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袋栽技术

平菇袋栽技术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床栽、畦栽、菌砖、袋栽、与蔬菜或农作物间作套种等。

袋栽是把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接入菌种培养直到出菇的一种栽培方法。这是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栽培方法,有许多优点:一是原料易得(植物秸秆、糠麸、壳皮等农副产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二是既省工又便于管理。三是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四是可利用多种场地,室内、大棚、人防工事,还可放入农作物、蔬菜地里间作。

平菇袋栽的工艺流程:调制培养料→置备塑料袋→装袋接种→堆积发菌→出菇期管理→采收。平菇袋栽的技术要点:

一、调制培养料

平菇是木质腐生真菌,含有木质纤维的植物秸秆、糠麸、壳皮等农副产品,均可作为栽培平菇的培养料。常用的有三种:

(1)棉籽壳。①取新鲜棉籽壳直接加水拌和均匀,使料的含水量达到65%左右为宜。500克料加水550~650毫升。②用1%石灰水拌料,含水量同上。③用1%石灰水和0.1%多菌灵拌料,含水量同上。多菌灵有杀菌作用,石灰水可以调节PH值,能够抑制杂菌生长。因此,气温低时不易发生杂菌污染,用清水拌料可降低成本;气温高时用石灰水拌料防止污染;气温更高时用石灰水加多菌灵拌料确保栽培

成功。

(2)玉米芯。①将玉米芯(新鲜无霉)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用1%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略滤去多余水分,加棉籽壳20~30%,使料的含水量达到65%左右为宜。②玉米芯78%、麦麸20%、糖1%、石膏粉1%,加水适量。加棉籽壳或麦麸是为了增加营养成份,除棉籽壳以外的培养料都需要添加。

(3)花生壳与秸杆。①粉碎的花生壳与秸杆78%、麦麸20%、糖1%、石膏粉1%,加水适量。②粉碎的花生壳与秸杆79%、棉籽壳20%、石膏粉1%,加水适量。

其它农副产品做培养料,调制方法与花生壳基本相同。

二、塑料袋的规格要求

选用厚0.03~0.04cm、宽24~30cm、长40~50cm 的塑料筒(两端开口)。

三、装袋接种

先将塑料筒的一端扎一个用干净的旧报纸卷棉籽壳做成的塞子(直径3.3cm、长6.6cm),也可扎一个长3.3cm,沾有0.3%多菌灵或高锰酸钾药液的玉米芯塞子,撒入一些菌种,再装入培养料,边装边压实。装至一半时,再撒入一层菌种,然后继续装料。装至距袋口6.6cm时,再撒入一些菌种,整平压实,使菌种与料紧密接触。尔后另取一塞子,扎紧袋口。

塞子的作用是透气,也可以不用塞子,但发菌速度要慢一些。接种量一般为料的10~15%,要注意靠近袋口处多

撒一些菌种,使平菇菌优先生长,杂菌就难以滋生。

注意:拌好的培养料当天必须装袋接种。接种时间一般从9月份开始至翌年3月初,春播要早,秋播要迟,气温掌握在20℃以下。这样既有利于平菇生长发育,又不利于杂菌生长。在人防工事或其它能人工调控温度的场所,一年四季均可生产。

四、堆积发菌

将扎好口的袋子一层层排好堆积在一起,堆积层数应根据当时的气温而定,气温在10℃左右时,可堆3~4层高,18~20℃时,堆2层为宜,20℃以上时,可将袋子排成花堆或平放于地面上,以防袋内料温过高而烧死菌丝。过15天左右,袋内温度基本稳定后,再堆成6~7层或更多层。

接种后2天料温开始上升,要注意防止料温超过35℃,当温度升到32℃时,及时打开门窗,向地面喷水,进行降温。若温度继续上升,可倒堆或减少层数。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4℃左右。

15天左右进行调堆,把菌丝生长好的放在一起,差的放在一起,被污染的挑出。污染轻的将袋口解开,放阴凉处晾几天,或用0.3%的多菌灵涂抹,污染重的深埋掉。这样出菇整齐,便于管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5%左右,3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好。

五、出菇期管理

当菌丝布满培养料后,经5~10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袋内就会出现菌蕾。这时要及时解开袋口,去掉塞子(玉

米芯塞子不必去掉),外翻袋口,露出菌蕾堆。

此时开始向地面喷水,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0%。喷水次数:一般一天2~3次,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或不喷。如果培养料过干或空气湿度偏低,会引起幼菇枯萎。

要适当通风防止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过早喷水或温度过高、湿度太大亦会引起小菇死亡。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造成子实体畸形生长,成为“大脚菇”。

还要注意透光,使栽培场所有散射光,光线是子实体分化的必要条件,在黑暗的环境下,菌蕾不能发育成正常的子实体,而是长成一堆面团样的东西,没有商品价值,此外,每采完一茬菇之后,白天适当保温,夜间开窗降温,使栽培场所形成明显的温差,有利于菌丝体向子实体转化。

六、采收

菌蕾出现之后,经过5~10天即可采收。平菇的整个生育期,从接种到第一批菇采收,大约需要35~40天。

当子实体停止增大,颜色由深变浅接近白色,孢子弹射之前为最佳采收期。此时采收菇体肥厚,味道鲜美,而且产量高。采收过早子实体尚未长大,产量较低;采收过晚子实体长老,失去风味和营养价值,无法食用和出售。

