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的文献综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的文献综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的文献综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中国对策的文献综述

摘要:由于中国劳动力廉价,加工品价格低廉,很多国家都对中国个商品采取过反倾销的贸易手段,但是反倾销是当自己贸易遭受了冲击是采取的手段,关税壁垒一直都处在比较主流的保护本国市场,但是效果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变弱,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通过必要的贸易限制措施来达到直接保护生态环境或本国市场的目的。因此“绿色壁垒”逐渐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绿色壁牟(GreenBarrier),亦称“环境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丁各国,是指进几国为了保护一然资源和牛态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由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措施构成的严格的环保制度体系,以直接或间接没置的障来碍限制产品进U的新型贸易壁牟。绿色壁垒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绿色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等。

关键词:绿色壁垒对外贸易阻碍中国对策

一、相关法律

《关贸总协定1994》第20条“一般例外”在b款和g 款中规定,只要不对情况相同的成员国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任何成员国都有权采取为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以及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序言中明确规定,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安全和保护环境,各成员国有权在其认为适当的限度以内,从技术标准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其根本安全利益。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规定,为了保护人类、牲畜和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各成员国有权采取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但不得违反非歧视原则。

二、绿色壁垒概论

2.1绿色壁垒形成原因

张婧(2010)认为:绿色壁垒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状况日趋严峻,许多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同时不断发生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越来越关注赖以

生存的地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绿色观念深入人心。其次.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是促进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现行的国际贸易框架下,传统贸易壁垒的实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它不仅受到国际条约的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还容易遭到对手的报复。而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亟须一些能提高国外产品进口成本从而有效保护自身竞争力的新手段。

2.2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

练薇薇(2010)认为:由于绿色壁垒在国家贸易中的广泛使用,与之相关的贸易争端不断增加,在今后的WI'O谈判中,绿色壁垒也必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总体说来,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技术标准逐年提升。第二是强制性法规数量不断增加。在绿色壁垒的具体措施中,有很多是自愿的措施,如ISO 14000认证、各种环境标志认证,都是以生产者自愿申请为原则。不属于强制性措施。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强制性法规逐渐增加,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法律。并在法律中规定,没有经过指定机构认可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如美国的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UL(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认证,欧盟的CE(欧洲统一,Conformite Europeenne)认证、ISO 9000和ISO 14000认证。第三是绿色壁垒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在最初的绿色壁垒中,大多数为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针对某种特定产品实施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之间关联性不太大,国与国之间的扩散效应也不十分明显。但近几年来。绿色壁垒的关联性越来越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措施之间相互配合,绿色壁垒产生的扩散效应也越发显著,容易从一国扩展到多国,甚至全球。发达国家往往把持着利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El的主动权.而

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技术、环境的劣势,更多的只能是被动接受,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深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晌

吴建华(2001)认为:90年代以来,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以及世贸组织的建立,国际贸易走向自由化,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大削弱,现存的非关税壁垒受到严格的限制。然而,随着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出现了一种利

用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贸易保护的倾向。这种以环保为目的的行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带来了绿色贸易壁垒,保护了本国生产者,却对他国生产者和本国消费者带来了损。

对我国的影响表现王楠(2003)列举几个方面:

1.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受绿色壁垒的限制将日益增多。如我国的冻鸡肉因不符合欧盟的卫生检疫标准,欧盟曾决定自1996年8月1日起禁止我国冻鸡肉进入欧盟市场。尽管我国对欧盟区域化管理的法律要求采取了合作态度,划出畜牧业发展较好的上海市、山东省和吉林省为重点地区,投入数亿元资金进行企业整改和体系建设,但两年后仍未能达到其要求。这充分反映了绿色壁垒的严厉本质。日本于1999年初出台《家畜传染病预防实施细则》,规定进口包括中国的9个国家的猪牛羊肉及其制品必须经过指定设备进行加热消毒处理。这无疑会增加我国猪牛羊肉的出口成本。从2000年下半年起,欧盟执行了新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扩大了检测项目,大幅度提高了测量标准。可见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深受国外苛刻的动植物卫生检疫要求的影响。

