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2.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3.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4.幼儿的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把重点放在()的形式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5.下列不属于智育内容的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求职兴趣

C.良好的学习习惯

D.爱祖国的情感

6.( )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之一。

A.科学的幼儿体育活动

B.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C.教师的示范作用

D.开展和体育相关的游戏

7.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二、名词解释

1.幼儿体育

2.幼儿智育

3.幼儿德育

4.幼儿美育

5.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三、判断题

1.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2.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通过平常的艺术活动。

3.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

4.幼儿园体育必须以全面、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5.为了让幼儿在艺术方面有所特长,可以暂时放松智育方面发展的需要。

四、简答题

1.简要叙述在实施体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实施幼儿智育过程中可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3.幼儿德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4.简要叙述幼儿美育的基本内容。

5.简述体、智、德、美的意义。

6.简述幼儿体育的内容。

7.幼儿智育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8.幼儿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9.实施幼儿美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0.如何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五、论述题

1.试述幼儿教育中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相互关系。

2.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

3.如何正确做好幼儿教育阶段美的启蒙教育?

4.如何注重体能方面的启蒙教育?

5.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教育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

在伦敦举行的2000年父母和子女会议上,英国“0至3岁”公司总裁马修·梅尔梅德说,很多父母热衷于让幼儿玩大量的益智玩具,安排幼儿进行各种“开发智力”的活动,希望借此提高孩子的语言、认知等能力。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这样,孩子长大后容易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竞争力弱,不善于为人处事。

请谈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总有重智育轻体育、重知识轻道德的表现,其原因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B.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2.B.幼儿智育包括促进智力发展、学习粗浅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3.C.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

4.C.在幼儿发展阶段,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等发展都相对较慢。

5.D.爱祖国的情感属于德育的内容而不是智育的内容。

6.A.幼儿体育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7.B.幼儿美育不是专业的学习,而是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

1.幼儿体育: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幼儿智育:是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3.幼儿德育:是年轻一代德育的最初阶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为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打下最初的基础。

4.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5.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三、判断题

1.×。智育不仅要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还要培养儿童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2.×。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日常生活。

3.√。

4.√。

5.×。幼儿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发展,各个方面不可偏废。

四、简答题

1.实施体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是体质的增强。影响幼儿体质强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科学的适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之一。幼儿园体育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全面地、综合地为幼儿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创造条件。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体育活动的功能必须通过幼儿自身的积极参加才可能实现,体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于幼儿对体育活动是否喜欢、是否投入。因此,实施体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态度。另外,体育活动的难度、趣味性以及活动的设备、条件等也是教师要特别关注的。

(3)专门的体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相结合。专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因此,要实现体育的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体育。

(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

2.实施智育的途径有: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幼儿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的游戏、实物操作活动等,是幼儿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幼儿不断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知识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解放幼儿的双手,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从事不同水平的游戏和操作活动,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直接知识,促进智力发展。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幼儿才能够自由思考、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自由地想像和创造,才能自己选择、自己探索,智力才能得到发展。、在一个压抑的环境里,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活动,他们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丧失自信心,懒于思考,变得唯唯诺诺,不可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重视建立和幼儿的良好关系,鼓励幼儿主动地和环境相互作用,允许幼儿犯错误,尊重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创造,让幼儿有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3.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帮助幼儿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和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社会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人的道德行为、人际关系方面的要求。

(2)发展幼儿的个性。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良好的性格、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这些个性品质对使幼儿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有重大意义。

4.幼儿美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审美情感、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和创造。

(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只要给幼儿提供美的事物,让他们能够理解美的形式所包含的美的意义,就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能让他们从直觉开始,产生最初的审美情感,并将此情感一直贯穿于他们整个的审美活动过程中。

(2)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培育幼儿的审美感知就是积极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现实生活和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美,使其感知活动对美变得敏感起来,能在平常的事物中、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想像和创造。幼儿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在情感的驱动下,会产生表现美的欲望和行动,幼儿表现美的核心是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即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带着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对美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想法。

5.体、智、德、美四育的意义:

