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老子孔子与百家争鸣(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

3.1.1 老子孔子与百家争鸣(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
3.1.1 老子孔子与百家争鸣(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⑴知道诸子百家,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⑵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⑶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⑷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在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前600~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是北纬30度上下,即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这段时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的文化传统。此时,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他们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对今天西方、印度、中国和伊斯兰文化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人教:政治,阶级,思想;岳麓:政治、经济、文化;人民:仅提到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没有具体内容;大象没讲。)

⑴经济因素: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⑵政治因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诸侯之间的争霸或兼并战争持续,社会动荡不安(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尚未确立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能够畅所欲言。

⑶文化因素: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平民也开始接受教育。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岳麓: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⑷阶级关系因素: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原来属于贵族最低层的“士”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⑸学术环境宽松: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⑹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理解水平的提升,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书写工具进步——毛笔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⑺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

2.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杂、名、纵横、兵、小说等十家。“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

3.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4.评价(意义):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影响。⑵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能够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⑶(岳麓)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⑴(岳麓)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55岁左右时仕途失意,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过屡遭冷遇。最后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创办私学,整理“六经”。

⑵思想主张:①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②以“礼”治国,强调等级和秩序。关于礼的做法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行为符合周礼),“尊尊亲亲”(卑贱者尊崇尊贵者,最重要的是尊君;子女孝顺父母,弟妹恭敬兄长),“正名”(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言行,使长幼有序)。③调整“礼”和“仁”方法:中庸。只有“礼”,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只有仁,会模糊上下尊卑。恰当地协调“礼”“仁”关系,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④以“德”治民(其实是“仁”的衍生)。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⑤教育思想: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⑥世界观:(人民)存疑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岳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⑦文化成就:编纂“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亡佚,故称“五经”),其言行被辑录成《论语》(述而不作)。

⑶影响:①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岳麓)。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持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2.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⑴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⑵思想: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思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孟子?离娄篇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③主张“性本善”。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④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⑶影响:孟子继承了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亚圣”。

(注: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而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点,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荀子(约前313~前238)

⑴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其学说反映在《荀子》一书中。韩非子和李斯是荀子的学生。

⑵思想:①政见: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②民本思想(人教):他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③认为人性本恶,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大象:持性恶论,主张王霸并用,提倡以仁义教化和刑法增强统治;德治和法制相结合是其思想特点。岳麓:人性本来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能够使人由恶变善)。(《荀子·性恶》:“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④朴素的唯物思想(天人关系):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⑤对“礼”的思想实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荀子提倡的“礼”不同于孔孟,而是主张靠行政强制使人“向善”。)

⑶影响:①荀子的思想取自百家(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岳麓),被视为儒家的异端。②但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③战国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

4.儒家思想的影响

⑴国内:①思想上,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持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②政治上,成为古代专制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于巩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③教育上,打破贵族对文化垄断,有利于教育普及民间,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保持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其教育思想主张影响至今。

⑵国际: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亚洲很多国家(日本、朝鲜、越南)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明清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从儒学中受到了启发、借鉴和鼓舞。当今,世界很多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⑶局限性:维护等级制度,“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等。

[备注1:儒家的民本思想:⑴孔子的民本思想:由“爱人”所推及的一系列思想体现了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注重、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孔子的民本思想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⑵孟子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度地剥削他们。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具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这对今天的促动民生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⑶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舟民水”思想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帝王所采纳,对古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动作用,同样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备注2:民主或民权是对王权的否定,而民本是对王权的补充。民主思想的主体是公民,国家权力属于国民全体;民本思想的是以君主为主体的,目的是“本固邦宁”。民主以法治为前提,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以人治为前提,最终成为服务于君主统治的工具。按照“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类的理念,“民”仅仅手段和工具,而非目的。民本思想与专制政体紧密联系,防碍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德意志启蒙思想家康德明确提出“人是目的,而非工具”,两者高下立判。]

三、其他主要学派

(人教、大象讲得极简单,岳麓讲得极详细。)

(一)道家

1.基本特征:以虚无和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方法(人民版)。

2.老子(生卒不详,约前571年左右~前471年)

