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1)》教学设计

执教者:黄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

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情感与态度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是学生了解加减对立、统一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

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减法

1、填空:(-5)+(-6)= (+ )=

(-6)+9= (+ )=

(-9)+7= (+ )=

(-6)+6=

(-6)+0=

2、被减数-减数=差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填空并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10-3= 6-5= 7-2=

10+(-3)= 6+(-5)= 7+(-2)= 发现:10-3=10+(-3)

6-5=6+(-5)

7-2=7+(-2)

结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巩固练习·口算填空

(-10)-3=(-10)+ =

(-6)-(-3)=(-6)+ =

5-(-2)= + =

3、例题讲解

(1)0-(-3.18); (2)5.3-(-2.7);

(3)(-10)-(-6); (4)(- 3 -6 4、巩固练习

照例题格式写过程计算

(1)2.53-(-2.47); (2)(-1.7)-(-2.5);

(3)(- )-(- ); (4) -(- )

10 7 1 2 2 3

3 4 5 6 3 1

解决实际问题

潜水员甲潜入海平面以下10m,潜水员乙潜入海平面以下20米,问甲的位置比乙的位置高多少?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P27,A组T5、T7

《有理数的减法(1)》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于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减法是其中一种基本运算。第一章介绍有理数的分类、比较大小、加减乘除的运算。有理数的减法主要讨论负数与正数的减法运算规律,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对于负数的参与并不陌生。而小学就已经接触了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通过本节课有理数减法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

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3、情感与态度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是学生了解加减对立、统一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

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观察发现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思考教师给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掌握、理解新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PPT展示课前训练,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

2、复习两数相减时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法则推导

通过PPT给出以下算式:

10-3= 6-5= 7-2=

10+(-3)= 6+(-5)= 7+(-2)= 让学生们观察并得出:

10-3=10+(-3);6-5=6+(-5);7-2=7+(-2)用小学学过的简单减法,和上节课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启发学生:有理数的减法是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的。板书:10-3=10+(-3)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转换为加法是怎样转换的。

第一,减号要变加号

第二,减数变成相反数

得出结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给出难一点的数字进行减法计算填空,在填空的过程要让学生们反复重复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

(-10)-3=(-10)+ =

(-6)-(-3)=(-6)+ =

5-(-2)= + =

3、例题讲解,可以让同学们起来口答,老师在黑板上写过程,强调书写规范。

(1)0-(-3.18); (2)5.3-(-2.7);

(3)(-10)-(-6); (4)(- 3 -6 4、巩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挑学生去黑板上做题目,检查学习情况。

(1)按照例题格式写题目

(2)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所上的内容。

(四)课后作业布置:P27,A 组T5、T7

通过作业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

10-3=10+(-3);

6-5=6+(-5);

7-2=7+(-2)

10

1,减号要变加号 2,减数变成相反数 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7 1 2

有理数加减法法则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8)+(-3)=-(8+3)=-11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8)+3=-(8-3);8+(-3)=5 (3)互为相反数相加得0. 8+(-8)=0;(-5)+5=0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把减法转化为加法)a-b=a+(-b); 例:-9-(-5)=-9+5=-4 有理数加法口诀速记法: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 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数零相加变不了。 备注:“大”“小”是指加数的绝对值的大小。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 (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 有理数除法技巧方法: (1)直接应用有理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有分数除法,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使用简便运算更合理。

