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声的世界附答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上第3章声的世界附答案

沪科版八上第3章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一艘科考船在经过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0 s、0.14 s、0.18 s、0.15 s、0.20 s,根据时间,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 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2、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3、小月同学认为生活中的现象出现原因不正确的是()

A. 蝙蝠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是采用了回声定位法

B. 大象们是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的

C. 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

D. 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说明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4、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空气不能振动,只能作介质

D. 声音大时声速大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6、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8、金帆乐队的队员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9、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B. 用声呐探测海深

C. 用B超做体检

D. 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 敲击水瓶琴

D.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11、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2、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 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二、填空题。

13、学校音乐课上,同学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同学们的歌声是声带________产生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音乐老师的耳朵里的。

14、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15、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发生里氏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______ 声波,这种声波在常溫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声音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

17、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______不同。

18、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选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

四、计算题。

20、一辆小汽车匀速沿直线公路向前方的隧道行驶,在距隧道口740 m处鸣笛,司机经4 s 听到隧道口处被山崖反射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通过的路程;(2)汽车的行驶速度。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上第3章声的世界附答案

沪科版八上第3章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一艘科考船在经过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0 s、0.14 s、0.18 s、0.15 s、0.20 s,根据时间,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 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答案】D

2、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答案】B

3、小月同学认为生活中的现象出现原因不正确的是()

A. 蝙蝠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是采用了回声定位法

B. 大象们是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的

C. 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

D. 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说明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C

4、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空气不能振动,只能作介质

D. 声音大时声速大

【答案】B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A

6、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答案】B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答案】C

8、金帆乐队的队员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答案】C

9、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B. 用声呐探测海深

C. 用B超做体检

D. 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答案】A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 敲击水瓶琴

D.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答案】B

11、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12、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 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答案】B

二、填空题。

13、学校音乐课上,同学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同学们的歌声是声带________产生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音乐老师的耳朵里的。

【答案】振动;空气

14、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

出对应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响度;音调;频率

15、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发生里氏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______ 声波,这种声波在常溫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次;等于

16、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声音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振动;空气;不能

17、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______不同。【答案】音调;响度

18、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答案】振动;超声波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选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

。【答案】(1)变小(2)推理真空不能传声

四、计算题。

20、一辆小汽车匀速沿直线公路向前方的隧道行驶,在距隧道口740 m处鸣笛,司机经4 s 听到隧道口处被山崖反射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通过的路程;(2)汽车的行驶速度。

【答案】(1)120m (2)30 m/s

第3章 声的世界附答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上第3章声的世界附答案 沪科版八上第3章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一艘科考船在经过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0 s、0.14 s、0.18 s、0.15 s、0.20 s,根据时间,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 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2、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3、小月同学认为生活中的现象出现原因不正确的是() A. 蝙蝠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是采用了回声定位法 B. 大象们是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的 C. 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 D. 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说明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4、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空气不能振动,只能作介质 D. 声音大时声速大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6、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8、金帆乐队的队员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检测 (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同学的发言,就温馨提醒:“请再大声些”。此时的“大声”主要是为了使声音的() A.音调变高B.音色变好 C.响度变大D.速度变大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语“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 m/s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是相同的 3.如图所示,在小棍儿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3题)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4.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A.轻质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B.用手握住音叉,音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5.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 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 C.响度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6.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7.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第7题) 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50 2 000 乙100 500 A B.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8.2021年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章末跟踪训练(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册 第三章声的世界章末跟踪训练 一、填空题 1.在月考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其中铃声是通过_____传到人耳的。为了保持考场安静,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的。 2.小提琴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为观众演奏优美动听的音乐,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小提琴的声音是通过_____进入观众的耳朵的.听众能听出是小提琴而不是二胡,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判断的. 3.“校园歌手”的比赛现场,吉它手弹奏电吉它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美妙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挂在音箱附近的彩色气球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4.啄木鸟捕食躲藏在树干虫洞中的虫子时,会用嘴敲击树干,使树干______,发出“咚咚”的啄木声.啄木鸟用力不同,产生的声音的______不同.声波通过树干和虫洞内的______传播到虫的位置,听到声音的虫子昏头转向,逃到洞口被啄木鸟捕捉. 5.如下图所示,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 6.张明修理桌椅时有敲击声,为使邻居免受干扰,他想出了三种方法:第一,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一块厚布,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第二把自己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第三,告诉邻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塞团棉花,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二、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章节练习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吉他是一种常见的乐器,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得到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振幅D.音色 2、舞龙舞狮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舞龙舞狮过程中,往往用敲锣和击鼓来助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声响起时远近不同的观众都能听到,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B.越用力敲击锣面,锣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人们能区分锣声和鼓声,主要是它们的音色不同 D.锣鼓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