⑴简介: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管理图书的官员)。他博学多才,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⑵思想:①核心思想是“道”,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岳麓)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②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持续转化,具有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③“无为”: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④小国寡民:因为看不到转化的条件,更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⑶影响: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长远影响。②局限:其辩证法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必然走向不可知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

(注: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于哲理思辨,有的倾向于实际功利。)

3.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⑴简介: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民权县)人。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曾

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⑵思想:①“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②“齐物”:(岳麓)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人教)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理应同等看待。(岳麓举“朝三暮四”的例子,说“如果人们不知道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就会想猴子一样,陷入莫名其妙的烦恼中。”)③“逍遥”:(岳麓)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人教)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点,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④(岳麓)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不公。⑤(岳麓)顺应自然: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所以,人必须顺应自然。⑥(大象)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⑶其文风对后世影响长远:《庄子》想象丰富,善于用寓言讲道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⑷(大象)他认为斗争毫无必要,只顺从命运、安于现状即可。这种消极和颓废的处世态度,既为统治者所用,也为士人在失意时自我安慰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法家

1.(岳麓)法家思想是由儒家和道家分化发展而来的。

2.集大成者:韩非子(约前280~前233)。

3.简介: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口吃,但善于写作。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之前的法家学说,集法家思想大成。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为所用,乃发愤著书立说。秦王嬴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韩非的思想被嬴政重视,但遭李斯、姚贾诬害,死于狱中。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4.思想:

⑴集权观:增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⑵改革观: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事异则备变”;守株待兔、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成语均表现了法家嘲笑墨守陈规,主张与时俱进的思想。)。

⑶政见:“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⑷法治观: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5.影响:⑴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⑵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西汉初年废除法家思想主要是吸取秦朝“尚法”导致“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⑶严刑峻法等主张,增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法家的“法治”思想其实是“刑治”,不同于当今世界的“法治”)。

[仅人民版还涉及到:⑴李悝在魏国(魏文侯)变法:①奖励耕战:推行“尽地力之教”,提升粮食产量,增加国家粮食收入,创立“平籴法”,进一步推行按军功授田宅制度;②严刑峻法: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③所著《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⑵商鞅在秦国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根据军功授爵;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奖励耕战;增强中央集权(新版删掉了:为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源,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重农抑商;实行编户制,互相连坐告奸;燔诗书,明法令,想做官就要学习律令,以吏为师。具体内容见选修一)⑶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重要特点:奖励耕战,

严刑峻法。]

(三)墨家

1.代表:墨子(约前468~前376)。

2.简介:墨翟,战国初年的鲁国人(其籍贯争议较大),墨家学派创始人。出身于下层“贱人”,少年时代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觉得儒家的礼过于烦扰,遂放弃儒学,自创墨家学派(墨家思想深受儒学影响,并沾染宋人质朴耿直、宗教性格的习气)。存世《墨子》一书。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民间团体(领袖称巨子,徒众称墨者,墨者对巨子必须绝对服从)。

3.思想:

⑴“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别的爱。(爱人如己PK推己及人。)

⑵“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

⑶“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⑷(岳麓)“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⑸节俭: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

⑹(人民)非命(否定天命)、非乐、尚同。

4.理解论和逻辑学(仅人民版涉及):⑴墨子认为理解以客观实践为来源。《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所谓“本之”,即以典籍记载的古代圣王的经验为依据(间接经验);所谓“原之”,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根据(直接经验)。所谓“用之”,即以政治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社会效果)。三表法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命题;但片面强调感觉经验,忽视理性理解的作用。⑵使用类比推理,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⑶其他:在力学、光学、声学等领域有所研究,在古代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物理学上提及小孔成像)。

4.(人民)特点: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墨家纪律严明。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理解论和逻辑学方面有重大贡献。

5.(人民)演变及湮灭:战国时曾为显学(非儒即墨);墨子死后,其部分弟子形成“墨辩”学派;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

6.(岳麓)立场:墨家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人教)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四)兵家(仅见岳麓版)

1.吴起

⑴既是法家,又是兵家,卫国人,著《吴子》一书。

⑵主张:国家与军人只有协调统一才能对外用兵;军队应“以治为胜”,“教械为先”;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