(1)体育。体育是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对幼儿实施体育,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体育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体育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幼儿体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2)智育。幼儿期是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智育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智育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幼儿对知识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启迪幼儿的智慧,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学习,学会认知,为其今后不断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打好基础。智育还能为社会培养人才打下基础。

(3)德育。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对幼儿实施德育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美育。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美育是培养人精神面貌总体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和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的,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6.幼儿体育的内容包括: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保证幼儿的健康,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制定、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卫生保健制度;积极锻炼幼儿的身体;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主要指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攀登等。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是使幼儿的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可以通过体育游戏、体操、户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等来完成。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反复训练、培养来形成的。合理严格的作息制度、成人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环境因素的良好影响和示范等,都是基本的、重要的条件。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幼儿好奇好动、对生活中的危险缺乏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特点,应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从生活中常见的、和幼儿关系密切的安全知识人手来进行教育。

7.幼儿智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处理好智力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知识和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和技能必备的条件。知识的贫乏和浅薄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着掌握知识的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在智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认清知识和智力的关系,应将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高度统一。否则,若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将阻碍幼儿的智力发展;若离开了知识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将成为空中楼阁。

(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和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二者都处在最佳状态,幼儿的智力活动才能取得成功。教师可以从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人手,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品质。

(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如果幼儿的知识是零散的、杂乱的、琐碎的,那么,幼儿很难凭借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些知识对幼儿思维的发展也没有多大意义。也就是说,幼儿智力发展的重大进展不是取决于个别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看这些个别知识能否结合成一个反映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规律或联系的“结构”。重视幼儿知识的结构化,能扩大幼儿的知识容量,能促进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将获得的新知识迅速归人自己已有的结构中,使新旧知识结合成更大更好的知识结构,大大提高认识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8.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包括日常生活、专门的德育活动和游戏。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行为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幼儿德育应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年龄班德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分组、个别进行;活动内容应以幼儿熟悉的现象或他们生活中的事例为主;多采用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活动时间长短依内容而定,可以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活动应当尽可能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由于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中反映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人们道德、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情感等,所以,教师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

9.实施幼儿美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幼儿美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幼儿美育的目的是培养每一个幼儿美的情感、美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而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不是为了培养极少数艺术小天才。当然,由于幼儿在艺术天赋上的个别差异,有的幼儿的某些艺术潜能需要早期培养,但这不应当以牺牲其他幼儿应有的发展为代价。应当针对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

(2)重视通过美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幼儿美育应当着眼于引导幼儿人格向积极方面发展,特别是幼儿情感的发展,这本来也是美育最重要的一种价值。但是长期以来,美育受重理智、轻情感的倾向影响,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偏向。

(3)重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美育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像和创造,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的主动性是美育的重要目标。为此,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必须克服过分强调表现技能、技巧的偏向,因为这种偏向把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一种机械训练,这对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是不适宜的,其后果常常是使幼儿失去自信心、产生无能感,害怕或者讨厌艺术活动,或只学会机械地服从或模仿成人,这就完全背离了幼儿美育的宗旨;在教师的指导方法上,必须注意启发式而非命令式,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

10.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1)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自身应有的需要和权利。1998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公约指出生存和发展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第六条也体现了对幼儿发展权利和保护的重视。

(2)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幼儿体、智、德、美等几大方面都发展。由于体、智、德、美这几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课程要能推动幼儿在这几方面的均衡发展,要进行整体设计。

(3)幼儿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应是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幼儿的发展除了身体、认知、语言的发展,还应有社会性、情感、交往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4)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5)幼儿全面发展应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设计的活动应符合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充分地活动、主动地活动,力求使幼儿的活动性贯穿于活动发起、进行和结束的全过程中,使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且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6)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和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紧密关联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时代的召唤和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幼儿教育应顺应社会的需要,在幼儿教育现有目标基础上,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五、论述题

1.首先,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的作用。

(1)体育是为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智育旨在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德育是培养儿童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4)美育则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其次,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1)体育对德、智、美几方面发展起着物质保证的作用。

