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地图学实习一地图投影(修改)

(整理)地图学实习一地图投影(修改)
(整理)地图学实习一地图投影(修改)

实习一地图投影

一、实习目的:

(1)学会ArcGIS的最基本操作,如地图文档、图层等的操作。

(2)掌握有关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知识

(3)学会根据地图上不同经纬网形态识别不同的投影类型。

二、知识准备:

1、地图文档:在ArcGIS中完成对地图的处理后,可以保存地图并退出ArcMap。地图可以作为文档保存在硬盘上。如果以前未曾保存地图,将需要提供名称以及需要保存的文件夹位置。ArcMap 会自动将文件扩展名(.mxd) 追加到地图文档名称中。地图上显示的数据不会与地图文档一起保存。地图图层引用GIS 数据库中的数据源,这有利于保存的地图文档的占用相对较小的存储空间。

2、ESRI 为存储地理信息开发了三种主要数据格式coverage 格式、shapefile 格式及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格式。

Shapefile:一种基于文件方式存储GIS数据的文件格式。至少由.shp,.dbf,.shx三个文件作成,分别存储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前两者的关系。Shapefile是GIS中比较通用的一种数据格式。

Coverage:一种拓扑数据结构,一般的GIS原理书中都有它的原理论述。数据结构复杂,属性缺省存储在Info表中。目前ArcGIS中仍然有一些分析操作只能基于这种数据格式进行操作。

Geodatabase:ArcInfo发展到ArcGIS时候推出的一种数据格式,一种基于RDBMS存储的数据格式,其有两大类:1.Personal Geodatabse 用来存储小数据量数据,存储在Access的mdb格式中。2.ArcSDE Geodatabse 存储大型数据,存储在大型数据库中Oracle,Sql Server,DB2等。可以实现并发操作,不过需要单独的用户许可。

其中,Shapefile 为存储地理及属性信息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非拓扑格式,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开放式数据转换格式。

三、实习内容及操作指导

1、绘制武汉市所在地区的高斯—克吕格投影6度带经纬网

和方里网,绘图范围:东西范围由武汉市所在投影带决定,南北范围:北纬0o—40o。经线线距1o,纬线线距5o。方里网间距100km,中央经线东、西各绘三条。并回答以下问题:(1)按投影的构成方法和变形特点,高斯—克吕格投影属何种性质的投影?

(2)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投影变形特点

(3)什么是邻带方里网?根据武汉市所在位置,判断在绘制武汉市所在地区1:2.5万至1:10万地形图时是否需要绘制邻带方里网?为什么?

步骤:

(1)打开ArcGIS,建立文件夹链接

打开目录窗口(catalog),弹出目录窗口(图1-1),右键单击文件夹连接,选择连接文件夹,在连接到文件夹窗口中选择工作目录(图1-2),点击确定。

图1-1 图1-2

(2)点击添加数据工具,弹出添加数据框(图2-1),

加载CHINA、CHINCAPS两个图层,如图2-2

图2-1

图2-2

(3)查询出武汉市的地理坐标,计算武汉市所在地区的

投影带中央经线。点击识别工具,然后单击代表武汉的点,

弹出识别对话框,可以找到武汉的地理坐标,如下图3-1:

图3-1

(4)通过数据管理工具中的图层和表视图下的创建要

素图层工具(图4-1),将湖北省省界和武汉市分别保存为两个新的图层,分别命名为“Hubei”和“Wuhan”。下面以创建Hubei图层为例:

在创建要素图层对话框(图4-2)中的输入要素选项中选

择CHINA要素,输出图层更改为Hubei,在表达式处点击查

询构建器,弹出查询构建器对话框(图4-3):

图4-3

在查询构建器对话框的上方双击NAME字段,点击=号按钮,点击获取唯一值按钮,浏览并双击Hubei,点击确定。返回创建要素图层对话框,点击确定即生成Hubei要素图层。用相同的方法创建Wuhan图层。

注意:此时创建的两个图层仅在计算机的内存中,我们可以将其以地图文档的方式进行保存,或者将两个图层分别以Shapefile的文件格式进行保存。下面分别进行说明:保存为地图文档:在内容列表框中鼠标右键单击CHINA 图层选择移除菜单,以相同的方式移除CHINCAPS图层,最后剩下两个Hubei、Wuhai两个图层,单击文件菜单按钮,选择另存为,弹出另存为对话框,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点击保存。地图文档将以mxd文件进行保存。此种保存方式的缺点是地图的全图显示范围与CHINA图层显示范围一致。

保存为Shapefile文件:在内容列表框中鼠标右键单击Hubei图层选择数据,在二级菜单中选择导出数据,弹出导出数据对话框,如下

图4-4

单击输出要素类后的文件浏览按钮,弹出保存数据对话框如图4-5

图4-5

选择保存类型为shapefile,输入保存名称,点击保存,返回点击确定即生成相应图层文件。以相同的方式保存Wuhan 图层。如图4-6加载这两个图层。

图4-6

(5)创建名为“经纬网”的要素类图层,绘制经纬网

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要素类->创建渔网,弹出创建鱼网对话框(图5-1)。

a)设置参数:按要求输入参数(如北纬0o—40o。经线线距1o,纬线线距5o,设置行数为8,列数为6),

像元宽度和高度填0,表明这两个参数由行数、列

数自动计算;将创建标注点务选;

b)渔网环境参数设置:点击环境设置按钮,弹出环境设置对话框(图5-2),输出坐标系选如下面指定,

点击按钮,弹出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点击选择

按钮选择预定义的坐标系统,选择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s->Asia->Beijing 1954.prj,点击确

