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9页文档资料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9页文档资料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9页文档资料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11.01.0.0.0 原理原理原理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和血清(或血浆)中有无A 抗原和(或)B 抗原及其抗体,将血型分为

A 型、

B 型、AB 型及 O 型。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鉴定 ABO 血

型。正定型正定型正定型是指用已知抗正定型 -A、抗-B血清来检测受检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 抗原和(或)

B 抗原;反定型反定型是指用已知反定型反定型 A1 型、B 型红细胞来检测受检血清(或血浆)中有无相

应的抗-A和(或)抗-B。

222.02.0.0.0 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

5 mL静脉全血。

333.03.0.0.0 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

真空试管,EDTA.K2 抗凝/普通试管,不抗凝。

444.04.0.0.0 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

温度:18℃~27℃,湿度:30%~70%。

555.05.0.0.0 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5.1 设备普通离心机、免疫血液学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箱、定时器。

5.2 材料抗-A、抗-B 血清、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移液器、加样吸头、生理盐水

(NS)、干净空试管。

666.06.0.0.0 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

6.1 将受检标本以 1000g离心5min,使标本血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吸取红细胞,用 NS

洗涤三次后,配成 3%~5%红细胞悬液。

6.2 取 6 支小试管,分别标记“-A”、“-B”、“自身”、“Ac”、“Bc”、“Oc”。

6.3 在“-A”、“-B”管中分别加入抗-A 和抗-B 血清各 50μL ,其余管加入受检血浆/血清各

100μL 。

6.4 在“-A”、“-B”、“自身”管中加入受检者 3%~5%红细胞悬液各 50μL ,摇匀。

6.5 在“Ac”、“Bc”、“Oc”管中分别加入A1、B、O红细胞试剂各 50μL ,摇匀。

6.6 1000g离心15sec,轻轻悬浮红细胞,观察结果并记录。

6.7 根据实验需要,除室温下观察结果外,另可增加在4℃、37℃下观察结果。

777.07.0.0.0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7.1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见表 1。

表表表表 1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表凝集强度判断标准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表表表

凝集凝集凝集强度凝集强度强度强度判断标准判断标准判断标准判断标准

4+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

3+ 数个大凝集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

2+ 有很多小凝集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

1+ 有许多很小的凝集块,肉眼可见,液体背景不透明,有游离红细胞±微小的凝集块,肉眼很难看清,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或θ无凝集,无溶血,全是游离红细胞

MF 混合凝集外观,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大部分是游离红细胞 pH 部分溶血

H 完全溶血

7.2 ABO血型结果判断见表2:

表表表表2 2 2 血型结果判断表2 血型结果判断表血型结果判断表血型结果判断表

正定型正定型正定型正定型反反反定型反定型定型定型

自身对照自身对照自身对照自身对照血型血型血型血型

抗抗抗-抗---AAAA 血清血清血清血清抗抗抗-抗---BBBB 血清血清血清血清 AcAcAc Ac BcBcBc Bc OcOcOc Oc

+――+―― A

―++――― B

――++―― O

++―――― AB

注:“+”表示凝集或溶血;“―”表示不凝集。

7.3 正反定型不一致、ABO 抗原减弱、抗-A 或抗-B 减弱、O 细胞凝集时,排除人为操作

错误后,执行《疑难血型鉴定操作规程》进行最终确认。

7.4 根据上述判断标准,作出结论并记录在《免疫血液学检查实验记录》。888.08.0.0.0 结果报告结果报告结果报告结果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打印《免疫血液学实验报告》。报告的形式为:A型/B型/O型/AB 型。

999.09.0.0.0 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结果解释

实验结果为A 型、B 型、AB 型,O 型,说明受检者 ABO 血型分别属于A型、B型、

AB 型,O 型。红细胞上分别有 A 抗原、B 抗原、皆有 A 抗原和 B 抗原、皆无 A 抗

原和B 抗原;血浆中分别有抗-B、抗-A、抗-AB、皆无抗-A(B)。11101000.0.0.0.0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当受检标本与正、反定型试剂反应,凝集强度少于 2+时,取标准抗-A、抗-B 或 A、

B、O红细胞与正、反定型试剂反应,以验证试剂效能是否下降。11111111.0.0.0.0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1 试管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11.2 加样顺序一般先加血清,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11.3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可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11.4 用立即试管法可能不能测出亚型(如 AX),需延长作用时间。11.5 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亚型、类 B或 cisAB 的发

现。

11.6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容易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

了相应的抗体,也会造成不凝集。

11.7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多见于白血病或恶性肿瘤)

以及类 B或 cisAB等,易被误判为不凝集。

11.8 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常见原因

11.8.1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11.8.2 漏加、错加试剂或标本,试剂被污染或失效。

11.8.3 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结果。

11.8.4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多见于白血病或恶性肿瘤)

