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陶瓷工艺学考试重点

2011陶瓷工艺学考试重点
2011陶瓷工艺学考试重点

2011陶瓷工艺学考试重点

黏土原料的化学组成:SiO2、Al2O3、Fe2O3(TiO2)、CaO、MgO、K2O、Na2O、烧失量I.L.。

黏土的工艺性质:可塑性、结合性、离子交换性、触变性、膨胀性、收缩、烧结性能、耐火度。

(高岭土的理论化学通式Al2O3-2SiO2-2H2O)

(可塑性:是指黏土粉碎后用适量的水调和、混炼后捏成泥团,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任意改变其形状而不发生开裂,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受力时的形状和性能。

触变性: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置后又能逐渐恢复原状;反之,相同的泥料放置一段时间后,在维持原有水分的情况下会增加黏度,出现变稠和固化现象;可以重复无数次上述情况的性能。)Β石英——α石英(573o C)

釉式是将各助溶剂的系数和调整为1,坯式是将中性氧化物的系数调整为1。

1、试简述陶瓷三大原料名称及硅质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硅质原料(石英)、粘土类原料、熔剂性原料(长石)

烧成前,石英为瘠性料,可调节泥料的可塑性,是生坯水分排出的通道,降低坯体的干燥收缩,增加生坯的渗水性,缩短干燥时间,防止坯体变形;利于施釉。烧成时,石英的加热膨胀可部分抵消坯体的收缩;高温时石英部分溶解于液相,增加熔体的粘度,未溶解的石英颗粒构成坯体的骨架,防止坯体软化变形。

可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透光度,白度。

釉料中,SiO2是玻璃质的主要成分,提高釉料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化学侵蚀性;提高釉料的熔融温度与粘度。

2、试述青花瓷的主要特征。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属釉下彩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

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特征: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青花以简练的笔法和单纯的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语言,有着感人的艺术吸引力;在表现手法上,是以同一颜色的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及笔触线条来表现对象,与国画基本相似,它表现的内容题材、形式、手法都极为广泛。

3、请你论述用陶瓷做餐具有哪些好处?

陶瓷餐具:不会生锈、耐腐蚀、易洗涤、表面坚硬光滑、耐高温、导热慢、微波炉适用、风味独特、美观耐用好听、无毒、具有其他餐具难以比拟的优点,但易碎。

4、试述陶瓷常见的成型方法及不同成型方法的主要工艺。

可塑成型(挤压成型、热压铸成型、胶态成型):利用模具或刀具等的运动所造成的压力、剪力,挤压等外力对具有可塑性的坯料进行加工,迫使坯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可塑变形,制成坯料。

注浆成型(现代)——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液态成型方法。

压制成型:将含一定水分的粒状粉料填充到模型之中,施加压力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陶瓷坯体。

5、试述一般陶瓷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原料加工——成型——烧成)

练土→成形→干燥→素烧→绘底稿→上釉→烧成→完成

原料加工(坯料、釉料)→磨细→成型→干燥→上釉→烧成

6、何谓一次粘土,二次粘土?并简述二者区别

一次粘土(风化残积型):又称残留粘土或原生粘土,即母岩经风化崩碎后就地残留下来的粘土。此类粘土质地较纯,耐火度较高,但颗粒较粗,可塑性较差。二次粘土(沉积型):又称沉积粘土或次生粘土,是由风化而成的一次粘土经雨水、河川的漂流及风力作用,而迁移在低洼的地方沉积形成的粘土层。二次粘土颗粒细小,可塑性强,耐火度较低,常因混入呈色杂质而带各种颜色。

7、请你说出我国古瓷都名称、地理位置及名瓷名窑特点。

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

景德镇陶瓷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德化白瓷,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固有“中国白”等之称。

湖南醴陵窑釉下五彩:第一、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第二、画面平滑光亮、晶莹润泽等能给人一种美感享受。第三、纹样五彩缤纷,艳而不俗,淡而有神,色彩变化丰富。

8、试述宋朝五大名窑的基本情况。

汝窑:烧造年代极短,约在北宋晚期宋徽宗统治时期,其特征为天青釉,香灰胎,细开片,圈足多包釉,底心有“芝麻钉”痕。

官窑:窑址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胎有灰、黑和米黄数种,釉有厚、薄两种,纹片大、小均有,釉色有粉青、米黄、深米黄等。

哥窑:釉色以灰青为主,以纹片为装饰。其中有一种大小纹片相结合者,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有"金丝铁线"之称。

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釉色白中闪黄,有"象牙白"之称,装饰有刻花、印花与剔花多种。

钧窑:因为铜在还原气氛中呈现红色,所以钧窑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的多种釉色。

9、谈谈你对唐三彩的认识。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唐三彩是一种在陶坯上涂上一层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的彩釉,经过焙烧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便形成浅黄、浅绿等多种色彩,色釉浓淡变化、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10、试述“陶”与“瓷”的区别?