定,返回上一层确定,即创建经纬网图层,但图层

呈矩形格网显示;

c)图层坐标系设置:在左边图层上点击右键->属性->坐标系,在预定义中点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 选择相应的

分度带投影,按确定,得到分度带的经纬网显示(图

5-3)。

图5-1

图5-2

图5-3

(6)创建名为“方里网”的要素类图层,绘制方里网

a)图层坐标系设置:在左边图层上点击右键->属性->坐标

系,在预定义中点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 选择相应的分

度带投影,按确定;

b)创建渔网: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要素类->创建渔网,弹出创建鱼网对话框;

c)设置参数:模板范围与上面创建的经纬网相同,自动出现坐标值; 按要求输入参数(如方里网间距100km,像元宽度和高度均设为100000);行列数参数填写0,由上面像元宽度和高度参数自动计算;将创建标注点务选;

d)渔网环境参数设置:点击环境设置按钮(图6-2),弹出环

境设置对话框,点击按钮,弹出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

点击选择按钮选择预定义的坐标系统,选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选择相应的分度带投影,点击确定,返回上一层确定,即创建经纬网图层(图6-3)。

图6-1

图6-2

图6-3

(7)对地图进行添加经纬网和方里网

a)打开一个已经定义了投影的矢量文件

b)转到布局视图

c)右击图层-属性-格网—新建格网

d)点击new grid按钮,进入向导。如图7-1的带经纬网格的地图

图7-1

2、读地图投影1-6,判断各图的投影性质,并回答:

(1)属正轴等积方位投影的是,其经纬线方向的变形特点为。

(2)属正轴等距方位投影的是,其经纬线方向的变形特点为。

(3)属正轴等积圆锥投影的是,其经纬线方向的变形特点为。

(4)属正轴等角方位投影的是,其经纬线方

向的变形特点为。

(5)属正轴等积圆柱投影的是,其经纬线方向的变形特点为。

(6)属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的是,其经纬线方向的变形特点为。

(7)属墨卡托投影的是,如果要在该投影上绘制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到秘鲁的利马的等角航线,方法是。

地图投影1

地图投影2

地图投影3

地图投影4

地图投影5

地图投影6

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

3.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 3.1地图投影的概念 在数学中,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同样,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凡是地理信息系统就必然要考虑到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的使用保证了空间信息在地域上的联系和完整性,在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系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地球椭球体表面是曲面,而地图通常是要绘制在平面图纸上,因此制图时首先要把曲面展为平面,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即把它直接展为平面时,不可能不发生破裂或褶皱。若用这种具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绘制地图,显然是不实际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将曲面展开,使其成为没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 3.2地图投影的变形 3.2.1变形的种类 地图投影的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投影方法得到的经纬线网形式不同。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球面展为平面,虽然可以保持图形的完整和连续,但它们与球面上的经纬线网形状并不完全相似。这表明投影之后,地图上的经纬线网发生了变形,因而根据地理坐标展绘在地图上的各种地面事物,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形。这种变形使地面事物的几何特性(长度、方向、面积)受到破坏。把地图上的经纬线网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变形表现在长度、面积和角度三个方面,分别用长度比、面积比的变化显示投影中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如果长度变形或面积变形为零,则没有长度变形或没有面积变形。角度变形即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与它在地球表面上固有角值之差。 1)长度变形 即地图上的经纬线长度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长度特点并不完全相同,地图上的经纬线长度并非都是按照同一比例缩小的,这表明地图上具有长度变形。 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的长度具有下列特点:第一,纬线长度不等,其中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极地的纬线长度为零;第二,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第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变形的情况因投影而异。在同一投影上,长度变形不仅随地点而改变,在同一点上还因方向不同而不同。 2)面积变形 即由于地图上经纬线网格面积与地球仪经纬线网格面积的特点不同,在地图上经纬线网格面积不是按照同一比例缩小的,这表明地图上具有面积变形。 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网格的面积具有下列特点:第一,在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网络面积相等。第二,在同一经度带内,纬线越高,网络面积越小。然而地图上却并非完全如此。如在图4-9-a上,同一纬度带内,纬差相等的网格面积相等,这些面积不是按照同一比例缩

《地图学》实验报告

《地图学》 实 验 报 告 院系: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矿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教研室 实验一地图投影的认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与掌握常用的地图投影; 2.掌握各类投影经纬线形状、变形规律及应用; 3.针对不同用途的地图投影进行比较分析; 4.熟悉GIS软件中地图投影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地图投影的认识与判别; 2、熟悉GIS软件中地图投影功能,掌握地图投影定义及变换方法。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定义投影:

