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齿轮泵是聚酯熔体输送设备介绍

高温齿轮泵是聚酯熔体输送设备介绍
高温齿轮泵是聚酯熔体输送设备介绍

高温齿轮泵是聚酯熔体输送设备介绍

高温齿轮泵是聚酯熔体输送、增压和熔体计量必不可少的设备。高温齿轮泵比其他型式的熔体泵结构紧凑、运转可靠、能耗低、容积效率高,对熔体的剪切作用小,在高粘高压时流量稳定,无出口压力波动。该泵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在工艺流程中的关键作用,使其在聚酯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如此,如果对泵的操作使用不当,管理不到位,不仅不能发挥其效能,甚至会造成泵的突然损坏。

一、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台完整的齿轮泵包括马达、减速器、联轴器和泵头几部分,泵头部分由泵壳、前后侧盖、齿轮轴、滑动轴承和轴封构成。高温齿轮泵属于正位移泵,工作时依靠主、从动齿轮的相互啮合造成的工作容积变化来输送熔体。工作容积由泵体、齿轮的齿槽及具有侧板功能的轴承构成。

当齿轮如图1所示方向旋转时,熔体即进入吸入腔两齿轮的齿槽中,随着齿轮转动,熔体从两侧被带入排出腔,齿轮的再度啮合,使齿槽中的熔体被挤出排出腔,压送到出口管道。只要泵轴转动,齿轮就向出口侧压送熔体,因此泵出口可达到很高的压力,而流量与排出压力基本无关。

二、运行管理

1、日常维护

(l)泵的解体和清洗,升、降温,起停都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2)应注意保持增压泵人口压力的稳定,使其具有稳定的容积效率,以有利于泵本身运行和下游纺丝质量的稳定。

(3)人口为负压的填料轴封泵,应保持填料函处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背压降低时,应及时调整填料函的压力,否则会使泵吸入空气,造成铸带条断带,影响切粒,导致切粒机放流。

(4)要经常检查热媒夹套的温度,主体与前、后盖的热媒温度要保持一致。

(5)每一次产量提高时,要将当时的产量、转速、出、入口压力、电流值记录下来,并将前后数据加以比较,认真分析,以便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常见故障及对策如下:

(1)故障现象:泵不能排料

故障原因:a、旋转方向相反;b、吸入或排出阀关闭; c、入口无料或压力过低; d、粘度过高,泵无法咬料

对策:a、确认旋转方向; b、确认阀门是否关闭; c、检查阀门和压力表; d、检查液体粘度,以低速运转时按转速比例的流量是否出现,若有流量,则流入不足、

(2)故障现象:泵流量不足

故障原因:a、吸入或排出阀关闭; b、入口压力低; c、出口管线堵塞; d、填料箱泄漏;e、转速过低

对策:a、确认阀门是否关闭;b、检查阀门是否打开;c、确认排出量是否正常; d、紧固;大量泄露漏影响生产时,应停止运转,拆卸检查; e、检查泵轴实际转速;

(3)故障现象:声音异常

故障原因:a、联轴节偏心大或润滑不良b、电动机故障; c、减速机异常; d、轴封处安装不良; e、轴变形或磨损

对策:a、找正或充填润滑脂; b、检查电动机; c、检查轴承和齿轮; d、检查轴封; e、停车解体检查(4)故障现象:电流过大

故障原因:a、出口压力过高; b、熔体粘度过大;c、轴封装配不良; d、轴或轴承磨损; e、电动机故障

对策:a、检查下游设备及管线;b、检验粘度; c、检查轴封,适当调整; d、停车后检查,用手盘车是否过重; e、检查电动机

(5)故障现象:泵突然停止

故障原因:a、停电; b、电机过载保护; c、联轴器损坏;d、出口压力过高,联锁反应;e、泵内咬入异常;

f、轴与轴承粘着卡死

对策:a、检查电源;b、检查电动机;c、打开安全罩,盘车检查;d、检查仪表联锁系统;e、停车后,正反转盘车确认; f、盘车确认

说明:以上故障现象和对策是一一对应关系

三、提高运行寿命的措施

1、因泵体在高温下运转,故冷态安装时配管上应设铰支座,以防升温后配管位移。

2、联轴节必须在泵体升温后热找正,以避免运转时造成附加力矩。

3、泵出口压力测点要设联锁停止报警,否则,一旦排出管道受阻,易造成泵体损坏。

4、泵起动时,在出口无压力形成时,不可盲目提速,以防止轴或轴承过早损坏。

5、清洗移液时,不要用泵输送清洗液,应拆下内件,移液结束后再安装,以免泵内混入异物。

6、泵体热媒夹套的温度可稍低于前后夹套管的热媒温度。因为熔体粘度与剪切率成递减函数关系,齿轮的挤压,轴承的剪切将使熔体温度经过泵后上升3~5℃,降低热媒温度可防止熔体降解。资料表明,通过降低轴承区的温度,可大大增加轴承的承载能力,不需要更换大容量的泵,仅仅通过增加转速就可使用齿轮泵的输出能力增加50%。

