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公司治理

万科公司治理
万科公司治理

万科公司治理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知识管理部

2008年11月

修订记录

版本号发布日期编制审核备注

V1.0 2008-11-20

知识管理部房地产业务部审核通过

目录

背景:........................................................................................................................................................................- 3 - 1 万科的股权结构及模式分析............................................................................................................................- 3 -

1.1万科股份制改造历程............................................................................................................................- 3 -

1.2“三头博弈”模式分析........................................................................................................................- 4 -

2 万科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 4 -

2.1万科公司治理理念................................................................................................................................- 5 -

3 万科职业经理人制度........................................................................................................................................- 5 -

3.1经理人变更一览....................................................................................................................................- 6 -

3.2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 6 -

3.2.1 职业经理人是万科生存、扩张所必需的第四种要素.............................................................- 6 -

3.2.2 用企业文化激发职业经理人的热情和持续进取心态.............................................................- 6 -

3.2.3 不断打造职业经理人的团队意识.............................................................................................- 6 -

4 万科股权激励制度............................................................................................................................................- 7 -

4.1 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 7 -

4.2股权激励的对象....................................................................................................................................- 7 -

背景: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我国《公司法》对其的规定是:“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个机构组成。在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许多上市公司的一个先天薄弱环节。主要表现有: 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占比重过大,股权过于集中,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超强控制状态。

董事会机构职责不清晰:董事会与管理层成员重合,独立性不强

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对管理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足;

监控机制不健全。

万科,作为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地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的同时,积极探索了适合自己,独特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战略。在股权结构演进,控股股东选择及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万科本着“做简单而不是复杂,做透明而不是封闭,做规范而不是权谋”的治理理念,使公司朝标准化治理的方向迈进。本文将就万科公司的发展之路,剖析万科的公司治理之道:

z分散的股权结构:三头博弈

z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

z规范化的企业经理人制度

1万科的股权结构及模式分析

万科是中国的先锋型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万科即认识到股份制改造的深远意义,率先股改,率先上市。之后通过历年送配股的稀释,使国有股权下降至总股本的11%,从国营企业变身为公众公司。在上市筹资的同时引进了新的管理思想,确立了专业化的发展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万科股权结构分散的制约性也日益显现。进入21世纪,万科引入国资背景的华润作为控股股东,再次回复为国有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形成了大股东、中小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三头博弈”的公司治理模式。

1.1万科股份制改造历程

?1984年,万科成立。

股权结构:由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出资,净资产1300万元。属国营集团市属四级企业。

公司经营:上级公司控制,在企业发展方向,利润留成比例,人力和资金调配等方面难以自主。?1988年,国家经济政策支持国企改革,在国营公司系统推行股份制试点。万科成为中国第一家社会公众持股公司。

股改方案:扩股2800万元,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以下简称深特发)股份降至32%,

公司经营:请香港新鸿基证券公司制定了公司的条例、规范,从而实现了公司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王石也坚持按规范的透明化经营,为日后规范运作市场奠定了基础。

?1991年,万科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1993年,万科发行4500万B股,此后万科多次扩股融资。

?1996到1998年,深特发控股比例为9.35%

?2000年,万科引进华润集团。

股权结构:华润受让深特发的股本,至2000年底,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持有万科15.01%的股份,相对控股万科。

公司经营:万科与大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分开,保证了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

1.2 “三头博弈”模式分析

从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来看,最普遍的博弈模型为大股东Vs中小股东,管理层不参与博弈过程,只负责执行博弈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大股东通常处于优势地位。

通过股份改造,万科成为了股权分散的公众控股上市公司,最大的股东控股比例不到15%。同时万科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建设了规范的制度,不仅规定了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在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职业经理人控制着公司的日常运作。所以在这种模式下,经理层拥有很大的发言权,如此一来,典型的博弈模型在万科就变为三头博弈的形式:大股东、中小股东和职业经理人。

优势:可以说万科“三头博弈”的股权和公司治理模式与现代公司产权主体多元化相契合,发挥了股东制衡机制。经理层是在接受制度均衡的同时,均衡着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经理层的角色,就是要公平地对待全体股东,尤其是弥补中小股东的天然弱势。这事实上加强了中小股民对万科的信任,使企业能够拥有持续赢利、持续增长和持续分红派息的“均好性”。

弊端:但随着公司发展,从长远来看,由于缺乏大股东支持,万科拿地成本高。在资金,政府,战略决策,资本运作方面都难以获得来自大股东的强大支持。基于此,万科在2000年引进华润集团控股。这不仅仅是解决筹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进控股股东,从而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万科的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

小结:万科股权结构从国营企业到公众公司,再从分众公司到国有相对控股,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回归,而是螺旋式上升,建立了独特先进的企业治理结构。

2万科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

z万科决策层管理职责表

职位职责

董事长制定发展战略、决策监督

总经理重点处理全面工作

副总经理在集团有不同的管理分工,同时监管不同区域的工作

职能部门对子公司业务可进行指导,基本业务的部门经理即可决策,并抄报集团领导

z万科决策层 董事会成员

姓名 简历 目前职务

王石 男,1951年出生,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曾于广州铁

路局、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

1984年组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深圳现代科技

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

1988年任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公司法人代表;

1999年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1999年6月再次当选公司董事长,任期3年。

万科董事长

宋林 1986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1998年起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00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

2003年任华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董事会

主席;

