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4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00144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00144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1、企业: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2、第三方物流:专门从事物流的中介活动按照合约的要求,在指定时间期限内,为制造商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经营管理活动。

3、战略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某种具有战略性的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4、虚拟企业:为了实现某种市场机会,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拥有实现该机会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集结而成一种网络化的动态合作经济实体。

5、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公司制为只要形式,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

6、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和企业组织形式,是一个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而结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企业联合体。

7、管理:有意识地协调人们的共同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8、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有具有同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9、计划:确定企业目标和事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资源配置等管理工作。

10、用人:亦称人事职能,系统人员的选拔、使用,考核,奖惩和培养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11、指挥职能:由企业各级领导人员行使的一种职能。它是指企业各级领导人为了贯彻实施企业的计划。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通过下达指示,命令和任务。使员工在统一的目标下,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任务。

12、系统: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3、企业管理信息:就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价值的数据。

14、外包:企业将原来应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由其他企业完成的行为。

15、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它是由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的,由董事所组成的一个集体领导班子。

16、直线结构:由企业的行政领导人执行,不设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的最早,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

17、矩阵结构直线职能结构和事业部结构的结合,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按照职能划分的垂直管理系统,又按工程或项目划分的横向管理系统,纵横结合,形如矩阵,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每个管理人员同时受众,横两方面管理部门的指挥。

18、网络型组织: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它的运行不靠传统的层级控制,而是在定义成元角色和适合各自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

19、学习型组织: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根本特征,对顾客负责的组织系统。

20、发展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吉利和梅坎尼克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新型的企业组织,他强调员工的发展型学习,即不仅要获取新知识、新能力,而且在工作中理解、转化、整合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并能够分析、综合、评价绩效结果,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再造能力。

21、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指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加强横向联系,使企业组织机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形向扁平形发展。

22、结构组织的网络化:是指管理向全方位的信息化沟通的发展。

23、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增强组织对环境动态变化的适应能力,强调集权与分权的统一,稳定和变革的统一。

24、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25、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和思想境界,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企业原有的观念意识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提炼。整合,提升形成的。

26、制度文化:也叫中层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它主要是指企业文化中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具体表现为企业组织机购,规章制度、处理企业内外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被一定的制度所约束和规范的内容。

27、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

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8、战略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制定的两年给两年以上的计划。

29、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通过科学的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力资源,并使组织或个体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

3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对未来某个时期内企业所需员工的数量,质量的结构进行预测,进而确定人员补充,教育培训等计划方案。

31、激励:是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导向,指导和引导员工行为的活动。

32、人员开发:是指给员工增添超过他们现有的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行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承担各种任务的能力。

33、员工福利: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办的集体福利设施,提供员工生活补贴等,以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善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34、劳动保险是以保险的形式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提供的一种物质帮助,是员工享有的一种社会保障。

35、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根据内外环境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为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36、竞合性:又叫抗争性,指经营战略是企业在竞争中与对手相抗衡的行动方略,系即针对来自国内外各方向的对手的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所制订的迎接挑战的行动方案。

37、经营单位战略是指经营单位在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指导下,为实现总公司发展目标,对所从事的某一经营事业的发展做出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38、经营战略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了管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进行。贯彻战略意图,实现战略目标。狭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

39、战略控制:是指在战略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嗯战略计划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采用的不断评审实际工作,将反馈回来的实际成效信息与计划目标比较,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的活动。

40、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物质资源等环境

41、企业内部环境:也叫企业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工作情况。它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

42、战略环境综合分析:就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

43、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是将需求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作为衡量标准并形成矩阵图形,然后对企业的经营领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综合方法。

44、麦肯锡矩阵分析法:是与战略经营领域的吸引力和企业的竞争地位两个综合性指标进行组合,形成矩阵,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

45、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6、企业战略目标:即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他把企业经营得目的转化为多方面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应达到的经营水平。

47、成本领先战略方案:是指企业二级经营单位建立起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管理费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的等方面的不合理费用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48、独创型的技术开发途径:是指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在企业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发明的新技术。

49、技术的评价:是指对技术开发的过程及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综合分析和比较鉴别。

50、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凡是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任何一种属性都属于功能的范畴。

51、成本是指为收获对象的功能而需支付的费用,又称成为取得(功能的)成本。

52:生产过程:广义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开始,直到把它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狭义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直到把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53、流水线生产:又叫流水生产流水作业,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的通过各个工作地,按顺序的进行加工并生产出产品的一

