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电子邮件应用分析

Email电子邮件应用分析
Email电子邮件应用分析

应用分析-Email电子邮件应用分析

一、邮件传输协议简介

1.邮件传输概念

邮件服务是Internet上最常用的服务之一,它提供了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的通信服务,使用邮件服务,用户可通过电子邮件在网络之间交换数据信息。邮件传输包括将邮件从发送者客户端发往邮件服务器,以及接收者从邮件服务器将邮件取回到接收者客户端。

2.SMTP和POP3

在TCP/IP协议簇中,一般使用SMTP协议发送邮件,POP3协议接收邮件。

SMTP,全称Simple Message Transfer Protocol,中文名为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工作在TCP/IP层次的应用层。SMTP采用Client/Server工作模式,默认使用TCP 25端口,提供可靠的邮件发送服务。

POP3,全称Post Office Protocol 3,中文名为第三版邮局协议,工作在TCP/IP层次的应用层。POP3采用Client/Server工作模式,默认使用TCP 110端口,提供可靠的邮件接收服务。

3.SMTP和POP3的工作原理

发送和接收邮件都需要以下两个组件:用户代理(UA,常用的是Foxmail或Outlook)和S MTP/POP3服务器。

SMTP工作原理:

1)客户端使用TCP协议连接SMTP服务器的25端口;

2)客户端发送HELO报文将自己的域地址告诉给SMTP服务器;

3)SMTP服务器接受连接请求,向客户端发送请求账号密码的报文;

4)客户端向SMTP服务器传送账号和密码,如果验证成功,向客户端发送一个OK命令,表示

可以开始报文传输;

5)客户端使用MAIL命令将邮件发送者的名称发送给SMTP服务器;

6)SMTP服务器发送OK命令做出响应;

7)客户端使用RCPT命令发送邮件接收者地址,如果SMTP服务器能识别这个地址,就向客

户端发送OK命令,否则拒绝这个请求;

8)收到SMTP服务器的OK命令后,客户端使用DATA命令发送邮件的数据。

9)客户端发送QUIT命令终止连接。

POP3工作原理:

1)客户端使用TCP协议连接邮件服务器的110端口;

2)客户端使用USER命令将邮箱的账号传给POP3服务器;

3)客户端使用PASS命令将邮箱的账号传给POP3服务器;

4)完成用户认证后,客户端使用STAT命令请求服务器返回邮箱的统计资料;

5)客户端使用LIST命令列出服务器里邮件数量;

6)客户端使用RETR命令接收邮件,接收一封后便使用DELE命令将邮件服务器中的邮件置

为删除状态;

7)客户端发送QUIT命令,邮件服务器将将置为删除标志的邮件删除,连接结束。

(注:客户端UA可以设定将邮件在邮件服务器上保留备份,而不将其删除。)

二、跟踪分析Email电子邮件通讯过程

1.分析Email的具体流程

1)发送邮件

我们使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捕获并分析一个使用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过程,客户端主机名为“wangym”,客户端用户代理使用Foxmail 5.0 beta2,,。

在客户端主机上打开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为避免数据干扰,设定一个过滤器,只捕获本机的数据通讯。

打开客户端主机上的Foxmail 5.0 beta2,新建两个邮件账户,@colasoft.com,设置好账户的SMTP/POP3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并测试成功。

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中开始数据捕获,,邮件原始信息如图1所示。发送完成后即可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对刚才的邮件发送操作进行分析(为避免数据包干扰,分析时可停止捕获。)。

注意:此文里提到的发送邮件均指使用TCP 25端口的标准SMTP通信,对于非25端口的邮件发送,用户可在“工程->高级分析模块->邮件分析模块->SMTP设置->SMTP端口”处进行更改,系统默认为25,当SMTP服务器有多个端口时,多个端口之间用分号分隔,如25;125。

(图1 发送邮件的原始信息)

(图2使用SMTP协议发送邮件的原始数据包)

图2所示的是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对上面发送邮件操作的报文跟踪,详细信息如下:

A.第1、2、3个数据包是TCP连接的三次握手数据包,连接的双方是本机与域名ns

1.colasoft.com对应的IP地址;

B.从第4个数据包开始,客户端开始通过TCP协议连接SMTP服务器,并与SMTP服

务器进行命令的交互,及邮件的发送,具体的交互过程详见图3以及对图3的分析。

(图3 使用SMTP协议发送邮件的原始数据流)

图3所示的是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对上面发送邮件操作的TCP原始数据流重组信息。具体分析数据流重组信息,可以得到上面发送邮件操作的详细过程如下:

A.客户端使用EHLO(或HELO)命令向SMTP服务器发送HELO报文,启动邮件传输过

程,并同时将客户端地址发送SMTP服务器端,此处为wangym;

