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南昌航空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923

指导教师:

实习地点:南昌

时间:2015.6.17-2015.6.25

1概述 (3)

1.1实习任务与目的 (3)

2.几大污水处理厂的简介 (3)

2.1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期工程 (3)

2.2青山湖污水处理厂 (4)

2.3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牛行水厂 (4)

3实习内容 (5)

3.1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 (5)

3.1.1南昌(小蓝)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大概如下图 (6)

3.1.2总工艺流程图: (6)

3.1.3认知实习中拍摄的图片: (7)

3.2青山湖污水处理厂 (7)

3.2.1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如下: (8)

3.3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牛行水厂 (8)

3.3.2总工艺流程图 (9)

3.3.3认知实习中拍摄的图片: (9)

4三大水处理厂中存在所了解到的重要信息 (10)

4.1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 (10)

4.2青山湖水厂 (10)

4.3牛行水厂 (11)

5.实习体会 (11)

1概述

1.1实习任务与目的

专业认识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之后,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的一次实地考察和认识。通过参观典型环境工程设施及其运行现状,明确未来的环境工程专业人士肩负的历史使命,加深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并初步了解环境工程主要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带着:“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改善目前的工艺”的问题,去工厂实体实习,加深了解废水控制工程的的基本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单元组成等,并且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比较和思考。

2.几大污水处理厂的简介

2.1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期工程

2007年南昌县政府以BOT招商形式引进马来西亚联熹(南昌)小蓝污水处理厂,该厂是全省首座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小蓝污水处理厂一期总投资4773(不含技改)万元,设计处理能力3万m3/d,一期占地面积24328.98m2,处理主体工艺采用气浮+SBR法+液氯消毒工艺。一期工程服务范围为小蓝经济开发区约13km2,服务总人口约7.8万人。

2007年6月25日于南昌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订《BOT》合同,约定小蓝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为(最高浓度允许上浮10%):COD 《450mg/l,BOD5《220mg/l,SS《200mg/l,NH3-N《25mg/l,TP《3mg/l,PH6-9,污水经处理后尾水排入莲塘河。

二期工程紧靠一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工业污水5万m3/d,二期扩建至日处理能力8万m3/d的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后日处理能力达15万m3/d。

小蓝经济开发区成为全省第一个正式运营污水处理厂的省级开发区,同时小

蓝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在全省工业园中实现率先建设、率先竣工、率先验收投产,小蓝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是南昌县政府通过公开招商以BOT模式与马来西亚联熹水供有限公司合作兴建的项目,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3万吨,主要接纳小蓝经济开发区18平方公里建成区内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项目建成运行后,最大每年可实现工程减排化学需氧量3800吨,有效减轻和消除小蓝经济开发区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隐患,进一步保障下游莲塘排渍道、抚河故道乃至鄱阳湖的生态安全。

2.2青山湖污水处理厂

江西省第一个BOT项目:青山湖污水处理厂

南昌青山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为中德合作企业,其污水处理厂是由德国柏林水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城建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此项目是德国企业在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第一个BOT 项目,也是江西省第一个BOT项目。污水处理厂位于艾溪湖西北侧,高新区北沥村徐家东侧,工程总规模:该座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0万吨,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3万吨,污水处理工程采用氧化沟工艺,污泥近期采用一级厌氧消化。总投资约4.066892亿元(含管网收集系统,其中一期工程厂区总投资2.9亿元),工程总占地面积630亩。目前污水厂已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并于2006年被评为“环保示范工程”。其运行对保护赣江水体水质,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乃至改善投资环境正发挥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2.3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牛行水厂

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南昌市牛行水厂一期工程于2005年9月28日在公司牛行水厂一期工程工地举行了试投产仪式,标志着牛行水厂一期试投产送水。

位于昌北地区丰和堤以北的南昌市牛行水厂,设计总规模为日供水30万立方米,共分三期建设。其中,牛行水厂一期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8156.29万元(不含管网、土地投资),日供水设计能力10万立

方米。该水厂采用了先进的制水工艺,是一个全自动化运行的水厂。投产后,该水厂将解决昌北地区、新建县地区以及红谷滩新区的用水紧张问题。

3实习内容

3.1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

该厂是处理小蓝经济区的各种工业废水和食品加工厂的废水,水质较杂乱,提前污水混合是最有必要的。

处理厂一期建成后采用的处理工艺是气浮+SBR水处理工艺,该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反应器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间歇式操作污水处理技术。典型的SBR系统分为:进水、反应、沉淀、排水与闲置5个阶段。

进水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污水送入SBR反应器,同时使污水与SBR反应器中存留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从而使微生物与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反应阶段是通过微生物与污水中营养物质相互作用,降解污水中有害物质的过程,也是SBR反应器最关键的工作阶段。

沉淀阶段的作用使SBR反应器中形成的活性污泥与水分离。该阶段要求上清液中尽可能少的悬浮物或夹带污泥,避免污泥对出水水质产生影响,通常这一过程依靠自然重力沉降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

排水阶段的作用是将沉淀后的上清液排出反应器之外,这了保证上清液排出,同时又不夹带活性污泥,滗水器的选择十分重要。好的滗水器必须具有既能迅速排水,又不夹带沉淀污泥,该水厂采用自浮式滗水器。

闲置阶段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工程手段使污泥恢复活性,增强污泥的吸附再生能力,然后再与污水接触,从而增强反应阶段生物处理效果。

二期建成后采用的处理工艺是CASS工艺。该工艺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SBR池内进水端增加了一个生物选择器,实现了连续进水(沉淀期、排水期仍连续进水),间歇排水。设置生物选择器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统选择出絮凝性细菌,其容积约占整个池子的10%。生物选择器的工艺过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基质积累--再生理论,使活性污泥在选择器中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吸附阶段(基质积累),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阶段,以完成整个基质降解