(l)作胎原料不同: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数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瓷土作胎

(2)胎色:陶器制胎原料中含铁量较高,一般呈红色、褐色或灰色,且不透明;瓷器胎色为白色,具透明或半透明性。

(3)釉的种类:釉是陶瓷表面具有玻璃质感的光亮层,由瓷土(或陶土)和助

熔剂组成。

陶器一般表面不施或施低温釉。瓷器表面施有高温釉,主要有石灰釉和石灰一碱釉两种。

(4)烧成温度:因制胎材料的关系,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700~1000℃,瓷器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

(5)总气孔率:总气孔率是陶瓷致密度和烧结度的标志,包括显气孔率和闭口气孔率。普通陶器总气孔率为12.5%~38%;精陶为12%~30%;细炻器(原始瓷)为4%~8%;硬质瓷为2%~6%。

(6)吸水率:这是陶瓷烧结度和瓷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普通陶器吸水率都在8%以上,细炻器为0.5%~12%,瓷器为0~0.5%。

11、陶瓷的釉为什么会呈现五彩斑斓的效果,你对釉的知识了解多少?

陶瓷的釉实际上是一些金属元素间的酸式盐和氧化物的混合物,经过高温灼烧,釉粉融化并且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反应,冷却形成玻璃态非晶体的混合物,由于不同金属盐和氧化物带有不同的颜色从而导致釉质呈现不同的色彩。另外一种原因是在冷却过程中,各部分的成分出现变化使得颜色出现变化。

釉的概念: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一层玻璃质薄层。

釉的作用:(1) 装饰:提高艺术、欣赏价值。(光滑、明亮、美观、不透水、不透气、易洗涤、耐污染)

(2) 改善制品的各种性能:化学稳定性、防污性(平滑、表面积减小)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抗菌性能等等。

陶瓷制品对釉的基本要求:有均匀的、光润的、有玻璃光泽的表面(特殊效果的釉除外);不可发生开裂或剥落现象(特殊效果的裂纹釉除外);高温流动性好;釉面平滑;耐酸碱腐蚀;其他特殊要求。

釉的种类

按釉的组成:石灰釉、长石釉、铅釉、硼釉

按坯体类型:瓷器釉、陶器釉、炻器釉

按烧成温度:低温釉(<1100℃)中温釉(1100~1250℃)、高温釉(>1250℃)

按釉面特征:透明、乳浊、颜色、无光、结晶、裂纹、花釉、变色釉……

12、釉上彩、釉中彩与釉下彩的特点是什么?

釉上彩:色调极其丰富、美观,画面易磨损,光滑性差,颜料中铅镉易溶出而引起中毒

釉中彩:釉中彩料的保证效果很趋近于釉下彩瓷。色调较釉上少,但画面不磨损,光滑,无铅镉溶出。

釉下彩:色彩的稳定与持久。画面有釉层保护,光泽好,耐高温,但色彩少。13、试列举我国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并加以简要概述

景德镇烧造的颜色釉瓷,其红釉光艳华丽,青釉素洁雅致,花釉斑驳古雅。而结晶釉则更变化无穷,花团锦簇,光芒四射,瓷上色釉,源于商代陶器黄釉。汉末晋初,创青釉瓷器。到唐代,则又创造了以黄、紫、绿为主的“唐三彩”,宋代又出现天青釉、粉青釉、红宝釉、紫宝釉和黑釉。到了明代,便有了钩红、祭红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瓷,祭红一种高温铜红釉,它妖而不艳,红中微紫,是颜色釉瓷中之珍品。

14、根据课堂所学陶瓷知识,你应如何挑选瓷砖?

外观——色差大小表面平整度

吸水性——吃色龟裂铺贴牢固

(由于墙面瓷砖和地面瓷砖使用功能有所不同,所以对吸水性的要求也不相同。墙面瓷砖可以选择吸水性高的瓷砖,而地面则要选择吸水性低的瓷砖。在客厅最好选择吸水性较低的地面瓷砖,因为客厅地面很容易因为频繁的活动而带来污垢。瓷砖的吸水性越低,其致密程度也就越高,这样,致密的砖孔就不容易吸收水分和污垢,更便于清洁。在浴室中,也要选择吸水性低的地面瓷砖,因为这样的瓷砖不仅容易清理,还不会因为过度膨胀而变形。判断瓷砖吸水性可以用这样的办法。在样品瓷砖的背面滴一滴水,观察水分是否会被很快吸收。不吸水或是吸水速度很慢的瓷砖吸水性比较低。)

硬度——声音踩压

(在购买瓷砖的时候,可以用敲击碎片的方法来检验瓷砖的硬度。用手指捏住瓷砖的一角,让瓷砖自然垂下,然后用手指轻轻敲击瓷砖的中下方。如果声音清脆,带有金属的声音,这就表明该瓷砖质量较好,硬度高。这样的瓷砖韧性很强,不容易破碎,而且在铺贴后不容易发生龟裂和变形。如果敲击的声音比较沙哑、沉闷、浑浊,表明瓷砖内部很可能存在裂纹,硬度不高。)

