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教育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是学习型社会的一种必要的支撑,也对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领域中的实践,正在为实现现代服务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有效的途径。

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时问和空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生主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业。学生在广阔的地域内分散地进行个体学习,必须有相应的机构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对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对学习过程予以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因此,国外许多著名的开放大学、网络大学和远程教育机构,如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法国远程教育中心等,都十分重视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各自的方式建设了强大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英国开放大学投人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实行一元化的管理体制,建成了覆盖全国包括13个地区办公室、250多个学习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自身举办的各类远程教育提供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支持服务,美国凤凰城大学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式和英国开放大学相似,但在线学习的支持服务方面更具有鲜明的特色。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建立了由总部、8个专业分院、130多个教学辅导站、500多个教学点组成的全国性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它由政府主导建设,为高校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服务,实际上是政府主导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远程教育校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一种新形式,上述远程教育大学(或机构)由于具有强大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不仅使远程教育规模在国内甚至全球迅速扩大,而且教育质量在国内得到高度认可,在国外也享有很高声誉。国外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组织网络和技术平台的支撑,更为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因而,建设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

在我国,建设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必须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到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我国国情,从1979年开始依靠各级政府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电大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系统。20世纪末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高校网络学院也没有简单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采取了依托各种社会力量建设学习中心的方式,所以校外支持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基本是由当地承建单位管理人、财、物。经过近8年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实践,各个网络学院在网络设施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学与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学习中心责任主体复杂,有的网络教学环境设施达不到标准、人员缺乏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经验,所以网络教学点建设、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与管理等方面仍然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给主办学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和很高的成本。从国家层面看,各校自建校外支持服务系统也容易形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局面。显然,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网络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利用国家现有资源,借鉴国外经验,建设杜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

几年的实践表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为众多办学机构提供服务,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共享和综合利用,也使办学单位更能集中精力关注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一支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和运作高效的专业化队伍,能进一步加强教学支持服务、规范网络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

应该看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服务业的重要举措。我国网络教育多

元化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分工:教学及资源提供方、网络信息系统供应方、硬件设施及技术承包方和专业化的教育服务运营方,他们以市场机制相互合作,共同为学习者服务,构成了网络教育的新型产业链。这不仅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产业环境,而且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中间环节,它的建设为推进这一新型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促进现代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将做出贡献。

更重要的是,在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将显现出更加深远的意义.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化的现代教育服务业,它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运作、动员社会资源增加教育服务的供给,可以既好又快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面向社会大众的学习平台建设遍布广大城乡、深入基层的开放式的网络学习环境,实现教育的低投入、高产出,适应社会各类人群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建立和发展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的基础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数字化学习港的基础和运行枢纽,也是我国现代教育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学习港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以数字化学习平台为支撑,以公共服务体系为纽带。学习中心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获取所需要的各类学习资源,开展系统、规范的学习服务,都需要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支撑和共性服务。否则,只是各自的信息孤岛,无法形成“港”因此,公共服务体系是数字化学习港建设与运行的基础。

二、公共服务体系的特点和功能

教改项目的实践证明,依托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国性的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是一条可行的有效方式项目实施中,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模式和机制的创新性探索,在推进数字化学习港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要实现数字化学习港的理念、功能和模式,目前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与运作模式需要进行整体的战略调整和拓展新的发展路径。首先要树立“立足现实,面向长远,恰当定位,分类指导”的指导思想,着力提升自身的服务实力,特别是提升面向各类人群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的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拓展能力、资源传送能力和支持服务能力,积极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服务,主动适应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同时,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监管,积极推进我国终身教育相关法规的建设,逐步解决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培训体制中不适应的制约因素,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转变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政策支持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数字化学习港用数字化手段和第三方服务的机制,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及其共用的学习平台,传送到广大社区、农村、企业、行业的基层组织,以连锁加盟的方式建设的数字化学习中心,为各类人群提供数字化的终身学习环境及普及性、公平性、开放式、低成本的服务。

“数字化学习港”项目依托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但是,根据数字化学习港的理念和建设目标,它与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的现行任务相比较,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地域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所服务的办学主体既有从事正规教育的学校,也有从事非正规教育的其他办学机构;其学习者既包含欲取得高等学历教育文凭的人员,也包含社会其他各类人群;它的服务内容包括远程学历教育和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其服务地域需要延伸到广大社区、乡镇、企业、行业的基层组织。由此,进一步引起了公共服务体系在服务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新变化,从而,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在定位和内涵上有了新的要求和扩展,具有以下4个新的特点. (一)从高等学校范畴下的学习支持服务转变成为各类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社会性服务

