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交换机性能测试指标详解

千兆交换机性能测试指标详解
千兆交换机性能测试指标详解

性能测试指标介绍

性能测试指标介绍 第一页 | 第二页 TPC-C 作为一家非盈利性机构,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负责定义诸如TPC-C、TPC-H和TPC-W基准测试之类的事务处理与数据库性能基准测试,并依据这些基准测试项目发布客观性能数据。TPC基准测试采用极为严格的运行环境,并且必须在独立审计机构监督下进行。委员会成员包括大多数主要数据库产品厂商以及服务器硬件系统供应商。 相关企业参与TPC基准测试以期在规定运行环境中获得客观性能验证,并通过应用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开发出更加强健且更具伸缩性的软件产品及硬件设备。 TPC-C是一种旨在衡量联机事务处理(OLTP)系统性能与可伸缩性的行业标准基准测试项目。这种基准测试项目将对包括查询、更新及队列式小批量事务在内的广泛数据库功能进行测试。许多IT专业人员将TPC-C视为衡量“真实”OLTP系统性能的有效指示器。 TPC-C基准测试针对一种模拟订单录入与销售环境测量每分钟商业事务(tpmC)吞吐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将专门测量系统在同时执行其它四种事务类型(如支付、订单状态更新、交付及证券级变更)时每分钟所生成的新增订单事务数量。独立审计机构将负责对基准测试结果进行公证,同时,TPC将出据一份全面彻底的测试报告。这份测试报告可以从TPC Web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2018829878.html,)上获得。 tpmC定义: TPC-C的吞吐量,按有效TPC-C配置期间每分钟处理的平均交易次数测量,至少要运行12分钟。 1.TPC-C规范概要 TPC-C是专门针对联机交易处理系统(OLTP系统)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也把这类系统称为业务处理系统。TPC-C测试规范中模拟了一个比较复杂并具有代表意义的OLTP应用环境:假设有一个大型商品批发商,它拥有若干个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商品库;每个仓库负责为10个销售点供货;每个销售点为3000个客户提供服务;每个客户平均一个订单有10项产品;所有订单中约1%的产品在其直接所属的仓库中没有存货,需要由其他区域的仓库来供货。 该系统需要处理的交易为以下几种: ?New-Order:客户输入一笔新的订货交易; ?Payment:更新客户账户余额以反映其支付状况; ?Delivery:发货(模拟批处理交易); ?Order-Status:查询客户最近交易的状态; ?Stock-Level:查询仓库库存状况,以便能够及时补货。 对于前四种类型的交易,要求响应时间在5秒以内;对于库存状况查询交易,要求响应时间在20秒以内。逻辑结构图:

教育云平台测试报告

教育云平台测试报告 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6月

目录

1.概要 1.1. 编写目的 为了使虚拟实验室系统的功能、性能符合用户相关需求,确保项目竣工后,系统能够达到正常运行而进行的测试。通过此报告,读者可以了解到此系统在实验环境下的功能、性能情况。 1.2. 项目背景 教育云虚拟实验室,由国腾实业集团云计算研究中心创智云提供虚拟硬件支持,由云应用开发小组负责开发,其目的在于解决上机实验中遇到的环境、数据管理等各种问题。 本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1. 老师管理实验及学生参与实验; 2. 创智云平台对镜像及虚拟机的管理; 1.3. 测试对象 ●教育云平台虚拟实验室系统 1.4. 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 1.5. 测试依据 ●虚拟实验室用户需求 ●虚拟实验室概要设计 ●虚拟实验室详细设计

2.测试概要 2.1. 总体评价 本次测试共发现BUG数25个,无致命级BUG。系统目前未关闭的BUG共2个,严重级别缺陷,总体评价:良好。 ?功能评价 虚拟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实现情况:良好。 本系统完成了人员、班级、课程管理;实现了实验环境自动、批量创建、删除功能;老师可以通过此系统轻松地完成实验创建、分配、监控,实时查看每个参与实验的同学的实验状况,并予以及时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参与实验同学可以登录虚拟实验管理系统轻松获取到实验所需资料。经过测试人员多轮测试,目前虚拟实验室管理系统各个功能正常,符合用户需求和软件设计要求。 ?可靠性测试 系统长时间运行时表现良好,资源消耗情况合理。没有出现资源竞争和资源枯竭的现象。 10个用户并发执行各种操作,系统持续运行12小时,系统运行依旧正常。 ?易用性测试 虚拟实验管理系统易用性良好,此系统界面布局合理、文字描述清晰、准确、易理解。 2.2. 缺陷分析 ?虚拟实验室系统缺陷统计

性能测试指标

Web性能测试的部分概况一般来说,一个Web请求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客户发送请求 (2)web server 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3)web server 向DB获取数据; (4)web server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给客户发送请求开始到最后一个字节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第三步不包括在每次请求处理中)。 1.事务(Transaction) 在web性能测试中,一个事务表示一个“从用户发送请求->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we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的过程,一般的响应时间都是针对事务而言的。 2.请求响应时间 请求响应时间指的是从客户端发起的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响应通常会称为“TTLB”,即"time to last byte",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响应时间的单位一般为“秒”或者“毫秒”。一个公式可以表示: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标准可参考国外的3/5/10原则: (1)在3秒钟之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很不错的”; (2)在3~5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好的”;