以及类 B或 cisAB等。

11.8.5 受检者血清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症)或实验温度过高,常引起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11.8.6 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 或抗-B,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11.8.7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

应的抗体。

11.8.8 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

11.8.9 血清中有意外抗体,如抗-I等,常干扰定型。

11.8.10 患者近期曾输过异型血,使其血液标本成为不同型别的红细胞混合物,定型时显示“混

合外观凝集”现象。

11.8.11 嵌合体血型,体内有两群红细胞,定型时显示“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11.8.12 获得性类B 的影响: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红细胞可获得“类B”的活性。

11.8.13 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药物、右旋糖酐及静脉注射某些造影剂聚集而类似凝集。

11.8.14 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

11.8.15 新生儿尚未形成 ABO 同种抗体,故三个月内的新生儿只要求做正定型来确定血型。

11.9 红细胞在保存期内会逐渐变为暗红色,只要其未被细菌污染,抗原性不受任何影响。

每次使用前,检查试剂有无明显溶血发生,明显溶血者弃掉。

11.10 标本保存不当、试剂过期变质、试剂被污染、不同批号的试剂混用、离心力或离心时

间不符合要求、孵育时间不准确、孵育温度未达试剂实验要求等均可出现较大的变异。

12.0 相关文件

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说明书

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说明书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1997 年版)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ABO血型鉴定要正血型鉴定要正、血型鉴定要正血型鉴定要正、、、反定型反定型反定型都做反定型都做都做都做????原因如下原因如下原因如下:原因如下:::

正定型属于细胞抗原定型,反定型属于血清抗体定型。ABO血型鉴定必须正、反定型都要做,

有相互印证的作用。因为单做正定型来鉴定ABO血型,在某些情况下不可靠,易造成 ABO 血

型误判。如:

1. 抗-A、抗-B 血清效价低时(试剂失效、被污染或被稀释),可使正定型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

性反应。则 A、B、AB 型会误判为O型。

2.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多见于白血病或恶性肿瘤),可使

正定型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则A、B、AB型会误判为O 型。

3.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

体。可使正定型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则A、B、AB型会误判为O 型。

4. 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则A、B、O型会误判为AB型。

5. 获得性类 B的影响: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红细胞可获得“类B”的活性。则A 型

会误判为AB 型。 ABO血型误判,对于临床输血来说风险极大,会造成ABO 血型异型输血,易引起急性溶血

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ABO血型鉴定要正、反定型都做的法规支持:

1.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P246-249

2.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五条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

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 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 Rh(D)

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

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1997 年版)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ABO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0 原理 ABO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2.0 3.0 4.0 5.0 5.1 5.2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7.0 7.1 根据红细胞上和血清(或血浆)中有无 A 抗原和(或)B 抗原及其抗体,将血型分为 A 型、 B 型、AB 型及 O 型。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鉴定 ABO 血 型。正定型正定是指用已知抗-A、抗-B 血清来检测受检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和(或) B 抗原;反定型反定是指用已知 A1型、B 型红细胞来检测受检血清(或血浆)中有无相 应的抗-A 和(或)抗-B。 原始样品要求 5 mL 静脉全血。 样品容器和添加剂 真空试管,EDTA.K2抗凝/普通试管,不抗凝。 检测环境要求 温度:18℃~27℃,湿度:30%~70%。 所需材料和设备 设备普通离心机、免疫血液学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箱、定时器。 材料抗-A、抗-B 血清、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移液器、加样吸头、生理盐水 (NS)、干净空试管。 检测操作过程 将受检标本以 1000g 离心 5min,使标本血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吸取红细胞,用 NS 洗涤三次后,配成 3%~5%红细胞悬液。 取 6 支小试管,分别标记“-A”、“-B”、“自身”、“Ac”、“Bc”、“Oc”。 在“-A”、“-B”管中分别加入抗-A 和抗-B 血清各 50 L ,其余管加入受检血浆/血清各100 L 。 在“-A”、“-B”、“自身”管中加入受检者 3%~5%红细胞悬液各 50 L ,摇匀。 在“Ac”、“Bc”、“Oc”管中分别加入 A1、B、O 红细胞试剂各 50 L ,摇匀。 1000g 离心 15sec,轻轻悬浮红细胞,观察结果并记录。 根据实验需要,除室温下观察结果外,另可增加在 4℃、37℃下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见表 1。 表1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表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一.玻片法(仅适用于正定型) 1 .原理: 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如不进行反定型试验可采集末梢血。 3. 标本运送与储存: 采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标本采集后和检测后,应置于2~8℃环境下。检测后的标本应至少保存7天,以备结果查对。 4 .仪器与材料: 抗-A/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RhD(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载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 操作步骤: 5.1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划分成A、B、D三个区域; 5.2在标记好的玻片上分别加1滴抗-A、抗-B和抗-D血型定型试

