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

对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
对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

对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为了更深层次的拓展提高,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绿色建筑与节能已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对此,文章简捷的论述了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念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建筑设计理念也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物使用功能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对于建筑设计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理念产生了多种发展趋势,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1、建筑设计意义

建筑设计理念是指对设计目标(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赋予什么样的内涵的定义,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材、技术和文化风格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建筑风格是用特定的手法和形式对设计理念的表述;

建筑设计的本身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对设计理念在专业化方面的具体落实。而建筑施工则是对设计理念的实体化完成。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包含上述三个内容的泛指。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无论对物质和精神都有了更高层的追求,人们不满足传统的居住环境,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人们对与居住环境相关的建筑物结构、材料等都有了新的认识,随之近些年来出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 一、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二、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应包括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虽然在我国已经运用多年,但是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应用与开发问题。国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功能强大,但是由于这些软件是以国外的企业组织类型、项目管理模式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使得国外优秀软件在国内项目中的应用得到限制;另外,这些软件大多价格昂贵,企业投入过大。随着国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国产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也不断开发,但由于开发人员素质、开发投入、开发周期等因素的限制,国产软件的开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想很好的用于项目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

XX·XX花园弱电智能化系统 各子系统说明: 一、数字(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1)在小区的主次要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大堂前厅、公共区域、电梯轿厢等重要部分设置高清网络摄像机、确保监控无死角,对这些区域人员进出及活动情况进行监视与录像。 2)系统传输采用联网光纤+交换机(带光模块千兆交换机)+网络线方式传输视频信号,交换网络设备计入计算机网络系统。 3)监控中心设置电视墙、操作台。 4)系统供电采用UPS集中供电方式,即由各监控点部位敷设6条YJV3*6+1*4MM2主干电源线至弱电井内配电箱,配电箱内设置防雷保护器和断路开关,各楼层摄像机电源由一层配电箱分配至安装点,分支电源线采用RVV2*1.0型;室外立杆设备箱内设置防雷器。 5)监控系统录像存储采用IP数字专业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录像保存时间约为20天。 二、周界报警系统 1)本系统所有工作信号均接入管理中心报警主机 2)系统主要考虑两大区域,一为室外周边围墙、二为室内报警(可扩展),室内报警根据业主需求可扩展商铺、仓库联动报警及主要进出口通道报警,具体设计如下: 3)室外周边为保障车辆及中心财产安全,在周边围墙设置4线制电子围栏;每个防区设置1个防水设备箱,箱内安装总线地址模块,为便于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报警防区情况,在每个防区可设置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联动功能;室内报警可扩展对主要进出口及商铺、

