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在中国

巴尔扎克在中国
巴尔扎克在中国

巴尔扎克在中国

【摘要】巴尔扎克是西方现实主义大师,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他的《人间喜剧》传进中国,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茅盾等中国作家在塑造人物、提炼典型上与巴尔扎克有相似的追求、相同的手法和相通的感受。他们的创作都具浓厚的历史趣味和历史意识,重视社会全愧和历史全景的再现,都以经济为切入点来深刻解剖社会。

近30多年来, 我国巴尔扎克传播更是迅速发展。译介和研究巴尔扎克等呈全景式、嵌入式和峰峦式特征。这一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是当今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适宜的文学接受环境所造成,是传播者及受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要求,也是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回归所必需,更是我国现实与《人间喜剧》的对接所铸就。

【正文】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巴尔扎的创作为小说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使小说获得了空前的表现力。他艺术气魄宏伟,生气勃勃,和显示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却比现实更加集中、凝练和强烈。

恩格斯认为他的辉煌巨著《人间喜剧》是【1】“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从这里(《人间喜剧》),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的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上学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巴尔扎克作品的深刻性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都在注意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

所以说巴尔扎克是和现实主义连在一起的,他之流入中国也与我国新文学对现实主义的倡导,对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介绍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西方的现实主义大师的巴尔扎克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国新文学作者对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有着怎样的观照,他们是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接近巴尔扎克的文学世界的,这是我们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巴尔扎克来到了中国。但是在新文学初期,这位西方文学巨人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他的入门弟子左拉相比,他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当时,鲁迅对法国作家的【2】“享乐气息”不以为然,所以中法两位现实主义巨人擦肩而过。然而事实上,“享乐气息”在巴尔扎克的艺术世界里表现的相当充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对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人物做过比较,他说“在欧洲每年出版的五万本书中,请您打开任何一本来看,它们谈些什么呢?谈的是幸福。女人想有一个丈夫,或者某人想发财,想有权力和受人尊敬。对于狄更斯的人物,一切追求的目的,只是大自然怀抱里的一座漂亮的小住宅和绕膝欢跃的一大群儿孙。巴尔扎克的人物所热衷的是高楼大厦、贵族头衔和百万金钱。

这种思想倾向,与鲁迅为人生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相距甚远,鲁迅难以从巴尔扎克艺术世界中是取思想滋养来构建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创作原则方

面他们却有着相通之处。鲁迅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不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人,认为“中国还没郁附好手段的小说家。”具有这样高超手法的作家,他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在【3】“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鲁迅在这里寻出了巴尔扎克塑造典型人物的奥秘,表现了鲁迅对巴尔扎克艺术匠心的理解。其实这两位现实主义大师,在塑造人物、提炼典型上有相似的追求、相同的手法和相通的感受。他们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4】的典型综合的方法:“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5】

中国另一位杰出作家茅盾不仅在创作方法上, 而且在创作主旨和总体风格上都和巴尔扎克有着相通的地方。茅盾称“读过不少巴尔扎克作品”,很早就把巴尔扎克奉为“写实主义的先驱”,并折服于那一对“洞瞩一切”的“锐眼”,“看到了底里,看到了背面”,“看见人的灵魂的秘密”【6】。他们在创作意识上、思维和表现方式及艺术风格上都存在着更多的内在联系。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茅盾跟巴尔扎克一样,在创作上表现了浓厚的历史趣味和自觉的历史意识。茅盾和巴尔扎克都十分喜爱、推崇英国历史小说家司各特,都以描写表现自己的历史时代为己任。巴尔扎克说“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7】茅盾在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说“社会对于我们的作家的迫切要求,也就是那社会现象的正确而有为的反映,每每想到这一些,我异常兴奋。”他要为“中国近十年之戏剧留一印痕”【8】。这种自觉的历史意识,使得茅盾的创作比任何一个中国作家的作品更接近巴尔扎克。

其次,茅盾的小说也具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编年史的方式”。在三十年代写的《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就反映了中国三十年代政治、经济变动的“历史”整体性,或采用“人物再现”法, 如《蚀》中曾尝试过的。这种种方式,显然是从《人间喜剧》中受到启发的。

第三,茅盾在小说中对社会的解剖也与巴尔扎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巴尔扎克那特有的历史穿透力、洞察力和社会的剖析力量,历来深得中国作家的赞赏。王蒙就惊叹于这位大师的解剖力量,他说“年代,我也曾一晚上一晚一地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与托尔斯泰不同,读他的作品我感到的不是共鸣而是惊心动魄。没有比把生活精确而又深刻地写出更令人震惊的了。我总觉得,巴尔扎克是用外科医生的解剖刀来写作的。”【9】对社会现实作深刻的剖析认确是《人间喜剧》的一大特色。而这种剖析力量来自作家的洞察力,来自对现实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社会、历史的理性的科学分析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描绘,正是在这诸多方面,我们看到了茅盾与巴尔扎克的内在联系,看到了《子夜》与《人间喜剧》的一种相似性。