2.我国的机电产品深受进口国环保法规的限制。

由于我国的机电产品,如收音机、电视、灯具的出口居世界第一,并主要销往欧、美、日等国,而这些国家的环保法规涉及到机电产品的性能、排污量限制、兼容性、节能性等众多方面,实质上是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设限。自1996年初欧盟对工业产品进入市场进行CE认证后,澳、美、加、德等国也对电子、机械和电器产品等实行认证制度。因此,我国许多电器产品因没有认证而无法进入这些市场。

3.我国纺织品出口正受着苛刻的环保标准的影响。

1994年4月1日起,德国正式禁止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凡违反此规定者视同犯罪,产品将被销毁。这使我国正在使用偶氮染料的104种纺织品出口中断。再如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其主要原因是服装的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目前,纺织品和服装的绿色壁垒仍然有增无减,欧洲纺织品和服装组织正委托丹麦进行100%全棉T恤衫和棉聚酯纺产品加附生态标签的工作,这无疑会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雪上加霜。

4.我国医药出口也面临巨大的绿色壁垒。

出口到美国的药品必须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即依据《食品、药物、化妆品法》、《公共卫生服务法》、《营养标签和教育法》、《婴儿药法》、《茶叶进口法》、《婴儿食品法》等)的越来越严格的检查,而目前我国只有20多个厂家的单个品种能通过其检查。

5.我国玩具出口不断出现新的绿色壁垒。

1999年末,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CE指令,规定采用聚氯乙烯塑料(PVC)原料生产的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中,邻苯二甲酸脂类增塑剂含量最高值不得超过0.1%。许多欧盟厂商更是采用高于“禁令”的标准,即要求邻苯二甲酸脂类增塑剂含量最高值为0.05%,甚至要求不含聚氯乙烯塑料,禁止进口的玩具也不再局限于“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范围。同时,美国也正着手制定法令,对聚氯乙烯塑料玩具加以限制。而我国出口的玩具大部分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其中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占50%,并且近一半玩具销往

美国,因此,所受的冲击将越来越大。

6.我国出口产品的包装也面对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我国出口产品的包装,与发达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相差较大,其越来越苛刻的包装要求对我国出口产品形成了严重障碍。1998年,美、加决定对我国出口货物的木质包装进行检疫处理;1999年初,英国对我国出口货物的包装实行检疫新标准;同年下半年,欧盟也单方面对我国输欧货物木质包装实施新的检疫标准。按其苛刻要求,木质包装如经过熏蒸处理,成本将增加20%,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四、中国对待绿色壁垒的对策

4.1迎接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

徐小然(2010)认为,要认真学习研究WTO等国际组织关于环境和贸易问题的宗旨、原则、协定和议定书,借鉴外国建立绿色贸易制度的经验,分析和把握全球绿色浪潮的新动向,遵守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制度,促使绿色产品出口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把绿色贸易制度建设纳入整个贸易体制改革的轨道,促使中国的贸易体制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中国要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信息系统,加快制定和完善中国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促使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和国际环保法规和惯例

接轨。

4.2迎接绿色壁垒的政策对策。

王树义(2002)认为,把环保纳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发展计划中,加强外贸、环保、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推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

4.2.1增加对绿色产业投入。

张红艳(2000)认为,绿色产业外部性和公益性强,技术含量高,需要投入大,因此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少资金和其他优惠政策扶持。中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正确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制定财政、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使绿色产业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突破传统的融资模式,建立绿色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渠道。

4.2.2推行清洁生产。

TORSTEN F.BERND H(2005)认为,发达国家消费者对环境标。产品的认同度已经很高,在这种绿色消费意识的引领下,即使发达国家不进行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没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已经相当困难,更何况在实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环境标志所起的作用可想而知了。因此面对绿色消费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中国企业也必须走清洁生产的道路。开展清洁生产对于企业获得环境标志认证有极大的推动力。

4.2.3加强环保教育。

姚梅镇(2007)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新闻界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努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在产品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置等方面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4.3突破绿色壁垒的产业对策。

吕品(2004)认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反映着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环保水平,是一国经济、科技和人民生活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一个缩影。绿色产业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保证,又随着世界绿色消费浪潮不断高涨。企业开发的环保概念产品成为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企业赢得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

之一,环保产业本身也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我国应该面向国际市场,确立绿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分步骤,多梯次推进规划的实施,把绿色产业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绿色产品出口的牢固基础。