仓库联动防盗报警。 4)系统采用总线制结构,报警信号总线采用RVVP2*1.0屏蔽线,即由配送2监控中心敷设电子围栏室外模块,电源线路采用RVV2*1.5线。 5)系统由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在监控中心设置1台报警电子地图管理电脑,系统各报警点触发报警时在管理电脑上显示报警区域,管理人员通过电子地图可第一时间确定报警区域;系统通过后台硬件与监控系统联动,当防区触发报警时联动的摄像机图像将显示在监控屏幕上并进行录像,便与安防取证。 三、数字可视楼宇对讲 1)本工程采用数字可视对讲系统(带智能家居、可视对讲、安防等功能;可扩展电梯控制),信号系统配置IC门禁卡,本卡可与小区其它刷卡系统实现一卡通功能。 2)采用IP/TCP协议,系统传输通过采用“超五类网线+交换机+光缆+交换机+超五类网线”的架构进行传输,可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以及信息存储、转发、应用、共享等功能。 3)本系统采用数字彩色可视对讲系统,住宅住户每户配置一台7寸室内直按室内分机;每个单元楼单元大门配置7寸数字彩色屏单元门口机;地下室配置3.5寸数字彩色屏单元门口机;在小区进出口设置栅栏门口机,方便管理外来进出人员。 4)本次设计电源等设备箱均采用300*200*150规格的电源箱(带二+三电源插座)安装。 5)每栋楼层间设备箱内设置可视对讲的24口或16口接入交换机。 四、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 1)自动识别系统内车辆车牌后自动开闸;临时客户根据停车时间计费,缴费后方可离开; 2)车牌自动识别停车场,提升了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图像的清晰度、处理速度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析 姜文航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析姜文航 发表时间:2019-11-21T16:37:46.3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作者:姜文航李正贵 [导读] 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建筑设计理念不断地转变,人们将更多先进的元素添加到高层建筑中,形成了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这些新型建筑更受人的欢迎。 姜文航李正贵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建筑设计理念不断地转变,人们将更多先进的元素添加到高层建筑中,形成了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这些新型建筑更受人的欢迎。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应用 1生态建筑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生态设计在我国建筑设计中,是一类值得深入发展的设计理念,对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与研究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资源消耗利用的大国。在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生态理念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提升。当前在建筑领域,生态设计理念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创新理念的关键时期。生态设计在建筑当中,利用其关键的集约、高效、持续、节能、可持续的特点,将处于高能耗地位的基础建筑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大大降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并且通过其对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利用与实践,能够把高层建筑的不利因素降低,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打造出安全、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良好形态,促进我国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 2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 2.1节能 外围护结构的能耗在建筑物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约为72%。若以100%作为基数,外墙的能量消耗为24%,屋顶能耗为22%,地面能耗为15%,外窗的传热量占20%和空气渗透量能耗13%相加,约占建筑物总热耗的1/3。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是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夏季阻挡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阻挡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在全季度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通过外加设备的加热或冷却辅助等多余能源的消耗。