耐磨度——用不同品牌的瓷砖互相刻画比较

国际上公认的高级日用细瓷器的标准:高的白度或明度、高的透光度、高的釉面质量、高的规整度、精巧的造型、高级餐具瓷还必须具有能满足实用要求的理化性能、精美的装饰。

“五无”、“一小”、“一低”、“三光滑”:无斑点、落渣、针孔、色脏、擦伤;变形小;铅镉溶出量低;釉面、花面、口沿与底脚光滑。

15、什么是官窑与民窑

官窑是指官办瓷窑,专为皇宫生产御用瓷器。其特点是从造型到釉色都严格按照宫廷要求进行生产,在工艺上不惜成本,采用优质原料,精益求精,产品属非商品性质,数量少而质量高

民窑是指民办瓷窑,生产品种不受宫廷束缚,皆为供应城乡民众生活需要的日常用品。在工艺上使用一般原料以降低成本,做工精细不等,属于商品型生产,讲究经济效益。

16、何谓氧化气氛烧成,何谓还原气氛烧成,试述不同气氛烧成的产品外观有

什么不同?原因何在?

火焰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种: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不同性质的火焰有不同的作用。

1、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火焰完全燃烧必须有大量空气供给,这时窑中的氧气充足,CO较少。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

2、还原焰: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而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

3、中性焰:烧中性焰时,窑内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加氢气与进入窑中的空气化合量几乎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其作用是使氧化亚铁不再受氧化作用而恢复成高价铁,最后使坯体达到完全玻化的目的。

17、坯体在烧成过程中有那些物理变化?

体积收缩、气孔减少、致密度提高,强度增加,颜色改变

一、重量的变化

机械吸附水的排出、化学结晶水的排除、由于有机物和矿物杂质的氧化与分解。

二、体积的收缩

由于机械吸附水的蒸发,体积有微小收缩。一直烧结时收缩最大。

三、气孔率的变化

气孔率由低温阶段逐渐增加,到氧化阶段末期达最高峰,最后随着体积收缩,气孔率转而减小。

四、颜色的变化

未烧前生坯的颜色取决于坯体中的杂质。有多量有机物存在时呈灰色,有铁质存在时呈浅黄色。

五、强度与硬度的变化

低温阶段随着机械吸附水的消失,强度略有提高结晶水排除阶段则无明显变化。

18、为什么说在陶瓷生产中烧窑是关键?

陶瓷在制造上,最重要的操作就是烧窑。因为陶瓷的制造,从选择原料到制成成品的工序很多,尤其是最后的烧窑操作更为重要,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在陶瓷工艺方面,就重要性来说,可以分为一烧,二土,三制作,烧窑是关键之关键。陶瓷生产上,一般的破损率及合格率大多数是在烧窑方面。尤其是颜色釉的烧成,更要强调烧窑,颜色釉的烧成火焰性质、温度、烧成时间及燃料种类对颜色的呈色变化有重要影响,要最后得到陶瓷珍品,必然掌握烧窑的科学规律,闯过最后关键工序——烧窑。

19、举例说明福建传统的名瓷名窑并描述其产品特征。

建窑——宋代名窑,所烧黑釉瓷器,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细如兔毛。(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足底有“供御”、“进盏”字铭的,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

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造型多样,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圈足小而浅,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有名的品种。

德化窑——明代著名瓷窑,烧制白瓷而著称。宋元时期烧制青、白釉瓷。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中国白”等美称。

特点:(1)瓷胎致密,透光极其良好,为唐宋其它地区白瓷所不及。

(2)从釉面上看,德化白釉为纯白釉,而北方唐宋时代的白瓷釉则泛淡黄色。元、明时代景德镇生产的白瓷却白里微微泛青,与德化白瓷有明显的区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仅与原料的化学组成,特别是氧化铁、氧化钛的含量有关,也与烧成气氛的性质有关。从外观上看,明代德化白瓷色泽光润明亮,乳白似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

20、试述鉴定古瓷的方法。

(一)看造型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作工艺、生活习惯和审美标准,因此生产的瓷器有不同的造型特点。

(二)看胎釉

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的不同,鉴定釉质则要注意观察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的疏密等特征。

(三)看工艺

器物成型工艺不同,烧造方法不同,烧成温度和燃料不同会在器物上留下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应特别注意。

(四)看纹饰

每个时代、地区的器物纹饰,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花纹题材、装饰手法、装饰部位等,成为鉴定时参考的重要因素。

(五)看彩料

带釉彩的瓷器,各时期、各瓷址往往各具特色。由于所用彩料成分不同、配制方法不同、烧制条件不同,因而彩料的呈色也有区别。

(六)看款识

刻、划、印、写在器物上的文字。不同时期的款识,有不同的文字内容、书体、笔法、结构、书写位置、字数等。

我们鉴定古代瓷器时,必须综合造型、胎质、胎色、釉彩、工艺、釉色、款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鉴定。

新技术:碳十四断带技术、热释放断带技术

古瓷的仿古(造假)方法:仿制、返烧、拼接、高仿品(科技配方、艺术、烧制技术三结合)

