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训练

读“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1~3题。

1.由图可知()

A.该地最有可能为北京市区

B.大量青壮年向国外迁移

C.该地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D.该地的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故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选D。

2.该地应该()

A.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鼓励人们进行性别选择,以平衡性别比

C.完善儿童教育设施,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D.鼓励老年人向外迁移和自主创业

【答案】C

【解析】该地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人口迁移造成的,且我国目前仍需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男女性别比失衡也主要是由人口迁移造成的;青壮年人口外迁后,留守儿童的安全与教育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该地应完善儿童教育和安全设施;鼓励老年人外迁和自主创业不符合实际情况。选C。

3.该地青壮年比重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

B.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

C.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

D.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常住人口中青年男女数量小,且男性少于女性,这主要是由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造成的。选C。

读“2019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看出,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都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的伏尔加沿岸区和北高加索区也以人口迁出为主,只有中央区、西北区和南方区三个区以人口迁入为主;中央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但人口迁出数量比伏尔加沿岸区少;东部地区的人口除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之外,还有部分迁入南方区;人口迁移数既包括人口迁出量,也包括人口迁入量。选D。

5.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答案】A

【解析】俄罗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但西部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东部高,而且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俄罗斯提出了开发东部地区的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开发难度较大;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俄罗斯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选A。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某区域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数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2019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四个国家人口中位年龄。据此回答6~7题。

6.

A.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B.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6.9岁

C.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D.刚果民主共和国年轻人最多

【答案】C

【解析】日本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老龄人口比重大,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由于人口总量比中国少,所以老龄人口数量比中国少;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6.9 岁,但人口平均年龄不一定为36.9 岁;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小,但人口总量少,不是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

7.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B.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C.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D.数值变大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年龄中位数会随时间而增加,它变大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美国人口出生率比中国高,加上人口迁移的影响,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慢;年龄中位数的变化既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2019年,目前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为9.75‰。下图为“北京市2019~2019年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第8~9题。8.2019~2019年北京市()

A.常住外来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

B.常住外来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统计范畴

C.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呈逐渐加快趋势

D.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模式高增长阶段

【答案】A

【解析】外来人口一般以青壮年为主,所以能够减缓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A正确;常住外来人口是常住人口,已经改变了住所,并有一定年限,属于人口迁移,B错误;据图数据计算常住外来人口呈递减趋势,C错误;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75‰,属于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说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D错误;故A正确。

9.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东

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这说明()

A.北京市环境承载力高

B.北京市城市功能区分布过于集中

C.我国城市化水平过高

D.北京郊区自然环境恶化不宜居住

【答案】B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资源是主要制约因素;城市人口数量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A 错,某一国家(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是通过全国(地区)城市化水平来衡量,不是看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C 错误;城市环境郊区因开发晚,环境破坏小,自然环境要比市中心好,更宜居住,D 错;由于城市功能的集中,导致人口集中分布;所以B 正确。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形势严峻。

材料二“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据报道2019年我国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会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含预测)。

(1)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3)据图指出我国最大人口红利期出现的年份,并提出适度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期的措施。【答案】

(1)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社会养老负担重。解决措施: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3)2019年。调整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和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由此导致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

第(2)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可从图中获知,解决措施主要从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生育政策等方面分析。

第(3)题,由人口红利期的定义可知,最大人口红利期应该是15—64 岁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时候,即2019 年。提高生育率和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可以延缓我国人口红利期,调整人口政策可以提高生育率,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以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