具体来讲分为以下两点:1)减少渗透量可以减少室内和室外冷热气流的直接交换,降低相应设备的多余负荷,合理使用密封材料可用于增加窗户的气密性;2)减少传热量是防止室内外温差的存在而引起的热传递,例如使用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等新型节能玻璃、节能窗框(如塑性窗框、隔热铝型框等)来增大窗户的整体传热系数以减少传热量;在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外墙在采暖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占总能耗的32.1%~36.2%,因此,有效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成为关键一环。目前,我国建筑外墙的保温做法主要分为四种形式:墙体内保温,墙体外保温,墙体夹层保温及复合保温。它们在降低墙体能耗方面都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但在节能率上又存在着较大差异。外保温是建设部倡导的主要保温方式,其保温方法也是最直接、效果最好的,是我国目前为止最为广泛使用的建筑外墙保温手段。屋顶节能的原理与墙体节能大体相同,通过改善屋顶层的热工性能来防止热传递。主要措施是保温屋顶(外保温,内保温),架空通风屋顶,斜屋顶,绿化屋面等。 2.2室外建筑结构设计 设计建筑时,应当将内外环境系统设计工作看做重点设计内容,尤其是室外环境与结构系统,有效增强其科学化程度,建筑室外结构系统主要由低层结构、地面屋面结构、外围结构与外墙系统构成,在常规建筑设计过程中,这部分结构系统同样是重要的设计内容,在形成适合生态建筑的合理结构时,要对空间需求进行了解,确保结构系统并不会与空间设计形成冲突。设计者还应当在累积高层建筑设计经验的同时,加深对生态建筑设计内涵的认识。在过去的普通建筑中,室外建筑结构系统被赋予了装饰的功能,设计期间更加关注表面的设计内容,而在生态建筑中,室外结构系统与空间设计均会影响到最终的建筑使用效果,设计者要注重外部结构系统与建筑环境之间的联系,使结构与建筑环境能够相互呼应,也要赋予建筑结构实用化的功能,将便利提供给建筑中的居民。实际设计结构系统时,要对风能与太阳光进行合理使用,切实地在建筑中呈现出生态化系统的功能,可适当简化建筑外部结构系统,同时还要站在居住者的角度,保持建筑结构系统的舒适程度与便利程度,使整个生态设计工作能够形成更强的实用性与整体性。 2.3绿化和水景 很多建筑虽然设计有很多的水景与绿化,但是其建筑温度区域的基本温度还是非常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绿化的时候过于重视绿化的面积和水景的规模,并未将其与建筑的整体布局、气流等相关因素结合起来,所以这就导致绿化和水景的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对此,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要注重对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并选择而合理的位置来设置水景,以确保最终绿化和水景能够和建筑整体环境之间相互协调,这样不但能够使整体环境更加具有美感,还可以有效调节居住温度,满足居住者的基本需求。 2.4推广利用新技术和节约资源 若想推动生态建筑持续化发展,实现生态建设理念,积极推广新材料以及新技术,促使环保理念的实现,实现对建设经济成本的有效节约。例如,推广利用现代化轻薄建筑材料替代砖石,进而减少建筑的重量,实现对经济成本的节约。现阶段,建筑领域新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比如混凝土和泡沫铝等,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循环应用,有效节约了自然资源,并且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基于生态理念,同时融合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缓解当前资源紧缺的困境。生态建筑设计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比如生物能和地热能以及风能等,以此减少新兴能源技术,实现对投资成本的集约。采用的太阳能技术,借助集热板装置,实现对太阳能的收集,同时使用蓄热设备和风扇以及空气导管等,构建相对完整的能量转换系统,实现对太阳能的收集和转化,使其成为热能,进而减少人力成本。 2.5重视环保性能 基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态建筑设计,所以生态与环保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而现代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生态效益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这就需要建筑行业能够在建筑发展中逐渐向着绿色、生态方面实现发展。而建筑行业要想在保证环保效益,则是把全新的环保科学技术合理运用在建筑工程中,并且还需要在建筑中适当的增添建筑环境的比例,保证建筑物不仅具备环保性能,还具备较强的舒适度。总体而言,基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背景下,设计人员需