B.SMTP服务器接受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请求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认证;

C.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传送账号和密码;

D.SMTP服务器通过验证,客户端使用MAIL命令将邮件发送者的名称传送给SMTP

服务器;

E.客户端使用RCPT命令将邮件接收者的名称传送给SMTP服务器;

F.客户端使用DATA命令传送邮件数据给SMTP服务器;

G.数据传送完毕后,客户端发送QUIT命令关闭连接。

注意:

●SMTP传输使用的是base64编码,图4中AUTH LOGIN下的“dGVzdDFAY29sY

XNvZnQuY29t”是当前使用账号对应的base64编码;

●图3所示的SMTP数据流中,客户端向SMTP服务器传送了两次发件人名称和收件

人名称,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a.网络的延迟较大,客户端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SMTP服务器的响应,认为传送

发件人名称和收件人名称的数据包丢失而进行的重传;

b.客户端主机上的防病毒软件在邮件发送前对邮件进行的检测,如Norton A

ntivirus就会进行这种检测,禁用此检测功能即可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2)接收邮件

我们再使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捕获并分析一个使用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过程,客户端主机名为“wangym”,客户端用户代理使用Foxmail 5.0beta2,。

在客户端主机上打开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与上面相同,设定一个过滤器,只捕获本机的数据通讯,选择高级分析模块,在邮件分析模块的常规设置中,将保存邮件选择为“是”,并选择好邮件的保存位置,如图1所示。

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中开始数据捕获,,并收取邮件。接收完成后即可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对刚才的邮件接收操作进行分析(为避免数据包干扰,分析时可停止捕获。)。

注意:此文里提到的接收邮件均指使用TCP 110端口的标准POP3通信,对于非110端口的邮件发送,用户可在“工程->高级分析模块->邮件分析模块->SMTP设置->POP3端口”处进行更改,系统默认为110,当SMTP服务器有多个端口时,多个端口之间用分号分隔,如110;1110。

图4所示的是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对上面接收邮件操作的报文跟踪。

A.1、2、3数据包是TCP连接的三次握手数据包,连接的双方是本机与域名ns1.cola

s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对应的IP地址;

B.从第4个数据包开始,客户端开始通过TCP协议连接POP3服务器,并与POP3服务

器进行命令的交互,及邮件的接收,具体的交互过程详见图4以及对图4的分析。

(图4 使用POP3协议接收邮件的原始数据包)

?图5所示的是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对上面接收邮件操作的TCP原始数据流重组信息。具体分析其数据流重组信息,可以得到上面接收邮件操作的详细过程:

A.客户端使用USER命令向POP3服务器传送用户账号;

B.客户端使用PASS命令向POP3服务器传送用户密码1234567890;

C.POP3服务器通过验证,向客户端发送一个OK报文;

D.客户端使用STAT命令请求POP3服务器返回邮箱的统计资料信息,POP3服务器

返回当前有一封邮件;

E.客户端使用LIST命令列出POP3服务器里的邮件数量,当前为1封邮件;

F.客户端使用RETR命令接收邮件,接收后使用DELE命令将邮件POP3服务器中的

邮件置为删除状态;

G.客户端发送QUIT命令,邮件服务器将将置为删除标志的邮件删除,连接结束。

注意:

●POP3直接使用明文传输;

●图5中最后部分(由于篇幅,图5中未列出),直接重组出了接收到的邮件内容,此

信息不经过任何编码或加密处理,直接为明文方式,与图1所示的邮件原始信息一

致。

(图5 使用POP3协议接收邮件的原始数据流)

3)SMTP/POP3命令码

通过SMTP/POP3协议进行邮件收发操作时,均通过不同的命令码进行不同的操作,现将其命令码总结如下:

SMTP命令如表1所示:

命令作用

HELO 客户端发送此命令与SMTP服务器建立连接,将发送者邮件地址发送

给SMTP服务器

MAIL 客户端将邮件发送者的名称传送给SMTP服务器

RCPT 客户端将邮件接收者的名称传送给SMTP服务器

DATA客户端将邮件报文内容传送给SMTP服务器

SEND用于向指定用户传送邮件

SAML/SOML用于发送邮件

RSET 取消客户端与SMTP服务器间的当前事务,释放与当前事务相关的内

(表1SMTP协议命令)

POP3命令如表2所示:

(表2 POP3协议命令)

三、总结

以上简单介绍了SMTP和POP3协议,并使用科来网络分析分析系统5.0跟踪分析了一个基于SMTP/POP3协议的邮件收发操作。据此,用户在遇到不能正常收发邮件(使用SMTP/POP 3协议)的问题时,即可结合上述的SMTP/POP3相关知识,使用网络检测分析软件(这儿是科来网络分析系统5.0)对邮件接收和邮件发送的报文进行跟踪分析,以完成对此类故障的快速排查。