4.4建立自身绿色壁垒。

4.4.1建立自身的绿色贸易壁垒。

王洪波(2006)认为,为了防止国外利用中国环。标准低和环保意识薄弱的机会向中国出口不符合环标准、污染重的产品和废旧物资,中国应对三资企业进行调查和评估,严格把关,禁止兴建高污染、难治理的项目,避免新的污染行业向中国转移,防止一些外商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和逃避所在国严格的污染治理规定,相继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污染防治费用高、处理难度大的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企业。以免给中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使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出口潜在的危险。

4.4.2胡新(2009)认为,在必要时,特别是国外企业通过“生态倾销”,向中国推销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或者将一些环境污染超过其国家最低标准的产业转移到中国进行生产,对中国民族产业构成严重威胁时,中国企业也可以借助国家环境标准制度,按照国际贸易惯例保护中国的环境利益和企业的正当贸易权利。

参考文献:

[1] 王玉婧,刘辉煌. 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思考——基于绿色壁垒的理性分析[J]. 生态经济, 2007, (11) _5 .

[2] 孙吉川. 探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 [J]. 生态经济, 2008, (4)

_4 .

[3] 谭伟,蔡守秋. 环境法视角下的绿色壁垒 [J]. 学术界, 2009, (1) _5 .

[4] 吴克烈. 关于绿色壁垒的战略思考 [J]. 国际贸易问题, 2002, (5) _4 .

[5] 张婧,练薇薇,王楠等. 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探析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 27 (3) .

[6] 贺珍瑞. 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8) _3 .

[7] 黎昌贵,周晓睿,刘志雄等.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民生产行为的积极影响 [J]. 生态经济, 2010, (6) .

[8] 张孝松. 对外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其影响、对策 [J]. 中国市场, 2009, (26) _3 .

[9] 刘晓芳. 对绿色壁垒的理性分析 [J]. 商场现代化, 2008, (8) _2 .

[10] 喻国华. 中国农产品如何应战欧盟的绿色壁垒 [J]. 生产力研究, 2005, (4) _3 .

[11] 冯靖然. 浅谈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成因及对策 [J]. 现代商业, 2010, (27) .

[12] 袁其刚,时英. "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J].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2) _6 .

[13] 宋秀玲,郭传金,陈静等. 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遭遇绿色壁垒——浅析绿色壁

垒成因、影响及对策 [J]. 商场现代化, 2007, (34) _2 .

[14] 徐军宏,张会,夏显力等. 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 (5) _3 .

[15] 康佳丽. 从小小月饼看绿色壁垒 [J]. 今日财富(下旬刊), 2009, (11) _1 .

[16] 韩勇,虞斌.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J]. 学术交流, 2003, (7) _5 .

[17] 田晓菁.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J]. 开发研究, 2007, (2) _5 .

[18] 李吉明.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绿色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J]. 国际贸易问题, 2003, (10) _5 .

[19] 张引,迟英杰,杨文等.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 [J]. 纺织科技进展, 2010, (6) _3 .

[20] 王家庭.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J]. 国际贸易问题, 2001, (4) _4 .

[21] 王晓清,许红,涂文明等. 绿色壁垒下农产品出口应对思路 [J]. 现代经济探讨, 2006, (8) _4 .

[22] 黄秀丹.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4) .

[23] 吴建华. 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影响的对策 [J]. 生态经济, 2001, (10) _3 .

[27] 向宇. 日本"绿色壁垒"新动向冲击我国农业的深层思考 [J]. 生态经济, 2008, (1) _4 .

[28].TORSTEN F.BERND H Chemical regulation and the porter hypothesi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new European chemicals regulation 2005(1)