2、地图投影转换:设置方格网;投影变换

四、实验成果 投影名称(中文) 投影名称(英 文) 标准 纬线 中央 经线 经纬网形状变形特点 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兰勃特投影) Lambert conformal conic projection 40oN 56oN 10oE 纬线就是以圆锥顶点 为圆心的同心圆弧,经 线为由圆锥顶点向外 放射直线束。 两条标准纬线 无变形,等变 形线与纬线平 行。 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兰勃特投影) Lambert conformal conic projection 24oN 46oN 110oE 纬线就是以圆锥顶点 为圆心的同心圆弧,经 线为由圆锥顶点向外 放射直线束。 两条标准纬线 无变形,等变 形线与纬线平 行。 伪圆柱投影(罗宾逊投影) Robinson projection 38oN 38oS 0o纬线为平行直线,中央 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 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 的曲线。 赤道为无变形 线,离赤道越 远变形越大。 横轴等积方位投影Azimuthal Equai-Area Projection 0o20oE 中央经线与赤道为直 线,其她经纬线都就是 对称于中央经线与赤 道的曲线, 面积没有变 形,距投影中 心越远,变形 越大。 实验二墨卡托投影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掌握墨卡托投影的经纬网形状与变形性质。 2.使学生掌握墨卡托投影的绘制方法。 3.理解墨卡托投影上等角航线与大圆航线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按主比例尺为1:15000万,经纬线网密度为10°,绘制墨卡托投影经纬线网格。 2.转绘大洲轮廓。 3.绘制大圆航线与等角航线。

地图制图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 实习报告 一、实习内容 1、熟悉Mapinfo的各种操作并了解其功能,练习操作不同的地图投影的转换。 2、对栅格地图进行数字化操作并制作相关地图。 3、利用Excel数据制作专题地图。 二、实习目的 巩固地图制图基础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地图制图软件Mapinfo的认识、理解及操作使用,并以此将学习内容付诸实践,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制图水平。 三、实习内容 (一) 打开Mapinfo软件,导入老师给的世界地图,更改各属性,制作5?的经纬格网,然后根据投影性质和变形情况选择投影种类制成三幅不同几何形状、不同变形的世界地图。 (二) 1、先打开boundry表,记下表上4到5个点的坐标。在进行地图矢量化之前 必须先装入经过扫描仪所获取的栅格图像,通过文件菜单下的打开表或工具栏上的打开表按钮打开“打开表”对话框。选择配准,投影下拉菜单选择HongKong50,然后选择江苏地图上的已标记好坐标的点,将坐标值输进去。 确定。江苏地图就和原先的boundry表匹配好了。 2、下一步矢量化13个地级市。在本窗口新建一个图层,选择绘图工具条中 的,按下s,同时按着shift键,画出江苏省的省边界。画好后矢量化徐州市。 选择绘图工具条中的,同样的方法法沿着江苏地图上徐州市的边界画出。 其中绘图工具条中的可以改变这个区域的样式。 3、接着矢量化其余12个地级市。进行标注时,选择可以输入每个市的名字。 4、矢量化各个县。先打开boundry表,记下表上4到5个点的坐标。同样,在 进行地图矢量化之前必须先装入经过扫描仪所获取的栅格图像,通过文件菜单下的打开表或工具栏上的打开表按钮打开“打开表”对话框。选择配准,投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 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 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 1.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 (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 (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 2.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区域划分(了解) A.星球图、地球图 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 C.国家图、行政区图 D.局部区域图 (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 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 (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 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 (5)按其他指标分类 按用途 按语言种类 按历史年代 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三、地图学 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

2.6地图投影的选择和变换

幻灯片1 地图投影的选择和变换幻灯片2 地图投影的选择和变换●本讲主要内容: ●一、地图投影的选择 二、地图投影的变换 幻灯片3 一、地图投影的选择 (一)投影选择的依据 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 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所选择投影的种类 正轴方位投影 极地—— 赤道附近—— 横轴方位投影或正轴圆柱投影 正轴圆锥投影或斜轴方位投影 中纬地区—— 幻灯片4 制图区域形状直接制约地图投影的选择 中纬度地区: 沿纬线方向延伸的长形区域—— 单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沿经线方向略窄,沿纬线方向略宽的长形区域—— 双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沿经线方向南北延伸的长形区域—— 多圆锥投影 斜轴方位投影 南北、东西方向差别不大的圆形区域—— 低纬赤道附近: 沿赤道方向呈东西延伸的长条形区域—— 正轴圆柱投影 东西、南北方向长宽相差无几的圆形区域—— 横轴方位投影 幻灯片5 制图区域的范围大小也影响地图投影的选择 正轴圆柱、伪圆锥、广义多圆锥和某些派生的地图投影世界地图—— 东西半球:横轴等面积或等距离方位投影 水路半球:斜轴等距离或等面积方位投影 南北半球:正轴等角或等距离方位投影 半球地图—— 非洲:横轴等面积方位、横轴等角圆柱 其他洲: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

大洲地图—— 不同变形性质的正轴圆锥投影 大国地图—— 幻灯片6 2、比例尺 不同比例尺地图,对精度要求不同,投影选择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对精度要求高,宜采用变形小的投影,如分带投影。 中、小比例尺地图范围大,概括程度高,定位精度低,可有等角、等积、任意投影的多种选择。 幻灯片7 幻灯片8

