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名词解释精编

2021年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名词解释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一、2021年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名词解释精编

1.实验教育学

【答案】19世纪30年代,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以及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下,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开始兴起,被称为实验教育思潮。20世纪,实验教育学获得了较大发展,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与拉伊,其主要著作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与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主要观点有: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主张用实验、统计等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

2.教育目的

【答案】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不仅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之分: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教师角色丛。

【答案】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如: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③“管理者”的角色;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⑤“研究者”的角色。

4.教师专业性发展

【答案】美国学者凯兹概括并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求生期:在工作的第一年,努力适应以求得生存。

阶段二,强化期:一年后,对一般学生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有问题的学生身上。

阶段三,求新期:在第三和第四年时,教师开始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阶段四,成熟期:教师花费三年、五年或更多的时间,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

5.终身教育

【答案】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类教育的培养,是人们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终身教育的观念和理论带来了教育挑战和需求:①在教育观念上,要求我们树立大教育观,同等重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②在教育体系上,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贯穿人的一生;③在教育目标上,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④在教育方式上,要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促进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

6.德育教育。

【答案】德育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7.班级文化

【答案】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8.新学制标准。

【答案】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9.校本课程

【答案】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劳动起源说

【答案】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和凯洛夫等教育家。劳动起源说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的观点出发,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根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教育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11.参照群体

【答案】参照群体是指学生个人乐意把其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12.学制。

【答案】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当代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实现并轨的一个好方法。

13.疏导原则。

【答案】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4.学校管理。

【答案】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简而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它具有教育性、服务性、文化性与创造性等显著特性。其构成要素主要是: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对象和学校管理手段。

15.教师。

【答案】教师是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16.教师的角色形成。

【答案】教师的角色形成:指个体逐步认识到教师的职业角色及相应要求,通过实践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予以内化。形成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过程。

17.教学方法。

【答案】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8.教育目的的意义。

【答案】教育目的的意义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具有重要意义:(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作用;(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作用。

19.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二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②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③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

④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0.品德。

【答案】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思想行为倾向。

21.遗传。

【答案】遗传是指亲代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后代的现象。遗传物质是以细胞染色体为载体的基因。亲代的某些遗传性状有时虽未直接在下一代中表现出来,但只要遗传物质在后代基因中存在,就会有遗传发生。通过遗传,人的亲代能够繁殖与自己性状类似的子代。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但个体要得到发展,还取决于环境与教育。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22.教育的社会纵向流动功能。

【答案】教育的社会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和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作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了社会层级地位和作用。

23.学校管理体制。

【答案】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它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和持久性的作用。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组织机构体制和学校领导体制两个方面,前者规定了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各机构的职、责、权划分及相互关系,后者规定了学校由谁领导和负责。

24.教育的“心理起源”

【答案】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他批判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从心理学的观点去解释教育起源问题,认为教育起源于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