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为了解“十二五”终期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特别是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57号)提出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指标完成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了解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二)了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

(三)评价全国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履职、制度落实等情况;

(四)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下一阶段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程序

(一)调查对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程序。

1.省级自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分层抽样调查样本分配见附表1),由省级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现场调查与评估。各省份组织开展自查的总样本量、抽样地市数、县区数、乡镇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以及每家医疗机构的样本量均不得少于规定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地区数和机构数。

2.国家抽查。在各省级自查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各省(区、市)的自查数据及材料进行审核,并抽取东、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开展现场抽查。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根据调查内容不同,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一)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主要采用定量调查方法,获取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指标。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查阅原始诊疗登记。

(1)查阅2015年1-6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登记记录,抄录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填写附表2。被查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时,则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查阅电子病历信息。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门诊日志数量占抽查病例数的70%,出入院登记占3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查阅全部门诊日志。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查阅同一个病种原则上不能超过抽查病例数的50%。同时应当注意抽查不同传播途径的法定传染病。

(2)查阅2015年1-6月检验和影像部门的病原培养和分离、显微镜检测、病原核酸检测、病原特异性免疫学检测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登记,抄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信息(此项内容为一般性了解,不纳入终期评估指标),填写附表3。地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检验和影像部门阳性结果10例,县级医疗机

构抄录5例。

2.复印传染病报告卡。复印根据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抽查到的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所有报告卡。

3.原始诊疗记录登记情况。现场随机查阅2015年1-6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本,检查登记本项目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清晰。

4.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计算公式为: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进行网络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数/实查登记病例数×100。

(2)报告及时率。计算公式为: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病例数/网络报告病例数×100。

(3)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计算公式为:纸质(电子)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完整的纸质(电子)报告卡数/实查纸质(电子)报告卡数×100

(4)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医疗机构已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且具备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卡时,可不对报告卡填写的准确性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填写准确的纸质报告卡数/填写完整的纸质报告卡数×100 (5)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计算公式: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与系统中报告卡一致的报卡数/纸质报告卡中进行网络报告卡数×100

(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调查。

1.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机构。了解2014年度用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工作的经费保障及组织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

检查等情况。填写附表4。

2.地方各级疾控中心。调查日常监测情况,包括传染病报告卡核实、查重及审核的频次等;了解开展辖区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评估和技术指导情况;了解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技术培训情况;了解从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和设备使用情况;核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填写附表5。

3.医疗机构。

(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含电子病历)的使用情况。与诊疗传染病相关的感染科、急诊科、内科、儿科、皮肤科、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发热门诊等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薄(或电子病历)项目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

(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传染病登记及反馈情况(含电子病历)。查阅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项目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异常结果的反馈机制。

(3)调查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工作,包括报告质量自查、评估及相关技术培训等。

(4)了解传染病报告管理专职人员和专用设备配备情况。

(5)核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

(6)了解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和应用。填写附表6。

(三)辖区网络直报单位核实调查(此项内容为一般性了解,不纳入终期评估指标)。开展辖区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单位情况的核实和调查,重点对2014年未访问过直报系统的机构进行核实,

并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发布的机构数量对未在系统中注册的医疗机构进行梳理,详细了解未覆盖的原因。填写附表7。

四、数据收集、汇总和上报

(一)各省在现场自查工作结束后,由省级疾控中心负责对原始数据(附表2-6)、复印的纸质报告卡进行审核,统一填报至全国网络直报系统信息报告质量和管理调查系统中,纸质原始资料在省级疾控中心保留一年备案。同时将本省份抽样地区、机构列表和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单位情况核查问卷(附表7)电子版发送至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二)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汇总各省数据,集中统计分析,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完成评估报告。

五、时间安排

(一)2015年8月上旬,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制订调查工作手册,并对各省份自查工作开展培训;

(二)2015年8月中旬-9月底,省级卫生计生委组织完成本省份调查工作,于9月30日前将相关数据报送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10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包括自查总体情况、自查结果、取得的经验、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我委疾控局;

(三)2015年10月,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汇总各省份数据,集中统计分析,于10月30日前完成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分析。

(四)2015年11-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部分省份开展抽查,中国疾控中心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五)2015年12月,完成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和管

理现状调查报告。

六、组织领导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负责组织全国的调查工作,并适时对部分省份进行抽查。省级卫生计生委负责本省份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撰写调查报告。

中国疾控中心负责制定调查方案和抽样方案,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完成现场调查,汇总分析各省份上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各省级疾控中心在本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导下完成信息采集、分析、数据上报等工作。