4、小明在钢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小白在另一端听到3下声音,这三下声音按听到的顺序先后依次是由下列物质传播的() A.钢,水,空气B.钢,空气,水 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 5、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能听到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 B.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小于20000Hz D.它和蝴蝶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都属于超声波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 B.乙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丙中可以利用超声波确定火山爆发强度 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给汽车定位 7、为了减小周围环境噪声对教室内正在上课的学生噪声干扰,下列方法有效且合理的是() A.在教室周围植树B.老师讲话时声音小一些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D.每位学生在耳朵里塞入棉花团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巩固提升练习(包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巩固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 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 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 用声呐装置测潜水艇的位置 B.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 预测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3.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A. B超成像 B. 声呐测距 C. 一种速度测定器 D. 分贝仪 4.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 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 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 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以声消声原理( ) A. 利用声波的密部与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加强 B. 利用声波的密部与密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

2022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区分 C.“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2、下列与声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引吭高歌”中的“高歌”是指演唱者歌唱时声音的响度大 D.我们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声源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小

C.道路旁植树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4、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球形音箱和底座组成,二者均为磁体。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B.根据音调可以分辩出哪位歌手的歌声 C.调节音响音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音箱发出的声音通过固体传到人耳 5、下列做法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A.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6、小明在家用一根筷子敲击空瓶子的同一位置来研究声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不同力度敲击可听到不同音色的声音 B.不同力度敲击可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 C.相同力度敲击空瓶与装水的瓶子可听到相同音调的声音 D.要获得不同的音调,可往瓶子内加不等量的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检测(带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C.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D.小溪流水的“哗哗”声 2. 如图所示的是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 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正确的是() (第2题)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 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 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得到了加强 3. 声音在均匀的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 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 C.响度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4.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 发出声音,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将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为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度 5. 音乐课上,音乐老师播放一段音乐后,请同学们说出该音乐是由哪一种乐器 演奏的。这主要是在训练同学们对乐器的鉴别能力,其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声速 6. 下列声音波形图中,与其他图形表示的响度不同的是() 7. 如图所示的是楼梯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 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第7题)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 8.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 下列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高架桥两侧的塑料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9. 如图所示的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选手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第9题)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妈妈买瓷碗经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利害主假如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量 2.环保型住所多半使用双层中空玻璃代替传统玻璃窗中的单层玻璃,这样做的利处是( ) A.拥有更强的安全性 B.拥有更强的拉伸性 C.拥有更强的透光性 D.拥有更优秀的隔音性 3.因为部分中国旅客就餐时大声说话,影响其余人,一些欧洲国家辟出特意餐厅供中国人就餐 .这里大声说 话是指声音的哪一特点?( )A.音调 B 振.幅 C 响.度 D 频.率 4.诗句“不敢大声语,惊恐天上人 ”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 A.频次高 B.音色好 C.速度快 D.响度大 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经过科学研究,使全部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将全部噪声源都隔绝在真空容器中,以防止噪声传出 在穿过住所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一样意使用大型机械 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荒野中要 “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 “轻声” “” ) 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频.率 7.广场舞是中国大妈特别喜爱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所楼歇息的居民造成了一

定影响.为了使两方的利益都获得尊敬,和睦相处,你以为采纳下边哪一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住所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 罩 B.严禁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 机 D.住所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8.以下对于声音的说法中正 确的选项是() A.在真空中声音流传得最快 B.声源振动的频次影响声音的响度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假如依据声音 的音调来判断的 D.植树造林可减弱噪声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2节《声音的特性》精品讲解与例题(含解析) 沪科版