剂; 5.3再各加1滴10%患者红细胞悬液(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 液,也可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 5.4用干净的搅拌棒将红细胞悬液和试剂充分混合,并把混合物 均匀涂开,使其覆盖大约直径20mm的面积; 5.5缓慢连倾斜摇动玻片1-2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6. 结果判定: 6.1凝集或发生溶血为阳性结果; 6.2细胞混匀2min后仍呈悬液状态的为阴性结果; 6.3对结果有怀疑,应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重复实验。 二、纸板法 1 .原理: 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正定型。A1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B细胞上含有B抗原。用已知的A、B细胞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即反定型。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

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精选版

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操 作规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微柱凝胶法 1标本:EDTA-K2 抗凝血2.0ml 2原理: 2.1人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其本质为血凝反应); 2.2检测系统是在微柱中(载体)装有的介质凝胶; 2.3凝胶间隙具有分子筛作用。凝集的红细胞(结合的)被留在微柱上面成带状或凝集颗粒散布凝胶中间。未凝集的红细胞(即未结合、游离的)通过离心后沉入微柱的底部; 2.4微柱凝胶中所含的特异性单克隆抗A、抗B试剂检测红细胞上相应的血型抗原,从而鉴定红细胞的血型。 3操作: 3.1在A1孔悬空加入50ul标准A1红细胞,在B孔悬空加入50ul标准B红细胞,再在两孔中各加入50ul样品血浆。 3.2在A、B、D、C、E、Ctrl六个孔内分别悬空加入5%病人红细胞悬液10ul 3.3将卡放到戴安娜专用离心机中离心9分钟 3.4离心结束后在白色背景前观察结果 4结果判断: A孔阳性B孔阴性为A型;A孔阴性B孔阳性为B型;

5.注意事项 5.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核对标本并作好标记。 5.2应先加红细胞悬液,然后再加血浆。 5.3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应在室温下进行试验。 5.4严格控制离心速度和时间,防止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5.5未用的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卡应入室温保存,用完后放4℃冰箱保存1周。 5.6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6.方法评价 卡式法定型使用安全,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但费用昂贵,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1.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复习课程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目的:定性鉴定患者ABO血型 2.适用范围:适用于献血员筛查、临床检测和血液制品检测 3.方法及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A 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抗原,抗A、抗B试剂是分别针对A抗原和B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可用已知的抗A、抗B试剂血清鉴定红细胞上有无对应的A抗原/B抗原(正定型),采用已知A型红细胞和B行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 和抗-B抗体(反定型),必须从正定型和反定型两项试验来确定样本的ABO血型。 4.试剂与设备 4.1试剂抗-A、抗-B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0.9%生理盐水;2%—5%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4.2试剂组成 试剂1:抗A分型试剂(蓝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2:抗B分型试剂(黄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3:5%A、B及O型红细胞盐水悬液,自制。配制方法:分别采取已知A、 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 2 5 10 20 1 1 1 1 2ml(40) 0.8ml(16) 0.4ml(8) 0.2ml(4) 为了防止红细胞悬液敏感性不一致,可随机采取3个或以上的健康成人血液,按A、B、O型分别混合后,按上法制备。 4.3设备透明光洁试管、显微镜、血清学专用水平离心机 5.样本采集与处理: 5.1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和血清。 5.2标本要求: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9页文档资料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11.01.0.0.0 原理原理原理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和血清(或血浆)中有无A 抗原和(或)B 抗原及其抗体,将血型分为 A 型、 B 型、AB 型及 O 型。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鉴定 ABO 血 型。正定型正定型正定型是指用已知抗正定型 -A、抗-B血清来检测受检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 抗原和(或) B 抗原;反定型反定型是指用已知反定型反定型 A1 型、B 型红细胞来检测受检血清(或血浆)中有无相 应的抗-A和(或)抗-B。 222.02.0.0.0 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 5 mL静脉全血。 333.03.0.0.0 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 真空试管,EDTA.K2 抗凝/普通试管,不抗凝。 444.04.0.0.0 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 温度:18℃~27℃,湿度:30%~70%。 555.05.0.0.0 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5.1 设备普通离心机、免疫血液学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箱、定时器。 5.2 材料抗-A、抗-B 血清、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移液器、加样吸头、生理盐水 (NS)、干净空试管。 666.06.0.0.0 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 6.1 将受检标本以 1000g离心5min,使标本血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吸取红细胞,用 NS 洗涤三次后,配成 3%~5%红细胞悬液。 6.2 取 6 支小试管,分别标记“-A”、“-B”、“自身”、“Ac”、“Bc”、“Oc”。 6.3 在“-A”、“-B”管中分别加入抗-A 和抗-B 血清各 50μL ,其余管加入受检血浆/血清各 100μL 。 6.4 在“-A”、“-B”、“自身”管中加入受检者 3%~5%红细胞悬液各 50μL ,摇匀。 6.5 在“Ac”、“Bc”、“Oc”管中分别加入A1、B、O红细胞试剂各 50μL ,摇匀。 6.6 1000g离心15sec,轻轻悬浮红细胞,观察结果并记录。 6.7 根据实验需要,除室温下观察结果外,另可增加在4℃、37℃下观察结果。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目的: 为准确鉴定ABO血型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对有疑问的结果能够做出解释及妥善解决。 3.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和/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 血型。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和/或B抗原;反定型是用已知的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和/或抗B。反定型中使用O细胞是为了检测抗A、抗B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4.试剂和材料 4.1 A、抗B分型血清,效价1:128以上 4.2 2%~5%A、B、O标准红细胞。 4.3 受检者血样 5.方法.(试管法) 5.1 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抗A、抗B,分别滴加抗A、抗B分型血清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受检者2%~5%红细胞1滴,混合。 5.2 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标明A C、B C、O C,各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