绿色贸易壁垒文献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引言 (2) 二、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3)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3) 2、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3) 3、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 (4) 4、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4)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对我国外贸的积极影响 (5) 2、对我国外贸的消极影响 (5) 四、我国外贸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6) 六、结语 (7) 参考文献 (7)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 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具有表面上的合理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行之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这引起了我国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形式、特点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范围,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并针对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的现实状况,提出我国外贸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本文将众多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一定的评论。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出口经济措施 Abstract:Green barriers on the surface as a reasonable and hidden features, to become effective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trade is one means of trade protection. This has led to the concern of many scholars in China, they are from the concep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form, features start on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was studied to analyze the green range of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export market,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exports trade growth,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And green for China's export trade is facing increasing trade barriers,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put forward China's foreign trade measures to address global green trade barriers. This will be the point of view of many scholars of the sort, and make some comments. Key Words:Green trade barrier;Export Economy;Measures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绿色产品显示出了旺盛的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是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绿色壁垒是20 世纪环保浪潮的产物,初衷在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安全。但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家间的贸易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受到了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保护国内产品和市场的绿色壁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成为一种新型的非税壁垒形式。绿色壁垒作为一种“合法”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为了保护国内环境和市场,发展我国相关产业,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寻找跨越绿色壁垒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将众多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完整版)奈雪的茶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甘霖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出,把握消费 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企业 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细分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要想树立快速消费 品品牌需要做到提升营销效率、推陈出新、执行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 张明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吴裕泰茶叶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包装可以 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刺激消费,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应该采用类似包装策略,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要实行差别包装策略。 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在《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中提出高附 加值快速消费品在构建分销渠道需要有别于大众快速消费品,要强调―目标市场‖渗透而不仅仅是市场铺货率,提倡―精准终端‖的理念,鼓励公司的销售 人员主导终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渠道终端为品牌宣传服务,文章强 调建立一个与品牌策略相匹配的顺畅分销渠道将最大化地帮助产品实现价值。 黄婷婷《福建茶叶营销对策分析》中提出产品定位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 是针对性原则和竞争差异化原则,在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通过一 个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运用三个针对,即针对终端、 针对竞争对手和针对消费者;而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原料差异化、特 性和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包装差异化、品牌形象与文化差 异化等。 王丽惜,朱东红《关于茶叶物流模式的探讨———以安溪为例》中认为我 国茶叶营销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明显具有产品观念,该 阶段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与产品的原料;第二阶段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功能,企业经营依靠的是单一的推销战略而不是整合营销战略;第三阶段是指 2001 年至今,顾客的需求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合营销和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渐 加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二 是营销观念仍然落后。 罗永昌《网上销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阐述了知识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只关心销售额和利润,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 值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现实需求,在知识营销策略中提出两个重要方面:

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张伟征(109987) 摘要:随着博弈论的盛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 也越越多,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国来内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 大致分为四类: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应用、在外贸谈判中的应用、在出口贸易中的 应用、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环境下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博弈论;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通俗地讲,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其准确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随着博弈论的盛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国内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 一、博弈论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应用 董琴(2007)通过论述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博弈现象、以及贸易各方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进行博弈、其中重点分析了在贸易标准制定中存在的先行者优势现象,首次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先行者优势观点来分析在贸易标准制定中谁先制定谁获益的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技术标准竞争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当我们正确认识技术标准,认清在现行经济条件下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它的特点,即先行者优势,并掌握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进行博弈,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市场,创新和建设我们自己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标准体系,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才有力量和发达国家一较高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标准领域中我们被动挨打的境地,国家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博弈论在外贸谈判中的应用 毅冰(2012)通过论述3个供应商在外贸中的报价博弈的案例,结果出现了另一个“囚徒困境”,即很多时候明明大家面前都有一个好的方案,但由于处于博弈中,往往就只能做出相对坏的结果。他建议供应商在懂得和理解博弈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跳出这个囚笼,以求在谈判和竞争中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可以运用“附加值”的方式,努力体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差异化,弥补短板,

外文翻译--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要的贸易的贸易壁垒之一,农业作为一种弱势产业更容易受到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最大的障碍。由于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限制,对推动我国农产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出发,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表现的形式特点进行了综述,研究了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状况;同时本文还指出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对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分析结合,政府、企业、行业对我国农产品跨越绿色贸易壁垒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问题, 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消费概念正是其中一种现象。而绿色壁垒则是国际社会对环境与贸易关注的结果, 各个国家越来越多地在对外贸易中实施这种保护手段。随着国际市场绿色需求的不断增强, 以及环境保护的共识, 绿色贸易保护迅速兴起, 以环境保护为名的绿色壁垒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重要的非关税保护措施之一。然而,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导致各国在对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意识、政策、法规及技术等方面的领先, 而且, 目前各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自身的情况来设置的,还没有形成世界统一标准的制度, 各国绿色壁垒的限制程度难以预测。这就使目前的绿色壁垒有可能被发达国家利用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重要手段。绿色壁垒不仅对产品的品质提出很高的要求, 而且涉及到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 给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维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和安全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或禁止进口的贸易措施。由于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复杂而严格,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构成绿色贸易壁垒。