有理数运算时要按照步骤: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 (第一步观察两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第二步确定用哪条法则;第三步求出结果)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几种方法: (1)减法统一转化成加法;(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一)在计算过程中的技巧: (1)同号结合法(运用运算律将正负数分别相加) (2)同分母结合法(分母相同或哟倍数关系的数结合在一起) (3)凑整法(把某些能相加得整数的结合在一起) (4)相反数结合法(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现加) (5)统一法(算式中既有分数又有小数,要把分数统一成小数或把小数统一成分数) (6)拆项法(算式中有带分数时,可先把带分数拆成整数和真分数,拆开后相加,运算就简便) 拆项后注意:(1)分开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必须保留原带分数的符号。 (2)运算符号和数的性质符号要用括号分开。 有理数乘除运算几种方法: 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结果。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初中数学试卷 1.4.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要点感知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_______.即:a-b=a+_____. 预习练习1-1在下列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7)-(-3)=(-7)+________;(2)(-5)-4=(-5)+________; (3)0-(-2.5)=0+__________;(4)8-(+2 013)=8+_________. 1-2求-5 ℃下降3 ℃后的温度.列式表示为________,结果为______℃. 知识点1 有理数减法法则 1.-1-3等于( ) A.2 B.-2 C.4 D.-4 2.0减去一个数等于( ) A.这个数 B.0 C.这个数的相反数 D.负数 3.在(-4)-( )=-9中的括号里应填( ) A.-5 B.5 C.13 D.-13 4.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结果的符号为( )

A.正 B.负 C.0 D.无法确定 5.计算: (1)(-6)-9;(2)(-3)-(-11);(3)1.8-(-2.6);(4)(-21 3)-42 3 . 知识点2 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6.比-4小-7的数是( ) A.11 B.-3 C.-11 D.3 7.-4的绝对值与4的相反数的差是( ) A.0 B.-8 C.8 D.±2 8.小怡家的冰箱冷藏室温度是5 ℃,冷冻室的温度是-2 ℃,则她家冰箱冷藏室温度比冷冻室温度高( ) A.3 ℃ B.-3 ℃ C.7 ℃ D.-7 ℃ 9.两个有理数的差是7,被减数是-2,减数为______. 10.甲地的海拔是150 m,乙地的海拔是130 m,丙地的海拔是-105 m,______地的海拔最高,_____地的海拔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_____米,丙地比乙地低_____米. 11.某日,北京、大连等6个城市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记录如下表,哪个城市温差最大?哪个城市温差最小?分别是多少? 12.计算(-8)-2的结果是( )

有理数加减法讲义

一、知识梳理 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②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二、典型例题 例1、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 例2、计算: (1); (2); (3). [分析]适当运用运算律. 解: [小结](1)尽量把正数分成一组,负数分成一组分别计算; (2)遇到分数运算时,尽量把异通分的分为一组.

例3、计算 (1);(2);(3).[分析]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解: 例8、计算:; 解:

《有理数减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1.3.1有理数的减法 主备人:审核人: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昨天,国际频道的天气预报报道,南半球某一城市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你能求出这天的日温差吗?(所谓日温差就是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8米和-155米,问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 二、探索新知: (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探索 1.我们不妨看一个简单的问题:(-8)-(-3)=? 也就是求一个数“?”,使(?)+(-3)=-8 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5)+(-3)= -8 所以(-8)-(-3)= -5 ① 2.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让我们再想一想有其他方法吗? 试一试 做一个填空:(-8)+()= -5 容易得到(-8)+(+3 )= -5 ② 思考:比较①、②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 3.验证: (1)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归纳 1.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3、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表示如下:│_+a┃=a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 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

1.3.2《有理数减法》公开课教案

课题: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认识了正、负数;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就为学习有理数减法奠定了基础。而本节的有理数减法,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因此,本节课的有理数的减法其实就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五、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减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规律,形成有理数减法法则;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例题,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算;紧接着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内化升华;然后进行回顾反思、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 3、结束:通过达标测试、反馈情况,最后作业布置、反馈情况。 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法则,应用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计算,归纳总结方法,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达标测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今天一天的气温为-3℃4℃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表示最高温减去最低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有理数的减法。 ; 1、一下是一个室温计的图示,请同学们观察并读出温差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课时)

