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网关-协议转换

流媒体网关AokuMediaGate

使用说明书

北京北极星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1)

一、概述 (2)

二、特点 (3)

三、接口部分说明 (6)

四、进入奥酷流媒体网关web控制台的方法 (7)

五、操作说明 (8)

5.1:频道管理 (8)

5.2:AMS管理 (18)

5.3:系统设置 (19)

5.4:系统升级 (19)

奥酷流媒体网关AokuMediaGate

一、概述:

奥酷流媒体网关AokuMediaGate是北极星通公司推出的一款流媒体协议转换引擎,采用工业级嵌入式架构,稳定可靠,支持7×24小时运行,是视频监控,录播教室对接第三方流媒体云平台的最佳搭档,可在协议转换过程中,对视频流进行解码输出,通过设备自带的HDMI/VGA/CVBS接口输出到监视器,起到解码上墙的作用,AokuMediaGate也支持物联网,还能作为M2M使用,接入第三方湿度监测,温度监测,雾霾监测,数据上传到云端。

二、特点:

设计原则

先进性:采用最新的嵌入式架构方案,基于ARM-Linux系统设计,支持物联网部署,除可独立运行外,也可接入云端,接受统一调度。

实用性:方案设计符合国际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设计简洁、操作方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用户实现各种功能。同时配合宽带网络技术,可以支持高质量、远距离的视音频传输,以适应应用需求的变化。

稳定性:纯硬件架构,嵌入式架构,确保系统支持7×24不间断运行,且不受病毒及系统崩溃的影响。

兼容性:支持PC终端、android移动设备、IOS移动设备收看直播。

扩充性:支持TI,全志,瑞芯微,海思,三星等多种ARM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RJ45,WIFI,4G,北斗导航,GPS,蓝牙等多种接口扩展,适合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中。★操作简单

提供基于Web的管理界面,可通过浏览器轻松接入实现管理,也支持通过控制中心,手机APP等多种形式进行操作

★开放式设计

允许接入第三方系统,做各个系统之前的桥梁。

功能指标:

1、支持流媒体协议转换

接收编码器推来的rtmp、rtsp直播流,或者通过rtsp协议拉取编码器,网络摄像头,NVR中的直播流,以rtmp形式同时向多个第三方流媒体系统发布,无论推流或者拉流都可以支持有客户端接入观看才发布流,极大的节约了网络带宽。

2、支持H.264/H.265应用

能够接受H.264或者H.265编码的视频流,并做协议转换输出发布。

3、流媒体直播发布

网关中的频道能够以rtmp、rtsp、ts_over_http、flv_over_http、ts等协议对外进行直播,满足多个客户端接入观看,单播模式最多可满足100个并发用户观看,可直接作为直播发布服务器适用于课堂直播,数字标牌直播等场合;

4、支持注册到统一管理平台

若同一个项目中需要多个网关,可见统一管理平台,每个网关与管理平台保持心跳连接,接受管理平台的统一调度,统一升级,远程重启,远程管理等;

5、支持解码输出

设备可带VGA/HDMI/CVBS输出接口,能够对输入的视频流解码输出,支持1、3、4、9、16等多分屏输出,可控制输出,也可以作为解码器解码上墙使用。

6、多种型号可选

支持4路、8路、16路、32路等多个型号可选,支持RJ45,WIFI,4G等多种网络可选,支持GPS,北斗导航可选,可根据需求定制其他物联网接口

7、支持热备份

若同一系统中有个网关物理损坏,管理中心可指定其它网关替代损坏网关,业务平滑切换;

8、支持手机控制

可提供独立手机管理端,远程监控各个网关的运行状态,接受网关出错报警信息;

三、接口部分说明

1:设备重置按钮

2:数字音频输入

3:数字音频输出

4:HDMI信号输出

5:VGA信号输出

6:USB插口

7:网口

8:DC电源(在此型号中建议使用AC电源)

四、进入奥酷流媒体网关web控制台的方法

方法1: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奥酷流媒体网关IP:9001地址——回车

方法2:通过扫描工具CamSearch.exe

双击进入“扫描工具”

选择流媒体网关IP——点击“访问网页”按钮可进入奥酷流媒体网关web控制台

也可以使用此工具修改奥酷流媒体网关的IP地址

进入“扫描工具”——选中需要修改的IP——点击修改IP地址——输入奥酷流媒体网关的用户名和密码——添加新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点击“修改”

2、进入奥酷流媒体网关需要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admin 密码:123456

五、操作说明

进入奥酷流媒体网关

有频道管理、AMS管理、系统设置、系统升级,四个菜单

奥酷流媒体网关可以完美的拉FMS、RED5、WOWZA等主流流媒体服务器上面的流。AMS还可以完美的拉海康网络摄像头,NVR服务器的RTSP协议的流。

奥酷流媒体网关支持拉匿名的rtsp流和需要认证的rtsp流。

5.1:频道管理

频道列表

添加直播频道(拉流方式)

创建普通直播频道live/live1 ,并拉摄像头的rtsp协议流(rtsp://@192.168.2.2)

基本配置:

应用名称:live

直播频道名称:live1

别名:live1

流方式:选择拉方式,可以把网络中的rtmp、rtsp、udp或其他H.264编码的协议流拉过来,在进行直播或转发应用。

启动拉流可以选择“立刻启动”或“客户端接入时启动”。

设置拉流的地址。如:rtsp://@192.168.2.3

添加直播频道(推流方式)

创建普通直播频道live/live2,使用编码器推流到该频道。

基本配置:

应用名称:live

直播频道名称:live2

别名:live2

流方式:选择推方式(使用编码器把视频流推送到流媒体网关)启动拉流可以选择“立刻启动”或“客户端接入时启动”。

连接流地址:不需设置,拉流时才会用到。

使用编码器把视频流推送到流媒体网关建立的直播频道地址live/live2,这里网关的IP 地址是192.168.2.162。

推送成功便可以看见码流与状态已经在正常工作了。

转发流

转发功能需要把拉到的流转发到AoKu直播平台上,这里的平台IP地址为192.168.2.62,网站后台访问地址http://192.168.2.62:8080/admin,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

创建直播频道

基本配置

应用名称:live

直播频道名称:live1

别名:live1

直播频道组:普通直播,保持默认即可

录像存放路径:d:\data,磁盘路径及文件夹是有效的高级配置,录像配置,录制节目配置保持默认即可。

查看推流地址

把该地址rtmp://192.168.2.62:1935/live/live2,复制,然后在AoKu流媒体网关(192.168.2.162)转流地址填写。

设置好转流地址可以在网关后台直播列表右侧转流地址已经生效,出现“√”。

在登录到AOKU平台,已经可以观看了,转发的流已经过来了。

转发其他频道操作同上。

5.2:AMS管理

AMS参数设置

参数保持默认即可,无需修改。

AMS版本信息

在这里可以详细看到AMS版本信息的参数,保持默认即可,无需修改。

5.3:系统设置

IP信息设置

在IP信息设置一栏里,可以对流媒体网关的IP进行修改,用户名和密码必须填写正确。

5.4:系统升级

升级

这里针对流媒体网关的系统进行升级,用户无需升级,出厂时北极星通公司已自动升级为最新版本,后期有新版本推出,北极星通公司会主动联系你提醒你升级系统,并且会提供需要升级需要用到的升级包。

MOD-PRO(V4.2)协议转换器 说明书

目录 一、性能指标 2 二、安装与维护 2 三、指示灯说明 3 四、模块设臵 3 五、PROFIBUS地址设臵 7 六、PROFIBUS-DP终端电阻的连接 7 七、PROFIBUS-DP从站配臵 8 八、报文格式 8 九、注意事项 13

本模块是PROFIBUS-DP 现场总线协议与MODBUS 协议之间相互转换的桥。可以实PROFIBUS-DP 数据与 MODBUS 数据之间相互转换。本说明书为Mod-Pro 转换器版本V4.2的使用说明。 一、性能指标: ●符合PROFIBUS-DP/V0协议(JB/T 10308.3-2001: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第3部分:PROFIBUS 规范)。 ●标准PROFIBUS-DP 接口,通信波特率自适应,最大通信波特率6Mbps 。 ●PROFIBUS 输入/输出(I/O )长度可自由设定,最大输入长度和最大输出长度之和为240字节。 ●DP 端具有断线检测功能。 ●MODBUS 端提供三种型式与其他MODBUS 设备通信。 通用型MODBUS 主站:与其他MODBUS 从站透明通信,通用性强,可实现多种MODBUS 命令通信。 通用型MODBUS 从站: 与其他MODBUS 主站透明通信,通用性强,可实现多种MODBUS 命令通信。 特殊型MODBUS 主站:给与他相连的所有MODBUS 从站分配固定的I/O 区,用户不必了解MODBUS 协议, 只需按说明书操作就可实现通信。 ●RS485端通信波特率可选:600bps 、1200bps 、2400bps 、4800bps 、19200bps 、38400bps 。 ●供电:24VDc ±5%,90mA 。 ●通信接口与电源1000VDc 隔离。 ●工作环境温度:-20~70℃。 ●存储温度:-40~85℃。 ●工作环境湿度:≤90%。 ●防护等级:IP20。 二、安装与维护: 1、将模块嵌入35MM 标准DIN 槽内(外型尺寸:112 x70 x40 mm ,重量:200g )。 2、接线图: 如图所示, 电源端子:电源连接端口 24V ——接24V 直流电源正端 0——24V 直流电源地 ——保护地 DP 插座:PROFIBUS-DP 连接端口 脚1——屏蔽地 脚3——接信号B 脚5——接信号电源地 脚6——接信号电源正 脚8——接信号A

