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浅谈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浅谈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浅谈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使“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治国方略,并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的探讨,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作以浅述,以求抛砖引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辨证关系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道理显而易见,道德是建立经济的发展之上,没有经济的基本发展,就不可能存在什么道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过程来看,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道德的进步,这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基本事实,也是用唯物史观考察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相互关系的基本结论。正如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主流道德观,而封建社会的愚忠专制的道德观早已为人所不齿。但是,我们不应该将上述经济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促进作用作简单的、机械的、绝对的理解。道德的发展除了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外,还遵循着思想、精神、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我们只有既承认历史发展的长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同步性,又承认社会发展某些阶段上两者不协调不同步的可能性,但总体趋势却是趋同的,只有这样认识才算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了唯物史观。

1.2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进程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体系而言,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勤劳、勇敢、俭朴、善良、友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优秀的道德和精神品质,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称誉世界,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精神道德境界,提倡人既要敢于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又要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提倡人对人要讲仁、义、礼、信,提倡家庭亲属关系上的孝亲和和睦等等。显然这些道德观点对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落后的消极的道德观也会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如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还存在反映封建等级制度和自然经济方面的内容,在人们日常生活传统中也还有各种迷信和陈规陋习等。这些落后的消极的道德观既不利于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必然会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些价值观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观过程中必须摒弃的。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

2.1 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如上所述,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何引导公众建立正确积极的道德观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胡总书记的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重大意义。胡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3.1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如前所述,我们要辩证的

看待经济的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道德的进步,但我们同时又承认社会发展某些阶段上两者不协调不同步的可能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旧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3.2如何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我们要坚决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切实抓好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首先,我们从实践出发,倾听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要求,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总结广大群众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丰富经验和成果。其次,要正确对待过去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所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西方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体系。对它们肯定一切、全部照搬或否定一切、全部拒斥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正确的态度还是应该对它们进行辩证的历史的分析,吸收其中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方面,抛弃其中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面。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着密不可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反作用。因此,建立以新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的新社会主义道德观,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公务员考试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 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答案: C 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 B: 个人业主企业 C: 合伙企业 D: 独资企业 答案: A 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 B: 国有企业改革 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 B 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答案: D 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答案: C 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B 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 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 C 试题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 A: 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 B: 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D: 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

高中政治教案: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

高中政治教案: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 一、教材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节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说,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根本区别,为此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内容上说,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消费、生产、分配,我国的任何经济生活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具有缺陷和不足,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并为我的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体制保障:从现实情况看,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为此国家出台了庞大的经济刺激政策,如四万亿投资、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家电下乡等,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举措,多少都会有感受,通过本课的学习,既让他们更深入、准确的理解宏观调控政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培养其观察生活、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的能力与创造精神,提高政治课的信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四、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六、课前准备 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15万人,到2007年6月底,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5309万人。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 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 ③它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 ④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 A.①⑦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同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形式是( )。 A.自然经济 B.市场经济 C.产品经济 D.循环经济 3.“大部制”改革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重点,强化管宏观、抓大事的职责。这是( )。 A.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B.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要求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D.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要求 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调整生产力布局 D.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 )方面才能起完全的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 A.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B.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 C.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 D.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6.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 A.处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同的地位 B.居于主体地位 C.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D.不占优势 7.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导致了附近地区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未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想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外部经济 D.外部影响 8.解决公共物品生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 A.政府调控市场信息 B.明晰产权 C.政府生产公共物品 D.政府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 9.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 A.新型的资本主义经济 B.新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 D.个体经济的同义语或代名词 1O.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 )。 A.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B.计划形成价格的机制 C.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 11.党的(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B.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C.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100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训练测试题含答案 试题101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ABD 试题102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 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 B. 商业资本 D. 流动资本 答案: ABC 试题103 :价格形成机制本身包含着三个组成要素, 是()。 A. 价格形成主体 C. 价格形成的客体

B. 价格形成的具体方法 D. 价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答案: ABD 试题104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产业结构政策 C. 产业布局政策 B. 产业组织政策 D. 产业开发政策 答案: ABC 试题105 :抵押人可以是()。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第三人 D. 抵押权人答案: BC 试题106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价值角度看包括()。 A. 不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B. 可变资本 D. 剩余资本 答案: ABD 试题107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产权清晰 C. 政企分开 B. 权责明确 D. 管理科学 答案: ABCD 试题108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下价值形式()。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答案: ABCD 试题109 :关于抽象劳动, 论述正确的是()。 A. 抽象劳动是指具有特定具体形式的劳动 B. 抽象劳动是抛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 C. 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创造出的商品的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D. 抽象劳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创造出商品价值 答案: BCD