答:鉴定古陶瓷的传统“五大要素” :古陶瓷的胎(包括制作工艺)、釉、造型、纹饰、款识。这五个方面,在陶瓷发展史上,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器物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从事古陶瓷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学习鉴定古陶瓷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每件瓷器断定年代时,都要通过眼睛的观察、用手抚摸的感觉,分析它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的特点,才能作出判断。一般这种鉴定的方法称为传统的目测手试法。

除凭传统经验外,还有几种科技方法:热释光测年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碳14断代技术等。这几种技术但因为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出现过错误的判断。直到今天,科学仪器鉴定还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要与传统经验鉴定相结合。

麻醉设备学考题

麻醉设备学考题 一、以下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关于气管导管的选择,下列哪项不正确(C) A成年男性经口气管内插管通常选ID8.0一8.5的导管 B小儿导管的选择可参考公式:ID=岁/4+4.5 C为了避免漏气,5岁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带套囊的导管 D成人经鼻腔插管多选用ID7.0一7.5.的导管 E有气管狭窄者应参考X线片测气管狭窄处内径 2.下列哪项不是气管内插管即时并发症(E) A心血管反应 B软组织损伤 C误人食管 D插人一侧支气管 E呼吸抑制 3.下列哪项不是循环紧闭式呼吸环路系统特点(A) A呼吸道阻力小 B呼出气体中麻醉药可再利用 C可行辅助或控制呼吸 D呼吸环路中必须有CO2吸收器 E可保持吸人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接近生理状态 4.Mapleson通气系统在自主呼吸时效率最高的是(D) AMaplesonC系统 BMaplesonB系统 CMaplesonD系统 DMaplesonA系统 EMaplesonE系统 5.关于呼吸活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是保证正常呼吸功能的关键部件 B引导气流量呈单方向运行 C水滴附着不会影响活瓣开启 D活瓣要求表面平整、四周光滑 E借助于自身重力或弹力控制呼吸气流方向 6.贮气囊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项(B) A可进行控制或辅助呼吸 B可使气体加温 C挤压呼吸囊可使萎缩肺膨胀 D缓冲和防止高压气体对肺的损伤 E便于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幅度和呼吸阻力 7.下列哪种因素不能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D) A温度 B压力 C震荡 D相对湿度

E新鲜气体流量 8.轴针安全指示系统(PISS)的作用是(A) A防止麻醉机共同气体出口输出错误气体 B防止贮气筒出口管道漏气 C防止贮气筒减压阀失灵时漏气 D防止麻醉回路连接错误 E防止麻醉机蒸发器安装错误 9.为加速液体蒸发所采取的措施,下列哪项错误(E) A提高温度 B增加液体表面积 C增加表面气流 D降低气压 E提高气体湿度 10.关于钠石灰,下列说法哪项错误(B) A吸收CO2仇后产生水和热 B主要成分为NaOH C吸收CO2仇后变白 D吸收CO2仇后变硬 E吸收CO2仇后产生碳酸钙 11.下列哪项不是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特点(C) A可使萎陷的肺泡重新扩张 B可增加功能余气量 C可降低肺顺应性 D可减少肺内分流 E可增加胸内压,使心排血量减少 12.可以加速液体蒸发的方法(A) A增加液体表面积 B提高气压 C提高气体湿度 D增加表面气流距液面距离 E提高气体温度 13.可以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物理溶解量的是(B) A减少气体压强 B增大气体压强 C降低温度 D提高温度 E扩大液体表面积 14.气管导管的编号表示(B) A导气管的周长(mm) B导气管的内径(mm) C导气管的外径(mm) D导气管的长度(cm) E导气管的外径x3.14

思修期末复习要点

思修期末复习要点 绪论 1.新时代开始的时间:十八大开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时代新人应该怎么做? ○1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2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 第一章 1.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2.人生目的的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 3.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3在社会主义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4.正确的人生目的: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5.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1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6.什么是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7.正确的人生观 ○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8.三种错误的人生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精品教育文档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要以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出发,倡导以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并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和快乐。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学生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人为本”,实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竞选班干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形成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成人、成功、成才。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学生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鼓励、激励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 ?案例: ?玛莎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严重抑郁,功课成绩下降,终日萎靡不振,几乎不与别的同学交谈。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要注意到,玛莎是与男朋友分手不久后变得情绪低落的。抑郁常常与失落感有关。玛莎也许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的失落感、气愤或抵触情绪变成了对自己的责备和怨恨。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玛莎的抑郁出现之前,她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在出现心理问题后成绩有所下降。当人不能得到好的分数、感情支持、友谊或认可等奖励时,他在学习及其他活动中的努力就会停止。当玛莎变得抑郁时,她的行为也会有所变化,而那些变得更为消极的行为会使她更不可能得到好成绩、赞扬和关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玛莎在高中时学习成绩优秀。因此,她也许没有做好应对大学生活中的困难的准备。如果在她的自我形象中才智和能力非常重要,那么,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对她会是一个大的打击。与男友的分手也会使她感到自己无能。我认为,玛莎感到抑郁、脆弱和茫然,可能是由于她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受到打击而造成的。 ?认知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玛莎的思维模式解释她为什么产生抑郁。她可能过于“放大”了近来她所遇到的那些问题的严重性,也可能是她有一些不现实的想法,比如“如果我现在不能出人头地,将来就一事无成”等这类错误的思维模式会导致抑郁。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会给教育带来变革 –机能主义,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新教育运动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引起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基本目的是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教师是发展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情感教 育是教学的基本动力 ?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助于了解心理规律,比如注意的维持时间、两种注意的交替转换; –了解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第三章补充二、记忆内容储存的形式 (一)语词 语词记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对语词的形、音、义经过形码、声码、意码的编码后将语词信息储存在记忆中。在记忆语词时,声码优先,形码和意码次之。 (二)表象 1.什么是表象 过去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叫表象。 2.表象的特征 形象性。头脑中保持的表象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并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的形式 浮现,和过去感知该事物时的形象非常相似。 概括性。表象所反映的事物形象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共有的特点,是一种 类化了的事物形象。 3.表象的意义 1)表象是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表象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广泛地运用记忆表象才能理解和获得知识。 保持内容在质的方面的变化表现为:

麻醉设备学麻醉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

麻醉设备学麻醉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 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弯喉镜片偶尔声门显露不全,插管时需用管芯辅助 B目前采用最广的是弯喉镜片 C一般用直喉镜片必须挑起会厌,刺激较大 D婴幼儿气管插管多用直喉镜片 E弯喉镜片沿舌背置人会厌谷,不刺激喉上神经,不会出现喉痉挛 答案:E 2.现代麻醉机的氧气进气压力报警系统,当压力下降至多少PSIG时即报警 A50 B10 C30 D40 E20

答案:C 3.恒流吸气的气道压曲线特征为 A气道压升支呈斜直线型 B气道压升支呈指函数曲线型 C气道压升支呈正弦波形 D气道压升支呈抛物线型 E气道压升支呈S形曲线 答案:A 4.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的目的是 A气胸病人的呼吸支持 B全身麻醉时施行机械通气 C使萎陷的肺泡再膨胀,提高PaO2 D休克病人的呼吸治疗 E治疗呼吸性酸中毒 答案:C 5.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常用于

A有自主呼吸,作为撤离呼吸机之前的呼吸肌锻炼 B用于呼吸不稳定病人 C用于各种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 D呼吸停止的病人 E用于治疗伴有弥漫性肺浸润的低氧血症 答案:A 6.目前常用的记录脑电活动的方法为 A自发节律脑电图与脑诱发电位 B同位素清除法 C脑血流图 D经颅多普勒超声法 E运动神经电刺激 答案:A 7.关于气管内插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冠状动脉硬化病人、瓣膜疾病或颅内压增高病人,宜预先用药物处理以减轻置喉镜时的反应 B置入喉镜行气管内插管或套囊冲气时可能并发一过性的高血压 C插管反应对正常循环功能的病人影响轻微,不应为减轻此反应而加深麻醉 D为减轻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在插管前可静注利多卡因或扩血管药

西南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P17-18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时代性(受时代条件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阶级性(所处阶级关系与地位不同,形成的理想也不同)、超越性、现实性、预见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P18-19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P34-35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一.民族精神 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P42-4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P44-4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五.做忠诚的爱国者 P52-57 1.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1325-0 课程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名称(中/英):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课程总学时:51讲授学时:51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 开课学期:4 主讲教师:吴继霞 指定教材:《积极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雪主编,2014 一、课程目标: (1)课程设置知识要求 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2)课程设置能力要求 不仅需要良好的愿望、信念、激情,它更应该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 (3)课程达成目标 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方面的内容。(4)课程简介 需要良好的愿望、信念、激情,更应该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 二、课程内容 绪论 1、教学内容 课程介绍&教学目标

