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导学案

元素导学案
元素导学案

课题2 元素

学习目标:

⒈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难点)。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⒉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重点)

3. 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元素?

2、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元素分为哪三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两位的是哪两种?

4、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有哪几层含义?

5、从元素周期表中你发现了那些规律?

学习研讨: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

问题: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

2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你给元素下定义:

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水是由组成的,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例: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2、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和元素。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阅读 P71图4-4 P72资料,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地壳中元素含量(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的:、、、

二:元素符号:1写法: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种类,为宏观意义):②表示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

思考:1、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如:两个氢原子:;三个铁原子:。

结论:

注意: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迷惑的问题?

评价样题:

1.元素符号组合游戏: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Ⅰ:A B C M NⅡ:a u e l g

2.如图,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①②

③④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5.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种元素组成。

6.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7.日常生活中的加碘食盐、高钙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8.下列关于NaNO2 、 Na2O2 、 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9..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

A.是纯净物

B. 是混合物

C. 不是化合物

D. 是单质

10.有一则饮品广告称:"本品纯属天然制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三河一中高三物质结构系列导学案(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知识回顾】(必修2) 1.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族是指 2. ,叫做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必修2)中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等的周期性变化。 【预习导学】 写出锂、钠、钾、铷、銫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和氦、氖、氩、氪、氙的电子排布 式。 锂:氦: 钠:氖: 钾:氩: 铷:氪: 銫:氙: 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来?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周期系 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每到出现,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 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元素周期系中的一个个周期。可见,元素周期 系的形成是 [讨论与探究]请运用构造原理解释为什么周期系中每一周期里元素的数目并不总是一样 多(分别是多少)?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请认真思考课本14~15页的6个科学探究!

(1)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每周期具有元素的数目分别为 一二三四五六七通式开头元素电子排布式 结尾元素电子排布式 第一周期结尾元素只有一个能级,个电子,所以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列, ①价电子层: ②价电子:价电子层上的电子。 ③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填“相等”或“不相等”或不知道) (3)s区有个纵列,d区有个纵列,P区有个纵列;从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可 以看出,s区、d区、ds区的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最外层的及的d电子,呈现金属性,所以s区、d区、ds区都是金属。 【归纳】 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价电子数等于序数。 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n-1)d1~10ns1~2;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 ds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价电子总数等于所在的序数; p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价电子总数等于序数。 (4)元素周期表可分为族、族、族和族:从图1—16可知,副族元素(包括区和区。 区的元素)介于s区元素(主要是元素)和区(主要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处于由元素向元素过渡的区域,因此把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s区p 区 d 区ds 区 f 区分区原则 纵列数 是否都是金属 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主族主要含区,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第四单元导学案 13 白鹅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展示图片: 师:看到这些白鹅,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白鹅很美丽。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起一首古诗—— 生:背诵《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师:同学们背的真好,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谁来黑板上画一画? 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 师: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师:现在我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请同学们翻开书63页,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生评论。

3.师: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你们看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 师:这课的生字词语特别多,而且很不容易读正确,因此现在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一读,开始吧!学生同桌互读 2.板书:头颈狂吠倘若一丝不苟脾气厉声呵斥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供养不周净角奢侈譬如侍候窥伺 大模大样三眼一板 教师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词语,并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及“角”“供”多音字。 3.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我想问老师“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 师: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奢侈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平时我们学课文时都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生:查字典。 生:联系上下文。 生:请教同学。 师:那就请同学们,通过刚才说的3种方法自己把生词弄明白。 学生自主学词。 4.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生词的问题是不是解决了。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提示:

标点符号复习导学案

标点符号复习导学案 找出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规范的地方进行修改,并总结用法。 一、引号 1、明朝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黄道婆因辛苦织布而积劳成疾,返回乌泥泾数年后便猝然谢世,村民“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 2、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4、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冒号: 4、人走茶凉伤感吗?不伤感!真正伤感的是:人走了,把我的茶杯也骗走了;王小波先生的这句经典话语让人回味不已。 5、2、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6、3、“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7、4、“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8、5、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9、6、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号: 10、1、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11、2、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12、3、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13、4、“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2、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B.“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