2.孙膑

⑴齐国人,主要受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思想,著《孙膑兵法》。

⑵主张: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作者注:儒学宗师孔子特别强调公信力,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兵不厌诈的诡道谋略给予正面肯定的是《韩非子》:“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孙子兵法》进一步概括总结了兵不厌诈的诡道谋略:“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在《孙子兵法》诞生前,“正而不诈”“成列而鼓”,是起码的作战规则。极端变态的诡道谋略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恰恰是常态社会中长期积累的公共信用,《孙子兵法》使中华民族失去了对游戏规则的尊重。)(五)附:其它各家

1.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消长配合阴阳,说明天道的演变与人事的兴衰;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理念及日后中国民间生活方式与信仰。(许倬云: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体系,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

2.纵横家:张仪、苏秦、范雎等;在列国纷争的时代以谋略游说天下。

3.农家: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是中国重农思想的典型。

4.名家:惠施、公孙龙;主张辨别名实同异的逻辑。

5.杂家:兼取各家学说而成,以《吕氏春秋》为代表。

6.小说家: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劝人为善。

(六)附: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选择:

1.在动荡的年代,法家思想有利于全国的大一统(法家主张“法治”,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用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

2.在大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萧条,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起到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汉、唐、宋立国之初的治国理念都不同水准地体现道家思想)。

3.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因而儒家思想得以确立(儒家主张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4.部分王朝的部分阶段,有的还体现了墨家节俭的思想。

5.隋唐及以后的科举制,体现了墨家的“尚贤”思想。

6.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即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各种思想主张的有机结合。

第二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打击(仅见人民版,人教版引言涉及)

1.原因:⑴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⑵为了增强专制统治,防止儒生、游士借古非今,扰乱民心,秦始皇增强思想控制。

2.内容:⑴焚书: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外,其他各国史书统统烧毁;除博士负责管理的文献以外,私藏《诗》、《书》及百家语者,均予烧毁;以古非今、私藏禁书者,诛灭家族。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焚烧之列。(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⑵坑儒:继焚书之后,秦始皇又坑杀了460多对自己不满的儒生,以警告天下文化人。

3.实质:是文化专制政策。

4.评价:⑴积极影响:在当时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增强思想控制,在一定水准上有利于维护统治(增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统一,防止旧势力复辟)。⑵消极影响:春秋末期以来蓬勃发展的自由思索受了致命的打击,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防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也所以进入低潮。

二、黄老之学(仅见岳麓版)

1.背景

⑴西汉建立之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⑵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等,“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朝走向法家对立面的道家,人教版举“曹随萧规”的例子作说明。)

⑶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适合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道家学说从战国中后期转向对法家“法”的吸收和对儒家“礼”的包容,把“法自然”转变为积极顺应规律的“循理而动”,把“无为”引向积极应世的“无为而治”。

2.黄老之学的思想内容

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因时制宜”,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的无为”。(道家的黄老学派主张“枉道以从势”,认为政治的尊卑秩序是绝对的,,否认儒家道统高于政统的观点,沾染浓厚的法家色彩。)

3.作用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第1课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形成,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和价值;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家的智慧并从中汲取营养;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的价值。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之处及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导入:山东一自古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分别指什么?或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称赞的是谁?学生答后总结: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知识。可以说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这对师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何重大影响呢? 教学过程 一、孔子及儒家思想(前551——前479年) (一)自主学习:山东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义之邦,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是儒家文化文化的发源地,做为山东人,你如何对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做一简介呢?请填写 孔子知识小档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材料二: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材料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与孟子并称为孔孟,孔子与孟子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两人的成就都非常高。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孟子并称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孟子两人在思想上的成就都极大,被后人尊称为孔孟。与此同时,他们两人还都是极为有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和孟子两人都以仁为主张,不同的是,孔子是春秋时期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人。历史上对于孔子和孟子两人的评价都极高,也因此才会有圣人、亚圣这些称呼的存在。两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着巨大成就,为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世人尊称为圣人,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对世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孔子主张“仁”和“礼”,推崇德治和礼治,提出天下大同的理想概念;提倡义高于利的利义观,以及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开办私学,广收学生,提倡学生没有等级之分,提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施展教育;主张要根据事实来探究历史;提倡感悟山水的自然游,并主张旅游要健康适度;孔子还提倡积极乐观、为人向善的人生观。 孟子与孔子同出儒家学派,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还被世人尊称为亚圣,与孔子一起被称为孔孟。在政治上,孟子提出把先王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标准,主张实行仁政,从这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孟子