附表:1.全国分地区分层抽样调查样本分配表

2.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门诊、

住院登记、医生处方)

3.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检验

和影像部门登记)

4.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查表

5. 各级疾控中心调查表

6.医疗机构调查表

7.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单位情况核查问卷

附表1

全国分地区分层抽样调查样本分配表

全国

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2

总样本

量3(例)样本量

(例)

抽样机

构数

(个)

样本量/

机构

(例)

样本量

(例)

抽样地市

数(个)

抽样机构

数(个)

样本量/

机构(例)

样本量

(例)

抽样县

区数1

(个)

抽样机

构数

(个)

样本量/

机构(例)

样本量

(例)

抽样乡镇

数/县

(个)

抽样机

构数

(个)

样本量/

机构(例)

北京市320 8 40 0 0 0 0 198 3 6 33 30 2 6 5 548 天津市352 8 44 0 0 0 0 162 3 6 27 36 2 6 6 550 河北省39 1 39 160 4 8 20 240 8 16 15 120 3 24 5 559 山西省80 2 40 200 4 8 25 208 8 16 13 64 2 16 4 552 内蒙古58 2 29 192 4 8 24 256 8 16 16 48 1 8 6 554 辽宁省86 2 43 256 4 8 32 176 8 16 11 40 1 8 5 558 吉林省70 2 35 208 4 8 26 256 8 16 16 16 1 4 4 550 黑龙江省42 1 42 232 4 8 29 256 8 16 15 24 1 4 6 554 上海市336 8 42 0 0 0 0 204 6 12 17 18 0-1 3 6 558 江苏省30 1 30 200 4 8 25 240 8 16 15 80 2 16 5 550 浙江省43 1 43 128 4 8 16 320 8 16 20 60 2 12 5 551 安徽省78 2 39 160 4 8 20 224 8 16 13 96 2 16 6 558 福建省48 1 48 232 4 8 29 224 4 8 28 48 2 8 6 552 江西省60 2 30 160 4 8 20 240 4 8 30 96 4 16 6 556 山东省56 2 28 216 4 8 27 216 4 8 27 65 3-4 13 5 553 河南省48 1 48 200 4 8 25 216 4 8 27 90 3-4 15 6 554 湖北省32 1 32 176 4 8 22 248 4 8 31 96 4 16 6 552 湖南省66 2 33 176 4 8 22 256 4 8 32 60 3 12 5 558 广东省50 2 25 200 4 8 25 208 4 8 26 96 4 16 6 554 广西58 2 29 168 4 8 21 264 4 8 33 60 3 12 5 550 海南省105 3 35 64 2 4 16 298 4 8 37 85 4-5 17 5 552 重庆市135 3 45 35 1 1 35 290 5 10 29 90 3-4 18 5 550 四川省45 1 45 184 4 8 23 256 4 8 32 64 4 16 4 549 贵州省60 2 30 128 4 8 16 320 5 10 32 50 2 10 5 558 云南省20 1 20 168 4 8 21 300 5 10 30 70 2-3 14 5 558 西藏168 4 42 128 4 8 16 240 4 8 30 16 1 4 4 552 陕西省70 2 35 176 4 8 22 256 4 8 32 48 2 8 6 550

全国

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2

总样本

量3(例)样本量

(例)

抽样机

构数

(个)

样本量/

机构

(例)

样本量

(例)

抽样地市

数(个)

抽样机构

数(个)

样本量/

机构(例)

样本量

(例)

抽样县

区数1

(个)

抽样机

构数

(个)

样本量/

机构(例)

样本量

(例)

抽样乡镇

数/县

(个)

抽样机

构数

(个)

样本量/

机构(例)

甘肃省40 1 40 128 4 8 16 272 4 8 34 120 6 24 5 560 青海省294 7 42 34 1 2 17 192 3 6 32 36 4 12 3 556 宁夏205 5 41 128 4 8 16 136 2 4 34 85 8~9 17 5 554 新疆93 3 31 144 4 8 18 264 4 8 33 55 2~3 11 5 556 建设兵团117 3 39 216 4 8 27 224 4 8 28 0 0 0 0 557 注:1. 抽样县(区)数为全省应调查合计数;2. 乡镇级抽样机构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3.总样本量不包括检测和影像部门调查病例数。

4.省、地市、县区和乡镇抽样机构数指全省(区、市)抽样的机构总数。

附表2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门诊、住院登记、医生处方)