最新浅谈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WTO多个回合的谈判使得长期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高额关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贸易;WTO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从1947年的GATT到WTO,降低关税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主题。时至今日,作为阻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的关税壁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而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原产地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阻碍日益明显。同时,绿色壁垒作为新型的、重要的国际贸易障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绿色贸易壁垒是双刃剑,如果运用适当,对保护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如果滥用,就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目前因为种种原因,绿色壁垒的多样化、环境标准的复杂化、检疫措施的苛刻等,反映出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阻碍,反映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以说绿色壁垒的被滥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理论界关于差异化营销模式的相关研究比较多,本文从差异化营销的策略和模式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营销营销策略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和模式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差异化营销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差异化营销概念及相关策略研究 1.1差异化营销概念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在产品质量、功能上优于竞争对手,通过有自己特色的促销营销手段,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赢得市场。 邓久根[1]在《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施的对策与战略》一书中提到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在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形象。张占东[2]和杨树伟[3]等人也提出了相似的差异化营销的相关概念。 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差异化营销是指面对已经细分的市场,企业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作为市场目标,分别对每个子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销售措施。企业根据子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并予以实施。 1.2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服务、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学界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2.1产品差异化策略 产品差异化是指产品的特征、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易修理性、式样和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其缺点是保持产品的差异化往往以高成本为代价,

【优秀】绿色贸易壁垒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年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策略 学生姓名 学号 20908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5 日

学年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通过立法制定出严格的保护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对来自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进行准入限制的一种手段。 入世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加剧。据调查,2002年,我国约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损失达170多亿美元,尤以食品和土畜产品的损失最为严重,有将近90%的企业受阻,造成损失达90多亿美元。 当前,欧盟、美国、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统计数据显示,包括经过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有将近75%的出口商品销往这些国家或地区,而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也是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和最严厉的国家和地区,这种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不得不直接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威胁。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恰到好处地使用可以促使我国企业积极提高科技水平和环境认证标准,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产品的出口创造条件,开拓崭新的国际市场,争创更多的外汇收入。所以了解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分析我国的应对策略尤其重要。 2.国内外研究现状(或文献综述) 根据论文选题查阅了相关文献,对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策略有所了解。现分述如下: 一.关于绿色壁垒的概述的研究 对绿色壁垒的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王金南在其《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中认为,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一些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产业与市场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其中绿色贸易壁垒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使用最频繁的一种,也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随着技术性贸易壁

绿色壁垒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基于绿色壁垒在当前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学者对绿色壁垒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苗建军提出了广义绿色壁垒的概念。梁咏(2003) 定义了狭义的绿色贸易壁垒,他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它的核心是借保护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理由,利用环保差别优势,通过蓄意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限制进口,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曾凡银和郭羽诞(2004) 以总成本梯度模型来解释发达国家绿色壁垒设置的原因。焦志云(2004) 则从实施绿色壁垒的动机来分析,认为绿色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在绿色壁垒性质论述方面,俞海山(1997) 从绿色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结果的歧视性五个方面论述了绿色壁垒的性质。张文兵从绿色壁垒兴起的特定背景分析出绿色壁垒的实质是贸易保护手段,它是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中更具道义假象的工具。曾建平和盛敏认为绿色壁垒是生态伦理规则在贸易领域中具体应用,是一场涉及多重贸易主体、关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的问题,是新、旧伦理价值观(其中主要是环境伦理思想与功利主 义)激烈交锋和对阵的问题。在绿色壁垒的效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来研究,他们认为绿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的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扭曲的效应更是不能忽视。卢授永和杨晓光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出发,论证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 1.2.2 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际文献中并没有“绿色壁垒”一词,绿色壁垒更多被称为环境壁垒。国外对环境壁

绿色贸易壁垒与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外文翻译(节选)