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的三大部分总称为三大研究。他象哲学家和科学家那样细致地观察、剖析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法律的奥秘、宗教的效用,精细地探寻人们内心的秘密,探究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茅盾也具有巴尔扎克式的“社会学家”伪气质,他跟巴尔扎克一样重视创作中的科学的观察分析精神,也主张创作的真正动力应该是一种在对社会生活作细密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分析的渴望,也常以科学的命题作为自己的创作出发点,带有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社会分析的特色,这在他的一些小说如《蚀》、《子夜》、《腐蚀》等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而这一点是与巴尔扎克相通的。茅盾剖析社会也多以经济作为切入点,这也与巴尔扎克、左拉相似。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正由此而通向改《子夜》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影响了中国新文学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再来看看近二十年来巴尔扎克在我国的传播。1978年后,国内的巴尔扎克传播,无论是作家作品译介还是研究都已形成浓郁的氛围。60多年的蓄势,让其奋然向前,30多年的培植,使其行之更远。到今天,这位文学巨人走遍了我国神州莽莽大地,走进了中华民族的千家万户。

作品译介在巴尔扎克传播中历来是份量最重的部分。新时期的巴氏译介同样繁花似锦。译作数量和质量步步攀高,译介面迅速拓宽,译介者逐渐出新,出版机构急遽增多。除书信及1828年前未以巴尔扎克署名的小说外,其它作品尽展人前。繁多的出版机构为独具匠心的译者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为巴尔扎克作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创设了条件。它们各尽所长,互为补充,在我国巴尔扎克传播史上频添异彩。从巴尔扎克走入国门时候起,学者们对他的观察、思考从未间断过,待沉思化为争鸣时,研究巴尔扎克遽然升温。几百篇文章里,有涉猎作者20余篇作品的单篇论。

研究走向多视角时,重点并未被遮掩。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众多目光投向《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著,仅此两项论文占三分之一强,达150余篇。随着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复兴,解析的思路走进开拓,比较文学学者将巴尔扎克研究纳入了他们的范围。

80年代初期有关现实主义问题的探讨,使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割裂、相对立的思想得到破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艺术原则、艺术方法相结合的可能性遭到否定,现实主义的真正内涵得到彰显。历史发展到需要从根本上动摇形而上学文艺思想的根基时,实事求是的时代必然在文学上要召唤现实主义,因为现实主义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精神在艺术原则上的具体体现。

当现实主义的文学如火如荼地发展时,面对现实,批判丑恶、呼唤美好的理性激情在流荡。文学中对人的现实性、人的尊严、人的良知、人的价值的肯定,表达了人道主义的精神理想。作品里从控诉极左政治路线到抨击封建特权、官僚主义,从揭露时弊到呐喊改革,从诛伐残暴到呼唤真善美,表现了文学再现历史真实的美学价值。这种以人为描述对象、以反映历史真实为审美取向的创作风格,与以刻画一个时代两三千人物形象的《人间喜剧》而著称的、且甘愿充当法国社会这个“历史家”“秘书”【10】的现实主义大师的创作手法正好是一脉相承。明晰了这种关系,我们就再也不会怀疑文学界对巴尔扎克的欢迎程度,再也无需为普通读者的热情相待而绞尽脑汁地寻找原因。

是这样,巴尔扎克为我们中国人,也为全人类留下了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它激起了包括翻译家、批评家、作家和普通读者在内的中国几代探求者的兴趣,这种探索远没有结束,只要人类的精神创作没有停止,只要人类与书本的阅读关系依然存在,巴尔扎克的影响就不会消失,人们对这座“富矿”的探索就不会止息。

【注释】

【1】恩格斯,一八八年四月初致玛·哈哈克奈斯的信。

【2】鲁迅,《忽然想到(十)》。

【3】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1934.8.6)。

【4】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5】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6】茅盾,《西洋文学通论》第98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7】《人间喜剧·序》。

【8】茅盾,《虹·跋》。

【9】王蒙,《如实招来》,《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10】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A].巴尔扎克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巴尔扎克的作品对中国影响

[键入文字] 巴尔扎克的作品对中国影响 巴尔扎克作品对中国影响 巴尔扎克的作品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七、八十年。最早出现在中国文坛的是1915 年商务印书馆出的巴尔扎克短篇集《哀吹录》,收有四个短篇《猎者斐里朴》、《耶稣显灵》、《红楼冤狱》和《上将夫人》,由著名的早期翻译家林纾(林琴南)与陈家麟用文言意译,虽然文字很生动,情节也吻合原作,但删节不少。 《哀吹录》出版后的第二年,即1917 年,周瘦鹃译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在“法兰西之部”里,收有巴尔扎克的短篇《男儿死耳》,虽然亦是用文言文翻译,但比林纾的翻译更为信达,而且编有巴尔扎克小传,为我国读者第一次介绍了这位法国大作家的生平及创作简况,并且较公允。 巴尔扎克像 五四以后,巴尔扎克的作品渐渐地丰富起来,特别到了三十年代,《世界文库》不但译载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而且在第八期上由穆木天翻译了他的《小于人间喜剧总序》,还有几幅巴尔扎克的画像。巴尔扎克的作品集也在1936 年第一次出版,是蒋怀青译的《巴尔扎克短篇小说》,收有八篇短篇小说,王任叔写了前言《巴尔扎克》,并附有《巴尔扎克重要作品目录》,还把《人间喜剧》中六个场景的中、外名称作了介绍。 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是《欧也妮·葛朗台》,1936 年由穆木天翻译,当时文章《欧也尼·葛朗代》。客观地说,解放前翻译的巴尔扎克的译作品并不算多,但翻译的论述巴尔扎克的文章却为数不少,西蒙、法郎土、圣·佩甫、显克维支等著名人物的论述都介绍翻译成了中文。还出现了中国文人对巴尔扎克的评述,有的还相当有份量。 解放后,尤其五十年代,曾有计划地介绍过外国文学。巴尔扎克一些重要作品,如 1