7、提速要缓慢进行,不要使前后压力急剧上升,以免损坏轴承或使熔体堵塞润滑通道。

8、泵出口后面的熔体过滤器要定期更换,不要长期在高压乃至压力上限运行。

9、定期更换轴承可节省检修费用。当发现轴或轴承内表面磨损量接近硬化层的厚度时,可将轴打磨后再次使用,而只更换轴承,这可使泵轴的寿命延长8~10年。

10、如遇停电或热媒循环中断超过3Omin,则应将泵解体清洗后重新组装,以免因熔体固化、裂解等造成轴承润滑不畅而使泵损坏。

液压泵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外啮合双齿轮泵的结构。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泵缸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粘度范围较大的润滑性液体。 泵的流量可至300米3/时,压力可达3×107帕。它通常用作液压泵和输送各类油品。齿轮泵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维护方便,有自吸能力,但流量、压力脉动较大且噪声大。齿轮泵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压力超过容许值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高真空齿轮泵工作原理:高真空齿轮泵依靠主从动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体分成吸油腔和压油腔。吸油腔由于相互啮合的轮齿逐渐脱开,密封工作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因此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进入吸油腔,将齿间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左侧压油腔内。在压油区一侧,由于轮齿在这里逐渐进入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减小,油液便被挤出去,从压油腔输送到压力管路中去。 电动机运转时,推进装置随着主轴一起高速运转本推进装置相似于一轴流泵,其排空(抽真空)的速率远远大于齿轮啮合排空的速率,随着推进装置的推进作用,齿轮啮合的反泄露被阻滞,其形成的极限真空自然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处于较低位置的油液则被迅速吸入泵腔内,然后经排油腔被压入出口排出。 当油路中的阻力(压力)超过所设定的安全压力时,安全阀就启动,使排油腔的油回到吸油腔,从而保持压力不再上升,安全阀起过载保护作用 外齿轮泵有两根相同尺寸的啮合齿轮轴。驱动轴连接电机或减速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并带动另一根轴。在重载型工业齿轮泵内,齿轮通常与轴为整体(一个部件),轴颈的公差很小。外齿轮泵的运行原理很简单。液体进入泵吸入端,被未啮合的齿间空穴吸入,然后在齿间空穴内被带动,沿齿轮轴外缘到达出口端。重新啮合的齿将液体推出空穴进入背压处。有三种常用的齿轮形式:直齿、斜齿和人字齿。这三种形式各有利弊,CB—B齿轮泵的结构,有不同的应用。直齿是最简单的形式,在高压工况下为最优应用,因为没有轴向推力,且输送效率较高。斜齿在输送过程中的脉动最小,且在较高速度运行时更加安静,不锈钢保温泵,因为齿的啮合是渐进式的。但是,由于轴向推力的作用,轴承材质的选用可能会造成进出口压差有限、处理粘度较低。因为轴向力会将齿轮推向轴承端面而摩擦,所以只有选用硬度较高的轴承材质或在其端面作特殊设计,才能应对这种轴向推力。为使齿轮泵的承压能力最大化,这些配合部件之间的间隙必须愈小愈好以

国内最好隔膜泵厂家选型十大喷漆气泵品牌排行榜

1.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阳光泵业是集设计/生产/销售泵、给水设备及泵用控制设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泵业集团,是中国泵行业的龙头企业。总资产达38亿元,在上海、浙江、河北、辽宁、安徽等省 市拥有7家企业,5个工业园区,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上海阳光获 得了“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海市科技百强企业”、“上海市名牌产品”、“中国质量信用AAA级”、“全国合同信用等级AAA级”、“质量、信誉、服务三优企业”、“中国最具竞争 力的商品商标”、“五星级服务认证”等荣誉,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机械500强。高端人才和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阳光发展的动力。 集团现有员工45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00多名,主要由国内知名水泵专家教授、 博士硕士、中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师组成,形成了具有创新思维的梯队型人才结构。科技 创新,是阳光基业长青的生命之源。集团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上海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每年以销售总额的5%,用于技术创新 和新产品研发。 2.山东金润源泵业有限公司 山东金润源泵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特种水泵生产基地。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生产设计和行政管理人员,拥有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和微机自动测试台,使水泵性能测试达到了国际标准的B级精度。 公司部分产品的叶轮及导流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冲压、拉伸自动焊接成型先进技术及工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特点,被国家节能委评为全国优秀节能产品、国家消防产品认证。公司产品广泛用于锅炉配套、高层建筑供水、医疗机械、食品酿造、船舶、机床、轻工、消防造纸、煤矿等行业及工农业供排水等,畅销全国并批量出口欧、美、亚、非等国家和地区。 3.河北汇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汇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是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设备精良,产品设计先进,生产及检验手段完备,产品设计采用CAD和CAPP先进技术及标准。主要生产高粘度泵、 磁力泵、磁力驱动泵、磁力齿轮泵、凸轮转子泵、不锈钢转子泵的专业厂家.可以根据客户的 不同工况条件订制生产各种高粘度泵、不锈钢齿轮泵、齿轮油泵、无泄漏磁力泵以及常规齿轮泵等容积泵产品