万科董事

2.1万科公司治理理念

经过多年的经营,万科提出“做简单而不是复杂,做透明而不是封闭,做规范而不是权谋”的治理理念和“阳关照亮的体制”。如上节分析,万科股权结构形成了两个特点:一是股权分散又不分散。一方面万科是一家较少见的大众持股公司,第一大股东仅持有16.3%;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很多,所以万科不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二是流通比例高,在股改前流通比例就达到了86.63%。在这样的特点下,万科管理层一直非常重视投资者关系,也积极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做到了善待股东,信息透明。

?信息透明:1998年,万科成立外部门户网站,专为中小投资者开设了投资者关系专区。万科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除按规定进行例行的信息披露外,坚持在每年年报、中报披露时于境内外举办业绩披露会,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听取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良好的股东关系:万科的职业经理人在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提出各项议案时,都十分注意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稳定的分红派息政策,向老股东倾斜的低价募股策略,向老股东优先配售的可转债方案,都体现了万科“善待股东”的理念。万科在大股东的选择上采取了与具有极度专业化知识和丰富操作经验的股东(中国华润)合作的战略。另外,万科的公司治理也和大股东的支持分不开。华润作为一个理念先进的大股东,主动把自己放到和其他股东完全平等的角色上,而且在公司需要时主动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如股改时,华润不是唯一的非流通股东,却承担了全部责任。

3万科职业经理人制度

万科在经历创业阶段、解决了产权和主业等基础性问题之后,进入了成熟期。万科通过强化职业经理阶层、有效运用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队伍直接推动着日益专业化的企业提高竞争力,适应竞争环境,实现持续增长。

万科是国内最早推行“职业经理人”理念的企业之一。 1997年,万科确立了全面培养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思路,逐步完善分权授权机制,建立了投资、决策的专业委员会运作模式。董事会与经营层之间是“委托与代理”的关系,战略决策和具体执行彻底分离。万科的这项制度获得了管理上的成功,实现了公司治理体制的顺利成型和扩张之路的有序拓展。

3.1经理人变更一览

万科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最大特点是在施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之初,将最初的创始人全部排除在管理层之外,保证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纯粹性和可执行性。1999年初即辞去总经理职务的王石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行业发展、产业发展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上,引导了万科走向了一条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现代化企业发展道路。

1988年, 万科改造成股份制公司,王石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4年, 万科在国内企业中首次提出职业经理人概念;

1997年, 万科确立了全面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思路;

1998年, 万科主体年:职业经理年;

1999年,王石辞去总经理职务任董事长,聘姚牧民为总经理,郁亮为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

提出‘万科团队精神年’;

2001年,姚牧民辞去总经理职务,郁亮成为第3任总经理;

同时提拔以营销见长的丁长峰和以物业管理见长的陈之平为副总经理;

2003年,陈之平辞去万科副总经理职务

2009年,王石说将在2009年离开万科

3.2 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

万科“职业经理人”的制度的推进,体现为万科以人为本的资源理念,热情进取的精英氛围,和共享协作的团队精神建设。

3.2.1职业经理人是万科生存、扩张所必需的第四种要素

万科秉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把职业经理人作为现代企业生存、扩张所必需的第四种要素:企业家才能是人、财、物等资源投入基础之上第四种要素。万科把具有卓越专业素质的职业经理人作为是新兴企业的稀缺资源。另外,万科以自己的标准为整个房地产业培养了不少的精英人才,这一点,也是万科的骄傲。许多在万科工作过的人,目前在许多房地产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万科也因此被称为“房地产业的黄埔军校”。

3.2.2用企业文化激发职业经理人的热情和持续进取心态

万科提倡富有先锋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市场拓展,已经发展成为个性鲜明、稳健成长的中国新兴企业之一。公司在确定主要业务发展方向之后,聚集了一批富有激情和理想,有专业知识,不断追求卓越、心怀理想的人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打造有创新进取精神的氛围。

3.2.3不断打造职业经理人的团队意识

万科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一支团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当时流行的“明星经理”现象,万科就率先提出职业经理团队的做法,强调企业的成功,必须依托于团队的密切协作,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万科的持续发展不是靠强权领导而是由团队力量推进的,团队的能量来源于成员之问相互给予的支持和信任。万科强调“专业化和团队合作互为支持,用专业化创造竞争优势,用内部协作达到企业的优势长久”。在团队责任上,企业内部工作不会因某一个成员的因素而受到严重影响;即使领导人暂时缺席,一个团队仍然能够规范地处理自身事务并承担责任。在团队合作上,万科总部曾经对公司的职业经理阶层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具有很好的团队意识。这主要反映在当个人掌握外部资源时,都倾向于把资源拿出来团体共享,尽管这么做有可能会降低个人的工作业绩,但职业经理们都能理解并接受这一事实。

可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万科的职业经理队伍已经成为一支较为成功的团队,他们的专业素质及才

干,他们在资源共享、互相协作中表现出的默契与大度,都在公司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万科股权激励制度

2005年,为了促进股权分置改革,监管部门将股改完成与否与管理层是否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挂钩。万科在股改完成后也修订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06年4月28日获得证监会的审核通过。其面向公司各层管理人和骨干员工积极灵活的激励制度,使公司治理更加完善。