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研究什么 第三节、积极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2、教学要求 了解: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什么是积极,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意义和价值; 掌握: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研究主题、应用领域。 3、重点 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研究主题、应用领域。 4、难点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应用领域。 第一章幸福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极情绪 第二节、幸福 第三节、增进幸福 2、教学要求 了解:幸福的心理机制、作用和测评方式; 理解:幸福的概念及障碍; 掌握:幸福的影响因素及增进幸福的策略; 应用:能够运用增进幸福的策略; 课程教育性:通过学习,增强自身的幸福感。 3、重点 幸福的影响因素及增进幸福的策略。 4、难点 幸福的心理机制和测评方式。 第二章积极特质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格特质理论和个性优势 第二节、奉行价值观―性格优势和美德分类体系 2、教学要求 了解:特质和特质理论; 理解:积极特质的作用; 掌握:积极品质的动机; 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培养积极品质。 3、重点 积极特质的作用、动机。 4、难点 积极特质的作用、动机。 第三章希望和乐观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极幻想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大学联合编写-第二版考试重点总结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大学联合编写第二版考试重点总结 第二章脑与心理 1、脊神经发脊髓,穿椎间空外出,共31对。脑神经由脑部发出共12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脊髓和脑组成。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两者通常以椎体交叉的最下端2、和第一神经的最下端为界。 3、脊髓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二是可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4、脑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 5、大脑的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皮层机器覆盖着的边缘系统和基地神经节组成,它从前后可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 6、总之研究者比较一致认为左右半球都具有语言能力,而且在语言的较多方面,左半脑出现加工优势。 7、挖掘大脑的潜力:第一敞开心灵的大门。第二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第三让学习为大脑持续重充电。第四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发大脑潜能。 地三章行为和动力 第一节需要 1、什么是需要:需要时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脑中的反应、 2、需要的特征:第一对象性。第二动力性。第三社会性。 3、需要的种类:1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物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社会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连 的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类是无法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我们把那些为维持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物质产品的需要称为物质需要。所谓精神需要就是个体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它包括对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的需要。 4、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内容。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5、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中水平。马 斯洛认为,前四种需要即从生理需要到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后三种即从求知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成长的需要。基本需要时个体在生活中因身体上或生理省某种的缺失而产生的需要。成长需要则u同,它虽然以基本需要为基础,他同时对基本需要具有引导作用。成长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满足这种需要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第二节动机 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诱因按其性质分为两种:凡能驱使个体去趋向接近目标者,称为正诱因。凡是驱使个体远离或回避目标者,称为负诱因, 3、动机对于个体活动具有三种基本功能:1激活功能2引导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 4、动机分类1生理动机1)饥饿2)渴3)性4)睡眠2社会性动机1)兴趣2)权利动机3)交往动机。 5、动机冲突或动机争斗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6、动机冲突的分类:按性质和内容分类分为1)原则性动机冲突:个人愿望和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2)非原则行动机冲 突:于社会道德标准不矛盾,只涉及个人兴趣、爱好取舍的动机冲突。按表现分类1)双趋动机冲突:同时面对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又不能同时到达,必须选择其一时产生的动机冲突。2)双避动机冲突: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醒避开,但必须接受其一时产生的冲突。3)趋避动机冲突: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的既好而趋之,又恶而避之时产生的动机冲突。 7、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1)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2)二是取决于个体行为质量。首先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 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一般来说当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默然态度。行为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其注意和直觉的范围变的国语狭窄,也会限制正常活动,从而是行为效率降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他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耶基斯多德定律)其次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改善各种主观条件可以提高学习行为才是最关键的,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不一致,提高行为效果。 8、归因理论: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1环境归因2个人归因2)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 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性”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觉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3)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2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3可控归因合格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9、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一下三方面: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 动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10、学习动机的激发:1设置合理目标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第四章认知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现代心理学对认识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进行。第一节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注意可被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由预定目的,需 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呢4注意的转移 4、造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和责任2受外界影响的干扰3生理因素包括疲劳、生病等4心里 不适合障碍

思修期末考试重点

2013年思修期末考试重点( 一、填空题重点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核心:以服务人民为核心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手段 道德、法律 3、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有多余的空就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4、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罪刑相适应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5、环境律法的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4)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附加: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它的内容必须在环境立法中有所体现,是对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的描述,并且贯穿于整个环境立法之中。 第二,它的交力必须全面贯彻于环境法律规范的始终,并且可以弥补环境立法之局限性。 6、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7、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第一,通过程序进行思考,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 第二,遵循向过去看的习惯,表现得较为稳妥,甚至保守; 第三,注重缜密的逻辑,谨慎地对待情感因素(即客观公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四,法律思维追求的程序中的真,不同于科学中的求真; 第五,判断结论总是非此即彼,不同于政治思维的权衡特点。 Or 1、法律思维是主体认知客体的一种方法。 2、法律思维是主体从现象到本质以达至法律真实为最低标准的一个思考过程。 3、法律思维以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和经验阅历为前提。 4、法律思维以法律规范和客观事实为思考质料。 5、法律思维以法治理念为价值指引,以定分止争为目的。 Or课本上: 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摘要: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本文阐述了主观幸福感的发展历史、理论研究、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新进展。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发展,新进展 一、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等心理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希望、好奇心等,以及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如自尊、创造、努力等,还有积极的社会制度体系,如积极的工作制度、积极的家庭关系等。 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 Diener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点:第一,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之中,具有主观性。个体是否幸福主要依赖个体自己定的标准,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具有同等程度的幸福,但它们的实际标准却是不一样的。第二,主观幸福感不仅指主体满意消极的情绪体验,更是指主体要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第三,主观幸福感不是指个体对其某一单独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指个体对其整个生活评价后的总体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解,与19世纪英国伦理学家、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观比较接近。边沁主张:“所谓善便是快乐和幸福,所谓恶便是痛苦。因此,一种事态如果其中包含的快乐超过痛苦的盈余大于另一种事态,或者痛苦超过快乐的盈余小于另一种事态,它就比另一种事态善。在一切可能有的事态当中,包含着快乐超过痛苦的最大英语的那种事态是最善的。”按照功利主义观点的解释,快乐是人生的主要追求,每个人总是追求他认为的自己的幸福,而人的幸福主要集中在个体经历的情绪、心理和身体的快乐和痛苦上。因此,幸福生活的特征就是人心理和生理上快乐的出现和痛苦的去除,这可以看作是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先驱。 如果说早期的哲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是建立在思辨的理性的基础上,那么真正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还是到20世纪早期才出现。Flugel在1925年通过记录一定样本的人群在不同时刻的情绪性事件来研究人的心境,根据这些记录,并最终概况出不同时刻的情绪反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关于人类的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开始得到蓬勃发展,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Gallup.G,Gurin.G,Cantril.H等,他们运用一些相对较简单的量表对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各层次人群进行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统计,这种调查主要是通过让被试回答一些量表问题来获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重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心理咨询的定义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依据心理学的理论,针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方法、技术,协助其维护、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人际过程。 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原则 保密原则道德中立原则时间限制原则设置边界的原则自愿原则收费原则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常见误区 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有精神病心理咨询等于思想工作心理咨询师应该告诉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咨询师等于救世主 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希望获得更好发展的人(全体大学生)需要给予适当疏导的人(心理困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需要提供专业帮助的人(个别有心理障碍) 需要求助心理咨询的情景 刚升入大学,对新环境适应困难与同学关系不和睦,渴望通过疏导改善生活中遇有重大选择时,犹豫不定经历了失恋、单相思后,心灵创伤无法自愈过分自卑,经常感到心情压抑经受挫折后,精神一蹶不振学习压力大,但又不能自行调节睡眠状态发生改变,出现了严重的失眠等 心理咨询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要有主动求助的动机要建立一个现实的心理咨询期望要打破“凡病需吃药”的老观念 心理问题的种类 心理困扰,由各种压力引起的,轻度心理失调。其强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不属于疾病范畴,可自我调整或求助得到恢复。 遇到心理困扰该怎么办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主动求助心理咨询 分类:人格与适应不良神经症精神病性障碍