(完整)流媒体传输协议及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1.1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1.1.1 MPEG4 MPEG全称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它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该专家组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编码标准化工作,原先他们打算开发MPEG1、MPEG2、MPEG3和MPEG4四个版本,以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 目前,MPEG1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VCD,而MPEG2标准则用于广播电视和DVD等。MPEG3最初是为HDTV开发的编码和压缩标准,但由于MPEG2的出色性能表现,MPEG3只能是死于襁褓了。MPEG4于1999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它是一个适用于低传输速率应用的方案。与MPEG1和MPEG2相比,MPEG4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MPEG1、MPEG2技术当初制定时,它们定位的标准均为高层媒体表示与结构,但随着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MPEG1、MPEG2技术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交互性及灵活性较低,压缩的多媒体文件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实现网络的实时传播。而MPEG4技术的标准是对运动图像中的内容进行编码,其具体的编码对象就是图像中的音频和视频,术语称为“AV对象”,而连续的AV对象组合在一起又可以形成AV场景。因此,MPEG4标准就是围绕着AV对象的编码、存储、传输和组合而制定的,高效率地编码、组织、存储、传输AV 对象是MPEG4标准的基本内容。 在视频编码方面,MPEG4支持对自然和合成的视觉对象的编码。(合成的视觉对象包括2D、3D动画和人面部表情动画等)。在音频编码上,MPEG4可以在一组编码工具支持下,对语音、音乐等自然声音对象和具有回响、空间方位感的合成声音对象进行音频编码。 由于MPEG4只处理图像帧与帧之间有差异的元素,而舍弃相同的元素,因此大大减少了合成多媒体文件的体积。应用MPEG4技术的影音文件最显著特点就是压缩率高且成像清晰,一般来说,一小时的影像可以被压缩为350M左右的数据,而一部高清晰度的DVD电影, 可以压缩成两张甚至一张650M CD光碟来存储。对广大的“平民”计算机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 您不需要购置DVD-ROM就可以欣赏近似DVD质量的高品质影像。而且采用MPEG4编码技术的影片,对机器硬件配置的要求非常之低,300MHZ 以上CPU,64M的内存和一个8M显存的显卡就可以流畅的播放。在播放软件方面,它要求也非常宽松,你只需要安装一个500K左右的MPEG4 编码驱动后,用WINDOWS 自带的媒体播放器就可以流畅的播放了 AV对象(AVO,Audio Visual Object)是MPEG-4为支持基于内容编码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对象是指在一个场景中能够访问和操纵的实体,对象的划分可根据其独特的纹理、运动、形状、模型和高层语义为依据。在MPEG-4中所见的音视频已不再是过去MPEG-1、MPEG-2中图像帧的概念,而是一个个视听场景(AV场景),这些不同的AV场景由不同的AV对象组成。AV对象是听觉、视觉、或者视听内容的表示单元,其基本单位是原始AV对象,它可以是自然的或合成的声音、图像。原始AV对象具有高效编码、高效存储与传输以及可交互性的特性,它又可进一步组成复合AV对象。因此MPEG-4标准的基本内容就是对AV对象进行高效编码、组织、存储与传输。AV对象的提出,使多媒体通信具有高度交互及高效编码的能力,AV对象编码就是MPEG-4的核心编码技术。 MPEG-4不仅可提供高压缩率,同时也可实现更好的多媒体内容互动性及全方位的存取性,它采用开放的编码系统,可随时加入新的编码算法模块,同时也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现场配置解码器,以支持多种多媒体应用 1.1.2 H264 H.264是由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联合组建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

RTSP(实时流媒体协议)

rtsp简介(ZT)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或者RTSP(实时流媒体协议),是由Real network 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如何有效地在IP网络上传输流媒体数据的应用层协议。RTSP提供一种可扩展的框架,使能够提供能控制的,按需传输实时数据,比如音频和视频文件。源数据可以包括现场数据的反馈和存贮的文件。rtsp对流媒体提供了诸如暂停,快进等控制,而它本身并不传输数据,rtsp作用相当于流媒体服务器的远程控制。传输数据可以通过传输层的tcp,udp协议,rtsp也提供了基于rtp传输机制的一些有效的方法。RTSP消息格式: RTSP的消息有两大类,一是请求消息(request),一是回应消息(response),两种 消息的格式不同. 请求消息: 方法URI RTSP版本CR LF 消息头CR LF CR LF 消息体CR LF 其中方法包括OPTION回应中所有的命令,URI是接受方的地址,例如 :rtsp://192.168.20.136 RTSP版本一般都是RTSP/1.0.每行后面的CR LF表示回车换行,需要接受端有相应的解析,最后一个消息头需要有两个CR LF 回应消息: RTSP版本状态码解释CR LF 消息头CR LF CR LF 消息体CR LF 其中RTSP版本一般都是RTSP/1.0,状态码是一个数值,200表示成功,解释是与状态码对应的文本解释. 简单的rtsp交互过程: C表示rtsp客户端,S表示rtsp服务端 1.C->S:OPTION request //询问S有哪些方法可用 1.S->C:OPTION response //S回应信息中包括提供的所有可用方法 2.C->S:DESCRIBE request //要求得到S提供的媒体初始化描述信息 2.S->C:DESCRIBE response //S回应媒体初始化描述信息,主要是sdp 3.C->S:SETUP request //设置会话的属性,以及传输模式,提醒S建立会 话 3.S->C:SETUP response //S建立会话,返回会话标识符,以及会话相关信息 4.C->S:PLAY request //C请求播放 4.S->C:PLAY response //S回应该请求的信息 S->C:发送流媒体数据 5.C->S:TEARDOWN request //C请求关闭会话 5.S->C:TEARDOWN response //S回应该请求

帧网协议转换器SVP02B

帧网协议转换器SVP02B (试行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网络服务中心 二O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告警指示和配置说明 (1) 1.1 设备参考示意图 (1) 1.2 指示灯定义 (1) 1.3 拨码设置 (1) 二、常见故障解决 (3) 2.1 E1 告警 (3) 2.2 V.35 告警 (3) 三、技术指标 (3) 3.1 E1接口电气特性 (3) 3.2 V.35 接口电气特性 (4) 3.3 管理接口特性 (4) 3.4 供电条件 (4) 3.5工作环境 (5) 3.6外形尺寸 (5)

一、告警指示和配置说明 1.1 设备参考示意图 SVP02B 的前面板与后面板如下图所示 图 5.2SVP02B后面板示意图 1.2 指示灯定义 SVP02B 提供完整的告警指示和状态指示,其中红灯亮表示严重告警,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绿灯亮表示系统工作正常。各指示灯的具体定义如下: --WK (系统工作指示灯,绿灯):正常工作时闪亮。 --CFG(远端告警,黄灯):成帧模式下,传输线路有故障时常亮。 --L/A(E1 接口告警指示灯,红灯):E1 信号丢失时长亮,有 AIS 告警时闪亮。--LOF(V.35 帧失步指示灯,红灯):成帧模式下,帧同步丢失时长亮。 --VTD (V.35 发送指示灯,绿灯):V.35 接口向对端发送数据时闪亮。 --VRD (V.35 接收指示灯,绿灯):V.35 接口从对端接收数据时闪亮。 --LOP(环回指示灯,黄灯):设备拨码或网管设置成 V.35 本端环回时常亮,设置成向远端环回时闪亮。 1.3 拨码设置 前板拨码(共六位,位于设备前面板): --第 1 位:V.35 本端环回; ON:本端环回; OFF:正常