液压系统的齿轮泵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液压系统的齿轮泵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如果在主机调试中发现齿轮泵不来油,首先检查齿轮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齿轮泵有左、右旋之分,如果转动方向不对,其内部齿轮啮合产生的容积差形成的压力油将使油封被冲坏而漏油。 1.泵不出油 如果在主机调试中发现齿轮泵不来油,首先检查齿轮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齿轮泵有左、右旋之分,如果转动方向不对,其内部齿轮啮合产生的容积差形成的压力油将使油封被冲坏而漏油。其次,检查齿轮泵进油口端的滤油器是否堵塞, 会造成吸油困难或吸不到油,并产生吸油胶管被吸扁的现象。 2.油封被冲出 (1)齿轮泵旋向不对。当泵的旋向不正确时,高压油会直接通到油封处,由于 一般低压骨架油封最多只能承受0.5MPa的压力,因此将使油封被冲出。 (2)齿轮泵轴承承受到轴向力。产生轴向力往往与齿轮泵轴伸端与连轴套的配 合过紧有关,即安装时将泵用锤子砸或通过安装螺钉硬拉而将泵轴受到一个向后 的轴向力,当泵轴旋转时,此向后的轴向力将迫使泵内磨损加剧。由于齿轮泵内部是靠齿轮端面和轴套端面贴合密封的,当其轴向密封端面磨损严重时,泵内部轴向密封会产生一定的间隙,结果导致高低压油腔沟通而使油封冲出。这种情况在自卸车行业中出现较多,主要是主机上联轴套的尺寸不规范所致。 (3)齿轮泵承受过大的径向力。如果齿轮泵安装时的同轴度不好,会使泵受到 的径向力超出油封的承受极限,将造成油封漏油。同时,也会造成泵内部浮动轴承损坏。 3.建立不起压力或压力不够 出现此种现象大多与液压油清洁度有关,如油液选用不正确或使用中油液的清洁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均会加速泵内部磨损,导致那泄。因此,应选用含有添加剂 的矿物液压油,这样可以防止油液氧化和产生气泡。油液的粘度标准为(16~80)×10-6m2/s过滤精度为:输入油路小于60цm。通过观察故障齿轮泵的轴套和侧板发现,若所有油液的清洁度差均会导致摩擦副表面产生明显的沟痕,而正常磨损的齿轮泵密封面上只会产生均匀面痕。

热熔胶机齿轮泵

热熔胶机齿轮泵 高温齿轮泵是热熔胶输送、增压和熔体计量必不可少的设备。高温齿轮泵比其他型式的熔体泵结构紧凑、运转可靠、能耗低、容积效率高,对熔体的剪切作用小,在高粘高压时流量稳定,无出口压力波动。该泵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在工艺流程中的关键作用,使其在聚酯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如此,如果对泵的操作使用不当,管理不到位,不仅不能发挥其效能,甚至会造成泵的突然损坏。 一、运行管理 1、日常维护 (l)泵的解体和清洗,升、降温,起停都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2)应注意保持增压泵人口压力的稳定,使其具有稳定的容积效率,以有利于泵本身运行和下游纺丝质量的稳定。 (3)人口为负压的填料轴封泵,应保持填料函处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背压降低时,应及时调整填料函的压力,否则会使泵吸入空气,造成铸带条断带,影响切粒,导致切粒机放流。 (4)要经常检查热媒夹套的温度,主体与前、后盖的热媒温度要保持一致。 (5)每一次产量提高时,要将当时的产量、转速、出、入口压力、电流值记录下来,并将前后数据加以比较,认真分析,以便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常见故障及对策如下: (1)故障现象:泵不能排料 故障原因:a、旋转方向相反;b、吸入或排出阀关闭;c、入口无料或压力过低;d、粘度过高,泵无法咬料 对策:a、确认旋转方向;b、确认阀门是否关闭;c、检查阀门和压力表;d、检查液体粘度,以低速运转时按转速比例的流量是否出现,若有流量,则流入不足、(2)故障现象:泵流量不足 故障原因:a、吸入或排出阀关闭;b、入口压力低;c、出口管线堵塞;d、填料箱泄漏;e、转速过低 对策:a、确认阀门是否关闭;b、检查阀门是否打开;c、确认排出量是否正常;d、紧固;大量泄露漏影响生产时,应停止运转,拆卸检查;e、检查泵轴实际转速; (3)故障现象:声音异常 故障原因:a、联轴节偏心大或润滑不良b、电动机故障;c、减速机异常;d、轴封处安装不良;e、轴变形或磨损 对策:a、找正或充填润滑脂;b、检查电动机;c、检查轴承和齿轮;d、检查轴封; e、停车解体检查(4)故障现象:电流过大 故障原因:a、出口压力过高;b、熔体粘度过大;c、轴封装配不良;d、轴或轴承磨损;e、电动机故障 对策:a、检查下游设备及管线;b、检验粘度;c、检查轴封,适当调整;d、停车后检查,用手盘车是否过重;e、检查电动机 (5)故障现象:泵突然停止 故障原因:a、停电;b、电机过载保护;c、联轴器损坏;d、出口压力过高,联锁反

齿轮油泵介绍及原理

齿轮油泵介绍及原理 一、齿轮油泵产品介绍: 1、本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同本单位联系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2、齿轮油泵不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的、含硬质颗粒或纤维的、高度挥发或闪点低的液体,如汽油、笨等。 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轮脱开啮合时在吸入侧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单级单吸油泵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而排出泵外。 二、齿轮油泵结构说明: 本产品由泵体、齿轮、前后泵盖、安全阀、轴承及密封装置等零、部件组成。 1、泵体、前后盖等零件为灰铸铁件,齿轮用优质碳素钢制作;亦可根据用户需要用铜材或不锈钢制作。 2、安全阀。 齿轮油泵自身不带安全阀,用户在使用时需自行在管路系统中安装安全阀。KCB,系列齿轮油泵在后泵盖或泵体上方装有安全阀,当泵或排出管道发生故障或将排出阀门完全关闭而产生高压和高压击时安全阀就会自动打开,卸除部分或全部的高压液体回到吸入腔,从而对泵及管道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3、轴承。

齿轮油泵全部采用DU轴承;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锡青铜轴承。&0818.3-83.3、1.1齿轮油泵采用DU轴承;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锡青铜轴承。 KCB133-960、8-60齿轮油泵有采用DU轴承,锡青铜轴承和滚动轴承三种结构,需在订货时注明。订货时未注明者均按DU轴承结构供货。 轴承为内置型式,依靠被输送介质进行润滑;011轴承和锡青铜轴承能在非润滑性介质中工作。 4、轴封。 本系列产品的轴端密封有骨架油封、机械密封及填料密封三种结构。 a.骨架油封:骨架油封的特点是维护、更换方便,成本低,但寿命较短。丁晴胶骨架油封适用于1001:以下工作环境;氟橡胶骨架油封适用于200℃以下工作环境。