幻灯片9

几种常见地图投影各自的特点及其分带方法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一 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 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设想用一个圆柱横切于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照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球面正形投影于圆柱面。然后将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获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平面。 一、只谈比较常用的几种:“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UTM 投影”、“兰勃特等角投影” 1.墨卡托(Mercator)投影 1.1 墨卡托投影简介 墨卡托(Mercator)投影,是一种" 等角正切圆柱投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在1569年拟定,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 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航空图,如果循着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航行,方向不变可以一直到达目的地,因此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 “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7834-1999,海军航保部起草)中规定1:25万及更小比例尺的海图采用墨卡托投影,其中基本比例尺海底地形图(1:5万,1:25万,1:100万)采用统一基准纬线30°,非基本比例尺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度或整分。 1.2 墨卡托投影坐标系 取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L0)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墨卡托平面直角坐标系。 2.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和UTM(Universal

电子地图的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地理底图基础数据准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使用Google Earth选择目标地区图形进行矢量化; 3.进一步掌握在arcview、ARCMAP或mapinfo下进行地图配准,数字化,属性编辑等; 4.通过本次实习,使大家掌握用Google Earth进行矢量化,ARCMAP 进行属性编辑等为后期的电子地图设计提供图形数据。 二.实验材料及软件 Google Earth4.2 、getScreen、ArcMap 三.实验步骤: (一)数据准备 1、启动GoogleEarth,在GoogleEarth上定位到自己家乡所在地市州的影像图。 2、在区域内添加地标4-6个(不含四个角点),要求地标在所在区域内分布均匀。记录下地标的地理坐标。也可以导出为kml文件。 3、启动getSrceen,用GetScreen获取家乡的影像。具体方法参见《用GEtScreen与GoogleEarth获取影像的方法.docx》将得到jpg 影像和.map文件(记录四个角点的地理坐标) (二)影像校正 MapInfo配准步骤如下(也可以用mapgis、arcmap、arcview等软件实现配准)用于配准的控制点是影像的四个角点,和(一)2中添加的地

标点。坐标分别见.map文件和.kml文件。均可用记事本打开。1。mapinfo影像校正(配准)步骤 1)打开栅格地图。 文件->打开,选择栅格文件类型。 打开刚才下载的jpg图片。弹出对话框。 选择“配准(Projection)”。出现图像配准对话框。 2)、坐标配准。 点击“+”或“-”号可以缩放对话框中央的地图。

地图设计与编绘实习报告

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目录 一、实习目的 (4) 二、实习内容 (4) 三、实习地点 (5) 四、起讫日期 (5) 五、实习经验和体会 (8) 不少于2000字

二、实习内容 针对上述目的,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为:利用地图制图软件设计和编制中国经济发展的专题地图。具体内容如下:(自己所作工作) 1、地图设计: 1)根据制图任务收集、整理制图资料,分析并确定各种制图资料; 2)确定地理底图及成图的地图投影、比例尺等地图数学基础; 3)确定地图内容及其表示方法和形式; 4)图形、符号、色彩、注记及图例系统的设计; 5)地图概括指标的设计; 6)地图图面配置设计; 7)确定数字化方法及技术路线; 8)根据制图目的和特点选定制图软件,及为下一阶段工作作准备。2、利用相应的硬件设备及制图软件编制地图 1)制图数据输入; 2)数据处理; 3)图形输出。 3、编写课程设计技术说明书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与编绘要求学生掌握地图数学基础建立的方法、步骤、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的设计、地图的图形、色彩和注记的设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普通地图设计编绘、专题地图设计、地图集的编制、遥感制图、数字地图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利用地图制图软件设计和编制某些种类的专题地图。 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六天,首先收集整理资料,然后进行各设计工作,继而用制图软件编制地图,最终编写实习报告。在设计过程中要有一个宏观的安排,图幅的分配、颜色调整及比例尺大小等搭配协调。用软件编制地图过程中步骤要明确,地图矢量化,专题数据分析,编制模板等。 4、所作工作

几种常用地图投影

一:等角正切方位投影(球面极地投影) 概念:以极为投影中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为辐射的 直线,纬距由中心向外扩大。 变形:投影中央部分的长度和面积变形小,向外变形逐渐增 大。 用途:主要用于编绘两极地区,国际1∶100万地形图。 二:等距正割圆锥投影 概念:圆锥体面割于球面两条纬线。 变形:纬线呈同心圆弧,经线呈辐射的直线束。 各经线和两标纬无长度变形,即其它纬线均有 长度变形,在两标纬间角度、长度和面积变形 为负,在两标纬外侧变形为正。离开标纬愈远, 变形的绝对值则愈大。 用途:用于编绘东西方向长,南北方向稍宽地区 的地图,如前苏联全图等。 三:等积正割圆锥投影 概念:满足mn=1条件,即在两标纬间经线长度放 大,纬线等倍缩小,两标纬外情况相反。 变形:在标纬上无变形,两标纬间经线长度变形为正, 纬线长度变形为负;在两标纬外侧情况相反。角度 变形在标纬附近很小,离标纬愈远,变形则愈大。 用途:编绘东西南北近乎等大的地区,以及要求面积 正确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图。