汽车网关信息安全典型攻击举例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典型攻击举例 B.1Ping of death 是一种通过向计算机发送格式错误或其他恶意的ping协议数据包的攻击,也称死亡之ping。例如由攻击者故意发送大于65536比特的IP数据包给被攻击者,导致被攻击者无法处理甚至系统崩溃。 B.2ICMP泛洪攻击 是一种简单的拒绝服务攻击,也称作ping泛洪攻击,攻击者用ICMP“回应请求”(ping)数据包淹没被攻击者。 B.3UDP泛洪攻击 UDP泛洪攻击是使用UDP协议(一种无会话、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进行的拒绝服务攻击。 B.4TCP SYN攻击 TCP SYN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形式,攻击者向目标系统发送一连串SYN请求,试图消耗足够的服务器资源,使系统对合法流量无响应。 B.5Teardrop攻击 在IP数据包的包头中,其中有一个字段是片位移,该字段指示了该分片数据包在原始未分片数据包中的起始位置或偏移量。 Teardrop攻击是指利用恶意修改了IP分片偏移值的IP数据包进行攻击,从而使被攻击者无法正常进行IP数据包重组,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B.6ARP欺骗攻击 这种欺骗攻击是攻击者将欺骗性的地址解析协议(ARP)数据包发送到本地网络上。目的是将攻击者的MAC地址与另一个主机或网络设备的IP地址相关联,从而导致网络上其他节点将该IP地址的任何流量发送给攻击者。 B.7IP欺骗攻击 IP地址欺骗,指攻击者假冒某个合法主机的IP地址发送数据包,从而达到获取被攻击者信任或者隐藏攻击者真实IP地址的目的。 B.8ICMP Smurf攻击

这种攻击方法结合使用了IP欺骗攻击和ICMP泛洪攻击。攻击者伪造ICMP数据包的源地址,并将数据包目的地址设置为网络的广播地址。如果网络设备不过滤此流量,则该ICMP数据包将被广播到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而网络中所有计算机将向被伪造的源地址发送应答请求包,从而淹没这个被伪造源地址的计算机,并可能使整个网络拥塞而降低可用率。此攻击以最初发动这种攻击的恶意程序“Smurf”来命名。 B.9IP地址扫描 IP地址扫描是一种基本的网络扫描技术,用于确定地址范围内的哪些地址具有活动的计算机主机。典型的地址扫描是向某个地址范围中的每个地址发送ping请求以尝试获得应答。 B.10端口扫描(Port scan) 端口扫描,指攻击者尝试与目标主机上的每个端口建立通信会话。如果在某个端口的会话连接成功,则说明目标主机在该端口有开放的服务。 B.11XSS跨站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 攻击者利用网站程序对用户输入过滤不足,输入可以显示在页面上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的HTML代码,从而盗取用户资料、利用用户身份进行某种动作或者对访问者进行恶意软件注入。 B.12SQL注入攻击(SQL injection注入) SQL注入是指攻击者把SQL语句插入到Web表单提交,或输入域名、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语句的目的。 B.13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执行恶意任务的勒索软件、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广告软件、间谍软件等程序。 B.14CAN数据帧泛洪攻击 CAN总线网络通信协议规定ECU间传输数据帧的优先级由CAN数据帧的ID决定,ID越小则数据帧优先级越高。因此,入侵者如果在一个CAN总线上以很高的频率发送一个高优先级的CAN数据帧,将很可能会阻塞其他数据帧的发送,从而实现DoS攻击。 B.15CAN ID伪造 由于CAN总线网络通信是广播通信,入侵者可以很容易获取在一条CAN总线上发送的所有数据帧。通常CAN数据帧是明文传输的,入侵者可以通过猜解、遍历或其他手段解析数据帧格式和内容,对车辆关键控制信号进行逆向破解,进一步在该CAN总线上以这些ID的名义发送非法的数据帧,从而干扰或阻塞ECU间的正常通信,乃至实际控制关键系统(如动力系统)的某一个或者多个ECU。

日立空调机组GW协议转换器使用说明书

——目录—— 1.LONWORKS技术概况 2.G/W协议转换器 3.机组测的设定和接线 4.试运行 5.LONWORKS变量SNVT定义6.报警代码转换表

1.LONWORKS技术概况 美国Echelon公司1991年推出的LON技术,又称LONWORKS技术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三代的现场总线技术。LONWORKS技术是一个实现控制网络系统的完整平台。这些网络包括智能设备或节点。括智能设备或节点与它们所处的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以及通过不同的通信介质与其它节点进行通信。这种通信采用一种通用的、基于消息的控制协议-LONTALK协议。由于LONTALK协议已固化在神经元芯片(微处理器)内,节点通过网络变量的形式交换信息,又有现成的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管理。所以建立一个LONWORKS控制网络在网络通讯上几乎不需要任何调试工作量。 LONWORKS技术的网络通信对用户是透明的,神经元芯片自动完成LONWORK S的所有七层的网络协议,用户所要作的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指定哪些信息是通过网络变量传递的,也就是定议网络变量;第二件事是指定信息传递传递的发起者和接收者,也就是做Binding(网络变量的捆绑)。 2.G/W协议转换器(其型号为HARC70-C) G/W协议转换器是日立公司提供的通信用网关设备(可简称G/W)。是把广州日立冷机有限公司内部用的H-link通信协议转换成公开的LONTALK协议的设备。是便于用户通过通信网络监控日立的冷水机组为目的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转换器。 1)系统构成方式 以下是用G/W协议转换器联接到BMS(楼宇控制系统)系统时的系统构成简图。对于构成系统的其它部品请参阅相应的使用说明书。 注意事项:1)冷水机组测的通信线上一定要加上附带的线圈和电容。 2)屏蔽线要采用D类接地标准 备注:上位装置可使用LONWORKS /RS232C型的G/W(ECHELON制SLTA-10 通用

