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试重点选择题重点语句整理

选择题(单选20分,多选20分。范围:网上测试700题)整理中 第一章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2.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3.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第三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3.“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第四章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两翼(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3.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第五章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十三大):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征:过渡性、长期性。
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区别(P152)
5.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

领的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第七章
1.中国改革第一个突破口是农村改革。
2.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3.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5.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第八章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6.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一是以按劳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7.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8.两个问题: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9.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国民经济有啊哈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统筹区域发展;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
1.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
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城市居民委员会);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5.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事务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会注意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

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十一章
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加快推进以改善(和保持)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
1.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4.“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第十三章
1.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2.第一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第二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
3.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日本,整个非洲,拉丁美洲)。
4.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6.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简答题:(30分,5小题)

1.解放思想【第二章第三节(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要求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2.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改革【第七章第二节(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的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的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八章第四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⑤统筹区域发展
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第九章第一节(民主政治)】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人民民主专政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十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③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④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材料题:(2道题,共30分)整理中

1.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理解现阶段发展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1101班专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