(3)在5~10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勉强接受的”; (4)超过10秒就让人有点不耐烦了,用户很可能不会继续等待下去; 3、事务响应时间 事务可能由一系列请求组成,事务的响应时间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属于宏观上的概念,是为了向用户说明业务响应时间而提出的.例如:跨行取款事务的响应时间就是由一系列的请求组成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直接衡量系统性能的参数. 4.并发用户数 并发一般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即所有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 件事情或者操作,这种操作一般指做同一类型的业务。比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一 定数目的拥护在同一时刻对已经完成的审批业务进行提交;还有一种特例,即所有用 户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所有的用户可以一起申请业务,或者修改同一条记录。 另外一种并发是广义范围的并发。这种并发与前一种并发的区别是,尽管多个用 户对系统发出了请求或者进行了操作,但是这些请求或者操作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 是不同的。对整个系统而言,仍然是有很多用户同时对系统进行操作,因此也属于并 发的范畴。 可以看出,后一种并发是包含前一种并发的。而且后一种并发更接近用户的实际 使用情况,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系统,只有数量很少的用户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对于WEB性能测试而言,这2种并发情况一般都需要进行测试,通常做法是先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并发测试。严格意义上的用户并发一般发生在使用比较频繁的模块中,尽 管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一旦发生性能问题,后果很可能是致命的。严格意义上 的并发测试往往和功能测试关联起来,因为并发功能遇到异常通常都是程序问题,这 种测试也是健壮性和稳定性测试的一部分。

浅谈软件性能测试中关键指标的监控与分析

一、软件性能测试需要监控哪些关键指标? 软件性能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评价系统当前性能,判断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性能需求。 ·寻找软件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定位性能瓶颈并解决问题。 ·判定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预见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在应用部署之前,评估系统性能。 而对于用户来说,则最关注的是当前系统: ·是否满足上线性能要求? ·系统极限承载如何? ·系统稳定性如何? 因此,针对以上性能测试的目的以及用户的关注点,要达到以上目的并回答用户的关注点,就必须首先执行性能测试并明确需要收集、监控哪些关键指标,通常情况下,性能测试监控指标主要分为:资源指标和系统指标,如下图所示,资源指标与硬件资源消耗直接相关,而系统指标则与用户场景及需求直接相关。 性能测试监控关键指标说明: ·资源指标 CPU使用率:指用户进程与系统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长时间情况下,一般可接受上限不超过85%。 内存利用率:内存利用率=(1-空闲内存/总内存大小)*100%,一般至少有10%可用内存,内存使用率可接受上限为85%。 磁盘I/O: 磁盘主要用于存取数据,因此当说到IO操作的时候,就会存在两种相对应的操作,存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写IO操作,取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是读IO操作,一般使用% Disk Time(磁盘用于读写操作所占用的时间百分比)度量磁盘读写性能。 网络带宽:一般使用计数器Bytes Total/sec来度量,Bytes Total/sec表示为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速率,包括帧字符在内。判断网络连接速度是否是瓶颈,可以用该计数器的值和目前网络的带宽比较。 ·系统指标: 并发用户数:某一物理时刻同时向系统提交请求的用户数。 在线用户数:某段时间内访问系统的用户数,这些用户并不一定同时向系统提交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系统处理事务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事务的响应时间是从客户端提交访问请求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对于系统快速响应类页面,一般响应时间为3秒左右。 事务成功率:性能测试中,定义事务用于度量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程的性能指标,如用户登录、保存订单、提交订单操作均可定义为事务,如下图所示:

智能化系统方案之光纤收发器参数

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一. 概述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在网络中可以完成以太网数据从铜线到光纤或从光纤到铜线传输介质的转换。在网络中,电信号在铜线的极限传输距离(一次中继)仅为100 米,而光信号在光纤中可传输达百公里,因而光纤收发器使以太网无限延伸。在光纤到楼这一运用领域中,他可作为楼道交换机光纤uplink, 也可作为宽带小区中汇接交换机的每个端口的光电转换器(机架式)。光纤收发器广泛应用于城域网、大型企业网、校园网、宽带小区等网络的组建。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功能特点 采用优质光电一体化模块,提供良好的光特性和电气特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MTBF>10 5小时,符合电信运营标准。 支持外置、内置、2U 机架、3U 机架,方便用户选择。全双工/ 半双工自适应,直连线/ 交叉线自适应。 支持10/100/100Base-Fx 光纤传输标准,可与其他网络产品相通。支持IEEE802.1Q 及ISL 可选骨干连接。 支持SPANNING TREE 构造容错网络。 支持热插拔。