201x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4.2 圆的基本性质 24.2.1 圆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4.2 圆的基本性质 24.2.1 圆 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学习目标】 1.圆的定义、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相关概念. 2. 经历探索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相互合作交流的精神.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圆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概念。 难点:圆的相关概念的理解。 【课前预习】 1.圆的半径为r ,直径为R ,则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为R =2r . 2.圆的半径为r ,直径为R ,则圆的周长为2πr =πR ,面积为πr 2 =14πR 2. 3.在平面内,线段OP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则另一个端点P 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P 叫做半径. 4.圆可以被看成:平面内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r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5.平面上一点P 与⊙O(半径为r )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点P 在⊙O 上?OP =r ; (2)点P 在⊙O 内?OP <r ; (3)点P 在⊙O 外?OP >r . 6.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7.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8.同圆中:(1)半径相等;(2)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9.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条弧都叫做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 10.由弦及其所对弧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11.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等圆的半径相等. 12.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2、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学习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准备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 2、怎样书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有什么关系? 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碱金属原子序数周期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锂 3 二1s22s1或[He]2s1 钠_____ 三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钾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铷_____ 五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1或[Kr]5s1 铯_____ 六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6s1或[Xe]6s1 2 随着元素原子的_______递增,每到出现_______,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_______,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数逐渐增多,最后达到___个电子,出现_______;然后又开始由_______到_______,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周期系。 3.元素周期表 (1) 周期 ①每周期所含元素种数:从第一到第七周期种类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周期开头及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开头元素______________,结尾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族 ①纵列与族 纵列序数 1 2 3 4 5 6 7 8~10 族ⅠA ⅡA ⅣB ⅤB 纵列序数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族ⅠB ⅡB ⅣA ⅤA ②价电子层元素的___________ ________简称“价电子层”,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4.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32- p33的内容,学习例1和例2,进一步复习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小数的产生。 2、明白小数的意义。 3、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4、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重难点: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一、自主学习 1、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3、出示例1、(1)把1m 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dm 是10 1 m 就是0.1m, 3份是 3dm 是103m 就是0.3m ,7份是7dm 是10 7 m 就是0.7m 。 (2)把1m 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cm 是100 1 m 就是0.01m, 3份是3cm 是 1003m 就是0.03m ,7份是7cm 是100 7m 就是0.07m 。 (3) 把1m 平均分成1000份。1份是1mm 是1000 1 m 就是0.001m, 3份是3mm 是10003m 就是0.003m ,7份是7mm 是1000 7m 就是0.007m 。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二、 合作探究。 1、出示例2小长颈鹿身高1.8m,成年雄长颈鹿身高5.63m , 写作: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 2 . 378 2、说出各位数表示什么?是什么位?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学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学案 一、标点符号种类与形式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金题引路: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0XX年高考江苏卷)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0XX年高考天津卷) 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

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三、用法讲解: 点号的用法:句号、问号、叹号三种点号都是表示句末的停顿和全句的语气的,叫做句末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点号都是表示句中停顿的标点称为句中点号。 1、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误用类型: (1)、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数字连用时如表实指,应用顿号;但如表概数则不能用顿号。如: 1、(福建卷第5题A项)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2)并列短语之间误用逗号 并列的短语如果是主谓短语或后面跟上语气词时须用逗号,否则使用顿号。如: 2、(吉林卷第5题C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3)、大的并列成分之间误用顿号 并列的词语(成分)之间再有并列词语(成分)时,大的并列成分间用逗号,小的并列成分间用顿号。如: 3、(江苏卷第3题B项)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4).非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误用了顿号。如: 4、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

元素周期律---学案.pdf

《元素周期律》学案授课人:孙燕红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元素周期律。 2、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抽象的方法。 3、初步形成世界是有规律的,并且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学习方法:归纳推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二、元素周期律

学与问: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与原子半径的周期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小结: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规律性变化(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 (Ⅰ)实验探究元素的金属性(Na、Mg、Al)强弱 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验证Na、Mg、Al的金属性强弱 小结: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 (2) (3) 实验探究一:

自主探究 知识迁移: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A.NaOH B.Al(OH)3C.Fe(OH)3D.RbOH (Ⅱ)元素的非金属性(Si、P、S、Cl)强弱 请阅读课本16页表三,总结: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同主族从下到上,非金属性逐渐。小结: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 (2) (3) 知识迁移: PH3、H2S、HC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HClO4、H2SO4、H3PO4的酸性逐渐。 归纳: 通过以上对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归纳总结: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知识线 能力提升: 方法线 创新应用: 1、原子序数从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A.电子层数 B.原子半径 C.最外层电子数 D.化合价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熔点增高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越不稳定 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 C、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D、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金属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5、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2O>HF>NH3 B、原子半径:Na>Al>S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金属性:Al>Mg>Na 6、同一周期的X、Y、Z三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H2YO4、HZO4,则: (1)X、Y、Z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 (2)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它们稳定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 2. 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学习重难点: 1.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2.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位。 2、是由3个( )、2个( )、8个( )组成的。 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 填小数或分数。 104米=( ) 米=( ) 1000 76米=( ) 100 27=( ) =( ) =( ) 二、【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第38页(例1、例2)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学生观察米尺)

问题: 这里的元和元各表示多少钱呢 元和元,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元就表示2元5角0分,元就表示2元5角,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3、比较和的大小 是3个 ;是30个 ,也就是3个 。 2 、比较、和的大小 问题:1. 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监控:因为1dm =10cm = 00mm , 问题: 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因为1dm =10cm =100mm ,

所以=。 因为 1分米= ()厘米=()毫米所以米= ()米= ()米 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自主探究】 1. 把和化简 (1)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 (2)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 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是70个(),是7个(),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小数性质的应用: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o”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课堂练习

标点符号之点号学案 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1答案 B【解析】A项“模型”应该在引号外;C项去掉冒号;D项“科技下乡活动”后的顿号改为逗号。本题A项迷惑性较大,考查引号的基本用法;B考查冒号和句子层次;C项考查冒号的统辖范围,较为简单;D项考查句子的内部层次中顿号与逗号的区别,注意“形式多样”与“内容独特”并列。 2【答案】D【解析】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 项不用问号;C.两岸携手与共渡难关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复习时应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熟知标点符号的易错点,答题时方可有备无患。 一、顿号 1、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同一层次,大的并列词语间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2、集合词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不用顿号 3. 相邻数字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4.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5. 并列的词语后有语气词,使停顿语气变长,不用顿号,用逗号。 6.成份较长的并列词语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7. 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二、分号 总结归纳 1、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 2分句中已用句号不能再用分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3有时为了使句意紧密,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的多重复句内第一个层次间也用分号。 4分条陈述时,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分句之间都可用分号。本词典作了如下修订:一、加了一千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不确之处;三、补充了一些例子。 三、冒号 1、一个句子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2、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末。 3、没有用原话(间接转述或部分引用)的,都不用冒号。 4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一般用冒号,“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用句号。 四、问号 1、非疑问句不用问号。有的句子中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所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末尾不能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一般是在最后一个选择项的后边用问号,其余的用逗号. 3倒装句中间用逗号,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4、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强调每一个选择项的独立性时,可以在每个选择项的后边都用问号。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不表选择,不是让你选择其中的一项,作者肯定前者,否定后两个,所以各项中间用问号) 5、非选择问句,有几问就用几问号表连续问的句子中间都用问号, 补充区别选择问句与连续问句。前者实际上只有一个疑问,只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回答;而后者则连续几个疑问,要求对所有问题都作出回答。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五) 感叹号 1、作用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或语气较强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 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⑵你给我出去!(祈使句语气较强,末尾叹号正确) ⑶看你这记性,你怎么忘了呢!(反问句末,语气较强,用叹号正确) 2、使用感叹号应注意的问题 主谓倒装,感叹号放句子末尾。例如:多壮观啊,黄果树瀑布!你放着吧!祥林嫂

【 精品导学案】高中化学 1.1.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二 (2)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了解碱金属、卤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了解碱金属、卤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碱金属、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并能初步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进行解释。 4.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本课时内容较多,可以把碱金属和卤素的实验作为复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完成,课堂上要控制好学生实验的时间,花一部分时间用于师生共同总结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一、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①Li、Na、K、Rb、Cs,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含有②1个电子,在周期表中位于③第ⅠA族,从上至下,电子层数逐渐④增多,原子半径逐渐⑤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⑥减弱,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渐⑦增强,因此它们的金属性逐渐 ⑧增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锂在氧气中加热:⑨4Li+O22Li2O; (2)钠在氧气中加热:⑩2Na+O2Na2O2; (3)钾与水的反应:2K+2H2O2KOH+H2↑。 二、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F、Cl、Br、I、At,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含有7个电子,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ⅦA族,从上至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它们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写出卤素单质的化学式、状态和颜色: 卤素单 化学式状态颜色 质 氟F2气态淡黄绿色 氯Cl2气态黄绿色 溴Br2液态深红棕色 碘I2固态紫黑色 3.比较卤素单质与氢化合的条件,并分析由此能得出的结论:

卤素单质 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与氢气化合的产物 结论 氟 阴暗处能反应 HF 与氢气化合越来越难,生成的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 氯 光照或点燃 HCl 溴 加热至一定温度 HBr 碘 不断加热 HI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Cl 2+2NaBr 2NaCl+Br 2; (2)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 2+2KI 2KCl+I 2; (3)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Br 2+2KI 2KBr+I 2。 1.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依次增大的吗? 【答案】整体上依次增大,但钠的密度比钾大。 2.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锂也能保存在煤油中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保存在煤油中会浮在煤油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因此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通常封在石蜡里。 3.结合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性质,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同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答案】碱金属单质都有较强的还原性,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卤素单质都有较强的氧化性,都能与氢气化合生成对应的氢化物。 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分别取绿豆大的钠、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盛有水的表面皿中,其现象是 。 【实验2】①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加入盛有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CCl 4,再振荡、静置。其现象是 。 ②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加入盛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CCl 4,再振荡、静置。其现象是 。 ③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CCl 4,再振荡、静置。其现象是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帮助他完成实验现象。 (2)锂、钠、钾、铷、铯中, 与水反应最剧烈。 (3)根据氯、溴、碘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实验1:钠、钾与水反应的现象相似,钾与水反应更剧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小数的性质一导学案西师大版

小数的性质(一)

二、自学教材,感知目标。 自主学习:课本第53页,理解并记 忆小数的性质. 思考: 在0.3的后面添上1个0、2个0、3个0,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把0.02中间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用图画一画 或举例说明) 三、合作探究、教师精讲 探究一:小数的性质 (1)小组内探究交流: 1.除了书上的证明方法,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0.3=0.30=0.300吗? 2. 把0.02中间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用图画一画或举例说明)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3)在学生回答后 教师精讲 引导阐明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这里要注意一定要是在小数的末尾,若在小数的中间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是要变的 探究二:如何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数的改写.学生自学教材,思考:理 解并记忆小数的性质。 去掉小数中间的0和去掉 小数末尾的0有什么区 别?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吗? 自学中发现自己存在的 问题。 合作探究中向同学学习, 解决自己自学中的问题。 养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的好习惯。 自学中发现自己存在的 问题,对难以解决的问 题,小组内交流讨论,相 互帮助解决。 设计思路:学生通过自 己自学,在亲历、体验 的过程中感悟小数的性 质。

(1)小组内探究交流: ①怎样改写?为什么可以这样改 写? ②”10”这个整数怎样改写成两位小数?小数点的位置应该写在哪里?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3)在学生回答后 教师精讲 改写小数位数的前提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 四、巩固新知〔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小组内点评,再全班订正. 2. 完成练习十四第1、2、3、4题。小组内点评,再全班订正. 五、达标测试 当堂检测 1、填空: ()的()添上()或去掉(),小数的大小(),这叫做小数的性质。2、化简下面各数。 0.40 = 2.900= 12.000= 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教师精讲帮助学生把新 知系统化、规范化。 层次练习,使不同层次学 生能掌握知识,对学习有 兴趣。 巩固练习,是学生及时 巩固新知,使只是掌握 更牢。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亲爱的同学: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你对此又有怎样的解读?这一单元,我们将跟随六位爱国人物,从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感受他们内心深厚的爱国情怀。一、单元概览 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介绍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时的坚强精神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革命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革命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战争中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品质,赞扬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意志坚强、处处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且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最终形成习作:《他了》。 二、自主学习 下面,我们就要深入地自学课文了。你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和资源,开始深入地自学课文啦!以下网络资源推荐你收藏。 1. “人教点读”APP,在线点读课文。 2.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你可以同步获取在线课堂中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视频,知识点以及练习。 3. 古诗文网网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0170212.html,/可以查到课本中古诗的作者、注释、赏析等资料。 9.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会认“仞、岳”等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书写会写字“仞、岳、摩、遗”等6个生字;会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中化学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选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时间 2020 — 2020学年上学期周 【课标要求】 1. 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 2. 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3. 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4. 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 1.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族是指 2. ,叫做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必修2)中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等的周期性变化。 【复习】 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课前练习】完成下表: 【科学探究】教材P14 考察(观察)元素周期表,探究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共有几个周期?每个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写出每个周期开头第一个元素和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的通式。为什么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纵列?周期表上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简称“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是否相等? 3.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课本图1-16所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为什