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A、B和O型2%~5%标准红细胞1滴,混匀。 5.3 以1000g离心15秒,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这将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结果判断: 血型抗A血 清 抗B血 清 A细 胞 B细 胞 O细胞 A + - - + - B - + + - - O - - + + - AB + + - - - 7.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有技术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问题,常见者有以下数种: 7 1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7.2 红细胞悬液浓度过高或过低,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出现前带或 后带现象),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7.3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见于 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类B或CisAB等。 7.4 受检者血清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病)或实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7.5 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或抗B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主题内容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0/10/23 第页共5页 1 目的 指导工作人员进行ABO血型实验。 2 适用范围 血型检验岗位工作人员 3 职责 负责送检标本ABO血型的检测工作。 4 【原理】 ABO血型鉴定,是根据IgM类特异性血型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结合能出现凝集反应的原理,用已知IgM类特异性标准抗A和抗B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同时用已知标准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天然IgM类抗A或/和抗B。 【标本】 1.静脉抗凝或不抗凝血1.5~2.0ml。 【器材】 载玻片、滴管、小试管、台式离心机或微柱凝胶离心机、玻璃棒、蜡笔或记号笔、显微镜等。 【试剂】 1.1 抗-A、抗-B试剂 1.2 5%和10%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1.3 受检者血清 1.4 受检者5%和10%红细胞盐水悬液 1.5 10mm×60mm透明的玻璃试管或塑料试管 【操作步骤】 2.1 试管法 2.1.1查抗原: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抗-A、抗-B,用滴管加入抗-A 和抗-B分型血清各 2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匀。 2.1.2查抗体: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型、B型和O型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2.1.3立即1000rpm离心(离心时间为离心机校准时间)。 2.1.4轻轻摇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观察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二.试剂和材料 1.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十B(O型血)分型血清(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三.方法 1.试管法 (1)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各l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l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l滴,混和。 (3)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

(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2.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 l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 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1)(1)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 理流程(1)(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 一、正反定型不一致 1、重复试验(严格正规操作)。 2、重新取血(以纠正污染或弄错标本造成的不符),溶血标本不能用于合血。 3、洗涤红细胞后进行以下试验(正反定型凝集低于2+的,应首先怀疑是由于亚型或抗原 抗体活降低引起。) 1)、用自身血清、红细胞做定型对照,检验自身有无完全抗体。 2)、用O型红细胞做反定型对照,确认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完全抗体。 3)、用抗A、抗AB、抗A1和抗H进行正定型: ①A亚型细胞与抗A、抗AB的凝集强度低于A1细胞,但与抗H的凝集强度高于A1细胞(3+ 以上); ②A亚型(特别是A2中约有1-8%会产生抗A1),与抗A1基本不发生凝集。 ③用抗AB(O型血清或血浆)是因为它的抗A效价较高,与弱A和弱B抗原亲和力强。 4)、分别用A1型和A2型红细胞反定型检查血清中有无抗A1存在(A亚型中有部份会产生抗A1,能与A1发生凝集,但不与A2凝集。) 5)、询问病史,判断是否是由于病人抗体缺失或减弱引起反定型错误,可延长反应时间,或用灵敏度更高的血型卡做反定型。 6)、被检红细胞做直抗(观察有无被抗体致敏的情况),若为阳性,应将细胞放散至阴性后再定血型。 4、若还不能确定血型,应增加血型物质的检测(如唾液等)。 二、交叉配血不合 (一)主侧端不相合 1、血型鉴定不正确,重新鉴定血型。 2、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3、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4、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 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 5、试验系统被污染。 (二)次侧端不相合 1、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2、病人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3、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抗筛阴性,而次侧不合多由自身抗体引起(此是抗人球配血不合,而聚凝胺配血通过可 输血)。 (三)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 1、血型是否正确。 2、是否有自身抗体。 3、是否有同种异体抗体。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 一、正反定型不一致 1、重复试验(严格正规操作)。 2、重新取血(以纠正污染或弄错标本造成的不符),溶血标本不能用于合血。 3、洗涤红细胞后进行以下试验(正反定型凝集低于2+的,应首先怀疑是由于亚型或抗原抗体活降低引起。) 1)、用自身血清、红细胞做定型对照,检验自身有无完全抗体。 2)、用O型红细胞做反定型对照,确认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完全抗体。 3)、用抗A、抗AB、抗A1和抗H进行正定型: ①A亚型细胞与抗A、抗AB的凝集强度低于A1细胞,但与抗H的凝集强度高于A1细胞(3+以上); ②A亚型(特别是A2中约有1-8%会产生抗A1),与抗A1基本不发生凝集。 ③用抗AB(O型血清或血浆)是因为它的抗A效价较高,与弱A和弱B抗原亲和力强。 4)、分别用A1型和A2型红细胞反定型检查血清中有无抗A1存在(A亚型中有部份会产生抗A1,能与A1发生凝集,但不与A2凝集。) 5)、询问病史,判断是否是由于病人抗体缺失或减弱引起反定型错误,可延长反应时间,或用灵敏度更高的血型卡做反定型。 6)、被检红细胞做直抗(观察有无被抗体致敏的情况),若为阳性,应将细胞放散至阴性后再定血型。 4、若还不能确定血型,应增加血型物质的检测(如唾液等)。 二、交叉配血不合 (一)主侧端不相合 1、血型鉴定不正确,重新鉴定血型。 2、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3、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4、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 引起假阳性。 5、试验系统被污染。 (二)次侧端不相合 1、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2、病人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3、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抗筛阴性,而次侧不合多由自身抗体引起(此是抗人球配血不合,而聚凝胺配血通过可输血)。 (三)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 1、血型是否正确。 2、是否有自身抗体。 3、是否有同种异体抗体。

