中心地价上涨 C.城市环境恶化 D.市中心经济萎缩 解析:3.C 4.C 5.D 第3题,M处常住人口增长快,应为住宅区。第4题,在竞争环境下,只有付出最高的租金,才能获得土地的使用权。第5题,城市中心人口负增长是逆城市化的表现,因市中心地价上涨,环境恶化,居住环境恶劣,再加上交通的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纷纷外迁。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试题修二期末高一地理必50分)共第Ⅰ卷(选择题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一、本卷共25 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写在题后括号中。(每小题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图2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图1 题。1~3,读图回答长状况图” 2 图图1 )(1.关于图1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B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人口数量增长较缓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D )中的(2.图1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2 .Ⅳ阶段D.Ⅲ阶段A.Ⅰ阶段B.Ⅱ阶段 C )3.今后该城市在人口工作中应(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①④.③④BD.②③ C .①③A 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9020世纪6题。4表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 亿人15~14约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050预测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16亿人 15.1亿人或16.6亿人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9亿人 4.表中反映的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C.约8~9亿D.约14~15亿15.1 15A.约~16亿B.或16.6亿 5.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 D .国家人口政策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下图为“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示意图,该市辖区内地形北部为山区,中部有丘陵分布,南部以平原为主。根据辖区内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发展区。读图回答6~7题。 6.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主要原因是() A.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B.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D.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C.现有旅游区的开发趋于饱和 7.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方便工作和生活B.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区 .亲近自然,远离工业污染D 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题。9~8,读图回答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8.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说明() 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B.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 D.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方面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9.图中数字代表的各地区与其传统民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①——吊脚楼②——蒙古包③——窑洞④——四合院 D.②④.②③.①③.①②A CB读四幅农业景观图,回答10~11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卷(答案版)

高中地理必修2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1.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 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

高中地理必修二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高一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地表径流增加 B、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下表为某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的农产品产销资料,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读表完成2~3题。 2.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松嫩平原 3.据表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是

A.蔬菜、甘蔗B.花卉、蔬菜C.花卉、甘蔗D.水稻、甘蔗. 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 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5.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A.回收利用污染物 B.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C.减少废弃物排放 D.保 护生态系统平衡 6、乳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 A、内蒙古牧区 B、新疆牧区 C、西藏牧 区D、大城市周围 7.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业的重要特点 是 A.技术要求低 B.劳动强度大,但是需要投入的 劳力少 C.不适宜使用机械生产 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背景材料: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8~9题。 8.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彩色农业 D.蓝色农业 9.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 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读某生产企业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该生产企业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厂 B.啤酒厂 C.玩具制造厂 D.精密仪表厂

高一地理必修二_第二章测试题(湘教版含答案)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下列4组城市,都是在铁矿产地发展起来的一组是 ( A ) A.鞍山、包头、攀枝花 B.武汉、北京、唐山 C.马鞍山、天津、上海 D.本溪、重庆、南京 2.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D ) A.地形 B.气候 C.能源 D.水资源 3.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石油关系不大的是 ( C ) A.阿伯丁 B.休斯敦 C.匹兹堡 D.大庆 4.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 ( C ) A.水运的起点 B.处于水道天然障碍外,货物集散地 $ C.河流的汇合点 D.在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 5.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优越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6.以下城市中,专门以政治作为城市区位因素的是 ( B ) A.巴西利亚、华盛顿、麦加 B.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 C.罗马、华盛顿、雅典 D.华盛顿、堪培拉、纽约 7.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 D ) ~ A.水源 B.气候 C.经济 D.交通 8.下图四个典型的被“火车拉来的城市”依次是:石家庄、株洲、郑州、宝鸡,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A ) 石太线京沪线 石德线①湘黔线京 广 线 浙赣线②陇海线京 广线 ③陇 海线宝中线宝成线 ④ A.①石家庄 ②株洲 ③郑州 ④宝鸡 B.①石家庄 ②郑州 ③株洲 ④宝鸡 C.①郑州 ②石家庄 ③宝鸡 ④株洲 D.①石家庄 ②株洲 ③宝鸡 ④郑州 9.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 C ) A.商业区用地 B.工业区用地 C.住宅区用地 D.绿化用地 10.城市中所共有的功能区是 ( D ) A.商业区、行政区和文化区 B.工业区、行政区和休养健身区 C.行政区、住宅区和旅游度假区 D.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 【 11.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B )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 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12.彼此独立和排斥的中心地是指 ( A ) A.相同级别的中心地 B.高级中心地与低级中心地 C.门槛人口小的中心地 D.服务范围大 的中心地 13.划分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D ) 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 C.行政最优原则 D.距离最近 原则 14.有关中心地理论的正确叙述是 ( C ) : A.高级中心地数目少,彼此相距较近 B.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在实际中到处存在 C.北京城内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正六边形 D.不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15.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 B ) A.成片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大型绿地区 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 16.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主要原因是( B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距工业区近,上 班方便 17.有关商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商业区用地面积虽小,但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B.商业区通常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C.中心商务区的租金在市区里往往是最高的 } D.便利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因此在道路沿线都会形成商业区 18.某城市是环行—放射状道路,下图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D )

高一地理必修二最新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最新期末试题及答案 作为学生的你,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吗?试题卷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让我们来做这份试卷吧!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网络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最新期末试题及答 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70题每题1分) 下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读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B.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韩国 B.澳大利亚 C.美国 D.尼日利亚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回答3~4题。 3.在四个年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当某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时,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①以后,②之前 B.②以后,③之前 C.③以后,④之前 D.④以后,①之前 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

(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1。读完成5~6题。 5.在2 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A.a B.b C.c D.d 6.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 A.中国 B.加拿大 C.印度 D.巴西 右是我国某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读回答7~8题。 7.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8.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在这一时期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且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完成第9题。 9.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读,回答10~11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2.水稻不宜生长在()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3.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 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4.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A.气候B.交通运输 C.市场D.政策

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市场 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作业已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 B.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C.世界畜产品的最大产地 D.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7.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 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 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8.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⑤D.②⑤ 9.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是水稻和玉米 C.俄罗斯的该类农业一般为国营的 D.我国没有此类农业类型 1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 C.印度D.俄罗斯 12.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①美国②阿根廷③加拿大④澳大利亚⑤南非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13.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A.美国B.澳大利亚 C.新西兰D.南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