么s区(H除外)、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 4.元素周期表可分为哪些族?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5.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 6.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 【归纳】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ds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价电子总数等于所在的列序数;p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价电子总数等于主族序数。 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1.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决定所在周期数 周期数= (钯除外)46Pd [Kr]4d10,最大能层数是4,但是在第五周期。 2.外围电子总数决定排在哪一族如:29Cu 3d104s1,10+1=11尾数是1所以,是IB。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原子结构以及递变规律的具体体现。 【思考】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布在哪个横行,由什么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哪个列由什么决定? (分析周期表着重看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及价电子总数与族序数的联系。) 【学与问】1.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周期表中的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 【典例解悟】1.

认识小数导学案

《小数的组成》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P30页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6—10 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能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 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训练思维灵活性,培养热爱数学的品质。 学习重点: 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自学导引: 一、 自主探索 自学例3,例4 (1)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百? (2)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 (3)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4)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A 、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 位,右边第一位是 位。 B 、百位和百分位分别在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通过自学两个例题,除了有很大收获外, 还有什么疑惑需明天和

同学讨论的请想好写下来: 二,尝试达标: 1、小数是由()部分和()部分和()组成的,整数部分最低位是()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 2、1克就是把1千克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用分数表示是()千克,用小数表示是()千克。 3、()0.01是0.1,10个()是0.01,10个0.1是()。 0.35里有()个0.01,有()个0.001。

课后巩固 1、3厘米是一米的(),用小数表示是()。 2、万位在小数点的()边第()位,万分位在小数点的()边第()位。 3、0.825是由8个(),2个(),5个()组成的。 4、判断 (1)小数点的右边第二位是十分位。() (2)0.05表示百分之五。() (3)0.145里有个145个0.1 。()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P34-35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1---5题。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实践能使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培养善于探索的精神。 自学导引: 自学例5: 1、说出结果。0.3元=0.30元为什么? 2、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3、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自学例6 (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它的的末尾添上“0”使其大小不变? 通过自学两个例题,除了有很大收获外,还有什么疑惑需明天和同学讨论的请想好写下来: 二、尝试达标 1、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 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12.212.02102.0200102.02 ○○○○ 2、判断题。(打“√”,错的打“×”) (1)0.080=0.8() (2)4.01=4.100() (3)6角=0.60元() (4)30=30.00()

第四单元语文导学案

13.散文家谈散文-- 白鹭第1学时导学案 定向导学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2.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镶嵌( ) 嗜好( ) 赦免( ) 长喙( ) 蓑毛( ) 铿锵( )( ) 2.对《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种是( )。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 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 3.猜谜语,打一动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合作交流 阅读《白鹭》,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 (点拨:诗的语言凝练优美,富有音乐性。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感情强烈。白鹭的形体优美,文中对白鹭在不同地点和时间的活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它优美的姿态,又揭示了它丰富的内涵,展示了它平凡而高洁的性格,因此它具有诗一样的形式和内容美。)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 3.用简洁语言概括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4.最能概括白鹭的美的一句话是哪两句? 5.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6.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质疑探究:通过学习,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小结检测 1.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 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3.《白鹭》的第⑤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散文的原因是什么?(用《关于散文〈白鹭〉》原文回答) 5. 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 (温馨指津:借物抒情的散文往往由赞美物到赞美人,对物的感情其实就是对这种人的感情,回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联系这一点。) 学习反思: 13.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第2 学时 定向导学 1.认识《白鹭》抓住对象“神”的特点加以表现而不拘泥于具体实在的描写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2.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和《关于〈白鹭〉》的写作特点及其好处。 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永( ) 睿智( ) 绮丽( ) 恬淡( ) liáo 廓( ) 冷jùn ( ) 2.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请从文章中摘录与之内容相近的语句。 3.请你仿照下列语段的表达形式再写两个短语,本文中提到的作家除外。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2.为什么介绍第1、2 节的内容? 3.在第3-- 7 段中,核心段落是哪一段? 第5、6 段引用古人与莱辛的话是什么用意呢? 质疑探究:通过学习,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小结检测: 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写的点评,给其它两句作点评。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1. 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点评: 2.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预,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点评: 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