西方想象与东方想象的失衡

西方想象与东方想象的失衡 在当前文坛上,海外“新移民作家”已成为一支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力量,在他们的创作中,有不少作品都涉及到了乡土中国,要想对这类作品进行评价自然有许多视角,这里要考察的只是其中存在的一个写作伦理问题,“所谓的写作伦理,其实就是一个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去书写的问题。”①简单说来,这些旅外作家的乡土叙事所存在的一个主要伦理问题就是西方想象与东方想象的失衡。具体而言,就是说很多作家在表述乡土社会和乡土人生时,要么简单的以西方文化为准绳来否定乡土中国,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东方主义立场,结果丧失了可贵的民间精神;要么竭力颂扬乡土本身的亮点,却又滑向近乎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结果就以放弃现代理性精神为代价。这两种现象有时甚至同时存在于一个作家身上,甚至一个文本之内。 通常所说的“新移民作家”指的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从事创作的作家,目前其中间力量多出生于1950-1960年代,由于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在极“左”岁月中度过,当国门打开之后,出于对故国的失望,“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几乎成了这代人共同的心声。又因为欧美发达国家是他们的主要移居地,因此这里的“美国”其实是代表整个西

方的符号,它承载了与现代性有关的一切美好想象。至于这些想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美国事实”并不重要,因为有时“到美国并不需要理由,美国本身就是理由”,甚至“说来也怪,我第一眼看见美洲大陆绿悠悠的影子,浑身上下的病倦疲软就一扫而空。第一脚踏上美国的土地,就口鼻清爽,行走如飞”,而对于更年轻的一代来说,那更是“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去美国的”。以上语句虽然都出自小说人物之口,但也足以代表创作主体自身的心态。这种对西方的向往与对中国的否定是同时进行的,而与现代化的西方相比,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就是整个社会依然是乡土性的,这里的乡土性不仅指“三农”在社会结构中于量上占主体地位,更指那种前现代的乡土型政治体制、文化体系、思维方式等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新移民作家”的“去中国化”落实到实处,往往就转化为“去乡土化”,他们以西方文明为镜子,烛照出乡土中国的弊病,从而认为向西方学习是无可选择的选择。关于这一点,再也没有哪部作品能比《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表现得更直接了。这部小说讲的是“文革”期间,知青“我”和阿罗被下放到一个小山村,以巴尔扎克的小说赢得了当地一位少女的芳心,最后她从巴尔扎克作品中认识到了人生价值,决定离家出走,“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到一个大城市去寻找机会,闯一番天地”。《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曾在西方产生轰动效应,其实它在故事、思想、技法上都没有什么高明