高粘度齿轮泵的发展特点

高粘度齿轮泵的发展特点 齿轮泵是输送高粘度液体较为理想的设备,其应用范围广泛。 目前,尽管国内企业已生产出不少适于输送高粘度液体的齿轮泵,但由于测试手段不完善,在材料选择、泄漏与噪声防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国产高粘度齿轮泵在效率、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所使用的高粘度齿轮泵多数仍依赖进口。 国内外高粘度齿轮泵的发展特点如下: 齿轮结构 高粘度齿轮泵的齿轮常见的有直齿、斜齿、人字齿、螺旋齿,齿廓主要有渐开线和圆弧型式。通常小型齿轮泵多采用渐开线直齿轮,高温齿轮泵常采用变位齿轮,输送高粘度、高压聚合物熔体的熔体泵多采用渐开线斜齿轮。齿轮与轴制成一体,其刚性及可靠性高于齿轮与轴单独制造的齿轮泵。国外低压齿轮泵的齿轮常采用方形结构,即齿轮的齿宽等于齿顶圆直径。而高压场合使用的高粘度齿轮泵的轮齿宽度小于其齿顶圆直径,这是为了减小齿轮的径向受压面积,降低齿轮、轴承的载荷。 泵体及加热方式 一般来说,齿轮泵的泵壳越重,其耐温度、耐压强度也越高。泵体材料常采用球墨铸铁,亦可采用铸造铝合金硬模熔铸而成,或采用挤压铝合金型材加工制造。当输送的介质具有腐蚀性时,可采用成本较高的不锈钢材料。国外高粘度齿轮泵多采用含镍、铬量高的合金钢作为泵壳材料,这种材料在强度、可靠性及成本方面的综合性能较好。为解决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泵盖上开设对称的卸荷槽,或向低压侧方向开设不对称卸荷槽,吸液侧采用锥形卸荷槽,排液侧为矩形卸荷槽,卸荷槽的深度也比液压工业中所用的齿轮泵要深。 由于高粘度齿轮泵输送的介质粘度较高,为减小流动阻力,提高泵的吸液能力,必须对介质进行加热或保温。通常采用电热元件加热,可使粘性液体受热均匀。若温度波动不大,输送的高粘度液体容易发生降解时,建议采用流体加热方式,特别是排量大的齿轮泵。流体加热又分内置、外置式结构。所谓内置式是指在齿轮泵泵体或端盖的内部设计突热套,外置式则是通过螺栓将夹热套与泵体联接在一起。往夹套内通入蒸汽、导热油,还是冷却水,要根据介质具体情况而定。内置式适用于对输送液体温度均匀性要求较高,或要求对高温液体进行均匀冷却的场合。当电加热方式缺乏安全性或对温度控制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外置式结构。美国VIKING公司生产的内啮合齿轮泵,其泵头部分的夹套可以对输送流体的温度进行控制,无论是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均可带外置式夹套。

齿轮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动机知识 齿轮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齿轮泵的使用方法如下: 1、齿轮泵使用前必须检查泵和电动机的情况。例如,有无卡住和不灵活;填料是否严密;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润滑油(脂)是否适量等。尤其十分重要的是,启动前必须打开排出阀和排出管路上的有关阀门。 2、齿轮油泵在运转中禁止关闭排出阀门。其享因是液体几乎是不可压缩的。启动和运转中关闭排出阀门,会使泵或管路憋坏,还可能烧坏电动机。 在运转中应当用“听声音、看仪表、模温度”的办法随时掌握二怍情况,同时要保证各部润滑良好。 3、齿轮泵的流量调节主要是采用旁通阀门开启主进行调节。 4、禁止关闭排出阀门。齿轮泵在启动和停泵时,关闭排出阀门会将憋坏或烧坏电动机。为了安全,除了泵装有安全阀门外,在泵管路上还安装有回流管,启动时可打开回流管上的阀门,以减少电动机的负荷。 匿名 随着起重机的不断发展,传统控制技术难以满足起重机越来越高的调速和控制要求。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起重机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采用PLC取代继电器进行逻辑控制,交流变频调速装置取代传统的电动机转子串电阻的调速方式等。在选型对比基础上,本项目电动机调速装置采用了先进的变频调速方案,变频器最终选型为ABB变频器ACS800,电动机选用专用鼠笼变频电动机。在众多交流变频调速装置中,ABB变频器以其性能的稳定性,选件扩展功能的丰

富性,编程环境的灵活性,力矩特性的优良性和在不同场合使用的适应性,使其在变频器高端市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ACC800变频器是ACS800系列中具有提升机应用程序的重要一员, 它在全功率范围内统一使用了相同的控制技术,例如起动向导,自定义编程,DTC控制等,非常适合作为起重机主起升变频器使用。本文结合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设备分公司所负责维修管理的宝钢集团梅钢冷轧厂27台桥式起重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详细介绍ACC800变频器在起重机主起升中的应用。 1DTC控制技术 DTC(直接转矩控制,DirectTorqueControl)技术是ACS800变频器的核心技术,是交流传动系统的高性能控制方法之一,它具有控制算法简单,易于数字化实现和鲁棒性强的特点。其实质是利用空间矢量坐标的概念,在定子坐标系下建立异步电动机空间矢量数学模型,通过测量三相定子电压和电流(或中间直流电压)直接计算电动机转矩和磁链的实际值,并与给定转矩和磁链进行比较,开关逻辑单元根据磁链比较器和转矩比较器的输出选择合适的逆变器电压矢量(开关状态)。定子给定磁链和对应的电磁转矩的实际值,可以用定子电压和电流测量值直接计算得到。在计算中,只需要一个电动机参数―――定子电阻,这一点和几乎需要全部电动机参数的直接转子磁链定向控制(矢量控制)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大地减轻了微处理器的计算负担,提高了运算速度 。直接转矩控制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实现快速的转矩响应(不大于5ms)。 2防止溜钩控制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010届航运工程系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班级: 10级轮机工程技术 7班 姓名:蒋选马 指导老师:谭显坤 日期: 2013年5月19号 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航运工程系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专业 10级轮机工程技术班级轮机七班 姓名蒋选马学号 0811******** 论文(设计)题目: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论文(设计)纲目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