(2)知识和智力为进行德育、体育、美育提供了认识基础。

(3)德育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体育、智育任务的实现。

(4)美育又是德育和智育的催化剂。

2.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是:

(1)培养全面素质。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来看,其目标从以往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告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使幼儿从小学会和自己的过去竞争、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具备和他人竞争的能力和心理素质。21世纪的我国,市场经济将更加发达,随之社会将进一步表现出竞争性、开放性、创造性、变化性和冒险性等特征,为了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在现有的幼儿教育目标中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重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不怕吃苦、不迷信权威、勇敢追求和冒险的品格。

(3)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鼓励幼儿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促进变化,为幼儿适应未来变化万千的社会打下基础。

(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未来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资本、智能为财富,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学会学习和不断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时代精神。幼儿成长和进入未来的信息化时代,唯一的通行证就是学会学习,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这种能力和精神要从幼儿开始培养。

3.美的启蒙教育包括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其中,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是基础,是优先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发展表现美的能力,二者之间的顺序不能颠倒。表现美的方法很多,绘画、音乐(唱歌或器乐)、舞蹈、手工、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来表现美。我国幼儿园开展特色教育,而主要内容就是侧重对幼儿表现美的能力的培

养,钢琴班、小提琴班、绘画班、舞蹈班、美工班等特长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家长也是热烈响应、推波助澜,以致有的孩子同时要上三四个特长班,失去了游戏或自由时间,使特长教育也变成了技能训练,完全背离了良好的初衷。其实,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在儿童还不具备欣赏美的能力时就开始培养其表现美的技能,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式行为。

4.儿童体能按其特点又可分为小肌肉运动的发展潜能和大肌肉运动的潜能。

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身体进一步协调和完善。它使粗细运作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使儿童的动作更加敏捷、灵活和自由。儿童在进行精细的活动中,需要视、听、触等多方面感觉信息的综合,这就调动了眼、耳、鼻、舌、皮肤各种感觉器官,大脑以及身体器官的机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协调。

大肌肉动作包括爬、走、跑、跳、抬头、抛、接、踢等动作。这些动作是由肌肉、骨骼组成的随意动作,而且还常常伴有强有力的大肌肉能力的发展,是儿童形成良好心理的重要途径。

大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随着儿童各种动作的不断发展,他们的视野也在不断扩大,从熟悉的人、物、事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来认识周围的一切。

大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在儿童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们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

动作技能的发展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有着全面、深刻的影响。

由于体能的特殊性,所以,在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使儿童从小就对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想得到健康就是利用各种形式来发展自己的体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体格发育正常、形态端正无异常、体能正常无障碍、活泼愉快、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不易疲劳的人。

5.正确处理全面发展教育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1)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它是指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所有方面;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等于对全体儿童进行同一标准的教育。

(2)由于每一个幼儿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身心特征方面,皆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育要根据幼儿个人潜能和特性,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

(3)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目标,因材施教则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

六、案例分析

这种现象有存在有着诸多原因。

(1)长期文化传统的影响。作为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较为重视给予儿童足够的文化知识,至于其他方面则可忽视。

(2)家长的功利需要。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目前,在我国城镇家庭中独生子女约占90%以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十分普遍。许多家长过早地为孩子选择职业定向,学习一技之长,希望孩子能够在人才竞争中取胜。而作为幼儿教育目标当中一些基本的内涵则被忽视和削弱了,如幼儿的人格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素质的提高等。

(3)应试教育的压力。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当中,而这种竞争也已经广泛深入地影响到幼儿教育阶段。在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等,无不反映出应试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影响。正因为上述原因,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干扰和影响了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贯彻实施。

幼儿体、智、德、美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特色园”、“兴趣班”的做法常常只注重幼儿的某一方面发展,盲目攀比,拔苗助长,如果利用不好会压制幼儿的正常发展,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最终造成幼儿思维、个性发展的扭曲,和人们愿望适得其反。

教育学测试题(答案)