疑难血型鉴定及配性

疑难血型鉴定及配型

在ABO血型系统内,几乎所有缺乏抗原的人体,在其血清内必具有所缺乏抗原的抗体,若在红细胞上具有抗原时,则其血清内必缺乏对应的抗体,但这种规则偶然也有例外,血清中的抗体和细胞上的抗原不互补,正反定型相互不支持,出现血型难以确定。 另外会遇到即使ABO和RH血型相同,但由于患者血清中存在意外抗体或红细胞上致敏有意外抗体及其它原因造成交叉配血不能相合。

在ABO分型实验中,技术上的错误与各种临床情况或疾病,都能造成正反定型之间的矛盾,当预期的正反定型不能产生ABO抗原与抗体的互补结果时,首先需要排除在技术上可能发生的错误,如果细心而反复的实行对照试验产生相同形式的凝集反应,则需要考虑到细胞和血清的变异情况:

(一)、实验者技术问题 有时造成正反定型不符,并不是红细胞或血清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主要原因有: 1. 标本或试剂搞错 2.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 3.标本混乱 4.未加试剂

5.试剂受到污染 6.温度在离心过程中增高 7.忽略观察溶血现象 8.细胞与血清间比例不适当,未发现弱凝集 9.如果使用血清来悬浮细胞,血清中的高浓度血型物质中和了抗体试剂,使其不能再与红细胞抗原发生反应,出现了假的阴性反应 10.在反定型试验时没有加血清,误认为是阴性结果; 11 结果判断错误

(二)如何解决技术原因造成的正反定型不符为解决ABO血型不一致而开始做深入试验之前,首先要排除技术上可能发生的错误,首先要重复作正反定性试验.使用质量合格的试剂,严格地执行正规的操作,再者则重新抽取标本。如果先前试验中红细胞悬浮在血清或血浆中,改为用盐水洗涤红细胞后配成悬液,以及细心观察和解释试验结果就可解决许多明显的问题.如果细心而反复的实行对照实验还是与先前一样的结果。就要根据情况从细胞和血清中寻找原因。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二.试剂和材料 1.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十B(O型血)分型血清(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三.方法 1.试管法 (1)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各l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l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l滴,混和。 (3)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 (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

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2.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 l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 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1.疑难血型鉴定 疑难血型是一种血型难以检定或判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现象,多由血型抗原减弱形成亚型、疾病原因引起抗体减弱或部分血型系统罕见表型等原因引起。因此,疑难血型鉴定主要从弱抗原、弱抗体和特殊抗原或抗体检测角度出发,结合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而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主要是对抗体种类和特性进行研究,尤其是利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同时存在多种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进行分离鉴定,从而较为准确的分析患者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和处理:(1)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主要包括抗原类影响因素和抗体类影响因素,抗原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ABO亚型、血液病、骨髓移植等,抗体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不规则抗体、药物抗体、先天抗体缺失、丙种球蛋白过低、冷凝集素等。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疑难血型鉴定流程见流程图1。 流程图1 疑难血型鉴定流程

