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强化监督管理,严肃行业纪律,突出制度创新,狠抓源头治理,力求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加强诊疗服务和收费监管、构建纠风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严格规范医药购销行为,切实降低部分药械虚高价格

(一)改进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研究完善药品质量评价标准和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医疗机构按时回款,积极探索带量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多方参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办法,充分发挥“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格查询数据库”的作用,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切实降低部分中标药品的虚高价格。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常用药、廉价药和急救用药的供应使用。强化督促检查,全面落实《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积极开展网上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认真落实《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健全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集中采购各参与方的监督管理,防止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监察室牵头、市招标采购管理办公室负责)

(二)继续推进医药卫生行业发票使用情况专项整治工作。督促各地各单位继续做好医药卫生行业发票使用情况专项整治工作,查处非法使用发票等问题,加强对发票违法问题的案件移送和联合查处工作。认真总结有关地区“两票制”的经验和做法。充分运用整治成果,深入挖掘发票违法行为背后隐藏的商业贿赂和不正之风问题。(市招标采购管理办公室、规财科、监察室配合市国税局、工商局)

(三)持续加大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药品流通行业信用体系,深入开展《药品流通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宣传贯彻,加强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工作,加大对诚信企业的扶持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建立健全医药购销领域不良单位记录制度。在药品流通领域严格实施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药品经营企业依法进行查处,直至予以关闭;加强药品购销渠道的监管,严厉打击药品购销活动中挂靠走票等违法违规行为。(医政与科教科、市招标采购管理办公室、监察室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监管,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一)强化对医疗机构诊疗和收费行为的监管。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服务流程,加大服务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推动居民健康卡建设,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全面推行预约诊疗、便民门诊,切实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继续推进大型医院巡查工作,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加强药事管理,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和监管,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对医疗机构执行价格和收费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医政与科教科、规财科负责,监察室配合)(二)严格规范开方用药行为。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和不当处方院内公示点评制度,坚持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制度,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落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配备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促进科学诊疗、合理用药,积极探索“阳光用药”电子监察试点工作。(医政与科教科负责,监察室配合)

(三)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丰富活动内涵,扩大活动覆盖面,全面提升服务标准和质量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广泛宣传卫生系统先进典型,严格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大力推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广泛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医政与科教科负责,监察室配合)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一)加强政府卫生投入资金监管。加强卫生专项资金监管和巡查,缩短资金拨付流程,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等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和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以及骗取或协助他人骗取资金等问题。从资金的安排、分配、流转、使用、评估和追踪问效等环节入手,建立健全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基金监管制度,建立动态监控机制,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平稳运行。(农卫科负责,规财科、监察室配合)

(二)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继续开展药品电子监管,逐步扩大监管实施品种和范围。全面推行2010年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检查认证工作。提高药品标准,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认真落实《医疗器械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