的影响以及孟子对孔子的推崇;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这个概念,点出了国家中百姓的重要性;孟子还提出了人的本性一开始都是善良的哲学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典故也极为有名。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不远千里前往东周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与孔子两人秉烛夜谈一整夜。在此次问礼中,孔子主要询问了关于丧礼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子详细的解答。孔子问老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清楚宗庙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诸侯过世的时候需要请神主,这是礼制规定。孔子又问小孩子死后可以用寿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后不能葬在祖坟内,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还问在打仗期间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么办,是继续战事还是停战守孝,老子答按照礼制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是一定要服丧守孝的,期间还不能进行战事。这次问礼中,孔子收获匪浅。老子不仅解答了孔子关于礼那方面的问题,还带着孔子拜访了善于乐器的苌弘与观

辨析孔子与老子思想观念的差异

辨析孔子与老子思想观念的差异 孔子和老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论语》和《老子》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重视“仁”、强调“礼”,主张“中庸之道”;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主张“道法自然”,提倡自然之道,尊重自然,回到自然的状态,老子的思想中处处渗透着“自然主义”。 孔子和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正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期,垂死的奴隶主阶级日益腐朽,荒淫无耻,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政治日益腐败。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经济实力强大,开始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孔子和老子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社会的黑暗、战火的弥漫、失势奴隶主贵族的哀叹、广大人民痛苦的呻吟,都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深思,这一切,都成为他们政治思想产生的深厚土壤。在对社会黑暗现实冷静分析的基础上,他们都阐发了深邃、丰富的政治思想.虽然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而且生活的时代背景相似,但是由于思想核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下面将会更加详细地进行阐述。 一人生态度 老子和孔子都是生于乱世,因而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都十分不满。孔子和老子都是入世的,但在为人立身处世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 孔子立足于现实社会,把“仁”看作人生最高追求,同时又是处理人我关系、群己关系的基本原则。“仁”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爱人”。孔子由于历史的局限,是按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他竭力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有序的封建制度,孔子认为人一旦能够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只有行仁守礼,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老子立足于宇宙、自然,认为人生的总原理应该是顺其自然的,因而他提倡“无为”,摒弃“有为”。他认为“无为而无不为” ,反对政府及统治者的“有为”之政,对封建社会所认为的善之德目,如圣、智、仁、义、礼以及其他伦理道德规范,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老子认为人们是生而平等的,无贵贱之分,万物是自然生长的,每个人也应当能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而不受外界力量的阻碍。老子强调“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 孔子和老子在人生态度上相比,孔子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为人应该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严格按照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言行,提倡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要求人们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人格完善,实现拯救无道现实的理想。老子则表现出绝妙的人生智慧,他洞悉社会发展规律,并施之于人生,为人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个性,提供了无穷财富。同时两人又各有局限性,孔子重集体、社会利益则不免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老子重个性发展则不免淡化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二战争观念 老子和孔子都是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时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贤哲们虽然讨厌战争,但生活其中,为现实环境之所趋,莫不相继致力解决之道。有关战争和战争准备等军事问题是他们不得不涉及的话题。孔子和老子的传世著作或言论中谈及军事的话题很多,内容也很广泛。孔子和老子在战争观上有相同的观点: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却有明显的区别。 孔子十分强调军事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孔子看来.