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

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
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

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

112F B .34F C .4

3

F D .12F 2.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

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

10m/s )

A B m

C .

1

m 2

D .4 3.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km ,质量

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

22M c R G

=(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A .8

2

10m/s B .10

2

10m/s C .12

2

10m/s D .14

2

10m/s

4.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x v 、竖直分量大小y v 与时间t 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5.在如图所师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电容器的电容为C 。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U 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 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A .电源的电动势E 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

B .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

C .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

D .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

端的交变电压为100

V u t π= 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 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Hz B .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C .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7.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时速度大小为2

2m/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5m/s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8.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x 轴上两点B 、C

点电场强度在x 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Bx E 、Cx E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Bx E 的大小大于Cx E 的大小

B .Bx E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

C .电荷在O 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 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 .负电荷沿x 轴从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9.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

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当A 、

B 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 .当A 、B 加速度相等时,A 、B 的速度差最大

C .当A 、B 的速度相等时,A 的速度达到最大

D .当A 、B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

10.(8分)有一根圆台状均匀质合金棒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猜测其电阻的大小与该合金棒的电阻率ρ、长度L 和两底面直径d 、D 有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游标卡尺测量合金棒的两底面直径d 、D 和长度L 。图乙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20个等分刻度)的读书L=________cm.

(2)测量该合金棒电阻的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相关器材的参数已在图中标出)。该合金棒

的电阻约为几个欧姆。图中有一处连接不当的导线是__________.(用标注在导线旁的数字表示)

(3)改正电路后,通过实验测得合金棒的电阻R=6.72Ω.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为ρ、长为L 、直径分别为d 和D 的圆柱状合金棒的电阻分别为

R d =13.3Ω、R D =3.38Ω.他发现:在误

差允许范围内,电阻R 满足R 2

=R d ·R D ,

由此推断该圆台状合金棒的电阻R=_______.(用ρ、L 、d 、D 表述)

11.(10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袋如图乙所示。计时器大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 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 的关系图像.

(3)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个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12分)

(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 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的功,同时吸收了0.3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J

m,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3

A23-1

?,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

210m

?,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10

N=6.0210mol

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以为有效数字)

B.(选修模块3—4)(12分)

(1)如图甲所示,强强乘电梯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0.4c (B)0.5c (C) 0.9c (D)1.0c

(2)在0t =时刻,质点A 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

象如

图乙所示。

质点A 振动的周期是租 ▲ s ;8t s =时,质点A 的运动沿y 轴的 ▲ 方向(填“正”或“负”);质点B 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与A 相距16m ,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 ,在9t s =时,质点B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cm

(3)图丙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立方运动馆的景象呈限在半径11r cm =的圆型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10l cm =,若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

3

n =,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h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 .(选修模块3—5)(12分)

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例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1

1H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1

1H 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1

0n )和正电子(0

1e +),即

中微子+1

1H →1

0n +0

1e +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

变为两个光子(γ),即01e

++0

1

e

-

→2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 =2㎏,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

升力F =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

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 = 8 s 时到达高度H = 64 m。求飞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 = 6 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宽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14.(16分)1932年,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出了回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

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

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磁

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

直。A处粒子源产生的粒子,质量

为m、电荷量为+q ,在加速器中被

加速,加速电压为U。加速过程中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

(1)求粒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

(2)求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 ;

(3)实际使用中,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都有最大值的限制。若某一加速器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的最大值分别为B m、f m,试讨论粒子能获得的最

大动能E㎞。

15.(16分)如图所示,两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安装在一光滑绝缘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

足够长且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平面的倾角为α,条形匀强磁场的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长度为2d的绝缘杆将导体棒和正方形的单匝线框连接在一起组成“”型装置,总质量为m,置于导轨上。导体棒中通以大小恒为I的电流(由外接恒流源产生,图中未画出)。线框的边长为d(d < l),电阻为R,下边与磁场区域上边界重合。将装置由静止释放,导体棒恰好运动到磁场区域下边界处返回,导体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重力加速度为g。

求:(1)装置从释放到开始返回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Q;

(2)线框第一次穿越磁场区域所需的时间t1;

(3)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线框上边与磁场区域下边界的最大距离χm。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C 【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及带电体电量的转移问题。接触前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2

3r

Q

Q k

F ?=,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各自带电,接触后再分开,其所带电量先中和后均分,所以两球分开后各自带点为+Q ,距离又变为原来的

21,库仑力为22??

?