2014年1月,在工作中发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样本一例,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该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的p表型,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初步推断A4GALT 基因第3外显子的903C>G突变是患者p表型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该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和深度撰写论文,先后发表《临床军医杂志》和《中国输血杂志》论文各一篇,并由此逐步展开疑难血型鉴定。在此之后的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自修学习,鉴定出Am、Bm、B3等血型亚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疑难血型鉴定思路和流程。 2014年2月和2015年10月,在工作中分别遇到一例反复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此两例患者均因多次输血治疗而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该研究成果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临床军医杂志》。在后期工作中,通过对解放军174医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对厦门地区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征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流程。 2.疑难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是确保安全有效输血的最重要环节,只有交叉配血真正相合(相容)才能保障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现一般进行供者和受者ABO、RhD同型配血,只有配血相合时才能输血(特殊情况例外),当出现配血不相合时,则视为“疑难配血”。目前,输血科常用的交叉配血的方法主要包括聚凝胺法、卡式法和抗球蛋白法。当遇到异常的配血实验结果时,应以抗人球蛋白法为准,但任何一种实验方法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可能。因此,需在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检测技术,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血液免疫学检测流程。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配血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和处理: (1)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交叉配血不合包括主侧配血不合和次侧配血不合,其产生原因主要如下:①主侧配血不合: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自身抗体、冷凝集素、药物抗体、血浆蛋白紊乱等因素;供着红细胞直抗阳性(相对少见)。②次侧配血不合:患者红细胞黏附免疫球蛋白或抗体,直抗阳性,全凝集或多凝集;供着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自身抗体、冷凝集素、药物抗体、血浆蛋白紊乱等因素(相对少见)。 (2)设计实验进行配血疑难配血流程见流程图2。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对象:全院职工 医疗药事制度文件名称:ABO血型鉴定(4.19.2.1) 编写日期:2014.1 修订日期:2017.4 执行日期:2017.4 注:①本文件仅供本院人员使用,未经同意,不得翻印②本文件最终解释权归输血科 ABO血型鉴定 【原理】人类ABO血型系统包括四种主要的表现型:A、B、O和AB。ABO血型由红细胞上A 和B抗原的有或无决定,ABO系统还以血清中存在自然发生的规则抗体为特点,即血清中含有针 对自身红细胞所缺的A或B 抗原产生的同种凝集素(也称为“天然抗体”)。人类红细胞上A和B 抗原的有或无与血浆中抗A和抗B抗体的产生存在着相反的互补关系。例如O型个体红细胞上缺 少A和B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可以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也称红细胞定型试验,是指用标准抗A和抗B试剂来测定红细胞上的A抗原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也称血清定型试验,是指用标准A型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和抗B抗体。“天然抗体”的免疫原可 能是肠道及环境中的细菌,例如在大肠埃希菌的脂多糖外壳中含有ABO类似结构。 1.试管法试管法是ABO定型试验的经典方法。 【样本】抗凝或不抗凝的样本均可用于ABO鉴定试验。红细胞可悬浮在自身血清、血浆或盐水中,也可以洗涤后悬浮于盐水中。通常情况下,试管法正定型被检样本与反定型中试剂红细胞悬液浓度 皆为2%~5%。 【试剂】(1)抗A血清 (2)抗B血清 (3)2%~5%的A型、B型红细胞盐水悬液 1(4)如果需要,可增加抗A,B试剂和A血型红细胞. 2【操作】

(1)正定型:检测红细胞上的A或B 抗原。①加1滴抗A到一支洁净试管中并标记;②加1滴抗 B到一支洁净试管中并标记;③如果需要,可选做加1滴抗A,B在第3支试管,并标记;④向每一支试管滴加1滴2%~5%的待检红细胞悬液;⑤轻轻混匀,按照校准速度和时间离心,通常 (900~1000)×g离心15秒;⑥轻轻重悬细胞扣,检查凝集情况;⑦观察、解释、记录试验结果,并与血清(血浆)试验结果对照(2)反定型: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抗体。①取2支洁净试管,分 别标记A和B,分别向其中滴加2~13滴血清或血浆;②加1滴A试剂红细胞到标记A的试管; ③加1滴B型试剂红细胞到标记B的试管;11④如果需要,加1滴A试剂红细胞到一支已加入2~3滴血清或血浆的试管中,并做好标记;⑤轻轻混匀,2按照校准速度和时间离心,通常(900~1000)×g离心15秒;⑥检测是否有溶血现象,然后轻轻重悬细胞扣,检查凝集情况;⑦观察、解释、记录试验结果,并与红细胞试验结果对照。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结果判定】 (1)细胞试验中的凝集以及血清或血浆试验中的溶血或凝集均为阳性结果 (2)细胞扣重悬后表现为均匀的细胞悬液是阴性结果 (3)凝集强度判断标准参见表1-5-1 (4)ABO定型的血清或血浆试验以及红细胞试验的解释见表1-5-2 (5)如果红细胞定型试验与血清定型试验结果不一致,应通过进一步试验解决,然后才给出ABO 血型结果 (6)混合视野凝集的情况,应进一步找出原因:例如是否混合血样标本,近期有无输血史,是否 白血病急性期或者ABO亚型等 表1-5-1凝集强度判读 4 + =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 + = 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 + = 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 1 + = 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 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和血清(或血浆)中有无A 抗原和(或)B 抗原及其抗体,将血型分为 A 型、B 型、AB 型及O 型。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鉴定ABO 血 型。正定型是指用已知抗正定型-A、抗-B血清来检测受检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 抗原和(或)B 抗原;反定型是指用已知反定型A1 型、B 型红细胞来检测受检血清(或血浆)中有无相应的抗-A和(或)抗-B。 2. 原始样品要求 5 mL静脉全血。 3. 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真空试管,EDTA.K2 抗凝/普通试管,不抗凝。 4. 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 温度:18℃~27℃,湿度:30%~70%。 5. 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5.1 设备普通离心机、免疫血液学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箱、定时器。 5.2 材料抗-A、抗-B 血清、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移液器、加样吸头、生理盐水 (NS)、干净空试管。