浅谈当代建筑的美观设计(一)

浅谈当代建筑的美观设计(一) 摘要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路途中一直伴随着各色建筑的同步发展,可以说建筑本身也凝结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当今的建筑学经过了近三十五年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积累,已经摆脱了曾经的理论贫乏的窘迫局面,转而进入了各种观点与形式百花争鸣的时代,不再缺乏各失的理论和复杂的形式,而是要回归建筑的本真,将建筑的美观这一重要命题再度体现出来,创造出更丰富、更新颖、更美观的建筑形象。 关键词建筑;美观;设计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美学的鼻祖——柏拉图就在苦苦地追寻“什么是美?”,继而西方美学界便锲而不舍地进行着关于“意义”与“本质”的艰辛探索,在这探索道路上不断迸发出美学的火花,而美学真正所蕴含的“美”不仅包括广义上的美观,也涵盖了文化美和真正的艺术美。现代主义明确的提出“形式服从功能”,而建筑作为现代生活的发生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思想甚至宗教信仰都密切相关,基于此,建筑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的功能需求就决定了建筑本身所拥有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人们的生活需求方式决定了建筑的自身形式,反过来,建筑的形式又能客观地反映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是一个统一辨证的关系。由此看来,建筑之美不单单是广义的“美观”而已,功能“美”、意义“美”、文化“美”更赋予其深刻内涵。 1,美学的整体认识 我们日常所说建筑的美观主要是在探讨建筑的内外部结构的“艺术性”体现这一问题。但是通常人们都把建筑的美观放在建筑的功能后面,成为一种“尽可能实现的美观”或者说“条件允许下的美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艺术审美要求的提升,建筑的美观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而且美观本身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对于建筑美观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正如60年代的人们喜欢古朴的木质装饰,而80年代的更喜欢现代感更强的建筑风格。因此建筑的风格必然要丰富多样。而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不光是建筑师本身艺术修养的提高,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美学观,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提升自己建筑设计的质量,自然以上都是必要的前提,但是更多的要依赖全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相关历史、文化、艺术的认知度的提高。否则,再美观的建筑也成为无人欣赏的废墟。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大众的观赏性,这一点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建筑只要完成,那么其外观、内景的布局就自然而然的以固定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建筑设计者的水平有限,一味的按照自己独断的理解去设计建筑,使得该建筑成为了个人设计,无人欣赏的摆设。这就是违背了建筑要满足大众口味的要求而造成的。日常的建筑设计中也存在着多种风格和各式美学主义t如: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等等,大部分都存在着对建筑美观的考虑,有着广泛的哲学、伦理学等的学术理论基础。而建筑师作为建筑的缔造者,应该摆脱各种主义的条条框框带来的限制,更多的从自身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去解决这一问题。构建更多贴近现实,能体现艺术魅力,彰显建筑风格的优秀作品。 2,建筑美观的具体操作 有人曾经对建筑的美感做了一个解释,“建筑美就是要达成心灵的宁静与享受。”这是从人自身的欣赏角度去说的,而对建筑本体而言,要强调其美感,就是要有构建良好的空间、造型和居住环境。建筑美感是与实用性、经济性相关联的,与人的心理慰籍、精神愉悦以及安全感等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仅仅把美观作为建筑艺术创作的唯一要求,反而会变成一种束缚。而要实现建筑美观包涵的众多内容,我们不得不凭借高速发展的科技力量,科技是建筑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建筑各项功能主要驱动。 2,1科技与美观兼顾 科技的发展让新时期的各个行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建筑业的变化则体现得更加深刻,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研究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研究 摘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它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建筑设计也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的自然理念相融合,实现设计的创新,是我国的建筑设计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迅速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人们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建筑设计在整个建筑行业起到了决定性的基础作用。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我们就要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加以认识、提高。理念的创新是建筑设计的生命之泉,它对于建筑设计这个行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种动力。许多的优秀建筑设计都源于创新。只有大胆的创新,大胆的尝试才能有好的作品,这些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同。经典的建筑作品已经被作为人类文明的辉煌载入史册。许多保留至今的古老经典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成为城市,甚至是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人们把能够代表和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建筑称为“标志性建筑”。它们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参观,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丰厚的收入。而与之相比,那些枯燥乏味没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已经或即将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决定了建筑设计师能否成功,也决定了今后建筑业的发展。 1建筑设计创新理论应具备的基础 创新,就是具有创造新鲜事物的能力。在建筑设计中,就是要具备创造新鲜、与众不同的建筑设计的一种思维能力。这就对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日俱增,普通的建筑作品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而很多建筑师,设计者们不敢大胆尝试、创新、改革,而是因循守旧,照搬硬套,故而很难有好的建筑作品。往往好的建筑作品需要有好的灵感,没有好的灵感、动力很难有好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更别提好的建筑作品。而创造性思维是现在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在一个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这里的创新性思维是广义的,并不是单纯的创新,它囊括了兴趣、爱好、信仰、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强大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阅历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地理、环境、历史、政治、文化、宗教等一系列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有了上述这些强大的理论实践武器来武装自己,这是成为一名一流的建筑设计师的必备条件。所以在千变万化的国际化建筑设计的竞争中,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被淘汰甚至于领导潮流,创新是建筑师们重要的武器,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2建筑设计创新设计方向 2.1生态设计 生态建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建筑与生态关系。生态建筑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保护环境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生态建筑是今后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例如Chuckanut Ridge住宅,太阳能成为设计的亮点。屋外的电伏板为房间夜间照明提供能源,大大的落地窗充分接收阳光的明媚,房间内一片温暖。该住宅的设计极大地响应了低碳世界的口号。现在的居住建筑只讲求快速建筑,大的居住容量,忽略了人们的居住感受,居住需求。普通楼盘的楼间距在越来越小,窗户也是能矮多少就矮多少,到处充斥着廉价房的感觉,售价却是天价。政府与