成都科来软件有限公司

2006年6月

电子邮件试题及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电子邮件部分) 强化练习 1.如果E-mail地址是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那么用该邮箱地址发送邮件范围:()A.只能是云南 B.只能是中国 C.只能是教育部门 D.可以是全世界 2.某同学以myname为用户名在新浪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注册的电箱地址应该是:() A myname@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C.myname.sina@com D.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myname 3.使用WEB方式(直接在网站上)收发电子邮件时,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不用设置SMTP服务域名 B.不用设置POP3服务域名 C.不用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 D.可以在附件中插入图片文件 4.在撰写邮件时,在收件人对话框的“收件人”栏中:() A.只能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 B.只能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 C.既可以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又可以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 D.只能输入收件人的姓名 5.要将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发送给几个人,可以在收件人栏中输入他们的地址,并用()分隔。 (A)”(B)。(C),(D) / 6.关于发送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你必须先接入Internet,别人才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 (B)你只有打开了自己的计算机,别人才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 (C)只要有E-Mail地址,别人就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 (D)别人只要接入了Internet,就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 7.要给某人发电子邮件,必须知道他的()。 (A)电话号码(B)家庭地址(C)姓名(D)E-Mail地址 8.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在邮件中()。 (A)只能插入一个图形附件(B)只能插入一个声音附件 (C)只能插入一个文本附件(D)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多个附件 9.电子邮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 (A)浏览(B)电报(C)传真(D)文件 10.小明写了一份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电子文档,投稿前就稿子审阅修订问题需要与身在国外留学的叔叔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你认为小明应该采用的较合理的信息交流方式是:() (A)电报 (B)电话 (C)书信 (D)电子邮件 11.下列主要用于电子邮件收发和管理的软件是() (A)FrontPage (B)Outlook Express (C)ACDSee (D)WinRAR 12.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是() (A)SMTP (B)HTTP (C)POP3 (D)TCP/IP 13.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 (A)只能是文字信息 (B)只能是文字和图形图像信息 (C)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 (D)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 14.把电子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电子信箱中,所采用的邮件传输协议是()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及其应用 1.电子邮件的发展简史 电子邮件的英文名称为Electronic Mail,简记为E-mail,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频繁、应用范围最广(无所不在的)的一种服务。电子邮件是一种软件,它允许用户在Internet上的各主机间发送消息,这些消息可多(包含大量数据)可少(只有几行文本数据),也允许用户接收Internet上其它用户发来的消息(或称邮件),即利用E-mail可以实现邮件的接收和发送。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应用于Internet上的最广泛使用、最受欢迎的网络功能。 电子邮件来源于专有电子邮件系统。早在Internet流行以前很久,电子邮件就已经存在了,是在主机-多终端的主从式体系中从一台计算机终端向另一计算机终端传送文本信息的相对简单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之后,它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更加复杂并丰富得多的系统,可以传送声音、图片、图象、文档等多媒体信息,以至于如数据库或帐目报告等更加专业化的文件都可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在网上分发。现在,电子邮件已成为许多商家和组织机构的生命血脉。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讨论会进行项目管理,并且有时要根据快速,或洲际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换进行重要的决策行动。但毫无疑问的是,Internet扩展了其应用的范围。过去只能在其局域网上进行交谈的公司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们的客户、竞争伙伴和世界上的任何人进行通信和交流。一旦某个组织的电子邮件系统运行在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上或具有支持两个Internet邮件服务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POP(邮局协议)之一的Internet网关,它的邮件用户就能够连接到任何具有相似连接的电子邮件地址上了,并且不论其电子邮件帐户在何处。 2.电子邮件的特点 1.发送速度快。电子邮件通常在数秒钟内即可送达至全球任意位置的收件 人信箱中,其速度比电话通信更为高效快捷。如果接收者在收到电子邮件后的短时间内作出回复,往往发送者仍在计算机旁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收到回复的电子邮件,接收双方交换一系列简短的电子邮件就像一次次简短的会话。 2.信息多样化。电子邮件发送的信件内容除普通文字内容外,还可以是软