四:等角正割圆锥投影 概念:满足m=n条件,两标纬间经线长度与纬线长度 同程度的缩小,两标纬外同程度的放大。 变形:在标纬上无变形,两标纬间变形为负,标纬外变 形为正,离标纬愈远,变形绝对值则愈大。 用途:用于要求方向正确的自然地图、风向图、洋流图、 航空图,以及要求形状相似的区域地图;并广泛用于制 作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如我国在1949年前测制的1∶5万地形图,法国、比利 时、西班牙等国家亦曾用它作地形图数学基础,二次大 战后美国用它编制1∶100万航空图。 五: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 概念:圆柱体面切于赤道,按等角条件,将经 纬线投影到圆柱体面上,沿某一母线将圆柱体 面剖开,展成平面而形成的投影。是由荷兰制 图学家墨卡托(生于今比利时)于1569年创拟 的,故又称(墨卡托投影)。 变形:经线为等间距的平行直线,纬线为非等 间距垂直于经线的平行直线。离赤道愈远,纬 线的间距愈大。纬度60°以上变形急剧增大, 极点处为无穷大,面积亦随之增大,且与纬线 长度增大倍数的平方成正比,致使原来只有南 美洲面积1/9的位于高纬度的格陵兰岛,在图 上比南美洲大。 用途:等角航线表现为直线,用于编制海图、印度尼西亚和赤道非洲等赤道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地图、世界时区图和卫星轨迹图等。

遥感实验报告

遥感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学院:专业: 年月日 实验一: erdas视窗的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步骤 打开imagine 视窗 启动数据预处理模块 启动图像解译模块 启动图像分类模块 imagine视窗 1.数据预处理(data dataprep) 2.图像解译(image interpreter) 主成份变换 色彩变换 3.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非监督分类 4. 空间建模(spatial modeler) 模型制作工具 三、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试验初步了解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基本掌握了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用途。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掌握遥感图像的纠正过程 二、实验原理 校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称为几何校正。几何校正就是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而将地图投影系统赋予图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地理参考(geo-referencing)。由于所有地图投影系统都遵循一定的地图坐标系统,因此几何校正的过程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几何校正包括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地面接收站在提供给用户资料前,已按常规处理方案与图像同时接收到的有关运行姿态、传感器性能指标、大气状态、太阳高度角对该幅图像几何畸变进行了几何粗校正。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称为几何精校正。一般地面站提供的遥感图像数据都经过几何粗校正,因此这里主要进行一种通用的精校正方法的实验。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构建一个模拟几何畸变的数学模型,以建立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与标准图像空间的某种对应关系,实现不同图像空间中像元位置的变换;第二步是利用这种对应关系把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中全部像素变换到标准图像空间中的对应位置上,完成标准图像空间中每一像元亮度值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的数据,对两张图片进行几何纠正 四、实验流程

掌握GPS测量使用情况的实习报告(1)

掌握GPS测量使用情况的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通过实习,熟悉并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及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 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图形绘制和面积量算,并对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gps数据的处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习内容 数据采集的方法 手持gps的设置:按menu键,进入“系统设置”,选择“地图单位”后,可进行以下设置: a.导航单位设置:设置为公里米公里/小时 b.北参考选择:选择真北 c.坐标投影:纬度/经度设置为度/分/秒,自定义坐标系选择“横向墨卡托”后,进行以下设置:原点纬度:,原点

经度:,设置好后进入设置比例因子通用米单位原点向东偏移原点向北偏移按“完成”即可。 d.参考椭球:选择“用户”后,根据所要测的坐标系及3°或6°带进行da,df,dx,dy,dz的参数的设置,再进入设置“自定义基准”,x旋转:+,y旋转:+,z旋转:+,比例因子:+,则完成好设置,最后按esc键直到显示要测数据。 手持gps定位测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测点,等到精度达到要求时,按下mark键,则显示出已设定好要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显示出的数据后可按esc键进行下一测点的测定。 2.图上坐标高程的量算 如果所求的点刚好位于某根等高线上,则该点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否则需采用比例内插的方法确定。 如上图所示:e点位于高程 为51m的等高线上,则e点的 高程就为51m,而f点位于48 与49这两根等高线之间,可以 通过f点作一大致与两根等高 线垂直的直线交于这两根等高 线于m,n点,从图上量得距离 mn =d ,mf =d1 ,设等高距为h,

现代地图学重点和考点概括word精品

各章的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结合你对现代地图和地图学理解,谈谈它与你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2.未来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如何?请描述你想象中的未来地图是什么样子?第二章: 1.自然球体、大地球体和旋转椭球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2.空间参照系都有哪几种类型? 3.什么叫椭球体定位? 4.地图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5.叙述传统实测成图法的一般过程。说明每一过程完成的主要成果。 6.数字测绘成图法可有几种成图的类型?请简述其一般过程。第三章: 1.简要说明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2.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进行比较,观察经纬线网和大陆轮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度变形是主要的? 4.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那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简要说明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的投影特点。 6.墨卡托投影有何特点?为什么航海图和航空图选用此种投影? 7.我国地形图都选用哪几种投影?说明它们的投影原理。 8.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分布规律。为什么要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说明6°带和3 带的分带规定。 9.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统的特点和坐标值的表示方法。 10.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概念,为什么要换带? 11.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每种换带方法原理。第四章: 1.什么是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作用有哪些? 2.按空间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地图符号各分为哪几类?各类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按符号表示的维数和表示内容的动静状态进行分类?请说出这两种分类的各 4. 种类型。 5.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有哪些?其视觉感受效果是什么? 6.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设计? 7.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 8.地图上可以进行哪些色彩的配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进行色彩的调和? 9.地图注记的作用是什么?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 10.如何运用地图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 11.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 1.简述地图概括的目标、任务、实质和方法。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影响地图概括的根本因素与主导因素? 3.简述地图内容选取、概括和图形简化的基本方法。 4.什么是地形图?什么是地理图?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各有哪些特点? 5.结合你所了解的实例,说明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理图的用途及其差异。 6.什么叫水系?地形图上要反映水系的哪些内容?其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7.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那几种?哪种方法是基本的?为什么? 8.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和类型? 9.绘图并简要说明各类基本地貌形态的等高线图形及其特点。 10.在普通地图上对于居民点主要反映那些特征?是如何表现的? 11.举例说明各种点状、线状、面状、片状和动态分布事象应采用的表示方法。