2015年秋北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网上作业答案

1、加入WTO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有何意义?(出自第十章)答: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加入世贸组织,对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一,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能使我国在所有世贸组织成员提供的多边、稳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可以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国际间的歧视性贸易限制将逐步取消,这有助于发展我国具有比较有事的产业,扩大对外出口。 第三,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需要寻求稳定、透明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以便趋利避害,更好的发展壮大自己。 第五,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多边贸易规则,有效维护我国利益。我国将能够利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避免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和冲突,有利于经济贸易的非政治化,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保护我国的正常对外贸易。

总之,加入世贸组织,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需要。它说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将不仅让中国人自己来开发,而且还必须有条件的开放给世界,让世界各国来共同参与开发。 2、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第一章) 答:(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部条件。①具有独立经营、利益不同的市场经济主体在各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健全而完善的市场体系主要包括一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③建立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条件。①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②建立健全各种市场法规制度; ③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3、我国为什么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出 自就九章) 答:第一,粗放型增长方式收到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严重制约。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客观需要。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与国际经济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上述种种表明,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提高国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念问答

一、概念 1.现代市场经济 是指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它产生于 20 世纪初,全面成熟于 20世纪中叶。特征 有: 一、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经济生活;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间接干预经 济。二、财产权更 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凭借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 、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四、健全的生产要素 市场体系,成为资源和市场运动的载体 2.基本经济制度 是生产的社会化的制度,就其内容来说,是生产关系总和,其核心是所有制:一定的基本 经济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总格局,并构成一定的经 济体制,不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一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是 以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从基本形式说,人们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任意 选择,但它并不是生产力的消极结果 3.产权 容:产权安排 5.交易费用 广义的是指包括组织、 维持和实施一种制度安排, 各项规则的所有费用, 在交易费给定时, 执行 一种特定的制度功能,总有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所以,一种制度安排,可以比另 一种制度安排提供更多的服务。狭义的是指市场的交易费用,指两个或更多的交易体之间, 为达成或实施市场交易,围绕交易合约所产生的成本,交易费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双 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另一类是签订合约以及监督执行合约所花费的成本。具体 而言包括获取评价信息,确立谈判立场,选择谈判对象,协商正式或非正式合约,监督,执 行 7.行业性的行政垄断 现在垄断可以说主要是行业性的行政垄断, 它们借助于对本行业的管理特权和实际控制力 量,掌握 市场资源与销售份额,侵占消费者的利益。 8.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本质是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 主要包括 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社会信用活动三部分。它以信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 用专业机构为主体, 以合法有效的信用信息为基础, 以解决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为目的, 使守信者受到鼓励,失信者付出代价,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9.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不是孤立的、片面的,不计代价的,是可持续的 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标志,把人民放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10.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 种与 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 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 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 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 的程度 11.二元经济结构 是指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们并存的结构, 这两个部门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经济运行的 机制是有 区别的,现代工业部门以市场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选择条件,农业部们劳动与土地 结合,是由历史的、地缘的、居住的种种条件决定,农业劳动力、生产力低下,农业劳动力 向产业外转移,不仅农业产值可以保持不变,而且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 12.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过 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农业主要是市场和效益问题,农村主要是增加就业和全面 发展问题,农民主要是增收和民主权利保障问题。 二、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形成特点?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经济实践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不可代替的 作用。(2)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体现了当时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在特定 历史条件所能接受的观点。 (3)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是超前的和独特 的。(4)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优点。 2、为什么说股份制是化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灵巧的工具? 答:(1)从宏观实体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化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小不对称矛盾的利器。 (2)从微观主体角度来看,股份制是解决人的经营才能和人的财产大与小之间矛盾的利器。 意义:股份制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它不仅能够解决或至少是缓解o 落产权主要是 包括 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 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 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让渡权等权利 4.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制 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界定、运营、转让、保护等的一系列体制安排和法律规 定。 现代产 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产权结构 安排 产权保护。 它至少包含以下内 动。是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知识能力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搜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资料,讨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利弊得失,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明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更坚决地跟党走,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年腊月,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忙着预备各种年货,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一天,大队小卖部(当时应该叫代销店)到了一批有红色碎花儿的棉布,很是好看,惹得许多姐妹们争相购买。我的一位堂姐也很想买到几尺这样的棉布,做个袄褂儿穿上,算作节日的盛装。可是婶娘却犯愁了,因为家里没有布票,无法买布。那时买东西都要有个票证的,如买粮吃饭要粮票,买猪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等。我的小堂姐(当时大约十二三岁)二话没说,在那天下午走到离家20多里的姑姑家借布票去了。可姑姑家布票也有限,只剩下一尺布票都给了堂姐,可怜的堂姐当晚摸黑带着这一尺布票匆忙赶回了家。看着女儿这个样子,第二天,婶娘在村里、邻村挨家挨户借布票。大家都很热心,凡有剩下的,几乎都借给了婶娘,东家一寸票,西家两寸票的,等到第二天中午,婶娘终于凑齐了做一件袄褂所需的布票。堂姐高兴极了,马上带着这堆鸡零狗碎的布票赶到了代销店,但营业员告诉她,那种碎花儿的棉布上午就卖完了。堂姐一下子呆了,泪水无声地在脸上流淌。此后(包括春节)有很长时间没见堂姐出过门,据说人瘦得不成样子。同学们,当时在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今天为什么已没有这样类似的故事发生呢?这节课的学习将告诉我们其中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推进新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及答案汇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代市场经济 2 .所有制结构 3.企业制度 4.市场机制 5.社会保障制度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4.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5.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体现在= 6.划分企业制度的标准是()。 7.企业的效率来自()和()。 8.在现代公司中,对经营者进行外部约束的机制有= 9.从客体上市场可分为()和()。 10.市场失灵包括= 11.政府管制可分为()和()。 12.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 13.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 ()。 14.社会保障制度包括 ()。 15.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有 ()。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激进式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 2.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讲述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4.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何要干预经济活动。 5.分析市场的含义。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是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