种生产组织形式。

54、企业定员:是指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人员所规定的限额,也称人员定额或用人标准。

55、作业组:是企业劳动组织的一种形。它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相互协作的有关工人组织在一起的劳动集体。

56、劳动定额: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标准。

57、编制组生产计划也叫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将全年生产任务按照每一种具体的产品品种分配到各季,各月,各周。

58、库存:就是企业储存的各种物品和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企业库存包括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维修用备品备件等。

59、供求链:是指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所联结起来的网链结构,这一网链结构围绕核心企业,以能力互补与资源整合为基础。把上下游企业组织起来,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全面控制优化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体功能和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与变化为用户提供产品与服务。

60、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生产运作管理方式,物料需求计划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确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期。编制所有构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内确定各生产部门进行加工生产的数量和时间,对外安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数量和时间。

61、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适用性,也就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产品适合一定用途,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具备的特性。

62:工作质量:是指企业中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63、质量职能:就是在实现产品的适用性过程中各部门应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

64、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科学方法,控制影响质量全过程各因素,综合改善生产技术。经济地研制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

65、质量标准:是指通过某些技术参数或工作效率等工作成果来间接反映产品和工作的质量特性,把这些反映产品和工作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工作效率等工作成果明确的规定下来,形成文件,成为衡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技术依据,考核依据。

66、质量体系认证:又称质量体系评价与注册,这是有权威的,公正的具有独立第三方法人资格的认证机构。派出合格审核员组成的检查组。对申请方质量体系的质量保证能力依据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价。对符合标准要求者授予合格证书并与注册的全部活动。

67、质量保证:是指申请方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使需方对供方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是否提供了已符合要求的产品而掌握充分的证据,建立足够的信心,具有相当的把握。

68、企业市场营销:是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自身经营目标而开展的商务活动过程。

69、社会营销观念:就是在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中,兼顾社会,顾客和企业三方面的利益,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70、产品的市场定位:是指在目标市场上针对竞争对手产品在该市场的地位和顾客对该产品的态度,有目的地树立本企业产品的形象,确立其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

71、直复营销:是指企业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达成交易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扩大市场所做出的谋划与方略。

72、品牌营销:是指企业利用自主品牌,发挥其识别功能,促销功能,形象功能和增值功能,吸引顾客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巩固和扩大市场所做出的谋划与方略。

73、顾客满意营销;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以达到顾客满意为目标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4、关系营销:是指企业把顾客看作是有多重利益关系,多层需要,存在潜在价值的对象,不断去发现和满足顾客新的要求。帮助顾客实现和扩大价值,与顾客建立一种长期的良好的关系基础,培养长远市场所做出的谋划与方略。

75、文化营销:是指企业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追求以员工共识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确立品牌文化,寻求顾客所接受的价值信念为立业之本,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6、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确立的环境保护意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直到产品消费过程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

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7、整合营销:是使企业在努力兼顾摄企业,顾客和社会三方共同利益这一目标的驱动下,为更好的协调企业内,外系统的关系和活动,在总结成功经验,综合现代市场成功经营理念的基础上。以动态的观念,针对整个行业经营进入综合价值阶段,更加重视顾客的特点努力把各种营销技巧,营销手段,相互结合。细心的去发现潜在的市场,创造新的市场,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8、网络营销:是指企业以因特网为核心,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营销情报检索,物流流程管理,辅助营销决策,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营销目标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9、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营销因素和营销手段,组合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系统化的整体营销战略和策略,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决策思想和方法。

79、品牌:即商品的牌子,商品的名字是卖者的产品的某一名词,符号,设计和他们的组合。

企业筹资是指通过,指进去道,利用筹资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

80、品牌战略:是指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81、名牌战略:是指企业以创建和运用商标和商号,使产品或服务在相关市场上获得相关顾客所公认的,达到高市场覆盖面,高市场占有率,高美誉度,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82、国际市场营销: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开发,占领和扩大国际市场为目标,跨出国门开展市场营销所进行的商务活动。

83、企业筹资:是指通过资金渠道,利用筹资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

84、留存利润:是指从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内部的累积,具体表现为盈余公积金过和未分配利润。

85、间接融资:是指通过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借款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

86、直接融资:是指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87、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它由货币资金,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存货,短期投资五个项目组成。

88、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等。

8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品牌,商誉等。

90,递延资产: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费用。

91,资本经营:是指资本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与资本的一种或多种形态为运营对象,使之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结合,优化配置,将其投入某一产业或多个产业,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理想的盈利和价值增值的活动。