注:1、请在相应位置填写编号,(1)病例来源:①门诊②住院③医生处方;(2)科室类型包括①内科②儿科③感染科④急诊⑤腹泻病⑥肝炎门诊⑦其他,请具体注明;(9):发病日期缺失时填写病人就诊日期;(12)网络直报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唯一编号;(13)备注:可填写未进行网络报告原因等。

2、门诊日志完全缺失查阅相关科室医生的诊断处方量等同门诊日志登记要求的病例数量。只有感染科日志时,查阅感染科传染病病例数和医生处方数各占一半。

医生处方填写1、2、3、4、5、8、9、10、11、12、13项。

被查单位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成员

附表3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检验和影像部门登记)

注:请在相应位置填写编号,(1)检验部门:①检验部门②影像部门;(6) 检验/检查类别: ①病原培养和分离②显微镜检测③病原核酸检测④病原特异性免疫学检测⑤影像学检查⑥其它,请具体注明;(7)检验/检测结果:①志贺菌②肺结核③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④布鲁氏菌革兰阴性双球菌⑤大肠杆菌⑥沙门菌⑦轮状病毒⑧诺如病毒⑨HIV⑩丙肝HCV RNA阳性(11)梅毒螺旋体(12)抗酸杆菌镜检阳性(13)其它,请具体注明;(8)是否对检验/检测阳性结果反馈:①有②无;(10)是否网络报告:①是②否;(11)网络直报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唯一编号。

被查单位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成员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查表单位名称:省地市县/区卫生计生委/局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

被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组成员签字:

各级疾控中心调查表

单位名称:省地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

被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

附表6

医疗机构调查表单位名称:省地市县/区

机构分级为:①三级②二级③一级;

被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

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单位情况核查问卷

填表时间年月日

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根据管理评审计划,现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1.)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2014年8月,对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系统地审核;对公司运用的是2012年度贯标发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合ISO/TS16949:2009标准和公司组织结构与流程现状实施梳理,由于原《程序文件》仅有17个控制程序,且流程图全部缺失,修订和缺失部分较多,报总经办总经理批准同意,决定对2012版《程序文件》升级改版; 2014年9月和10月完成新的程序文件汇编,目前运行的版本为第2版体系文件。新版体系文件,新编导入:质量体系策划、顾客财产、标识和可追溯性、统计过程四个控制程序文件,对HR、APQP、PPAP、供应商管理和3C标准要求的控制程序进行了修订升级处理;并结合公司过程实际操作流程状态编制了25个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2014年11月完成第2版体系文件的部门会审与发布; 2014年12月完成了各部门相关操作程序流程图的精简版的编制(未发行); 经改版的体系文件更具适宜性; 2.)管理体系的充分性: 第2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分布上使文件更方便浏览,内容上更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在编制形式上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精简化、可视化。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与前一版相比,认为更适合公司的现状,相关要素过程是充分的、完整的; 3.)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第2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能够从政策层面、程序层面和作业层面有效地规范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各类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格式规范化、标识规范化,基本能够实现复现工作并起到体系运行证据的作用。 二、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1.)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公司质量方针:精心操作,规范管理,精益求精,顾客满意; 公司质量目标:产品顾客退货率小于300PPM,三年内达到200PPM以下; 顾客满意度85%,三年内达到95%以上; 2014年度经顾客满意度调查,顾客综合满意率高于90%,无重大投诉事件; 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符合目前的工作性质和现状,目标依方针而量化制定,能够指引全员工作方向,并在实际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中得到贯彻和执行; 2.)部门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2.1 产品退货率小于300PPM,已实现; 2.2 在用仪器设备或校准率达100%,实现量值溯源; 2.3 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率达100%,已经过培训,并确认能力; 2.4 检测报告及时率100%,所有检测报告均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交给相关方; 从以上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认为,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暂时可以不作更新调整。 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情况 1.)体系审核: 为确认公司新版体系文件运行情况,于2014年12月15-17日SMC和12月27-28日PHC 实施一次集中式内审即年度内审;该次内审共查出4项不符合项,建议改善21个点项;SMC 现已经纠正整改完毕并经验证有效,预防措施处于有效推进状态;PHC在积极整改中,计划2015年1月底实现验证/关闭; 2.)外审情况: 2.1)第三方审核: 2014年5月由NQA评审专家对公司管理体系进行了监督评审,发现不符合项四项; 2.2)第二方审核: 2014年接受潜在顾客和在供顾客审核共计20余次的应审工作,顾客建议改进项近100余点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已经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经验证,整改活动有