2016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 一、单选题(四个选项中仅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六艺”中的“礼”为(D)。 A、艺术教育 B、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2.“有的儿童在较早年龄阶段在身体的某些方面就达到较高水平,而在身体的有些方面则落后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的(D)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不均衡性 3.按照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我们可以将教育目的的层级结构排列为(C)。 A、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 C、课程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的 D、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4.在课程编制的泰勒模式中,(A)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步。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活动 C、组织学习活动 D、评价学习结果 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B)。 A、任务较简单 B、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知识 C、教学进度快 D、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错误 6.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8.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P137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9.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C)。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10.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最为适宜。 A、5—8人 B、10—15人 C、越少越好 D、越多越好 11.我国古代“明人伦”的思想是一种(A)。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1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13.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B)原则决定的。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C、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5.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17.下面所列举的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D)。 A、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环境教育课程 D、中学数学课程 18.以下不属于学前教育任务的是(B)。 A、帮助幼儿掌握语言工具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器具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___两大类. 4.___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而系统科学理论是它的方法论基础. 7.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_____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教学论. 8.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_____,动作技能,态度. 9.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____. 10.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___mm. 11.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2.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3.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___过程.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___和_____工作. 15.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6.教学设计以___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7.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和_____组成. 18.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____、__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9.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 A.教育传播模式 B.教育传播媒体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环境 2.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 B.教学理论 C.传播理论 D.系统科学 3.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的促进下兴起的. 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 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 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 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 4.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A.教育传播媒体 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系统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C.职业型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B.培养能力 5.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6.中国高等学校实( C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A.大众化发展 8.(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C.培养专门人才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教学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四、简述题(每题8分,18选4。) 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 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研究职能)(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针对社会) 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 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 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 AB卷 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A卷 单项选择题 1.我国考试制度的建立始于()。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2.欧美教育史称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 A.雅典大学 B.赫克迈大学 C.阿资哈尔大学 D.萨莱诺大学3.大学的交流功能包括自由的学术氛围,校园的开放化,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还有()。 A.民族化 B.地域化C.国际化 D.时代化 4.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 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高校独立发展型 5.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6.“真理就是有用”是哪种人生价值观的观点()。 A.享乐主义 B.存在主义 C.权力意志主义 D.实用主义7.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形成合力,是指()。 A.层次性原则 B.情理相融原则 C.教管结合原则D.整体性原则8.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 A.学科的发展潜力 B.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 C.学科发展布局的整体性 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9.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0.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A.在校大学生 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 C.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结合 D.全校师生员工 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英国发动了新大学运动,其特点包含()。 A.打破宗教信仰限制B.重视技术教育 C.政府加强集权管理D.推行男、女同校E.提倡多元捐资办学 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标志是()。 A.办学主体多样化 B.办学形式多样化C.教育目标多样化 D.管理体制多样化E.教学内容多样化 3.从价值观考察的教育本质论包括()。 A.个人本位 B.经济本位C.社会本位D.文化本位 E.知识本位4.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多样角色包括()。 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示范者 D.管理者 E.研究者5.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指()。 A.职务结构 B.学历结构 C.性别结构D.专业结构 E.年龄结构6.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是()。 A.人本性 B.理想性C.层次性 D.开放性 E.传统性7.德育工作中的消极观点有()。 A.务虚论 B.从属论 C.法德论 D.智德论 E.抵消论8.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有()。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得直接与首要目标就是( A ) A、影响人得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得素质 D、促进人类与谐 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得著作( D )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得出发点就是( D )。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4、在一定得前提下,对个体得发展中起着相对得主导作用得就是( A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得前提就是( A )。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得问题就是关于( D)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7、为实现一定时期得教育目得而规定得教育工作得总方向就是( A )。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8、雅典教育中“缪司”就是指( C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与美育 D、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强大动力就是( B )。 A、教育需要 B、教育理论得创新 C、学校发展 D、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得主要实施者就是(B )。 A、领导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得开始得文件就是( D )。 A、《关于教师地位得建议》 B、《国家为21世纪得教师作准备》 C、《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D、《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得核心就是( 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就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得理论体系得构建者就是( 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得实质就是( 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教学方法概念得基点就是( A)。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得教学方法就是( 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得核心应该就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得核心就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学前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湛江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学前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A)( A.《母育学校》 B.《世界图解》 C.《爱弥儿》 D.《教育漫话》 2、(A)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A.福禄培尔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奇3、(C)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在全部课程中占有突出地位 A.日常生活练习 C.感官教育 4、提出“活教育”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C.陶行知 5、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的特性(D)( A.幼儿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完整个体C.幼儿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B.健康教育 D.劳动教育 B.卢梭 D.陈鹤琴 B.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D.幼儿的发展必须听从成人的安排