中文3100字,2000单词,1.1万英文字符 出处:Kuppusamy M, Gharleghi B. Green Barriers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Is There Any Relationship?[J]. Asian Social Science, 2014, 10(16):34-41. 原文 Green Barriers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Is There Any Relationship? Kuppusamy, Mudiarasan; Gharleghi, Behrooz Abstract As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expor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often suffered the restrictions from the green barriers. The positive green barriers can regula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gative green barriers would increase the cost of trade, trade friction, and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o the research of influence of green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very realistic.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of green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an be made to deal with the green barriers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auses, influences and methods of green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of 200 staffs of agricultural trade companies in Xi'an of Shaanxi province in China. To address this issue, 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is applied and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from causes, influences, and methods towards the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Keywords: green barrier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China 1. Introduction The green barrier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measur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1990's (Feng, 2007). As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expor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often suffered the restrictions from the green barriers. The positive green barriers can regula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gative green barriers would increase the cost of trading, even cause trade friction, and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Green barriers are also called environmental barriers and green protectionism, which is a new trade barrier since 1990s. Buyers will impose green barriers on sellers' export when the buyers want to protect their own limited resources, human, animal, plant heal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trade. Green barriers take place when importers have stri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manage their own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 The green barriers are becoming not only the serious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 products but also the biggest obstacle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Yu, 2010). To deal with the green barriers,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green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which are from both import and export countries. The limit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f China is one significant cause. Due to the limit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f China, the agricultural export products can't meet the high

论述绿色贸易壁垒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述绿色贸易壁垒 学号XXXXXX 姓名XXXX 学院指导教师 专业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年月日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Graduation Thesis / Design Title GREEN TRADE BARRIER Department / School Distance Education Specialty(choose one)International Trade Author of Thesis/Design XXXXXX Student ID No. XXXXXXXXX Thesis Advisor Grade XXXX Date XXXXX

目录

论文摘要(中文) (6)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7)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7)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 (7)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8)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地位和作用 (9)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0)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1) (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11) (二)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11) (三)对进口国的影响 (12) (四)对出口国的影响 (12) (五)对我国的影响 (12) 四、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13)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13) (二)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13) (三)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 (14) (四)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 (14)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宁波大型超市绿色营销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宁波大型超市绿色营销对策研究 魏明侠,司林胜(2005)指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不仅要求实现宏观、中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实现围观基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施绿色营销。 孙玲(2003)说绿色是当今世界的时尚,绿色消费是当今世界性的消费主旋律。每个企业,每个经营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绿色营销意识,坚持从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消费全过程至始至终保持着绿色状态。 刘敏(2004)认为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对消费观念与营销观念进行真正的再认识,才能自觉参与和促进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活动。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绿色消费时消费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安全与健康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了一份渴望。 甘碧群(2005)认为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 张和艳(2002)指出一个有魅力的超市,不但是一个“质量信得过的企业”,还必须是一个“环保信得过的企业”。纵观零售业的基本态势,以由浅层次的商品竞争演变到深层次的服务竞争,然而服务竞争的一个核心点是,从满足顾客购物需求一般层面上升到关注和保护顾客身心健康的最高境界。 刘致良,冼锋(2007)指出餐饮企业的绿色营销管理,就是要改变餐饮存在的发展模式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烹饪方式欠科学等问题,将绿色营销的理念贯穿于餐饮企业的设计、消费、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找出潜在的危害安全、影响营养健康、破坏环境的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实现餐饮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万后芬(2006)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

技术性贸易壁垒文献综述及外文文献资料

本份文档包含:关于该选题的外文文献、文献综述 一、外文文献 标题: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ON PAKISTAN TEXTILE 作者: Shah M. 期刊: Pakistan Journal of Science, 卷: 66;期: 2;页:130-137; 年份: 2014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ON PAKISTAN TEXTILE INDUSTRY ABSTRACT: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rade barriers have been drastically reduced under obligations of WTO. Due to freedom in trade, competition has increased, forcing industries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ivity to compete in this free marke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trade barriers which are used to block market access.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TBT) is one of such barriers.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TBT on export performance of Pakistan textile industry has been empirically evaluated. A model was framed which represented TBT and export performance as variables. Primary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top textile firms of Pakista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on the primary dat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BT has positively affected the performance of Pakistan textile industry. Keywords: WTO, TBT, export performance, textile industry, Pakistan. INTRODUCTION Trade liberalization is considered as catalyst which stimulates economic activity in a progressive economy. It opens up market economy to flourish and prosper. In poor countries, trade liberalization improves the economy and helps reduce poverty (Dollar and Kraay, 2001, World Bank Report, 1987). Contrary to this, there are studies which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t enough evidence to support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Grossman and Helpman, 1991, Rodriguez, and Rodrik, 2000). The conviction that an outward looking trade policy is better than an inward-looking