公共服务体系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校网络学院的高等学历教育提供服务,所设立的学习中心实质上是高校网院的校外学习中心。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超越了为学校和学历教育服务的范畴为各类人群(包括城市社区的在岗和下岗、转岗的职工以及从退休老人到青少年的各年龄阶段的居民,农村的务农农民和失地农民各行业、企业的职工)提供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学习服务。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拓展了为社区、乡镇、企业和行业及各类社会成员的社会性服务。所设立的学习中心成为社会化学习中心,从而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服务平台。

(二)从“产品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成为按照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资源整合的第二方服务的新角色

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向社会推出的主要是高校网络教育现有的学历教育产品,虽然也做需求分析,但是基本是“高校提供的专业和课程(产品)为导向、主要是起着资源传递作用。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面对广大学习者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从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及广大社会教育资源提供者那里,按需整合资源,满足各类学习者的需要。同时,要求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资源,逐步建成各类教育资源的互通、衔接、共享和学分的积累、转移.互认的平台,为学习者的按需选择优质资源提供技术和学习上的方便,使之成为按照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资源整合的第三方服务的新角色。

(三)从学习中心建设、管理的主导者向兼有政府主导下的参与者、服务者角色转变,形成学习中心建设、管理多元化的新体制

原有为学历教育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是以利益机制和连锁加盟的方式建设起来的,运营总部主导着学习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要向社会最基层延伸,要在社区,乡镇、企业、行业等基层组织。建立学习中心,由于这类学习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任务与当地政府或单位主管部门的整体规划息息相关,教育与培训工作又涉及当地多个系统部门,还要承担大量社会化的公益性的任务。因此,学习中心的建设、管理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给予支持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当地教育培训和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和综合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在其中的作用转变为参与者和服务者的角色。这种角色转变,使公共服务体系学习中心的建设有了两种模式,形成了学习中心建设、管理多元化的新体制。

(四)从主要为准公共产品提供服务向为各类属性教育产品提供服务转变,形成按市场机制多种引入方式的新格局

现有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为高校学历教育提供服务,由于这类教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高校向学生收取一定的学费,再由高校从中提取部分向公共服务体系支付服务费用,市场运作方式比较单一易行、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为各类人群服务,所服务的教育产品的属性类别变得比较复杂,既有“准公共产品”,也有“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收取服务费用的对象涉及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学习者等。但是,由于公共服务体系不是网络教育产品的提供者,它提供的服务既不属于“公共产品”也不属于“准公共产品”,是一种有偿服务:严格地讲,这种服务不应称为“公共服务”,而是为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共用服务”。“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甚至“私人产品”都可以借助于“共用服务”不管公共服务体系为哪种教育产品提供有偿服务,并不影响教育本身的属性,只是付费者不同而已。这一方面有利于公共服务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体系按市场机制面向新的教育产品提供有偿服务时,特别是对大量面向弱势群体的公益性学习服务项目,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适当、可行的市场机制方式和技术。例如,采取特许经营、合同外包、政府补贴、中介服务、用者付费,还可以实行凭单服务等.因而按照市场机制形成教育产品多种引入方式的新格局。

完善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学习型社会需要完善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一点不容置疑。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两个体系构成学习型社会的支撑。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最重要的是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和完善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国家已经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但是对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国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教育业的发展和信息业的发展。

根据WTO的有关表述,教育本身属于服务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涉及的所有教育都属于服务业,不管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教育又是一个特殊的服务业,终身教育体系当中许多部分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特性和市场特征。在政府几乎没有投入或者投入很少,而教育的面又非常宽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探索、形成教育服务的市场机制,否则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现代教育服务业的发展的定义应当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服务业”。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教育服务业的创新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教育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的专设机构是公司法人,资金投入来自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资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和发展基层学习中心采用连锁加盟、股份制、独资子公司等多种形式,引入企业管理和市场机制,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为重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提供校外教学支持服务,适应市场需求.采用协议合作机制。公共服务机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实践证明,这种新的体制和机制探索,取得初步成效,体现了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公共服务体系为网络教育发展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提供了新途径。它不是办学主体,不承担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业务,承接的是办学机构非核心业务的“外包”。这有利于办学机构集中力量做好核心业务,也有利于校外支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在市场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办学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形成双向选择公共服务有来自办学机构、学习者的监督和政府的监管,能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同时也有利于网络教育办学机构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变革,最终为学习者带来更好的服务。

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新的活力。教育部启动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依托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实践和研究、根据项目实施推进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公共服务体系向广大社区、农村、企业、行业延伸,与政府主导建设的基层社会化学习中心相结合,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资源共享和应用提供了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终身学习提供社会性、开放性、针对性、便捷性的服务。公共服务体系在为高等网络教育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开展为各娄人群服务的非学历教育和培训,也拓展出为公益性项目服务的功能.在这方面,要探索由政府主导、各方密切协同、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创新模式,使之成为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网络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现代教育服务业的重要领域;由政府主导、各方密切协同、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模式,是推进各类人群终身参与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教育部提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是为发展现代教育服务业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数字化学习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大众提供终身教育服务的学习环境,在学习终端环境、资源内容、学习形式、支持服务及质量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种学习终端:传统的系统一般只能提供电脑终端给系统使用者,而数字化学习港支撑