4.1 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

万科首期(2006~2008年)股权激励计划由三个独立年度计划构成。

先是采用预提的方式提取激励基金,公司以第1年度的净利润增加额为基数,按照30%的比例预提当年激励基金。预提的基金并不立即放在个人名下,而是由董事会授权的信托机构独立运作,在这笔激励基金预提后的40个属于可交易窗口期的交易日内,从二级市场上购入万科A股作为授予基础。在条件成熟时过户给激励对象。每年达到业绩条件后,以当年净利润净增加额为基数,在净利润增长率为15%~30%之间时,以此百分比从净利润净增加额中提取基数,作为当年年度激励奖金。在净利润增长率超过30%时,以30%从净利润净增加额中提取基数,作为当年年度激励奖金。激励基金不超过当年净利润的10%。净利润依据孰低原则,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中,取较低者。

4.2股权激励的对象

万科界定的激励对象,是在公司受薪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由总经理提名的业务骨干和卓越贡献人员。这些高管和员工在计划有效期内,必须要一直与公司保持聘用关系。

每个受激励对象各拿多少限制性股票,也已有明确规定。激励计划书中说明:董事长的分配额度为每期拟分配信托资产的10%;总经理的分配额度为每期拟分配信托资产的7%。其余的被激励的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其分配方案由董事会薪酬与提名委员会于每次归属时决定。其他人员的分配方案于每次归属时由总经理拟定、报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备案,并经监事会核实。到2008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其2007年年报之日,王石将获得大约249万股的G万科股票——这是他作为万科董事长得到的第一笔股权激励。

万科股权激励计划中,详细规定了启动激励基金的条件:年净利润增长率(NP)为15%;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ROE)超过12%;公司如果采用向社会公众增发或向原有股东配售,当年每股收益(EPS)增长率则需要超过10%。

作为参与起草万科股权激励计划的小组成员之一,万科集团董事会秘书肖莉对这三个指标和标准的设计给予了以下解释:“净利润增长率是投资者最关注的指标之一。奖励基金的提取方法本身将激励管理层挑战更高的增长目标;净资产收益率亦是一个核心指标。万科设定为12%,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制定这样一个较高的指标,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至于每股收益,是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指标,列出的部分原因是采用了一些社会机构的建议,他们认同万科计划,同时认为万科计划有种标杆的意义,其他公司会参照。因此需要更直观的指标。激励基金启动之后,还要看公司股价的变化,即T+1年的股价要高于T年,再由信托机构将用激励基金买来的股票授予激励对象。”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 《公司治理》 案例分析 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级信计1202班~ 姓名杜帅 学号 0226 成绩

[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一、前言 近几年,被称为“年报补丁”的财务重述现象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许多学者认为财务重述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缺陷,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把财务重述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甚至是操纵利润的手段。有鉴于此,本文以华锐风电自曝会计差错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华锐风电的财务重述问题,深入研究了影响财务重述发生的公司内部治理缺陷,以期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加强政府机构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华锐风电财务重述案例 华锐风电公司是风电领域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06年成立,2011 年1月成功上市。以90元超高价发行的华锐风电一上市就被二级市场投资者抛弃,开盘即跌破发行价,随后一直下跌。当年的风电行业冠军,如今却迅速衰落、面临退市风险。2013 年3月6日,华锐风电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经自查发现,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涵盖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净利润等四个方面。从披露的差异比例来看,净利润差异比例已经达到了%,也就是说,由于“会计差错”,该公司 2011 年年报披露的净利润数据虚增了亿元。而对于此次会计差错,公司将其归咎于 2011 年度确认收入的项目中部分项目设备未到项目现场完成吊装,导致 2011 年度的销售收入及成本结转存在差错,应调减公司 2011 年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 929 026 元、营业成本657 113 元及净利润 176 923 元,同时对公司 2011 年度其他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调整。 2013 年 5 月 29 日,华锐风电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根据公司自查和媒体曝光,华锐公司主要存在虚报收入、虚增利润的问题。华锐风电的收入确认需要同时满足签订销售合同、签署设备验收手续、完成吊装并取得双方认可这三个条件。相比前两个确认条件,完成吊装是完成难度最低的条件。而事

万科公司治理

万科公司治理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知识管理部 2008年11月 修订记录 版本号发布日期编制审核备注 V1.0 2008-11-20 知识管理部房地产业务部审核通过

目录 背景:........................................................................................................................................................................- 3 - 1 万科的股权结构及模式分析............................................................................................................................- 3 - 1.1万科股份制改造历程............................................................................................................................- 3 - 1.2“三头博弈”模式分析........................................................................................................................- 4 - 2 万科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 4 - 2.1万科公司治理理念................................................................................................................................- 5 - 3 万科职业经理人制度........................................................................................................................................- 5 - 3.1经理人变更一览....................................................................................................................................- 6 - 3.2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 6 - 3.2.1 职业经理人是万科生存、扩张所必需的第四种要素.............................................................- 6 - 3.2.2 用企业文化激发职业经理人的热情和持续进取心态.............................................................- 6 - 3.2.3 不断打造职业经理人的团队意识.............................................................................................- 6 - 4 万科股权激励制度............................................................................................................................................- 7 - 4.1 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 7 - 4.2股权激励的对象....................................................................................................................................- 7 -