???='r Q

Q k F ,所以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4

3

F ,C 项正确。如两球原来带正电,则接触各自带电均为+2Q 。 2.

A 【解析】熟练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合成与分解中的一些规律,是解决本题的根本;一个大小方向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题中当绳子拉力达到F =10N 的时候,绳子间的张角最大,即两个挂钉间的距离最大;画框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为共点力,受力如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长为L 0=1m,则有θc os 2F mg =,两个挂钉的间距离

θsin 2

20L L ?

=,解得23

=L m ,A 项正确。

3.

C 【解析】处理本题要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出有用信息,构建好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物理方法求解。黑洞实际为一天体,天体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与该天体

之间的万有引力,对黑洞表面的某一质量为m 物体有:mg R Mm

G =2,又有22M c R G =,联立解得R

c g 22=,带入数据得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122

10m/s ,C 项正确。

4.

B 【解析】跳伞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并非为恒力,与速度有关,且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知道速度与所受阻力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竖直方向运动员受重力和空气阻力,速度逐渐增大,阻力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水平方向只受阻力,速度减小,阻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在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B 项正确。 5.

D 【解析】理解此电路的工作过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闪光灯两端的电压相等,当电源给电容器充电,达到闪光灯击穿电压U 时,闪光灯被击穿,电容器放电,放电后闪光灯两端电压小于U ,断路,电源再次给电容器充电,达到电压U 时,闪光灯又被击穿,电容器放电,如此周期性充放电,使得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要使得充电后达到电压U ,则电源电动势一定大于等于U ,A 项错误;电容器两端的最大电压

为U ,故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为CU ,B 项错误;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放电,所带电荷量减少,C 项错误;充电时电荷通过R ,通过闪光灯放电,故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D 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 A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变压器的知识,要能对变压器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以及变压器变压原理、功率等问题彻底理解。由交变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知,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2

2201=

U V=20V ,由

2

1

21U U n n =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002=U V ,电压表的示数为交流电的有效值,B 项正确;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02100==

π

π

f Hz ,一个周期内电压两次大于100V ,即一个周期内氖泡能两次发光,所以其发光频率为100Hz ,A 项正确;开关断开前后,输入电压不变,变压器的变压比不变,故输出电压不变,C 项错误;断开后,电路消耗的功率减小,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D 项错误。 7.

AC 【解析】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对汽车运动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1=2s 内的位移

2

11102

1t a t v x +

==20m>18m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101t a v v 12m/s<12.5m/s ,汽车没有超速,A 项正确;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6.12

2==a v t s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22222

1t a x 6.4m ,C 项正确、D 项错误。 8.

AD 【解析】本题的入手点在于如何判断Bx E 和Cx E 的大小,由图象可知在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在x 方向的分量不相同,如果在x 方向上取极小的一段,可以把此段看做是匀强磁场,用匀强磁场的处理方法思考,从而得到结论,此方法为微元法;需要对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由较为全面的理解。在B 点和C 点附近分别取很小的一段d ,由图象,B 点段对应的电势差大于C 点段对应的电势差,看做匀强电场有d

E ?

?=

,可见Bx E >Cx E ,A 项正确;同理可知O 点场强最小,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小,C 项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在O 点左侧,Bx E 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在O 点右侧,Cx E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所以B 项错误,D 项正确。 9.

BCD 【解析】处理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使用图象处理则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对A 、B 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F 1为弹簧的拉力;当加速度大小相同为a 时,对A有ma F F =-1,对B有ma F =1,得2

1F

F =

,在整个过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减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 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 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合力(加速度).两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t l 时刻,两物体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 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速度达到最大值,两实线之间围成的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大,弹簧被拉到最长;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t l 时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攻击42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 10.(8分)

(1)9.940 (2)⑥ (3)

dD

L

πρ4 【解析】(1)游标卡尺的读数,按步骤进行则不会出错。首先,确定游标卡尺的精度为20分度,即为0.05mm ,然后以毫米为单位从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99.00mm ,注意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要与精度一样,再从游标尺上找出对的最齐一根刻线,精度?格数=0.05?8mm=0.40mm ,最后两者相加,根据题目单位要求换算为需要的数据,99.00mm+0.40mm=99.40mm=9.940cm (2)本实验为测定一个几欧姆的电阻,在用伏安法测量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时,因为安培表的内阻较小,为了减小误差,应用安培表外接法,⑥线的连接使用的是安培表内接法。

(3)审题是处理本题的关键,弄清题意也就能够找到处理本题的方法。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为ρ、长为L 、直径分别为d 和D 的圆柱状合金棒的电阻分别为R d =13.3Ω、R D =3.38Ω.即()