期刊电子邮件地址

1. 编辑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xbbjb999@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 编辑单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ahdzxxzyjs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3. 编辑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社科版)》编辑部xbsk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4. 编辑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5. 编辑单位:《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ahttc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6. 编辑单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ahjy-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7. 编辑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8. 编辑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ahndsk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9. 编辑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ahsd@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0. 编辑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sd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1. 编辑单位: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amcxb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2. 编辑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3. 编辑单位:《鞍山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asgt@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4. 编辑单位:鞍山市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assf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assf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5. 编辑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杂志社bjwl@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6. 编辑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7. 编辑单位:《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bhdx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8. 编辑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19. 编辑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sk@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0. 编辑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bhsk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1. 编辑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 部skx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sheke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2. 编辑单位:《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编委会bjgy@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3. 编辑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bfxbsk@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4. 编辑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bjjx@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5. 编辑单位: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bjcaim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bj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6. 编辑单位: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编辑部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7. 编辑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xielei@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8. 编辑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_6256@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29. 编辑单位: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btjy-xueb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30. 编辑单位: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woshi909@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31. 编辑单位:《昌吉学院学报》编辑部cjxy@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cjxykyc@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32. 编辑单位:《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cask@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33. 编辑单位:《长春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34. 编辑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xb503@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E-mail 2.1.什么是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的英文名称为Electronic Mail,简记为E-mail,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频繁、应用范围最广(无所不在的)的一种服务。电子邮件是一种软件,它允许用户在Internet上的各主机间发送消息,这些消息可多(包含大量数据)可少(只有几行文本数据),也允许用户接收Internet上其它用户发来的消息(或称邮件),即利用E-mail可以实现邮件的接收和发送。 2.2.电子邮件的优点 这里我们介绍电子邮件的主要优点,给用户一个清楚的认识使用E-mail是用户最好的也是最合适的选择。与其它Internet服务相比,电子邮件具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 电子邮件的首要优点是速度快。利用电子邮件发送邮件比通过邮局发送邮件(即使是特快专递)要快得多。一般情况下发送的邮件,快则几分钟慢则几个小时后就会到达对方。如果对方收到邮件后,立即回信,则当天就能收到对方发来的邮件。 邮件的异步传输 电话通信是一种同步通信,即通话双方必须同时在电话机旁且电话必须是空闲的。而电子邮件则是以一种异步方式进行邮件传送的,也就是说,即使用户发送消息的目的地的用户不在,也可以发送邮件给他。在接收邮件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来处理收到的邮件,而不像电话那样时常打断自己的工作。 广域性 由于E-mail系统具有开放性,使得许多非Internet计算机网络的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称为网关的计算机与Internet网上的用户交换电子邮件。目前,Internet上E-mail提供服务的地理范围远远超出了正式加入Internet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范围。 费用较低 电子邮件传送信息的费用比其它方法包括传真(FAX)、电话以及通过邮局传送邮件的费用要低。通过电子邮件,不仅可以传送文本信息,在适当的E-mail软件的支持下,还可以传送图像文件、报表和计算机程序。 2.3.电子邮件是如何工作的 为了有效地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用户需要了解一点有关电子邮件如何工作的知识。因此本节将介绍一些有关电子邮件如何工作的基本知识。 理解电子邮件工作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同邮局传送邮件的过程相

电子邮件的格式和范文

电子邮件的格式和范文 (二)电子邮件的撰写1.电子邮件的结构与内容电子邮件由邮件头和正文结构而成。邮件头包括收件人、抄送人地址、主题(邮件名称)、发件人地址等内容。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1)信头。第一行顶格写对收信人的称呼。(2)信体。开门见山、直接人题,告知事宜,传递信息,分享情绪,可自由发挥。 (3)信尾。写明发邮件人姓名、发邮件日期。2.电子邮件的撰写要求(1)主题要明确。一封电子邮件,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在前注明。若是将其归纳得当,收件人见到它便对整个电子邮件一目了然了。(2)语言要流畅。电子邮件要便于阅读,就要以语言流畅为要。尽量别写生僻字、异体字。引用数据、资料时,则最好标明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3)内容要简洁。网上的时间极为宝贵,所以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愈短愈好。(4)结构要完整。要有“头”有“尾”,有称谓有署名,保持应用文体格式规范的良好写作习惯。(三》电子邮件使用注意事项1、避免滥用在信息社会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无比珍贵的。在社会交往中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就要懂得替他节省时间。有鉴于此,若无必要,轻易不要向他人乱发电子邮件。尤其是不要以之与他人谈天说地,或是只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电子邮件能否成功地发出,更不宜随意以这种方式在网上“征友”。2.注意礼节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应即刻回