二.以太网10/100M 自适应收发器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可以将10/100Base-Tx 双绞线电信号和100Basw-Fx 的光信号进行相互转化。他将网络的传输距离极限从铜线的100 米扩展到100 公里(单模光纤)。光纤收发器的典型应用是以太网长距离互联,由于具有自适应的功能,在与交接机相连时,交换机不需要任何设置。 状态指示灯说明 PWR(POW): 电源指示灯 FDX: 光纤连接指示及全双工与半双工状态指示灯 FX: 光纤连接动态指示灯 TX: 双绞线连接动态指示灯 10/100 :速率10/100Mbps 指示灯 Tx: 双绞线连接指示灯双电口百兆收发器LINK亮光纤连接正常,闪烁光纤链路在传输数据 SPD1-2 亮双绞线连接正常,闪烁双绞线链路在传输数据 FDX1-2 全双工 PWR 电源 技术标准支持IEEE802.3Ethernet 、IEEE802.3u100Base-Tx/10Base-Tx 和IEEE802.3u100Base-Fx 三.以太网千兆光纤收发器 内置高频交换核心芯片,数据速率达1000Mbps ,大大提高网络运行速度,满足用户宽带需要。 支持可选的光路故障检测功能、进行流量控制、容错检测、上报交换机网管。工作速率1000Mbps 。 自动适应10/100Mbps 。 产品兼容性 状态灯说明 1000M: 以太网速率为1000 兆时,指示灯亮;速率为10 兆或100 兆时灭。 Fx: 当光模块故障或光纤没有接上时指示灯亮,反之灭。 POW: 电源指示灯,有电源输入亮,反之灭。 TXD: 数据发送指示。 RXD: 数据接收指示。 FDX/HDX: 全双工和半双工指示,工作状态为全双工时会亮,否则会灭。 外置百兆双纤收发器 产品简介:10/100M 自适应快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是完成10、100Base-TX 到 100Base-FX 之间的光电转换。该收发器同时支持IEEE802.3 10Base-T、IEEE802.3u 100Base-TX、100Base-FX 标准,能够有效的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是校园和骨干网或交换共享以太网布线环境中的理想设备。可用于连接服务器、工作站,HUB 、交换机;该收发器有单模和多模两种光纤传输模式,有多种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20KM)可供选择的光纤接口和RJ-45 接口。为了适应我国供电网络的现有状况,用户除了可以选择外置直流供电方式外,还可以根据自已电网状况选择内置开关电源供电方式或48V 供电方式。

典型云平台专题报告

典型云计算平台软件和主要功能 1 云计算平台的体系结构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的特点包括:设备众多、规模较大、利用了虚拟机技术,提供任意地点,各种设备的接入,并可以定制服务质量等等。 1.1 面向市场应用 论文[1] 提出了一种面向市场应用的云计算体系结构,如图 1.1: 图1.1 面向市场的云计算体系结构 其中: 1)用户/代理:用户/代理负责在任意地点提交服务请求。 2)SLA 资源分配器:SLA 资源分配器充当云后端和用户之间的接口,包括以 下几个子模块: 服务请求检测和接纳控制模块:当服务请求首次提交时,服务请求检测和接纳控制模块检测该请求的QoS 需求,决定是否接纳该请求。该机制确保不会出现资源过载但是可能会因此导致部分请求因为资源问题被拒绝。该模块需要协同VM 监视模块的资源可用信息和服务请求监视器模块的负载处理信息。 计价模块:负责服务请求的计价方式选择。 会计模块:负责根据计价方式和实际用量计算用户应付的费用,同时会保存

用户的资源请求信息。 VM 监视器模块:负责监测VM 的可用情况和资源信息。 分发器模块:负责接纳服务请求并将其分配到VM、。 服务请求监视器模块:负责监视跟踪已接纳服务的执行情况。 虚拟机(VMs):在一个单独的物理机器上可以动态的建立或删除多个虚拟机来满足服务请求,从而为实现在一台物理机上的多个服务提供最大弹性的资源分配。此外,由于虚拟机彼此独立,在一台物理机器上可以通过虚拟机实现多个操作系统环境。 3)物理设备:由大量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以及连接他们的路由交换设备组。 1.2 面向系统 图1.2[2] 给出了一个面向系统的云计算体系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 1.2 面向系统的体系结构示意 该图主要从云计算体系的功能模块来划分,其中最下面两层属于硬件管理部分,主要是设备提供商和数据中心管理负责的内容;中间三层属于系统管理部分,主要是服务提供商负责的主要内容,它将面向用户的服务和面向资源的需求联系起来并妥善管理;最上面一层是用户服务部分,而最右边的测试监控模块则贯穿整个系统,需要设备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共同协作来完成其整个功能。 2 典型云计算平台介绍 由于云计算技术范围很广,目前各大IT企业提供的云计算服务主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现的。下面以Google、IBM、Amazon、Azure、https://www.360docs.net/doc/2018829878.html,为例说明。