采收方法:左手按住培养料,右手捏紧菇柄旋扭采下。也可用刀子在菌柄紧贴培养料处割下。每批菇采收时,不论大小全部采完,这样便于管理。

每批菇采收后,要将菌袋表面残留的死菇、菌柄清理干

净,以防腐烂。停止喷水4~5天,随后适当喷水保持料面湿润,约经10天左右,料面再度长出菇蕾,仍按第一批菇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此法栽培平菇,采收4茬后,还可脱去塑料袋,将菌块埋入菜地、林荫地、玉米地或棉花地中(顺行开沟),浇水后仍可出2茬菇,这是其它栽培方法不可比拟的。

玉米芯怎样种植蘑菇

玉米芯怎样种植蘑菇 用玉米芯种植蘑菇是一种能使蘑菇高产的种植方法,那么玉米芯怎样种植蘑菇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玉米芯种植蘑菇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芯种植蘑菇的方法 一、培养料配制 1.配方玉米芯屑80%,麦麸18%,石膏粉和白糖各1%,磷酸二氢钾0.3%,水130%。 2.配制方法按配方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翻拌混匀,堆闷2小时,翻拌后检查含水量65%左右,即手抓配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为度。然后建堆发酵,中途翻堆2-3次。 二、装袋灭菌 1.装料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袋筒内,每袋装下料约1公斤,湿重2公斤左右。装紧压实,袋筒口用线绳扎紧。 2.灭菌将装好的料袋放人太空灭菌包内灭菌4-5小时,或放入常压土蒸锅内灭菌8-10小时,冷却至料袋手触不烫时取出,置洁净室内。 三、打穴接种料袋温度降至30℃以下趁热接种。接种后置于15-25℃洁净室内遮光发菌培养,7-17天翻袋1次。经50-60天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 四、出菇管理菌丝满袋后,加强通风,使苗床温度控制在10-22℃,保持土表湿润。经8-10天培养,菌棒上的瘤状物逐渐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实体。此时需增加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菇朵菌盖伸展至5-10厘米、菌盖边缘未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 玉米芯种植平菇的技术 1、选好品种。要选用适应当地气候、转潮快的品种,菌龄以满瓶后3-5天为宜,菌丝洁白粗壮、抗杂力强。 2、培养料堆制。培养料必须选用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将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般大小的颗粒状。这样的培养料粗细适宜,透气性好,极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培养料配方:

⑴玉米芯78%、麸皮20%、石膏粉、糖各1%、多菌灵0.1%,水分适量。 ⑵纯玉米芯50公斤,麸皮10公斤,石灰、石膏、磷肥各1%,多菌灵0.10%,水分65%。拌料时,先将石灰、磷肥、多菌灵溶于水中,然后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其它辅料(注意玉米芯的含水量不能用手捏法测量,必须拌入足够的水分,制种时可适当少一些)。料堆做成龟背状,高度宜低一点为好,长宽不限,建堆后覆膜发酵,当料温达到60℃时翻堆,共翻堆3次。待培养料表层出现白色放线菌,颜色变为褐色为宜,pH7.5-9。 3、装袋接种。先将菌种掏出,放在干净容器内,将其掰成枣子大小的菌块。发菌用50-55厘米×25厘米聚乙烯筒料,用针扎三排微孔,先装好一端,放入菌种,用绳扎紧。然后再装一层菌种一层料,共三层料四层种,装满后扎紧袋口,视温度高低垒袋发菌,或堆成井形堆放,用种量一般10-15%。发菌期间,温度20-25℃,最高不可超过35℃,空气相对湿度50-65%,光线要求暗一些,发菌期间要注意翻袋和加强通风管理,约经15-2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进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发好的菌袋经一周左右即有珊瑚状菇蕾出现,这时就可开袋进行出菇管理。要撑握好开袋时间,过早料面易干燥,造成菇蕾死亡;过晚则影响菇的质量。开袋后要增加光照。并加强通风排气,注意喷水不可将水喷在菇体上。约经5-7天头潮菇即可采摘上市。也可在菌筒出过一至二潮菇后,撕去塑料袋,用不锈钢刀削去两端老化菌丝及菇根进行覆土栽培。一层菌棒一层土,一般垒6-7层高即可,最上面做成补水槽。有条件的用补水器更好,出菇后隔2天喷一次营养液,按常规管理,生物学转化效率可高达100-150% 玉米芯袋栽平菇种植技术 1、栽培季节的选择 目前的平菇栽培以自然季节为主市场量时多时少,以当地生产为例,早秋市场价4~5元/kg,秋冬季则0.8~1.2元/kg,虽然大部分群众还不能全年产业化规模生产,但利用自然条件适当提前和延后栽培还是可行的,无非是适当贮藏一段时间原料。所以不能把栽培时间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高、口感清香,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现在很多人都想通过自己种植平菇来获取健康的食品,提高生活质量。平菇发酵料袋栽技 术是一种非常省时间,省力的栽培方法,也非常适合初学者。 一、材料准备 1. 平菇菌种:可以在专业的菌种基地购买,最好选择好的菌种,以免种植过程中出 现各种问题。 2. 发酵料袋:可购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制。自制方法如下:取新麦秸或稻草,泡一 晚上,晾干后切碎,加入适量的水拌匀,再添加约15%的菜籽粉或豆粕,拌匀即可。将拌 好的发酵料装入塑料袋,每袋1-2公斤即可。 3. 水桶或大盆:用于浸泡发酵料袋。 4. 温度计、电子秤:用于控制温度和重量。 二、种植步骤 1. 清洁环境:将种植场地清洁干净,打扫干净杂物,平整场地等工作。 2. 菜包埋置:将发酵料袋放入大盆中,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约为8-10个小时,浸 泡后取出,挤干水份,将发酵料打开,将种植菇包放入其中,封口处理。 3. 温度控制:将埋好菇包的发酵料袋放入室温环境下,控制温度在20°C~28°C左右,一般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存放,并保持有适量的光照。 4. 湿度控制:为了保持发酵料袋内的湿度,需要定期喷水,使发酵料袋外表保持潮 湿状态,也可以在菇包埋置时在发酵料袋中添加适量的水分,控制发酵料袋内的湿度。 5. 繁殖周期:一般在2-3个月之后,发酵料袋内会长出小蘑菇,此时菇包已经开始繁殖。繁殖期持续约为一个月左右,平菇的生长速度较快。 6. 收获:当蘑菇的杆长约为10厘米,伞面扩张,边缘开始翻卷时就可以采摘了。采 摘要轻拿轻放,不要捏压或拧扯,以免伤及菌丝。 三、注意事项 1. 温湿度控制:平菇对温湿度要求较高,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随时注意环境 的调节。