贤人教育人民多年才能作战,倘不教育人们,训练人民,一旦国家遇有战事,仓促把人们送往前线,那只能是白白送死。在治军问题上,孔子主张治军以礼。反对“不教而战”,除了“六艺”中的射、御等与军事相关的技术外,孔子更重视对军队的道德教育。因为,军队是培养勇士的地方,“勇”是士兵的基本品质之一,而一个人的勇敢源自于什么呢?孔子认为勇主要是来自于对“义”的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一课孔子和老子 课程标准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了解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变;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 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以及他们思想体系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方面,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 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1、图片和热点人物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注重运用史料教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仅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3、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4、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知道诚信、责任、道义、和爱心的缺失已渐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痛,一块心病,甚至一个危险的陷阱。在制约着我们的现在,在威胁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重新祭起祖国传统文化的法宝,在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里寻找灵感和启迪吧!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血管里流的是华族的血,让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一同拿起《论语》,拿起《孟子》,拿起《老子》《庄子》,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选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思想的方式吧! 朋友,让我们重新捧起经书吧!去亲近我们祖先的思想智慧,去寻找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去培养千万具有优秀民族精神的龙的传人,让他们能担负复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去振兴伟大的中华文明。先进的人们在行动,上海、北京等地已办起了读经班。欧洲文艺复兴曾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为西方文明找到一条发展的道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新-课-标-第-一-网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 作业 题目: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学号: 20121105635 姓名:胡玉霞 2014年 11 月 16 日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姓名:胡玉霞学号:20121105635 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一、摘要 孔子与老子在共同的时代和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反思“礼崩乐坏”和大道隐退之后的世道人心问题。总体而言,就不同之处来说,孔子强调礼治与德治,提倡仁礼并重,以维系社会,安定民生。孔子认为,在“礼崩乐坏”之后,需要人为地提倡、规定一定的道德规范。老子则认为应该遵循大道自然无为的原则,实行“无为而治”。而相同之处,为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他们都提出了优良的民本思想,譬如孔子的富民、平均主义思想,老子的均平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消极的地方,负面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最终都为后来极端专制的体制所利用,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克己复礼 不同点 (一)核心价值追求不同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是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他曾说:“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统治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并不否认刑政之于治理国家的有效性,但是,刑与政也只能使民众免于犯罪,并不能使社会大众的道德良善。所以他把道德的良善视为政治目的,而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主张“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善良最有效的途径。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的政治态度。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理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颁布制定以后,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其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二)政治哲学基础不同 孔子的哲学基础是“仁”和“礼”,即借助伦理道德与政治道德的规范,抑制或缓和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以求得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关于“仁”的概念,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爱,相互帮助。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二是“克己