92,财务分析:是指企业经营者或利益相关者通过对企业会计报表。统计资料等提供的会计信息,利用专门的方法来了解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掌握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积极要素和消极因素,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揭示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为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依据所开展的一项工作。

93,资产负债表:是从总体上概括反应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因此可称为企业财务状况表。

94,损益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

95,成本:是指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付出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

96,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也叫生产经营费用。

97,因素分析预测法:是根据计划期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各种因素来预测成本降低数额和降低程度的方法。

98,标准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控制标准。

99,标准化:是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的过程,对企业来说,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

100,计量:是指用一种标准的单位量,去测定另一同类量的量值。

101,知识管理:是以增强组织竞争能力为目标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知识的过程。

102,流程管理:就是系统的识别,理解和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追求组织整体绩效改进的管理活动。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试卷 及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企业管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1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印度塔塔汽车公司与中国某汽车制造商以契约的形式在中国境内共同开办汽车零配件的生产企业。该企业应属于 A.个体企业 B.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C.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D.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2.1990年,克莱斯勒为实现与零部件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发起了旨在降低供应成本的SCORE项目,与供应商结成纵向联盟关系,实现利润共享,颠覆了多年来美国汽车工业中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这属于 A.后竞争战略联盟 B.竞争联盟 C.非竞争联盟 D.前竞争联盟 3.从时间维度延伸上看,管理活动的重点由解决眼前的技术问题转向解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这反映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是 A.人本化 B.整体化 C.战略化 D.网络化 4.20世纪20年代初,由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斯隆首先提出把企业的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加以划分,成立若干个经营单位,每个经营单位在财务上向总公司负责,内部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种企业组织结构指的是

A.直线结构 B.事业部结构 C.直线职能结构 D.矩阵结构 5.“我们生产凝聚力”已经成为某水泥企业全体成员的最高理想和追求,是企业向世 人的庄重宣言,它反映的是企业文化中的 A.企业最高目标 B.企业精神 C.经营管理风格 D.企业道德 6.某企业人力资源部以书面文件的方式对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职责以及任职人员的资格要求等做了系统描述,该文件被称为 A.职业发展规划 B.职务说明书 C.绩效考核指标 D.人员配置规划 7.以提高在职员工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属于A.能力培训 B.专业知识培训 C.工作方法改进培 D.态度转变培训 8.通过对不同时期自身与竞争对手实力的对比分析,某企业可以采取与竞争对手抗衡或合作的行动方略,战胜对手或者实现双赢,这体现了企业经营战略特点中的 A.全局性 B.竞合性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序言 一、填空题 1.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1919年英国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国际政治系,为国政治专业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2.理解国际政治现象需要具备两类知识,即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需要掌握三种基本研究方法,即历史研究方法、法律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3.分析的四种模式是指描述、解释、规范性分析和处方。 二、名词解释 1.国际政治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关注的是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 2.世界政治指研究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区别于国际政治) 3.国际关系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简而言之,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关系。 三、简答题 1.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2.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特点。 ?复杂性:不仅涉及政治,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生态、法律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跨学科性: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都比政治学要宽泛的多,该领域的学者们认为,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对于国际政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包容性? 3.列举至少三个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国际问题的智库名称和期刊名称。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原名不列颠国际事务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外交事务》《外交政策》《外交评论》。。。 第二章理解国际政治 一、填空题 1.国际政治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 二、名词解释 1.权力 指一个国际行为体对其他国际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通常分为软权力和硬权力、潜在权力和现实权力、有形权力和无形权力。 2.安全困境 又叫安全两难,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 3.集体安全 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三、简答题 1.现实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核心观点。