6、师幼互动的首要特征是( A )。 A. 教育性 B. 平等性 C.差异性 D.情感性 7、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 (B ) 。 A. 上课 B. 游戏 C.作业 D.户外活动 8、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 A ) A. 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B. 开发智力 C. 培养创造力 D.发展幼儿情商 9、下面哪一部(A )是卢梭的著作。 A. 《爱弥儿》 B. 《林哈德和葛笃 德》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10、“儿童中心说”是(B )提出来的。 A. 蒙特梭利 B. 杜威 C. 卢梭 D.洛克 11、下面那个不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D )。 A. 基础性 B. 生活性 C.游戏性 D.安全性 12、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是( A )。 A. 童趣性 B. 动态性 C.育人性 D.创造性 13、幼儿体育的内容不包括( D )。 14、学前阶段美育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A. 美学的知识 C.表现美的技能 1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不包括( D )。 A.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B.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于安全教育 C.幼儿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治疗法 D.文明习惯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 B. 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D. 审美动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二) 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C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D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B)。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B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p; C.怀特海p;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C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的区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目标系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老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的个体能力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有些学生在学校受到挫折,回到家里向日葵家人出气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学生心理障碍中 的一种攻击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新教育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心智技能行为可分为专门的心智技能和一般的心智技能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座谈又称团体访谈,它是对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就某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参考借鉴)

精品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 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 D)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C )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 20 年代 D .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D )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B)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C)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B .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 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D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 20 世纪 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A ) A . 80 年 B .70 年 C . 60 年 D .50 年 10 .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4)

2011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来源:测试大【关注测试大,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 2010年12月8日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和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和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组成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9)教学提纲

2012年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七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思想就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______、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三个方面,其核心集中表现在______的问题上。 答案: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 2、终身教育是一种始于本世纪______年代,流行于______年代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答案:2060 3、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是______,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______。 答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 4、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______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______。 答案:各种活动学科 5、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______为主,______相结合,是教学的客观规律。 答案:间接(书本)知识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 6、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______”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和______的学习观。 答案: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学习 7、一堂好课的标准有:______、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______ 。 答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结构紧凑 8、活动课程的特点有______、广泛性、______和灵活性。答案:主体性实践性 9、______、______ 、灵活性、自主性是社会教育的特点。答案:自愿性广泛性 10、快乐教育又称______,主要是一种教育观念、______。答案:畅快教育教育思想 二、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A、教育自身 B、教育评价 C、教育实践 D、培养的人才质量答案:C 2、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教育要素【C】 A.教师 B.学习者 C.教育形式 D.教育影响 2.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B】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区教育D.网络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C】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 4.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癸丑学制 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 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A】 A.西欧国家B.美国C.前苏联D.中国 7.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是【A】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8.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实践活动法 9.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B】 A.个性化功能B.社会化功能C.选择功能D.保护功能 10.在教学测评领域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的作品和参加活动的材料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合理地分析,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是A.成长记录袋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调查法1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哪本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C】《大教学论》B.《教育学讲授纲要》 C.《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 12.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重要主张的学派是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3.以下的哪个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A.教育理论B.教育媒介C.教学内容D.教育目的 14.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社会环境B遗传C学校教育D个体活动 1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 1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A.西欧国家B.美国C.前苏联D.中国 17.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阶段,而是涵盖人的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终身教育B.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普通教育 18.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户外教育、健康教育等,从课程的表现形式上属于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 19.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实践活动法 20.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3.近三年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B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C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 中的( C ) 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 ) 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A )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C )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 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D )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D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 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C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都是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A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