加密安全网关使用说明

加密安全网关使用说明 企业内的加密文件有时候需要上传到OA、PLM、SVN等系统中,希望OA等系统中保存的文件是明文的,从OA等系统中下载到本地为加密文件,并希望其它没有允许访问的计算机不可以访问OA等服务器,ViaControl安全网关功能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 ViaControl安全网关,可以实现启用安全通讯的加密客户端上传解密下载加密。未启用加密功能的客户端或者未启动安全通讯的加密客户端,不能访问受保护的OA等系统。 1网络架构 ViaControl安全网关功能的工作模式为:网桥模式。 企业内的网络常见的网络简易拓扑结构: ViaControl的安全网关控制模式: 使用网桥模式,可以对网络结构和配置不做任何修改,直接将安全网关控制设备串接进网络中需要进行控制的重要的服务器处,对通过其的网络通讯进行控制。

2 控制流程 当计算机或其他网络终端设备,访问受安全网关保护的服务器时,安全网关会判断访问请求是否属于安全通讯。当安装了客户端的计算机,使用已经启动安全通讯功能的授权软件访问时,就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而其他的计算机会被阻止访问服务器。 对于一些外来的或者特殊权限的计算机,也可以通过设置白名单允许未启用安全通讯的计算机访问服务器。 非法客户端 安全网关控制 器

3部署 3.1设备介绍 ViaControl网络控制设备(以下称控制器),分为三个型号: 2000: 3个千兆网卡,其中管理端口为ETH2; 3000: 4个千兆网卡,一组BYPASS(ETH0和ETH1),其中管理端口为ETH3; 4000: 4个千兆网卡,一组BYPASS(ETH0和ETH1),其中管理端口为ETH3; 说明管理端口的固定IP为190.190.190.190,初始配置时使用; BYPASS功能,可以在控制器断电或死机的情况下,将控制器所连接的两端 直接物理上导通,不影响网络的使用。 3.2部署方式 ViaControl网络控制器以桥接的方式串接入网络。控制器一般位于限制访问的计算机之前。 连接方法:使用设备的两个端口将其连入网络; 2000使用ETH0和ETH1;3000、4000使用ETH0、ETH1、ETH2中任两个;

rtmp流媒体协议

H5视频直播扫盲 1 H5到底能不能做视频直播 当然可以, H5火了这么久,涵盖了各个方面的技术。 对于视频录制,可以使用强大的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是一个支持网页浏览器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或视频对话的技术,缺点是只在PC的chrome上支持较好,移动端支持不太理想。 对于视频播放,可以使用HLS(HTTP Live Streaming)协议播放直播流,ios和android都天然支持这种协议,配置简单,直接使用video标签即可。 webRTC兼容性: video标签播放hls协议视频:

1 2 3 4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video. 2 到底什么是HLS协议 简单讲就是把整个流分成一个个小的,基于HTTP的文件来下载,每次只下载一些,前面提到了用于H5播放直播视频时引入的一个.m3u8的文件,这个文件就是基于HLS协议,存放视频流元数据的文件。 每一个.m3u8文件,分别对应若干个ts文件,这些ts文件才是真正存放视频的数据,m3u8文件只是存放了一些ts文件的配置信息和相关路径,当视频播放时,.m3u8是动态改变的,video标签会解析这个文件,并找到对应的ts文件来播放,所以一般为了加快速度,.m3u8放在web服务器上,ts文件放在cdn上。 .m3u8文件,其实就是以UTF-8编码的m3u文件,这个文件本身不能播放,只是存放了播放信息的文本文件: 1 2 3 4 5#EXTM3U m3u文件头 #EXT-X-MEDIA-SEQUENCE 第一个TS分片的序列号#EXT-X-TARGETDURATION 每个分片TS的最大的时长#EXT-X-ALLOW-CACHE是否允许cache #EXT-X-ENDLISTm3u8文件结束符

FE1-V35协议转换器使用说明书

前言 数据通信标准经协商一致、发表并为众人遵循。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确保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之间能实现通信。遗憾的是,各种通信网络如计算机通信网(LAN或W AN),传统电信网(PSTN)等,由于发展的时期及背景有所不同,再加上其它一些历史原因,很多时候为了实现同一目的却产生了众多不一的标准。例如:G703、V.35、X.21、V.36、RS-422和RS-530都用于高速通信而且在功能上差异甚微,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电气和物理特性。许多现存的标准妨碍直接通信,要求设备之间有一中介设备。我公司的协议转换系列产品是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这一系列中所包含的多种多样的转换器能通过在不同接口间提供转换来克服上述矛盾。根据应用需要,转换形式可包括下列的一种或多种:1.电气的- 转换信号电平;2.物理的- 提供不同型式的插头;3.功能的- 转换信号的功能;4.速率的- 从一种数据速率转换成另外一种。 1