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数学能力及初步掌握数学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法则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正、负关系的确定以及原有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观察、归纳、合作交流、对比、类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天, 厦门的最高温度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那么这一天厦门的最高温度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列出算式. 由学生回答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式子加以表示:9-(-7)=16. 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二、合作学习,共同归纳 1.不妨我们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9 -(-7)=16. 9 +(?)=16. 大家注意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先个人研究,而后交流.比较两式,可以发现: 9“减去-7”与“加上+7”结果是相等的,即 减法变加法 9 -(-7)=9+7. 变相反数 2.归纳:全班交流,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规律: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就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实质转化为加法运算.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应用1:计算:(1)5-(-5)(2)0-7-5 (3)(-1.3)-(-2.1) (4)11 3 -2 1 2 (5)(-6)+(-5) 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归纳::

有理数减法公开课教案

课题: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认识了正、负数;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就为学习有理数减法奠定了基础。而本节的有理数减法,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因此,本节课的有理数的减法其实就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五、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减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规律,形成有理数减法法则;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例题,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算;紧接着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内化升华;然后进行回顾反思、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3、结束:通过达标测试、反馈情况,最后作业布置、反馈情况。 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法则,应用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计算,归纳总结方法,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达标测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今天一天的气温为-3℃:4℃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表示最高温减去最低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有理数的减法。 1、一下是一个室温计的图示,请同学们观察并读出温差?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 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竞赛活动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0)+(+3)-(-5)-(+7) (-7)+(+5)+(-4)-(-10)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对比上式①,你首先想到将原式如何变形? 生: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号统一成加号,即原式变为: -20+(+3)+(+5)+(-7) 师:很好,可见在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用字母可表示成: a+b-c=a+b+(-c ).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练习计算以上两道题. 学生作业练习 师针对学生做的方法评析,作以下说明. 1.式③表示的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从而有-20+3+5-7. 大家要注意到,虽然加号和括号都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当然,?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20加3加5减7”. 学生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同桌间互相出式,并读出两种读法. 2.刚才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原式按次序计算;二是将原式换成(-20-7)+(3+5).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生:第二种过程更简便、合理.因为它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师:太棒了,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通常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根据刚才过程可见,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大家一起看下面问题: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把(+32)+(-54)-(+51)-(-3 1)-(+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 解:(+32)+(-54)-(+51)-(-3 1)-(+1) =(+32)+(-54)-(-51)-(+3 1)-(+1) =32-54-51+3 1-1 =32+31-54-5 1-1 =1-1-1 =-1 说明:解题过程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同时提问每步的根据和目的,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化. 师:纵观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你能总结得到什么?小组同学可作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并总结. 【总结】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 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 2.省略加号和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2)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一、新课导入 1.课题导入: 观察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 ℃比-3 ℃高出多少度吗?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 ℃~4 ℃,那么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是多少?如何用算式表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减法. 2.学习目标: (1)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通过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关系,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3.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方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将求两个数的差,

转化为求两个数的和的形式. (4)探究提纲: ①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计算4-(-3),就是求出一个数x,使得x+(-3)=4,因为7+(-3)=4,所以x=7,即4-(-3)=7 a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7 b 由a、b两式,有4-(-3)=4+(+3) c 从c式可以看出减-3相当于加(+3). ②用上面的方法计算: 0-(-3)=0+(+3) (-1)-(-3)=(-1)+(+3)(-5)-(-3)=(-5)+(+3)又按加法运算法则可得: 0+(+3)=3 (-1)+(+3)=2 (-5)+(+3)=-2 由此得到:一个数减-3等于加“+3”.若把减数“-3”换成其他负数,结果又如何? 结果同样成立 ③把减数为“负数”改为“正数”,再看看情况怎样? 如计算:a.9-8=1,9+(-8)=1 b.15-7=8,15+(-7)=8 从中又有什么新发现? 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④数-3与+3,8与-8,7与-7有什么关系? 由上面的结果,可得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数学式子表示可写成: a-b=a+(-b). 2.自学:同学们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 2、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渗透化归思想; 3、能较为熟练的进行两个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4、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条件,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难点:1、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2、转化过程中两类符号的改变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课前训练 ① 6的相反数是-6,-0.25的相反数是0.25。6的倒数是6 1,绝对值是4的数是4 ②将31 ,-3.2,721,1从大到小排序 ③计算(-9)+3=-6,(-14)+(-9)=-23,(-23)+23=0, (-7)+10+(-11)+(-2)=-10,5+10+9+(-10)=14 2、引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齐声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师: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两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一和问题二) 问题一: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观察出结果。其中15℃比5℃高10℃,15℃比-5℃高20℃。从而得出15-5=10,15-(-5)=20。 师:我们发现,在生活中,仅有我们所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不够的,有时还会用到减法。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二:1、奇台某天的最高温度是12℃,最低温度是-10℃,则其温差是多少摄氏度? 2、某人从10米的高处爬下并潜入到海拔大约为-20米 的深水处,问他垂直移动过的距离是多少米? 师:同学们能不能列式并计算呢? (同学们可以列出式子,但是不能进行计算,板书列出的两个式子) 师:当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有理数的减法时就可以计算出这两个式子。(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多媒体课件出示(+10)-(+3),(+10)+(-3)] 师:同学们能不能计算出上述两个式子呢?前一个式子用小学学习的内容就可以得知,后一个式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就可