地图投影实验报告

淮海工学院 现代地图学A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专题地图制作 班级:测绘122 姓名:苏红飞 实验地点:测绘楼307 实验时间: 2013-12-02 实验成绩: 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实验一地图投影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会MapInfo的最基本操作,如表、工作空间、图层等的操作。 2.掌握有关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知识。 3.学会根据地图上不同经纬网形态识别不同的投影类型。 二、实验步骤 (一)掌握MapInfo中地图投影的操作过程。

(二)绘制武汉市所在地区的高斯—克吕格投影6度带经纬网和方里网,绘图范围:东西范围由武汉市所在投影带决定,南北范围:北纬25o—35o。经线线距1,纬线线距1o。 1、打开MapInfo,出现如图1所示的对话框,点击ok键。 图 1

2、如图2-1所示,在File选项中选中open点击,打开“实验素材”(图2-2)。 图2-1 图2-2 3、再依次打开CHINA.TAB、CHINCAP.TAB、PROVINCE.TAB,打开后如图3所示。

图3 4、点击Layer Control,如图4-1所示。在Tools选项中单击Tool Manger...出现下图4-3中所示的对话框,选中Coordinate Extractor,将它后面的两个 小框打钩。 图4-1 图4-2 图4-3

5、在Tools菜单中单击Coordinate Extractor中的Extract Coordinates...选项出现如图5-2所示的对话框,在table name一栏中选择CHINCAPS,然后点击ok出现如图5-3所示的对话框,选择continue,即可看见如图5-4所示的窗口,在上面找到并记下武汉的地理坐标。 图5-1 图5-2 图5-3

GIS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地理科学年级 2009级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实验项目地图投影及投影变换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11年 4 月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空间数据源学会各种比例尺地图的图式符号的识别。 2、比较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结构,了解两种数据结构表达的空间数据各 有何特点? 3、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熟悉ArcGIS 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 5、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资料: 1、空间矢量数据、扫描栅格数据样本; 2、两张扫描几何纠正以后的标准地形图图像(1:1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实验内容: 1、认识地形图,学会在地形图上读取有用信息 遥感图像、地形图、专题图(如旅游图、规划图、交通图等)图源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源,因此正确的识别各种图形、信息是空间数据建立的基础。本实验主要针对标准的地形图识别,认识地图分幅、图廓标注、公里格网、坐标标注、投影分带、坐标系及图内图式符号表示等。 2、较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两种数据结构表达的空间数据各有何特点 利用试验提供的数据资料,在GIS软件中打开浏览。比较两种数据结构的坐标系、地图的缩放、查询、查找等操作。 3、认识投影,学会使用GIS软件建立正确的地图投影及其空间坐标系 在ArcMap中打开1万、5万地形图扫描栅格数据文件,仔细观察图廓、图内的各种信息,识别出其坐标系、投影分带、中央子午线、投影代号等内容;利用GIS软件分别为两幅地图建立正确的地图投影,观察建立投影前后两幅地形图

的空间位置关系。 四.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 1、用ArcMap软件打开1万、5万地形图扫描栅格数据文件,分别观察其图廓、图内的各种信息,区别两幅地形图在坐标系、投影分带、中央子午线、投影代号、比例尺等内容中的不同。1万地形图中央子午线是东经114度,3度分带投影,代号为38号,1比1万的比例尺。5万地形图中央子午线也是东经114度,6度分带投影,代号为20号,1比5万的比例尺。 2、在1万和5万的地形图上找到最外围的四个公里格网点,分别记录其平面坐标值(x,y)在地图上找到最外围的四个图廓点,分别记录其球面坐标值(B,L)。下表是其平面坐标 由上图可知,其平面坐标是很乱的,不准确的。 3、右键空白工具栏增加Georeferncing工具条,选定Add control points, 在5万地形图中找一个已知坐标点,按左键,出现一个十字,按右键选择Enter Coordinates输入坐标(我选择的是不输入投影代号),再找不同的两个点,完成如上操作。选点时,要注意选点的均匀分布,如果在选点时没有注意点位的分布或者点太多,这样不但不能保证精度,反而会使影像产生变形。步骤如下:

地图投影实习报告

地图投影实习报告 学号: 实习目的: 1. 熟悉并巩固地球椭球体的要素和公式; 2. 学会使用Excel 计算地球投影数据; 实习任务: 1. 理解子午圈曲率半径M 、卯酉圈曲率半径N 和平行圈曲率半径r 的概念和它们在不同纬度地区的变化情况,并学会其计算方法; 2. 学会计算子午线弧长和平行圈弧长; 3. 学会用Excel 计算和查表求地球椭球体表面上的梯形面积。 实习方法和过程: 1. 子午圈曲率半径M 、卯酉圈曲率半径N 和平行圈曲率半径r 的计算方法及过程: 计算公式如下: 子午圈曲率半径M= 2 /3222)sin 1() 1(B e e a --