万科企业文化精析

万科企业文化精髓解析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1988年万科进入住宅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2006年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二十多个城市。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 以理念奠基、视道德伦理重于商业利益,是万科的最大特色。万科认为,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致力于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万科载誉不断。 优秀的企业文化 万科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中国地产行业的领跑者。万科对内平等,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万科把人才视为资本,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万科企业文化案例为业界所推崇。 企业竞争到一定阶段,企业之间的差异会直接体现在企业文化上。实际上,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境界。从王石领导的万科企业文化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企业家视角下的浓郁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万科“阳光照亮的体制”让其“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不断成为现实,企业家的思想境界正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和进步。 企业愿景 万科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者。为了早日达到该愿景,万科要求自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1、不断钻研专业技术,提高国人的居住水平; 2、永远向客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住宅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 3、展现“追求完美”之人文精神,成为实现理想生活的代表; 4、快速稳健发展公司的业务,实现规模效应; 5、提高效率,实现业内一流的盈利水准; 6、树立品牌,成为房地产行业最知名和最受信赖的企业; 7、拥有业内最出色的专业和管理人员,并为其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和最富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8、以诚信理性的经营行为树立优秀新兴企业的形象; 9、为投资者提供理想的回报。 企业宗旨 万科的企业宗旨是建筑无限生活。宗旨有几方面的含义: 1、对客户,意味着了解你的生活,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 2、对投资者,意味着了解你的期望,回报一份令人满意的理想收益; 3、对员工,意味着了解你的追求,提供一个成就自我的理想平台; 4、对社会,意味着了解时代需要,树立一个现代企业的理想形象。 核心价值观 万科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核心价值观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客户是万科永远的伙伴 ◎客户是最稀缺的资源,是万科存在的全部理由。 ◎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引导

恒大恒大恒大恒大万科战略分析与启发

恒大恒大恒大恒大万科战略分析与启发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万科地产战略分析姓名:蔡宇静 班级:工商管理二班

目录: 第二章 3 SWOT分析 第六章建议1公司级战略 一体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 2基本竞争战略 2. 2. 2. 2. 3职能战略 研发战略 产品开发 营销战略

第一章万科的基本情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最受合作伙伴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七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至2008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31个城市。过去二十年,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 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第二章万科的经营环境 1 外部经营环境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分析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下,我国上市公司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万科企业有限责任公司(000002,股票名称:万科A,以下简称万科公司)历经 三十年磨砺成为了房地产界的龙头大佬。当所有人认为这颗明星能够不断发光、永久璀璨时,却在2015年爆发与宝能控制权争夺事件。万科被推向风口浪尖,引来业内外人士对于公司控制权广泛的讨论。 本文以万科控制权争夺进行个案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理论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经济环境及房地产行业背景,了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化,股权结构不断丰富,上市公司为了贴合市场要求,紧跟经济动向,多数都会采取吸引资本入股、扩大股权结构的模式。然而此种模式的扩充弊端却是许多企业未曾深思的。梳理万科控制权争夺之详情,宝能在二级市场不断举牌成为了万科第一大股东,但万科不欢迎宝能,因此万科大股东的所有权与王石为代表的经营权之战正式打响,后来恒大集团的加入让股权之争更扑朔迷离,通过剖析万科在公司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控制权配置是核心。公司创始人、大股东及职业经理人在控股权上的纠纷会造成公司治理结构的巨大改变,万科创始人王石由于改制时的错误决策,埋下隐患,最终导致创始人丧失话语权、控股权流失,从而大权旁落,被挤兑出局。 控制权争夺不仅影响公司的形象而且内耗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影响。万科事件的爆发正是一个警钟,我们可以看到在残酷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法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也不尽如人意,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监管的漏洞。因此如何根据国内经济市场环境提出适应我国市场制度的对应政策及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推动金融监管的全面强化和制度健全,形成股权分散多元且稳健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及解决公司控制前争夺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及思考。

万科万达核心竞争力

选择万科万达的原因 首先,万科是主流住宅开发的标杆企业,万达是商业地产开发的标杆企业。通过对比分析,能够折射出两个企业和两个细分市场的发展历程。第二,两家企业又分别是南派和北派的代表,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使他们表现出不同的企业风格。第三,两家企业的掌门人都姓王,而且都是军人出身,但是领导风格和业余爱好有所不同,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房地产企业家这一特殊群体的从业状态。 公司介绍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1年成为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业务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以及中西部地区,共计53个大中城市。年均住宅销售规模在6万套以上,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075万平米,销售金额1215亿元,2012年销售额超过1400亿。销售规模持续居全球同行业首位。2013年07月,万科上海分公司正式宣布万科在上海崭新的发展战略,用5至10年时间,将上海万科从一家传统的住宅开发商建设成为全区域、全品类、综合性的城市主流开发商。 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投资、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五大产业。2012年,企业资产3000亿元,年收入1417亿元,年纳税202亿元,净利润超过100亿元。已在全国开业72座万达广场、40家五星级酒店、1038块电影银幕、62家百货店、68家量贩KTV。2015年目标:资产3000亿元,年收入2000亿元,年纳税300亿元,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万达地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 年,隶属于中国万达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及配套设施的开发经营,总资产7.2亿元,地产公司历经十余年的成长,现已发展为东营市房地产开发综合实力十强企业,项目涉足住宅、商业、旅游、代建合作等多种地产类型,连续3年开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取得国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级资质。 万科地产发展历程 1988年12月介入房地产领域 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 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陆续投资于深圳、上海及北京的住宅项目及零售业务。 2013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显示,万科连续六年蝉联榜首 万达的发展历程