性能测试通常需要监控的指标

?每台服务器每秒平均PV量= ((80%*总PV)/(24*60*60*(9/24)))/服务器数量, ?即每台服务器每秒平均PV量=2.14*(总PV)/* (24*60*60) /服务器数量 ?最高峰的pv量是1.29倍的平均pv值 性能测试策略 1.模拟生产线真实的硬件环境。 2.服务器置于同一机房,最大限度避免网络问题。 3.以PV为切入点,通过模型将其转换成性能测试可量化的TPS。 4.性能测试数据分为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两部分,索引和SQL都会被测试到。 5.日志等级设置成warn,避免大量打印log对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6.屏蔽ESI缓存,模拟最坏的情况。 7.先单场景,后混合场景,确保每个性能瓶颈都得到调优。 8.拆分问题,隔离分析,定位性能瓶颈。 9.根据性能测试通过标准,来判断被测性能点通过与否。 10.针对当前无法解决的性能瓶颈,录入QC域进行跟踪,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 性能测试压力变化模型

a点:性能期望值 b点:高于期望,系统资源处于临界点 c点:高于期望,拐点 d点:超过负载,系统崩溃 性能测试 a点到b点之间的系统性能,以性能预期目标为前提,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验证系统在资源可接受范围内,是否能达到性能预期。 负载测试 b点的系统性能,对系统不断地增加压力或增加一定压力下的持续时间,直到系统的某项或多项性能指标达到极限,例如某种资源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等。 压力测试 b点到d点之间,超过安全负载的情况下,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不能接收用户请求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稳定性测试 a点到b点之间,被测试系统在特定硬件、软件、网络环境条件下,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使系统运行一段较长时间,以此检测系统是否稳定,一般稳定性测试时间为n*12小时。 监控指标 性能测试通常需要监控的指标包括: 1.服务器 Linux(包括CPU、Memory、Load、I/O)。 2.数据库:1.Mysql 2.Oracle(缓存命中、索引、单条SQL性能、数据库线程数、数据池连接数)。 3.中间件:1.Jboss 2. Apache(包括线程数、连接数、日志)。 4.网络:吞吐量、吞吐率。 5.应用: jvm内存、日志、Full GC频率。 6.监控工具(LoadRunner):用户执行情况、场景状态、事务响应时间、TPS等。 7.测试机资源:CPU、Memory、网络、磁盘空间。 监控工具 性能测试通常采用下列工具进行监控: 1.Profiler。一个记录log的类,阿里巴巴集团自主开发,嵌入到应用代码中使用。 2.Jstat。监控java 进程GC情况,判断GC是否正常。 3.JConsole。监控java内存、java CPU使用率、线程执行情况等,需要在JVM参数中进行配置。 4.JMap。监控java程序是否有内存泄漏,需要配合eclipse插件或者MemoryAnalyzer 来使用。 5.JProfiler。全面监控每个节点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响应时间累计值、线程执行情况等,需要在JVM参数中进行配置。 6.Nmon。全面监控linux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包括CPU、内存、I/O等,可独立于应用监控。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案

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C系列光纤收发器设备 测试方案建议书 日期:2005年 4 月 26日 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RC系列光纤收发器测试报告 此测试报告是关于10/100M自适应收发器的性能、功能测试以及对网管软件平台的功能。其中RC513/514-FE-XX具有N*32kbps带宽可控,支持远端网管功能单纤收发器。测试分四部分。 一、常规性能测试 二、收发器与交换机、路由器配合实现交换机、路由器链路备份功能 三、带宽限制与FTP测试 四、结合网管功能的测试 一、常规性能测试 1、测试内容及目的 本测试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测试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稳定性、灵活性及恶劣环境下的传输能力。 ◆稳定性测试:在标准传输环境及恶劣传输环境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现 方式是在系统测试时,100Base-T 的RJ-45接口使用60米~100米长的标准五类双绞线,100Base-FX的光接口在光路上模拟15dB~20dB的衰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运行效果。 ◆灵活性测试:测试系统对各种不同应用环境及不同网络设备联接的互联能 力。实现方式是测试时将网络设备的端口模拟成100Mbps全双工、自适应等各种模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的运行效果。 ◆传输能力:测试系统的有效传输能力。实现方式是在光纤收发器两端设备上模拟80% 的双向数据流量,在此负载下测试系统的丢包率。 2、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连接图: 3、测试过程 固定流程: ?PC机A:向B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 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B:向A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 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A:进入DOS环境,ping B的IP地址,64K字节,500次,统计丢包率。 ?PC机B:进入DOS环境,ping A的IP地址,64K字节,500次,统计丢包率。 ?填写测试记录表,如表1 1)、将PC机A的网卡配置为100Mbps,全双工;将PC机B的网卡配置为100Mbps,

vmwarehorizonview桌面云POC测试报告

v m w a r e h o r i z o n v i e w 桌面云P O C测试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VMware Horizon 6 POC测试报告 20xx 年 x月 客户名称:<客户公司> 编制人:<合作伙伴> [此处为合作伙伴徽标]