2

2

d L

R d πρ

=,()

2

2

D L

R D πρ

=,而电阻R 满足R 2=R d ·R D ,将R d 、R D 带入得

dD

L

R πρ4=

11.(10分)

11. 11. (1) 0.16 (0.15也算对) (2)(见图) (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解析】(1)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求解加速度用公式2

at x =?,关键弄

清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x ?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t 为连需相等的时间间隔,如果每5个点取一个点,则连续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s ,=?x (3.68-3.52)2

10-?m ,带入可得加速度a =0.16m/s 2。也可以使用最后一段和第二段的位移差求解,得加速度a =0.15m/s 2.

(2)根据图中的数据,合理的设计横纵坐标的刻度值,使图线倾斜程度太小也不能太大,以与水平方向夹角45°左右为宜。由此确定F 的范围从0设置到1N 较合适,而a 则从0到3m/s 2较合适。设好刻度,根据数据确定个点

的位置,将个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延长交与坐标轴某一点。如图所示。

(3)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图线的斜率、交点、拐点、面积等意义,能正确理解这些量的意义则很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与纵坐标相交而不过原点,该交点说明当不挂砝码时,小车仍由加速度,即绳对小车仍有拉力,从此拉力的来源考虑很容易得到答案,是因为砝码盘的重力,而在(2)问的图表中只给出了砝码的总重力,而没有考虑砝码盘的重力。

12.[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三个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 、B 两题评分 A .(选修模块3—3)(12分)

12 A . (1) D (2) 吸收 0.6 0.2

(3) 设气体体积为0V ,液体体积为1V

气体分子数A N m

V n 0

ρ=

, 6

3

1d n

V π=(或3

1nd V =)

A N d m V V 3016πρ= (或A N d m V V 301ρ=) 解得

40

1

101-?=V V (45102~109--??都算对) 【解析】(1)掌握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才能准确处理本题。气泡的上升过程气泡内的压强减小,温度不变,由玻意尔定律知,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微观上体现为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减小,温度不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平均速率不变,此过程为自发过程,故熵增大。D 项正确。

(2)本题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入手,抓住理想气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特点进行处理。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物体对外做功0.6J ,则一定同时从外界吸收热量0.6J ,才能保证内能不变。而温度上升的过程,内能增加了0.2J 。

(3)微观量的运算,注意从单位制检查运算结论,最终结果只要保证数量级正确即可。设

气体体积为0V ,液体体积为1V

气体分子数A N m

V n 0

ρ=

, 6

3

1d n

V π=(或3

1nd V =)

A N d m V V 3016πρ= (或A N d m V V 301ρ=) 解得

40

1

101-?=V V (45102~109--??都算对) B.(1)D (2)4 正 10

(3)(3)设照片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R ,运动员的实际长为L

折射定律?=sin90nsin α 几何关系l

L r R h R R =+=

,

sin 2

2α 得r l

L n h ·12-=

取m L 2.2=,解得)(1.2m h =(m 6.2~6.1都算对)

【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在任何参考系中,光速不变。D 项正确。

(2)振动图象和波形图比较容易混淆,而导致出错,在读图是一定要注意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以避免出错。题图为波的振动图象,图象可知周期为4s ,波源的起振方向与波头的振动方向相同且向上,t=6s 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8s 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波传播到B 点,需要时间2

161=

=

v x t s=8s ,故9t s =时,质点又振动了1s(41

个周期),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位移为10cm.

(3)根据题意能画出光路图,正确使用物象比解决本题的关键。

设照片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R ,运动员的实际长为L ,光路如图: 折射定律 ?=sin90nsin α

几何关系 l

L r R h R R =+=

物象比

,sin 2

2α 得r l

L

n h ·12-=

取m L 2.2=,解得)(1.2m h =

(本题为估算题,在取运动员实际长度时可以有一个范围,但要符合实际,故求得h 值可以不同m 6.2~6.1均可)

C.(1)A (2)14

10

2.8-? 遵循动量守恒

(3)粒子的动量 k mE p 2=

,物质波的波长p

h =

λ 由c n m m <,知c n p p <,则c n λλ<

【解析】(1)发生核反应前后,粒子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变,据此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都是0,A 项正确。