的全过程和污泥再生。

3.1.1南昌(小蓝)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大概如

下图

3.1.2总工艺流程图:

3.1.3认知实习中拍摄的图片:

CASS池(滗水器) 污泥浓缩间

3.2青山湖污水处理厂

处理厂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可使污水中90%以上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微生物降解而得以除去。城市污水由地下渠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后首先经污水泵提升至地面以上并通过格栅设备去除污水中较大的、不溶解的杂质,然后经沉砂池

去除污水中的砂粒。

由于随着城市发展,原来的水量并不能满

足需求,二期扩建后,日处理水量高达100

吨,一部分水先进入CASS池,池体中完成,

曝气,沉淀,排水各为两个小时,其排水过

程特有的一个设备为滗水器(滗水器是一种

能随水位变化而调节的出水堰,排水口淹没

在水面下一定深度,可防止浮渣进入),随

后排入氧化沟与另一部分污水混合。另一部

分大水量直接引入氧化沟,靠进氧化沟时,能闻到一股股土腥味,说明了此时氧化沟运作正常。从老师口中得知,氧化沟共八座,氧化沟为一种成封闭循环状的沟渠形的污水处理构筑物,污水与活性污泥在曝气沟中经长时间(一般为15—30h)的循环流动而得到进化。氧化沟的有机物负荷很低,约为0.05—0.15Kg∕

(kgMLSS*d),污泥龄长,一般大于15d。经氧化沟排除的水体,氮,磷,COD 等含量大量减少,且生化需氧量(BOD)去除率可达97%。

最后将水引入沉淀池。共有八座,为向心辐流式沉淀池,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主要沉淀氧化沟处理构筑物出水的微生物固体。沉淀池呈圆形,直径为50米,有效水深为4米。

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水的污水将通过鱼尾闸排入赣江。其中一部分通过该厂小型中水处理系统后用于厂内绿化、洗车、反冲洗等用水。

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中温厌氧消化和机械脱水工艺。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脱硫处理并综合利用,脱水后泥饼外运处置。

3.2.1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如下:

3.3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牛行水厂

牛行水厂专门为市政提供自来饮用水,原水取自赣江,引进一条静止的河流作为水的停留区,随后利用提升泵进入反应沉淀池,池深5m,分为两步分,第一部分是反应池:加絮凝剂,将水中悬浮固体聚合和沉淀泥沙。为防止水流速度过大而冲碎聚合固体,池后加一水流挡板,减缓水的流速。第二部分是沉淀池,采用吸泥机,将沉淀池底的污泥吸出徘去,该部分出水水质浊度由20-30NTU达到0.4-0.5NTU左右。

随后将水引入V型滤池,滤池两侧为U型槽,具有减缓进水的冲击,便以让

水平缓,并且可以将经反应沉淀池处理后的水再次沉淀和隔离排除较大的污染物,V型池底采用石英砂(注:需反冲洗,24h/次,气洗:气泵一备一用,水洗:水泵一备两用)过滤,以达到彻底去除污染物。

下一工艺是消毒室,采用自动化设备加氯,除去水中有害生物,从而达到可饮用水质标准。

最后将干净水引入到清水池(送水泵站),泵站采用3备1用,将水送往用户。

3.3.1水厂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3.3.3认知实习中拍摄的图片:

V型滤池反应沉淀池

送水泵站中控室

4三大水处理厂中存在所了解到的重要信息

4.1南昌县小蓝污水处理厂

1.由于该厂处理的各种混合水,其中大部分污水来自食品加工废水,并且色度大,臭和味浓度高,据该厂工作人员介绍,要提前撒大量的活性炭,来改善污水处理前的水质,便以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但进水区在工厂进口处,炭吸附后臭和味还是很大,会影响周边的居民,个人认为应将混合池设在工厂较后边。

2.在池部分,进水口在池中部,排水管在外部,且为方形口,较其它种类的口型而言,方形口不易搅动水体,保证排出的水达到纯净度最大化。

4.2青山湖水厂

该厂二期建成后日处理达100吨,属于中大型水处理厂,其中采用的CASS和氧

化沟能达到水质处理的预期效果,并且占地面积少,工艺简单。但其中氧化沟较容易出现污泥膨胀,泡沫,污泥上浮,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等问题。

4.3牛行水厂

该厂水源来自赣江,并且与上述两水厂处理水质标准也不一样,虽是三厂中工艺最简单,投资最少。但是是最近人民,到每家每户,最严格的处理。其中主要问题就是吸泥机是否能正常工作,及时排泥是非常重要的。没了解到的问题是,进水水质是否检测过,赣江取水源是干净,却不免有些工厂偷排,或者有害物质泄露导致水体中含有害物质。又或者出水水质检测是否是按时检测,和水质未达标是否能及时处理,当然这也需要环保人士严格遵守职业规则。

5.实习体会

大学是四年磨一剑,剑磨好了,是否真正能好好的运用。

实习这些天,大概是课程学习中最难忘的日子,就像刚出生的雏鹰,急迫的想试试这崭新的“翅膀”,来到工厂,看到一座座各类水池,心情激动万分,当时的感觉就是书中那些虚拟的照片变成了海市蜃楼出现在我们面前,惭愧的是,走到它们面前却吱吱唔唔的叫不出名字或者它们的优缺点。不过幸运的是指导老师不辞辛苦的为我们耐心解答,顶着6月似火的太阳,我们求知的热情并没减弱,对于老师的解答,我们却比以前听的更加仔细,耐心。