目录 (4) 一、解决方案概述 (4) 市场驱动 (4) 业务挑战 (4) 解决方案 (4) 价值体现 (5) 二、测试简介 (5) 测试内容 (6) 测试厂家 (7) 时间安排 (7) 测试结论 (7) 三、附录 (8) 测试环境 (8) 硬件配置 (8) 软件配置 (8) 网络配置 (8) 逻辑架构 (8) 系统架构 (8) 测试工具(可选) (9) 测试用例 (9) 基本功能测试 (9) 显示效果测试 (12) 业务功能测试 (13)

兼容性测试 (13) 系统兼容性测试 (13) 外设兼容性测试 (14) 性能测试 (15) 服务器压力测试 (15) 桌面交付性能测试 (16) 网络适用性测试 (17) 运维管理测试 (17) 系统安全测试 (20)

下文中置于【】之内的文字仅供参考,请在文档完成后删除(包括【】符号本身),不要包含在正式文档中,谢谢。 一、解决方案概述 市场驱动 【简述客户信息化项目的背景。客户所在行业客户为何想采用 View/Mirage/Workspace/vC Ops for View安全合规性PC设备更新移动办公统一通讯操作系统迁移3D图像处理】 业务挑战 【清楚介绍客户当前遇到的业务挑战,比如“移动终端的数据泄密或者失窃”、“多平台终端支持”、“降低IT运维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无法保障终端维护的SLA”等等等等】 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市场驱动和业务挑战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解决方案o移动安全工作空间 o业务流程桌面 o分支机构桌面 o永不停机桌面 o基于VSAN存储的Horizon 6环境 o vSGA/vDGA 高端3D显示桌面 o Windows XP迁移

性能测试指标

Web性能测试得部分概况一般来说,一个Web请求得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客户发送请求 (2)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3)we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 (4)web server生成用户得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给客户发送请求开始到最后一个字节得时间称为响应时间(第三步不包括在每次请求处理中)。 1。事务(Transaction) 在web性能测试中,一个事务表示一个“从用户发送请求->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webserver向DB获取数据—>生成用户得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得过程,一般得响应时间都就是针对事务而言得。 2。请求响应时间 请求响应时间指得就是从客户端发起得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得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得时间,在某些工具中,响应通常会称为“TTLB”,即"time to last byte",意思就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得响应所耗费得时间,响应时间得单位一般为“秒”或者“毫秒"。一个公式可以表示: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标准可参考国外得3/5/10原则: (1)在3秒钟之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就是“很不错得"; (2)在3~5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就是“好得”; (3)在5~10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就是“勉强接受得"; (4)超过10秒就让人有点不耐烦了,用户很可能不会继续等待下去; 3、事务响应时间 事务可能由一系列请求组成,事务得响应时间主要就是针对用户而言,属于宏观上得概念,就是为了向用户说明业务响应时间而提出得、例如:跨行取款事务得响应时间就就是由一系列得请求组成得。事务响应时间就是直接衡量系统性能得参数。 4、并发用户数 并发一般分为2种情况。一种就是严格意义上得并发,即所有得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或者操作,这种操作一般指做同一类型得业务、比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一定数目得拥护在同一时刻对已经完成得审批业务进行提交;还有一种特例,即所有用户进行完

性能测试时需关注的指标

一、性能测试时需关注的指标 [size=4] Memory: 内存使用情况可能是系统性能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系统“页交换”频繁,说明内存不足。“页交换”是使用称为“页面”的单位,将固定大小的代码和数据块从 RAM 移动到磁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释放内存空间。尽管某些页交换使 Windows 2000 能够使用比实际更多的内存,也是可以接受的,但频繁的页交换将降低系统性能。减少页交换将显著提高系统响应速度。要监视内存不足的状况,请从以下的对象计数器开始: Available Mbytes:可用物理内存数. 如果Available Mbytes的值很小(4 MB 或更小),则说明计算机上总的内存可能不足,或某程序没有释放内存。page/sec: 表明由于硬件页面错误而从磁盘取出的页面数,或由于页面错误而写入磁盘以释放工作集空间的页面数。一般如果pages/sec持续高于几百,那么您应该进一步研究页交换活动。有可能需要增加内存,以减少换页的需求(你可以把这个数字乘以4k就得到由此引起的硬盘数据流量)。Pages/sec 的值很大不一定表明内存有问题,而可能是运行使用内存映射文件的程序所致。 page read/sec:页的硬故障,page/sec的子集,为了解析对内存的引用,必须读取页文件的次数。阈值为>5. 越低越好。大数值表示磁盘读而不是缓存读。由于过多的页交换要使用大量的硬盘空间,因此有可能将导致将页交换内存不足与导致页交换的磁盘瓶径混淆。因此,在研究内存不足不太明显的页交换的原因时,您必须跟踪如下的磁盘使用情况计数器和内存计数器: Physical Disk\ % Disk Time Physical Disk\ Avg.Disk Queue Length 例如,包括 Page Reads/sec 和 % Disk Time 及 Avg.Disk Queue Length。如果页面读取操作速率很低,同时 % Disk Time 和 Avg.Disk Queue Length的值很高,则可能有磁盘瓶径。但是,如果队列长度增加的同时页面读取速率并未降低,则内存不足。 要确定过多的页交换对磁盘活动的影响,请将 Physical Disk\ Avg.Disk sec/Transfer 和 Memory\ Pages/sec 计数器的值增大数倍。如果这些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超过了 0.1,那么页交换将花费百分之十以上的磁盘访问时间。如果长时间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您可能需要更多的内存。Page Faults/sec:每秒软性页面失效的数目(包括有些可以直接在内存中满足而有些需要从硬盘读取)较page/sec只表明数据不能在内存的指定工作集中立即使用。 Cache Bytes:文件系统缓存(File System Cache),默认情况下为50%的可用物理内存。如IIS5.0 运行内存不够时,它会自动整理缓存。需要关注该计数器的趋势变化 如果您怀疑有内存泄露,请监视 Memory\ Available Bytes 和 Memory\ Committed Bytes,以观察内存行为,并监视您认为可能在泄露内存的进程的 Process\Private Bytes、Process\Working Set 和Process\Handle Count。如果您怀疑是内核模式进程导致了泄露,则还应该监视 Memory\Pool Nonpaged Bytes、