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传染病报告管理 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根据卫生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和《xx 市xxxx 年疫情信息管理与疾病监测工作计划》,制定xx 区xxxx 年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一、目的 通过现场督导检查,了解我区网络直报实际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 二、检查时间 每季度末(3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和12 月中下旬)。 三、检查对象全区各医疗机构

四、检查内容及方法 1.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使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设置及规范使用情况。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 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 项基本内容。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 项基本内容。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感染科、急诊、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等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检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有无漏登和缺项。 (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

影像部门(含放射科、B 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是否建立了异常化验结果必须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包括门诊和住院)。 检查方法:查阅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包括检验室、放射科、 B 超室电子登记系统),检查项目是否齐全、登记是否完整;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 (3)医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院内设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分析不同时期医院接诊的主要传染病,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及时通报。 院内应制定对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检查方法:现场查阅相关分析文档及反馈记录、相关的机制与流程。 4)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

传染病报告制度64369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了做好全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及各项疫情管理工作质量,使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防病治病提供可靠的疫情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根据永州市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以及湖南省工作规范要求,特制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应登录系统,浏览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疫情管理员必须每天至少2次登录系统查询,上、下午各一次。 3、查询内容包括从上次浏览后到本次的卡片及其近期病例分布,查询有无问题卡片及霍乱等分外、少见病例。 4、关注有无聚集性病例,对可能暴发的疫情进行预警。 5、每次查询后认真填写《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记录本》。 6、对以上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反馈到各医院。 二、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上网浏览疫情报告信息,对报告的卡片进行查询、审核。 2、审核发现有问题的卡片要及时核对,确保疫情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每天至少上、下午各一次登录系统查询传染病报告卡片。

4、对初次审核后诊断等报告信息有变动的卡片,要及时进行订正。 5、定期进行查重,每天至少查重一次。 6、以上审核、查重、订正中发现的问题均要向领导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分析与应用制度 1、每月对直报网中获取的疫情信息进行分析一次,并形成疫情简报,于每月2日前完成。 2、每年对网报数据会审后,根据发病时间对全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年度疫情报告。 3、通过对疫情资料的分析,结合其它相关信息,分别于4月20日和9月20日前完成夏秋季、冬春季主要传染病预测预报。 4、上述分析报告应送市CDC、区相关领导查阅。 5、对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时,可参考专报系统和监测系统的数据。 6、疫情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分析质量,注意核对,杜绝错误。 四、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制度 1、利用各种机会对各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定期开展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进行督导检查。 3、督导的频次至少每半年一次。 4、督导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报告、管理、培训、记录及实际操作等。 5、下半年开展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检查工作,并及时将总结上报上级疾控中心。 五、疫情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分析报告

$ 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 各科室: 现将我院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如下: 一、传染病疫情概况:2011年5-6月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种,发病数61例,其中乙类传染病4种发病数50例,丙类传染病2种发病数3例,其它传染病1种发病数8例,无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发生。发病依次为肺结核42例占发病%、水痘8例占发病%、细菌性痢疾7例占发病%、手足口病2例占发病%、梅毒1例占发病%、腮腺炎1例占发病%。 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51例占总数的%,其中肺结核42例,水痘8例,腮腺炎1例,分别占呼吸道传染病数的%、%,%。 肠道传染病:共报告9例占总数的%,其中细菌性痢疾报告7例占发病数的%,手足口病报告2例占发病总数的%。 · 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梅毒1例占发病总数的%。 分析本月疫情平稳无重大传染病发生。 三、报卡质量评价: 1.我院传染病报告科室共有19个,本月报告科室7个,占%,个别科室及个别医生长年未报传染卡,或者督查时才报告,影响了我院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希望各科室加强对传染病监测,杜绝迟报、漏报。

2.报卡较好科室分别是:内一科、小儿科、中医科、内三科、一门诊放射科、内二科、急内科、二门诊放射科。 3.存在问题:普遍存在传染卡填卡内容不完整,甚至有逻辑错误。 4.今年由于传染病报告质量的考核要求更加严格,新增了儿童家长姓名、工作单位、病例诊断时间、出生年月日、等要求必填项目必须填写完整,不得漏项。 四、— 5-10月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院已建立肠道 五、结论: 门诊,进行肠道传染病监测。近期仍有麻疹发病,要继续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以发热病及流感样病例为重点,加强发热门诊工作,重点做好麻疹及手足口病宣传及培训。继续做好其他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严防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质量体系内审工作总结范文