00144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1、企业: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2、第三方物流:专门从事物流的中介活动按照合约的要求,在指定时间期限内,为制造商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经营管理活动。 3、战略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某种具有战略性的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4、虚拟企业:为了实现某种市场机会,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拥有实现该机会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集结而成一种网络化的动态合作经济实体。 5、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公司制为只要形式,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 6、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和企业组织形式,是一个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而结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企业联合体。 7、管理:有意识地协调人们的共同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8、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有具有同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9、计划:确定企业目标和事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资源配置等管理工作。 10、用人:亦称人事职能,系统人员的选拔、使用,考核,奖惩和培养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11、指挥职能:由企业各级领导人员行使的一种职能。它是指企业各级领导人为了贯彻实施企业的计划。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通过下达指示,命令和任务。使员工在统一的目标下,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任务。 12、系统: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3、企业管理信息:就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价值的数据。 14、外包:企业将原来应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由其他企业完成的行为。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要点 计算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要点 (计算题) 该课程考试中出现的计算题涉及以下范围:(说明:打“▲”为历年考试中出现的) 第十章 1.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例1: 某机械制造企业生产A 、B 两种系列的产品,根据其2006年第三季度15000台A 系列产品A 1、A 2、A 3的生产任务,通过计算下表中的X 、Y 和Z ,对该企业下述各月的主生产计划进行补充和完善。 例2: 根据某公司2007年A 系列产品的综合生产计划,第三季度安排A 系列产品生产任务为20000台。现已安排了第三季度主生产计划的部分任务,见下表。 7月 8月 9月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A 1 — 500 — 500 — Y — 750 650 — 650 — A 2 1000 1000 1000 1000 750 750 750 750 1000 1000 1000 1000 A 3 1000 — X — 750 — 750 — — 850 — 850 月产量 7000 Z 7000 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计算第三季度生产计划中的X 、Y 和Z 值。 例3: 某机械装备企业2008年的综合生产计划安排第3季度A 系列产品生产20 000台。A 系列产品有A 1、A 2、A 3三种产品。现已安排了A 系列产品2008年第3季度的部分主生产计划(如下表),请完成全部主生产计划的安排(即求出下表中每个X 的值)。 2008年第3季度A 系列产品主生产计划 周次 7月 8月 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1 — 800 — 800 — 1000 — 1000 — 850 — X 4 A 2 600 600 600 600 750 750 750 X 3 750 750 750 750 A 3 1000 — X 2 — 1500 — 1500 — 750 — 750 — 月产量 6000 8000 X 1 例3: 国内某着名IT 公司下属PC 机生产企业正在制定2010年综合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预测,该企业2010年计划生产 月 周 产 品

国际政治概论

第一讲: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流派分析 一、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那句名言:“雅典人权力的增长引起了斯巴达人的畏惧,这使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认为:君主必须按照与普通人不同的道德观来行事,以确保国家生存。政治的特征就是利益冲突。 霍布斯:人类“无休止地渴望和追求权力,直到死亡来临。”“没有武力保证的契约只是一纸空文。” 黑格尔认为:国家在相互关系中都是自治的实体,条约的效力以各国的意志为基础,作为整体的意志要谋求自己的利益,所以这种利益就作为国家的最高目标主导了国家间的关系。国家拥有“个体的整体性”,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国家具有客观现实性,国家独立于公民之外而存在,而且超越于普通人的道德之上。 马克思韦伯认为:“每一个政治实体都本能地希望其相邻的实体是容小的弱小的而非强大的。而且,由于每个大的政治共同体都是潜在威望追求者,因此相对相邻的政治共同体来说就是一个潜在威胁。于是,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就因其强大而总是处于危险之中。” 意图和结果的道德,绝对道德与责任道德的关系。道德信念无法同行为后果相分离,行为后果反过来要追究责任道德的、并赋予道德责任以具体含义。责任道德的含义是:具体政治行为必须用具体标准来判断,不能用抽象、普遍的标准来判断。所以现实主义理论认为:政治不是道德哲学的实践,政治领导人代表国家利益,为确保国家生存,政治领导人必须有一套与文明社会中个人行为准则不同的行为准则,可以采取文明社会中能接受的政策。 二、权力与国际行为 国家存在于一个无政府体系中,国家政策的基础是以权力为后盾的国家利益,国际无政府体系中包括权力分配,权力是现实主义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权力一般定义为:“一个行为体能迫使另一个行为体按自己意志行事的能力。” 权力是可以测量的,沃尔兹认为国家实力由人口和领土的规模、资源条件、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组成,罗伯特?吉尔平认为:一国的权力来自它的军事、经济和技术力量。 国家实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有效使用力量”才能形成权力。 三、汉斯?摩根索的古典现实主义六原则 第一,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不能改变,所以要想变革社会,就必须首先认识这些社会规律,然后以这些认识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 第二,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政治领导人是"从以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而且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假定。这一假定使不同国家看似不同的对外政策有了连贯性和一致性。此外,这一假设使人们有可能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领导人的行为做出评价。 第三,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普遍适用的观念,是客观存在。利益的观念是政治的实质,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影响,是判断、指导政治行为唯一永存的标准。但利益的内容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要视制定对外政策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而定。(如何算符合利益,必须