答案: (1)强弱(2)振动幅度(3)振动幅度(4)传播距离(5)分散程度(6)高低(7)振动的快慢(8)振动越快(9)音品(10)品质(11)特色(12)无规则(13)产生(14)传播(15)接收 1.响度 人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1)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①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②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声音的传播距离越大,分散程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小。 (2)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dB)。 (3)人们的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响度有关,声音的响度不同,听觉效果不同。听觉效果与响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声音响度/dB听觉效果 树叶微动10极静 轻声交谈20~30安静 正常说话40~50正常 大声呼喊70~80较吵 汽车喇叭90很响 飞机发动 120~130难忍 机 (4 声音的响度。 谈重点影响响度的因素及增大响度的方法 (1)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远处越分散,越远处振动的幅度越小,所以人们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小;因此人们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听者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小。(2)增大声音响度的方法:①增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②减小听者与发声体间的距离,③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如听诊器。 【例1】小明和小亮同学为了探究乐音的特性,小明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鼓面(如图所示),小亮站在周围听,他发现: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用力越小,听到的鼓声越小。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中他们还发现:当小明用同样的力敲击时,小亮到小明的距离不同,听到的声音强弱也不同。请你帮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 解析:(1)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小明是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关系。(2)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同时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所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3)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分散,传播的距离越远,声音振动的幅度就越小,声音的响度就越小;所以当小明用同样的力敲击时,小亮到小明的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就越小。 答案:见解析 2.音调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1)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反之,振动频率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2)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 (3)频率的单位:赫兹(Hz)。每秒振动一次则频率为1 Hz。每秒钟振动1 000次,声音的频率就是1 000 Hz。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振动次数少,频率小,音调低;乙振动次数多,频率大,音调高。 (5)听觉效果与音调的关系:音调越高,听起来越尖细;音调越低,听起来越低沉。 (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振动频率不变,音调不变。 谈重点对音调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等多种因素有关,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大弦小声,小弦大声”的记载。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弦乐器和管乐器通过改变振动弦或空气柱的长度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儿童和妇女的声带短而薄,所以成年男子的音调比儿童和妇女的低。男低音频率约为65赫兹,女高音频率约为1 100赫兹。 【例2】(山东·烟台)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第三章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声音 C.只要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不在真振动 D.物体振动停止,有可能还在发声 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3.下列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正确的是() A.声音→听觉神经→鼓膜→大脑B.声音→听觉神经→大脑→鼓膜 C.声音→鼓膜→听觉神经→大脑D.声音→大脑→鼓膜→听觉神经 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密闭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D.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 5.下列物质中,声音在其中进行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 A.接近真空B.空气C.海水D.钢铁 6.如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下列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 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7.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工厂四周植树 D.高速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8.在2022年北京冬奥开幕式上,小学生朱德思用小号嘹亮的吹响了《我和我的祖国》。收听广播的人分辨出小号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9.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需提高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10.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如图,从“阻断噪声传播”方面控制噪声的是() A.学校、医院附近设有禁止鸣笛标志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2021年春沪科版物理中考考点过关——声的世界(Word版附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 教材原型题 图片改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1.(HK八P35 、36 错误的是() A.图甲,小提琴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 B.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音叉在振动 C.图丙,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跳动,说明纸盆在振动 D.图丁,在抽气过程中,音乐芯片发出的乐声逐渐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HK八P39“作业”改编)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3.(RJ八上P37“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关于这种“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吹气时声音是由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用力吹气声音的响度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哨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4.(HK八P50“本章练习”改编)如图所示,拨动伸出桌边的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是由产生的;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拨,听到其发出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或“变低”)。 高频考点专练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2020·百色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 3.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4.汽车经过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1所 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 ) 82.3分贝 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图2-Z-1 A.响度B.音调 C.频率D.音色 5.下列措施中属于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植树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戴耳罩 6.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7.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 .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8.如图2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2 A .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 .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 .吉他的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 .吉他声具有能量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 /s B .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 C .蝙蝠是靠次声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 D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10.图3是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沪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沪科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是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发出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范围,属于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在皖北地区很流行传统儿童游戏“摸瞎”,如图所示,蒙着眼的小朋友根据声音判断是哪位小朋友以及他的位置。蒙着眼睛的小明同学能根据声音的 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判断出其他小朋友与他距离的远近。 4.进入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也悄然进入了千家万户。 我们听见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等单位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的。 5.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____________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 6.在2021年央视春晚上,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通过云传播的方式为中国观众演唱了歌曲《我的太阳》,其中“男高音”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特性名称)。 7.多普勒效应指出,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我们日常所说的声音就是一种波。若火车的鸣笛离我们