卯酉圈半径 N=2 /122)sin 1(B e a - 平行圈曲率半径 r= 2 /122)sin 1(cos B e B a - 其中,a 为地球椭球体长半径,其数值为6378140m ,e 为第一偏心率,另外还有短半径b=6356755m ,e 与a 、b 的关系是2 2 22 a b a e -=;B 为纬度。 在充分理解了上述公式后,便可在Excel 中实现计算。计算结果为: 纬 度 (B ) 长半径a 短半径b M(m) N(m) R(m) 0 6378140 6356755 6335441.701 6378140 6378140 15 6378140 6356755 6336201.924 6389409.197 6171622.359 30 6378140 6356755 6341421.932 6400585.276 5542938.865 45 6378140 6356755 6354156.896 6411002.423 4533106.93 60 6378140 6356755 6371233.517 6418944.859 3209334.978 75 6378140 6356755 6377486.558 6421195.819 1661852.669 90 6378140 6356755 6356430.341 6412285.332 3.92786E-10 23°40′ 6378140 6356755 6338410.471 6395902.143 5857873.785 由计算结果很容易看出: (1).子午圈曲率半径与卯酉圈曲率半径除在两极处相等外,在同纬度某点上的N 均大于M ; (2). M 和N 的值在赤道上为最小,它们随着纬度

地图学实验报告

测绘工程专业 地图学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地图投影变换班级:测绘工程2班 学号:631201040205姓名:付博 指导老师:李华蓉 时间: 2014-10-7

地图投影变换 一、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GIS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GIS软件都会涉及到这一部分知识,并不是只有MAPGIS软件中才有,MAPGIS 软件中的投影变换相比国外的软件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比如标准框等。我这里只是给大家说说我对投影变换的一个理解,讲很多的知识点串起来,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那么什么是投影呢?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梨型的不规则椭球体,而GIS 软件所处理的都是二维平面上的地物要素的信息。所以首先要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如何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物展到平面去。 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或者说是最容易想到的一个方法就是将地球表面沿着某个经线剪开,然后展成平面,即采用这种物理的方法来实现。可采用物理的方法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地图平面必然产生裂隙或褶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足球展成平面的,会是什么结果。所以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和变形,是不行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就是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地图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利用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变形和

误差。凡是地理信息系统就必然要考虑到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的使用保证了空间信息在地域上的联系和完整性,在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系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一句话,投影:就是建立地球表面上点(Q,λ)和平面上的点(x,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过程。 在MAPGIS中的“投影变换”的定义如下:将当前地图投影坐标转换为另一种投影坐标,它包括坐标系的转换、不同投影系之间的变换以及同一投影系下不同坐标的变换等多种变换。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投影变换的原理及其应用。 2、熟悉使用ARCMAP做地图投影变换的方法。 3、增加对地图学的地图投影变换方便知识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 将老师发的矢量化地图用ARCMAP软件进行投影变换,具体包括边界线的绘制、各省份直辖市的颜色填充等,最后将绘制的地图进行投影变换。 四、实验步骤 1、启动ARCMAP

GIS实习报告

路、铁路、省会、市域、市名,来存储各要素。在 ArcCatalog 中, 实验目的 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矢量化) 实验准备 数据:中国地图、河北省地图 软件:Arcgis10.2 图像矢量化实验步骤 (1)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执行【文件】一【新建】一【个 人地理数据库】。并修改该数据库的名称为“测绘1203王德广”。如 图1。 'ArcCatalog - Arilnfo 亠 罷fdtiaf*D?lrtiOpM5苗感魏 立件向.長旧根到V)站Eg Its 理込理g 刍走乂Q WrBfNJ 图1。 (2)下面将为该数据库创建新的要素类,创建各个要素类:河流、公 1、 2、 认识并掌握线的专业术语 1: 豪瞳3 ■fern iS=CX) 审 I AppDatd ? 匸 mt Ad 玉 u Q Desktop “ S 卜O ■Z] 三口呼;钙 i a IZ 二 Chjpttr^ !?( S I data M -I O EslD 回二 Cxll 冈S I b 】2 詞 O Eid 田二」ex6 -'I OiesT 网 Oi Ex8 至L 個簾Sgln ArcGl S Server 畫疫(Ft)… IBSr I) 一 工M 的 dBASE 鶴口 XML 却

图3 鼠标右击个人地理数据库,在【新建】中选择【要素类】如图 2至图 訂丰崙生Q 冋毎?□ hl 汕加时卫.卡陌jtt 店寻书:?^8密诅!£— gm? 36^嗨 11-M 刍称CG : 别客,4 : 此要素娄中所疗Pt 餉更亲类型■■ [a 要耒 几何同It 二坐标包括n 值制〕。用于存储晤徨埶W 0 二出标包1£忑信氓)0用于存储切魏握n 卜 上一步cp :i]|左一出on HI L 取匚肖 F2 训 .d ?5斑d F 至 霸 Tl. — — 二 - L 爭 天融枫? —— G K 垒建空邑山; gy 血 虧潢斥我 ^rrCIi £M ~LE .EL S!Cr?^(Oj... 管EFFSJtvaSraM 般rimbn 5〕i 只; h —_ — —. ----- — 1 ? B i^(X3 事 空區砂呐_ 仝誉2 址圭海心- II