目录 前言................................ 1目录................................. 2FE1/V.35转换器使用说明.................. 3一:功能............................ 3二:参数及指标...................... 3三:工作条件........................ 3四:操作手册........................ 41:前面板分布................... 4 指示灯...................... 4 按钮开关.................... 52:后面板分布................... 7 电源部分.................... 7 E1插座 ..................... 7 V.35数据口.................. 83:时钟及阻抗设置............... 9 4:时隙设置................... 12 5:安装步骤................... 14 6:故障诊断及排除............. 15 7:典型组网方案............... 16 2

FreescaleMPC5668G汽车网关解决方案

FreescaleMPC5668G汽车网关解决方案 汽车网关汽车网关汽车网关和车体控制模块和中央网关.本文介绍了MPC5668x主要特性,方框图以及MPC5668G评估板(EVB)主要特性和详细电路图.Electronic content in vehicles keeps increas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cluding consumer protocols making their way into the automotive market, keep these electronic components working together.The 32-bit Qorivva MPC5668G MCU, built on dual core Power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connects all the possibl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you can find in a car at one single point. The dual-core architecture provides the performance throughput needed to maintain real-time operation backed-up by a strong third-party ecosystem support.MPC5668x主要特性:• 32-bit CPU core complex (e200z650)– Compliant with Power Architecture embedded category– 32 KB unified cache with line locking and eight-entry store buffer16– Execution speed static to 116 MHz• 32-bit I/O processor (e200z0)– Execution speed static to 1/2 CPU core speed (58 MHz)• 2 MB on-chip flash– Supports read during program and erase operations, and multiple blocks allowing EEPROM emulation• 512 KB + 80 KB (592 KB) on-chip ECC SRAM (MPC5668G)• 128 KB on-chip ECC SRAM (MPC5668E)• 16-entry Memory Protection Unit (MPC5668E only)• Direct memory access controller– 16-channel on MPC5668G– 32-channel on MPC5668E• Fast ethernet controller– Supports 10-Mbps and 100-Mbps IEEE 802.3 MII, 10-Mbps 7-wire interface– IEEE 802.3 MAC (compliant with IEEE 802.3 1998 edition)• Media Local Bus (MLB) interface (MPC5668G only)– Supports 16 logical channels, max speed 1024 Fs• Interrupt controller (INTC) supports 316 external interrupt vectors (22 are reserved)• System clocks– Frequency-modulated phase-locked loop (FMPLL)– 4 – 40 MHz crystal oscillator (XTAL)– 32 kHz crystal oscillator (XTAL)– Dedicated 16 MHz and 128 kHz internal RC oscillators•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DC) module– 10-bit A/D resolution– 32 external channels– 36 internal channels (MPC5668G)– 64 internal channels (MPC5668E)• Cross-Triggering Unit (MPC5668E only)– Internal conversion triggering for ADC– Triggerable by internal timers or eMIOS200• Deserial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DSPI)– Four individual DSPI modules– Full duplex, synchronous transfers– Master or slave operation• Inter-IC communication (I2C) interface– Four individual I2C modules– Multi-master operation•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eSCI) module– Two-channel DMA interface– Configurable as LIN bus master• eMIOS200 timed input/output– 24 channels, 16-bit timers (MPC5668G)– 32 channels, 16-bit timers (MPC5668E)•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FlexCAN) module– Compliant with CA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ersion 2.0B active– 64 mailboxes, each configurable as transmit or receive• Dual-channel FlexRay controller– Full implementation of FlexRay Protocol Specification 2.1, RevA– 128 message buffers• JTAG controller (MPC5668G only)– Compliant with the IEEE 1149.1-2001• Nexus Development Interface (NDI)– Available in 256 MAPBGA package only– Compliant with IEEE-ISTO 5001-2003– Nexus class 3 development support on e200z650– Nexus class 2+ development support on e200z0• Internal voltage regulator allows operation from single3.3

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 篇一:以太网转4e1协议转换器说明书 以太网转4e1协议转换器说明书qs-Rj45-4e1接口转换器采用反向复用技术,将多条e1电路捆绑起来用于传输 10m/100m的以太网数据,实现了1-4路e1通道至以太网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此转换器能把e1通道收发的信号点对点传输到Rj45接口,实现e1信道与以太网的互连。与一般的远程网桥不同的是,此转换器支持1-4路e1信道的灵活配置,能自动检测e1的数量并选择可用的e1,并且允许e1电路之间存在一定的传输时延差。单路线路速率是 1968kbit/s,4路带宽可达7872kbit/s。设备在10/100mbps 全/半双工方式下使用时,可与以太网交换机或集线器相连,充分地利(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用电信网络中现有的大量 e1电路资源来扩展以太网的传输距离和应用范围,是以太网宽带接入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此产品可用于局域网互连、局端互连、视频点播、远程监控、交换机的e1接口插卡等各种领域。 关键特性:

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 实现以太网数据在1~4条e1电路中的透明传输; 以太网接口10m/100m,全/半双工完全自适应,支持Vlan 协议; 每路以太网口支持支持auto-mdix(交叉线和直连线自 适应); 可设置cRc告警门限自动对传输质量差的线路进行隔离,并且是单方向切断,当2m支路一个方向误码率超出门限时,只切断该方向,另一方向不受影响;即以太网传输的两个方向可以不对称; 实允许4路e1有10ms的传输时延差。当该差值超出允许的范围时,系统可以自动停止在时延过大的e1上发送数据; 真正实现snmp的网管功能; 提供2种环回功能:e1本端自环、e1向外环; 内置动态以太网mac地址列表(4096个),具有本地数据帧过滤功能; e1接口符合itu-tg.703、g.704和g.823,不支持信令时隙的使用; e1接口模块含有内置的时钟恢复电路和hdb3编解码电路; 设备工作中支持e1信道的热插拔,并自动检测有效的