(完整word版)娃哈哈事件看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从“娃哈哈达能事件”引起对公司治理思考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2010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8位。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近期出现达能强购哇哈哈事件,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引发娃哈哈集团员工的强烈反对,并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事件的背景和起因: 事件发生在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后续发展至39家合资公司。浙江行首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亚洲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尽管达能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但整个娃哈哈集团经营、生产的决定权都集中在宗庆后手里。 在与达能合作近10年的时间里,宗庆后凭借自身在娃哈哈多年累计的威望、强硬的工作作风,一直牢牢地掌控着娃哈哈的控制权。达能曾派驻研发经理和市

场总监,但都被宗庆后赶走。 据悉,在与达能合作之初,宗庆后与达能的“约法四章”就是宗庆后强硬作风的最好体现: 第一,品牌不变; 第二,董事长的位置不变; 第三,退休职工待遇不变; 第四,45岁以上职工不许辞退。 2007年4月8日,宗庆后披露达能强购娃哈哈事件内幕。娃哈哈和达能之间的矛盾大白于天下。 公司控制权之争之“股东战争”模式,系公司股东间矛盾激化,相关各方以道德资源、法律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等为基础,进行激烈对抗,其形式包括诉讼、仲裁、谈判、舆论造势、刑事追究甚至仇杀引发刑事案件等等,典型案例如“达娃之争” 1.针对“达娃之争”引起的思考 通过“达娃之争”中看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一份不明确的《合资合同》而导致的,从其不明确的合同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大问题: 第一,对于其他股东所持股份的优先受让权缺乏适当的约定。 第二,对于达能缺乏足够的“非竞争”要求。 第三,对于“娃哈哈”商标的使用权规定不够严格。 根据合同法上的规定与约束,在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只要双方在没有胁迫的情况下自愿签订的,那么它就应该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而合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研究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并购活动日益活跃,在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并购数量逐年增加,仅在2015年上半 年我国并购市场共公告交易1082起,披露金额的并购共涉及交易金额2424亿美元,达到我国并购市场半年度最高值。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公司资源配置等目的,但随着并购形式的多样化,敌意收购也开始增多,收购方为能够迅速成功收购目标公司,出现违规收购现象,因此研究进而规范我国企业并购并在一个行业内选取一个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便具有重 要的意义。 本文围绕公司股权的争夺,运用案例法,研究了非上市公司收购国有控股上 市公司的问题。主要研究了宝能收购万科集团的真实案例,参考相关收购理论, 结合我国现行《公司法》和《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收购与反收购策略,收购行为和资金组织方式三个问题展开分析,借以希望对类似的并购项目提供一定地参考和借鉴。 本文主要内容是对宝能收购万科一案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先对收购背景,研 究意义,研究内容,文献综述以及创新与不足进行介绍。其次,对本次所涉及的公司进行背景介绍,并详细叙述整个收购过程。 然后,对宝能收购万科的策略、成效以及问题进行分析,收购策略主要从标的公司的选择、收购方式和资金组织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收购问题主要从资金来源合法性与一致行动人两个方面分析。再者,分析万科反收购策略、成效与问题, 反收购策略主要从寻找华润集团帮助,寻找白衣骑士、停牌拖延和法律诉讼四个方面分析,反收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从内部人控制和万科董事会合法性两面分析。

接着由以上分析得出案例启示,主要从公司治理、监管层和目标公司自身三个方面得出。最后得出结论,本文主要通过宝万之争这个案例,总结宝能收购万科的动机和万科反收购动因,以及从公司治理角度上强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能过于分散的重要性。

公司治理案例汇总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案例2:创业企业控制权:君安公司到底谁说了算?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股权比例的变更?每次变化分别是谁获得了公司实际的控制权? 共经历了三次股权变更。 决定创业之初,林帆注资80万、周天誉60万、韩婷60万(4:3:3),届时周天誉为董事长,获得实际控制权,控制公司经营管理细节甚至是资发放等。 筹备阶段,合伙人之一韩婷由于无实际话语权,收到心里挫折,有退股念头,经过周的劝说,第二次股权比例调整为林帆注资100万、周天誉80万、韩婷20万(5:4:1),此时实际控制权仍为周,下方了采购管理权至韩。 经营过程中,林发现韩与周的联系密切,并且获悉周赚取供应商回扣,林决定收购韩的股份,并与周平分剩余股份,第三次股权比例调整为林帆注资110万、周天誉90万(11:9),林通过股权决议,获取最终控制权。 创业之初为什么邀请周天誉加入? 林帆考虑到自己和另一合伙人韩婷一直做贸易,都没有态度经营和创业经验,而作为朋友的周天誉经济实力雄厚,并在北京经营着一家风投公司,在创业上能够带来更专业的指导。 由退股时的挽留到清退时的坚决,是什么因素使林帆对韩婷产生了这样的转变? 林帆对韩婷的挽留基于以下原因: 1)主观上:个人感恩情怀 林帆因为感恩韩婷带来的这次创业机会,并且带来了客户资源,而且在此期间自己确实忽视了她的感受,为人实在的本性,认为韩婷没有获得收益就退出,对她不公平。 2)客观上:客户订单在即,大局为重