平菇袋栽技术

平菇袋栽技术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床栽、畦栽、菌砖、袋栽、与蔬菜或农作物间作套种等。 袋栽是把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接入菌种培养直到出菇的一种栽培方法。这是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栽培方法,有许多优点:一是原料易得(植物秸秆、糠麸、壳皮等农副产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二是既省工又便于管理。三是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四是可利用多种场地,室内、大棚、人防工事,还可放入农作物、蔬菜地里间作。 平菇袋栽的工艺流程:调制培养料→置备塑料袋→装袋接种→堆积发菌→出菇期管理→采收。平菇袋栽的技术要点: 一、调制培养料 平菇是木质腐生真菌,含有木质纤维的植物秸秆、糠麸、壳皮等农副产品,均可作为栽培平菇的培养料。常用的有三种: (1)棉籽壳。①取新鲜棉籽壳直接加水拌和均匀,使料的含水量达到65%左右为宜。500克料加水550~650毫升。②用1%石灰水拌料,含水量同上。③用1%石灰水和0.1%多菌灵拌料,含水量同上。多菌灵有杀菌作用,石灰水可以调节PH值,能够抑制杂菌生长。因此,气温低时不易发生杂菌污染,用清水拌料可降低成本;气温高时用石灰水拌料防止污染;气温更高时用石灰水加多菌灵拌料确保栽培

成功。 (2)玉米芯。①将玉米芯(新鲜无霉)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用1%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略滤去多余水分,加棉籽壳20~30%,使料的含水量达到65%左右为宜。②玉米芯78%、麦麸20%、糖1%、石膏粉1%,加水适量。加棉籽壳或麦麸是为了增加营养成份,除棉籽壳以外的培养料都需要添加。 (3)花生壳与秸杆。①粉碎的花生壳与秸杆78%、麦麸20%、糖1%、石膏粉1%,加水适量。②粉碎的花生壳与秸杆79%、棉籽壳20%、石膏粉1%,加水适量。 其它农副产品做培养料,调制方法与花生壳基本相同。 二、塑料袋的规格要求 选用厚0.03~0.04cm、宽24~30cm、长40~50cm 的塑料筒(两端开口)。 三、装袋接种 先将塑料筒的一端扎一个用干净的旧报纸卷棉籽壳做成的塞子(直径3.3cm、长6.6cm),也可扎一个长3.3cm,沾有0.3%多菌灵或高锰酸钾药液的玉米芯塞子,撒入一些菌种,再装入培养料,边装边压实。装至一半时,再撒入一层菌种,然后继续装料。装至距袋口6.6cm时,再撒入一些菌种,整平压实,使菌种与料紧密接触。尔后另取一塞子,扎紧袋口。 塞子的作用是透气,也可以不用塞子,但发菌速度要慢一些。接种量一般为料的10~15%,要注意靠近袋口处多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 平菇发酵料袋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发酵过程培育平菇的栽培方法。平菇是一种常见的 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传统上,平菇的栽培方法主要是在秸秆或木屑 上进行,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耗时长,管理困难。而利用发酵料袋栽培平菇,可以减少 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 配制发酵基质:将秸秆、麦秸和水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棉籽皮、菌种和草木灰 进行调配。调配好的发酵基质应具有适当的湿度和透气性。 2. 发酵基质装袋:将调配好的发酵基质装入塑料袋中,每袋重约4-5kg,并在袋子上打孔,以便透气。 3. 杀菌处理:将装袋好的发酵基质放入高压蒸汽锅中进行杀菌处理,一般温度为 90-100摄氏度,时间为2-3小时。 4. 干燥和冷却:杀菌处理后,将袋子放置在通风处晾晒,使发酵基质中的湿气蒸发,待其降至常温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5. 接种菌种:将平菇的培养基(菌包)打开,取出菌丝,均匀地撒在发酵基质上,然 后用发酵基质覆盖住,以便菌丝能够顺利生长。 6. 发酵过程:将装有菌丝的袋子放入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的发酵室中,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发酵。 7. 锦菇产生:大约10天到15天后,发酵基质上会出现锦菇小蘑菇,此时应加强通风,以及时排除废气和异味。 8. 成熟和采收:大约30天后,锦菇即可成熟采摘。采摘时,用刮刀将锦菇从发酵基 质上刮下。 通过以上步骤,发酵料袋栽培平菇的技术就完成了。 发酵料袋栽培平菇的优点是栽培周期短、劳动强度低、便于管理、产量稳定且易操作。它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这种 栽培技术在当前的食用菌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平菇的生料栽培

平菇的生料栽培 生产工艺流程 制定生产计划: 一、栽培时间计划:

二、材料准备: ⑴.原料:玉米芯米糠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硫磺粉尿素杀菌剂 杀虫剂高锰酸钾 ⑵.用具:酒精灯报纸接种针粉碎机塑料布草帘 ⑶.菌种:栽培种(选用低温品种:美味侧耳) 三、成本预算

备注:所用大棚为500㎡除去边角处所用面积48m×7.5m,所用菌袋为25×50cm 直径为16cm 一行摆菌袋7.5÷0.16=46袋一共摆六层,由于是井字形摆放所以要减去21袋(由等差数列得出)六层共用菌袋46×6-21=255袋,共摆48行一共摆菌袋255×48=12240袋,一袋4kg共用培养料为48960kg.因为水料比为1:1.35 所以用干料20808kg水28152kg 预计成本:10922元预计收入:25798元 四、制作过程: 1.菌种制备:生料栽培应选择抗逆性强的低温型品种。所使用菌种要求 菌丝生长旺盛,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非常强播种量 一般为10%~15% 2.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6% 麸皮或米糠24%石膏粉1%石灰2%过 磷酸钙0.5%尿素0.5% 杀菌剂0.01% 杀虫剂 0.001% 3.备料拌料:生料栽培对原料要求较为严格,配方中含氮物质加入量应 适当减少,以减少杂菌污染常加入2%的石灰,0.1%的多 菌灵或克霉灵 培养料的配制:将准备好的原料按照配方的确定的比例进行称取配制时,玉米芯等主料与不溶水的铺料麸皮,米糖等搅拌均匀,经多次翻锥让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调节水一般掌握“三高三低”。即①基质颗粒偏大或偏干。水分应多,反之应少②晴天水分蒸发量大,水应略高些,阴天则应偏低③拌料场地吸水性强,水分应调高反之应调低料拌好后,必须追成一堆,让水分充分参入原料。

平菇栽培技术-熟料袋栽平菇

平菇栽培技术|熟料袋栽平菇 平菇栽培技术有哪些要求?熟料袋栽平菇效果怎么样?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由于简单、方便、成本低,效益高,在全国各地得到迅速广泛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生料栽培的缺点,主要是杂菌污染十分严重,轻则减产,重则朵菇无收,甚至当时有的菇农把前几年赚的钱都赔光了。后来,有人分析了平菇生料栽培的缺点,并改进了栽培技术,试验用熟料袋栽平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栽培平菇,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提高了成功率,还能延长出菇时间,达到高产、稳产。经过推广应用,深受广大菇农的欢迎,从而取代了生料栽培。在此,小编就把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料: 1、栽培袋。一般用20×40厘米规格的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 2、套环。用菌种袋专用套环,或用1.5厘米宽的塑料包装带,加工成4.5厘米直径的简易套环(先将包装带切成17厘米,用烧红的铁皮焊接而成)。这种套环既简单、方便,又能大大节省成本,各地广泛使用。 3、封口膜和纸。用农膜和报纸剪成比环口略大的封口膜和封口纸。封口纸用塑料袋装好,随栽培袋一同灭菌备用。 4、橡皮筋。即从商店购买的普通皮筋。 二、培养料的配制:棉壳(或其它切碎的农作物秸秆)85%、统糠10%、磷肥3%、石膏2%,另加多菌灵0.1%,水60%左右(冬天可加1~2%的蔗糖)。

将上述配料按比例称好,充分混合均匀,水分含量以用手捏,指缝有水但不下滴为宜。 三、栽培袋的制作:先将塑料袋一端套上环,袋口往环外翻转,盖上封口膜,用皮筋扎好。然后往袋内装料,不留边角、空隙,尽量装紧,能成园形,最后扎口同前,一袋能装1.5~2公斤干料。 四、灭菌:用常压灭菌灶灭菌,也可用铁皮桶或木桶代替。灭菌持续时间为100℃保持8~10小时。小编提示注意事项:①装锅时中间应留有空隙,袋之间不要重迭,目的是使水蒸汽能在锅堂内回流。②灭菌时间应从锅堂中心温度达到100℃时起算,不包括100℃以前的时间。③锅堂顶部应有通气孔,以免出现死角。 ④注意及时添水,避免烧包。 五、接种: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进行,一人操作。先揭去袋口盖膜,再接入菌种,使袋口料面都铺上一层,再用消毒过的手指稍压实,使菌种和培养基紧密接触,然后换上灭过菌的报纸封口,接完一头,再接另一头,方法同前,一瓶菌种可接15~20袋。 六、培养:接完种后,放培养室(培养、出菇两用)培养,可堆迭2~4层,也可搭架堆放。堆放时应留通风行。培养温度保持在20℃以下,超过20℃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降温。倘若温度适宜,大约20天左右,菌袋即可长满菌丝。 七、出菇管理:当菌袋两端出现原基时,即揭去袋口报纸,并增加菇房湿度和通风量。补充水分的方法:可在地面、空间、菌袋上喷雾,视菇体大小、天气等情况,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晴天多喷、雨天少喷或不喷的原则进行