6. 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 6.1 将受检标本以1000g离心5min,使标本血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吸取红细胞,用NS洗涤三次后,配成3%~5%红细胞悬液。 6.2 取6 支小试管,分别标记“-A”、“-B”、“自身”、“Ac”、“Bc”、“Oc”。 6.3 在“-A”、“-B”管中分别加入抗-A 和抗-B 血清各50μL ,其余管加入受检血浆/血清各 100μL 。 6.4 在“-A”、“-B”、“自身”管中加入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各50μL ,摇匀。 6.5 在“Ac”、“Bc”、“Oc”管中分别加入A1、B、O红细胞试剂各50μL ,摇匀。 6.6 1000g离心15sec,轻轻悬浮红细胞,观察结果并记录。6.7 根据实验需要,除室温下观察结果外,另可增加在4℃、37℃下观察结果。 7.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7.1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见表1。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4+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 3+ 数个大凝集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 2+ 有很多小凝集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一.玻片法(仅适用于正定型) 1 .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 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 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如不进行反定型试验可采集末梢血。 3. 标本运送与储存: 采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标本采集后和检测后,应置于2~8℃环境下。检测后的标本应至少保存7天,以备结果查对。 4 .仪器与材料: 抗-A/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RhD(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载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 操作步骤: 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划分成A、B、D三个区域; 在标记好的玻片上分别加1滴抗-A、抗-B和抗-D血型定型试剂;

再各加1滴10%患者红细胞悬液(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液,也可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 用干净的搅拌棒将红细胞悬液和试剂充分混合,并把混合物均匀涂开,使其覆盖大约直径20mm的面积; 缓慢连倾斜摇动玻片1-2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6. 结果判定: 凝集或发生溶血为阳性结果; 细胞混匀2min后仍呈悬液状态的为阴性结果; 对结果有怀疑,应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重复实验。 二、纸板法 1 .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正定型。A1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B细胞上含有B抗原。用已知的A、B细胞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抗体,即反定型。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 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 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可采集末梢血。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交叉配血 1、疑难血型鉴定 疑难血型就是一种血型难以检定或判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得现象,多由血型抗原减弱形成亚型、疾病原因引起抗体减弱或部分血型系统罕见表型等原因引起。因此,疑难血型鉴定主要从弱抗原、弱抗体与特殊抗原或抗体检测角度出发,结合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而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主要就是对抗体种类与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就是利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同时存在多种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进行分离鉴定,从而较为准确得分析患者血清抗体得特异性。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与处理:(1)分析可能存在得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得原因,主要包括抗原类影响因素与抗体类影响因素,抗原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ABO亚型、血液病、骨髓移植等,抗体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不规则抗体、药物抗体、先天抗体缺失、丙种球蛋白过低、冷凝集素等。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疑难血型鉴定流程见流程图1。 流程图1 疑难血型鉴定流程

