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题库《与朱元思书》 测试练习北师大版

精选题库《与朱元思书》 测试练习北师大版
精选题库《与朱元思书》 测试练习北师大版

(一)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赏赐百千强

6、翻译与理解。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三)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

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①猿则百叫无绝

A. B.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②月景尤为清绝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①梅花为寒所勒

C. D.

②皆在朝日始出②歌吹为风

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10、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有时见日。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窥谷忘反(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4.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

(五)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16.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17.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18.翻译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9.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1.(1)因为。(2)离开。(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5、A (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

6、(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

(2)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7、①奔:飞奔的马。②作:发出。③勒:约束,阻止。④设:着,涂。

8、C

9、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10、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11、(1)这里指飞奔的马(2)同“返″,返回

12、(1)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13、B

14、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你们谱写了筑坝史上的记录,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15.B

16.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7.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18.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19.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 与朱元思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B.有时见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天下独绝. 绝.多生怪柏 D.横柯上蔽.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③。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薜萝:即薜荔和女萝。后世用来称呼隐者的居处。还 觅薜萝,意思是说自己要隐居。②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③富、饶:均作动词,富有、充裕。菊花、竹实:都是隐者的食物。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仆去.月谢病 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 B.梅溪之西.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绵绵成韵. 嘤嘤成韵. D.幸富.菊花 不义而富.且贵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遂葺宇其.上 A.其.一犬坐于前 B.不能名其.一处也

最新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

A B C D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三角形的证明》(全卷100分) 初 二( )班 姓 名 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 成 绩 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6cm 、8cm 、10cm ,则△ABC 的面积是( ) A 、24cm 2 B 、30cm 2 C 、40cm 2 D 、48cm 2 2、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 A 、三个内角平分线 B 、三边垂直平分线 C 、三条中线 D 、三条高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9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22厘米 B 、17厘米 C 、13厘米 D 、17厘米或22厘米 4、下列关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B 、等腰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D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5、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A 、必定全等 B 、必定不全等 C 、不一定全等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如图,AD ∥BC ,∠ABC 的平分线BP 与∠BAD 的平分线AP 相交于点P , 作PE ⊥AB 于点E ,若PE=2,则两平行线AD 与BC 间的距离为( ) A 、2 B 、3 C 、4 D 、5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则它的底角是( ) A 、40° B 、50° C 、60° D 、70° 8、如图,在△ABC 和△DEF 中,已知AC=DF ,BC=EF ,要使△ABC ≌△DEF ,还需要的条件是( ) A 、∠A=∠D B 、∠ACB=∠F C 、∠B=∠DEF D 、∠ACB=∠D 9、如图,△ABC 中,AB=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BC=AD , 则∠A 的度数为( ) A 、30° B 、36° C 、45° D 、70° 10、如图,△ABC ≌△AEF ,AB =AE ,∠B =∠E ,则对于下面的结论: ①AC =AF ;②∠FAB =∠EAB ;③EF =BC ;④∠EAB =∠FA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ABC 中,∠C=90°,∠A =30° ,BD 平分∠ABC 交AC 于D ,若CD =2cm , 则AC= 。 12、“等边对等角”的逆命题是 。 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0 ,腰长为6,则其底边上的高是 。 14、在△ABC 中,边AB 、BC 、A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P ,则PA 、PB 、PC 的大小关系是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D 是OA 的中点, 点P 在BC 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