信,既回复对方所提事宜,又是一种礼节的需要。3.注意编码由于中文文字自身的特点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国的内地、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以及侨居国外的华人,目前使用着互不相同的中文编码系统。因此,当用中国内地的编码系统向生活在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发出电子邮件时,由于双方所采用的中文编码系统有所不同,对方便很有可能只会收到一封由乱字符所组成的“天书”。因此,此时必须同时用英文注明自己所使用的中文编码系统,以保证对方可以收到自己的邮件.4、慎选功能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先进的电子邮件软件,可有多种字体备用,甚至还有各种信纸可供使用者选择。这固然可以强化电子邮件的个人特色,但是此类功能商界人士是必须慎用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对电子邮件修饰过多,难免会使其容量增大,收发时间增长,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而且往往会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另外一方面,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所拥有的软件不一定能够支持上述功能。这样一来,他所收到的那个电子邮件就很有可能会大大地背离了发件人的初衷,因而使之前功尽弃。电子邮件作为随着高科技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应用文体,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其建立规范的行文格式与文明的语言模式,使其写作有章可循。这样便能保证其作为一种文书样式的严肃性,并保持其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从而维护社会交际环境与精神文化领域的文明有序发展。例文意见征问函

电子邮件地址中的符号

电子邮件地址中的符号@的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作者:IT英语来源:希赛网2006年4月9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That little "a" with a circle curling around it that is found in email addresses is most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at" symbol. 小写字母a外加个圆圈,这一符号常出现在email(电子邮件)地址中,通常是作为"at"(在)的标记。 Surprisingly though, there is no official, universal name for this sign. There are dozens of strange terms to describe the @ symbol. 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一标记居然没有官方的,通用的名称。有几十个奇怪的术语用来描绘@这一符号。 Before it became the standard symbol for electronic mail, the @ symbol was used to represent the cost or weight of something. For instance, if you purchased 6 apples, you might write it as 6 apples @ $1.10 each. @这一符号在成为电子邮件的标准符号之前,曾被用来表示物品的单价或质量。例如,你买6只苹果。就可以写成"六只苹果,每只@$1.10,表示每只苹果1.10美元。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e-mail came the popularity of the @ symbol. The @ symbol or the "at sign" separates a person's online user name from his mail server address. For instance, edu@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Its widespread use on the Internet made it necessary to put this symbol on keyboards in other countries that have never seen or used the symbol before. As a result, there is really no official name for this symbol. 随着电子邮件的使用,@这一符号越来越普及了。符号@或'at'标记将上网用户的姓名与其邮件的服务器地址分开。例如:edu@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这一符号在因特网上的广泛使用使得许多以前从未见过或使用过它的国家必须在它们的电脑键盘上加上这一符号键,结果造成这一符号并没有真正的官方名称。 The actual origin of the @ symbol remains an enigma. @符号的确切起源仍然是谜。 History tells us that the @ symbol stemmed from the tired hands of the medieval monks. During the Middle Ages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presses, every letter of a word had to be painstakingly transcribed by hand for each copy of a published book. The monks that performed these long, tedious copying duties looked for way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strokes per word for common words. Although the

电子邮件的申请

申请电子邮箱 一、教学内容: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9课申请电子邮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认识电子邮件及作用,了解E-mail地址及书写格式。 2、技能性目标:掌握在互联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3、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和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E-mail地址 难点:掌握在互联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如果你想对老师、同学的表达你的节日祝福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的答案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种比较方便快捷实用的方法,就是发送电子贺卡,用漂亮的e-mail来传递你对老师的敬意、班级同学的热爱以及对新年的祝福。那就一开动脑筋吧! (二)、申请邮箱:

以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网易126免费邮)为例给学生演示电子邮箱的申请。 1、在IE“地址栏”中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进入“126邮箱”主页。 2、单击“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 3、按照网站的要求,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 4、全部填好并检查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5、如果填写信息有误,会出现提示信息。 6、正确修改所填信息后,再次单击“完成”按钮,如果注册成功,会出现提示注册成功页面。 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可以自主探索,并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申请邮箱,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浏览WEBQUEST网页中的“任务”部分。将大任务细化成小问题: 1、什么是电子邮件? 2、电子邮件有什么特点? 3、怎样理解电子邮件地址? 4、怎样申请自己的电子邮箱? 5、申请电子邮箱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三)、阅读电子邮件: 1、进入电子邮箱后,“收件箱”显示为“粗体”样式,表示有“未读邮件”。

电子邮件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电子邮件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电子邮件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的服务。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什么是电子邮件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电子邮件的起源对于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根据资料,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1969年10月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短消息。 据《互联网周刊》报道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短消息(时间应该是1969年10月),这条消息只有两个字母:“LO”。Leonard K.教授因此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 Leonard K.教授解释,“当年我试图通过一台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计算机和另一台位于旧金山附近斯坦福研究中心的计算机联系。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从一台计算机登录到另一台机。当时登录的办法就是键入L-O-G。于是我方键入L,然后问对方:‘收到L了吗?’对方回答:‘收到了。’然后依次键入O 和G。还未收到对方收到G的确认回答,系统就瘫痪了。所以第一条网上信息就是‘LO’,意思是‘你