地图投影,空间数据处理指导-实验4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领会其用途。 2. 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熟悉ArcGIS 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 4. 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ArcToolbox 是ArcGIS Desktop 中的一个软件模块。内嵌在ArcCatalog 和ArcMap中,在ArcView、ArcEditor 和ArcInfo 中都可以使用。 ArcToolbox 具有许多复杂的空间处理功能,包括的工具有: ● 数据管理 ● 数据转换 ● Coverage 的处理 ● 矢量分析 ● 地理编码 ● 统计分析 空间间数据处理是基于已有数据派生新数据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实现 的。是基于矢量数据进行的,包括如下几种常用的操作:融合,剪切,拼接,合并(并集), 相交(交集)。 地理坐标系(Geogrpahic Coordinate System) 地理坐标系使用基于经纬度坐标的坐标系统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处的位置。某一个地理 坐标系是基于一个基准面来定义的。 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 基准面。

在ArcGIS 中基于这三个椭球,建立了我国常用的三个基准面和地理坐标系: ● GCS_WGS1984 (基于WGS84 基准面) ● GCS_BEIJING1954 (基于北京1954 基准面) ● GCS_XIAN1980 (基于西安1980 基准面) 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投影坐标系使用基于X,Y 值的坐标系统来描述地球上某个点所处的位置。这个坐标系是 从地球的近似椭球体投影得到的,它对应于某个地理坐标系。 投影坐标系由以下参数确定 ● 地理坐标系(由基准面确定,比如:北京54、西安80、WGS84) ● 投影方法(比如高斯-克吕格、Lambert 投影、Mercator 投影) 在ArcGIS 中提供了几十种常用的投影方法 北京1954 投影坐标系和西安1980 坐标系都是应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只是基准面、椭球、大地原点不同。 地理变换 地理变换是一种在地理坐标系(基准面)间转换数据的方法,当将矢量数据从一个坐标 系统变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统下时,如果矢量数据的变换涉及基准面的改变时,需要通过地 理变换来实现地理变换或基准面平移。 主要的地理变换方法有:三参数和七参数法。 投影变换 当系统所使用的数据是来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幅时,需要将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转换成 另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这就需要进行地图投影变换。 实验数据: 云南县界.shp; Clip.shp 西双版纳森林覆盖.shp 西双版纳县界.shp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完整版)1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专业地籍测绘与土地信息管理 班级地测1411 组号2 姓名郑子汉 学号2014010768 指导教师林军强.张敏 2016年11月15日至2016年12月9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 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2) 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2) 五、参考资料 (7) 六、实习心得 (8)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2010-11-1至2010-11-12我们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数字化测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数字地图测绘 (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每组测绘一幅1:1000的数字地图; (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 2、数字地图的工程应用 (1)完成测站改正; (2)完成设计路线的断面图绘制; (3)用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 3、MAPGIS扫描矢量化 熟悉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 (3)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地图投影

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地图投影 1、高斯-克吕格投影--------实质上是横轴切圆柱正形投影 该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想象有一椭圆柱面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某一条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相切,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的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展开即成为投影面。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坐标轴,中央经线和赤道交点为坐标原点,纵坐标由坐标原点向北为正,向南为负,规定为 X轴,横坐标从中央经线起算,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规定为Y轴。所以,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的X、Y轴正好对应一般GIS 软件坐标系中的Y和X。 高斯投影的条件和特点 ★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高斯投影的条件★投影具有等角性质 ★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变形比为1,其他任何点长度比均大于1 ★在同一条经线上,长度变形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大,在赤道处为最大 高斯投影的特点★在同一条纬线上,离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最大值位于投影带边缘★投影属于等角性质,没有角度变形,面积比为长度比的平方 ★长度比的变形线平行于中央子午线 高斯投影6°和3 为了控制变形,我国地图采用分带方法。我国1:1.25万—1:50万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以保证必要的精度。 6度分带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起,每6度分为一个投影带,该投影将地区划分为60个投影带,已被许多国家作为地形图的数字基础。一般从南纬度80到北纬度84度的范围内使用该投影。 3度分带法从东经1度30分算起,每3度为一带。这样分带的方法在于使6度带的中央经线均为3度带的中央经线;在高斯克吕格6度分带中中国处于第13 带到23带共12个带之间;在3度分带中,中国处于24带到45带共22带之间。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优点:★等角性别适合系列比例尺地图的使用与编制; ★径纬网和直角坐标的偏差小,便于阅读使用; ★计算工作量小,直角坐标和子午收敛角值只需计算一个带。 ★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各带的投影完全相同,所以各投影带的直角坐标值也完全一样,所不同的仅是中央经线或投影带号不同。为了确切表示某点的位置,需要在Y坐标值前面冠以带号。如表示某点的横坐标为米,前面两位数字“20”即表示该点所处的投影带号。 2、墨卡托投影---------- 等角正切圆柱投影 定义: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特性: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 墨卡托投影的用途 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