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新北师大版)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检测题A 数学八年级下册(北师大最新版本)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9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22厘米 B 、17厘米 C 、13厘米 D 、17厘米或22厘米 2、下列关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B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C 、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D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3、如图1-Z-1所示,在△ABC 中,AC=DC=DB ,∠ACD=100°则∠B 等于( ) A 、50° B 、40° C 、 25° D 、 20 ° 4、如图1-Z-2所示,在△ABC 与△DEF 中,已有条件AB=DE ,还需要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F , 不能添加的条件是( ) A 、∠B=∠E ,BC=EF B 、BC=EF ,AC=DF C 、∠A=∠ D ,∠B= ∠E , D 、 ∠A=∠D ,BC=EF 5、已知:如图1-Z-3所示,m ∥n ,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B 在直线m 上,边BC 与直线m 所夹的锐角为 20°则∠a 的度数是( ) A 、60° B 、30° C 、40 ° D 、45° 6、如图1-Z-4所示,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交AB 于M ,交AC 于N ,若BM+CN=9,则线段MN 的长为( ) A 、6 B 、7 C 、8 D 、9 7、如图1-Z-5所示,在△ABC 中,CD 平分∠ABC ,∠A=80°,∠ACB=60°,那么∠BDC =( ) A 、80° B 、90° C 、100° D 、110° 8、如图1-Z-6所示,在Rt △ABC 中,∠C=90°,∠CAB=60°,AD 平分∠CAB ,点D 到AB 的距离 DE=3.8cm ,则线段BC 的长为( ) A 、3.8cm B 、7.6cm C 、11.4cm D 、11.2cm 9、如图1-Z-7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一象限,点P 在x 轴上,若以P 、O 、A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0、 如图1-Z-8所示,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 AD ∥BC ,CD ⊥AD ,垂足为D ,E 为AC 的中点,则∠ACD= °, AC= cm , ∠DAC= °,△ADE 是 三角形 D E B A 图1-Z-2 C C B A 图1-Z-4 B 图1-Z-5 A 图1-Z-6 x 图1-Z-8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千转.()柯.()鸢.()飞戾.()天经纶.()窥.()嘤.()嘤成韵.()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风烟俱净.()一百许.()里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经纶 ..()世务者鸢飞戾.()天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代家。字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从、两个角度写景状物。(10分)(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5、《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8、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9、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10、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2、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三角形测试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启用前绝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 出题人: 分数: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在△ABC 和△DEF 中,已知AC=DF ,BC=EF ,要使△ABC ≌△ DEF ,还需要的条件是( ) A.∠A=∠D B.∠ACB=∠F C.∠B=∠DEF D.∠ACB=∠D 2、如图,△ABC 中,AB=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BC=AD ,则∠A 的度数为( ) A.30° B.36° C.45° D.70° 3、如图,△ABC ≌△AEF ,AB =AE ,∠B =∠E ,则对于结论 ①AC =AF ;②∠FAB =∠EAB ;③EF =BC ;④∠EAB =∠FA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2㎝,则该等腰三角形 的周长是( ) A .7㎝ B .9㎝ C .12㎝或者9㎝ D .12㎝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则它的底角是( ) A .40° B .50° C .60° D .70° 6、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 A.三个内角平分线 B.三边垂直平分线 C.三条中线 D.三条高

第6题图 7、△ABC 中,AB = AC ,BD 平分∠ABC 交AC 边于点D ,∠BDC = 75°,则∠A 的度数为( ) A 35° B 40° C 70° D 110° 8、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 ,D 为BC 上的一点 BE=CD ,CF=BD ,那么∠EDF 等于( ) A. 90°-∠A B.90°-2 1 ∠A C.45°-2 1∠A D.180°-∠A 9、如图,等边△ABC 中,BD=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APE 的度数是( ) A 45° B 55° C 60° D 75° 10、如图,AB=CD ,AE ⊥BD 于E ,CF ⊥BD 于F ,AE=CF ,则下列结论错 误的是( ) A. BC=AD 且BC ∥AD B. AB ∥CD C.AB=DE D. △ABD≌△CDB 11、如图,AB ∥CD ,AD ⊥CD 于D ,AE ⊥BC 于E ,∠DAC=35°,AD=AE , 则∠B=( ) A. 50° B. 60° C. 70° D. 80° 12 、如图,等边△ABC 中,BD=CE ,AD 与BE 度数是( ) A 45° B 55° C 60° D 7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在△ABC 中,AB =AC ,∠BAC =120°,延长BC 到D ,使CD =AC ,