质量体系内审工作总结范文 1. 办公室工作总结 从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办公室工作按照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认真严密地做好员工培训、管理文件控制等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管理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体系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为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适应公司管理、体系执行工作需要,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开展了IS09001: 2000版知识培训,工艺技术技巧、检验能力等培训,员工按计划培训率100%,培训考核合格格率达100%。 ①按照《20XX年度培训计划》的要求,组织全体人员学习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程序文件》内容培训,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考试、考核合格率达100%。 ②为了提高生产员工的操作技能,开展了产品工艺,操作技能 等培训。考核合格发了上岗证。 ③为加强质量检测力度,还对质检人员制定了培训计划。 二、强化文件和资料控制,实施规范管理 为确保文件和资料控制更加规范,办公室工作总结严格按照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要求,对所有文件资料进行了归档,发放等管理工作,确保各类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三、建议 在日常工作中,文件的打印、复印需到外部处理,费用较大,建议公司购买一台电脑和打印机,以节省成本,望公司领导批准。 办公室:

20XX 年3 月30 日 2. 生技部工作总结根据公司对我部的工作要求,使公司的生产管理走向正规化、标准化特对员工进行了分工,制定了员工职责,日常工作,经常进行助导、督查。对生产员工进行了技能技术的强化培训,使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按照《质量手册》管理职责的要求,负责公司技术管理职能。几个月以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每一生产工序的质量,我们加强了工装管 理、设备维护。建立了设备台帐。并按计划维护。车间开展了安全生产热潮,并对产品堆放进行了定置管理。经过培训,生产车间员工的自检能力和质量意识均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离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产工作干得更好,努力把公司推向更高的层次,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对生产员工进行了有效的技能技术培训,使得每位员工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提高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生产现场进行了整理,使得工作环境更加有序;现场整洁为创造宽松而又紧张的工作氛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制订完善的检验规范,根据质量的实际情况,经过同其他部门的沟通,制订了一系列检验规范的提高质量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五、认真做好技术文件管理工作,对生技部和质检部用的技术文件进行了复查,各部门文件均保存完整,清晰。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为了解“十二五”终期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特别是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57号)提出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指标完成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了解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二)了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 (三)评价全国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履职、制度落实等情况; (四)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下一阶段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程序 (一)调查对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程序。 1.省级自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分层抽样调查样本分配见附表1),由省级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现场调查与评估。各省份组织开展自查的总样本量、抽样地市数、县区数、乡镇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以及每家医疗机构的样本量均不得少于规定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地区数和机构数。

2.国家抽查。在各省级自查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各省(区、市)的自查数据及材料进行审核,并抽取东、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开展现场抽查。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根据调查内容不同,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一)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主要采用定量调查方法,获取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指标。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查阅原始诊疗登记。 (1)查阅2015年1-6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登记记录,抄录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填写附表2。被查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时,则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查阅电子病历信息。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门诊日志数量占抽查病例数的70%,出入院登记占3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查阅全部门诊日志。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查阅同一个病种原则上不能超过抽查病例数的50%。同时应当注意抽查不同传播途径的法定传染病。 (2)查阅2015年1-6月检验和影像部门的病原培养和分离、显微镜检测、病原核酸检测、病原特异性免疫学检测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登记,抄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信息(此项内容为一般性了解,不纳入终期评估指标),填写附表3。地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检验和影像部门阳性结果10例,县级医疗机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 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3、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县CDC的按要求报告)。 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1)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 (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6年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6年)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 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 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3、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 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4、卫生部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可增加传染病 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协助卫生部制定相关标准和方案。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 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负责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4)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 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 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负责本辖区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4)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 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5)负责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6)开展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 (三)医疗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 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四)采供血机构。 采供血机构应对献血员进行登记,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按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 内容,在本规范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二、传染病信息报告

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方案(2016)

安徽省201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及《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的相关要求,为指导各地规范科学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工作,特制定本调查方案。 一、目的 (一)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 (二)指导全省各地规范开展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评估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逐步形成规范化管理机制。 二、调查对象、方式和范围 (一)调查对象 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方式 采取现场调查,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抽取的调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与评估。 (三)调查范围 省级调查:每个市随机抽取1个县(区);在抽取的县(区)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或街道(社区)。每个市被查单位数5-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市级和县级各1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3家(市级1家,县级1家,辖区如有省级医疗机构,则抽查1家);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