毕业季的我们,面对我们将要行走的方向,不经顿时沉稳了许多,不像平时课堂上懒懒散散。人终究会长大,这次的认识实习,不仅加强巩固了课堂上的知识,也步步引导我们正视成熟,不浮躁,担起成年人的重任。

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1.1 城市概况 该城市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仅仅为30%,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建设良好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必须把环境问题处理好,筹建该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已经迫在眉睫了。 该市人口17万人,规划10年后发展到24万人。该市是一个以轻工业、冶金、家电、外贸为主题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1.2 自然条件 该市具有中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历年最高气温38oC,最低气温4 oC,年平均温度为24 oC,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该市内河流最高洪水位+2.5米,最低水位-0.5米,平均水位为+0.5米,地下水位为离地面2.0米,厂区内设计地面标高为+5.0米 1.3 污水量 1.3.1 生活污水量 该市地处亚热带,夏季气候炎热,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该市在国内一向排水量较高的,据统计和预测,该市近期水量210L/人﹒d。远期水量260L/人﹒d。 1.3.2 工业污水量 市内工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总量2.0万m3/d 1.3.3 污水总量 市政公共设施及未预见污水量以4%计,总污水量为生活污水量、工业污水量及市政公共设施与未预见水量的总和。 1.4 污水水质 进水水量:生活污水BOD5为130mg/L;SS为180mg/L; 工业废水BOD5为190mg/L;SS为200mg/L; 出水水质:BOD5≤20mg/L,SS≤20mg/L。 混合污水温度:夏季28OC,冬季10 OC,平均温度20 OC。 1.5 工程设计规模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主要按远期需要考虑,以便预留空地以备城市的发展。 1.6 方案选择 1.6.1 工艺的确定 由于该污水处理只需去除BOD5与SS,不考虑脱氮与除磷方面, 所以选择两个比较好的方案. 方案一. 传统活性污泥法,其流程为: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方案二. 厌氧池+氧化沟,其流程为: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1.6.1.1 工艺流程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两个方案都能达到处理水质的要求,BOD5,SS去除都能达到出水水质,工艺都是比较简单的,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于1996 年建成投产,该厂设计流量Q = 10 ×104 m3/ d; 进水水质: BOD = 180 mg/L , SS =250 mg/L , TN =45 mg/L , TP =5 mg/L ; 出水水质: BOD ≤15 mg/L , SS ≤15 mg/L , TN ≤8 mg/L , TP ≤1 mg/ L 。 1 进水泵房 进水泵房的前池是粗格栅井,分为两格,每格宽2m 、长9m 、深617m, 每格前后均设¢1.5m 铸铁闸门,可以全开通水,也可以全闭断水,互为备用。北侧的前池设有固定格栅,采用链条传动、耙齿在栅条上移动清污的格栅机;南侧前池采用链条传动、连续筛滤式的翻转格栅。栅条间距均为40 mm, 用定时器定时控制或由液位计水位控制运行,信号输送到PLC 系统,显示运转启闭状态和发出事故警鸣。 进水泵采用五台潜污泵,置于集水池中。集水池尺寸为5.8m ×8m ×9 m, 水泵单机流量0. 43 m3/ s ,4 用1 备。PLC 系统可以根据水位控制水泵的开停,也可使泵按交替方式运行。其中一台泵的出水管上装有电控阀,可以在控制水位中起到微调作用。如果来水量大于设计流量,水位异常升高时, 将通过溢流道溢出,溢流水位是3.40 m 。 提升上来的污水由三个渠道通过细格栅拦污。渠道长3.7 m, 宽4.6 m, 深1.6 m, 每条渠道前后均设插板闸门,也可以采取2 用1 备的运行方式。细格栅采用阶梯格栅,栅条间距6 mm, 细格栅后设有脱水输渣机,将栅渣送往运渣井。 进水泵房的能力可以满足近期和远期水量的要求。水泵和粗细格栅均为全自动工作,水泵的运行由PLC 控制,粗细格栅的动作情况传送到PLC 显示,所以进水泵站实际上是全自动无人管理的泵站。 2 沉砂池 经细格栅筛滤后的污水流入两个平流沉砂池, 每个沉砂池分两格,工艺尺寸28 m ×(2.2+2.2) m ×2.1m 。两个沉砂池中间设有输砂沟,沟槽断面为0.35 m ×0.5 m, 每个沉砂池安装一套带2 台潜污泵的桥式移动除砂装置,用泵将沉积在池底的砂粒提升到输砂沟槽,借槽底0. 7 % 的坡度汇集到砂水分离器(安装在进水泵房内) 进行脱水。沉砂池四个格的进出水口均设置插板闸,以备维修清池时使用。 桥式移动除砂装置是全自动工作,其工作状态信号输送到PLC 系统,可显示除砂装置的运转启闭状态和发出警鸣,螺旋砂水分离器的运转由除砂装置的控制箱控制,可以确保同步工作。沉砂池在水量为10 ×104m3/ d 及15 ×1104 m3/ d 时,水深改变,停留时间均为1.56 min, 池内流速通过下游咽喉式节流设施控制,可以始终保持在0. 3 m/s 左右,这样既能去除较大的砂粒,又能防止可降解有机物沉淀,使其顺利进入后续的生物处理设施。 整套沉砂池装置可以保证如下沉砂率:砂粒直径≥0.149 mm, 去除率80 %; 砂粒直径≥0.211 mm, 去除率90 %; 砂粒直径≥0.29 mm, 去除率98 % 。 除砂率的测定方法是:在同一个沉砂池进出口各取一个水样,水样经过滤和干燥后用显微镜测量砂粒尺寸。 3 流速控制和流量计量设施 污水从沉砂池出来到厌氧池的渠道上要通过流速控制设施和巴氏流量计。 ①沉砂池流速控制设施 设计中采用节流方法,通过沉砂池出水渠直线段上的咽喉式节流构筑物在水量变化时对沉砂池水位的调节,达到维持沉砂池中0.3 m/s 流速的要求。 咽喉式节流装置由明渠突缩口、明渠段、明渠渐放口三部分组成,其中明渠突缩口起主要节流作用, 明渠段起稳定流速作用,明渠渐放口起联接咽喉式节流构筑物与巴氏计量槽作用,上游直线段起到逐渐降低污水流速,使水流以较好的水力条件流入巴氏计量槽的作用。