韩婷目前跟踪的日本客户的大笔订单尚未落实,现在宣布退股,担心会影响公司业务。 林帆对韩婷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林帆思想观念的转变 从开始的以和为贵,醒悟到需要做到公私分明。 2)林帆控制权岌岌可危 董事会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需经全体董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董事长有一票否决权。 一方面,周天誉与韩婷可能私下联合,林帆存在被二人剔除的风险。 另一方面,董事会表决按人投票,而不是按股份决议,对自己这个大股东而言不占任何优势,反而危机到自身的控制权。 3)林帆已掌握客户资源 韩婷介绍的首批客户现在已直接对接林帆,林帆已手握客户资源。客户资源方面不再主要依靠韩婷。 4)韩婷贪污事件,导致信任危机 经查账,林帆发现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韩婷收受供应商回扣,导致信任危机。 在公司内部,尤其是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个人信用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公司经济损失蒙受损失。 基于以上因素,林帆决定主动出击收回控制权,不再挽留韩婷。 林帆在选择合伙人时考虑了什么因素? 林帆选择合伙人时主要考虑了资金、市场、技术、日语、公司经营和创业经验等因素。韩婷是发起人,自然成为了合伙人,林帆考虑自己和韩婷是做贸易的,有技术和日语优势,对市场需求、产品供应商、客户资源方面都没有问题,但对公司经营和创业经验缺乏,所以邀请周天誉加入,其次也考虑了资金因素和人情因素。 问题3、如果你是总经理林帆,会与投资者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你认为谁应当获得君安的控制权,如何获得?(控制权获得途径) 答:这是风险也是重夺公司控制权的机会,如果我是总经理林帆会答应投资者的要求,签订对赌协议。对赌协议要约定投资方不能参与或者干涉公司经营;而且在对赌协议生效过程中,出资人中途不能因为收益高撤资套现或收益低撤资避险。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范文

《公司治理》 案例分析 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班级信计1202班 姓名杜帅 学号 201253100226 成绩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一、前言 近几年,被称为“年报补丁”的财务重述现象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许多学者认为财务重述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缺陷,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把财务重述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甚至是操纵利润的手段。有鉴于此,本文以华锐风电自曝会计差错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华锐风电的财务重述问题,深入研究了影响财务重述发生的公司内部治理缺陷,以期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加强政府机构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华锐风电财务重述案例 华锐风电公司是风电领域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06年成立,2011 年1月成功上市。以90元超高价发行的华锐风电一上市就被二级市场投资者抛弃,开盘即跌破发行价,随后一直下跌。当年的风电行业冠军,如今却迅速衰落、面临退市风险。2013 年3月6日,华锐风电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经自查发现,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涵盖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净利润等四个方面。从披露的差异比例来看,净利润差异比例已经达到了-21.70%,也就是说,由于“会计差错”,该公司 2011 年年报披露的净利润数据虚增了1.68 亿元。而对于此次会计差错,公司将其归咎于 2011 年度确认收入的项目中部分项目设备未到项目现场完成吊装,导致 2011 年度的销售收入及成本结转存在差错,应调减公司2011 年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 929 026 312.10 元、营业成本657 113 039.56

万科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分析报告

万科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分析报告 班级:09特会本2班组员:陈雅云、高雨 内部控制的含义一一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 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基于对内部控制含义的理解,我们选择了万科集团作为这次我们分析的对象,这是一家 发展势头良好,内部控制完善的上市公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含义。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02、200002,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国内首批上市的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33号,业务范围主要为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56亿、2010年销售金额1082亿,销售面积898万平方米,业务覆盖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47个城市。 2011年度,万科集团参照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 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 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坚持以风险导向为原则,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实际状况,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及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的要求。 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覆盖总部、各一线公司及各业务部门的三级自我评估体系建设,持续组织总部各专业部门及各一线公司对内控设计及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涵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的具体要求,同时通 过风险检查、内部审计、监事巡查等方式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的效率、效果进 行 独立评价,具体评价结果阐述如下: 一内部环境 1. 治理结构 该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符合公司发展的各项规则和制度,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 权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分别按其职责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该公司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

万科公司基本面分析

万科公司基本面分析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兴办实业 (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 (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进出口业务 (按深经发审证字第113号外贸企业审定证书规定办理);房地产开发等业务。截止2010年末,公司累计已进入了46个城市市场,并确定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区域为中心的三大区域城市群带发展以及其它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策略。2010年,万科荣登“2010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在“房地产开发”行业榜中位列第1位;在中国证券报评选的“上市公司金牛百强奖”中,万科位列百强榜第4位,房地产公司第一位,并且获得“我心目中的金牛上市公司前十强”第一名;在证券时报社主办的“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评选中,公司获得“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中国主板上市公司十佳管理团队”、“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原系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办(1988)1509号文批准,于1988年11月1日在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基础上改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发行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3年5月28日,本公司发行之B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3年12月28日经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 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5年12月31日止,公司总资产219.9亿元,净资产83.7 亿元。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房地产业务的发展。 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 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进行业务调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53位。 市场地位: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2009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560.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36.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634.2亿元,营业收入488.8亿元,净利润53.3亿元。 万科认为,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最受合作伙伴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七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同行业间的竞争: 由于地产行业的超额利润,许多企业蜂拥而至,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就目前而言,与万科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 覃龙峡崔文昌 王珂乐文静 柯常加刘红运 黄大家孙秉宇 指导教师:黄昌富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2011年9月11日

目录 一、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1) 1、定义 (1) 2、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1) 3、公司治理新内涵 (2) 4、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 (3) 二、公司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 1、股权结构不合理 (4) 2、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或不对称 (5) 3、国有企业自身的劣根性 (5) 三. 公司改善治理的途径方式分析 (6) 1、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 (6) 2、明晰权责关系 (6) 3、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的一般路径 (7) 四、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 (7) 1、多样化理论与趋同论 (7) 2、影响公司治理模式演进与趋同的因素 (8) 3、当前公司治理的新趋势 (9) 五、心得体会 (9)