焦虑症,以无明确原因的不安和紧张为主的一类神经症。 令人不安的认知。 表现:躯体反应,如坐立不安、发抖口干、胸闷、头晕等 逃避倾向 主要形态:广泛焦虑症惊恐发作恐惧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等 焦虑症治疗护理: 消除和减轻心理压力 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 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短期、少量)。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着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可伴有幻觉、妄想等症状。 表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睡眠及食欲障碍自杀的观念或行为!心境障碍治疗护理: 正确看待疾病,不避讳;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及时处理现实中的困难; 谨防心理危机事件。 精神分裂症,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表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情绪障碍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受损 精神分裂症治疗护理:早发现早治疗; 坚持足量用药; 康复期需多方面帮助。 自我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能动反映。

《麻醉设备学》考试重点

★★★★★《麻醉设备学》考试重点★★★★★欢迎补充2012年02月18日19:55:59 第一章 1、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a、b两个修正量的物理意义。 a是与分子之间引力有关的修正量;b是与气体分子所占体积有关的修正量。2、临界恒量T C、P C、V C的物理意义。 T C----临界温度,气体依靠压缩液化的最高温度界限。 P C----临界压强,为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压强,即饱和蒸汽压的最高限度。 V C----临界比容,为单位质量的液体减压膨胀时,其体积的最大限度。 3、麻醉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与麻醉诱导及清醒速度的关系。 溶解度小的麻醉药,在血中的分压升高快,吸入后肺泡内分压即脑内分压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所以诱导迅速。而且由于血内溶解度低,一旦排出,迅速从体内消失,故很快清醒。 4、气化有哪两种方式?有何区别? 气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液体表面发生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只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气化的现象。 5、饱和蒸气压与什么因数有关?挥发性液态麻醉药的汽化特点。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有关。??挥发性麻醉药气化的特点是:沸点低、汽化热小、饱和蒸汽压高、容易汽化。 6、什么是液化过程?如何使气体液化? 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气体液化可以通过降温和加压(在临界温度以下,50个大气压以上)的方法实现。 7、气体的溶解度定义以及提高溶解度与什么因数有关。 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当液面上的气体和溶解的气体达到动态平衡时,该气体在液体中的浓度称为溶解度。??提高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8、安德鲁斯实验 知道此实验为在不同温度下对二氧化碳作系统的等温压缩试验,观察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引出了临界温度,临界压强和临界比容的概念 第二章 1、什么是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是麻醉机或通气机呼吸气路与病人解剖气道之间最后一级管道连接的统称。 2、双腔通气道使用时,双气囊充气后,什么情况下外管腔通气?什么情况下内管腔通气? 如果前端进入食管,双套囊充气后经外管腔通气;如果前端进入气管则可以经内管通气。 3、双腔支气管导管有哪三种?