2021-2022学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定向训练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目的是为了减弱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的是() A.禁止鸣笛B.限速 C.禁止停车D.限重 2、如图,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40dB。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60dB。甲比乙()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D.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3、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扩散 D.唢呐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 4、学习物理之后,小华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80cm B.正常人的脉搏约每5s跳动1次 C.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8m/s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 5、下表列出了一些音阶的频率,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7个音阶() A.音色不同B.响度不同C.音调不同D.声速不同 6、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能听到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 B.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小于20000Hz D.它和蝴蝶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都属于超声波

2021-2022学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B.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道路上汽车产生的噪声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上的污渍,主要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2、如图所示,在A、B、C、D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同样大小的力度依次敲打瓶口,D瓶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大 B.用同样大小的力度依次敲打瓶口,A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C.用同样大小的力度依次向瓶口吹气,A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D.用同样大小的力度依次向瓶口吹气,D瓶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大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不能传播声音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所有人都能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4、“女高音”、“男低音”描述的是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 5、学习物理之后,小华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80cm B.正常人的脉搏约每5s跳动1次 C.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8m/s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 6、某学校艺术节的演出会场上,伴奏演员用钢琴和古筝等两种乐器合奏出的《梁祝》优美动听,下列因素能够辨别出这两种乐器的声音是()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7、下表列出了一些音阶的频率,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7个音阶() A.音色不同B.响度不同C.音调不同D.声速不同 8、如图(a)所示,停在路旁的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问差,就能测出车速。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7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若汽车是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专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2020年12月底枣庄地区的雪来得特别大,大地披上了银装,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好不热闹(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音调不同 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 D.根据雪地的声音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粗糙些 2、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扩散 D.唢呐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 3、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伴唱,则下列关于二人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4、如图(a)所示,停在路旁的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问差,就能测出车速。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7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若汽车是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该信号被测速仪接收到间隔时间为0.45s 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该信号被测速仪接收到的时间内汽车行驶了18m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综合训练练习题(精选含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内装满水)的一端,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最先听到的响声是() A.沿空气传来的B.沿水传来的 C.沿铁管传来的D.不知温度,无法判断 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B超检查病人的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B.小区里禁止车辆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常常伴随有次声波产生 D.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3、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超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改变了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4、2020年12月底枣庄地区的雪来得特别大,大地披上了银装,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好不热闹(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音调不同 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 D.根据雪地的声音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粗糙些 5、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上课时老师常用“小蜜蜂”扩音器进行讲课。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6、琵琶演员在演奏前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7、王瑞同学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 C.在音乐会中,我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区分出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8m/s 8、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

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某学校艺术节的演出会场上,伴奏演员用钢琴和古筝等两种乐器合奏出的《梁祝》优美动听,下列因素能够辨别出这两种乐器的声音是()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2、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是() A.有些物体发声时可能没有发生振动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用力拍手和轻轻拍手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击鼓时,力度不同,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说明响度与频率有关 B.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丙图: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改变钢尺伸出桌边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 4、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超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改变了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5、吉他是一种常见的乐器,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得到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振幅D.音色 6、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扩散 D.唢呐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 7、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禁止鸣笛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新)物理沪科版八上《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01知识管理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说明:〔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二胡、提琴等弦乐器是由弦振动发出声音,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鼓是由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注意: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声波: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 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 说明:在常温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得最W. 3.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过程:声波传到耳朵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4.回声 现象: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回音〔或回声〕. 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才能分辨回声. 应用:回声测距、声呐. 02根底题 1.以下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只要有发声体存在就可以听到声音 B.昆虫都是用翅膀振动发声的 C.只要发声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 D.但凡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 2.在敲响古刹的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仍在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现象 D.大钟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声音干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4.在把戏游泳工程中,运发动可以在水下听到水中音响所发出的动听的音乐,这说明〔〕 A.水能发出声音 B.水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快 D.人在水中听声能力会变强 5.如以下图,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屡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