2万吨污水处理A2O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概况 (3) 1.2设计原则及依据 (3) 1.3工程规模及水质特征 (4) 1.4工艺设计参数 (4) 第二章废水处理工艺 (5) 2.1工艺技术选择 (5) 2.2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8) 2.3工艺流程说明 (8) 第三章主要构筑物 (11) 1、粗格栅 (11) 2、细格栅 (11) 3、沉砂池 (11) 4.初沉池 (11) 5、厌氧池 (11) 6、缺氧池 (12) 7、好氧池 (12) 8.二沉池 (12) 9、污泥浓缩池 (13) 第四章主要设备选型及其参数 (14) 1、格栅 (14) 2、进水泵 (14) 3、污泥泵 (14) 4、浓浆泵 (14) 5、鼓风机 (15)

6、压滤机 (15) 7、旋混曝气器 (15) 8、软性组合填料 (15) 9、软性组合填料支架 (15) 10、弹性填料 (15) 11、弹性填料支架 (16) 12、斜管填料 (16) 13、斜管填料支架 (16) 第五章A2/O脱氮除磷工艺运行管理 (16) 5.1活性污泥的培养 (16) 5.2活性污泥的训化 (17) 5.3厌氧缺氧挂膜处理 (17) 5.4厌氧缺氧的开启 (18) 5.5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8)

第一章总论 1.1概况 本工程为处理20000m3/d的污水处理项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等污染物。为促进经济、保护环境,根据环保要求,现就提出治理方案,以达到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排放。 1.2设计原则及依据 (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国环境防治法》 3)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4)《建筑给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 5)《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GBJ69-84)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J108-87) 7)《建筑结构荷载规》(GBJ9-87) 8)《砌体结构设计规》(GBJ3-88)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7-89) 10)《混凝土设计规》(GBJ16-89) 11)《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 12)《室外给水设计规》(GBJ13-88) 13)《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 1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规》(GBJ50055-93) 15)甲方提供的资料和环评报告表 16)《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TJ307-74) 17)《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GBJ141-90)

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概论 (1) 一、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7)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产品说明 (16) 第三章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

市场分析预测 (16)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8)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1)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2)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2)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2) (二)原辅材料来源 (22)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4)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5) 二、工艺技术方案 (26)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6) (二)技术保障措施 (26)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肇庆大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7)

2万吨污水处理厂投资估算

2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费用名称 建筑工程 设备费 安装费 合计 A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785.5 723.3 112.2 2067 — 污水处理厂 785.5 711.2 112.2 2036.9 1 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 24.0 87.0 5.70 1466.7 2 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 17.0 41.0 4.90 62.9 3 配水井 1.20 2.70 0.50 4.4 4 厌氧池 6.30 7.0 0.80 14.1 5 氧化沟(2座) 393.5 270.0 24.5 663.5 6 二沉池(2座) 214.6 76.0 9.20 299.8 7 集泥井及回流污泥泵房 15.0 21.0 4.2 40.2 8 消毒池及加氯间 26.2 24.0 2.4 52.6 9 储泥池 2.10 2.50 0.40 5 10 污泥脱水间 9.50 92.0 9.20 110.7 11 污泥堆棚 4.10 8.0 0.80 12.9 12 配电间 10.5 85.0 12.3 107.8 13 仪器仪表及自控系统 94.0 4.8 98.8 14 化验设备 55.0 55

15 通讯设备 3.0 3 16 运输设备 30.0 30 17 厂区平面布置 25.0 25.0 75.0 18 厂区土方及地基处理 60 120 19 综合楼 48.0 48 20 传达室、大门 8.0 8 21 机修间、仓库 21.0 20.0 41 22 食堂、浴室、职工宿舍 24.0 24 23 车库 3.00 3 24 围墙 20.0 20 25 厂区道路及照明 30.0 7.50 37.5 26 厂区绿化 10.0 10.0 二 备品备件购置费 17.10 17.10 三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 15.0 15.0 B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 447.35 1 征地费 120 2 厂内绿化 40 3 建设单位管理费 56.0

巨野县第二污水处理厂

第一章总论 巨野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在董官屯镇,主要服务于巨野高新化工园区。项目总设计规模 3.2万吨/日,建设规划用地59.9亩,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规划1.6万吨/日,占地38亩。 2008年3月,项目完成环评审批;2008年7月,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完成项目研究可行性报告;2009年1月20日,项目由山东省发改委(鲁发改投资〔2009〕43号)立项;2009年5月,山东省城建设计院完成污水处理厂图纸施工设计;2009年8月,菏泽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完成对图纸的审查。 为推进巨野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项目产业市场化发展,县政府决定对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实施特许经营,2012年,通过竞争谈判方式选定了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二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的中标人,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采用TOT经营模式。 原设计进水水质要求COD cr≤500mg/L、BOD5≤200mg/L、SS≤150mg/L、NH3-N ≤40mg/L、TP≤2mg/L、PH=6~9,设计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项目出水水质标准:COD cr≤50mg/L、BOD5≤10mg/L、SS≤10mg/L、NH3-N≤5(8)mg/L、TP≤0.5mg/L、PH=6~9。 由于该项目设计时完全按照城镇生活污水的水质指标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化工废水的水质特别,经过一年多的调试运行,结果证明该工艺无法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故需要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第二章现状分析2.1现有工艺流程 2.2现有工程进出水水质 日期 进水出水COD 氨氮BOD COD 氨氮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