2 .所有制结构——一个社会中存在的所有制形式及其每种所有制形式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3.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4.市场机制——市场中的价格、供求及竞争之间的相互关联机制约。 5.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和全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等时,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制度。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2.公有制。 3.自由竞争加社会公平。 4.自由化、私有化、稳定化。 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其主导作用。 6.所有者形式。 7.制度的效率和管理的效率。8.市场约束和法律约束。9.商品市场、要素市场。 10.微观上的效率、宏观上的不稳定,分配不公平。11.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 12.国民经济稳定增长。1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4.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15.对外贸易、对外资金往来、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劳务合作等。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激进式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 (1)激进式改革的内容。(1分) (2)激进式改革的特点。(2分)(3)激进式改革的实质。(2分) 2.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1)国企改革与经济稳定(1分),(2)国企改革与社会稳定。(2分)(3)国企改革与公有制与共产党的领导。(2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含义,(3分)自主性(1分)、平等性(1分)、竞争性(1分)、开放性(1分)、法制性(1分)。 2.讲述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强制中的一诱致性(2分),双轨过度(2分)、体 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2分)、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2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4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部门(4分)。 4.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何要干预经济活动。主要是存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为:微观上的效率(3分)、宏观上的不稳定(3分),分配不公平。(2分) 5.分析市场的含义。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地方(2分),市场是流通领域的总和(2分),市场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分),市场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2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1)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4分)。(2)宏观经济政策选择。(6分)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2)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4分),(2)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6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五篇

第五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第十三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B)。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2.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会导致(B)。 A.物价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 B.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 C.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 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 3.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C)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促进经济增长 B.实现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水平 D.实现社会公平 4.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D)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A.经济增长量 B.经济变化量 C.国民生产总值 D.经济总量 5.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种种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是(D)。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计划手段 D.经济手段 6.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体系中之所以能发挥其灵敏调节的功能,成为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B)。 A.与法律手段相结合,具有法律的强制力 B.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其变动会引导和调节它们的经济活动 C.由国家政策调节,具有政策的威力 D.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具有行政约束力

7.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全部货币收支状况是(B)。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际收支 C.国有资产 D.国际资本流动 8.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的关系是()D。 A.绝对一致 B.互相矛盾 C.没有任何联系 D.辩证的矛盾统一 9.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B)。 A.转移支付政策 B.税收政策 C.政府重点扶持 D.国债调节 10.不属于行政手段特点的是(A)。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强制性 D.速效性 11.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包括(C)。 A.中央调控与地方调控 B.市场调控与计划调控 C.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 D.中央调控与直接调控 12.由于产业结构变化、产业升级而造成的失业属于(C)。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13.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经济增长的含义不包括(B)。 A.促进结构优化 B.保持经济尽可能快的增长速度 C.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D.避免大幅度波动 14.当需要扩大总需求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是(C)。 A.增加税收 B.紧缩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支出 D.缩小投资规模 15.当经济处于萧条或过冷状态时,政府应当把(A)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A.经济增长 B.价格稳定 C.促进就业 D.平衡国际收支 16.当经济过热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A)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适度从紧 B.扩张性 C.适度放宽 D.积极稳健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业