有理数的减法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七年级数学《2.5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 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方法: 探索、归纳、巩固。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在小学阶段学习时,我们知道做减法题目时只能用大数减去小数,小数送去大数到底可不可以呢? 如12 — 5 = 7 那么5 — 12 = ? 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后我们就揭开了这一迷惑了很多同学的问题了。 探究发现: 1、 p61《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9日 天气预报 ?)(=--34 探索得出: 这其中的规律对于减法是否普遍适用呢?我们来研究下一组题目。 2、自主学习:计算下列各题 50-20=________ 50+(-20)=____________ 50-10=____________ 50+(-10)=___ _ 734=--)( 734=+

50-0=________ 50+0=___________ 50-(-10)=_________ 50+10=_________ 50-(-20)=_________ 50+20=_________ 观察上面例子你能发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换一些数试试。 这个结论作为今后进行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它有两个特点: (1)减法变加法; (2)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例如用式子表示为: 它的作用: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依加法法则完成运算。 知识应用: 1、 应用法则计算 2、 (1)9-(-5) (2)-3-1 (3)0-8 (4)-5-0 随堂练习 p63 1、 口答 实例应用: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约为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大约是-155米,那么两处相差是多少米? 2、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 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要求:仔细分析,积极思考,比比谁做的好 补充训练(视时间充裕情况安排) 一、 填空题 47=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2)

作品编号:4862354798562348112533 学校:神兽山市国中镇代古小学* 教师:虎之名* 班级:白虎陆班*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一、新课导入 1.课题导入: 观察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 ℃比-3 ℃高出多少度吗?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 ℃~4 ℃,那么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是多少?如何用算式表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减法.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②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 ②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 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尊重并充分理解他人的见解. 3.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方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将求两个数的差,转化为求两个数的和的形式. (4)探究提纲: ①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计算4-(-3),就是求出一个数x,使得x+(-3)=4,因为7+(-3)=4,所以x=7,即4-(-3)=7 a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7 b 由a、b两式,有4-(-3)=4+(+3) c 从c式可以看出减-3相当于加(+3). ②用上面的方法计算: 0-(-3)=0+(+3) (-1)-(-3)=(-1)+(+3)(-5)-(-3)=(-5)+(+3)又按加法运算法则可得: 0+(+3)=3 (-1)+(+3)=2 (-5)+(+3)=-2 由此得到:一个数减-3等于加“+3”.若把减数“-3”换成其他负数,结果又如何? 结果同样成立 ③把减数为“负数”改为“正数”,再看看情况怎样? 如计算:a.9-8=1,9+(-8)=1 b.15-7=8,15+(-7)=8 从中又有什么新发现? 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④数-3与+3,8与-8,7与-7有什么关系?