3处理措施 4齿轮泵的管理注意事项 论文(设计)开始日期 2013 年05月19日指导教师谭显坤毕业论文(设计)评语 专业 10级轮机工程技术班级轮机七班 姓名蒋选马学号 0811******** 题目: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论文(设计)篇幅: 图纸 0 张 其他附件 0 指导教师评语: 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交叉评语一、交叉评阅评语 二、评阅成绩的评分 论文评阅成绩参考标准 论文设计 内容正确性,方案可行性,论证严密性和独创性;数据处理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附件质量。工艺及过程论证、计算的正确性和严密性,方案可行性、创新性;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设计图纸的质量,文字水平及其他附件质量。 给定成绩: 交叉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设计)摘要 题目名称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指导教师谭显坤 承担人姓名蒋选马航运系轮机工程技术专业7班 摘要 通过简单的介绍齿轮泵工作原理,齿轮泵的特点和一些比较常见的故障,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故障的处理措施,并且一些齿轮泵的管理。 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意见 是否能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注:本页一式两份,分别完成中、英文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摘要 题目名称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指导教师谭显坤承担人姓名蒋选马航运系轮机工程技术专业7班

齿轮泵简介和修理

齿轮泵的简介和修理 关键词:齿轮泵工作原理流量公式间隙检修内容 前言:因齿轮泵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故已取代柱塞泵,但在修理时若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打量变差的现象,希望此文能对此类泵检修有所帮助。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它的结构很简单,其基本形式就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类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来自于管道或容器的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满这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在两齿啮合时排出。 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实际上,在泵内有很少量的流体损失,这使泵的运行效率不能达到100%,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泵体也绝不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100%地从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体损失是必然的。然而泵还是可以良好地运行,对大多数挤出物料来说,仍可以达到93%~98%的效率。对于粘度或密度在工艺中有变化的流体,这种泵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如果有一个阻尼器,比如在排出口侧放一个滤网或一个限制器,泵则会推动流体通过它们。如果这个阻尼器在工作中变化,亦即如果滤网变脏、堵塞了,或限制器的背压升高了,则泵仍将保持恒定的流量,直至达到装置中最弱的部件的机械极限。 齿轮泵的流量公式为: Q=2qZnηv 式中 Z——齿数; n——转数,转/分; ηv——容积效率,对一般的齿轮泵,其值可取为0.70~0.90; q——两齿之间坑的容积,米3。 当齿轮转动时,被吸进来的液体充满了齿与齿之间的齿坑,并随着齿轮沿外壳壁被输送到压力空间中去。在这里,由于两齿轮的相互啮合,使齿坑内的液体挤出,排向压力管。液体受挤压时,压力作用在齿轮上,给轴施加了一个径向负荷。挤压后封闭空间逐渐增大,形成负压区,外界的液体就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之下流进齿轮泵吸入口。另外,在负压区由于封闭空间容积的增大,会使液体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析出,发生与汽蚀现象类似的冲蚀作用,使齿轮表面受到破坏。正因为如此,有的齿轮泵上开有平衡孔或平衡槽。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斜齿轮;因为斜齿轮在啮合时封闭空间的容积几乎是不变的,即在其中一段容积增大时,另一段容积却在缩小。所以上述现象并不严重。 齿轮泵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自吸性能,且构造简单、工作可靠。 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对一确定的齿轮泵(尺寸D、d、b和n都是定值),其排油量也亦确定,是一个不变的定值。因而它的特性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即不管外界压力如何变化,它的排油量都是固定不变的)。又因为齿轮泵的出口和入口是隔绝的,所以在外界需用油量减少时,会引起出口管道的压力急剧升

齿轮泵工作原理和结构

齿轮泵工作原理以及结构 齿轮泵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下面以外啮合齿轮泵为例来剖析齿轮泵。 液压齿轮泵主要包括:高压定量齿轮泵,高压双联齿轮泵,润滑泵,化工泵,双向齿轮马达,齿轮泵附调压阀,齿轮泵附升降阀。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它是分离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和泵体7,泵体7内装有一对齿数相同、宽度和泵体接近而又互相啮合的齿轮6,这对齿轮与两端盖和泵体形成一密封腔,并由齿轮的齿顶和啮合线把密封腔划分为两部分,即吸油腔和压油腔。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12和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图3-3 外啮合型齿 轮泵工作原理 CB—B齿轮泵的结构如图3-4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这时轮齿