孔子与老子

孔子与老子 一知识点 (一)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土地私有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 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力量。(二)孔子 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 己复礼” (1)“仁”。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当前建立和谐社会) (2)“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礼”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正名”——保守 (3)“仁”与“礼”的关系 “仁”——“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内在自觉自律 “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他律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4)孔子的哲学思想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5)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平等教育;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结合起来 当仁不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孔子的思想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老子的思想 1.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理念。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 2.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矛盾双方互相转化。 3.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以“无事取天下” 4.政治上保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与老子教案

《孔子与老子》教案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奥运会开幕式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对孔子、老子政治思想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 设问法、讨论法、创设情景启发法 四、教学用具 计算机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孔子三千弟子的图片,然后引用近代学者夏曾佑的一段话,他曾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讲授新课]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小档案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子诞辰五十五周年庆典、德国和韩国所立孔子的塑像、世界看孔子、当代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了解孔子的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认识这片金壁辉煌、

老子和孔子的比较

孔子与老子 说起孔子和老子,我就想到高中上课时历史老师讲的一个故事。话说那时候孔子一心想向老子学习,一次孔子去拜谒老子,询问老子近来修道进展如何?孔子正准备洗耳恭听,不想老子却张嘴大笑道:“你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的牙齿,他的七零八落,早已参差不全了。这时候,老子又伸出自己的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眼前灵光乍现,连夸老子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那么,老子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他张开嘴让孔子看他牙齿,意在告诉孔子: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孔子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这个思想在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也有体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河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前方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这不是和人的舌头一样的道理吗?其实,在听这个故事之前,我以为孔子和老子不会有什么交集的,因为他们一个是讲究入世的儒家,一个是讲究出世的道家,两者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阅读面的增广,再来看孔子和老子,发现他们除了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点外,还有着不少相同点。下面就来先讲讲他们之间的相同点。 1、人际关系 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上都反对纷争对抗,主张和谐共处。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仁”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孔子重积德,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最高的道德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在告诉人们要懂得和他人和谐相处,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儒家由爱自己家人出发到爱所有人的“仁者爱人”的理论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被视为人伦关系和谐有序的基本伦理规范。这些思想尽管带有等级森严的封建色彩,但却反映了古时候的人们追求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尊重他人的利益、价值、意志与愿望的人本主义精神。他的这种思想被现代人所推崇,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他的这种“仁”的思想。 老子同样这样认为,不仅人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也要讲究一种和谐。而他的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正如一句话说得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治国问题 老子和孔子都生活于中国历史上大动乱、大变革的春秋时代,他们面对的都是衰微的周王朝,并且统治秩序日益败坏,诸侯之间争战不休,统治者荒淫无道,对百姓横征暴敛,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这样同样的时代背景使拥有大智慧的他们产生了同一个治国思想,那就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对暴政,实现天下安治,这是他们的共同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孔子说过“学而优则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政,这是他积极入世的思想,要以天下为己任。对于如何安邦治国,如何为政,孔子有其独到的见解,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孔子认为消除动乱、实现安治最重要的是正名。在孔子看来,社会动乱无序,正是因为乱了名分,没了秩序,所以要“正名”,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只有先做到“修身”,才有可能使得国家安定,统治者更应如此。 老子和孔子一样怀有安邦治国的抱负。那么老子的思想不是“无为”吗?其实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毫无所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目的,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手段而已。虽然老子和孔子治国的方法不一样,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实现国家的安定统一,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不正是如此的没有纷扰的吗? 3、天人关系 孔子和老子都认为天人是一体的,人类来源于自然,又以自然为生存的依托,两者息息相关连,人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不可破坏天人的和谐。“天人合一”是儒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信念。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群生命体,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人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应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天、地、人一体化。要知道天地万物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若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所以我们对待天地万物应该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 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我们要懂得尊重自然。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阐述了这个观点。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教案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教学课题】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孔子的思想的各个方面,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本课的第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图片、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对孔子和老子思想进行评价。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体会道家的哲学思想,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岳麓版教材的体例,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已具备,这些为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深刻的体会。通过探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预习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探究题目,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南怀瑾在《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一文中有这样的话“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的创始人——孔子与老子。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展示图片(孔子图像、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曾修《诗》、《书》,

孔子与老子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孔子和老子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 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文字介绍相印证。 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二、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 (二)讲授新课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已经成为知者;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打破常规。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2、孔子的思想学说 1)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礼”即每人要”克己复礼“,言行要符合等级名分制度。提倡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秩序。 2)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用德教化,逐步改良政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客观存在,主张人应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4)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与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5)编订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书经》《礼》《易》和《春秋》 3、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2、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3、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牛素娴 孔子和老子,一儒家一道家,我国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对我们华夏民族精神文化影响可谓深远,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同时受到孔子和老子学说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学说思想互补的文化,如果说孔子的学说为阳,那么,老子的学说即为阴。阴阳相济,不可分离,孔子学说不同于老子学说,孔子学说又不能脱离老子学说。两者互成对比、陪衬,互为补充、支撑,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完整、动人、充实、神秘。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一为楚国人,一为鲁国人。孔子约比老小二十岁,公认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则是历史上的悬案。 一说,孔子与老子是师生关系。《庄子》中曾多出记载,孔子与老子就思想问题的问答。但有关学者分析,是庄子假借两位前贤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其实孔子与老子并非师生。但据《史记》和有关史料记载,孔子确实面对面地向老子求教。(《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问礼。史记记载: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对老子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此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中《知北游》、《天道》、《天运》等古籍中均记载有“孔子问礼于