(2)产生的能量是由于质量亏损。两个电子转变为两个光子之后,质量变为零,由

2mc E ?=,故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2E ,带入数据得2

E =14

102.8-?J 。 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故系统总动量为零,故如果只

产生一个光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此过程遵循动量守恒。 (3)物质波的的波长为p

h

=

λ,要比较波长需要将中子和电子的动量用动能表示出来即k mE p 2=,因为c n m m <,所以c n p p <,故c n λλ<。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

解析:

(1)第一次飞行中,设加速度为1a 匀加速运动2112

1t a H =

由牛顿第二定律1ma f mg F =-- 解得)(4N f =

(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1v ,上升的高度为1s 匀加速运动22112

1t a s =

设失去升力后的速度为2a ,上升的高度为2s 由牛顿第二定律2ma f mg =+

211t a v =

2

122a s = 解得)(4221m s s h =+=

(3)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3a ;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4a ,恢复升力时速度为3v 由牛顿第二定律 3ma f mg =-

F+f-mg=ma 4

且223334

22v v h a a += V 3=a 3t 3 解得t 3

=

2

(s)(或2.1s) 14.(16分) 解析:

(1)设粒子第1次经过狭缝后的半径为r 1,速度为v 1 qu=

1

2

mv 12 qv 1B=m 2

11

v r

解得

1r =

同理,粒子第2次经过狭缝后的半径

2r =

21:r r

(2)设粒子到出口处被加速了n 圈

22

222nqU mv v qvB m

R

m T qB t nT π=

==

= 解得 2

2BR t U

π=

(3)加速电场的频率应等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频率,即2qB

f m

π= 当磁场感应强度为B m 时,加速电场的频率应为2m

Bm qB f m

π=

粒子的动能2

12

K E mv = 当Bm f ≤m f 时,粒子的最大动能由B m 决定

2

m

m m v qv B m R

=

解得2222m km

q B R E m

=

当Bm f ≥m f 时,粒子的最大动能由f m 决定

2m m v f R π=

解得 222

2km m E mf R π=

(4)

15.(16分) 15.解析:

(1)设装置由静止释放到导体棒运动到磁场下边界的过程中,作用在线框上的安培力做功为

W

由动能定理 s i n

40

m g d W B I l d α+-= 且Q W =-

解得 B I l d

m g d Q -=αs i n 4 (2)设线框刚离开磁场下边界时的速度为1v ,则接着向下运动2d

由动能定理 21

1

s i n 202

m g d B I l d m

v α

-=-

装置在磁场中运动时收到的合力

sin 'F mg F α=-

感应电动势 ε=Bd υ

感应电流 'I =

R

ε

安培力 ''F BI d =

由牛顿第二定律,在t 到t+t ?时间内,有t m

F v ?=? 则

t mR v d B g v ???

????

-=

?∑

22sin α 有23

112sin B d v gt mR

α=-

解得

23

12sin B d R t mg α

=

(3)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线框在磁场下边界与最大距离m x 之间往复运动

由动能定理 s i n

()0m m mg x BIl x d α--= 解得 sin m BIld

x BIl mg α

=-

2009年江苏高考本一录取分数线

2009年江苏高考本一录取分数线(高校投档线)2009-08-11 15:33 清华大学?? 物理A+ A 419 北京大学?? 物理A+ A+ 416 复旦大学?? 物理A+ A 412 北京大学医学部?? 物理A A 412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 A A 409 中国人民大学?? 物理A+ A 408 清华大学?? 历史A+ A 404 浙江大学?? 物理 A A 40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A A 402 北京大学?? 历史A+ A+ 401 上海财经大学?? 兼招 B B 39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A A 395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A+ A 395 上海外国语大学?? 物理B B 394 南京大学物理A A 393 复旦大学?? 历史A+ A 393 同济大学物理物理A??? B 39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理?? A B+ 390 东南大学物理物理A、B 389 东南大学历史历史A、B 389 南京大学历史A A 388 中央财经大学物理B+ B+ 38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物理A+、A 386 中国政法大学?? 物理B+ B+ 38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物理A、B 383 南京理工大学?? 物理物理A、B 382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 A A 382 天津大学?? 兼招 A B 38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史历史A、B 380 上海外国语大学?? 历史B B 380 北京理工大学?? 物理物理A、A 379 北京邮电大学?? 物理 A A 37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历史A B+ 379 武汉大学?? 历史 A B+ 379 厦门大学历史A A 378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A A 378 中山大学历史A A 378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B B 377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B+ B+ 377 中山大学物理A A 377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物理A、C 377 河海大学兼招A B 376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 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 112F B .34F C .4 3 F D .12F 2.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 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 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 10m/s ) A . m 2 B .m 2 C . 1m 2 D .m 4 3.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 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km ,质量 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2 2M c R G = (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A .8 210m/s B .10210m/s C .12 210 m/s D .14210m/s 4.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x v 、竖直分量大小y v 与时间t 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5.在如图所师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电容器的电容为C 。当闪光灯两端电 压达到击穿电压U 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 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A .电源的电动势E 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 B .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 C .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 D .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 荷量一定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 的交变电压为V u t π= 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 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Hz B .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C .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7.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 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 最大时速度大小为22m/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5m/s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8.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x 轴上两点B 、C 点电场强度在x 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Bx E 、Cx E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Bx E 的大小大于Cx E 的大小 B .Bx E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 C .电荷在O 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 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 .负电荷沿x 轴从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1)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分)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m/s B.5.7×102kg?m/s C.6.0×102kg?m/s D.6.3×102kg?m/s 2.(3分)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3.(3分)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 a>m b>m c B.m b>m a>m c C.m c>m a>m b D.m c>m b>m a 4.(3分)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H→He+n,已知H的质量为2.0136u,He