平台的接口界面大大扩展学习终端多种多样除了固定的或可以移动的电脑外,还有更广泛的各类数字终端,如电话、电视、PDA等,要求支撑平台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更加方便系统用户的使用。同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广播网、Internet、电力网、无线网或其他网络与之连接,并可以实现不同软硬件平台的兼容。

学习者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平台面对的学习者主要是参加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学生,他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参加网络教育的基本条件,而数字化学习港平台面对的学习者是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会大众.包括企事业单位员工、退休老人、待业人员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用户范围广泛、需求各异,直接导致资源展示方式、学习与管理方式以及支持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平台功能的设计与开发必须适应这一要求。

资源共享与标准化:数字化学习港作为国家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发展中扮演着面向公众终身学习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角色平台必须针对信息资源共享形式多样化以及海量信息源分布式存储的特点,实现与资源提供方、公共服务运营方以及学习者等多方的标准化接口与教互操作。

过程性支持服务:数字化学习港是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一种新途径,但这种学习的组织性、结构性较弱,因此过程性支持服务需求显得尤为突出,数字化学习港平台必须注重网上行为跟踪与监管,同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体系远程教育接待系统的作用,为各地用户提供适用的界面和便捷的通信功能。

因此,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支撑平台与一般的网上教学平台相比,提出了以下新的要求:一是平台业务以教育和培训过程性服务为主线,而不是以教学和课程设计为主:二是平台用户量大、数据分散,平台需要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和安全可靠性;三是支持个性化管理与服务,针对数字化学习港用户分布广、需求各异的特点,要突出平台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公共服务体系的形式

公共服务体系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建设

公共服务体系是网络教育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是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提供校外教学支持服务的机构,它必须建立一种统一的、功能完善的,能为众多高校远程教育服务的平台及管理系统,并与多个合作网院的教学平台对接,使网络学院的教学与管理直接为学生服务,同时改变试点高校相互封闭,互不兼容的局面。

1.我国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创新

我国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借鉴了法国远程教育中心的经验。但是,根据国情和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没有采用以国家为建设主体的公益性的事业机构模式,而是融合了美国凤凰城大学的经验,由企业主建、引入了企业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同时,根据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公共服务体系实行特许经营,连锁加盟的方式。在推进方式上,首先利用国家资源,依托电大系统通过项目研究进行试点,经过实践探索后,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政府监管,促进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为形成较高起点的准入和建设标准确立了基础;采取了市场运作为主、政策引导为辅的方式,推进高校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合作;采取了多家试点的方式,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建设,保证网络教育服务市场的有序发展。上述实践探索,在国际远程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独创性。

2.公共服务体系和网络教育的发展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合作共赢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办学机构(教育资源提供方)和广大教育消费者之间提供了第三方

服务,形成和完善了较为合理的网络教育产业的价值链。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功能和网络学院办学功能的适度分离,网络学院作为办学主体是教育产品提供者。公共服务体系是为这些产品提供有偿服务的机构,它为网络教育中公益性程度不同的各类教育产品服务时并不改变这些产品的原有属性,因此它为网络教育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进入市场,以及与市场需求对接提供了有效的、可行的途径。

公共服务体系和网络学院是网络教育产业同价值链上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环节。第一,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产品、眼务、渠道、价格都是成功营销中相互联系的重要因素;没有网络教育的品牌产品,公共服务体系的渠道中是无源之水,再好的服务也无法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没有品牌服务和通达的渠道再好的网络教育产品也很难使消费者认知和使用;而消费者判断价格是否“物有所值”,则更是对产品和服务双重体验的结果。第二,从教育学角度看,学生学业的成功既与智力因素有关,也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国内外经验都证明,普通教育如此,成人教育也如此;在网络教育中,开发智力、增长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主要依靠教育产品,解决非智力因素问题主要依靠非学术性支持服务,而网络学院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合作模式中这两方面的任务是双方分工合作协同完成的。对于远离校园和教师的网络教育学习者而言,很多情况下其信心与毅力是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公共服务体系要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在非学术支持服务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三,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在我们讨论的模式中,网络教育的成本是由网络学院、服务运营企业、基层学习中心共同承担的,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一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成本效益的实证分析,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方各责、权、利的规则,并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同时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克服片面的本位观念,以范围经济学和规模经济的视野,寻求处理相互关系的思路。总之,公共服务体系和网络学院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须走整体优化、合作共赢的道路。 3.公共服务体系要用实践检验自身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和生命力。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设立的网络学院共有67所,解决校外教学支持服务问题有三种类型。一是完全依靠自建的校外学习中心,在67所网络学院中接近半数属于这一类;二是采用自建校外学习中心和与公共服务体系合作的“双轨制”,属于这一类的占半数;三是完全与公共服务体系合作,个别网络学院采用这一模式。