巴尔扎克简介

巴尔扎克简介(1799~1850) 法国小说家.1799年5月20日生于巴黎以南的图尔城, 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巴尔扎克的一生,处于19世纪前半期的50年,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战火纷飞的岁月,动荡不安的封建复辟王朝,以及以阴谋复辟帝制的路易□波拿巴为总统的第二共和国.他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巴尔扎克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附近的乡村去寄养. 上小学后一直到中学毕业,他始终寄住在宿舍里,没有能回 家过一段比较长的日子,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离开家庭的童年生活的痛苦使他毕生难忘. 巴尔扎克的父亲原姓巴尔沙,是个精明强干的人. 他来自农村,幼年时跟当地教士学了一点文化,中年致富,在外省当过副市长,供应军粮的承包商,在巴黎经营过呢绒商业,当过巴黎驻军的军需负责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资产者. 1816年,17岁的巴尔扎克结束中学的学业后进大学法科,并在文科旁听.18岁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的办事处当见习生或书记. 从20岁开始,巴尔扎克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他在巴黎贫民区租了一间房顶上的阁楼,由父母供给极有限的一点生活费,埋头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这是一部完全失败的作品,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兴趣.接连又写了十多部小说,有的是自己所写,有的是和别人合写.这一阶段他所写的小说全用笔名发表.这些作品并没有给他带来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他只好暂时放弃文学.1826年借钱出版了一部普及版的《莫里哀全集》,接着又出版一部拉封丹寓言诗集, 销路不佳,亏损负债9,000法郎.后又借债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他前后负债共达6万多法郎. 从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决定重新回到文学事业上来.他写了一部以布列塔尼封建势力武装叛乱反对共和国为题材的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后来编入《人间喜剧》,改名《舒昂党的人们》).这是巴尔扎克所写的第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第一次用巴尔扎克真姓名发表.此书问世,初步奠定了作者在文学界的地位. 接着发表小说《婚姻生理学》,在读者之间引起广泛注意.1831年他的新著《驴皮记》出版,巴尔扎克立即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1819到1829年,是巴尔扎克在文学事业上的探索阶段.从1829年开始,一直到1848年,是他创作《人间喜剧》的时期,也是他文学事业的全盛时期.他用超人的才智与精力,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共创作小说91部.平均每年产生作品四,五部之多.他每日伏案一般都在10小时以上,常常连续工作18小时.有时文思如泉涌,或者为了赶写稿子,他一连几天废寝忘餐,夜以继日地劳动.根据阿尔贝·贝干教授提供的材料,巴尔扎克的杰作《高老头》(原名《高立欧老爹》)是他用三天三夜一气呵成的. 什么是《人间喜剧》的作者的创作动力人们说是因为他负债过多,需要用稿费还债.巴尔扎克年轻时经营印刷出版业确曾负债巨万.但从他成为名重一时的小说家之后,他的收入丰厚,出版商争着和他签订合同,不惜重金预约他尚未完成或尚未动笔的小说稿,早年的债务早已还清.名作家巴尔扎克生活阔绰,醉心于豪华的排场.他在巴黎同时安置了几处住宅和别墅,出门坐最富丽的马车,驾着骏马;仆役都穿制服;他也服饰华贵, 出入于名门大户的沙龙.由此可见,他的勤奋创作,绝对不是由于贫困. 巴尔扎克从年轻时开始就自信有很高的文学才能, 对文学有极大的抱负.他不舍昼夜地勤奋写作,主要因为有一股激情在内心沸腾,促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要求在文艺界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在他的书室里,有一座作为摆饰的小型拿破仑塑像.在塑像座盘边上,巴尔扎克亲笔写着:"他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巴尔扎克要完成的伟大事业就是《人间喜剧》这座巍峨的文学里程碑.第一次在这位小说家笔下出现《人间喜剧》这个名词是在1813年.毫无疑问,《人间喜剧》的命名是受但丁长诗《神圣喜剧》(中译《神曲》)标题的启发.1841年,巴尔扎克确定了这个庞大的创作计划.当时有四家出版商和巴尔扎克签订合同,合资承包《人间喜剧》的出版工作.1842年,巴尔扎克写了《人间喜剧·导言》,阐述他写作这部史无前例的文学巨著的宗旨.1845年巴尔扎克亲笔写的《人间喜剧总目》,一直保存到现在.根据这个《总目》,《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 《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包括小说最多.因此这一部分又分为六个门类:1.《私人生活场景》,2.《外省生活场景》,3.《巴黎生活场景》,4.《政治生活场景》, 5.《军队生活场景》,6.《乡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包括32部小说,其中4部当时已有提纲,尚未起稿.已经完成的28部之中包括著名的《高老头》(1834), 《猫滚球布店》(1830),《夏倍上校》(1832)和《三十岁的女人》(1831~1834)等.《外省生活场景》包括17 部小说,其中6部尚未完成;已经发表的11部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1833),《幽谷百合》(1835)和《幻灭》(1837~1843)等.《巴黎生活场景》共有20部小说, 其中6部尚未产生;在已经发表的小说中有《金目少女》 (1834),《纽沁根银行》(1838),《塞沙·皮罗多兴衰记》(1837),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全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 《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 I.宙斯(罗马神话称为朱庇特),希腊神话中最高的天神,掌管雷电云雨,是人和神的主宰。 2.阿波罗,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主管光明、青春、音乐、诗歌等,常以手持弓箭的又少年形象出现。 3.雅典那,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城邦的保护神。 4.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送她的一只盒子,里面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间因此充满灾难。"潘多拉的盒子"成为"祸灾的来源"的同义语。 5.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造福人间的神。盗取天火带到人间,并传授给人类多种手艺,触怒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受神鹰啄食。是一个反抗强暴、不惜为人类牺牲一切的英雄。 6.斯芬克司,希腊神话中的狮身女怪。常叫过路行人猜谜,猜不出即将行人杀害;后因谜底被俄底浦斯道破,即自杀。后常喻"谜"一样的人物。埃及狮身人面像同名。 7.荷马,古希腊盲诗人。主要作品为《伊利亚特》为《伊利昂纪》《奥德赛》译为《奥德修纪》《伊》叙述十年特洛伊战争,《奥》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赛历险回乡的故事。马克思称赞它"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英国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著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著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伪善和司法、行政机构的腐败。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卡夫卡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卡夫卡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摘要: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小说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其次表现为小说手法的扩展和丰富,最后卡夫卡给中国小说家提供一批可以借鉴和模仿的小说样本。中国新时期小说家之所以特别认同和钦佩卡夫卡,首先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荒诞而又真实的艺术世界,其次是因为他是一个普通而又独立特行的业余作家,最后是因为卡夫卡的传统是中国作家既陌生又熟悉的传统。 关键词:卡夫卡意识形态启蒙 正文: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他之后的存在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甚至法国“新小说”等流派都与其渊源深厚。这就意味着,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滋养与培育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后期中国作家,几乎都间接或直接地受到了卡夫卡的文学遗产的惠赐。然而,仅仅证明这种毫无疑义的影响事实并非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而恰恰是在这种影响研究的事实之上,去清点卡夫卡所遗留下的这笔文学遗产被发掘的深度,被继承的可能性,以及被再创造的程度,可能才是研究目的所在。 中国(大陆)当代作家对卡夫卡的接受和回应显然是与中国的外国文学领域对卡夫卡的译介分不开的,因为中国作家通常是没有可能阅读到卡夫卡作品的原文的。而中国对卡夫卡的翻译介绍比较晚,解放前对卡夫卡的零星介绍还不足以引起作家们的注意和重视。 大概到了1966年,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审判〉及其他小说》,其中包括卡夫卡的6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审判》。但这部小说集当时是作为“反面教材”在“内部发行”,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中国作家恐怕很少有机会读到这个译本。 1979年初《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并发表了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卡夫卡及其作品才算是第一次在中国公开亮相。接下来,1981年初《外国文学》发表了卡夫卡的4个短篇:《判决》、《乡村医生》、《法律门前》和《流氓集团》。随后,卡夫卡的幽灵便迅速在大江南北弥漫,在各种文艺刊物上出头露面。由于“在卡夫卡这里人们无法获得其他作家所共有的品质,就是无法找到文学里清晰可见的继承关系”,[1]因此,卡夫卡在中国作家心中最初引起的更多的是惊讶和不解,而不是认同和接受。但对于少数敢于探索、勇于冒险的作家而言,他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并且通过这些作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10篇 - 观后感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10篇- 观后感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是一部由戴思杰执导,周迅/ 刘烨/ 陈坤主演的一部传记/ 剧情/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能有帮助。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一):很喜欢这一类的片子 很喜欢这一类的片子 看的时候心很静 这里面有我很喜欢的三个演员刘烨陈坤周迅 看过他们别的电影总有一种气质让我着迷 这片儿挺好喜欢~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二):巴尔扎克还是莫扎特? 说最爱的是巴尔扎克,不如说是没有怀孕之前天天给她念巴尔扎克的罗明。 最生气的是《高老头》给烧了。 在现实面前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把自己的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三):莫扎特想念毛主席 这句话太经典,印在脑子里,深深的记住了。 最后一个场景,水慢慢漫过房子,像把过去的记忆全部封存了一样,也很有感觉。 我看的是法语版的,似乎还有点异国情调。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四):谁能告诉我谜底到底是什么?? 什么鸟飞来节节高? 什么鸟飞来象双刀? 什么鸟飞来里? 什么鸟飞来伏青草? 影片中间以及结尾处都有提及,但是没有告诉观众答案,有谁知道,好心告诉我,谢谢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五):小裁缝 慢慢的调子讲述小小的故事。虽然后半部分感觉有些太随意,但整体还是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周讯、陈坤、刘烨这样的组合给人以清新不做作的味道,很不错。小文艺的感觉伴随不时的音乐和广阔的自然,让人在宁静中感受“安逸”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六):这是部浪漫的法国片 没想到结局会这样拍,如果一个中国导演来拍,电影会在罗明回城留下小裁缝处结局,或者xx玲回来看到一个小裁缝的不堪结局。但电影没有,一个女孩真的被改变了,或者说觉醒了。这不是一部烂片,她值得更高的分。是哪个改变了你?巴尔扎克真的改变了你。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七):巴尔扎克说,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 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不仅仅是在外的美,还有内在的灵魂。 小裁缝年轻灵动,外貌无疑是美的,是村子里的第一美人。但那只是因为年龄,二八年华的女孩子总是美丽无瑕的。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可能就会结婚生子,每天周而复始的过空虚的生活,脑内空空心里空空。是书本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八):时代、青年、梦想、爱情、友谊都令人触动 这片子太好了,看的好过瘾。应该给5分的片子。在那么荒谬的年代,几个年轻人对外面世界那么的渴望。他们的爱情很纯粹,过了那么多年,想起来还那么动情。时代、梦想、爱情、友谊、特殊事件(三峡移民)、特殊群体(知情)等等,都令人触动。。另外,想起了刘烨的《那山那人那狗》,也是拍湘西的。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观后感(九):“你看着我的眼睛” 周迅陈坤刘烨,光是这三个人名放在一起就足够让人尖叫连连。xx年前的电影,那会儿他们也才20出头,但电影里带给人的表现真的是很感人了,都是天生的做演员的料啊!我应该会永远记得罗明追上小裁缝,质问她是否真的决定了的那个镜头吧,陈坤眼里真的有泪又有光,对着小裁缝喊