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 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齿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的剪切流动又和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应避免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0.13~0.16mm。 为了防止压力油从泵体和泵盖间泄露到泵外,并减小压紧螺钉的拉力,在泵体两侧的端面上开有油封卸荷槽16,使渗入泵体和泵盖间的压力油引入吸油腔。在泵盖和从动轴上的小孔,其作用将泄露到轴承端部的压力油也引到泵的吸油腔去,防止油液外溢,同时也润滑了滚针轴承。 图3-4 CB—B齿轮泵的结构 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8-前泵盖 9-螺钉 10-压环 11-密封环 12-主动轴 13-键 14-泻油孔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 齿轮泵存在的问题 1、齿轮泵的困油问题 齿轮泵要能连续地供油,就要求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ε大于1,也就是当一对齿轮尚未脱开啮合时,另一对齿轮已进入啮合,这样,就出现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的瞬间,在两对

齿轮泵的注意事项

对于一台齿轮泵的转速,实际上是有限制的,这主要取决于工艺流体,如果传送的是油类,泵则能以很高的速度转动,但当流体是一种高粘度的聚合物熔体时,这种限制就会大幅度降低。 齿轮泵的注意事项 一、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台完整的齿轮泵包括马达、减速器、联轴器和泵头几部分,泵头部分由泵壳、前后侧盖、齿轮轴、滑动轴承和轴封构成。高温齿轮泵属于正位移泵,工作时依靠主、从动齿轮的相互啮合造成的工作容积变化来输送熔体。工作容积由泵体、齿轮的齿槽及具有侧板功能的轴承构成。 当齿轮如图1所示方向旋转时,熔体即进入吸入腔两齿轮的齿槽中,随着齿轮转动,熔体从两侧被带入排出腔,齿轮的再度啮合,使齿槽中的熔体被挤出排出腔,压送到出口管道。只要泵轴转动,齿轮就向出口侧压送熔体,因此泵出口可达到很高的压力,而流量与排出压力基本无关。二、提高运行寿命的措施 1、因泵体在高温下运转,故冷态安装时配管上应设铰支座,以防升温后配管位移。 2、联轴节必须在泵体升温后热找正,以避免运转时造成附加力矩。 3、泵出口压力测点要设联锁停止报警,否则,一旦排出管道受阻,易造成泵体损坏。 4、泵起动时,在出口无压力形成时,不可盲目提速,以防止轴或轴承过早损坏。 5、清洗移液时,不要用泵输送清洗液,应拆下内件,移液结束后再安装,以免泵内混入异物。 6、泵体热媒夹套的温度可稍低于前后夹套管的热媒温度。因为熔体粘度与剪切率成递减函数关系,齿轮的挤压,轴承的剪切将使熔体温度经过泵后上升3~5℃,降低热媒温度可防止熔体降解。资料表明,通过降低轴承区的温度,可大大增加轴承的承载能力,不需要更换大容量的泵,仅仅通过增加转速就可使用齿轮泵的输出能力增加50%。 7、提速要缓慢进行,不要使前后压力急剧上升,以免损坏轴承或使熔体堵塞润滑通道。 8、齿轮泵出口后面的熔体过滤器要定期更换,不要长期在高压乃至压力上限运行。 9、定期更换轴承可节省检修费用。当发现轴或轴承内表面磨损量接近硬化层的厚度时,可将轴打磨后再次使用,而只更换轴承,这可使泵轴的寿命延长8~10年。 10、如遇停电或热媒循环中断超过3Omin,则应将泵解体清洗后重新组装,以免因熔体固化、裂解等造成轴承润滑不畅而使泵损坏。 三、运行管理 1、日常维护 (l)齿轮泵的解体和清洗,升、降温,起停都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2)应注意保持增压泵人口压力的稳定,使其具有稳定的容积效率,以有利于泵本身运行和下游纺丝质量的稳定。

液压泵、齿轮泵的拆装

液压泵、齿轮泵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范围的了解,理解选择液压泵的原则和主要拫据。 二、实验仪器 齿轮泵、叶片泵、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等拆装工具。 三、实验内容齿轮泵的拆装 在各类容积式液压泵中,齿轮栗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容易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中低压系统中。它的缺点是容积效率低、轴承载荷大,此外,流量脉动、压力脉动和噪音都比较大。 叶片泵的拆装 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运转平稳、输油量均匀、噪音小、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中低压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结构、工艺材料的改进,叶片泵正向中高压和高压方向I 发展。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吸油性能较差,对油液的污染较敏感。 柱塞泵的拆装(没做) 柱塞泵分为径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两种:(1)径向柱塞泵性能较稳定、工作较可靠,但自吸能力差、径向尺寸大、结构复杂、价格髙。(柱塞数多为奇数)(2)轴向柱塞泵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惯性小、容积效率高,但轴向尺寸较大、轴向作用力也大,结构复杂、价格高。柱塞泵多用于需要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液压系统中。四、实验步骤 利用提供的拆装工具,按顺序拆装液压泵,并记录拆装顺序。 了解完泵的结构后,按顺序将泵装配复原。 检查装配完的泵,零件不可多一件,也不可少一件 齿轮泵: 拆装步骤如下: (1) 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紧固螺栓,之后取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 (2) 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_ (3) 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 (4) 裝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变量齿轮泵