好!’” 第二种说法 1971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阿帕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出现了:参加此项目的科学家们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计算机,每个人的工作对别人来说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借助于网络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为阿帕网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Ray Tomlinson把一个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网络之间进行拷贝的软件和一个仅用于单机的通信软件进行了功能合并,命名为SNDMSG(即Send Message)。为了测试,他使用这个软件在阿帕网上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收件人是另外一台电脑上的自己。尽管这封邮件的内容连Tomlinson本人也记不起来了,但那一刻仍然具备了十足的历史意义:电子邮件诞生了。Tomlinson选择"@"符号作为用户名与地址的间隔,因为这个符号比较生僻,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当中,而且这个符号的读音也有着"在"的含义。阿帕网的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了这个石破天惊般的创新。他们天才的想法及研究成果,现在可以用最快的--快得难以觉察--速度来与同事共享了。许多人回想起来,都觉得阿帕网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当中,电子邮件功不可没。(这个说法也是较为广传的。) 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可以很形象地用我们

电子邮件

前言 电子账单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已被大众普遍接受,并发展迅猛。上海电信电子账单虽然已运行了近十年,但电子账单的发送成功率一直偏低,每月由于各种原因发送失败的用户占20%以上,这无疑给上海电信电子账单用户的发展和上海电信的服务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电子商函平台二期的建设,如何提高电子账单发送成功率,已成为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主旨是为了整理出目前电子邮件平台发送失败的各种原因,提供给电信邮件发送平台作为指导和参考,电信邮件发送平台今后日常的维护和系统开发可参考本文的解决方案。 一、电子邮件系统介绍 电子邮件系统由用户代理MUA(Mail User Agent)以及邮件传输代理MTA(Mail Transfer Agent),MDA(Mail Delivery Agent)邮件投递代理组成,MUA指用于收发Mail的程序,MTA指将来自MUA的信件转发给指定用户的程序,MDA就是将MTA接收的信件依照信件的流向(送到哪里)将该信件放置到本机账户下的邮件文件中(收件箱),当用户从 MUA 中发送一份邮件时,该邮件会被发送送到MTA,而后在一系列MTA中转发,直到它到达最终发送目标为止。 1.1名词解释 1.邮件用户代理MUA 用户通过MUA发送邮件,邮件用户代理MUA有基于客户端的,也有基于Web方式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基于浏览器的MUA程序,可以随时随地跨平台收发邮件,典型的代表有SqWebMail、OpenWebMail和iGENUS等。这些软件除了都支持流行的POP3和IMAP协议,还具有功能丰富、安全稳定和简单易用的特点。 2.邮件传输代理MTA MTA是负责处理所有接收和发送邮件的程序。对于每一个外发的邮件,MTA决定接收方的目的地。如果目的地是本地主机,那么MTA将把邮件直接发送到本地邮箱,或者交给本地的MDA进行投递。如果目的地是远程主机,则MTA必须先和远程主机通信,得到远程主机的许可后建立通信链路,使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传递邮件。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强悍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正则表达式 原始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修改后加入了两个新功能: 1,匹配类似"lc <deerchao@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这样的包含姓名的格式. 2,添加了四个命名组: name, email, user, domain. 这样可以方便取出相应的信息.Regex re = new Regex(@"^((?'name'.+?)\s*<)?(?'email'(?>[a-zA-Z\d!# $%&'*+\-/=?^_`{|}~]+\x20*|""(?'user'(?=[\x01-\x7f])[^""\\ ]|\\[\x01-\x7f])*""\x20*)*(?'angle'<))?(?'user'(?!\.)(?>\.?[ a-zA-Z\d!#$%&'*+\-/=?^_`{|}~]+)+|""((?=[\x01-\x7f])[^"" \\]|\\[\x01-\x7f])*"")@(?'domain'((?!-)[a-zA-Z\d\-]+(?<!-)\.)+ [a-zA-Z]{2,}|\[(((?(?<!\[)\.)(25[0-5]|2[0-4]\d|[01]?\d?\d)){4}| [a-zA-Z\d\-]*[a-zA-Z\d]:((?=[\x01-\x7f])[^\\\[\]]|\\[\x01-\x7f])+) \])(?'angle')(?(name)>)$", RegexOptions.Multiline | RegexOptions.ExplicitCapture); MatchCollection mc = re.Matches(@"l c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电子邮件教案