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高老头》巴尔扎克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巴尔扎克简介 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完整版)2017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关系。 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

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 B. C.17 D. 2. A. B. C. D. 3. A. 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 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 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 也可能消亡。

观《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有感

观《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有感 “可怜的克里斯多夫,自由的兴趣是你所不能知道的,那的确是 值得用痛苦、危险,甚至生命去交换。自由,感到自己周围所有 心灵都是自由的,连无耻之徒也在内,那真是一种无法相形容的 乐趣。仿佛你的灵魂在无垠的太空游泳,这样一来,灵魂就不能 在别处生活了。”这是马剑玲抄在羊皮马甲里面,摘自于《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傅雷译的一段话,也是他用以去说服医生为小裁缝打胎,医生念着念着,他却悬而潸然泪下的一段话。很多人都被 电影里的这一幕打动,我也不例外。 罗明,马剑玲这两位知青与小裁缝之间的故事,就发生在那 样一个可笑的年代。那是一个力求黑白分明却又黑白颠倒着的时代。那时,贫穷是光荣的,知识是可耻的。这点从生产队长的表 现中便可看出,他的说教里总是难避免对“贫下中农”的头衔之“炫耀”,他厌恶文化,罗明刚来时,他命令他读一本菜谱,进 而又亲自撕毁它烧了它。那个时代,是一个人人都必须活得小心 翼翼的时代。莫扎特的奏鸣曲是不好提的,除非它的名字叫《莫扎特爱毛泽东》。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是不好谈的,巴尔扎克原来是阿尔巴尼亚的。那也是一个愚昧粗鲁的时代,被表彰的进步青年 说“在我的鞭子下,水牛也变得温顺可爱了。”,罗明打摆子, 土方就是用鞭子狠狠地抽,这些都仿佛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 切按规矩办事,容不得反抗,不从也得从。