食用菌栽培技术——粗木屑发酵料袋栽平菇

食用菌栽培技术——粗木屑发酵料袋栽平菇 目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几年东北三省的细木屑价格猛涨,粗木屑却成了废料(如削片机上的电筛子漏下的粗木屑及枝桠粉碎机粉碎出来的粗木屑)。笔者利用本地比较丰富的粗木屑作发酵的主料栽培平菇,现总结如下:1供试菌株 平菇2026,引自河北石家庄高新食用菌站提供母种。原种为玉米粒培养基,玉米粒99%,石膏1%。将玉米颗粒经浸泡或煮熟加入石膏拌匀,装入葡萄糖瓶,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后25℃下培养14d即可长满瓶。 2培养料配方 栽培种配方:a.木屑75%,稻糠13%,麦麸10%,石膏1%,黄豆粉1%;b.杂木屑78%,玉米面20%,石膏,石灰各1%。水60%。用17cm×33cm×0.04cm聚乙烯袋,菌种每袋装1.1kg,封盖后装入铁筐,常压灭菌后,取出降温25℃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后长到高度的一半时开始发酵粗木屑。 3拌料建堆 发酵料配方:a.粗木屑70%,稻糠14%,麦麸10%,黄豆粉3%,石膏1%,生石灰2%; b.粗木屑68%,稻糠10%,玉米面15%,黄豆粉4%,石膏1%,生石灰2%; c.粗木屑65%,稻糠20%,玉米面10%,黄豆粉2%,石膏1%,生石灰2%。首先将粗料和精料拌匀,把黄豆粉溶于水中均匀地撒在料上搅拌均匀,加水量60%~65%为宜,pH6~8,将混配后的原料做成底宽150~250cm,高80cm,长度不限,料堆四周的倾斜度不宜太大,堆上用直径5cm圆木棍,打通气孔,孔间距20cm,孔深至料底。堆建在空闲房里,随即关好门窗,料堆建在室外要加盖草帘保持料堆的湿度。如高温季节,建堆后先在料面上喷洒敌敌畏或500~8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料面喷雾,如冬季在用热水拌料,升温快发酵时间短。建堆后要经常检查温度,一般48h,当料堆25cm深处达60℃后维持24h左右,开始第1次翻堆,翻堆时打开门窗。复堆后,在料面喷洒0.5%敌敌畏或辛硫磷杀虫,然后打通气孔,关闭门窗,当料温再次达到60℃后,维持24~48h进行第2次翻堆。重新堆制后,料温保持60℃左右,达3~4d,发酵即可完成。扒开料堆,可见料变成棕色带面粉白色粉末,有清香味,手感松软,不粘手,即可用于栽培。 4装袋接种发菌 如发酵好的料里水分少,就补加清水,含水量以58%~63%为最佳,用50cm×25cm×0.02cm聚乙烯筒料经缝纫机针孔轧三排微孔,先装好一端,放入菌种用绳扎紧。然后,再一层菌源自中国食用菌商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019366682.html,,食用菌行业排名第一的专业门户网站种一层料,共4层料,5层菌种,装满后扎紧袋,用种量12%~15%。进发菌室,用井字形码放5层高,如低温季节可平码4~5层高。发菌期间,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50%~65%,光线要暗一些,发菌期间要注意翻袋和加强通风管理,15~20d,菌丝即长满袋进入出菇管理。 5出菇管理 发好的菌袋摆放6~7层高,高温季节摆放3~4层为最佳。这时拉大温差,经1周左右,即有菇蕾出现。就可开袋进行出菇管理,要掌握好开袋时间,过早料面易干燥,造成菇蕾死亡,过晚则影响菇的质量。开袋后要加强通风,控制温度15~22℃,湿度85%~95%。注意喷水不可将水喷的菇蕾上,经4~6d,头潮菇即可采摘上市。采后干燥3d,又进行正常管理,可出3~4潮菇,以后应及时补1次营养液。补水配方:尿素50g,磷酸二氢钾100g,硫酸镁10g,加水50kg。把肥水溶于大水桶中,在大桶底下安1个出水管接上水泵。水泵的出水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 一、生产工艺流程 无公害备料→发酵→装袋(柱)播种→发菌培养 温度25~30℃ 温度10~27℃ 出菇管理 空气湿度60%~70% 空气湿度5%~90% 再出菇管理→采收 二、生产季节 山东一般适宜在秋季和冬季栽培,自然气温以20~25℃为理想的播种时间,15~20℃是适宜的出菇期。在设备条件较好,既能升温又能降温的环境中,可以周年生产。另外,选用不同温型的品种,也可实现四季栽培。 三、培养料配制 1、配方。常用棉耔壳85%、麦麸12%、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或用棉籽壳99%、石灰1%。也可以选用稻草,其中稻草50%、棉籽壳30%、麦麸17%、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 2、配制方法。按配方比例准备称好主料和副料。先将主料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上,再将麦麸及石膏粉或石灰、糖水溶液依次拌入料中,反复搅拌均匀,适量加水,达到适宜的含水量。 四、装袋灭菌 1、装袋。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筒,宽20~22厘米,长40~45厘米,厚度0.02~0.025毫米,装干料0.7~0.8公斤。采用两头袋口接种。装袋时,将一头折叠,先放一层菌种,再放培养料并压实。装到袋长一半时,又放一层菌种,再装满培养料,播种一层后压实。用木棒在料中央插一空洞。往孔内填小块菌种,接着在料面撒一层菌种封顶,再用绳将袋口扎紧。接种量一般为10%~15%。 2、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常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工作压力为1.1~1.5公斤/厘米2,温度121~125℃,1.5~2小时;常压灭菌温度100℃时,保持8~10小时。 3、冷却。灭菌后料袋搬入冷却室冷却,或者在已消过毒的培养室冷却,袋温度降到30℃下接种。