《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屯昌县红旗中学王茀旺 一、教材分析 《电子邮件》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编写的九年级《信息技术》(2008年版)课本上册中第二章“在因特网上交流信息”模块中第1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对网络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促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2)掌握Web方式下发送、收取、回复电子邮件的方法; (3)了解病毒邮件和垃圾邮件的自我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能够选择合适的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难点、重点】 重点:1、申请免费邮箱;2、Web方式下发送、收取、回复电子邮件; 难点:申请、填写电子邮箱 二、学生与媒体 本节课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网上冲浪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技巧,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欢交流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勾通的空间。 三、教学方法 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我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强化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子教室屏幕广播功能实时演示、讲述;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电子邮件及小组讨论的形式寻求帮助,既掌握了知识的学习,又增强了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设置不同层次、难度的练习,既保证大部分同学都掌握本节课内容,又给操作好,接受能力高的同学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 1.创设环境,引出课题

邮箱的正确格式

最佳答案- 由提问者2008-01-30 16:50:14选出 比如: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abc@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总之(主要格式): 用户名@邮箱网站.com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view/1524.htm#6 这里有最详细的解释,你看看吧! E-mail地址具有以下统一的标准格式:用户名@主机域名。用户名就是你在主机上使用的用户码,@符号后是你使用的计算机域名。@可以读成“at”,也就是“在”的意思。整个E-mail地址可理解为网络中某台主机 上的某个用户的地址。 比如:zhangyujun@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 注册的话 后面的@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不要填写,不要带有*?^%$一类的特殊符号,数字,字母,一般第一位必须是字母。只有很少的网站可以用汉字或者第一位是数字。 电子邮件地址的构成 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是“USER@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USER”代表用户信箱的帐号,对于同一个邮件接收服务器来说,这个帐号必须是唯一的;第二部分“@”是分隔符;第三部分“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是用户信箱的邮件接收服务器域名,用以标志其所在的位置。 邮件地址的格式】 在Internet中,邮件地址如同自己的身份,一般而言邮件地址的格式如下:somebody@domain_name +后缀 此处的domain_name为域名的标识符,也就是邮件必须要交付到的邮件目的地的域名。而somebody 则是在该域名上的邮箱地址。后缀一般则代表了该域名的性质,与地区的代码。例如:com、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537701.html,、gov、 org等等。 域名真正从技术上而言是一个邮件交换机,而不是一个机器名。 常见的电子邮件协议有以下几种: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IMAP(Internet 邮件访问协议)。这几种协议都是由TCP/IP协议族定义的。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主要负责底层的邮件系统如何将邮件从一台机器传 至另外一台机器。 POP(Post Office Protocol):目前的版本为POP3,POP3是把邮件从电子邮箱中传输到本地计算机

电子邮件简介

电子邮件简介 电子邮件发展简史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应用于Internet上的最广泛使用、最受欢迎的网络功能。 电子邮件来源于专有电子邮件系统。早在Internet流行以前很久,电子邮件就已经存在了,是在主机-多终端的主从式体系中从一台计算机终端向另一计算机终端传送文本信息的相对简单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之后,它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更加复杂并丰富得多的系统,可以传送声音、图片、图象、文档等多媒体信息,以至于如数据库或帐目报告等更加专业化的文件都可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在网上分发。现在,电子邮件已成为许多商家和组织机构的生命血脉。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讨论会进行项目管理,并且有时要根据快速,或洲际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换进行重要的决策行动。 但毫无疑问的是,Internet扩展了其应用的范围。过去只能在其局域网上进行交谈的公司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们的客户、竞争伙伴

和世界上的任何人进行通信和交流。一旦某个组织的电子邮件系统运行在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上或具有支持两个Internet邮件服务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POP(邮局协议)之一的Internet网关,它的邮件用户就能够连接到任何具有相似连接的电子邮件地址上了,并且不论其电子邮件帐户在何处。 电子邮件系统有关协议 RFC 822邮件格式 RFC 822定义了用于电子邮件报文的格式。即RFC 822定义了SMTP、POP3、IMAP以及其它电子邮件传输协议所提交、传输的内容。RFC 822定义的邮件由两部分组成:信封和邮件内容。信封包括与传输、投递邮件有关的信息。邮件内容包括标题和正文。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它是Internet上传输电子邮件的标准协议,用于提交和传送电子邮件,规定了主机之间传输电子邮件的标准交换格式和邮件在链路层上的传输机制。 SMTP通常用于把电子邮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以及从某一

个人电子邮件格式范文电子邮箱格式写

个人电子邮件格式范文电子邮箱格式写电子邮箱的格式写法,以 ___邮箱为例,方法如下: 1、登录 ___邮箱,在主界面上方会有一个“设置”选项,点击设置选项进入设置。 2、登录之后,在设置界面中,一共可以设置四个不同的 ___邮箱账号,选择第二个“帐户”选项 3、此时选择邮箱,一般默认的 ___邮箱账号就是:号码@ ___.,邮箱后缀是@ ___. 4、随后是英文邮箱账号的设置,可以数字字母等等,邮箱后缀还是@ ___. 5、接下来是设置Foxmail邮箱账号比较正式,公司上班工作可以用,设置邮箱后缀是@foxmail. 6、最后一个是,手机邮箱账号,手机号码@ ___.。可以发送短信开通,这样收到重要的邮件的时候,手机会有短信提醒。