我还能记得电影中有一幕,马剑玲看完《于絮尔?弥罗埃》后 兴奋地讲着,“我觉得一切都变了,天空,星星,声音,光线, 连猪圈的气味都变了!”进而又向着万山大喊“于絮尔?弥罗埃!”。在万山的回声里,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他的喜悦,却也 感受到了现实的无奈。一个青年,站在一个脱离了文明世界的地方,发出了一声呐喊,而远方,万山叠叠,迷雾蒙蒙。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讲述的,便是两个青年,带着一个闹钟,一把提琴,用一个装满书的皮箱,在这样一个现实与精神的双重 囚笼里拯救了一个少女的故事。从中我看到的是青年人对人性枷 锁之反抗,对自由生活之渴望。这两位青年人用以拯救小裁缝的 东西,一开始是情感,后来是思想。正如那句话说的,“野蛮人 只有情感,文明人除了情感还有思想。”小裁缝是做成“文明人”了。 欧洲在14世纪开始了文艺复兴,提倡人性之解放,尊重人们 正常的欲望,进而到了17世纪,启蒙运动开始,提倡“理性”、“科学”,绘制出了未来社会的蓝图。小裁缝走的路是有些类似的。她与罗明热烈的爱与欲的释放,是她的第一次反抗。而在她 顶着巨大风险打胎过后,马剑玲带她回去时,她对他说,她好像 变了一个人,不再是她了。我想,在那时,她已经在构划她的未 来蓝图了,她有了她的真正的思想了。 最后,小裁缝带着巴尔扎克的“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这句话,离开了凤凰山。其实,她的改变,也绝非是唐突的。她常见

巴尔扎克与中国文学

巴尔扎克与中国文学 我们这组对巴尔扎克与中国文学的探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传播概况 近一个世纪以来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传播简况 1914 1949 1979 20C末21C 初始段发展期繁荣期深化 从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传播从1914年到现在整体趋势是逐步扩大的,但在1937年抗战爆发到1949年建国的这一段时期以及十年文革期间出现了停滞现象,这两段时期文学基本上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改革开放以后,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传播又出现了新的飞跃。 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 巴尔扎克来到了中国。在新文学初期, 这位西方文学巨人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和他的弟子左拉相比, 他的影响微乎其微。五四运动前,国外传入中国的小说中,政治小说、教育小说和科学故事最多, 这是传播者作政治宣传与科学启蒙的需要; 侦探小说与言情小说影响最大, 因为它投合了一般市民阅读公案武侠小说的习惯及对异域艳情的兴趣;20 世纪初,国内留学生深受自然主义影响,左拉、福楼拜、莫泊桑等人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巴尔扎克。 1、初始阶段:

巴尔扎克正式在中国的传播是以1914年林纾以文言意译《人间喜剧》“哲理研究”中的四个短篇为标志。从1914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以来,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传播一直处于初始阶段。其传播重心也是先对巴尔扎克本人作评介,包括其生平、思想、创作等,慢慢才转移到在作品的译介上。在传播方式上,以1936年为界,前期多半是移植国外对巴尔扎克的研究成果,后期则在这些成果上作延伸与渗透。 1937年抗战爆发,对巴氏的传播停滞下来,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 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人的态度如何, 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 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赞扬的巴尔扎克被有选择地接受了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拉法格曾回忆:《人间喜剧》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马克思非常推崇巴尔扎克,称赞《人间喜剧》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恩格斯在1883年12月写给拉法格的信中说“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足。”)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帮助中国国内接受巴尔扎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一阶段成果表现为涉及到巴氏的译者、评介者近50人,介绍、评介巴氏文章40多篇,翻译(含重译)80余篇。 2、发展阶段: 建国后的三十年,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传播呈逐浪走高之势。接受主体的扩大、译介者如傅雷、穆木天、高名凯等人的大量译介、巴尔扎克作品本身的吸引力都极大地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 1949——1957:对国外的巴学成果借鉴独领风骚; 1958——1959:集中关注的是作品的“金钱”问题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映; 1960——1961:是对巴氏“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热论; 1964——1965:通过“高老头的父爱”问题来证明作者世界观对创作影响的直接性。 1966——1976:十年文革,中断了巴尔扎克的传播。 十七年间,国内学者将思考重心定格于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而这一阶段的局限则在于批评界较多地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审视作者,而忽视了作品的审美

刘亦菲和黎明的《夜孔雀》,一段飞蛾扑火的爱情故事

刘亦菲和黎明的《夜孔雀》,一段飞蛾扑火的爱情故事 《夜孔雀》是一部中法合拍的爱情电影,影片由刘亦菲、黎明、刘烨、余少群等出演,执导影片的为著名旅法导演戴思杰。在 2015 年 8 月,这部作品曾经入围第 20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单元。 刘亦菲 可能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时候,你会被影片的名字所吸引。《夜孔雀》的名字来源 于一种非常特殊的昆虫。夜孔雀又称孔雀蛾,它的生命只有两三天,但一生中唯一要 做的事就是寻找自己的配偶。如果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无功而返,那么夜孔雀的一生也 就此终结了。这是一种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生物。