分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

分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8-13T09:10:25.253Z 来源:《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作者:刘子星[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现如今,社会群体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也不断强化,建筑设计行业逐渐以绿色建筑为主流,这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建筑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绿色资源。建筑设计当中的绿色建筑当前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能有效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能尽量的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对于社会的未来健康发展和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及其理念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过程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资源合理化利用所打造的建筑,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绿色环保理念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方式,与社会公众对于环境的认知变化相符合,通过城市建筑来展现社会发展程度,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来表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倾向于通过资源能源的科学化利用,来达到理想建筑设计效果,并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助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对于环保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辅助作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施工方面有着鲜明的体现,实现了人、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令建筑设计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并且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建筑的使用需求。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环保低碳原则在设计中的融入,促进了传统建筑行业在耗能和污染方面情况的转变,通过再生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在促进环保施工的实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建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建筑使用性能也更为优化。 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节能性特点,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传统建筑设计以高能耗、高污染的缺陷,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以此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具体到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为建筑工程的各项功能实现提供动力,避免了传统的高耗能手段的应用,就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空调系统,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将传统的室内的温度进行绿色控制。2.环保性特点,环境的优劣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当前,人类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作为建筑的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因为建筑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建筑必须对环境负责,不能为了建筑物而破坏我们居住的家园。首先,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选择可以回收、可循环的建筑材料,从根本上解决拆除后,不能利用,浪费建筑材料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筑施工技术的环保性,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具有环保性的高科技手段,避免因为施工而导致当地环境被破坏。3.地域性与宜居性特点,绿色建筑设计强调的是建筑工程的实用性与舒适性,脱离当地环境资源的建筑工程设计是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比如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人文特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例如:把我国南方的建筑设计方案应用到北方就不合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突显出地域性,保持建筑物适应本土化。同时,也要注意人们居住里面的舒适度,绿色建筑设计要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使用者的舒适性,避免设计出外观看起来华丽,住在里面不实用现象的发生,设计出的建筑物要里外都给人们呈现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 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 3.1在节能设计中应用 这一设计环节中,绿色环保理念本身倡导的就是在设计中注重节能环保。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更加重视建筑功能的发挥,往往会存在很大的能源消耗,有了绿色环保额理念,则在建筑节能设计环节中,能够从能源节约或者最大化利用的角度,在例如电气工程、照明工程等环节上,通过应用先进的建设安装技术或者以先进的系统设计方法为指导,来达到提高整体建筑设计的节能性能的目的。 3.2降低环境负荷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设计当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物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和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促使建筑物所产生的垃圾和废水等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尽量的减少给环境造成的负荷。首先,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进行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并且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能减少这种问题的影响,作为设计师首先需要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能在材料选择上选择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的材料,例如生态水泥和绿色混凝土等等。同时,在施工的方法上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建筑设计当中需要在造型设计、工艺设计等方面都进行综合考虑,找到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法,以便于能减少施工消耗和能源的使用,减少工程对于环境所造成的负荷。 3.3注重绿色建筑功能实用性,优化水系统设计 随着社会群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其绿色环保观念也明显增强,对建筑也提出了多元化要求,不仅注重美观性和实用性,更加关注环保性与功能性。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出发开展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功能实用性置于重要地位,对建筑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并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整,在现代化建筑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科学设计,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化利用。比如在水系统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同层排水系统设计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改善排水效率。