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第一章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学习难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自主学习: 一、情境引入: 1.昨天,国际频道的天气预报报道,南半球某一城市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你能求出这天的日温差吗?(所谓日温差就是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8米和-155米,问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 探索新知: (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探索 1.我们不妨看一个简单的问题:(-8)-(-3)=? 也就是求一个数“?”,使(?)+(-3)=-8 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5)+(-3)= -8 所以(-8)-(-3)= -5 ① 2.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让我们再想一想有其他方法吗? 试一试 做一个填空:(-8)+()= -5 容易得到(-8)+(+3 )= -5 ② 思考:比较①、②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 3.验证: (1)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2)如果某天A 地气温是-3℃,B 地气温是-5℃,A 地比B 地气温高多少? (-3)-(-5)=(-3)+ ; (2)如果某天A 地气温是-3℃,B 地气温是5℃,A 地比B 地气温高多少? (-3)-5=(-3)+ ;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归纳 1.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2.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 3.试一试: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由此可推出如下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字母表示:)(b a b a -+=- 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思考】: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一定比被减数小吗? 说明:(1)被减数可以小于减数。 如: 1-5 ; (2)差可以大于被减数,如:(+3)-(-2) ; (3)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 (4)大数减去小数,差为正数;小数减大数,差为负数; (三 )问题: 问题1. 计算: ①15-(-7) ②(-8.5)-(-1.5) ③ 0-(-22) ④(+2)-(+8) ⑤(-4)-16 ⑥ 4 1)21(-- 问题2.(1)-13.75比4 35少多少? (2)从-1中减去-125与-87的和,差是多少? (四)课堂反馈: 1.课本P 32 1、2、3、4 2. 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1.3.2《有理数减法》公开课教案

课题: 《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认识了正、负数;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就为学习有理数减法奠定了基础。而本节的有理数减法,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因此,本节课的有理数的减法其实就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五、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减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展开: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规律,形成有理数减法法则;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例题,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算;紧接着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内化升华;然后进行回顾反思、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3、结束:通过达标测试、反馈情况,最后作业布置、反馈情况。 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 况,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法则,应用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计算,归纳总结方法,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达标测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今天一天的气温为-3 C : 4C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表示最 高温减去最低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有理数的减法。 1、一下是一个室温计的图示,请同学们观察并读出温差?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减法 课题: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课时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简单运算 教 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有理数的减法有关的知识。借助加法的学习,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有理数的减法;通过观察归纳等方法发现如何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减。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成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转折期,授课时要注意具体性、形象性,同时还要有适当的抽象、概括要求 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2、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 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运用其进行计算 难点转化过程中两类符号的改变,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提炼课 题 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成有理数的加法 教法学 法 指导 引导、探究、归纳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 入新课完成练习题,回顾 加法的计算方法 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有和小学加法相同的法则,那么 有理数的减法会不会有小学所学减法相同的计算 法则呢?那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 回顾旧知,引入 新知

教学过程先计算,在观察等 式的特点,并思考 减法与加法之间的 关系 先计算,在观察等 式,寻找规律 学生观察等式,看 有何规律 总结规律 体会规律 问题1 (1) (+10)-(+3)= (2) (+10)+(-3)= (+10)-(+3)=(+10)+(-3) 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从等式中同学们对减 法运算有什么认识? 是否所有的减法都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问题 2 (1)(–2 )+ (–8)= (2)(–10)–(–8)= (3)(–10)+ ( +8 ) = 于是(–10)–(–8)= (–10)+ ( +8 ) 根据规律,我们该怎样进行减法运算呢? 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3、例题讲解: 例1、15℃比5℃高多少? 15℃比–5℃高多少? 通过之前的学 习,计算式子, 发现规律,发现 这一规律具有普 遍性,引出减法 法则 对规律加以总结 和归纳,扩充原 有的知识体系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17年6月15日梁厚武 地区: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学校:罗甸县第二中学 共2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初中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的概念。 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数的计算。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矛盾与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思想观念,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20)+(+3);(-5)-(+7)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七(1)班在4场足球赛中的战绩是:第一场3:1胜,第二场2:3负,第三场0:0平,第四场2:5负。七(1)班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多少? 解:(十2)十(一1)十0十(一3)=1十(一3)=一2. 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二)新课教学 例1、计算:(一20)十(十3)一(一5)一(十7). 解:(一20)十(十3)一(一5)一(十7) =一20十3十(十5)十(一7) =一27十8 =一(27一8) =一19.