我国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的模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否成为主流模式而影响未来网络教育发展的格局并为之作出更大贡献?虽然可以用理论演绎去进行预测,通过行政力量去进行引导,但最终的决定性力量是市场,是由教育消费者“用脚去投票”。重温凤凰城大学的经验,最初它以租赁房中的一块小黑板和8个学生走A市场,此后30多年的历程中,它以突破传统观念的巨大勇气、尊重教育规律的科学态度、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出色的市场运作能力,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接受了实践的检验,终于成为取得了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政府认可的美国营利性大学。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还刚剐起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打造,从理论上分析的许多优势在实践中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因此在许多网络学院当中还存在种种不认同的观点,教育界乃至社会上对它的体制、机制还存在疑虑,是可以理解的。公共服务体系要认真借鉴凤凰城大学的经验,坚持在实践中接受学习者、合作者、市场和社会的检验,用实践成果证明自己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和生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2014年7月10日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市、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8个,从业人员68人;有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 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83万余册,从业人员72人,阅览室座位近2000个;有市、县(市、区级博物馆、纪念馆14个,从业人员292人,年均举办展览50多次,举办培训90多次;有演出场馆9个,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331人,年均服务观众44万人次,其中服务基层观众35万人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4个,总藏书50多万册,从业人员184人;已完成全市178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的建设任务;全市1900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建成7个县级、134个乡镇街道办共141个广播室;建成了57个激情广场文化活动示范点。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自2007年以来,我市承办了海峡客家高峰论坛、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红旗颂等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积极开展送书、送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010年秋季县处级干部进修三班刘金祥 不久前,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以研究制定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此次会议,清晰而具体地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宏伟蓝图,为我国的“十二五”发展定了“调”,备受各界瞩目。其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目标,就是强调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个人认为,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基础。展望“十二五”,我们在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结合我省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便民不够,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审批、服务事项项目多,部门受理办理点分散,且程序复杂,群众办理各种事项存在多头问、多头跑的现象,既给大家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2.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目前,我省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办理受理中心,窗口设施规模较大,相对独立,特别是其网络系统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了政府房产资源和信息网络设施资源的浪费。此外,各中心在采集信息、资料归档等方面自我封闭,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客观上造成了信息资源和其他库房设施资源的浪费。 3.标识不一,办事地点标识不规范仍然存在。办事地点、名称、服务窗口标识不规范,服务指南和告知不统一。如,法律咨询窗口的名称就有“司法110联动”、“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宣传”、“律师接待”等等。

4.配置不足,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与群众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仍然存在。政府的全能角色定位和居民对政府的无限依赖,政府供给能力的有限与需求的无限,是我们当前的基本矛盾。随着我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显示社会公共资源配置还明显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还跟不上我省目前乃至今后发展需求。 二、建立“多快好省”公共服务体系 近几年来,随着湖北省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又迎来了又好又快的重要发展时期,据调查目前广大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众需要了解政府部门设置情况,需要了解服务的内容,在与政府的接触点上,希望政府象一个整体,尽量减少公共的接触点。 2.对于简单的服务流程,提交政府后,希望答复时间迅速,且具有确定性;对于流程周期长、跨部门现象,公众希望随时查看进展,希望答复的时间能低于心理的预期。 3.大众希望了解政府行为并进行监督,能够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处理。 回应民众的需求,针对湖北的省情,我们应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经验,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创新管理,全面构建湖北省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多快好省”的大众服务: ①“多”种形式的服务:提供多种形式民众服务,如现场、电话、网络等,将所有涉批、涉证、涉费等与大众密切相关的多种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各类服务中心办理,把中心建成方便群众,透明高效的“政务超市”。 ②“快”捷高效的服务:规范和加快项目审批业务工作流程,直接向群众提供公开、便捷、人性化的办事服务,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跨一扇门、少走一道程序。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厅党委《关于印发〈××××年厅直机关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们于3月8日-11日赴××、××市就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题驻点调研。期间,实地调研了××市、姑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司法所、1个司法行政服务站,察看了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同时,在××市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市局机关职能处室、县(市、区)司法局长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负责人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情况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召开的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部署会、推进会精神,按照省厅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对上积极争取支持、对下切实对接需求,对内不断整合资源、对外广泛动员力量,有力推动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 一是积极搭建立体化的服务网络。××、××市坚持“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积极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