正如影片名字所含有的寓意,从最新公布的预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故事中充满的爱情纠葛与激烈冲突,更带有一丝飞蛾扑火的味道。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名法籍华裔留学生埃尔莎(刘亦菲饰演)的爱情邂逅。她对于爱情充满了执着的追求,她在成都爱上了丝绸研究员马荣(黎明饰演),后来又在巴黎与纹身师建民(刘烨饰演)之间产生了情感。 黎明

马荣让她找到了一种生命中的理想归宿,而建民将夜孔雀纹在了她的身上,带给了她 难以忘怀的铭刻。 刘烨 余少群

国内的观众对于导演戴思杰的认识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那部《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在 2000 年,他的首部小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在法国出版。2002 年,这部由他自编自导的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上映,影片由周迅、陈坤、刘烨主演,并于 2003 年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导演的另一部与中国有关的电影是 2006 年上映的同性影片《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由李小冉及米兰妮·让帕诺米等主演。他的这两部作品都未能在国内上映,所以《夜孔雀》也成为了他第一部即将登上国内银幕的作品。《夜孔雀》选择在 5 月 20日上映,也是为了呼应影片爱情的主题。 尽管有着不错的出演阵容,而文艺与情色本身也并不冲突,但目前这部电影的卖点却一直在往激情戏和刘亦菲的大秀裸背方向上靠,倒是让人有些忽略电影的故事本身了。 题图来自:豆瓣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全国2017年10月成人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成人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作论据的历史人物是( )。 A.西楚霸王 B.汉武帝 C.唐明皇 D.后唐庄宗 【答案】D 【解析】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考点】《五代史伶官传序》 2.《论毅力》一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是( )。 A.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 B.先扬后抑,论说逐层推进 C.通过人物对话,展开论述 D.结合自己经历,以身说法 【答案】A 【解析】本文写作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继续从事革命。本文主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法: 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 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 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 第四段,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堆山者“功亏一篑”,填土者则“持之以恒” 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进行正反对比。 【考点】《论毅力》 3.《我的世界观》中,被爱因斯坦斥为“妖魔”的是()。 A. 猪栏的理想 B. 天才的暴君 C. 专制 D. 战争 【答案】D 【解析】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被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加以有计划的破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考点】《我的世界观》 4.下列《垓下之围》语句中,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无可奈何心境的是( )。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B.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C.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答案】A

《小裁缝》读书笔记

《小裁缝》读书笔记 第一篇:小裁缝读后感 于都县宽田乡龙泉小学五班邹彩秀指导老师:管苹苹 读了《小裁缝》这篇文章让我觉得韩东写的男裁缝是个乐于助人且勤奋的人,当中的女裁缝写了她的温柔和体贴,再是他们可爱又有礼貌的女儿,这么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更使我念念不忘,小裁缝读后感。这种感觉让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事实,就是看的一部电影一样。电影里总是有那么的美好又温馨的家庭,幸福的骨头都会冒泡泡…… 他们的确是勤奋。文中提到:我有时候去帮妈妈一起看店要到凌晨一两点才会回来,但是我每次都能看见裁缝家灯亮着,屋里还传出缝纫机的喀喀声。裁缝夫妻每天都是早起晚睡的干活,深更半夜了,若是有住楼的人回来迟了,他们也要起床开门。即使这工作是无偿的,也没有报酬的但是裁缝夫妻还是坚持干这活。他们勤劳而乐于助人,人也很聪明。即使每天这样辛苦的工作养家,但他们三口之家有说有笑,幸福的很微笑常挂于脸蛋,他们的小女儿似乎比同龄的别的小孩子更天真可爱的多,也许是爱给予的,读后感《小裁缝读后感》。虽然贫穷却拥有着这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爱在我所看到生活在城市中心的人们总是很繁忙,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穿梭在车水马龙的路中间,为了工作迷茫、

奋斗…为了那么一点儿利益牺牲了家庭、爱情……“爱”这个字也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犹如褪色的白色墙壁般,年代久了,也忘了它昔日曾光彩过。而生活在城市边缘,贮立在城市那一角落,灯光下的光线总是那么柔美,散发着丝丝的爱意。如果对我这么个孩子而言,我希望有这么一个像《小裁缝》里的家庭,每天生活的简单朴实又开心,爸妈的爱也许会是全世界最宝贵的东西。我的父母为了工作常年在外,几乎是一年回一次。每一次回来,也总是以礼物来弥补对我缺失的爱。我时常不渴望着像《小裁缝》里的小女儿一样,父母常年在家,一家开心快乐生活在一起。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爱,只因为贫穷、工作…变得冷漠、势力。 爱是永恒的,人人都渴望,可却很难拥有。总是觉得自己委屈,觉得自己缺少爱。也许在现代这么一个灯火辉煌,灯红酒绿,世态炎凉的社会。“爱”真是一种极缺的东西并不是没有发现爱,而是真正的爱寓于平凡生活中,很难察觉…… 第二篇: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 小裁缝是这篇童话里的主角。出于骄傲,把“一次打死七个苍蝇”写成“一次打死七个”,把它贴在胸前,满世界炫耀。后来他用一点点工具和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巨人和野兽,还得到了战利品——当上国王。