污水厂设计说明书 一、污水厂的设计规模 设计规模: 污水厂设计总规模为6万t/d,污水处理厂建设分期实施,一期3万t/d,二期扩至6万t/d。 污水厂按照近期设计,预留远期用地。 二、进出水水质 新郑市城关污水处理厂受纳水体是双洎河,根据《新郑市城关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招标文件》,并综合考虑以上情况,最终确定本工程污水处理厂出水应按照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执行。处理后出水要求回用:用于城市景观补充水、绿化浇灌用水、浇洒道路用水。 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BOD/COD=0.457,可生化性很好,不需要水解酸化,直接生物降解即可。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COD、SS较大。

三、处理程度的计算 1.BOD 5的去除率 BOD 5的去除率为:16010100%93.75%160 η-= ?= 2 .COD cr 的去除率 35050100%85.71%350 η-= ?= 3.SS 的去除率 20010100%95.0%200 η-= ?= 4.总氮的去除率 405100%87.50%40 η-= ?= 5.总磷的去除率 30.5100%83.33%3 η-=?= 四、工艺流程概述 本项目方案采用 的主体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工艺说明 1.格栅: 五、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1.中格栅和提升泵房(两者合建在一起) 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提升泵房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保证污水能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过程中流过,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 设计参数: (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清除25~40mm 2)机械清除16~25mm 3)最大间隙40mm (2)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原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格栅倾角一般用450~750。机械格栅倾角一般为600~700, (4)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5)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运行参数: 栅前流速0.7m/s 过栅流速0.9m/s 栅条宽度0.01m 栅条净间距0.02m 栅前槽宽0.94m 格栅间隙数36 水头损失0.103m 每日栅渣量0.87m3/d 设计中的各参数均按照规范规定的数值来取的。 提升泵房说明: 1.泵房进水角度不大于45度。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简介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 一、简介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位于灞河西岸,占地面积亩,其中一期用地230亩,总投资亿元人民币;主要接纳和处理西安市东南郊、东郊、东北郊浐河以西太华路、北二环至北三环区域,以及东二环至经九路、南二环至华清路区域范围内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总服务面积约4568公顷。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规模40万m3/d,深度处理工程10万m3/d;其中一期污水处理规模20万m3/d。污水处理采用厌氧/缺氧 /好氧(A2/O)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后排入灞河,然后进入渭河,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类标准;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中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运行后,可大大的减少灞河、浐河的污染物排放量,可有效保护灞河、浐河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 二、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A/A/O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工艺; 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中温一级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除臭处理工艺采用:离子除臭及生物除臭两种处理工艺。 设计进水水质: COD 480mg/L BOD 240 mg/L SS 300 mg/L NH4+-N 45 mg/L TP 6 mg/L TN 65 mg/L PH = 8 水温≥14℃

出水水质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 COD ≤60 mg/L BOD ≤20 mg/L SS ≤20 mg/L TN ≤20mg/L NH4+-N ≤8 mg/L TP ≤L PH = 粪大肠菌群≤10000个/L 三、污水处理工艺描述 1污水处理系统综述 厂外污水经D=2600mm污水干管进入粗格栅间,粗格栅间内设置6条进水渠道(含远期工程3条进水渠道),每条进水渠道内设一台高度H=4.00m,间隙b=25mm的格栅栅条,用于拦截进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悬浮物。粗格栅间上部设置一台抓爪式格栅除污机,用于清捞粗格栅截留的污染物。 经过粗格栅的污水由进水渠道进入提升泵房集水池,一期工程提升泵房集水池内设置4台潜水污水泵,3用1备,1台变频,单台流量Q=3650m3/h,扬程H=21m,功率P=275KW;将进厂污水提升至泵房出水井后,经一根DN1800管道送至后续处理单元。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内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溢流管闸门、超越管闸门、近远期工程连通闸门、电动葫芦等。 污水提升至泵房出水井出水进入细格栅间,在此设计4条细格栅渠道,每条渠道内设置一台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格栅间隙b=5mm,宽度W=,功率P=;用以截留污水中较细小的漂浮物和悬浮物。栅渣由无轴螺旋输送机送至栅渣压榨机进行压榨后外运。 经过细格栅的污水进入曝气沉砂池去除水中的沙砾,本期工程设计2系列曝气沉砂池(2格/系列),单格工艺尺寸L×W×H=24××,有效水深H=;平均流量停留时间T=。曝气沉砂池设置3台罗茨鼓风机供气,2用1备,单台流量Q=min,风压H=400mbar,功率P=22KW;每系列曝气沉砂池设置一台桥式除砂桁车,采用气提除砂方式;配四台潜水吸砂泵,单台流量Q=42m3/h,扬程H=7m,功率P=。砂水混合

万吨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万吨污水处理厂设计计 算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目录 第一章.设计概述 (4) 1.1工程概述 (4) 1.2原始资料 (4) 1.2.1气象资料 (4) 1.2.2排水现状 (5) 1.3设计要求 (5) 1.4设计成果 (5) 第二章.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6) 2.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6) 2.2工艺比较 (6) 2.3工艺流程 (7) 2.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8)