线面结合、惠及全民”的服务网络。××市6个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运行,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成率均达100%,××市在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社设立了律师工作站。××市10个县(市、区)、96个镇(街道)已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973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法律服务站,三级平台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市建立了12348公共服务信息化实战平台,××市在司法行政微信、微博、“e同说法”APP中增设公共法律服务模块,为市民提供“指尖上”的法律服务。 二是注重研发精准化的服务产品。××、××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地法律服务资源,大力研发服务产品,目前已经推出了一批富有本地特色、贴近基层群众、符合生活实际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市编制了三期《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目录》,收录了126个公益类、政府购买类和市场保障类服务产品,先后与××华网共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网络配送超市”,与电视台联合开播《律师说法》栏目,××市向社会提供了群众诉求(信访)代理、农民合作社普法联盟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市将律师参与调解、法律咨询、维权指导、简单法律文书代写等作为服务产品,纳入免费服务范畴,由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统一提供,并先后出台司法鉴定和公证法律援助办法,丰富了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三是着力完善科学化的运行机制。××、××市始终突

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教育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是学习型社会的一种必要的支撑,也对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领域中的实践,正在为实现现代服务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有效的途径。 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时问和空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生主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业。学生在广阔的地域内分散地进行个体学习,必须有相应的机构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对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对学习过程予以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因此,国外许多著名的开放大学、网络大学和远程教育机构,如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法国远程教育中心等,都十分重视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各自的方式建设了强大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英国开放大学投人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实行一元化的管理体制,建成了覆盖全国包括13个地区办公室、250多个学习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自身举办的各类远程教育提供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支持服务,美国凤凰城大学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式和英国开放大学相似,但在线学习的支持服务方面更具有鲜明的特色。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建立了由总部、8个专业分院、130多个教学辅导站、500多个教学点组成的全国性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它由政府主导建设,为高校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服务,实际上是政府主导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远程教育校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一种新形式,上述远程教育大学(或机构)由于具有强大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不仅使远程教育规模在国内甚至全球迅速扩大,而且教育质量在国内得到高度认可,在国外也享有很高声誉。国外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组织网络和技术平台的支撑,更为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因而,建设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 在我国,建设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必须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到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我国国情,从1979年开始依靠各级政府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电大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系统。20世纪末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高校网络学院也没有简单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采取了依托各种社会力量建设学习中心的方式,所以校外支持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基本是由当地承建单位管理人、财、物。经过近8年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实践,各个网络学院在网络设施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学与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学习中心责任主体复杂,有的网络教学环境设施达不到标准、人员缺乏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经验,所以网络教学点建设、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与管理等方面仍然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给主办学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和很高的成本。从国家层面看,各校自建校外支持服务系统也容易形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局面。显然,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网络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利用国家现有资源,借鉴国外经验,建设杜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 几年的实践表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为众多办学机构提供服务,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共享和综合利用,也使办学单位更能集中精力关注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一支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和运作高效的专业化队伍,能进一步加强教学支持服务、规范网络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 应该看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服务业的重要举措。我国网络教育多

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主题报告

杨宜勇:“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 主题报告 主持人赵先贵: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今天下午这个会场的专家报告会。我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副所长赵先贵,很荣幸主持今天下午的活动。 我们第一位报告人是杨宜勇所长,第二位是金碚所长、第三位是王晓升是浙江积分宝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一位我们有幸请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杨宜勇所长。非常欢迎。因为我们会刊71页有详细的介绍,我就不一一介绍,杨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一个是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员工福利等等为主,杨所长有很多著作,这上面也有介绍,也有很多学术论文。他今天下午给我们做报告题目是“十二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欢迎我们杨所长给我们做报告。 杨宜勇:很高兴来参加中国新财富论坛,我不知道各位来的背景和行业是什么?他们给我的出的题目“十二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我觉得适当有点专。首先我谈谈“十二五”规划个人理解,以及“十二五”和“十一五”有什么不同?结合新的五年我们怎么新财富的问题?最后谈一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若干经验,是重要的纲领文件。“十二五”和“十一五”有什么不同?我觉得 首先:是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发生之后,这一前一后对世界经济的形势和产业、新技术革命可能发展的势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个明显的不同定位。 再一个:国内对“十二五”要求和“十一五”也有不同。很多人老问有什么不同,但是自己不做“家庭作业”,实际你把两个文件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显著不同。大家来看十一五规划说以发展为主题,“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就是同和不同的关系?科学发展有了更加具体的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 “十一五”党中央要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十二五”党的文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增长方式换成发展方式。在要求方面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为什么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解决指导思想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就是科学发展引领未来。从主线角度来讲就是转变方式,赢得未来。所以我觉得就是说结合新财富的创造,我们必须要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 见 1

2

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 (鲁办发[]33号12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1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全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3

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 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 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 4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县委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任务要求,云间县司法局立足于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布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拓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人民调解安民、法律援助惠民、法制宣传近民、法律服务便民等项目,努力满足全县人民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为推进“平安云间”、“法治云间”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治保障。本课题试从近年来的实践基础上,就进一步加快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明确要求决不允许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今年4月21日,习总书记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指出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省