光纤收发器常见问题分析

1、首先看光纤收发器或光模块的指示灯和双绞线端口指示灯是否已亮? a、如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不亮,请确定光纤链路是否交叉链接?光纤跳线一头是平行方式连接;另一头是交叉方式连接。 b、如A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亮、B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不亮,则故障在A收发器端:一种可能是:A收发器(TX)光发送口已坏,因为B收发器的光口(RX)接收不到光信号;另一种可能是:A收发器(TX)光发送口的这条光纤链路有问题(光缆或光线跳线可能断了)。 c、双绞线(TP)指示灯不亮,请确定双绞线连线是否有错或连接有误?请用通断测试仪检测(不过有些收发器的双绞线指示灯须等光纤链路接通后才亮)。 d、有的收发器有两个RJ45端口:(To HUB)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直通线;(To Node)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交叉线。 e、有的发器侧面有MPR开关: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直通线方式;DTE 开关: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交叉线方式。 2、光缆、光纤跳线是否已断? a、光缆通断检测:用激光手电、太阳光、发光体对着光缆接头或偶合器的一头照光;在另一头看是否有可见光?如有可见光则表明光缆没有断。 b、光纤连线通断检测:用激光手电、太阳光等对着光纤跳线的一头照光;在另一头看是否有可见光?如有可见光则表明光纤跳线没有断。 3、半/全双工方式是否有误? 有的收发器侧面有FDX开关:表示全双工;HDX开关:表示半双工。 4、用光功率计仪表检测 光纤收发器或光模块在正常情况下的发光功率:多模:-10db--18db之间;单模20公里:-8db--15db之间;单模60公里:-5db--12db之间;如果在光纤收发器的发光功率在:-30db--45db之间,那么可以判断这个收发器有问题 二、收发器常见故障判断方法 光收发器种类繁多,但故障判断方法基本是一样的,总结起来光收发器所会出现的故障如下: 1. Power灯不亮 电源故障 2. Link灯不亮 故障可能有如下情况: (a)检查光纤线路是否断路 (b)检查光纤线路是否损耗过大,超过设备接收范围 (c)检查光纤接口是否连接正确,本地的TX 与远方的RX 连接,远方的TX 与本地的RX连接。 (d)检查光纤连接器是否完好插入设备接口,跳线类型是否与设备接口匹配,设备类型是否与光纤匹配,设备传输长度是否与距离匹配。 3.电路Link灯不亮 故障可能有如下情况: (a)检查网线是否断路 (b)检查连接类型是否匹配:网卡与路由器等设备使用交叉线,交换机,集线器等设备使用直通线。 (a)检查设备传输速率是否匹配

详解网站性能测试指标

网站的性能测试指标包括了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系统服务器等各种性能测试。每一项测试中都需要根据项目要求完成测试,本文重点讲述了网站性能测试指标,并加以案例分析。 通用指标(指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必需测试项) Web服务器指标 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 系统的瓶颈定义

稳定系统的资源状态 通俗理解: ·日访问量 ·常用页面最大并发数 ·同时在线人数 ·访问相应时间 案例: 最近公司一个项目,是个门户网站,需要做性能测试,根据项目特点定出了主要测试项和测试方案: 一种是测试几个常用页面能接受的最大并发数(用户名参数化,设置集合点策略) 一种是测试服务器长时间压力下,用户能否正常操作(用户名参数化,迭代运行脚本) 一种则需要测试服务器能否接受10万用户同时在线操作,如果是用IIS做应用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的最大并发数不可能达到10万级,那就必须要使用集群,