与朱元思书习题(有答案)-优秀范文

与朱元思书习题(有答案)-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与朱元思书》专项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中考汇编 【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二】比较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2.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 译文: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③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练习题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课堂达标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 2.下列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填“能”或“不能”): (1)3㎝,4㎝,5㎝( ) (2)8㎝,7㎝,15㎝ ( )(3)13㎝,12㎝,20㎝( ) (4)5㎝,5㎝,11㎝ ( )(5)6cm, 8cm, 10cm ( )(6)7cm, 7cm, 14cm ( ) 3.在△ABC 中,∠A =10°,∠B =30°,则∠C =_________.4.在△ABC 中,∠A =90°,∠B =∠C ,则∠B =_________. 5.(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 ,另一边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cm.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 ,另一边是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cm. 6.如果∠B +∠C =∠A ,那么△ABC 是 三角形. 7.在△ABC 中,AB =6 cm ,AC =8 cm 那么BC 长的取值范围是 .8.ABC ?中,AD 是ABC ?的中线,且cm BC 10=,则 BD= cm. 9.在ABC ?中,?=∠80A ,AD 为A ∠的平分线,则BAD ∠= 10.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 _____________三角形. 11.判断具备下面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1)如果4:3:1::=∠∠∠C B A ,那么ABC ?是 三角形;(2)如果B A ∠=∠, ?=∠30C ,那么ABC ?是 三角形;(3)如果C B A ∠=∠=∠5 1 ,那么ABC ?是 三角形. 二、选择(每题3分,共27 分)1.在△ABC 中,∠A 是锐角,那么△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2.△ABC 中,若∠A ∶∠B ∶∠C =1∶2∶3,则△AB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3.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描述三角形的三种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B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C 、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D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AB C 中,已知a =8, b =5,则c 为( ) A 、c =3 B 、c =13 C 、c 可以是任意正整数 D 、c 可以是大于3小于13的任意数值 5.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内 B 、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C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 D 、三角形至少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 6.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7.在一个三角形,若?=∠=∠40B A ,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8.三角形的高线是 ( ) A 、线段 B 、垂线 C 、射线 D 、直线 9.在Rt △中,两个锐角关系是( )A 、互余 B 、互补 C 、相等 D 、以上都不对 三、解答题 1.如图,在△ABC 中,∠BAC=60°,∠B=45°,A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 的度数. (7分) 2.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6分) 提高题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9,则此△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 A 、5<L <13 B 、4<L <9 C 、18<L <26 D 、14<L <22 2.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 ,7,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 . 3.如图,△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若∠BOC=120°,则∠A=________° 如图,在△ABC 中,∠A=50°,∠B 与∠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则∠BEC= 度. 如图,小林已经画出了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角平分线,他说:“我不用再将第三个角平分,就能画出第三条角平分线.”他说的有道理吗? .他会怎样作? ,他这样做的理由是 . A B C O

《与朱元思书》测试题

《与朱元思书》测试题 1、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 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 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 的修辞手法,抓住 点,具体生动地描绘。 2、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 、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D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2)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家。字 ,吴兴故鄣人。 (朝代) 的特 (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 体;从文章 的内容看,它属于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 A 、负势竞上(凭借) B 、皆生寒树(寒冷) C 、争高直指(向上) D 、鸢飞戾天者(到)

(5)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负势竞上 C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D 、猛浪若奔 (6)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B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 C 、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D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 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 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 、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 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 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 “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佛印绝类弥勒 C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A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三角形测试题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 2cm ,3cm ,4cm B 、 1cm ,4cm ,2cm C 、1cm ,2cm ,3cm D 、 6cm ,2cm ,3cm 2. 在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的图形是( )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 4 个 B 、 3个 C 、2个 D 、1个 4.如图,已知AB=CD ,AD=BC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5. 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中,不一定全等的是 ( ) (A) 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 三边对应相等 (C)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D )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6.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7.已知△ABC ≌△DEF ,∠A=70°,∠E=30°,则∠F 的度数为 ( ) (A ) 80° (B ) 70° (C ) 30° (D ) 100° 8.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 1 2 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9.如图,△ABC ≌△CDA ,并且AB=CD ,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DAC=∠BCA (B )AC=CA (C )∠D=∠B (D )AC=BC 10.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B=∠C , 则在下列条件中,无法判定△ABE ≌△ACD 的是( ) (A )AD=AE (B )AB=AC (C )BE=CD (D )∠AEB=∠ADC 二、填空: (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相等; B C D A A B C D E A B C D O D P C A B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一、填空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书庠。南朝时梁著名文学家,其诗文清拔有古气,被称为吴均体。本文题目中的“书”是信函,是古代一种文体。 2、从题目上看,本文体裁是书信;从句式上看是骈文;从内容上看,更是一篇山水游记。 3、文章在写景上有详有略,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了景物的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4、根据原文语句填空。 ①总写自富阳到桐庐山水之美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交代人在富春江沿岸的美好环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③从听觉方面描写山中泉喧鸟鸣情景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④描写富春江沿岸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⑤文章中直接表达对富春江及沿岸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句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朱元思书》中与其写作手法相似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⑦第一段中可作为全文纲领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一百许里许:古义是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金义是或许,赞许。 ②猛浪若奔奔:古义是指飞奔的马;今义是奔跑,飞奔。 6、一词多义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绝美,绝妙。猿则百叫无绝绝:断、停 ②负势竞上上:向上。横柯上蔽上;在上边。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 【风烟】烟雾。【共色】一样的颜色。【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 【缥(piǎo)碧】青白色。【无碍】毫无障碍。【甚箭】比箭还快。【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作响】发出声响。【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鸢(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经纶】筹划,治理。【柯(kē)】树木的枝干。【蔽】遮蔽。【犹】像。【交映】互相掩映。 (4)记住带点的词 ⑴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⑵互相轩邈(意思是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⑶望峰息心(使……平息)⑷风烟俱净(散尽)⑸天山共色(相同) ⑹奇山异水(不同)⑺急湍甚箭(激流的水)⑻嘤嘤成韵(和谐的声音)⑼蝉则千转不穷(指蝉的叫声)(尽)⑽鸢飞戾天者(至) ⑾窥谷忘反(看)(反通返,返回)⑿经纶事务者(筹划)