市级调查:抽查辖区内至少一半县(区),在抽取的县(区)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或街道(社区)。每个县被查单位数3-4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2家;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 县级调查:本年度内调查本辖区范围内所有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至少一半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在以上调查范围的基础上,酌情增加,但不能低于以上要求。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测管理 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的建立。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开展传染病监测资料周期性分析,及时将常规各项分析报告向辖区报告单位进行反馈(以实际可查的反馈形式为准,如正式发文或网络直报系统反馈)。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数据,通报或反馈综合评价质量。 2.传染病网络直报技术指导与培训 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开展现场调查,指导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技术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以电话或其他书面记录为准。 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技术培训,要求有培训通知、培训对象签到、培训日程、培训内容课件、培训小结和培训效果考核。 3.人员及网络直报设备配置 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配备网络直报工作需要的专用电脑和网络接入环境。 4.信息安全管理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公司从2002年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思想已深入人心,从管理上较原来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自从2009 年 12月的管理评审和外审以来,公司各相关部门根据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外审的不符合项以及纠正和改进建议进行了全面整改,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和完善我们的管理体系。现将一年多来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言 鉴于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标准已于2010年度开始执行,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以及各部门的配合下,综合办编制了新版《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并反复征求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建议和意见,多次进行修订和完善。2010年5月1日公司开始全面运行 RSFZ-SC-D/0-2010版《质量手册》和RSFZ-CX-D/0-2010版《程序文件》。9 月份开始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涉及体系运行的6个分公司及旗下的12个职能部门,审核范围覆盖了要求的全部条款。10 月份在公司总经理的主持下召开了管理评审,各部门提出了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这标志着公司已经建立了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质量体系运行以来,所有的部门都按照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执行。没有发生任何重大的质量事故和顾客投诉事件。 二、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一)综合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学习有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加深对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标准的理解,对内部审核中提出的多个不符合项于一个月内整改到位。 (二)对于上次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加深了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为今后工作的条理化、流程化奠定了基础。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6年)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2016年) 为推进各地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要求,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掌握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在往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调查研究及针对发现问题进行的各项专题调查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了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对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进行评估; (二)评价全国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诊断与报告管理履职、制度落实等情况; (三)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下一阶段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程序 (一)调查对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程序。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由省级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现场调查与评估。各省份组织开展自查的总样本量、抽样地市数、县区数、乡镇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以及每家医疗机构的样

本量均不得少于2015年调查抽样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地区数和机构数。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根据调查内容不同,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一)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主要采用定量调查方法,获取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率指标。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查阅原始诊疗登记。 (1)查阅2016年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登记记录,抄录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填写附件1。被查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时,则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查阅电子病历信息。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门诊日志数量占抽查病例数的70%,出入院登记占3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查阅全部门诊日志。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查阅同一个病种原则上不能超过抽查病例数的50%。同时应当注意抽查不同传播途径的法定传染病。 (2)查阅2016年检验和影像部门的病原培养和分离、显微镜检测、病原核酸检测、病原特异性免疫学检测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登记,抄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信息(此项内容为一般性了解,不纳入终期评估指标),填写附件2。地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检验和影像部门阳性结果10例,县级医疗机构抄录5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 自查制度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 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3、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县CDC的按要求报告)。 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1)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 (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医院月传染病报告分析模板

**医院2015年第2季度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 一、重点传染病提示 范例:本阶段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时期,各科室应重点关注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严密排查是否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加强疫情报告,同时做好发热病例的转诊和登记工作,防止出现院内感染。 本阶段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各科室要加强腹泻病例的院内转诊工作,肠道门诊要做好腹泻病例的登记、采便、送样工作,做到有泻必采,有样必检。(乡镇:腹泻门诊要做好腹泻病例的登记、采便、送样工作,做到有泻必登,逢疑必采),防止出现疫情扩散。 本阶段是手足口病好发时期,各科室要加强手足口病的院内诊治和报告工作,做到专室就诊、专室输液,防止出现院内感染。乡镇卫生院发现手足口病需转诊至县级医院进行诊治。做好辖区手足口病病例的随访工作。 二、院内传染病报告情况 1、检查第2季度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日志、影像检验科室,共调查例病例,其中发现了例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漏报病例例,漏报率为%;漏报的病种为,计例。漏报科室为 2、抽查第2季度填写的50张传染病报告卡中(乡镇不足50张的单位全抽),其中医生填卡及时的卡片共,及时率%;医生填写完整的卡片共,完整率%;医生填写准确的卡片共,准确率%。 3.第2季度已报告的例病例中,门诊日志登记项目缺项有例,