专题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药品安全,人命关天,但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导致重金 属铬超标。“毒胶囊”事件表明() ①企业要以营利为目的 ②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③政府要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④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经济学中“羊群效应”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 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市场上一旦出现价格心理预期,并逐渐发展成为多数人的认同时,在“羊群效应”支配下,会出现价格越涨越高、越跌越深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 ①市场价格波动具有不可预测性②市场调节有其自发性和盲目性 ③市场竞争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④市场心理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 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下列措施可以体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思路的有 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调整企业布局,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管理水平 ③依法保护非公有经济企业参与公平竞争 ④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4.“饿了么,以后别再叫妈,叫爸”。2018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集团 进行全资收购。这一收购() A. 优化了我国所有制结构 B. 贯彻了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C. 体现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D. 提高了优势企业的产品质量 5.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为此各级政府在楼市采取限贷、限购和限 售的手段“去杠杆”,遏制了投资投机性需求。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从2016年初36,596的最高点回落到10%以下,楼市调控初见成效。上述做法() ①强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②发挥了政府科学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③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中高速向高速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社 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并通过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表现出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同步富裕 ③既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④有利于实现市场主体利益的一致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一篇

第一篇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第一章资源及其配置 第二章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 )方面才能起完全的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A.目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B.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 C.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 D.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2.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未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 )。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外部经济 D.外部影响 3.解决公共物品生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 )。 A.政府调控市场信息 B.明晰产权 C.政府生产公共物品 D.政府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就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 )来调节资源的分配。 A.经济杠杆 B.市场机制 C.行政手段 D.计划机制 5.市场机制通过()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信息,而微观经济主体主要通过( )调节自己的活动。 A.供求关系计划指令 B.价格信号供求关系 C.价格信号价格信号 D.市场的行政领导者计划指令 6.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 )。 A.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B.计划形成价格的机制 C.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

7.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必须要求( )。 A.国家完全放任自流 B.市场不受法律法规约束 C.价格完全取决于政府决定 D.市场竞争主体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8.下列情况中,属负外部性的是( )。 A.某公司支付费用对其雇员进行长期的技术培训后,受训的雇员却“跳槽”到其他单位而不付给公司任何费用或只付给较低费用 B.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排放大量的烟尘和污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又不为此付出任何代价或只付出很小的代价 C.人们对公路等公共物品无偿的或只付很少费用的使用 D.盗版光盘在泛滥使用,正版光盘的设计者和制造商无法得到与其劳动成果相应的报酬 9.在市场经济国家,公路、地铁、无线电视大都是由国家而不是由私人来投资的,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是,上述部门( )。 A.属于垄断性行业 B.属于公共物品的生产部门 C.具有负外部性的特点 D.关系国计民生 10.负外部性的存在是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消除负外部性的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现代方法是( )。 A.政府利用税收和补贴的手段进行调节 B.合并相关企业,使外部性内部化 C.由政府投资生产相关产品 D.明晰产权 11.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炼油厂遍地开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造成的。 A.自然垄断 B.产权不明晰 C.信息不完全 D.市场功能缺陷 12.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 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答案: C 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 B: 个人业主企业 C: 合伙企业 D: 独资企业 答案: A 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 B: 国有企业改革 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 B 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答案: D 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答案: C 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B

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 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 C 试题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 A: 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 B: 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D: 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 答案: C 试题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A: 国家 B: 管理者 C: 企业 D: 生产者 答案: C 试题13: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资源的配置方式 B: 所有制形式 C: 经济决策体系 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 答案: A 试题14: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衡 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 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 答案: A 试题15: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 B: 是否通过企业进行调控

北大17秋025810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1. 计划经济(出自第一章)(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计划和市场是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又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方式是政府高度集权的资源配置,以集中决策代替分散决策,国家制定经济活动的全面计划,计划直接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方式是指令性计划方式的经济体制就是计划经济。 试题编号:2017A-01 试题类型:简答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计划和市场是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又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方式是政府高度集权的资源配置,以集中决策代替分散决策,国家制定经济活动的全面计划,计划直接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方式是指令性计划方式的经济体制就是计划经济。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未评分 评价描述:*** 2. 市场经济(出自第一章)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理论上,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公平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但是在理论上这一切是通过市场交换规则根据市场需求状态作出强制性调整的经济形态,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陷非常大。 试题编号:2017A-02 试题类型:简答题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理论上,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公平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但是在理论上这一切是通过市场交换规则根据市场需求状态作出强制性调整的经济形态,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陷非常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社会主义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 C )。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D )。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3.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B )。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D )。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 A. 资源的配置方式 B. 所有制形式 C. 经济决策体系 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 6.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 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 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 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 )。 A.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 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 实现充分就业 D.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8.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 C )。 A.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9.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A )决定的。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 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C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B. 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是行政手段 C.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11.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C ) A. 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C )。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调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3.市场经济是( B )。 A.一种基本经济制度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C.一种资本组织形式D.一种生产经营方式 14.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A )决定的。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1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 B.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 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16.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C )。 A.加强宏观调控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7.在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股东利益,这种情况存在的一般原因是( D )。 A.在公司中不存在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责任制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