企业管理名词解释 (1)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环节,有效地争取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以期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3、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企业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按照市场反映出来的社会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激励,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目标,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社会需求,同时求得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满足职工利益的一系列活动。 4、管理二重性:管理既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管理的一般性),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关联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特殊性),这就是管理的二重性。 5、管理者:管理者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领导责任和影响力的人。 6、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最基本的成分,也就是说,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第二,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指现代公司制度,即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7、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使信息转化为可被人们掌握的知识,并以此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管理形式。 8、虚拟组织:虚拟组织是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它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组织结构。 二. 1.企业战略:一个企业在认清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而做出的一系列根本的、全局性的、长远性的指导性谋划。 2.SWOT分析: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3.差别化战略:指企业为其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与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不同的显着特征。 4.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其长期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培育或形成的一种能够使其获得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 5.蓝海战略:企业从关注并超越竞争对手,转为向买方提供价值飞跃,从而挖掘巨大的潜在需求,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目的是摆脱红海和开创蓝海。(价值创新是其基石) 6.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三. 1、决策:是一个系统分析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瞬间的决定,而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战略决策:对直接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决策。一般考虑的是企业如何与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属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范围。 3、多目标决策:当决策对象具有多个评价目标时,从若干可行方案(也称解)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解)的决策方法。 4、风险型决策:每个方案有两个以上的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可用概率来确定,各方案结果可用概率计算出来的决策。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是属于( B )。 A 社会物流 B 企业物流 C 区域物流 D 综合物流 2、对于一个零售商,物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它的( C )与零售商之间。 A 货物运输 B 生产部门 C 配送中心 D 消费者 3、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流是( B )。 A 智能型物流 B 人工物流 C 机械物流 D 集成物流 4、物流创造空间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和( C )所决定的。 A 社会供给 B 社会生产 C 社会分工 D 社会需求 5、物流早期发展的价值体现主要在( B )。 A 经济价值方面 B 军事后勤方面 C 生产消费方面 D 商品流通方面 6、下面哪种( C )采购模式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方式。 A 分散采购 B 集中采购 C 单一来源采购 D 招标采购 7、可以说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是( D )。 A 重复运输 B 迂回运输 C 倒流运输 D 空车无货载行驶 8、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被称为( C )。 A 工业包装 B 运输包装 C 商业包装 D 缓冲包装 9、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尽量实现流通加工的( A )。 A 最优配置 B 最好配送 C 最快运输 D 最有效方法 10、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一般采用( D )标准。 A 编制条形码 B 扫描 C 拷贝 D 电子数据交换 11. 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 B )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12. ( B )线路的种类是线路里面量多、最复杂的。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空运 13. 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相互衔接是通过( A )予以沟通和实现的。 A.信息 B.线路 C.结点 D.物流中心 14. 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供应物流,主要向买方提供了服务,同事也向销售方提供服务,在客观上协助( C )扩大了市场。 A.双方 B,买方 C.销售方 D.企业自身 15. ( B )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D.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16. 销售物流的起点,一般情况下是生产企业的( D ),经过分销物流,完成长距离、干线的物流活动,再经过配送完成市内和区域范围的物流活动,到达企业、商业用户或最终消费者。 A.生产车间 B. 运输车辆 C. 原材料仓库 D. 产成品仓库 17. 物流企业,严格意义上讲是指( C )。 A.第一方物流企业和第二方物流企业 B.第二方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C.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D.第一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18. 物流企业把自己的职能和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而把非核心领域( B )给其他专业企业。 A.内包 B.外包 C.归口 D. 并购 19.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具有( D )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 A. 时点 B. 短期 C.中期 D. 长期

企业管理名词解释 (3)

一.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环节,有效地争取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以期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3、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企业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按照市场反映出来的社会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激励,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目标,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社会需求,同时求得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满足职工利益的一系列活动。 4、管理二重性:管理既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管理的一般性),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关联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特殊性),这就是管理的二重性。 5、管理者:管理者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领导责任和影响力的人。 6、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最基本的成分,也就是说,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第二,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指现代公司制度,即公

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7、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使信息转化为可被人们掌握的知识,并以此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管理形式。 8、虚拟组织:虚拟组织是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它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组织结构。 二. 1.企业战略:一个企业在认清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而做出的一系列根本的、全局性的、长远性的指导性谋划。 2.SWOT分析: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3.差别化战略:指企业为其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与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不同的显着特征。 4.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其长期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培育或形成的一种能够使其获得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 5.蓝海战略:企业从关注并超越竞争对手,转为向买方提供价值飞跃,从而挖掘巨大的潜在需求,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目的是摆脱红海和开创蓝海。(价值创新是其基石) 6.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