大学一年级思修期末考试试题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⒈人生观的核心是( A )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理想 ⒉世界观是人们对( D )的最根本看法和总和。 A 社会 B 人生意义 C 自然界 D 整个世界 ⒊人生观是( C )的反应。 A 自我认识 B 政治关系 C 社会存在 D 自然条件 ⒋人生的目的是对(B)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 人为什么发展 B 人为什么活着 C 人为什么工作 D 人为什么努力 ⒌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人的人生对(D)的意义。 A 自我与社会 B 集体与社会 C 自我与他人 D 社会与他人 ⒍人生的价值趋向是对(D)的意义。 A 自我价值 B 社会价值 C 价值质量 D 价值目标 ⒎理想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D)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想法。 A 实现豁然性 B 不可能性 C超越客观性 D 实现可能性 ⒏理想人的确立于(D) A 中年 B 童年 C 青年 D 青年时期 ⒐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B) A 生活 B社会理想 C 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⒑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A) A“信” B“诚” C “真” D“疑” ⒒社会主义的核心是(A) A 为人民服务 B尊老爱幼 C 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为其服务的(D) A 政治制度 B 文化传统 C 传统习惯 D 上层建筑 ⒔道德核心问题是( C) A物 B 自然 C 人 D 社会 ⒕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毫不利己,专门为人 D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人家 ⒖反应阶级民族或社会利益的道德( B) A 狭义 B 广义 C 高尚 D 法律规定 ⒗在一定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准则的(D) A 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准则 C 职业守则 D 职业道德 ⒘我国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奉献社会) ⒙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一种内心体验是(C)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习惯 ⒚法律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⒛法律以(B)为基础。 A 意志 B 经济关系 C 政策 D 政治

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现象分为:个体心理现象和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1;心理状态:注意意识无意识 2: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心理动力: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人生观和价值观 4: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心理测量法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具有三种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 2、社会知觉: 知觉的四个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种类:按内容分类1、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4、动作记忆 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称为情绪记忆。 记忆的三种系统: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 思维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高级的认识活动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或思维活动的凭借物不同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过程是否有明确的意识分类(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以下几个环节:(简答)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2: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形式的氛围。 3: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指导 4:开展创造性活动。 情绪:按典型状态划分,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一种具有持续性、弥漫性的微弱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应激:是人面对危险状况或出乎意外的紧张情景时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激情:与心境相反,它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的外部表现与识别:1.面部表情 2.体态表情 3.言语表情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想练习的心里过程。 特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品质:1直觉性 2 坚定性3果断性4自制力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 2.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3.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4. 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特征:整体性、意义性) 5.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6. 意志过程 二、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基本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3)问卷法(4)测试法(5)谈话法(6)个案法(7)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一词源于“灵魂的学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心理现象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中就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威廉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四、心理学的流派 1. 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特,铁钦纳(学生) 容: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 方法:实验省份 缺陷:忽视个体差异,不考虑应用。 2. 机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卡尔 容:意识流,强调意识在有机体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 代表人物:华生 容:反对研究意识,主研究行为 方法:客观实验 4. 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要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专业 . .

麻醉设备学试题各章试题

麻醉设备学试题各章试题

————————————————————————————————作者:————————————————————————————————日期:

麻醉设备学习题 第一章麻醉物理学基础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麻醉气体的弥散,正确的叙述是: A.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 B.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 C.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清醒时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 D.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清醒时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 E.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2.下列因素对层流气源通过管道的阻力影响最大的是: A.气体的粘滞性B.气源的速度C.管道的管径D.管道的长度E.压力梯度 3.关于麻醉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和诱导及清醒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也快 B.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慢 C.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缓慢,清醒快 D.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缓慢,清醒也慢 E.溶解度大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也快 4.描述理想流体在重力场中作稳定流动的方程是 A.连续性方程B.泊肃叶方程 C.伯努利方程D.牛顿粘滞定律方程 E.以上都可以 5.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A.某物质在两相中处于动态平衡时的浓度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B.血/气分配系数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快 C.血/气分配系数大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快 D.油/气分配系数越大的麻醉药,其麻醉强度越大 E.橡胶/气分配系数大的麻醉药,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也会延迟 6.气管导管和通气道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产生湍流 A、长度短,内径大、内壁光滑、弯度缓和 B、长度短,内径小、内壁光滑、弯度缓和 C、长度长,内径大、内壁光滑、弯度缓和

大一上学期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一上学期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人格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然恢复:一个已经消退的行为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能会在没有经过任何再一次强化学习之后重新出现,这就是自然恢复现象。 3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4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5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7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作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8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9自我实现: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简答 1简述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名称。 埃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为八个阶段,描述了人格的终身发展过程。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论(12~20岁);(6)亲密对孤独20~25岁;(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2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特点。 无意识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其特点如下:(1)无矛盾性;(2)无时间性;(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的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灵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3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的特点。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3)特质具有动力性;(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征仅仅是相对独立的;(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4简述场依存—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的特点。 (1)它们是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2)普遍性,亦即场依存—场独立性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3)稳定性,人们在场依存—场独立性维度上的位置是稳定的,不因时间而发生显在的变化;(4)中性,不像能力那样有高低好坏之分。 论述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解。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含自我实现的本质、类型,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自我实现的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