工商案例分析报告 第一章一、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1.1 1、定义 公司治理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对象,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公司治理不仅仅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作用,也强调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多方面利害相关者的利益”。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译为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 狭义上,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 广义上,公司治理还包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法律、法规等。 公司治理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一个很新的概念。9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在发达国家成为一个引起人们持续关注的政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司治理改革成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话题和首要任务。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投资者要求各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 1.2 2、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自1932年美国学者贝利和米恩斯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具代表性的是超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它们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 1.1.1 2.1超产权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产权改革、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其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和投入的作用。要使企业完善自身治理机制,基本动力是引入竞争,变动产权只是改变机制的一种手段。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产权改革并不能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就一定变得有效率,竞争才是保障治理结构改善的根本条件;对经营者的利润激励与企业绩效的提高并不总是正相关,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是如此。 1.1.2 2.2两权分离理论 两权分离理论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它是随着股份公司的产生而产生的。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已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股权分散的加剧和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拥有专门管理知

万科公司治理结构分析之野蛮人敲门

万科公司治理结构分析之再遇野蛮人 课程名称:公司治理 班级:全日制 姓名: 学号:

万科公司治理结构分析之再遇野蛮人 在刚刚过去跨年的一个月里,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多的一张脸。 “万科、宝能、王石、姚振华、安邦……”,这是我们最近听和看到最多的一组词汇。 万科公司的股权争夺战像宫斗剧一般的精彩,剧情也不时出现戏剧化的转变。 这场霸道总裁之间的肉搏、最大房企万科与杠杆学霸(宝能系)的励志故事还将持续,输赢没有定论,未来变数还很多。不过万科暴露出的问题,却已有共识。在中国,股权分散的公司不少,从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时代,万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一、万科公司概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公司聚焦城市圈带的发展战略,截至2014年底,公司进入中国大陆65个城市,分布在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深区域、以长三角为核心的上海区域、以环渤海为核心的北京区域,以及由中西部中心城市组成的成都区域。此外,公司自2013年起开始尝试海外投资,目前已经进入香港、新加坡、旧金山、纽约等4个海外城市,参与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万科2015年1至12月份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06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43%;销售金额2614.7亿元,同比增长21.54%。公司物业服务业务以万科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万科物业”)为主体展开。万科物业始终以提供一流水准的物业服务、做好建筑打理作为企业立命之本。截至2015年底,公司物业服务覆盖中国大陆72个大中城市,服务项目457个,合同管理面积10,340万平方米。 以理念奠基、视道德伦理重于商业利益,是万科的最大特色。万科认为,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

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2015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迈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深港通提上日程,注册 制渐行渐近,新三板长足发展,四板市场呼之欲出,多重政策逐渐推进,市场主体 不断扩容,资本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但通缩阴霾驱之不散,央行降息降准不断,股 市跌宕发人深省,熔断机制被迫减震,供给侧“去产能”和“产业升级”需求加速推进,使得并购重组市场持续爆发。 与此同时,保险市场迅猛发展,保费收入显著增长,险资投资全面放开,资产 配置更加灵活,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然而负债端成本不断上升,信用风险逐渐增加,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投资项目明显不足,投资端“资产荒”严重,促使险资举牌频繁上演。由此,兼并收购成为成熟资本市场的主旋律,险资杠杆成为撬动资本市场的杀手锏,收购与反收购行为针锋相对。 而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系统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反收购措施滞后缺乏等痛点。万科股权之争是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其中收购方与反收购方跌宕起伏的竞争角逐和精彩绝伦的运作手法必将作为经典载入历史。 因此本文以该案例为基础,基于敌意收购与反收购的视角,首先,对万科股权之争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及不足、研究思路及方法和创新与不足进行了说明。其次,对万科股权之争的案例概况进行描述和回顾,主要理清“万科门口的野蛮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敌意收购行为涉及的融资途径及杠杆路径以及万科作为目标公司采取的反收购措施。 再次,对万科股权之争中敌意收购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理论因素、宏观因素和以宝能和万科为代表的微观因素。接着,运用以上分析,对敌意收购目

标公司的反收购策略进行选择性分析,分为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股权结构设计方面以及反收购措施的选择方面。 最后,总结全文,得出本案例给予的启示,并对相关机构和上市公司等提出建议。本文认为,敌意收购是一种经济和法律概念,并非一定是“恶意”的,相反合法合规的收购行为可能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规则的进一步规范。 与之相对应,上市公司亟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灵活采取反收购措施,并重视中小股东利益等;监管部门也需公平对待收购与反收购行为,规范信息披露和资金组织方式,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等,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融资案例分析