物流治理概论重点提纲 第一章物流学基础 1、物流起源、定义 2001 年7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该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 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淌过程。依照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差不多 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logistics与PD的区不 一是PD局限在对销售领域物流活动的治理,没有包括采购物

流,比Logistics 概念包含的范围小。 二是PD 强调的物流合理化范围通常只停留在物流部门内部,与生产和采购部门缺乏沟通联系,物流与生产和销售活动没有实现一体化治理。而Logistics 则包括了从原材料采购、在制品移动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的物资流淌,物流合理化不仅限于物流部门内部,而且扩展到生产和销售部门。 Logistics 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概念已不仅仅是对活动概念的集合,而是上升到了治理学的层次上。 假如把物流概念(PD )出现之前对物流功能活动的个不治理比喻为分散的点状治理,PD 确实是由点连成的线状治理,而Logistics 则是由线构成的平面治理。企业内的物流治理到了那个时期,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余地差不多变得专门小。为进一步挖掘物流的潜力,需要超越个不企业的范围,将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作为整合对象,排除企业间的重复作业,使物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现从原材料生产一直到商品配送全过程的物流一体化治理-------供应链治理。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不

4、第三方物流(名词解释)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 / T18354 一2001 )第三方确实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现代的第三方物流要紧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 5、物流的“大陆讲”,“冰山讲” 大陆讲、1962 年美国闻名经营学家彼得· 德鲁克在《财宝》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他将物流比做“一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 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自考单科包过qq企业管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144)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对润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豁。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熬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单科自考包过:qq:

1. 关于人性的假设,从“工具人”到“社会人”的变化所体现的企业 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是 A. 整体化 B. 战略化 C. 人本化 D. 网络化 2. 有效管理幅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下列关于有效管理幅度表述正确的是 A. 企业层次越多,有效管理幅度就越大 B.企业管理者的能力越强,有效管理幅度就越小 C.所管理下级的能力越强,有效管理幅度就越小 D. 企业组织机构越健全,有效管理幅度就越大 3. 当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时,下列关于组织结构和相应管理方式的表述正确盼是 A. 权力集中,所有决策都由企业高鼷决定 B.适当分配权力,各部门有专人负资 C. 给中下层管理人员较多的决策权和随机处理权 D.采用程序化管理

4.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网络组织类型是 A. 内部网络 B. 垂直网络 C. 市场闯网络 D. 机会网络 5.“结构跟着战略变”是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的着名结论,它反映出的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因是 A. 企业战略改变 B.企业规模扩大 C. 经济的全球化 D. 信息技术革命 6.大写的黄色字母“M”是麦当劳的企业标志,这个标志属于企业文化层次中的 A. 深层文化 B. 中层文化 C. 表层文化 D. 社会文化 7.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下列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表述恰当的是 A.把人看作企业负担 B. 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事楣宜 C.因事设人,因事评人 单科自考包过:qq: D.只傲事务性工作 8.“H形晋升渠道”是指企业员工的晋升途径只有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1.1复习笔记 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1.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界定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既要看到国家行为体,也要看到非国家行为体。由此我们可以把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三类关系: (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既包括合作的关系,也包括冲突的关系;既包括双边关系,也包括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既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亦包括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问的关系等。 此外,国际关系的整体的运动规律也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2.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 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三、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 国际政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两种学习,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方法的学习。 1.关于知识的学习 进行国际政治专业学习,必须掌握两类知识,一类是经验主义的知识,另一类是概念与理论知识。 (1)经验主义的知识 ①含义 经验主义的知识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包括各种国际互动的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也包括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以及国际制度的重要数据与信息等。 ②内容

企业管理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 1、企业集团:是指由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型企业通过资产经营一体化,吸收较多企业或事业单位参加,组成供产销、人财物统一的,从事专业化、综合性经营的经济实体。 2、无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所组成,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3、有限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股本划分为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数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5、民营公司:是由国家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共同出资,国家出资占资本总额50%以下的公司。 6、公司住所:是指为使法律关系集中于一处而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自然人或法人)的地址。 7、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 8、企业法人财产:是企业设立时出资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依法向企业注入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和企业在经营期间负债所形成的财产。 9、一级市场:是企业通过投资机构出售其新证券的场所。 10、二级市场:是已发行的有价证券的买卖场所。 11、股东大会:是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由全体股东组成的,决定公司重大问题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表达其意志、利益和要求的工具。 12、董事会:是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的代表股东利益的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 13、资金成本:是指公司为取得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14、公司是依法设立,有若干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受民事权