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相继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 二、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作,延伸了基层司法行政的工作外延,对新常态下司法行政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几年来,县局不断优化职能,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进行有益尝试。 (一)积极打造辐射城市乡村的专业平台。去年,我局顺利完成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搬迁和功能提升、县公证处“临街落地”两个硬件项目。目前县级法律服务中心面积500多平米,窗口专业人员15人,法律援助、普法宣传、12348专线、人民调解、社矫安帮、法律服务等职能资源进一步得到整合,窗口功能和便民举措得到提升和落实,法律服务集聚效应有效发挥。全县现有律师事务所9家,公证处1家,基层法律服务所8家,职业律师68人、法律援助律师5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42人,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在县城实现临街落地,8家法律服务所遍布7个乡镇,乡镇和部门建立法律援助站22个,行政村(社区)援助点181个,“半小时援助圈”基本形成。县镇村三级法律顾问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县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武连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服务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这抓住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的任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都离不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公共服务需求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需求不断拓展和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物质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需求增长呈现逐步加速的趋势,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如何使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将是我们在较长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 公共服务供给滞后是当前社会问题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较快进展,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领域,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因素,但也存在资源配置和分享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相当部分的中低收入群体还没有被完全纳入服务对象。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会财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并对初次分配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和抑制利益分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务逐步扩展到整个社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促进社会公平和权利平等提供强大的基础平台,有利于振奋社会成员的精神,提高社会总体效率。 当前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公共支出结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虽然公共服务并不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但政府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是反映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状况适应与否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支出总量规模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从1978年的1100多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3000多亿元,但公共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大、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偏小。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个人承担的费用迅速上涨。这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公共服务支出水平严重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 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社会分享公共服务不均衡。我国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源于计划经济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编者按: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2013年10月份报名,11月底或12月初笔试,目前国家公务员局暂未公布任何有关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相关政策,建议考生随时关注职业培训教育网,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职业培训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热点话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热点话题六:大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热点追踪】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自治和服11 !!务功能是社区和谐的前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大量 :“单位人”“社会人”转变为“社区人”,社区日益为社会成员的集聚点、社会需求的交 !!汇点、政府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构建以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已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当务之急,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项目较少,水平不高,供给方式单一;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圣待完善。 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 li纲要对“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做出了全面部署: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概括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目前,全国有6 923个城市街道,8. 7万个城市社区。“十一五”期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缺口达49. 19%。社区服务项目较少,水平不高,供给方式单一。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亟待完善。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和重大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

加快形成全区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与对策

加快形成全区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与对策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适应新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建设繁荣和谐现代化新建邺建设进程,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对加快形成全区公共服务体系进行研究。研究途径主要通过组织召开科技局、教育局、民政局、文化局、劳动局、卫生局、体育局、市容局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座谈会,学习上海、苏州等先进经验和专家指导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并结合本区现状,提出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举措。 一、关于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指为大众服务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服务。首先是为大众的服务,必须具有非常广泛的覆盖面,它不是针对特殊阶层、特殊人群而是面对所有人群;二是基本的服务,如九年义务教育、新农村合作医疗和人口计生的免费服务等均属于这一范畴;三是非赢利性,它不是指不收钱,而是指服务所得不用于利益分配,而是用于公共事业发展。 目前公共服务包括四大类:一是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水、电、公路、邮电等。二是经济性的公共服务。如规则

与计划的制定,规范的监督;还有就是宏观调控,如五年计划,资金的调拨等。三是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等。四是安全性的公共服务。如国防、警察、消防等,是用来维护整个社会安全与稳定的。目前在中国特别要加强社会性的公共服务。 二、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和谐建邺的迫切需要。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并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中共十七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些表述表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邺是个新区,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公共服务上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治理的和谐,直接影响到和谐建邺的建设。 (二)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城市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创业环境等都将对一座城市的经济

某县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某县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报告 根据区司法厅、市司法局的工作部署,我县在县司法局机关、各乡镇创立了“温馨之家、贴心服务”的司法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性法律服务窗口,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组织等各种法律服务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努力为“平安xx、和谐xx”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我县整合资源,着力打造“管理一站式、服务一家人、办事一条龙”的“温馨之家.贴心服务”综合性法律服务窗口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家人般的关怀、一站式的服务,达到“服务在身边,满意在心中”的社会效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精心打造县级“家“的服务中心。我局在办公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将一楼的公证处进行调整,打造全新的xx县司法行政服务中心。二是精心打造乡司法所“家”的服务工作站。充分利用乡镇司法有限资源,坚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服务项目设置理念,建立健全司法所的各项