电子邮箱一般格式为:用户名@域名。电子邮箱具有单独的网络域名,其电子邮局地址在@后标注。 1、—个完整的Inter邮件地址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格式如下:登录名@主机名.域名 中间用—个表示“在”(at)的符号“@”分开,符号的左边是登录名,右边是完整的主机名,它由主机名与域名组成。其中,域名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称为一个子域,各子域之间用圆点“.”隔开,每个子域都会告诉用户一些有关这台邮件服务器的信息。 2、一封完整的电子邮件都有两个基本部分组成:信头和信体。 (1)信头一般有下面几个部分: ①收信人,即收信人的电子邮件地址; ②抄送,表示同时可以收到该邮件的其他人的电子邮件地址,可有多个; ③主题,是概括地描述该邮件内容,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由发信人自拟。

(2)信体。信体是希望收件人看到的信件内容,有时信件体还可以包含附件。附件是含在一封信件里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文件,附件可以从信件上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计算机文件。 电子邮箱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针对个人用户提供个人电子邮箱服务,另外一类针对企业提供付费企业电子邮箱服务。 1、个人邮箱主要有:163邮箱--中文邮箱第一品牌;新浪邮箱;tom邮箱;21 邮箱;搜狐邮箱中文邮箱著名品牌; ___邮箱;Gmail邮箱;Hotmail邮箱;139邮箱;2980邮箱。 2、企业邮箱主要有:三五互联;中资源;万网;新网;新网;网易;微软;谷歌;腾讯;新浪。 263邮箱唯一独立邮件门户,最专注邮件运营专家。唯一专用电信级IDC,真正南北互通、海外转发。唯一国家863计划反垃圾TAP网关,六项国家专利。唯一顶级邮件杀毒引擎,防御邮件木马侵害。唯一国家专利,500M-1G超大附件发送!唯一传真邮件,商务通信无限! 个人的电子邮箱

最新电子邮件格式范文3篇

最新电子邮件格式范文3篇 (二)电子邮件的撰写 1.电子邮件的结构与内容 电子邮件由邮件头和正文结构而成。 邮件头包括收件人、抄送人地址、主题(邮件名称)、发件人地址等内容。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 (1)信头。第一行顶格写对收信人的称呼。 (2)信体。开门见山、直接人题,告知事宜,传递信息,分享情绪,可自由发挥。 (3)信尾。写明发邮件人姓名、发邮件日期。 2.电子邮件的撰写要求 (1)主题要明确。一封电子邮件,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在前注明。若是将其归纳得当,收件人见到它便对整个电子邮件一目了然了。 (2)语言要流畅。电子邮件要便于阅读,就要以语言流畅为要。尽量别写生僻字、异体字。引用数据、资料时,则最好标明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 (3)内容要简洁。网上的时间极为宝贵,所以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愈短愈好。 (4)结构要完整。要有“头”有“尾”,有称谓有署名,保持应用文体格式规范的良好写作习惯。 1.避免滥用 在信息社会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无比珍贵的。在社会交往中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就要懂得替他节省时间。

2.注意礼节 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应即刻回信,既回复对方所提事宜,又是一种礼节的需要。 3.注意编码 由于中文文字自身的特点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国的内地、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以及侨居国外的华人,目前使用着互不相同的中文编码系统。因此,当用中国内地的编码系统向生活在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发出电子邮件时,由于双方所采用的中文编码系统有所不同,对方便很有可能只会收到一封由乱字符所组成的“天书”。因此,此时必须同时用英文注明自己所使用的中文编码系统,以保证对方可以收到自己的邮件. 4.慎选功能 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先进的电子邮件软件,可有多种字体备用,甚至还有各种信纸可供使用者选择。这固然可以强化电子邮件的个人特色,但是此类功能商界人士是必须慎用的。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对电子邮件修饰过多,难免会使其容量增大,收发时间增长,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而且往往会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另外一方面,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所拥有的软件不一定能够支持上述功能。这样一来,他所收到的那个电子邮件就很有可能会大大地背离了发件人的初衷,因而使之前功尽弃。 尊敬的xx客户: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公司的关心与惠顾!目前因网络使用客户激增迫使我们要对网络进行扩容与改进,以方便客户,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敬请提出。我公司的E-mail地址:xxxxx 长城宽带网络公司客户服务部 20xx年x月x日 X经理/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