200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0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09?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2.(3分)(200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3.(3分)(2009?江苏)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 A.A B.B C.C D.D 4.(3分)(2009?江苏)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

5.(3分)(2009?江苏)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6.(3分)(2009?江苏)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用量筒取5.00mL1.00mol?L﹣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 0.100mol?L﹣1盐酸 D.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7.(3分)(2009?江苏)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B.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K+、Mg2+、I﹣、NO3﹣ C.含有0.1mol?L﹣1Ca2+溶液在中:Na+、K+、CO32﹣、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8.(3分)(2009?江苏)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9.(4分)(2009?江苏)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青蓝教育招聘高中教师试题 姓名 物 理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 .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D .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2.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e 32(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He 32+He 32→H 112+He 42,关于He 3 2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 .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 .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 D .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 32聚变反应发电 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根据图象可知 A .0-2s 内的加速度为1m/s 2 B .0-5s 内的位移为10m C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 .第1s 末与第5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4.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B .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 C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D .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5.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2.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 A .地球的引力较大 B .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C .重力加速度较大 D .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6.如图3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在物块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 B .物块受到的库仑力不做功 C .两个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D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 7.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4所示的简单模型, 图中K 1、K 2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 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 C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 D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 8.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490N ,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q +q 图垫K 1 图 K 2

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一、(21分)每小题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这颗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ω1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2之比= 2 1 ωω____________。 (2).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Li 73 +H 11→He 42+___,B 105+_______→Li 73+He 4 2 (3).如右图所示,一正离子以速度v 从左向右射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并存的区域中。电场强度E =4×104牛顿/库仑。磁感应强度B =0.2特斯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磁场和速度三者的方向互相垂直。如果该离子在场中运动时不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在附图中为从 向 ;离子速度大小v = 米/秒。 (4).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上,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所加反向电压U 的大小增 大到3伏特时,光电流刚好减小到零。已知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6×1014赫兹,因此照射光的频率ν= 赫兹。 (5).太阳光谱中含有许多暗线,这些暗线是由于 而形成的。 (6).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 1=-13.6电子伏特,则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5的能级时的能量为 电子伏特。 (7).S 1和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在图中分别以S 1和S 2为圆心作出了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图中方框内标出了三个点a 、b 、c.在这三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 二、(16分) 每小题4分.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 说法全选出来,并将正确说法的号码填写在题后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少量分;有选错的,得0分;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号码,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

2009年江苏高考之小说阅读训练(文学类文本)