变量齿轮泵 业升级已经变得必要。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制造业将移往中西部地区。这也正在发生,而经济增长由此在这些地区加速。当然,由于这些原因,一些制造业将离开中国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最后,技术创新和升级是至关紧要的。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实施了“市场换技术”政策。然而,这被看做是一个失败,因为很少有真正的技术转让。与此同时,诸多行业市场已经被外国企业占据。面对改变的压力,在国际并购方面政府变得更加谨慎和有保护倾向,特别是在重型机械制造和装备制造产业。相对于自然资源,中国对技术更加饥渴,并最终意识到技术领先,需要依靠其自身的科技。 那么,工业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怎样理解中国的工业化过程? 工业化通常从劳动密集型部门开始,然后转向资本密集部门,比如重化工部门,然后转向技术密集部门,比如机械和电子工业。工业化发展的顺序,伴随着经济体中工业领导部门的变化。 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国家,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工业化经济。 第一,发展中国家阶段,工业制造业基于初级和农业产品,作为其核心的竞争力。初级商品,比其他制造业和机械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第二,年轻的新工业化经济(NIE)阶段,其他制造业比初级商品变得更加富有竞争力,但初级商品依然超过机械业处于领导地位。第三,成熟的新工业化经济阶段,其他制造业赶上初级产品业,且获得了总体的领导地位。 第四, 【KCB/2CY型齿轮油泵】产品: 【KCB/2CY型齿轮油泵】产品简介: 2CY、KCB齿轮式输油泵: 1、本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同本单位联系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2、本泵不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的、含硬质颗粒或纤维的、高度挥发或闪点低的液体,如汽油、笨等。 【KCB/2CY型齿轮油泵】型号意义: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齿轮泵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下面以外啮合齿轮泵为例来剖析齿轮泵。 液压齿轮泵主要包括:高压定量齿轮泵,高压双联齿轮泵,润滑泵,化工泵,双向齿轮马达,齿轮泵附调压阀,齿轮泵附升降阀。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它是分离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和泵体7,泵体7内装有一对齿数相同、宽度和泵体接近而又互相啮合的齿轮6,这对齿轮与两端盖和泵体形成一密封腔,并由齿轮的齿顶和啮合线把密封腔划分为两部分,即吸油腔和压油腔。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12和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图3-3 外啮合型齿轮 泵工作原理 CB—B齿轮泵的结构如图3-4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

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 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齿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的剪切流动又和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应避免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0.13~0.16mm。 为了防止压力油从泵体和泵盖间泄露到泵外,并减小压紧螺钉的拉力,在泵体两侧的端面上开有油封卸荷槽16,使渗入泵体和泵盖间的压力油引入吸油腔。在泵盖和从动轴上的小孔,其作用将泄露到轴承端部的压力油也引到泵的吸油腔去,防止油液外溢,同时也润滑了滚针轴承。 图3-4 CB—B齿轮泵的结构 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8-前泵盖 9-螺钉 10-压环 11-密封环 12-主动轴 13-键 14-泻油孔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 齿轮泵存在的问题 1、齿轮泵的困油问题 齿轮泵要能连续地供油,就要求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ε大于1,也就是当一对齿轮尚未脱开啮合时,另一对齿轮已进入啮合,这样,就出现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的瞬间,在两对齿轮的齿向啮合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容积,一部分油液也就被困在这一封闭容积 中〔见图3-5(a)〕,齿轮连续旋转时,这一封闭容积便逐渐减小,到两啮合点处于节点两侧的对称位置时〔见图 3-5(b) 〕,封闭容积为最小,齿轮再继续转动时,封闭容积又 逐渐增大,直到图3-5(c)所示位置时,容积又变为最大。在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上升,使轴承上突然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使泵剧烈振动,这时高压油从一切可能泄漏的缝隙中挤出,造成功率损失,使油液发热等。当封闭容积增大时,由 于没有油液补充,因此形成局部真空,使原来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气分离出来,形成了气 泡,油液中产生气泡后,会引起噪声、气蚀等一系列恶果。以上情况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这种困油现象极为严重地影响着泵的工作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齿轮泵安全操作规程

1齿轮泵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 1.目的:保障齿轮泵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保养,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且 安全稳定的运行。 2.流程 2.1操作流程: 2.1.1启动前检查全部管路法兰、接头的密封性,要求严密不漏。 2.1.2盘动联轴器,无憋劲才能启动。 2.1.3首次启动应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启动前应全开吸入和排出管路中的阀门,严禁阀门关闭时启动。 2.1.4验证电机转动方向,转向正确后方可启动。 2.1.5在运转过程中注意轴承和泵体各部位温度,首次启动应不超过80℃,发现泵和电机的声音异常或电流表指针迅速的上升,应立即停车检查。 2.1.6停车时先关闭电机后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3.维护和保养规程 3.1经常检查泵及电机如发现异常,应停机检查 3.2长期停止使用应拆卸清洗,并作防锈处理。 3.3密封机构若泄漏过多,应压紧压盖或拆开维修。 3.4定期检查零配件,若损坏,更换零配件。 4.故障及原因 4.1泵流量降低或不出液原因可能是: 4.1.1泵内没灌油. 4.1.2吸上高度超过允许吸上高度。 4.1.3吸入接管漏气。 4.1.4旋转方向不对。 4.1.5吸入或排出管阻力过大。 4.1.6泵转速不够。 4.1.7安全阀密封泄漏,液体大量回流。 4.1.8液体内含有大量气体或过滤网堵塞。 4.2泵的密封部分泄漏量大原因可能是: 4.2.1填料密封盖没压紧。 4.2.2密封圈磨损或安装偏斜。 4.2.3机械密封摩擦付端面不平或装配歪斜。 4.3泵发出异常声音原因可能是: 4.3.1齿面磨损或创伤。 4.3.2泵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而发生汽蚀。 4.3.3轴承磨损。 4.4电机所需功率过大原因可能是: 4.4.1输送的液体粘度过大。 4.4.2排出管阻力过大。 4.4.3液体不干净,使泵发生研磨。 4.4.4转速超出规定值。 对于一台齿轮泵的转速,实际上是有限制的,这主要取决于工艺流体,如果传送的是油类,泵则能以很高的速度转动,但当流体是一种高粘度的聚合物熔体时,这种限制就会大幅度降低。