注意:初学时,第一个数前面的“一”常用括号括起来,但熟练后,第一个数带负号时,通常可以不用括号手起来。 一20十3十(十5)十(一7)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 或者读作“负20加3加5减7 例2. 计算在做有理数运算时,易出符号错误。 计算:(1)(一5)一(一4)一(十1) =(一5)十(一4)十(十1) =(一9)十(十1) =一8 (2)(一7)一(十4)十(一8)十(一3)一(一8) =一7十4一8一3一8 =一22. 以上两个小题均有错误,指出错在哪里,并改正。解略,由师生共同完成。 引导学生指出:(1)错在“只改变运算符号,而未同时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 板书:注意:将减法改为加法时,减数的符号要同时改变。 (2)错在随便省略“一”号。 板书:注意:有理数混合运算,只有将减法按规则统一成加法后,才能省略加号,而减号不能省略。 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当我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为了书写简便,常常省略加号和括号。 例3、 用两种方法计算:-4.4-(-4 51)-(+221)+(- 解法1 -4.4-(- 451)-(+221)+(-210 7)+12.4 = -4.4+451+(-221)+(-210 7)+12.4 = (-4.4+12.4)+451+[(-221)+(-210 7)] = 8+[451+(-551)] = 8+(-1)= 7. 解法2 -4.4-(-451)-(+221)+(-210 7)+12.4 = -4.4+451-221-210 7+12.4 = (8+4-2-2)+(51-21-107) = 8+(-1)= 7. 思考:在解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正数、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运算简便。 所以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时,当减法转化为加法后,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样可以使运算简便。 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分层训练 (新版)浙教版

2.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是先利用____________法则,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再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A组基础训练 1.计算(2-3)+(-1)的结果是( ) A.-2 B.0 C.1 D.2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5-6-11=-22 B.+12-5.4+(-6.6)=0 C.0-22-15=-37 D.-25-35+32-8=-20 3.三个数-20,-10,+15的和比它们绝对值的和小( ) A.-30 B.30 C.-60 D.60 4.某企业xx年第一季度盈余220万元,第二季度亏损50万元,第三季度亏损140万元,第四季度盈余110万元,该企业xx年的盈亏情况是( ) A.盈余140万元 B.盈余150万元 C.亏损140万元 D.亏损150万元 5.若三个不相等的有理数的和为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有一个数等于其余两个数的差 B.至少有两个加数为负数 C.一定有一个数等于其余两个数和的相反数 D.至少有两个加数为正数 6.(1)计算:-5.3-(-6.1)-(-3.4)+7的值为____________; (2)-21 2 与-3的和与-5.5的差是____________. 7.河里的水位第一天上升了8cm,第二天下降了7cm,第三天又下降了9cm,第四天上升了3cm,则第四天河水水位比刚开始的水位低____________cm.

8.下表是某景区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游客人数情况(注:以12万人为基准,超过的人数记为正,少于的人数记为负): 日期 10月 1日 10月 2日 10月 3日 10月 4日 10月 5日 10月 6日 10月 7日人数 (万人) +2.2-0.8+1.7+3.3+2.7-2.4-3.5 (1)根据上表可知该景区黄金周共接待游客____________万人; (2)人数最多的一天比人数最少的一天多____________万人. 9.(1)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的值为1,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____. 第9题图 (2)规定表示运算a-b+c,表示运算m+z-y-w,则+=____________. (3)若|x+3|+|y+2|=0,则x-y的值是____________. 10.计算: (1)6-(-5)+(-11); (2)(-9.25)+(-2.8)+(+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