北师大版三角形测试题

B ′ C ′ D ′ O ′A ′ O D C B A 一、填空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度数为50o,则其另一个锐角的补角度数为________度。 2.如图,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 EF 固定长方形门框,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据是 。 3.如图,△ABC 中,∠A =40o,∠B =80o,CD 平分∠ACB ,则∠ACD = o 4.如图,已知AB =AC ,EB =EC ,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对。 5.如图,已知AD 为△ABC 的中线,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1=∠2, 你添加的条件是 . 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要说明∠A′O′B′=∠AOB ,需要 证明△A′O′B′≌△AOB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写出全等的简写). 7.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放置,已知∠A =45o,∠E =30o,则两条斜边相交所成的钝角 ∠AOE 的度数为 度。 8.如图?ABC 中,AD 是BC 上的中线,BE 是?ABD 中AD 边上 的中线,若?ABC 的面积是24,则?ABE 的面积是________。 9.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 . (1)若∠A =100°,则∠BIC =________; (2)若∠A =n °,则∠BIC =________. 10.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10,周长恰好是6的倍数, 那么第三边长为________. D C B A 第(2)题图 D B A 21O E D C A A B C D E 第(8 )题 A B C D E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

精选题库《与朱元思书》 测试练习北师大版

(一)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赏赐百千强 6、翻译与理解。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三)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三角形测试题.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三章检测题班级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3cm,4cm B、 1cm,4cm,2cm C、1cm,2cm,3cm D、 6cm,2cm,3cm 2.在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的图形是() 3.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4.已知: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O点, ∠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A.4对 B..3对 C 2对 D.1对 5.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6.右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6 B.7 C.8 D.9 7.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C.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D.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8.下列图中,与左图中的图案完全一致的是()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9、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 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② ①③ 5题 C D A B E F 6题 B C D

A B C D E 图4 图 2 图3 图4 10、如图1所示: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11、如图2,△ABC ≌△AED ,∠C=400,∠EAC=300,∠B=300,则∠D= ,∠EAD= ; 12、如图3,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BAD ,你的添加条件是是 (填一个即可)。 13、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 cm 和5 cm ,则它周长是 ____ cm 。 14、如图4,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 方向的长度DF 相等,若∠CBA=320, 则∠FED= ,∠EFD= 。 三、解答题(共58分) 15、(6分)尺规作图:小明作业本上画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他想画出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请帮助小明想办法用尺规作图法画一个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 16、(6分)如图,两根钢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两个铁勾上,另一端固定在电线杆上(电线杆垂直于地面),已知两根钢绳的长度相等,则两个铁柱到电线杆底部的距离即BO 与CO 相等吗?为什么? 图1 A B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 填空: (1)《与朱兀思书》的作者 __________ ,是 ________ 代 ______ 家。字 _________ ,吴兴故鄣人。 ⑵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的 修辞手法,抓住“ __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 紧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征,从 ________ 、 ___________ 两个角度写景状物。 (10分) (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 _________ 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_____________ 。 5、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课文原句填空) &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 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 色。 D. 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2、 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态。在分写“异 水”时,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 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 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照应。 13、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_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 )碧轩 ( ) 邈( ) ( ) 飞戾( )天经纶(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8 分) 风烟俱净( ) 一百许( 蝉则千转( )不穷 窥谷忘反 ( 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 ( 泠( )泠千转( ) 柯( 窥( ) 嘤( )嘤成韵( )里 猛浪若奔( ) )横柯( )上蔽 )天者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试题及答案-

第3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02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 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A B C D 3.以下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 B .8cm ,6cm ,4cm C .12cm ,5cm ,6cm D .2cm ,3cm ,6cm 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6.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则这么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④如果∠A=∠B=2 1∠C ,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⑤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差,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⑥在?ABC 中,若∠A +∠B=∠C ,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7.在?ABC 中,C 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设,?=∠x A 用x 的代数式表示BPC ∠的度数,正确的是( ) (A )x 2190+ (B )x 2 190- (C )x 290+ (D )x +90 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 ) A 、900 B 、1200 C 、1600 D 、180 0 9.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 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 第2题图 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8题图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题 附加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2.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3.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4.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5.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6.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7.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鄙弃名利、淡泊人生的句子 是:。 8.异水,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风烟俱.尽()(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 ..() (5)直视无碍.()(6)急湍 ..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 ..()(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 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 ..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 二. 中考链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贵州中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 (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 2.翻译上文画横线的句子: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苏州中考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谭记》)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