RTSP协议学习笔记(学习流媒体的时候自己总结的)

RTSP协议学习笔记 目录 RTSP协议学习笔记 (1) 第一部分:RTSP协议 (2) 一、RTSP协议概述 (2) 二、RTSP协议与HTTP协议区别 (2) 三、RTSP重要术语 (3) 1.集合控制(Aggregate control ): (3) 2.实体(Entity): (3) 3.容器文件(Container file): (3) 4.RTSP会话(RTSP session ): (3) 四、RTSP请求消息 (3) 1.消息格式: (3) 五、RTSP回应消息 (4) 1.消息格式: (4) 六、RTSP 重要方法 (4) 1. OPTIONS: (4) 2. DESCRIBE: (5) 3. SETUP: (6) 4. PLAY: (7) 5. PAUSE: (8) 6. TEARDOWN: (8) 七、RTSP重要头字段参数 (9) 1.Accept: (9) 2.Bandwidth: (9) 3. CSeq: (9) 4. Rang: (9) 5.Session: (9) 6.Transport: (9) 八、简单的RTSP消息交互过程 (10) 1.第一步:查询服务器端可用方法 (10) 2.第二步:得到媒体描述信息 (10) 3.第三步:建立RTSP会话 (10) 4.第四步:请求开始传送数据 (10) 5.第五步:数据传送播放中 (10) 6.第六步:关闭会话,退出 (10) 第二部分:SDP协议 (11) 一、SDP协议概述 (11) 二、SDP格式 (11) 三、SDP示例 (12) 第三部分:MMS协议 (13) 一、MMS协议概述 (13)

协议转换器(DOC)

协议转换器目录 1. RC901-EE1 (2) 2.RC901-FE4E1 10/100M (3) 3. RC902-EE1 (4) 4.RC903-V35E1 V.35 (5) 5. RC903-V35FE1 V.35 (6) 6.RC904-V35E1 (7) 7.RC904-V35FE1 (8) 8.RC905-EE1 (9) 9.RC906-EE1 (10) 10.RC907-EV35 (11) 11.RC908-EV35 (12) 12.RC909-1E1 (13) 13.RC909-4E1 (14) 14. RC909-16E1 (15) 15. RC916-FXE1 (16)

1. RC901-EE1 RC系列接口转换器 RC901-EE1 以太网至单路E1接口转换器, 台式设备 产品概述 RC901-EE1系列台式10Base-T以太网转单路E1接口转换器是提供10Base-T以太网和E1接口转换的通信设备。RC901-EE1提供一个E1接口和一个以太网RJ45接口,提供E1线路2048K速率的传输 基本特性 ·丰富的告警信息,具有E1线路故障分析告警功能,可轻松判断故障点 ·智能自动复位系统,防死机,保障运营 ·提供E1线路单路的环回功能,维护方便 ·支持E1线路中断告警故障转移,上报交换机 ·内建64Mb超大缓存,缓解突发冲击 ·内置MAC地址列表,具有地址过滤功能,提高E1链路的效率 ·支持E1的75欧姆非平衡接口和120欧姆平衡接口可选 ·支持IEEE802.1q VLAN ·支持SPANNING TREE构造容错网络 ·支持CRC校验功能的使能 ·以太网接口10M工作速率固定、双工方式可选 ·紧凑的小机箱结构,物理尺寸为157×120×32mm ·交流220V/直流-48V可选,内置电源 ·设备功耗:3W E1接口指标 ·比特率:2048Kbps±50ppm ·码型:HDB3 ·输入阻抗:75Ω(非平衡BNC接口)或120Ω(平衡RJ-45接口) ·电气特性:符合ITU-T G.703建议 ·帧结构:符合ITU-T G.704建议(本设备不支持时隙分配) ·抖动:符合ITU-T G.823建议 以太网接口指标 ·符合IEEE 802.3协议标准,可设定全/半双工方式

流媒体传输协议及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1.1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1.1.1 MPEG4 MPEG全称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它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该专家组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编码标准化工作,原先他们打算开发MPEG1、MPEG2、MPEG3和MPEG4四个版本,以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 目前,MPEG1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VCD,而MPEG2标准则用于广播电视和DVD 等。MPEG3最初是为HDTV开发的编码和压缩标准,但由于MPEG2的出色性能表现, MPEG3只能是死于襁褓了。MPEG4于1999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它是一个适用于低传输速率应用的方案。与MPEG1和MPEG2相比,MPEG4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 MPEG1、MPEG2技术当初制定时,它们定位的标准均为高层媒体表示与结构,但随着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MPEG1、MPEG2技术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交互性及灵活性较低,压缩的多媒体文件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实现网络的实时传播。而MPEG4技术的标准是对运动图像中的内容进行编码,其具体的编码对象就是图像中的音频和视频,术语称为“AV对象”,而连续的AV对象组合在一起又可以形成AV场景。因此,MPEG4标准就是围绕着AV对象的编码、存储、传输和组合而制定的,高效率地编码、组织、存储、传输AV对象是MPEG4标准的基本内容。 在视频编码方面,MPEG4支持对自然和合成的视觉对象的编码。(合成的视觉对象包括2D、3D动画和人面部表情动画等)。在音频编码上,MPEG4可以在一组编码工具支持下,对语音、音乐等自然声音对象和具有回响、空间方位感的合成声音对象进行音频编码。 由于MPEG4只处理图像帧与帧之间有差异的元素,而舍弃相同的元素,因此大大减少了合成多媒体文件的体积。应用MPEG4技术的影音文件最显著特点就是压缩率高且成像清晰,一般来说,一小时的影像可以被压缩为350M左右的数据,而一部高