平菇栽培技术实验报告重点讲义资料

实习报告本 实习名称______平菇袋栽技术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 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学习平菇的栽培方法基本操作步骤 2、掌握平菇的栽培方法难点及关键技术 3、通过平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实验原理】 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4种袋式栽培法。与床式栽培相比,袋式栽培在封闭条件下发菌,能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提高栽培成功率;菌袋可立体堆码,能大量节约做菇床和栽培架的开支。 【实验材料】 1、食用菌品种:平菇夏灰1号菌种 2、平菇配方:木屑1.5框、棉籽壳65斤、麦麸20斤、轻钙1斤、磷肥1斤。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18%、轻钙1%、石灰粉1%、硫酸镁0.3%,另外加o.1%多菌灵。 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镊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高压蒸气灭菌锅等。 【实验步骤】 1、菇房建设与消毒,平菇喜温,一般采用温室培养,菇房要保证具有保温、加湿和通风便利。在菇房使用前,都要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火菌,主要用甲醛熏蒸法消毒(①每立方米空间用10ml甲醛,

将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甲醛蒸气,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②无菌室经甲醛熏蒸后,经24h人才能进入室内工作。③如还有刺激鼻眼的气味,应消除残余的甲醛气体。方法是用浓度25-28%的氨水,在室内熏蒸或喷雾,经10-30min,氨与空气中的甲醛结合,可消除残存的甲醛气体。 2、食用菌研究所已准备好塑料袋、堆制发酵好原料。 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塑料袋内.边装边压,松紧适度(手按略有弹性),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然后直接套塑料颈圈(直径 4~5cm,可用包装塑料带焊制),外加塑料薄膜封口。料袋装好后,进行高压(O 147MPa,126℃)蒸汽灭菌。在灭菌锅内摆放时,料袋间应留钉空隙。高压灭菌时间为1.5~2h。灭菌结束后,缓慢排放蒸汽,以防料袋胀裂。 4、接种,菌种的选择至关重要,从外观看,一般选用绝对无杂菌、爬壁力强、生民健壮、洁自浓密、菌龄小的种类作菌种。接种前需按常规消毒方法对接种室进行紫外线消毒,用75%酒精对双手及接种工具和塑料袋消毒,之后用石碳酸喷雾消毒1次,最好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接种。接种时料内温度应低于30℃。接种过程应迅速,以防污染,接种完成后立刻封紧袋口。接种量应尽量大,尽量放满培养料袋的洞中,保证菌丝布满培养料表面,可有效防比杂菌污染。 5、菌丝培养,培养室温度以25℃为最宜,料内温度不能超过30℃。料袋放置以2~3层为宜,若放置过多,易造成烧菌。菌丝于接种后 3-5d开始吃料,应多观察,及时清除杂菌。接种后8一10 d,菇房

平菇袋式生料栽培实验和平菇熟料栽培实验

平菇袋式生料栽培实验和平菇熟料栽培实验 平菇袋式生料栽培实验 【目的】了解平菇生料袋式栽培工艺流程,掌握原料处理方法和播种技术。【材料及器具】棉籽壳、石灰、pH 试纸、食品袋、平菇栽培种、报纸片、防虫药水等。 【方法】 1、工艺流程 称取棉籽壳→1~2%石灰水浸泡→漂洗至 pH=8→除去多余水分→扯松→辅 料接种→盖纸(喷药)→包扎→标记→培养→催蕾→出菇管理 2、步骤 ①将棉籽壳放入盛有 1~2%石灰水的水池中,并使棉籽壳充分湿透,浸 泡 12~24 小时。 ②捞出棉籽壳置于盆或筐中,用清水冲洗,尽量除净泥沙,并使酸碱度 降至 pH8。 ③用离心机或手扭握方法将棉籽壳中过多的水分除去,至手握指缝现 水不滴下为度,并将棉籽壳扯松散不使成团。 ④将菌种掰散,但注意不能用手搓。 ⑤在食品袋底部先铺垫一层棉籽壳,接着撒上一层菌种,然后继续往袋 内填料,边放料边沿袋内周围放菌种,最后在袋口均匀撒接菌种,让 菌种在培养料表面及边缘占据优势,共放三层料三层种,每层料厚 4cm 左右。

⑥紧贴料面盖上一片报纸,必要时喷杀药剂防控害虫,扎好袋口,放置 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为 20~25 ℃,喷有药剂的需倒放,使袋口向 下,以便闷杀害虫。 ⑦菌丝长满后可以除去所盖报纸,但应盖回袋口不让料面干燥,也可以 不除去,仅划破许多裂缝,保持袋口扎封。经过 5—7 天后,转移至 有散射光处,稍扯松袋口,增加通气,并注意洒水于地面保湿,直到 现蕾。 ⑧当菇蕾出现,即可打开袋口,加强通风和喷水保湿管理,亦可以放在 水桶中保湿出菇直至采收。 ⑨采收后做好转潮管理。 【思考题】 将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材料、方法、菌种萌发、菌丝生长、催蕾、出菇情况以及中间管理所采取的技术,最后取得的生物学效率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平菇熟料栽培 【目的】掌握平菇熟料袋栽技术。 【主要材料】杂木屑、棉籽壳、麸皮、石灰、石膏、平菇栽培种、菌袋等。【方法】 1、工艺流程 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转潮管理。 2、步骤

塑料袋高产栽培平菇技术及后期增产小窍门

塑料袋高产栽培平菇技术及后期增产小窍门 平菇是食用菌的一种,目前,我们国家平菇的生产开展很快,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产量逐渐提高,栽培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它已经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蔬菜和创汇物资。平菇生产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栽培者的经济收入,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外汇收入的多少。平菇的栽培更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一、袋栽的优越性和特点 1.首先是利用控制杂菌和害虫的危害,损失少,成功率高。塑料袋是一个保温保湿良好的培养容器,培养料在袋内发菌,四周扎透气孔以满足菌丝发育对氧气要求,还可以减少杂菌污染,第二是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发菌阶段均可堆积管理,可有效的利用空间;三是生产周期短,菌袋在晚秋、冬季、早春采取堆积发酵,有利于自然发酵,增高科温发菌缩短时间;第四便于移动管理,不管室内室外,棚内棚外都可以堆积发酵菌,分散出菇;第五有利于控制温度,保持湿度,出菇整齐,产量稳定。 2.袋栽方法:制袋:种平菇可选用长45――50厘米,宽20――25厘米的塑料袋,使用前,用缝纫机在放菌种的部位扎眼,中间两行,两头各一行,然后再将一头用绳子扎口留