对于公共区域,则需要对渗水材料进行规范安装,以满足公共区域较大的用水需求,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在明确建筑周围环境复杂性的基础上,依据居民用水需求进行分析,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化设计,并设置雨水自动收集装置,以满足雨水合理利用需求,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促进自然水资源的科学化利用,降低城市排水负担,这就促进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探析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18-07-20T11:35:48.1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李昕 [导读] 摘要:建筑的绿色生态化设计成为我国提高建筑品质、发展可持续性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国可继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道路的主要发展目标。 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100120 摘要:建筑的绿色生态化设计成为我国提高建筑品质、发展可持续性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国可继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道路的主要发展目标。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意味着从场地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施工以及项目完工后等建筑全寿命的各个时期科学把控每个重要环节,而每个环节的把控都要以与环境协调、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为主要原则。笔者希望通过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促使我国建筑设计者及其相关从业者的建筑设计作品能尽量达到尊重大自然、符合社会性、尊重使用者、提高建筑与环境协调融合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基于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损耗问题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国际间关切的建筑议题从各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开始转向绿色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研究。建筑相关从业者有责任在结合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把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和认知的同时,大力宣传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内涵,提出促进资源节约与和周边环境协调的设计策略和措施,并在建筑设计中积极运用先进的绿色生态理念和一些地域适宜性的绿色生态技术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现阶段自身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发展之路。发展适宜性的、社会性的、经济性的绿色生态建筑之路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导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绿色生态建筑的实现,在前期阶段深入了解并掌握其项目背景、周边环境、地域人文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整体对建筑设计进行综合把控。第一,确定合理的建筑规模,避免不合理和不现实的建筑尺度,避免造成以后的人力、社会、能源资源的浪费,强调建筑的生态性、合理性和经济型。第二,充分重视现场调查和分析,尤其是重视前期对当地气候条件、生态状况和人文状况的调研,尽力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失误性偏差。第三,积极赋予场地及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潜力。第四,理智地选择建筑材料。第五,场地前期规划中,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因素;为垃圾回收使用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对污染的防控。第六,确定建筑设计的耐久性,要求对建筑耐久性和建筑对场地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深远的考虑,避免对建筑使用者造成身体健康危害。第七,充分利用场地旧有建筑,发掘建筑使用寿命的潜能,不要盲目求新。 一、总平面设计 项目选址应避免污染源及地质灾害,远离危险源。场地设计时,前提是要对场地原有的条件进行一个相对全面的环境和经济方面的评估,然后再开始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 场地设计时应尽量保留场地内原有的生态因素,并对其中有资源再利用价值的因素进行保护利用,达到因地制宜、资源再利用的场地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依山就势,保持基地土方平衡;对场地的利用应该顺应地势,因势利导等。 场地总平面设计时要将人行流线、车行流线以及内外交通网清晰梳理并分开有序设置,并设置合理的功能区分;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应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通过合理利用场地的现有条件,在场地中灵活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尽量在项目规划阶段进行场地及建筑雨水专项利用规划,且在总平面图中加以落实;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达到其场地规划设计经济性、生态性、合理性和高效性的目的;在场地规划中,对场地内分类垃圾站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道路网络与交通布局要清晰、合理。 倡导积极开发和利用深层建筑地下空间资源,使地下建筑开发形成多层次、多梯度、多层面的发展形态。结合场地光环境进行建筑设计;场地规划设计时,需在有利于人们室外活动、不影响建筑自然通风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场地风环境进行场地及建筑设计;结合场地声环境进行设计;优化场地热环境。 二、方案设计 第一,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外围护结构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对建筑室内的气候环境以及建筑能耗的减少产生直接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对建筑的体型系数、建筑形体、窗墙面积比、外窗可开启面积比、外窗气密性、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等数据方面进行把控,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设计尽量采用外墙外围护保温体系措施,同时注意保温材料的耐火等级,合理、科学的采用种植屋面、架空通风屋面或蓄水屋面,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上人屋面宜设置种植屋面,天窗面积不大与屋顶总面积的20%等。 第二,自然采光。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做好建筑自然采光是绿色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窗地比宜大于1/6,当进深超过房间采光面及平面以上窗高2.5倍时,应在超出的部分增加人工照明作为光照缺失的补充;建筑地下部分设计成半地下室时,适宜采用边庭开启高侧窗改善采光效果等。 第三,自然通风。建筑设计时,采取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的功能布局、空间构成、平面设计等设计策略。强调室内自然通风的同时,建筑室内的冬季防风措施同样不可忽略;建筑内部主要功能用房宜随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合理布置建筑中庭,利用热压、风压的物理原理、措施来改善大型公共建筑内部的通风效果等。 第四,遮阳设计。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控制东、西两侧的外窗面积,且在功能布局时尽量将非空调房间布置在东、西两侧,以此节约能耗;18层及以下的建筑应尽量设计建筑构件自遮阳、外遮阳及活动外遮阳系统;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窗墙比较大时适宜使用内置中空百叶玻璃,还应多考虑由季节性植物做垂直绿化,将建筑空间、造型的设计与建筑的光照、太阳能的运用相结合等。 第五,室内声环境。将主要功能用房以及对噪声控制要求较高的房间布置在相对远离噪声源的位置;建筑所在基地范围噪声较大应在建筑与噪声源之间合理布置植物带;屋顶材料往往采用一些轻型屋盖材质,采取适当的降噪、防辐射措施,减少其危害等。 第六,建筑节材。建筑外立面造型遵循简约、大方、独特的造型原则,从经济性、综合性、高效性等方面整体考虑,尽量减少运用不必要的、不经济的、纯装饰的装饰材料;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回收、利用废、旧建筑材料与制品,实现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等。 三、结构优化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建筑整体上的结构优化和结构把控,通常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节材的目的。根据场地气候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综合把控和选择适合建筑本身的结构体系。建筑形式尽量避免采用极其扭曲、不规则的建筑形体,以免造成结构设计的附加浪