老子”一事。老子告诫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儒家的后学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但记载也仅限于此。 一说两人为好友。理由是孔子看望老子,老子非常高兴,亲自乘牛去迎接,孔子见了老子,也送上大雁作为见面礼,若不要好,怎么会如此热情、亲密?个人认为理由不够充分,因为既是好友,交往必定有一定频率,也应该有更多的记载。但除此,再也找不到更多史料支撑。更多的还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至于为何要问,个人认为,并非二人是师友关系,而是因为老子在洛邑工作,担任周王室的礼仪典籍管理,孔要了解周礼,向老子询问是最好的选择,无论他是道家,抑或儒家,这叫为我所用。老子对周礼的了解丰于孔,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也不得不向老子询问。另:关于老子的时期,可参阅钱穆著《庄老通辨》,相当精辟;关于老对孔的不满,可阅读鲁迅《出关》,虽是小说,也有一定有价值。 所以,孔子与老子非师非友,顶多算是各持思想主张的人进行过学术交流,且两人观点有很大分歧,如: 孔子主张:“‘悠悠万事,克已复礼’。只有恢复了周礼,天下才能大治”这说明孔子竭力的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老子主张:废除周礼,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 孔子说:“礼失则昏,名失则愆。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和老子为政思想之比较

孔子和老子为政思想之比较 摘要:作为中国先贤的老子与孔子,两人在为政思想上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老子从“道法自然”中,得到了“无为而治”的为政之道;而孔子则从人伦礼乐出发,提出“礼治”与“德治”的为政思想。与此同时,两人的为政思想又有共同之处。本文就孔子和老子两人的为政思想,从对统治者自身要求的不同、对百姓的教化的不同以及两者的共同点,进行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仁;礼治;德治;无为而治 同样是生活在周朝末年这样一个“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年代,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圣贤在为政思想上却是截然不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主张积极“入世”,为政要“有为”,强调“礼治”和“德治”;而老子,这一道家的始祖,则是推崇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两种迥异的为政思想,在对君主本身的要求以及对百姓的教化等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体现。与此同时,老子和孔子为政思想又有相同之处。 一、在对君主要求的比较 孔子强调“礼治”与“德治”,这样的为政思想源于他对礼乐文明的维护,符合儒家思想“仁”的本质。周朝末年,诸侯称霸、问鼎中原,这是一个社会制度交替的时代:旧的奴隶制制度即将瓦解,新的封建制正呼之欲出。孔子一直在努力为恢复周朝制度,尤其是周礼而奋斗。在《论语》第三篇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觉得如果能够将周礼恢复,那么就能使天下安定,他曾说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孔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遵循礼仪制度,要以礼为政,不能像季氏一样逾越礼制,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此外,孔子要求君主要有德行,要做到“为政以德”,在社会中做出一个好的表率,即“政者正也”,这样才能“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论语》中,孔子就这样说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充分强调了君王自身德行端正的重要。孔子的德治,源于其爱民利民的仁义思想。孔子曾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仅以刑罚来治理国家,最多也只能达到“民免而无耻”的效果;而只有用道德来规范百姓,才能够“有耻且格”,达到民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天下大治的效果。孔子礼治、德治的为政思想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安稳与发展。 与孔子提倡的礼治、德治不同,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要求君主要遵循自然规则。这样的思想,源于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老子就有“无,名天地之始”的言论。可见在老子的观点中,“无”是世间万物的根源,是一种极其伟大、足以创生任何事物的力量。这样的“无”并非现在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没有”的意思。“无”的思想在为政上有所体现,也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理念。 所谓“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去做的意思,而是一种以“为无为”来达到“无不治”的伟大作为。正如老子自己在《道德经》中所论述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应该学习道的思想,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不可以肆意妄为。正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样最终才能达到“取天下常以无事”的效果。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汉朝初年就为统治者所推崇,汉高祖刘邦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就是典型代表。这样的政策,在汉初刚刚经历过大乱后的休养生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在对百姓教化的比较 从总体上来说,孔子认为对百姓教化最重要的是“仁”。在孔子的观点中,仁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很多人知道,《弟子规》中前几句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出自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外,孔子还曾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说明要做学问,必须得首先做到仁德,否则的话就算将学问学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既是朋友,又是师生关系,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孔子与老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走到东周时去拜访老子,老子喜欢清静,面对一群“远来之客”,有点不知所措,但他没有怠慢,立即走出门外,向这群人问道:“各位,有何事指教?” 站在首列的孔子见到门前的老者清雅脱俗,知道这个老者就是老子,于是上前恭敬地请求赐教。 老子最烦繁文缛节,所以对孔子笑了一声,答道:“先生说重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导您的。不过您如果是不嫌在下舍里简陋,倒是可以闲聊切磋一番,以消遣时日。” 孔子一贯是比较拘谨的,看到老子的洒脱,他非常向往,不过依旧还是按捺住了心底的想法,以礼行事。虽然老子的态度非常谦和,但孔子仍然是依照着礼仪行事,点点举动都不敢逾矩,所以显得十分拘束。两人在屋中谈了一阵,老子便觉得孔子太过严肃,十分无味,于是就对孔子问道:“您千里而来,想要向我讨教所谓的&squo;礼’,是吧?那么我请问您,您所说的&squo;礼’,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 孔子一愣,随即回答:“大抵是先圣周公&squo;制礼作乐 ’而来。