用。 配料:将100斤干料〔包括辅助料〕加水120――140 斤的比例,石灰或多菌灵也拌入水中,培养不能发霉,用前最好晒1――2天。 袋装:首先检查栽培种的质量,万一发现有半点污染的,也要挖去不用,然后从瓶袋李挖出,放于干净盆中掰成花生米至枣大的菌块:再用预备好的空袋,往里放一把菌种撒匀,随即装入调制好的培养料,边装边压实,当装至孔眼时,将料压平后,靠近袋壁放入一层菌种,然后在装料,在孔眼处再撒一层菌种,这样共装两层料,播三层菌种,菌种层正好处于孔眼部位,装好的袋用手托起来以不打弯为好;装袋过紧,透气差,发菌慢,易污染,袋过松,菌丝易拉断,影响产量,装好后,用绳扎紧。 3.发菌管理。此期管理要点是控制温度,保持湿度,促进菌丝生长,严禁杂菌发生和蔓延。 〔1〕栽培袋的排放。早春、晚秋和冬季,温度低,可南北两行并列为一排,每排间留50厘米走道,可堆7-10层,其他季节可单行排列,层次减少。有的地方冬季采用大堆堆放,如此虽提高料温,但假设不及时翻堆,堆内易出现高温而发生杂菌。 〔2〕培养料的温度应掌握在20――30℃,短时间内也不应超过32℃,假设发现超过32℃时,应立即进展翻堆或

平菇采用袋装方法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平菇采用袋装方法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一、培养料配方 使用稻草、农作物秸杆和工副业的下脚料等。拌料:按照干料和水1:1.3-1.8的比例进行稀释。袋装灭菌:在100℃环境内保持8-10小时蒸煮消毒。冷却接种:冷却28℃左右接种。菌丝培养:冬季早春双行排列,秋季夏末单行排列。子实体生长与管理:每天通风换气1-2小时,每天喷水1-2次。 平菇的原料来源有稻草、锯木屑、酒糟、玉米秸、树叶、废纸、玉米芯、豆秸、棉籽皮、废棉、农作物秸杆和工副业的下脚料等,选择非常多样。 选择原料尽量不要用发霉变质的,就算是隔年存放的也需在阳光下充分曝晒两到三天才能使用,选用新鲜的原料。 配方1:棉子壳98%、石灰分1%、石膏粉1%、PH值6.5 配方2:棉子壳60%、石膏粉1%、稻草粉33%、石灰粉1%、PH值6.5 配方3:稻草粉80%、过磷酸钙1%、石灰粉1%、玉米粉或米糠18%、PH值6.5 二、拌料 1、按照以上配方将原料进行配制后,放在消菌灭毒干净的地方,按照干料水1:1.3-1.8的比例加进行稀释。 2、用工具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控水量以双手捧握不滴水为标准即可作拌料使用。 三、装袋灭菌

1、袋装平菇的塑料袋要用22-25cm的低压聚乙烯筒膜,制成一个长40-50cm的塑料筒,将拌料全部装到筒内。 2、两边套好塑料颈环或纤维带环,压紧防止多余空气入内,筒口朝下,沿着环带由外而内,从边缘到局部慢慢挪入。 3、环口上盖一层牛皮纸或报纸箍好,料袋放在一起蒸煮消毒,在100℃里保持8-10小时高温灭菌。 四、冷却接种 1、蒸煮完的袋料放到干燥清洁的地方通风,待冷却到28℃左右就可以进行接种了。 2、先用肥皂水、酒精、高锰酸钾液对镊子消毒,然后夹取菌种直接放在袋里。 3、每个口内接三块蚕豆大小的菌种,首选菌龄短、健壮无杂菌感染的菌种。 4、注意接种动作要快,尽量不要开口讲话,防止杂菌从各个环节侵入。 五、菌丝培养 1、接种完把料袋堆到一起培养菌丝,最好放在干燥无尘的环境里。 2、冬季和早春可以大范围堆放一米左右,按照两行顺序排列,顶层盖一层薄膜或草帘为菌丝保温。 3、秋季和夏末单行顺序排列,最好堆3-4层,并随时观察料袋温度,高于30℃时及时翻堆或调换位置散热,20-30天后,菌丝培养完成。 六、子实体生长与管理