服务制度,制作办事流程图和岗位监督牌,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服务工作站放置有服务指南、申请表格、文书样本、宣传资料、报刊杂志等,方便群众随时取阅。目前,10个乡镇“家”的服务工作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努力延伸村、屯、户“家”的服务工作室、中心户、联络员。充分发挥“家”的服务工作室和联络员贴近群众优势,明确村级人民调解员、法律宣传员、法律援助联络员、律师工作联络员、社区矫正工作员、安置帮教队员等“六大员”服务职责,调动基层服务平台工作积极性,将“家”的服务网络全覆盖,使农民群众感觉到司法行政之“家”的温馨,司法行政“家人”的亲切,有事到行政之“家”问询,办事找司法行政“家人”帮忙。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村“家”的工作室110个,建成屯“家”的服务联系户1160个。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构建、完善城乡一体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 1、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的组织建构。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坚持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搭建公平正义的“第三方”调解平台;建立和规范乡镇、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设立城乡社区、自然村、小区人民调解小组或人民调解员,不断延伸人民调解工作触角;继续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发展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doc

初一数学测试题(第一章 有理数) 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班别: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42分) 1、 比-3大的负整数是 .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3、5 1 - 的倒数是 . 4、b a +的相反数是 . 5、有资料表明,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正以每年15000000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公顷. 6、比较大小: 109 11 10 7、a =6,则a = . 8、数轴上的点A 所对应的数是3 2 2-,那么与点A 相距2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9、()()()()10910812111110109----Λ= . 10、若0>a ,0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5、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一组数据,他观测到甲、乙二行星的直径分别约为 km 4101.6?,km 41010.6?,请问这两个数据有差别吗?( ) A .无差别 B .有差别 C .差别是km 4 100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6、若a a 1 < ,则a 满足 ( ) A .0>a B .10<a D.01<<-a 或1>a 17、x ,y 互为相反数,下列各组数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 A .x 3和y 3 B .x 2 1 - 和y 21- C .2x 和2y D.3x 和3y 18、a 为任意实数,则下列四组数字都不可能是2 a 的末位数字的应是 ( ) A . 3,4,9,0 B . 2,3,7,8 C . 4,5,6,7 D. 1,5,6,9 19、四个各不相等的整数a ,b ,c ,d ,它们的积9=???d c b a ,那么d c b a +++的值是 ( ) A .0 B .4 C .8 D.不确定 20、小亮从一列火车的第m 节车厢数起,一直数到第n 节车厢(m n >),他数过的车厢节数是 ( ) A .n m + B .m n - C .1--m n D.1+-m n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 21、()()345265194.72.9-+-+?? ? ??-++---

陕西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陕西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来源:陕西民政时间:2012-06-04 16:51 为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1号)和《陕西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服务网络。目前,我省有1224个乡镇、199个街道办事处、26899个村民委员会、1988社区居民委员会。“十一五”期间,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11年底,全省公共财政投入多亿元,新建、改扩建1777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和11个市(区)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833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48%。二是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广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广大社区志愿者在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社区矫正、科普咨询和法律援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方便了居民生活。“爱心超市”、“慈善超市”等各类便民利民服务不断推广,初步建立起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主体多元、功能完善、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省目前有社区居委会干部13578多人、社区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11854人。社区干部队伍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社区禁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全省有30多万人从事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成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四是社区服务方式不断改善。各地依托县级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服务站,开展“一站式”服务。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相结合,大力推进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普遍建立了集党群和自治组织活动阵地、科技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卫生计生室、警务调解室、图书阅览室、便民超市等为一体、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公共服务基本配套、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五是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各地从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2009年我省25个单位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但总体来看,我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社区服务发展失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项服务设施建设刚刚起步,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亟待加强。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一是社区服务内容亟待丰富。随着我省城镇化和老龄化快速发展,社区服务群体日益增多。目前,全省城镇人口1707万人,占,乡村人口2028万

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

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 摘要]文章阐明了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重点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新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都日益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国家、省、市现行的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全国各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资金投入日益加大,兴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增加,硬件设施明显改善。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与文化产业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相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改革发展步伐却显得有些迟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当前公共文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政策法规刚性支撑体系缺失 国家、省、市现行的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大部分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但是在微观的执行层面上,缺乏刚性的政策支撑,特别是在经费保障、经济政策、捐赠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等等方面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要求而缺乏具体的政策规定,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这与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都不相适应。体制性障碍继续困扰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管理的部门分割、行政壁垒,各级政府的行为不到位和责任落实不明确也都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不足,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文化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人总量偏少,中央财政2006年的文化事业费只占其全部支出的0.39%,远低于一般国家的1%以上水平。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也较大。农村文化投入明显不足。2006年国家对农村文化共投入44.6亿元,仅占全国财政对文化总投入比重的28.5%,这是由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型阶段,文化生产力还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距。尽管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增长较快,但由于基数小、比例低,公共文化经费的增长速度仍大大低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文化行业一直处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三)资金投入少,自然导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全国38240个乡镇,5800多个乡镇无文化站,23000多个图书馆、文化馆需要新建和改建;许多县和乡镇的文化宫、影剧院、书场、农民公园等公共文化机构都已相当陈旧,面积狭小,年久失修,服务能力逐渐弱化。目前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多数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许多县级图书馆购书费得不到保障,全国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1/4。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紧缺。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有的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政府保障资金没有完全到位致使公共博物馆难以为继。而且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更加落后,基层文化服务功能有所萎缩。有的地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或利用率不高或挪作它用。一些基层文化站门庭罗雀,其结果是被随意挤占,形成了改革开放30年来基层文化站(室)步入建了倒、倒了建、循环往复的怪圈。还有的乡镇基本无综合性文化站,有的村社(社区)基本无活动室及相应设备,也无专兼职人员。有些地方广播电视覆盖率低,收视效果差。还有一大批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景点根植于民间,由于多年得不到保护,濒临灭绝和消亡的边缘。