2014年1月,在工作中发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样本一例,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该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得p表型,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初步推断A4GALT 基因第3外显子得903C>G突变就是患者p表型形成得分子生物学基础,该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与深度撰写论文,先后发表《临床军医杂志》与《中国输血杂志》论文各一篇,并由此逐步展开疑难血型鉴定。在此之后得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自修学习,鉴定出Am、Bm、B3等血型亚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疑难血型鉴定思路与流程。 2014年2月与2015年10月,在工作中分别遇到一例反复进行输血治疗得患者,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此两例患者均因多次输血治疗而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该研究成果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临床军医杂志》。在后期工作中,通过对解放军174医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对厦门地区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得分布特征有了较为清晰得了解,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流程。 2、疑难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就是确保安全有效输血得最重要环节,只有交叉配血真正相合(相容)才能保障临床输血治疗得安全性。现一般进行供者与受者ABO、RhD同型配血,只有配血相合时才能输血(特殊情况例外),当出现配血不相合时,则视为“疑难配血"。目前,输血科常用得交叉配血得方法主要包括聚凝胺法、卡式法与抗球蛋白法。当遇到异常得配血实验结果时,应以抗人球蛋白法为准,但任何一种实验方法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得可能。因此,需在不同得情况采取不同得检测技术,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得血液免疫学检测流程。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配血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与处理: (1)分析可能存在得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得原因,交叉配血不合包括主侧配血不合与次侧配血不合,其产生原因主要如下:①主侧配血不合: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自身抗体、冷凝集素、药物抗体、血浆蛋白紊乱等因素;供着红细胞直抗阳性(相对少见).②次侧配血不合:患者红细胞黏附免疫球蛋白或抗体,直抗阳性,全凝集或多凝集;供着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自身抗体、冷凝集素、药物抗体、血浆蛋白紊乱等因素(相对少见)。 (2)设计实验进行配血疑难配血流程见流程图2.

最新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1)(1)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 1 2 一、正反定型不一致 3 1、重复试验(严格正规操作)。 4 2、重新取血(以纠正污染或弄错标本造成的不符),溶血标本不能用于合血。 5 3、洗涤红细胞后进行以下试验(正反定型凝集低于2+的,应首先怀疑是由于亚型或抗6 原抗体活降低引起。) 1)、用自身血清、红细胞做定型对照,检验自身有无完全抗体。 7 8 2)、用O型红细胞做反定型对照,确认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完全抗体。 9 3)、用抗A、抗AB、抗A1和抗H进行正定型: ①A亚型细胞与抗A、抗AB的凝集强度低于A1细胞,但与抗H的凝集强度高于A1细胞(3+ 10 11 以上); 12 ②A亚型(特别是A2中约有1-8%会产生抗A1),与抗A1基本不发生凝集。 13 ③用抗AB(O型血清或血浆)是因为它的抗A效价较高,与弱A和弱B抗原亲和力强。 14 4)、分别用A1型和A2型红细胞反定型检查血清中有无抗A1存在(A亚型中有部份会产生15 抗A1,能与A1发生凝集,但不与A2凝集。) 16 5)、询问病史,判断是否是由于病人抗体缺失或减弱引起反定型错误,可延长反应时间,17 或用灵敏度更高的血型卡做反定型。 18 6)、被检红细胞做直抗(观察有无被抗体致敏的情况),若为阳性,应将细胞放散至阴性19 后再定血型。 4、若还不能确定血型,应增加血型物质的检测(如唾液等)。 20 21 二、交叉配血不合

22 (一)主侧端不相合 23 1、血型鉴定不正确,重新鉴定血型。 24 2、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25 3、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26 4、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27 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 28 5、试验系统被污染。 29 (二)次侧端不相合 30 1、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31 2、病人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3、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32 33 4、抗筛阴性,而次侧不合多由自身抗体引起(此是抗人球配血不合,而聚凝胺配血通34 过可输血)。 (三)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 35 36 1、血型是否正确。 37 2、是否有自身抗体。 38 3、是否有同种异体抗体。 39 (四)交叉配血不合常见原因分析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血型定型编号:□□□□/J 04-2016 操作规程版号;2016-A版第0次修改 1.目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特别订本规程。 2.范围;适合进行ABO血型鉴定相关科室的全体工作人员。 3.职责; 3.1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 3.2科室工作人员按文件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关记录,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3.3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4.原理 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A抗原和B抗原,将血分为A型、B型、O 型和AB型四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表面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反定型是用已知的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反定型中使用O细胞是为了检测抗A、抗B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5,试剂 5.1抗-A、抗B分型血清。 5.2~5%、B、O、试剂红细胞。 6试剂的质量控制; 6.1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对试剂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有效期、有无渗漏等,试剂红细胞无明显溶血。

6.2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对所有的抗-A、抗-B、试剂红细胞按《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进行特异性验证。 6.3将试剂的厂家、批号及检测结果记录到《血型试剂质量控制记录?中。 7.工作程序: 7.1正定型: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记“抗A”、“抗B”,分别滴加抗A、抗B试剂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受检者2%~5%红细胞1滴,混合。 7.2反定型: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记“A C”、“B C”、“O C”,各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A、B和O型2%~5%试剂红细胞1滴,混合。 7.3以3400转/15秒(或1000转/1分钟)离心将试管轻轻摇动,仔细观察细胞扣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也要注意凝集强度,这将有助于亚型等的发现。 8.结果判定:凝集强度的判断依据《红细胞凝集强度判读标准》进行。 血型 正定型反定型 抗A 抗B A C B C O C A + - - + - B - + + - - O - - + + - AB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