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如果是用websphere之类的应用服务器的话,单 台可承受的最大并发数可以达到10万级,但为性能考虑还是必须要使用集群,通 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通常有1个简单的计算方式,1个连接产生1个session,每个session在服务器上有个内存空间大小的设置,在NT上是3M,那么10万并发就需要300G内存,当然实际使用中考虑其他程序也占用内存,所以准备 的内存数量要求比这个还要多一些。还有10万个用户同时在线,跟10万个并发数是完全不同的2个概念。这个楼上已经说了。但如何做这个转换将10万个同时在 线用户转换成多少个并发数呢?这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历史日志信息来支撑了。系统日志需要有同时在线用户数量的日志信息,还需要有用户操作次数的日志信息,这 2个数据的比例就是你同时在线用户转换到并发数的比例。另外根据经验统计,对 于1个JAVA开发的WEB系统(别的我没统计过,给不出数据),一般1台双CPU、2G内存的服务器上可支持的最大并发数不超过500个(这个状态下大部分 操作都是超时报错而且服务器很容易宕机,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可正常使用(单步非大数据量操作等待时间不超过20秒)的最大并发数不超过300个。假设 你的10万同时在线用户转换的并发数是9000个,那么你最少需要这样的机器18台,建议不少于30台。当然,你要是买个大型服务器,里面装有200个CPU、 256G的内存,千兆光纤带宽,就算是10万个并发用户,那速度,也绝对是嗖嗖的。 另外暴寒1下,光设置全部进入运行状态就需要接近6个小时。具体的可以拿1个 系统来压一下看看,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服务器宕机; 2、客户端宕机; 3、从某个时间开始服务器拒绝请求,客户端上显示的全是错误; 4、勉强测试完成,但网络堵塞或测试结果显示时间非常长。假设客户端和服务器 之间百兆带宽,百兆/10000=10K,那每个用户只能得到10K,这个速度接近1个 64K的MODEM上网的速度;另外以上分析全都没考虑系统的后台,比如数据库、中间件等。 1、服务器方面:上面说的那样的PC SERVER需要50台; 2、网络方面:按每个用户50K,那至少5根百兆带宽独享,估计仅仅网络延迟就 大概是秒一级的; 3、如果有数据库,至少是ORACLE,最好是SYSBASE,SQL SERVER是肯定顶 不住的。数据库服务器至少需要10台4CPU、16G内存的机器; 4、如果有CORBA,那至少再准备10台4CPU、16G内存的机器;再加上负载均衡、防火墙、路由器和各种软件等,总之没个1000万的资金投入,肯定搞不定。

项目性能测试报告

XXX项目or府门户网站性能测试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测试活动 (4) 2.1测试用具 (4) 2.2测试范围 (4) 2.3测试目标 (5) 2.4测试方法 (5) 2.4.1基准测试 (5) 2.4.2并发测试 (6) 2.4.3稳定性测试 (6) 2.5性能指标 (6) 2.6性能测试流程 (6) 2.7测试术语 (7) 第三章性能测试环境 (8) 3.1服务器环境 (8) 3.2客户端环境 (9) 3.3网络结构 (9) 第四章测试方案 (10) 4.1基准测试 (11) 4.2并发测试 (13) 4.3稳定性测试 (15) 第五章测试结果描述和分析 (16) 6.1基准测试性能分析 (16) 6.2并发测试性能分析 (21) 6.3稳定性性能测试分析 (28) 第六章测试结论 (29)

摘要 本文档主要描述XXXX网站检索和页面浏览性能测试中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策略等。 修改历史 注释:评审号为评审记录表的编号。更改请求号为文档更改控制工具自动生成的编号。

第一章概述 由于当前对系统要接受业务量的冲击,面临的系统稳定、成熟性方面的压力。系统的性能问题必将成为焦点问题,海量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业务增加时,系统抗压如何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较为真实的性能模拟测试来给出答案,通过测试和分析为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一些重要参考数据,以供后期系统在软硬件方面的改善和完善。 本《性能测试报告》即是基于上述考虑,参考当前的一些性能测试方法而编写的,用以指导即将进行的该系统性能测试。 第二章测试活动 2.1测试用具 本次性能测试主要采用HP公司的Loadrunner11作为性能测试工具。Load runner主要提供了3个性能测试组件:Virtual User Generator, Controller,Analysis。 ●使用Virtual User Generator修改和优化脚本。 ●使用Controller进行管理,控制并发的模拟并发数,记录测试结果。 ●使用Analysi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2测试范围 此次性能测试实施是对吴忠市门户网站系统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的过程,我们将依据系统将来的实际运行现状,结合系统的设计目标和业务特点,遵循着发生频率高、对系统或数据库性能影响大、关键和核心业务等原则选取需要进行测试的业务,模拟最终用户的操作行为,构建一个与生产环境相近的压力场景,对系统实施压力测试,以此评判系统的实际性能表现。 根据与相关设计,开发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本次测试主要就是针对大量用户在使用吴忠市门户网站进行信息查询,而选取的典型事务就是用户使用检索进行关键字搜索以及界面浏览和反馈回搜索结果,这是用户使用最频繁,反应最多的地方,也是本系统当前以及以后业务的一个重要压力点所在。所以本次测试只选取检索业务的性能情况和界面浏览进行记录和