巴尔扎克在中国

巴尔扎克在中国 【摘要】巴尔扎克是西方现实主义大师,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他的《人间喜剧》传进中国,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茅盾等中国作家在塑造人物、提炼典型上与巴尔扎克有相似的追求、相同的手法和相通的感受。他们的创作都具浓厚的历史趣味和历史意识,重视社会全愧和历史全景的再现,都以经济为切入点来深刻解剖社会。 近30多年来, 我国巴尔扎克传播更是迅速发展。译介和研究巴尔扎克等呈全景式、嵌入式和峰峦式特征。这一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是当今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适宜的文学接受环境所造成,是传播者及受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要求,也是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回归所必需,更是我国现实与《人间喜剧》的对接所铸就。 【正文】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巴尔扎的创作为小说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使小说获得了空前的表现力。他艺术气魄宏伟,生气勃勃,和显示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却比现实更加集中、凝练和强烈。 恩格斯认为他的辉煌巨著《人间喜剧》是【1】“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从这里(《人间喜剧》),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的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上学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巴尔扎克作品的深刻性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都在注意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 所以说巴尔扎克是和现实主义连在一起的,他之流入中国也与我国新文学对现实主义的倡导,对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介绍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西方的现实主义大师的巴尔扎克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国新文学作者对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有着怎样的观照,他们是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接近巴尔扎克的文学世界的,这是我们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巴尔扎克来到了中国。但是在新文学初期,这位西方文学巨人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他的入门弟子左拉相比,他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当时,鲁迅对法国作家的【2】“享乐气息”不以为然,所以中法两位现实主义巨人擦肩而过。然而事实上,“享乐气息”在巴尔扎克的艺术世界里表现的相当充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对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人物做过比较,他说“在欧洲每年出版的五万本书中,请您打开任何一本来看,它们谈些什么呢?谈的是幸福。女人想有一个丈夫,或者某人想发财,想有权力和受人尊敬。对于狄更斯的人物,一切追求的目的,只是大自然怀抱里的一座漂亮的小住宅和绕膝欢跃的一大群儿孙。巴尔扎克的人物所热衷的是高楼大厦、贵族头衔和百万金钱。 这种思想倾向,与鲁迅为人生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相距甚远,鲁迅难以从巴尔扎克艺术世界中是取思想滋养来构建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创作原则方

周迅的故事

周迅的故事 从电影《苏州河》、《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到《如果·爱》,她所诠释的都是些有个性的人物——总是前期温驯又柔情似水,但到了后期又让人捉摸不定、失魂落魄。对于这位成功的优质演员,其实她的背后有着值得让人深思的故事。 周迅十八岁之前,是一个对未来十分迷茫的女孩。她就读于浙江艺术学校,每天跟著同学唱歌、跳舞,日子倒也过得轻松。偶尔有导演来找她拍戏,周迅也总是来者不拒,即使角色很小、台词很少,她总以为这样就应该满足了。直到1993年5月的某一天,学校的一位赵老师找她聊了一些话,这段话改变了周迅的未来——周迅也曾说,如果没有那段话,现在大概没有人知道她是谁…… 赵老师对周迅说:“周迅,你是个好苗子。你能告诉我,对于未来有何打算?” 这是一个简单却又严肃的问题,让周迅不知该如何回答。 老师又继续问:“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周迅摇摇头。 “不满意的话证明你还有救,妳可曾想过,十年以后妳会是什么模样?” 老师的话带着长者的温暖,可却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响周迅的内心世界,让这个不知未来的女生顿时在脑海裡风起云涌。周迅沉默了一阵子,然后凝视着老师的眼睛,很坚定的说: “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老师问:“你确定吗?” 周迅咬紧了嘴唇回答Yes,而且拉长了尾音。 老师继续对著周迅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未来的方向,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推回来——十年以后,你28岁,那时你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同时发行了一张音乐专辑。” “那么你27岁的时候,除了接拍名导演的戏以外,一定还要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给许多唱片公司听,对吗?” “25岁的时候,在演艺事业上你就要不断进行学习与思考,要不断的突破自己,另外在音乐方面也要有很好的作品,对吗?” “如果要达到这个地步,你在23岁时就必须接受各种训练及课程,包括肢体上的和音乐上的。” “而在20岁的时候,周迅!你就要开始作曲、作词,在演戏方面就要争取一些大一点的角色。” ………… 这一席话老师说得云淡风轻,却让周迅心头沉重,因为这样推算下来,她必须马上着手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了。可是周迅自己觉得她什么都不会,什么也没想过,仍然为小丫环、小舞女之类的角色沾沾自喜,一股无形的压力排山倒海的向周迅袭来。 老师再次鼓励周迅:“周迅,你的确是一棵好苗子,但是妳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散漫而且混乱。我希望你能在静下心来的时候,好好去思考一下‘十年后的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梦想?如果确定了,就应该拿出勇气并且从现在开始行动,去克服所有可能出现的险阻!” 一年后,周迅从浙江艺术学校毕业,开始接拍各样的电视连续剧。可是赵老师的话却一直烙印在周迅的心底——“想想十年后的自己!” 每当她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周迅发现她整个人都觉醒了,她比以前更有力量了。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

外国着名作家简介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着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着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夏洛蒂·勃朗诗(1816-1855)英国作家,有着名长篇小说《简·爱》。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着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共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杂文和戏剧等。《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重要作品还有《艰难时世》《双城记》等。狄更斯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风貌。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有《鲁滨孙漂流记》《辛格顿船长》《大疫年日记》等。《鲁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