2.4.1 格栅 (8) 2.4.2沉砂池 (8) 2.4.3初沉池 (8) 2.4.4生物化反应池 (9) 2.4.5二沉池 (10) 2.4.6浓缩池 (11) 第三章.污水构筑物设计计算 (12) 3.1进水管道设计 (12) 3.2粗格栅 (12) 3.2.1设计说明 (12) 3.2.2设计计算 (13) 3.3细格栅 (15) 3.3.1设计说明 (15)

3.3.2设计计算 (16) 3.4污水提升泵房 (18) 3.4.1设计计算 (18) 3.5平流式沉砂池 (19) 3.5.1 沉砂池的长度 (19) 3.5.2 过水断面的面积 (19) 3.5.3 沉砂池宽度 (19) 3.5.4沉砂池所需容积 (20) 3.5.5每个沉砂斗所需的容积 (20) 3.5.6沉砂斗的各部分尺寸 (20) 3.5.7沉砂斗的实际容积 (21) 3.5.8沉砂室高度 (21) 3.5.9 验算最小流速 (21)

3.5.10 进水渠道 (22) 3.5.11 出水管道 (22) 3.5.12 排砂管道 (23) 3.6 辐流式初沉池 (23) 3.6.1设计说明 (23) 3.6.2设计计算 (24) 3.7生化池 (29) 3.7.1设计说明 (29) 3.7.2反应池容积 (31) 3.7.3 进出水系统 (32) 3.7.4其他管道设计 (34) 3.7.5剩余污泥量 (34) 3.7.6曝气系统工艺计算 (35)

西安第四污水处理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实习单位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 评卷教师 成绩

前言 对于我们化学专业的每位大学生来说,生产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平常学到的都是书面上的知识,而生产实习正好就给了我们一个在投身社会工作之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联系起来的机会,生产实习作为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在校期间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它既让我们看到实际的中设计生产状况,也让我们在就业之前“实战预演”,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厂子的生产运作过程,还有大量实际设计方面的知识,以及我们还十分缺乏的实际经验都包含在每个生产设计过程中,通过实习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 一、实习目的 1)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把课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让学生真正了解环境工程的意义、内容、范围、特点及其应用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社会生产经验,为以后的社会生产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14年12月31日 三、生产实习基地 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位于西安市朱宏路北段与北三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积605亩,设计污水处理总规模为50万m3/d,2008年11月投入运行,经过两期建设,目前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7.5m3/d,是省内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主要接纳和处理西安市旧城区,东郊京九路、太华路以西区域,漕运明渠以东、北三环以南区域,漕运明渠以西部分区域以及北三环沿线区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服务面积4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0万。污水处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出水经消毒后排入漕运明渠,然后进入渭河,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准。 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是西安市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项目,该厂的运行从根本上缓解了西安市北郊水质污染问题,改善了漕运明渠区域的生态环境,对渭河流域的水质改善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生产实习的内容 1. 厂区负责人对厂区进行大致介绍 2. 厂区负责人强调了一些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3. 厂区负责人带领同学们参观污水处理设备,介绍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五、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万吨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万吨污水处理厂设计计 算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目录

第一章.设计概述 工程概述 某城镇位于青海西宁地区,是青海省东北部以日月山以东同仁县以北的黄河、湟水流域,总面积350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本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73%。该镇规划期为十年(2012-2022),设计水量近期为33万吨/日,拟建一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全城镇污水。现规划建设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429000吨/ 日,设计人口为230万人口,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主要原水水质与排放控制指标如 表 1-1 (mg/L) 原始资料1.2.1气象资料 1、气温:气温全年平均气温为,最高气温为,最低气温为,冬季平均气温 o C。 2、降雨量:河湟地区中部年降水量可达300~600毫米,夏季降雨占全年的70%。而西、北、南三面的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年降水量高达500~700毫米。 3、冰冻线134cm。 4、主要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夏季为西北风。 1.2.2排水现状 1、城镇主干道下均敷设排污管、雨水管,雨污分流。 2、排放水体: 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城镇西北角,厂区地面标高以零为基准。该水体为全镇生活与灌溉水源,镇规划确保其水质不低于一级A类水标准。 设计要求 1、工艺选择要求技术先进,在处理出水达到排放要求的基础上,鼓励采用新技术。 2、充分考虑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相结合,

秦皇岛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例文

第1章总论 1.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1.1.1 设计题目 秦皇岛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 1.1.2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见设计任务书。 根据所给的设计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设计内容如下: 1.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应当包括:污水水量的计算;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污水、污泥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等。 2.绘制1号图纸2张(厂区总平面布置图1张,曝气池平、剖面图1张)。 1.1.3 设计范围 分流制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设计 1.1.4基本设计资料 见设计任务书。 1.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 2.污水量 (1) 污水接纳区域服务人口为15万人。 (2) 工业污水量为15000立方米/平均日,其中包括工业企业内部生活及淋浴污水。 (3) 城市混合污水变化系数 日变化系数K日=1.1,总变化系数为K总=1.4 3.工业污水水质 BOD5=190mg/L SS=210mg/L 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微量,对生化处理无不良影响; 4.气象资料 (1) 气温;年平均12℃,夏季平均30℃,冬季平均4℃ (2) 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3) 年平均降雨量1200mm ①冬季平均温度:12 0C; ②夏季平均温度: 250C; 5. 气象资料: ①年平均温度: 170C; ②夏季计算温度: 280C; ③冬季计算温度: -40C; ④年降水量: 650 mm; ⑤结冰期:30天; ⑥主导方向: 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0 6. 水体资料:

① 95%保证率的设计流量 15m 3/秒; ② 出水口水体资料: 最高水位:10.00m; 平均水位:8.00m; 最低水位:6.00m 0 7. 污水处理厂厂区资料: ①厂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12.00m; ②地下水位: 9.00m; ③地基承载力: 15吨/m 3; ④入厂口管层标高: 7.00m; 管径:D=0.8 m; 充满度H/D= 8.混合污水处理程度: ①按悬浮物为89%; ②按BOD 5为92%; 1.2设计水量及水质 1.2.1 设计水量 1.计算平均日生活污水量Q 1(根据设计人口) 生活污水量Q 1: Q 1=N×q s =20×104×150×10-3 =24000m 3/d 式中:N---设计人口,设计人口20万人 q s ---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q 取 15011--??d s L 2.工业废水量Q 2: Q 2=16000m 3/d 3.城市公共建筑污水排放量Q 3: Q 3= Q 1×30%=24000×30%=7200 m 3/d 4.平均日混合污水量 Q =Q 1+Q 2+ Q 3 =24000+16000+7200=47200m 3/d 5.最高日污水量Q mr : Q mr = Q×K 日=47200×1.2=56640m 3/d 6. 最高时污水量Q max : Q max = Q×K 总=47200×1.3=61360m 3/d 7.设计水量表: 表1-1设计污水量表

2万吨每日污水处理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2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 初步设计文本及图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Ltd. 二○一一年五月

1概述 1.1.1水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 我国现行的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水污染防治地方法规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9)《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0)《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1.1.2主要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修订)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4) 3)《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10)《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1)《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12)《给水排水工程建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1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2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8)《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00) 29)《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30)《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2000) 以上标准规范如有更新,以新标准为准。 1.2开发区概况及自然条件 1.2.1开发区概况

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

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1.1 城市概况 该城市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仅仅为30%,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建设良好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必须把环境问题处理好,筹建该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已经迫在眉睫了。 该市人口17万人,规划10年后发展到24万人。该市是一个以轻工业、冶金、家电、外贸为主题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1.2 自然条件 该市具有中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历年最高气温38oC,最低气温4 oC,年平均温度为24 oC,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该市内河流最高洪水位+2.5米,最低水位-0.5米,平均水位为+0.5米,地下水位为离地面2.0米,厂区内设计地面标高为+5.0米 1.3 污水量 1.3.1 生活污水量 该市地处亚热带,夏季气候炎热,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该市在国内一向排水量较高的,据统计和预测,该市近期水量210L/人﹒d。远期水量260L/人﹒d。 1.3.2 工业污水量 市内工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总量2.0万m3/d 1.3.3 污水总量 市政公共设施及未预见污水量以4%计,总污水量为生活污水量、工业污水量及市政公共设施与未预见水量的总和。 1.4 污水水质 进水水量:生活污水BOD5为130mg/L;SS为180mg/L; 工业废水BOD5为190mg/L;SS为200mg/L; 出水水质:BOD5≤20mg/L,SS≤20mg/L。 混合污水温度:夏季28OC,冬季10 OC,平均温度20 OC。 1.5 工程设计规模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主要按远期需要考虑,以便预留空地以备城市的发展。 1.6 方案选择 1.6.1 工艺的确定 由于该污水处理只需去除BOD5与SS,不考虑脱氮与除磷方面, 所以选择两个比较好的方案. 方案一. 传统活性污泥法,其流程为: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方案二. 厌氧池+氧化沟,其流程为: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1.6.1.1 工艺流程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 优点: 1.有机物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段的代谢的完整过程,活性污泥也历了一个从池道端的对数增长,经减速增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呼吸的完全生长周期 2.在池首端和前段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度较低 3.效果好,BOD除率达90%以上缺点: 1.曝气池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 高,耗氧速度也高 2.暴气池溶积大,基建费用高. 3.供氧与需氧不平衡 4.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 性较低,动行效果易受水质,水 量变化的影响 优点: 1.可考虑不设初沉池,有机 性悬浮物在氧化化沟内能 太到好氧稳定的程度 2.可考虑不单敲边鼓二次 沉淀池,可少去污泥回流装 置. 3.BOD负荷低 缺点: 1.占 地面 积较 大 两个方案都能达到处理水质的要求,BOD5,SS去除都能达到出水水质,工艺都是比较简单的,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最终选择厌氧池+氧化沟处理工艺是因为:氧化沟是活性污泥系统的新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法比较,期暴气系具有以下各项效益:1.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2.污污龄一般可达15-30d,为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3-6倍. 可以存活,繁殖世代时间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在氧化沟内可能产生硝化反应.如运行得当能够具有反硝化脱氮的效应.3.污泥产率低,且

韶关第二污水处理厂

韶关第二污水处理厂 一、生活污水: 废水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 要求: 1.了解进水的水质指标(水的质量、水的指标包括有工业和生活污水、COD、BOD、比值意义、悬浮、浊度、重金属离子、漂浮物等等) 2.出水的水质指标(N、P、胺、细菌、病毒) 3.去除率、悬浮物等等。 二、工艺设计(水质、水量) 1.什么设计流量、单位。什么是设计期限。 设计流量:设计期限内最大时的流量(动态影响--城市人口、区域每日的变化量)m3/s 2.进水,水量的调节--调节池(水量和水质的调节)要画出调节池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3.格栅的目的: 4.格栅的安装参数、角度(60°)栅隙(6mm)和水流断面流速流量 5.格栅设备类型 6.格栅的出渣量多少?通过什么运输?成分量 7.进水、格栅、调节池每个部位的水质有什么区别? 8.细格栅的水头损失、什么是水头损失(进水面和出水面的差高) 9.沉淀的分类? 10.二沉池的目的:

11.二沉池属于什么类型?(辐流式沉淀池) 12.二沉池的池体、澄清区、沉淀区和污泥区。画出它的原理、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剖面图、侧视图) 13.二沉池的进水量、水质指标、水力负荷、停留时间、沉下污泥的量等参数的含义以及对池子的设计影响。 14.二沉池的污泥怎么刮?水怎么流向? 15.污泥回流比? 16.什么是表面水力负荷? 17.氧化沟:一般有三段(好氧段、厌氧段、缺氧的)。好氧段的氧是怎么给的?什么是曝气?微孔、空压机在哪里?安装规格。 18.把氧化沟的断面图画出来。 19.排污口设计、国家标准、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 20.污泥脱水用了什么方法?带式压滤机示意图(剖面图) 21.脱水后含水量、容重、堆积的安息角为多少? 22.微孔曝气和表面曝气的区别?(感官上、耗能、物质、最终处理效果) 23.表面曝气机的原理、氧怎么吸进去? 24.人工湿地进水、出水怎么处理? 25.人工湿地垂直结构上怎么布置?植物与动物的发育情况如何?人工湿地常见的种植植物? 26.污水处理厂鸟瞰图整体结构的设计,为什么?

万吨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粗格栅 1.设计流量Q=20000m 3/d ,选取流量系数K z =1.5则: 最大流量Q max =1.5×20000m 3/d=30000m 3/d =0.347m 3/s 2.栅条的间隙数(n ) 设: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0.9m/s,格栅条间隙宽度b=0.02m,格栅倾 角α=60° 则:栅条间隙数85.449 .04.002.060sin 347.0sin 21=??? ==bhv Q n α(取n=45) 3.栅槽宽度(B) 设:栅条宽度s=0.01m 则:B=s (n-1)+bn=0.01×(45-1)+0.02×45=1.34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设:进水渠宽B 1=0.90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进水渠道前的流速为0.6 m/s ) 则:m B B L 60.020tan 290 .034.1tan 2111=? -=-= α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 m L L 30.02 60 .0212=== 6.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 设:栅条断面为矩形断面,所以k 取3

则:m g v k kh h 102.060sin 81 .929.0)02.001.0(4.23sin 22 34 201=?????===αε 其中ε=β(s/b )4/3 k —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为3 h 0--计算水头损失,m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形状系数β=2.4将β值代入β与ε关系式即可得到阻力系数ε的值 7.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3m 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 2=0.4+0.3=0.7m 栅后槽总高度H=h+h 1+h 2=0.4+0.102+0.3=0.802m 8.格栅总长度(L) L=L 1+L 2+0.5+1.0+ H 1/tan α=0.6+0.3+0.5+1.0+0.7/tan60°=2.8 9. 每日栅渣量(W) 设:单位栅渣量W 1=0.05m 3栅渣/103m 3污水 则:W=QW 1= 05.0105 .130000 10003 1max ??=??-Z K W Q =1.0m 3/d 因为W>0.2 m 3/d,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0.计算草图:

平顶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施工图讲解新9.7

平顶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施工图讲解 一、平顶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1、平顶山市排水现状、规划 1)排水现状 城市中心建成区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雨污分流系统,雨水排放结合市区南北高,中间低,排入湛河及其支流。污水管网形成以湛南区、湛北区两大排水区域,以湛北路、湛南路污水主干管,依地势自西向东把污水送入第一污水泵站,经提升后进入第一污水处理厂。 第一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5万吨,2000年完成一期15万吨,2005年完成二期10万吨。目前改造运行28万吨。 新城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万吨,2010年完成一期3万吨,2015年底完成二期3万吨。 2)排水工程规划 第一百一十二条排水体制 规划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排水体系。 第一百一十三条污水量预测 规划预测污水排放量60万立方米/日,全部污水进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第一百一十四条污水厂建设 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位于东片区南部,沙河北堤附近,规划规模远期为20万立方米/日。 新城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平郏公路西侧湛河北岸,主要对西部新城区污水进行处理,远期扩容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 第一百一十五条污水管网规划 污水管线布置在铁南区、东区、东南工业区、河山区、开发区、行政区、文教

区、科技居住区、西北工业区等九个污水排水分区内,东区与东南工业区共用一套排污系统,其余各自形成系统。 第一百一十六条雨水工程规划 规划形成湛北区、湛南区、南区、东南区、开发区、行政区、文教区、科技居住区、西北工业区等九个雨水排水分区。其中,湛北、湛南两区的雨水均沿干管分散排入湛河,管网已基本形成。其他分区雨水排入湛河或其支流月台河、煤泥河。 2、工程规模 1)水量预测 根据平顶山市排水现状及规划,大致可将平顶山划分为以下区域。 第一个服务区域为城区南部即第二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服务范围为:神马大道与湛南路以南,光明路以东,南三环路以北,神马路以西,服务面积约29.6km2,规划服务人口约为30万。近期服务范围被平舞铁路分为东、西两部分。平舞铁路以西范围是:神马大道以南,光明路以东,南二环路以北,平舞铁路以西;平舞铁路以东范围是:湛南路以南,平舞铁路以东,南三环路以北,神马路以西。近期服务面积约为14.6km2,规划服务人口约为10万。 方法一:根据该区域内的规划人口、用水量指标等预测污水量,详见下表。 根据单位人口用水量指标预测污水量表表1 序号项目2012年2020年 1 第二污水厂服务范围内规划人口为(万人)10 30 2 综合用水量指标为(立方/人,天)0.55 0.65 3 最高日用水量为(万方/天) 5.5 19.5 4 最高日系数 1.2 1.2 5 折污系数为0.8 0.8 6 平均日污水量为(万方/天) 3. 7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