液压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液压齿轮泵呢? 一般计算公式 泵是指运输液体或让液体增多压力的机械元件。它把原动机的机械元件能或别的外部能量输送给液体,让液体能量增多。 泵主要用来运输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与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以运输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泵一般可以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与别的类型泵三类。除了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以以按别的方法分类与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以分为电动泵与水轮泵等;按结构可以分为单级泵与多级泵;按用途可以分为锅炉给水泵与计量(度量衡)泵等;按运输液体的性质可以分为水泵、油泵与泥浆泵等。 泵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变化关系,可以以画成曲线来表示,叫做泵的特性曲线,每一台泵都有自己特定的特性曲线。 二、泵的定义与历史来源 运输液体或让液体增多压力的机械元件。广义上的泵是指运输流体或让其增多压力的机械元件,包括某些运输气体的机械元件。泵把原动机的机械元件能或别的能源的能量传给液体,让液体的能量增多。 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与生产都十分重要。古代已有各种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链泵(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前17世纪)、辘轳(前11世纪)、水车(公元1世纪),以及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等。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西比乌斯发明了最原始的活塞泵-灭火泵。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4叶片滑片泵的记载,以后陆续出现了别的各种回转泵。1689年,法国的D.帕潘发明了4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1818年,美国出现了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与蜗壳的离心泵。1840~1850年,美国的H.R.沃辛顿发明了泵缸与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泵的形成。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泵相继发明,让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以能。随后,各种泵相继问世。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围与应用也日渐扩大。 三、泵的分类依据 泵的种类繁多,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①动力式泵,又叫叶轮式泵或叶片式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用,把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让液体的动能(为主)与压力能增多,随后通过压出室把动能转换为压力能,又可以分为离心泵、轴流泵、部分流泵与旋涡泵等。 ②容积式泵,依靠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把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让液体的压力增多至把液体强行排出,根据工作元件的运动形式又可以分为往复泵与回转泵。③别的类型的泵,以别的形式传递能量。如射流泵依靠高速喷射的工作流体把需运输的流体吸入泵后混合,进行动量交换以传递能量;水锤泵利用制动时流动中的部分水被升到一定高度传递能量;电磁泵是指让通电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而实现运输。另外,泵也可以按运输液体的性质、驱动方法、结构、用途等进行分类。 四、泵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从泵的性能范围看,巨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可以达几十万立方米以上,而微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则在几十毫升以下;泵的压力可以从常压到高达19.61Mpa(200kgf/cm2)以上;被运输液体的温度最低达-200摄氏度以下,最高可以达800摄氏度以上。泵运输液体的种类繁多,诸如运输水(清水、污水等)、油液、酸碱液、悬浮液、与液态金属等。 在化工与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与成品大多是指液体,而把原料制成半成品与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泵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运输液体与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

摆线齿轮泵

摆线齿轮泵 持把节能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实施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问:政府将采取哪些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答:《决定》提出六个方面的重要措施。一是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节能不仅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首先要着眼于宏观节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立足节约能源推动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和地区布局,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能源浪费。推动业加快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整体水平。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对企业搬迁改造严格能耗准入管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二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包括强化工业节能、推进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抓好农村节能、推进政府机构节能等。三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节能优先,效率为本,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根本性措施。加快 【KCB/2CY型齿轮油泵】产品: 【KCB/2CY型齿轮油泵】产品简介: 2CY、KCB齿轮式输油泵: 1、本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同本单位联系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2、本泵不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的、含硬质颗粒或纤维的、高度挥发或闪点低的液体,如汽油、笨等。 【KCB/2CY型齿轮油泵】型号意义:

熔体泵在平行同向双螺杆机组中的技术研发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及经费预算项目名称熔体泵在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组中的技术研发企业名称南京杰亚挤出装备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签名) 项目负责人电话 项目起止时间 2015 年 10 月至 2017 年 3 月 填报日期年月日 江苏省科技厅2006年制

一、立项依据 1.项目开发的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仍随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而快速增长。但是国内塑料制品的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生产和销售的一些方面都不是很完善,因此,加快塑料制品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要求更为显著,又因为塑料制品具有特殊的生产工艺,对塑料挤出工艺的技术要求,则成为塑料制品行业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由于挤出机的出口压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大波动,必能会影响制品的尺寸精度以及废品率,尤其是对于一些成本较昂贵的原料,使用熔体泵更为必要,更有价值。这将是今后十几年的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塑料挤出工艺的性质,决定了物料必须保证在高压状态下输送到挤出机头。随着机械工业的日益发展,熔体泵在国内市场逐渐地被行业人士所采纳应用。本项目将针对熔体泵对于平行同向双螺杆机组在化纤、造粒、塑料薄膜、片材、板材、型材、管材、电线电缆、拉丝、复合挤出等生产线上的具体的作用,深入了解熔体泵对于平行同向双螺杆设备的生产能力、生产精度、对于机组设备的损耗程度以及实际使用能耗的表现。 2.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熔体泵挤出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取得了高速发展,它在塑料挤出加工业的应用已涉及造粒、挤板(片、膜)、挤管、吹膜、挤出涂敷、型材挤出、连续吹塑等领域,加工的材料几乎涉及所有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它聚合物。广泛采用熔体泵挤出技术已成为塑料挤出加工业的主流。近年来,国内引进的熔体泵挤出设备明显增多国内开始注意应用熔体泵挤出技术,熔体泵挤出设备的国产化现已起步,相关技术方面的科研开发工作也在进行。但总体来看,无论是用量还是技术水准,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尽快缩短这方面的差距,还需国内同行做相当的努力。将螺杆挤出机与熔体泵串联到一起使用,是应用熔体泵挤出技术的一个主要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