平菇的栽培技术

平菇的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简单粗放,极易栽培成功。栽培方式一般有袋栽、床栽、畦栽、转栽、箱栽、盆栽等,但概括起来适合南方高温地区栽培的主要有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两种方式。在这里介绍塑料袋熟料栽培。 平菇塑料袋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袋(筒料)里,再经过灭菌处理,而且灭菌后培养料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和发菌的栽培方式。 塑料袋熟料栽培的工艺流程: 栽培季节选择→栽培场所、栽培原料及菌种的准备→培养料配置→闷堆3-5天→装袋→灭菌→接种、套圈、封口→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销售 一、栽培季节的安排 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平菇。关键在于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及栽培场地、栽培方式选择不同温型的品种,做好品种搭配,根据市场消费习惯,夏季适当减少种植规模,秋、冬春季则可大量种植。 二、栽培场所确定 平菇适应性强,栽培粗放,适宜栽培的场地很多,可利用闲置的房屋、简易屋、塑料大棚、林木行间等场地进行栽培。 三、栽培原料及配方选择 1 栽培原料 栽培平菇的原料非常广泛,稻草、甘蔗渣、杂木屑(指除松、杉、柏、樟等之外的绝大多数阔叶树的木屑,有异味的木屑,如苦楝树、槐树、黄连木的木屑不宜直接使用)玉米杆、玉米芯、废棉、棉籽壳、谷壳等农作物秸秆都是栽培平菇的原料,但都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药品。此外,适当配以麦麸或米糠、玉米粉、花生藤粉等含氮丰富的辅料,同时添加适量的石灰、石膏、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食盐等提供钙、硫磷、钾等元素、调解酸碱度、促进菌丝生长。 2 科学设计配方 原料合理配方调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选择来源广、价格便宜的原料,如稻草、杂木屑等; 第二,一般要求所配制的培养料的C/N比为40:1-60:1左右。 平菇原料配方: (1)杂木屑或稻草(切碎)78%、麸皮或米糠15%,玉米粉3%、过磷酸钙1%、石膏1%、石

浅谈平菇的半熟料袋栽技术

浅谈平菇的半熟料袋栽技术 作者:李春香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6期 食用菌营养丰富,口感鲜润,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大量糖类,而且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国际有专家预测,21世纪的食品将以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和菌类蛋白三元结构组成。我国著名的保健专家洪照光教授曾提出“一荤、一素、一菌”的健康合理饮食结构。而食用菌类中的平菇,蛋白质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这是一般植物蛋白所不能比拟的。平菇适应性强,栽培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场地灵活多样,比如农村的空置房屋、宅基、闲散的场院等。使用的培养料是农作物的秸杆等下脚料,变废为宝,提高了利用的价值。 一、平菇的特性与栽培季节 (一)平菇的特性 (1)形态特征。平菇是真菌侧耳属中几个种的统称,大多可食用,可供人工栽培的有10多种。现介绍华北地区常栽培且高产的直菇特性。平菇,又名糙皮侧耳、蚝菌、兆风菌,子实体大型,多丛生,呈覆百状,极少数单生;菌盖偏半球形。直径4-21cm,初期蓝黑色,以后颜色渐变浅,成熟时呈灰白色;菌肉白色肥厚,细嫩柔软;菌柄短,生于菌盖一侧,基部生有白色纤毛,菌褶白色,质肥易断裂,长短不一。孢子近圆柱形,无色,光滑,大小为(7.5-11)×(2.5-4.0)mm。孢子乳白色,原时呈粉红色。 (2)平菇的生活条件 ①养分。平菇是异养型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自身的菌丝体分泌的胞外酶将基物分解后吸收作为养料。②温度。属于低温型菌类。孢子5℃-32℃均能生长,菌丝体7℃-35℃,子实体13℃-20℃。而子实体生长有温差8℃-10℃的温度变化。③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5%-70%之间,以手抓料滴1-2滴水为原则。含水量过低菌丝生长很差,过高菌盖易变色腐烂,也易感染。④空气。平菇属好气性真菌。特别是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要量要大,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⑤光照。平菇在菌丝体时需要完全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但子实体生长时,需要散射光,而不是强光直射。⑥酸碱度。平菇喜欢微酸的环境,菌丝体在PH值5-8时均能生长,以PH值5.5-6.5最为适宜。但在生长过程中代谢作用会PH值下降,因此在配制培养料时以稍偏碱为好。 (二)栽培季节 一般实行春、秋两季栽培。每年9月下旬至第二年3-4月均可进行栽培。 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平菇种植技术配方

平菇种植技术配方 平菇的栽培场地可为树荫下、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闲置菜棚、废弃房舍等。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平菇种植技术配方,一起来看看。 平菇种植技术配方 平菇对原料要求较低,不少工农业下脚料均可作原料。但培养料内的碳氮比是否科学及其他辅料添加量是否合理是平菇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袋栽平菇主要以棉子壳为原料,因此棉子壳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平菇产量的高低甚至能否栽培成功。要选用新鲜优质的棉子壳,若选用发霉变质的棉子壳,会造成杂菌污染,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培养料中也不能添加农药或其他化学药品,否则不仅会抑制菌丝生长,而且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 棉子壳在栽培前应在阳光下暴晒2~3天,以杀死其中的杂菌。对栽培过平菇的场地,应做好消毒工作。在棉子壳中加入抑菌剂,1000公斤棉子壳应加入50%的多菌灵1公斤、生石灰10公斤,并将培养料的pH值调整在7.5~8,可防杂菌浸染。 袋栽与阳畦栽培不同,塑料袋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拌料时一定要严格掌握好料水比。一般春季气温低,空气湿度小,料水比以1∶1.8为宜;秋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料水比应以1∶1.2至1∶1.3为宜,棉绒长的棉子壳可适当多加一些水,棉绒短的应少加一些。拌料时加水要均匀,并充分搅拌。拌料后料堆要适当闷几小时,使棉子壳充分吸水。装袋前应试一下培养料含水量是否适宜,一般用手紧握培养料,以指缝见水珠而不下滴为宜。在装袋时要边装袋边拌料,以免干湿不均,影响菌丝生长。 平菇种植方法 一、选择平菇品种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有收无收在于种”。有很多菇农没有将平菇品种的温型搞清楚,便拿来种植,造成不出菇或发菌失败。选择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分化温度可达36℃,最适20℃~28℃。如:夏平高1号,其他:高抗48、江都71、热抗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