7位建筑师的个人观点和设计理念

以建筑为名—7位建筑师的个人观点和设计理念 1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个人观点及理论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

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格罗皮乌斯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其代表作是1965年完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 2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LudwigMichael,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vanderRohe是他母亲的姓。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

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遗留的风格。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个人观点和设计理念 1,魔鬼在细节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由此可见他的严谨与他的理念。 2,少就是多 少就是多",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很轻易的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中品味出来,而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卷,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留白之中那醒目的几笔。留白要留多少,怎么留?当“少就是多”从密斯口中说出来时,并没有东方人悠闲与怡然,有的只是德国人的严谨与理性,少绝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也绝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和开放性的空间。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内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绿色就代表着和谐。现如今我国正在推行节能环保的政策。建筑方面的能源消耗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建筑生产的能源消耗也带来诸多的问题,在建筑设计当中注重能源的节省就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将环保节能的理念加以应用,利用这一理念维持建筑行业的发展,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以节能环保为中心[1]。 2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利用新能源 现今社会倡导的就是节能减排,能源是维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为了环节能源的使用压力,必须开发新能源并且加以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以及天然气等新能源可以维持环境的清洁,对环境和资源都可以进行保护。应用现代新能源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行业中能源的消耗问题。在建筑的各个方面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屋顶的设计当中就可以应用太阳能,墙壁和玻璃的设计也可以通过应用太阳能,太阳能可以将热能转化为太阳能,太阳能转化能源效应的原理是光电转换原理,合理的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建筑建设的成本[2]。

2.2保护环境 绿色建筑的理念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保护环境,有效的减少因为建筑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垃圾废料造成的污染。在我国的多数建筑行业中会产生很多垃圾废料,废气、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建筑所需的成本。引用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选择低能耗和较为环保的设计材料。 2.3以人为本 建筑场所主要是提供给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对建筑的各个部分的设计要坚持结合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室内要保持空气的流通,采光设计要考虑室内的整体光照环境,全面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合理的光照还可以节省能源。 3绿色建筑的应用 3.1建筑现场应用 在建筑施工之前的设计阶段首先要为建筑选址,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对建筑的安全和美观程度有着重大的影响,依据建筑的合理性设计,建筑的设计人员需要到实地进行考察,结合天气气候和地理环境展开绿色建筑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过程中,尽量选

智能化设计方案说明V.

宜春恒大绿洲首期智能化系统工程() 设 计 方 案 2016年4月

目录

第1章前言 1.1设计依据 《“业主”智能化系统项目工程设计合同》 《“业主”建筑、电气、装修等相关条件图》 总工室、物业等提供的需求及技术要求文件 恒大集团《2015版相关智能化设计要求及标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 B/T50326-20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 B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T50339-201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 B5034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 A/T699-2011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 B50198-2011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 B50394-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 B50396-200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 A/T75-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 B50395-200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G B/T50343-201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 B50054-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 B50052-2009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 B50174-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50016-201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 B50055-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0057-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 G J16-2008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 G J242-2011 《工业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 B J50115-2009 《停车场管理系统》Q/SJS 003-2010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措施分析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措施分析 摘要: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要符合人 们的生活理念、审美需求、经济水平之外,其生态环保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成为目前建筑设计主要需求。文章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措施,对于我 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措施 引言 生态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自身的一种设计,这种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目的在于满足建筑物的根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物自身能源效益利用的 最优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生态建筑,以人、建筑和自 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 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 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建筑设计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生命 周期概念、实现建筑物自身的节能环保、建筑物的根本功能要求、实现建筑物与 人的整体和谐。 1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1能源节约原则 能源节约原则是绿色生态建筑所遵守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实现 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无污染无害化及可循环利用。在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 可能的使用可降解和可再生的资源,并对建材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构建出能源 高效利用的建筑住宅环境。 1.2生态和谐原则 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来说,生态和谐原则是与能源节约原则并重的重要原则,生态和谐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绿色生宅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重点对建 筑物周边植被、微生物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在做好各种物体 与住宅建筑和人共生共荣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 1.3健康舒适原则 绿色生态建筑对建筑的适用性及舒适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绿色生态住宅建筑 的设计应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加强居住用户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沟通,从而使人们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舒适性原则可以具体表现在良 好的通风环境、采光系数、室内温度和湿度以及视觉环境和声环境等。 1.4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现代化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观念,虽然在建筑业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同,但却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得到业界中的广泛应用。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 步的根本动力。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肯定人在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双向互动,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2生态建筑设计优化措施 2.1合理利用水资源 一般来说,生态建筑比较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往往会严格的要求以及限 制建筑设计必须达到某一节水目标,所以从客观角度上来看,为了达到节水目标,设计人员一定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现常见的做法是优化 水环境供排设施,通过新建储水以及水处理装置,使水资源循环系统达到重置,