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25T11:40:09.4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云治 [导读] 坚持以民为本,建设完善的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因此,分析其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深化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近年来,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全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榜首等称号。但是,坚持以民为本,建设完善的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因此,分析其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深化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呼和浩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做法包括: (一)突出重点,加强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 社区既是公共服务最的单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必须加强社区治理。 网格化治理是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划分网格责任单元,对网格内居民以及商户实行全方位、全覆盖、精细化的动态管理。2000年,呼和浩特市正式启动社区建设。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3月,呼和浩特市实施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按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前移、下移的总体要求,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社区内的居民住宅楼、驻区单位、商业网店、公共场所等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通过搭建五级(市、旗县区、街道、社区、网格)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四级(市、旗县区、街道、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对应每个网格组建相应的服务管理队伍和党小组,形成“网格服务管理队+网格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网格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掌握民情、安全防范、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上办”。经过多年努力,呼和浩特社区治理已经覆盖全市四个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市民关注社区建设、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市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提升能力,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智慧转型 近些年,呼和浩特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为呼和浩特公共服务智慧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呼和浩特市启动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经逐步将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到交通系统中,利用智能交通管理手段对整个交通系统进行管理和组织。已经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违法监控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建设与应用,初步构建了以交通指挥控制为核心、交通综合信息管理为基础、交管警务调度为保障的交通管理体系。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完成后,有望实现高峰期关键路口交通延误降低1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8%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下降20%以上。 目前,呼和浩特尚未形成整合统一的市民卡服务应用体系,各类民生服务没有通过市民“一卡通”形成统一的服务窗口,尚未形成涵盖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租赁服务在内的所有公共交通领域的“一卡通”;尚未建成统一的公共事业缴费平台;没有实现真正的医疗服务领域的“一卡通”等。针对以上情况,呼和浩特市于2014年12月开启了“智慧市民卡”建设工程,预计到2017年结束。在城市对居民提供各项智慧服务应用的过程中,智慧市民卡作为智慧城市对市民的基础服务载体、身份认证标识和便民小额消费工具,连接起了政府公共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保障,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等各个智慧城市子模块的应用资源,是市民便捷和安全地享受智慧城市价值的高效服务入口。 (三)转变职能,有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2005年,呼和浩特市积极推动全程办事代理制度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工作。2009年,呼和浩特市建立了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2013年,呼和浩特五个服务大厅的服务事项办结率都达到100%。[1] 因此,在2013—2014年度全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中,呼和浩特市排名榜首。 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得益于对政府承担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和对行政管理职能中的审批管理职能的剥离。2008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共经历了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从过去的708项精简到现在的92项。同时,针对我市商业开发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采取多项措施,实现了审批的提速增效。通过改革,在所需材料齐全、各环节无缝对接的前提下,商业开发建设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涉及的部门由68个减少到17个,加盖公章数由393个减少到23个,审批时间由449日减少到23个工作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涉及的部门由59个减少到23个,加盖公章数由239个减少到33个,审批时间由705日减少到33个工作日。另外,为了提高重大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呼和浩特市建立了联审联办“绿色通道”制度。例如,2013年,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协调市工商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呼和浩特市城发热力公司股权质押给五矿信贷贷款40亿事宜,为企业节省巨大资金成本。 二、呼和浩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转型不到位 目前,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最主要的两类主体是政府和事业单位,而这两类主体尚未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制度机制,从而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但因为存在发展早起管理模式的诟病,导致政府仍将自己放在大家长的位置上,注重管理,而对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加之中国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官本位思想与政府居高临下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体上还没有完全树立起为民服务的观念。因此,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呼和浩特市在行为方式上还是经常以方便政府管理为出发点,民本思想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另外,由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能转变不到位、定位不清,以致呼和浩特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作用发挥得还不够理想。例如,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对某些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不足,民众对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的公共需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些都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另外,由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转型不科学不到位,使得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目前,呼和浩特市绝大多数的中介机构及行业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或者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或者是由事业单位代表政府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