缺项率%,所缺项目为;有例病例的门诊日志与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不相符,不相符的内容有:姓名(例),初(复)诊(例),诊断病名(例),发病日期(例)。此外,有例病例未见门诊日志登记。 三、住院病人登记情况 大部分住院患者年龄填写不祥,只写数字,分不清具体年龄;有相当多的住院患者已出院多日甚至几个月,其出院诊断为空白。 四、检验及影像等科室登记情况 检验及影像科室登记项目填写不全,未填写开单医生和科室名称,造成结果不能及时反馈。 五、传染病应急处置情况 第2季度本辖区发病的法定传染病共例(指按现住址的病例),其中需要现场调查处置的传染病例,已完成调查处置例。 六、建议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防保科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以供参考: 1、在全院职工会议上将科室传染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予以通报。 2、加强疫情责任报告人的法律报告意识,提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要求责任报告人熟悉掌握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种、分类、报告时限,明确我院疫情报告的程序并加以协调理顺。 3、建议院办组织人员立即对今年度的门诊登记、住院病人登记报告情况进行一交彻底自查,要求责任到人。 4、进一步加强我院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日志的填写规范工作,做到各种登记资料的一致性。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结报告【最新版】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以GB/T19001-20xx idt ISO9001:20xx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手册》等指导文件为依据,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严格执行体系的各项标准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科技领先高效管理打造精品”的质量方针和“内部一次检验合格率95% 成品率达97% 顾客满意率达90分”的质量目标,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促进了质量管理和生产经营工作,保证了产品质量。 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20xx年公司针对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一次内审,发现3项轻微不符合项。发生的不符合项都经过纠正、整改、确认后结案,确保了不符合项的有效控制。 通过内部审核,确保体系运行的持续改进,各项统计数据显示体系的有效运行,使公司领导与员工的质量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正规化、程序化,生产质量有了新的提高,顾客反馈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在试运行期间从未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顾客投诉。从总体看,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得以贯彻实施,产品加工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证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基本适合公司实际,运行

有效并在持续改进。但同时也应看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整改的力度,使质量体系正常而有效运行。 二、质量方针、目标贯彻实施情况 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办公室按照ISO9001:20xx标准要求,对体系文件进行分类归档,建立了受控文件清单和质量记录清单,对文件发放进行登记,确保体系运行的所有场所均有适用的有关文件的版本,做到归档、发放及时率100%。20xx年做好质量记录的统筹管理,规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汇集质量记录的样本。 2. 人力资源保障方面 根据从事质量活动人员的能力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20xx 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公司于20xx年度计划举办培训8次,已举办培训5次。受训对象分别为领导、车间质量管理员、公司新进员工、车间操作工人、特殊工种等,我们不断完善员工培训档案,确保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员工都有记录。 同时根据公司发展需求,做好人才招聘和新员工培训的管理工作,20xx年共招聘新员工12人,每位新进员工都经过公司严格的考察和正规的培训。

传染病报告制度75340

传染病报告制度 75340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哦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医务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管理组织

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管理组织 一、组织机构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成立由主管院长、医务处、疾病预防控制科、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的职能科室,配备疫情报告专用设备,设立专职疫情管理人员(以下简称专职员),负责疫情管理、督导和网络直报。各相关科室质控员为传染病兼职管理员。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医务处、疾控科和各科室质控员在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形成管理网络。 二、管理原则 (一)责任报告人:本院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二)传染病疫情按照“谁接诊、谁报告”的首诊负责制原则进行传染病报告。 (三)疫情报告质量纳入医院质量控制责任目标管理。 (四)疾病预防控制科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全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情况进行常规化督导,对违规行为照章处罚。 三、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

(一)门诊日志监测 门诊日志由门诊办公室负责管理。指定专人对门诊日志进行日督查,质量目标达到门诊日志登记项目的及时性、客观性、完整性。 门诊日志中传染病患者登记质量指标由传染病专职员负责督查,在上述质量目标基础上重点突出对疫情报告时限和疫情发生详细地址的督查。 (二)传染病登记管理 预检分诊处、感染性疾病科要建立传染病患者登记册。要求登记项目齐全,地址详细,处臵去向明确,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无逻辑错误。 病房化验室建立传染病阳性登记册,按法定时限报告传染病。 门诊抽血室实行传染病化验单询登制,对门诊患者中的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进行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询登后,方可发放检查报告单,并及时填报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科建立传染病信息专册,专职员对全院传染病信息管理实行责任分工制,按照分工对全院传染病信息进行分类专册登记,对责任科室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督导,以电子或纸质督导书形式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跟踪督察改进情况直至整改到位。督导过程记入工作日志存档。 (三)疫情报告管理