利,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的盈利性社会经济组织 15. 两合公司是指由一个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个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其中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16. 股份两合公司是两合公司的一种,是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但有限责任股东的出资是以股票形式出现,且这种股票可以在社会上自由买卖)的公司17. 人合公司指公司的设立和经营以股东个人有限的财产和其良好的社会信誉为信用基础而组建的公司。 18. 资合公司指以公司自身的条件,即公司资本是否雄厚、经营是否成功等为公司信用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公司。 19. 人资两合公司指以股东的个人信用和公司的资本为共同信用基础而组建的公司。 20. 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它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垄断组织。 21. 公司章程是规定公司权利和义务以及调整公司内外关系的准则,是公司向社会公开声明其宗旨、经营方向和规模、所有制形式、资金状况、组织形式和结构、业务范围部管理制度及利润分配原则以及债权债务处理方式的书面文件 22. 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过程中,其中一个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而其他公司则在消失法人资格后,归入存续公司的合并方式 23. 合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合并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24. 产权交易市场就是公司以各种产权客体为交易对象,以各种资产处置方式为交易形式,以比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取比较好的经济收益的经济活动。 25.盈亏平衡分析法:又叫盈亏临界点分析法,保本分析法,或量本利分析法,是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将销售成本分为固定

物流管理概论复习内容整理

1、物流的概念:(简述)用流动的物来服务于顾客。(现代物流)是供应链程序之一部份,其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点到消费点之有效流通及储存的企划、执行与控管(即管理),以达成顾客的要求 2、物流管理: 1)概念:将信息、运输、库存、仓库、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 2)物流管理的目标(任务):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7’rights) ?7’rights:①合适的产品;②合适的数量;③合适的质量;④合适的时间;⑤合适的地点; ⑥合适的条件;⑦合适的价格 3、阿奇·萧于1921年提出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在《Some Problems In Marketing Distribution》一书中指出,在市场分销中,存在二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 4、1962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德·德鲁克在《财富》杂志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 5、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①供应物流;②销售物流;③生产物流;④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①地区物流;②国内物流;③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①社会物流;②行业物流;③企业物流 4)按照物流发生的范围分类:①宏观物流;②微观物流 5)按照物流的方向分类:①正向物流;②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6)按照物流活动的完成者分类:①第一方物流(供方物流)②第二方物流(需方物流)③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④第四方物流⑤第五方物流 6、第三方物流(TPL)的概念:又叫合同制物流。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物流运作方式 7、第三方物流与传统对外委托的不同 ?传统的对外委托: 1)企业只是将企业物流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是物流作业活动(如货物运输、保管等)交由外部的物流企业去做,而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物流管理活动及一部分企业内物流活动仍留在本企业。

《企业管理概论》习题及答案

1.最典型,最成熟的一种现代企业制度是( A ) A 股份有限公司 B独资公司 C 有限责任公司 D两合公司 2.某公司原来只生产化妆品,后来它又成立了专门销售化妆品的公司,此策略属于(A )。 A、前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B、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C、专业化发展战略 D、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3.津贴之所以必要,其主要原因在于( C )。 A、它能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B、它能如实地反映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弥补以按劳分配原则设计的工资形式的不足 C、它能给处于特殊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职工以特殊的补偿,保证其身体健康 D、它能对劳动者在以往的劳动岁月里所做的劳动贡献予以承认和鼓励 4.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由下几部分构成(ABCD)。 A、股东会 B、董事会 C、经理班子 D 、监事会 E、职工代表大会 5.职能战略,又称为职能部门战略或功能战略,它是指为贯彻、实施和支持总体战略与事业部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部门所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的战略。下列战略中哪些属于职能战略(BCD)。 A、竞争战略 B、营销战略 C、人力资源战略 D、财务战略 E、发展战略 6.在成熟产业中选择竞争战略时,如果是大批量生产则采用(C )战略较好。 A、差异化战略 B、集中战略 C、成本领先战略 D、市场开发战略 7.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 D ) A.人力资源规划B.员工招聘C.员工考核D.工作分析 8.在企业中,一般由哪些人参与员工绩效考核?(ABCDE) A、直接领导 B、同事 C、下属 D、员工本人 E、客户 9.随着电冰箱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各冰箱厂家在改进产品设计,增加产品功能、改善售后服务等方面绞尽脑汁,不断推陈出新。这种竞争战略是(B )。 A、集中化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分散化战略 D、总成本领先战略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宋新宁 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 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 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 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 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 (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p2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费,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管理 所谓管理,即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拥有的人,财,物等物资进行有效运用的过程。管理是支使他人正确的做事。管理的本质是提高资源的有效性。 企业管理 德鲁克:“企业管理就是介定企业的使命,并组织人,财,物去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管理对象:人和事,财和物。管理主体: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均是主体。管理目标:实现组织目标,合理利用资源,争取更多效益和利润。管理依据:掌制度,掌法规。 企业制度p35 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SWOT分析p97 SWOT分析即是对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和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通过趋利避害,保障企业健康管理。 企业经营战略p102 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可取得资源的比较优势,为谋求企业长远发展,对企业经营目标和实现途径所进行的自我选择和总体设计。 企业经营决策p127 企业经营决策是指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或解决某一问题,根据对内部环境条件的分析,从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案的过程。 生产管理p146 生产管理是将人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能源等生产要素,变为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产出)的过程。它是企业创造价值,服务社会,获取利润的首要环节。 现场管理p158 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的基本要素(人,机,料,法,环,资,能,信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率。 生产现场的直接管理者是一线的工长和班组长。 全面质量管理p126提取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社会的推动下,企业的所有组织,所有部门和全体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 数理统计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全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服务)的全部活动。 简言之,TQM是全社会推动下的,企业全体人员参加的 用全面质量去保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活动,其核心就在“全面”二字上。