网站性能测试指标

通用指标(指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必需测试项) Web服务器指标

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 系统的瓶颈定义

稳定系统的资源状态 通俗理解: 日访问量 常用页面最大并发数

同时在线人数 访问相应时间 案例: 最近公司一个项目,是个门户网站,需要做性能测试,根据项目特点定出了主要测试项和测试方案: 一种是测试几个常用页面能接受的最大并发数(用户名参数化,设置集合点策略) 一种是测试服务器长时间压力下,用户能否正常操作(用户名参数化,迭代运行脚本) 一种则需要测试服务器能否接受10万用户同时在线操作,如果是用IIS做应用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的最大并发数不可能达到10万级,那就必须要使用集群,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如果是用websphere之类的应用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的最大并发数可以达到10万级,但为性能考虑还是必须要使用集群,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通常有1个简单的计算方式,1个连接产生1个session,每个session在服务器上有个内存空间大小的设置,在NT上是3M,那么10万并发就需要300G内存,当然实际使用中考虑其他程序也占用内存,所以准备的内存数量要求比这个还要多一些。还有10万个用户同时在线,跟10万个并发数是完全不同的2

个概念。这个楼上已经说了。但如何做这个转换将10万个同时在线用户转换成多少个并发数呢?这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历史日志信息来 支撑了。系统日志需要有同时在线用户数量的日志信息,还需要有用户操作次数的日志信息,这2个数据的比例就是你同时在线用户转换到并发数的比例。另外根据经验统计,对于1个JAVA开发的WEB 系统(别的我没统计过,给不出数据),一般1台双CPU、2G内存的服务器上可支持的最大并发数不超过500个(这个状态下大部分操作都是超时报错而且服务器很容易宕机,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可正常使用(单步非大数据量操作等待时间不超过20秒)的最大并发数不超过300个。假设你的10万同时在线用户转换的并发数是9000个,那么你最少需要这样的机器18台,建议不少于30台。当然,你要是买个大型服务器,里面装有200个CPU、256G的内存,千兆光纤带宽,就算是10万个并发用户,那速度,也绝对是嗖嗖的。 另外暴寒1下,光设置全部进入运行状态就需要接近6个小时。具体的可以拿1个系统来压一下看看,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服务器宕机; 2、客户端宕机; 3、从某个时间开始服务器拒绝请求,客户端上显示的全是错误; 4、勉强测试完成,但网络堵塞或测试结果显示时间非常长。假设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百兆带宽,百兆/10000=10K,那每个用户只

光纤收发器基本连接方式

光纤收发器基本连接方式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产品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 在传统的以太网中起连接作用的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双绞线传输距离的极限大约为200米左右,如此短的传输距离制约了网络的发展,同时双绞线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较大,这也无疑使数据通讯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光纤收发器的运用,将以太网中的连接介质换为光纤。光纤的低损耗、高抗电磁干扰性,在使网络传输距离从200米扩展到2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乃至于上百公里的同时,也使数据通讯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他使服务器、中继器、集线器、终端机与终端机之间的互联更加简捷。 在实际的应用中,光纤收发器主要有下面三种基本连接方式: 一、环形骨干网 环形骨干网是利用SPANNING TREE特性构建城域范围内的骨干,这种结构可以变形为网状结构,适合于城域网上高密度的中心小区,形成容错的核心骨干网络。环形骨干网对IEEE.1Q 及ISL网络特性的支持,可以保证兼容于绝大多数主流的骨干网络,如跨交换机的VLAN、TRUNK等功能。环形骨干网可为金融、政府、教育等行业组建宽带虚拟专网。

二、链形骨干网 链形骨干网利用链形的联接可以节省大量的骨干光线数量,适合于在城市的边缘及所属郊县地区构造高带宽低价位的骨干网络,该模式同时可用于高速公路、输油、输电线路等环境。链形骨干网对IEEE802.1Q及ISL网络特性的支持,可以保证兼容于绝大多数的骨干网络,可为金融、政府、教育等行业组建宽带虚拟专网。链形骨干网是可以提供图像、语音、数据及实时监控综合传输的多媒体网络。 三、用户接入系统 用户接入系统利用10Mbps/100Mbps自适应及10Mbps/100Mbps自动转换功能,可以联接任意的用户端设备,无需准备多种光纤收发器,可为网络提供平滑的升级方案。同时利用半双工/全双工自适应及半双工/全双工自动转换功能,可以在用户端配置廉价的半双工HUB,几十倍的降低用户端的组网成本,提高网络运营商的竞争力。同时,设备内置的交换核心提高接入设备的传输效率,减少网络广播、控制流量、检测传输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