第一季度传染病疫情分析及自查报告

2011年盐城协和医院 第一季度传染病疫情分析及自查报告 一、疫情概况 根据门诊上报数据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全院未上报传染病卡。 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1、肠道传染病:发病0例,无死亡。 4、扣内科、妇科50元、网络20元 2011年4月2日 2011年盐城协和医院 第二季度传染病疫情分析及自查报告 一、疫情概况 根据门诊上报数据统计,2011年第二季度全院上报传染病卡5张。

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1、肠道传染病:发病4例,无死亡。 2、呼吸道传染病:发病0例,无死亡。 3、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0例,无死亡。 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1例,无死亡。 三、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有一般传染病报告,但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感染性腹泻多 根据门诊上报数据统计,2017年第三季度全院上报传染病卡14张。 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1、肠道传染病:发病2例,无死亡。 2、呼吸道传染病:发病12例,无死亡。 3、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0例,无死亡。 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0例,无死亡。 三、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有一般传染病报告,但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肺结核未痰检12例,均及时转诊至上级传染病收治医院,感染性腹泻1例报告,手足口病1例,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四、第三季度传染病自查如下 1、门诊日记较前完善,但个别医生需要提高; 2、检验科、放射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完善,并有登记; 3、网络直报每月登陆,定期修改密码; 4、住院病人登记近来无转归; 3 4 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0例,无死亡。 三、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无一般传染病报告,也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感染性腹泻无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四、第四季度传染病自查如下 1、门诊日记较前完善; 2、检验科、放射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已完善,并有登记;

传染病报告卡质量

传染病报告卡质量 1.报告卡片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卫生院随机抽查传染病报告卡片10张(不足10张按实际数调查,县级医疗机构抽查20张),对填写完整性、准 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价。 1.1填卡完整性 填写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 病例分类、填卡日期、报告单位、报告人、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家长姓名。缺少任何一项,即认为不完整。 1.2填卡准确性 纸质卡片关键字段填写完整清楚可认,合乎逻辑,诊断日期和填卡日期无涂改,可认为卡片填写准确。如果卡片填写字迹不清,或有明显逻辑错误,或与门诊及住院登记信息明显不符,则认为卡片填写不准确。 2.医生填写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内容一致性 此项工作与报告卡片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调查同时 进行,将抽取的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中的内容进行一致性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填卡日期、报告

单位、报告人、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家长姓名。其中任何一项不相符,即认为不一致。 3.传染病报告及时性 对所抽取卡片对应的传染病个案,现场查阅门诊日志、住院病例登记、传染病报告卡收发信息以及网络直报系统相关数据,收集以下信息:1)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簿上的病例诊断时间;2)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时间;3)预防保健科将卡片录入网络直报系统的时间。医生诊断时间至网络直报系统卡片录入时间在规定时限之内的,认为报告及时。也可根据以上信息分别计算每一环节所需的时间和及时率。 (三)传染病漏报调查 1.门诊漏报调查 下半年调查抽查2015年7~12月份,随机抽取内、儿、急诊、呼吸、肠道、肝炎、皮肤性病等传染病相关科室门诊日志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不同月份的病例均应包括,并兼顾不同科室),县级医疗机构共20例、乡镇级医疗机构共10例(不足按实际数计算),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填写附表3进行登记。此项工作可结合门诊传染病登记情况调查一起开展。 2.住院部漏报调查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及部门工作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及部门工作报告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 经过一年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公司全体员工严格按照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程序文件执行,贯彻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和完善本公司的管理体系。现将一年多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1.公司于2010年8月开始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工作,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开展认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制定各种管理和技术文件,并严格执行体系要求,终于在2011年1月底通过了外审,并于2011年2月18日取得了中国船级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本年度例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证明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与保持。 2.公司按标准要求制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以后应注意:1)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即加强对施工验收规范等的收集和管理;2)确保记录的及时、真实、完整,并注意汇总与保管,以便易于查阅。 3.一年多以来,公司领导通过宣传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与检查程序文件执行情况,反复强调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倡导以顾客为中心,坚决贯彻“工艺规范,确保质量;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能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保证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及时供应,确保了生产的连续,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