之后二人聊了一些看法,老子对于孔子的古板实在是不敢苟同,两个人的谈话也颇为尴尬,后面也就没有再继续聊下去。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 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 据史记载,孑L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游历各国。老子子到了鲁国,为友人操办丧事,因为日食而停止送葬的队伍,孔子认为不妥,而老子认为送死者上路,该趁着天明。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鲁昭公十二年老子官复原职,孔子的学识也大有长进,但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仍不够丰富,因此决定向老子学习周礼。 前期的问礼,孔子都处在一种学习的心态,此时的孔子,人生经验尚不丰富,思想也没成熟,直到第三次问礼。 第三次问礼,老子已经告老还乡,此时孔子四十岁。孔子想把书籍典册藏于周王室,因此想拜托老子,老子拒绝了。老子认为所有大爱仁义,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自私。此时,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第四次问礼,孔子已经五十岁。老子的思想已经超脱世间的束缚,而孔子依旧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奔波。老子认为,强求这个世界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运行或者改变,不如出世,看着这个世界改变,自己

高中历史必修三《孔子与老子》教学实录

第1课孔子与老子 【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山东曲阜孔庙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进入学习氛围。教师: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 【教学过程】 一、孔子及其思想 1、孔子的生平和活动 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教师:大家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孔庙大成殿里,孔子的塑像被当作神一般供奉着。大成殿前的杏坛,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它记刻着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功劳。孔庙周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牌坊彰显着一位圣人的业绩。看看孔林中的孔子墓,墓碑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学生回答:《论语》 教师: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摘录了解孔子的思想。 2、孔子的思想 ⑴思想核心:“仁”和“礼” 出示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解读《论语》中的仁、礼、鬼神观。 材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提问:从材料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学生回答:仁,指仁爱,仁者爱人。 教师提问:怎样“爱人”? 学生回答: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 教师出示材料: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教师提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

孔子与老子的区别

孔子与老子的区别 孔子,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其言行和语录记录下来整理成《论语》。 老子,又名老聃,李耳,春秋时期人,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光招学生,把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著名的言论有“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对人对物提高自我修养方面的名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子的思想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老子》中包含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均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著名的言论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善若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外以济民,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保守。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出世倾向。 孔子的思想注重人的积极性,老子的思想注重生命内在底蕴的积累培育,儒家强调有为,道家强调无为。儒家学说重在强调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道家注重个人修养。 孔子思想追求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和而不同,因而有“儒风”“儒士”“儒臣”“儒将”,道家追求温文尔雅,内敛不露,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从容沉淀。儒家认为天人是一体的,人类来源于自然,人类应当爱护自然环境。 孔子思想主要用于待人,处世,而道家主要用于修身养性,孔子讲有为,讲爱人,讲入世,老子讲无为,无欲,出世。 孔子与老子也有相似的地方,都认为人性本善,都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治国思想,都有“民本”思想。但是,老子讲“失道而后得,失德而后仁”,其中的得可以理解为天道,孔子讲的“德”和“仁”可以理解为人道。孔子宣传“仁”的思想,君为轻民为贵,老子宣传宁静无为的思想。 孔子与老子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思想有共同点也有很大的不同,但都对我国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