现代图书馆设计理念

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 图书馆建筑作为一座城市或一所学校的文化景观,不仅承载着愉悦身心、满足审美需求的重任,还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其设计理念体现了时代对文化建筑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逐渐渗透到建筑领域,图书馆建筑越来越关注人、自然环境、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标志化等理念。 一、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需要,遵循方便、舒适、实用的设计原则,从选址、功能划分、文献布局、家具摆放到局部设计等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髓,为使用者营造自由舒适的文化环境。 1、方便原则 从选址设计来看,以节约读者时间,便于读者通达为目的,公共图书馆通常设在交通便利、居民集中、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段,高校图书馆则选择校园整体规划的中心地带,如正在建设的广州市新图书馆设在该是未来的文化和上午中心珠江新城,获得国家建设部鲁班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建在学校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是师生来往的中心地带,学生三点一线必经之地,而山西太原市新图书馆因公共交通不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读者较少,从进出口设计来看,以易于进出、安全高效为目的,高台基多台阶的入口设计正在被摒弃,代之以平易近人、省时省力的低入口设计,如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省的图书馆建筑大多符合这一原则,从门厅设计来看了,以空间开阔、便于人员分流为目的,设计中不仅考虑门厅的多功能特征,还考虑水平方向的人流畅通,以及从水平到垂直交通转化的方便快捷程度,如北京首都图书馆、浙江万里学院钱湖小区新馆门厅宽敞明亮,转换楼梯醒目可见,从功能区域设置来看,体现在卫生、复印、咨询等非弹性空间的处理恰到好方便查找,方便利用,如深圳大学图书馆将这些功能区域设在每层平面空间的四个角上。 2、舒适原则 作为学习、研究、娱乐、休闲、交流的场所,图书馆内部空间和环境的舒适度直接影响读者的工作效率和心理状态。因此,强调舒适是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充分体现。首先从休息场所的设计来看,现代图书馆建筑更加注重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利用,从封闭的咖啡厅、茶室到开放的小憩区,读者可以在长时间阅读后放松自己,如同在家中一样舒适。其次,从家具的设计来看,引入了人体工程学原理,从书架和阅览桌椅的高度、结构到色彩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不仅有利于读者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减轻读者的心里压力,延缓疲劳的出现。 3、实用原则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通常吸收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由于他们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了解图书馆的使用状况与发展方向,能够保障建筑设计的实用性。首先从空间设计来看,现代图书馆建筑不再一味追求高达与堂皇,而是更加关注使用效果,整体设计一般不超过6层,内部净层高不超过3.5—3.8米,既可节约建造与运作成本,又能满足读者视觉需要,方便读者利用。其次,内部区域分隔合理,工作区与阅览区闹静分离,设备、多功能厅、卫生间等非弹性空间相对集中,通道设置科学实用,书刊流、读者流与工作人员流互不交叉,有效提高了内部空间的抗扰能力。 二、生态化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英、美、法、荷兰、日本等国家纷纷建造了生态图书馆,我国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等建筑也引人了生态化设计理念。生态化设计遵循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