LTE网关使用说明

LTE网关使用说明 一、开机前的准备 机身侧面的按键说明: 1、WPS:WiFi保护设置,用于WIFI快速建立加密连接,不自动开启。 2、路由/调试模式按键:往上拨是路由模式,即可用有线和无线连接上网;往下拨是调 试模式,需要配合USB口进行调试。默认拨到路由模式。 3、电源开关 4、USB口:用于设备调试 5、外接天线接口:由于设备有内置天线,在覆盖范围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不外接天线。 6、直流电源插口 7、有线网口 1 2 2 2 3 2 4 5 2 6 2 7 2

机身背面的按键说明: 8、内部/外边天线开关:用来切换内置/外置天线,一般只需拨到inner(内部)即可。 9、USIM卡插槽 8 2 9 2 开机前只需插入USIM卡,把按键2拨到路由模式,把电源打开即可。 二、开机后一般配置 1、设备通电后,可以选择有线或者无线连接,在此以无线连接为例: 可以搜到类似以下的信号,开放模式,自动获取地址即可。

2、用浏览器进入设备的地址192.168.0.1进行一般的配置,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进去之后,采用默认配置即可。 如需改动无线设置,例如SSID、无线加密、无线模式、信道等,则进入“无线网络配置”→“基本配置”/“安全配置”进行设置即可。 3、查看联网状态 插入USIM卡后,设备会自动联网,可通过“联网状态”→“联网状态”查询当然的网络情况。

联网状态下的默认配置是3G和4G双模(LTE优先),也可以手动按需更改接入的模式。一般采用默认即可。接入前,请先确认现场是否有LTE信号,以及USIM卡的状态正常, 如能成功接入,LTE连接状态会是connected。这样用户端就可以接通外网上网。

万能协议转换器驱动驱动程序列表

D RIVER L IST FOR G3,D ATA S TATION P LUS AND M ODULAR C ONTROLLER Current as of April 2011 Ethernet Drivers ?: Port Forwarder ?: Raw TCP/IP Active ?: Raw TCP/IP Passive ?: Raw UDP/IP ?AC Tech: Simple Servo UDP ?Acromag: TCP/IP Master ?Adenus: Telnet Driver ?Allen-Bradley: DF1 Master ?Allen-Bradley: DF1 Master via PCCC/EIP ?Allen-Bradley: DF1 Slave ?Allen-Bradley: Encapsulated DF1 Master ?Allen-Bradley: Native Tag Addressing ?Allen-Bradley: Native Tags via L5K file ?Alstom: ALSPA TCP/IP Master via SRTP ?Alstom: GEM80 ESP TCP/IP Master ?BACnet: 802.3 Master ?BACnet: 802.3 Slave ?BACnet: UDP/IP Master ?BACnet: UDP/IP Slave ?Banner: PresencePLUS Data ?Banner: PresencePLUS Image* ?Beckhoff: ADS/AMS TCP ?Bristol Babcock BSAP: UDP Slave* ?Bristol Babcock BSAP: UDP ?CTI: 2500/2572 CAMP TCP/IP Master ?CTI: NITP TCP/IP Master ?EtherNet I/P: Slave Adapter ?EZ Automation: EZ TCP/IP Master ?Fatek: PLC ?Galil: TCP/IP Driver ?GE: TCP/IP Master via SRTP ?Honeywell: S9000 ?KEB: DIN66019II TCP/IP Master ?Maguire: MLAN TCP/IP ?Mitsubishi: A/Q/FX Series TCP/IP Master ?Mitsubishi: A/Q/FX Series UDP/IP Master ?Mitsubishi: FX2N Encapsulated TCP/IP Master ?Mitsubishi: Q Series TCP/IP Master ?Modbus: Device Gateway ?Modbus: Encapsulated Master ?Modbus: TCP/IP Master ?Modbus: TCP/IP Slave ?Omron: G9SP-Series via FINS ?Omron: Master via FINS ?Panasonic - Matsushita: FP Series - FP MEWTOCOL-COM TCP/IP Master ?Parker: Acroloop TCP/IP Master ?Parker: Compumotor 6K TCP/IP Master ?Phoenix Contact: nanoLC TCP ?PLC Direct Koyo: EBC UDP/IP Master ?PLC Direct Koyo: ECOM UDP/IP Master ?Schneider: PLC via Modbus TCP/IP ?Schneider - Telemecanique: TSX 57 TCP/IP Master* ?Siemens: S5 AS511 via TCP/IP Version 1.04 ?Siemens: S5 AS511 via TCP/IP Version 2.02 ?Siemens: S7 300/400 TCP/IP Master ?Siemens: S7 CP243 via ISO TCP/IP Master ?Siemens: TI 500 Series TCP/IP Master ?Toshiba: T2 PLC Master ?Toyoda: PUC TCP/IP ?Unitronics: PCOM ASCII TCP/IP Master ?Unitronics: PCOM Binary TCP/IP Master ?Yamaha: RCX Series TCP/IP Master ?Yaskawa: TCP/IP Master (Legacy Only) ?Yaskawa: TCP/IP Memobus Master ?Yaskawa: TCP/IP MP2000iec ?Yaskawa: TCP/IP Series 7 ?Yaskawa: TCP/IP Universal SMC Master ?Yokogawa: FA-M3 PLC TCP/IP Mas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