融资案例分析 【篇一:融资案例分析】 众筹在国内还是初期阶段,各种众筹融资的很多,但成功运做的项 目却是凤毛麟角。接下来分享国内众筹的五个经典案例,欢迎大家 阅读与了解。 案例一:美微创投-凭证式众筹 朱江决定,但是拿不到风投。2012年10月5日,淘宝出现了一家 店铺,名为美微会员卡在线直营店。淘宝店店主是美微传媒的创始 人朱江,原来在多家互联网公司担任高管。 消费者可通过在淘宝店拍下相应金额会员卡,但这不是简单的会员卡,购买者除了能够享有订阅电子杂志的权益,还可以拥有美微传 媒的原始股份100股。朱江2012年10月5日开始在淘宝店里上架 公司股权,4天之后,网友凑了80万。 美微传媒的众募式试水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有 非法集资嫌疑,果然还未等交易全部完成,美微的淘宝店铺就于2 月5日被淘宝官方关闭,阿里对外宣称淘宝平台不准许公开募股。 而证监会也约谈了朱江,最后宣布该融资行为不合规,美微传媒不 得不像所有购买凭证的投资者全额退款。按照证券法,向不特定对 象发行证券,或者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都属于 公开发行,都需要经过证券监管部门的核准才可。 后来,美微传媒创始人朱江复述了这一情节,透露了比叫停两个字 丰富得多的: 我的微博上有许多粉丝一直在关注着这事,当我说拿不到投资,创 业启动不了的时候,很多粉丝说,要不我们凑个钱给你吧,让你来做。我想,行啊,这也是个路子,我当时已经没有钱了。 这让我认识到社交媒体力量的可怕,之后我就开始真正地思考这件 事情了:该怎么策划,把融资这件事情当做一个产品来做。 于是,朱江在2013年2月开始在淘宝店上众筹。 大概一周时间,我们吸引了1000多个股东,其实真正的数字是 3000多位,之后我们退掉了2000多个,一共是3000多位投资者打来387万, 目前公司一共有1194个投资者。 钱拿到之后,在上海开了一个年度规划会。我的助手接到一个电话:你好,我是证监会的,我想找你们的朱江。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解决方案(精选word)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目录 一、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1) 1、定义 (1) 2、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2) 3、公司治理新内涵 (4) 4、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 (6) 二、公司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9) 1、股权结构不合理 (9) 2、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或不对称 (10) 3、国有企业自身的劣根性 (11) 三. 公司改善治理的途径方式分析 (12) 1、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 (12) 2、明晰权责关系 (13) 3、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的一般路径 (14) 四、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 (15) 1、多样化理论与趋同论 (15) 2、影响公司治理模式演进与趋同的因素 (17) 3、当前公司治理的新趋势 (19) 五、心得体会 (20)

工商案例分析报告 第一章一、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1.1 1、定义 公司治理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对象,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公司治理不仅仅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作用,也强调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多方面利害相关者的利益”。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译为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 狭义上,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 广义上,公司治理还包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法律、法规等。 公司治理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一个很新的概念。9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在发达国家成为一个引起人们持续关注的政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司治理改革成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话题和首要任务。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投资者要求各国改善公司治理

万科捐款门的公关案例分析

“万科捐款门”公关事件评析 一、案例概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万科集团总部捐款200万元,万科员工的捐款合计20万元左右。而就是这220万元的捐款,让万科及其集团董事长王石在全国人民爱心涌动,企业界动辄千万、上亿元的捐款面前成为被质疑的对象。从反应速度来讲,万科走在了前面,但从数额来看,万科却走在了其他企业后面。 而王石的强硬表态和“10元之说”,更是很快在网上掀起声讨浪潮,很多网友认为万科“没有负担起企业责任”、“万科在我们心中一落千丈”。而在资本市场,万科股份从15日至20日也跌了 8."66%。地产龙头万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机。 二、背景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场危机公关的主体——万科地产集团的背景: 万科,作为房地产企业的第一品牌,因她所倡导的企业公民意识和她在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攻城略地,一直是媒体的宠儿。2007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润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仅占净利润的万分之 四。"而万科2007年的年报显示,万科职员合计164人。 根据其报表中的管理费用超过 17."63亿元进行平摊,每人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而若以此次万科员工捐款进行分摊,平均每个约12元。 而王石,作为一个明星企业家,以做“减法”闻名于财经界,以登山的特立独行成为广告模特,更以“拐点”“三年不买房” 论成为地产界的代表人物。作为集团董事长的王石则在其博客中表态说,“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

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此回应立刻遭到网民的一致批评与职责。不少人甚至自发组织“抵制购买万科住宅、抵制持有万科股票”的活动。 一直是正面、积极、健康、负责的万科及万科品牌的形象代言人王石,在汶川地震后,也像地震中的房屋一样,其在公众中的形象轰然倒塌,在以天涯为代表的网络论坛中,各路人等口诛笔伐,进而引发包括代表官方意见的人民网、新华网甚至纸媒的跟进,其中的绝大多数文字表达了对万科及王石的谴责。 三、案例跟踪 5月12日,汶川地震当天,万科集团决定向灾区捐款200万元。 5月15日,王石在其博客写道: “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并规定“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一时间,网民的质疑、不满、嘲讽、谩骂遍布各大网络论坛,连万科的员工也对王石的“捐款负担论”表示出强烈的反感。 从5月15日到20日,万科股价大跌12%,6个交易日内公司市值蒸发了204亿元。 5月16日,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万科在完成对集团当地项目结构评估之后,由董事长王石带领国内结构专家队前往都江堰勘测灾后建筑情况。 5月17日,万科的工作人员分成两路,一路与抗震结构专家及房屋鉴定专家前往北川考察灾后房屋状况;另一路出发向绵竹市遵道镇运送赈灾物资。5月18日,万科派出45名员工护送赈灾物资前往绵竹县遵道镇,同时约有110名工人一同前往灾区进行帐篷搭建。 5月20日,万科员工不满王石的言论: 我们没有低于百元的捐款。 5月20日,万科抢到“灾后重建第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