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外文文献翻译__中英对照(可编辑)

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外文文献翻 译__中英对照 毕业论文外文资料翻译题目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0712 学生李聪敏 学号20072205031 指导教师刘玉刚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06, 11: 24-25. Green Barriers Trade and its Influence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Thomas J. Sargent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een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main trend of the consumption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se countries began to make strict standards to restrict the entry of foreign products below their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Green Barriers; products; Trade In recent years, green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main trend of the

consumption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se countries began to make strict standards to restrict the entry of foreign products below their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se regulations have many unfavorable influences on the expor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 generally known as "Green Barriers to tra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Agreement on Green Barriers to Trade of WTO, "Green Barriers to Trade" is defined as the compulsory and arbitrary Green regulations, standards and 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 of the im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name of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that actually form barriers to trade with an aim to protect its home market and domestic products. 1.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formation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Firstly, the worsening of ecology is the major reason for "Green Barri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the economy increases very fast and the human life has been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at a cost of th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aroused public atten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has begun to make laws to protect environment. In June, 1972, the United Nations published the Stockholm Declaration and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From then on, more and more people concern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 has influenced the life of humankinds in every layer and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的文献综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中国对策的文献综述 摘要:由于中国劳动力廉价,加工品价格低廉,很多国家都对中国个商品采取过反倾销的贸易手段,但是反倾销是当自己贸易遭受了冲击是采取的手段,关税壁垒一直都处在比较主流的保护本国市场,但是效果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变弱,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通过必要的贸易限制措施来达到直接保护生态环境或本国市场的目的。因此“绿色壁垒”逐渐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绿色壁牟(GreenBarrier),亦称“环境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丁各国,是指进几国为了保护一然资源和牛态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由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措施构成的严格的环保制度体系,以直接或间接没置的障来碍限制产品进U的新型贸易壁牟。绿色壁垒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绿色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等。 关键词:绿色壁垒对外贸易阻碍中国对策 一、相关法律 《关贸总协定1994》第20条“一般例外”在b款和g 款中规定,只要不对情况相同的成员国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任何成员国都有权采取为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以及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序言中明确规定,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安全和保护环境,各成员国有权在其认为适当的限度以内,从技术标准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其根本安全利益。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规定,为了保护人类、牲畜和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各成员国有权采取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但不得违反非歧视原则。 二、绿色壁垒概论 2.1绿色壁垒形成原因 张婧(2010)认为:绿色壁垒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状况日趋严峻,许多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同时不断发生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越来越关注赖以

论文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论文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学生:王力 学号:070014140 指导教师:谈燕 专业:2007级国贸专业1班 摘要:随着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壁垒,客观上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巨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管理,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影响,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tariff barriers weakened rol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s the more insidious and more powerful barriers, which objectively become China's export trade huge obstacle, investigate its reason, of our country export products mainly lies in weak sex. Therefore,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Keyword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foreign trad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申报表

国际贸易外文的文献翻译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中英对照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06, 11: 24-25. Green Barriers Trade and its Influence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Thomas J. Sargent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een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main trend of the consumption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se countries began to make strict standards to restrict the entry of foreign products below their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Green Barriers; products; Trade In recent years, green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main trend of the consumption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se countries began to make strict standards to restrict the entry of foreign products below their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se regulations have many unfavorable influences on the expor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 generally known as "Green Barriers to tra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Agreement on Green Barriers to Trade of WTO, "Green Barriers to Trade" is defined as the compulsory and arbitrary Green regulations, standards and 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 of the im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name of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that actually form barriers to trade with an aim to protect its home market and domestic products. 1.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formation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Firstly, the worsening of ecology is the major reason for "Green Barri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the economy increases very fast and the human life has been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at a cost of th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aroused public atten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has begun to make laws to protect environment. In June, 1972, the United Nations published the Stockholm Declaration and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From then on, more and more people concern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 has influenced the life of humankinds in every layer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began to make very stri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