最新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参考答案

2011年7月自学考试企业管理概论(00144)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A 3.C 4.D 5.D 6.A 7.B 8.B 9.D 10.C 11.A 12.B 13.B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CE 22.ABC 23.ABCDE 24.ABCE 25.ABC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6.公司制企业:两个以上出资者共同投资、依法组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式。 27.战略思想: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 28.质量职能:为了保证产品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所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称。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9.【256页】 30.【382页】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340页】 32.【68页】 33.【129页】 六、论述题(本题13分) 34.【96页】 七、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5.【78页】

2011年4月自学考试企业管理概论(00144)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A 3.B 4.B 5.A 6.B 7.D 8.C 9.B 10.D 11.B 12.B 13.C 14.D 15.C 16.A 17.A 18.C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DE 22.ACE 23.ABD 24.ABD 25.A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6.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7.劳动定额: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标准。 28.网络营销:指企业以因特网为核心,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营销情报检索、物流流程管理、辅助营销决策,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营销目标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9.答:(1)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2)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3)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4)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30.答:深层的企业文化也叫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它不是人们能直接体察到的,而是渗透于企业全体成员思想和心灵中的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1)企业最高目标(2)企业精神(3)经营管理风格。 31.答:(1)树立正确的名牌观念(2)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3)合理地制定名牌的目标(4)把握好名牌升级的时机(5)抓好企业名牌要素的整体优化工作。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2.解:A设备综合评分=0.5×80+0.3×50+0.2×30=61 B设备综合评分=0.5×70+0.3×90+0.2×30=68 C设备综合评分=0.5×70+0.3×60+0.2×90=71 根据上述计算,设备首先为C. 33.解:(1)资产负债率=(400÷2000)×100%=20% (2)负债比率=(400÷1600)×100%=25% (3)固定比率=(1000÷1600)×100%=62.5% 34.解:全年销售成本=800×3200×(1-5%)-80000-1320000=1032000(元) 单位产品目标生产成本=1032000÷800=1290(元/吨) 全年生产总成本=850×1290=1096500(元)

企业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 和获取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 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人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产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 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 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 制等环节和各种方法,来有效地获得和利用各种资源,以期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企业管理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 企业的既定目标,而对企业的生产、财务、经营等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 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

营和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和决策.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根据企 业环境和企业发展各个层次的目标,所进行的战略制定、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等全部活动的总称。 ●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组织而存在的原因或目 的。 ●企业目标是企业战略构成的基本内容,主要表明企业在实现 其使命的过程中要达到的长期结果。 ●协同作用是指企业各经营领域之间联合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 果大于各自单独进行时的效果之和的效应,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职能战略是总体战略和经营单位战略在各专业职能方面的具 体化,它是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 ●企业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组合。 ●价值的含义:从用户的角度来定义就是用户对企业提供的产 品或服务,认定的、并愿意接受的价值。 ●盈利的含义:如果用户愿意接受的价值超过了企业提供产品 或服务的代价,差额就是企业的利润(盈利)。 ●价值链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如设计、生产、营销、发 运以及支持性活动等的集合体 ●新产品是在结构、性能、原材料、工艺方法和技术特征等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