2009年江苏高考之小说阅读训练(文学类文本) 新高考新题目 2009-04-13 0809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迎宾竹齐运喜 郑副市长喜欢舞文弄墨,尤爱画竹,工作之余总爱操起画笔涂涂抹抹地忙乎一阵。 这天,郑副市长正在家中画台上创作“百竹图”,红尘宾馆的马经理来了。他似乎特别喜欢“百竹图”。眯着眼睛点着头,绕着画台来去,不时用手指指点点评论着。马经理不是门外汉,他的评论和夸赞都很中肯,还指出了不足之处,郑副市长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不知马经理是不是有备而来,他欣赏过这幅画后,当即表示花两万元买回去,放大后镶嵌在总台大厅里。 郑副市长一怔,心想前天我在红尘宾馆,看见总台大厅里挂着一幅迎宾松,马经理为何还要再花钱买? 未等发问,马经理就向郑副市长作解释那幅迎宾松档次太低,昨天他下令撤了。许多宾馆落俗挂这个,他们则挂幅迎宾竹,新颖雅致,别具一格。 郑副市长笑笑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画不值那么多,只收2000元,我多一文也不要。你先回去,我正儿八经画一幅迎宾竹,晚几天给你们送去。” 马经理走后,妻子淑芬买菜回来。郑副市长乐呵呵地迎上去,叫淑芬给他炒几道好菜。淑芬见他一脸喜气,问“有客人用饭?” 郑副市长笑道“客人走了,就咱俩,小饮几杯酒,庆贺第一次获得润笔费。” 淑芬先是一怔,问明事情经过后,微笑道“老郑,的确该给你炒几道好菜,你的墨宝的确够水平。不瞒你说,前不久省里举办书画赛,我从你的作品中挑了最好的一幅竹图,化名给他们寄去,结果你的那幅……” 淑芬稍一停顿,郑副市长便接过话茬儿“不是自吹自擂,我的作品肯定名列前茅,我是专门研究画竹的,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2009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 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 2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112F B .34F C .43 F D .12F 2.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 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 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 10m/s ) A .3m B .2m 2 C . 1m 2 D .3m 3.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 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km ,质量 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2 2M c R G =(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A .8210m/s B .102 10m/s C .12210m/s D .14210m/s 4.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 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x v 、竖直分量大小y v 与时间t 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5.在如图所师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电容器的电容为C 。当闪光灯两端电 压达到击穿电压U 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 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A .电源的电动势E 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 B .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 C .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 D .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 荷量一定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 的交变电压为202100V u t π= 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 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Hz B .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C .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7.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 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 最大时速度大小为2 2m/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5m/s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8.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x 轴上两点B 、C 点电场强度在x 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Bx E 、Cx E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Bx E 的大小大于Cx E 的大小 B .Bx E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 C .电荷在O 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 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 .负电荷沿x 轴从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3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Ⅲ(物理) 14.D5、E2[2017·全国卷Ⅲ] 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 14.C [解析] 由天体知识可知T =2πR R GM ,v =GM R ,a =GM R 2,半径不变,周期T 、速率v 、加速度a 的大小均不变,故A 、B 、D 错误.速率v 不变,组合体质量m 变大,故动能E k =1 2 m v 2变大,C 正确. 15.L1[2017·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 ,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 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B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C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D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15.D [解析] 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则其速度v 方向向右,由右手定则可得,金属杆PQ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Q 到P ,则PQRS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PQRS 中感应电流产生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故环形金属线框T 中为阻碍此变化,会产生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则T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D 正确. 16.E1、E2[2017·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 3l .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Ⅰ卷物理 2019全国Ⅱ卷物理 2019全国Ⅲ卷物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试题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景在eV~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eV B.eV C.eV D.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108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 102 kg B .×103 kg C .×105 kg D .×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 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 C .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 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 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

2009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09江苏高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1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 图2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 半球”)。读图回答3-4题。 3.“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4.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 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 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 属 A.②B.③C.④D.⑤ 6.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①B.Ⅱ——③ C.Ⅲ——⑤D.⑥——I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 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7-8题。 7.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 8.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Ⅱ(物理)
14.O2[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 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 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图1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14.A [解析] 光滑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只有弹力,而弹力总跟接触面垂直,且小环
的速度总是沿大圆环切线方向,故弹力一直不做功,A 正确,B 错误;当小环处于最高点和
最低点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C、D 错误.
15.D4[2017·全国卷Ⅱ]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 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982U→23940 Th+4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 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 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 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 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15.B [解析] 衰变过程动量守恒,生成的钍核的动量与α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根据 p2 Ek=2m,可知衰变后钍核的动能小于α粒子的动能,所以 B 正确,A 错误;半衰期是一半数 量的铀核衰变需要的时间,C 错误;衰变过程放出能量,质量发生亏损,D 错误. 16.B7[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1

2009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卷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鸡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8.下列徐树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 a 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 a HCO3饱和溶液,又有C a CO3沉淀生成。 B.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 a 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 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 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 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江苏省2009年高考完型填空课堂练习7

2009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课堂练习七 A Most people make treehouses using a pile of wood, a hammer, and some nails. Mitchell Joachim, an architect from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s a(n) _1_ vision. He pictures a day when homes will be created from __2__. Joachim's vision ___3__ an idea called pleaching (编织), where tree branches are grown so that they __4__ weave together. Since the growth patterns of trees are _5_ by wind and sunlight, it may be __6_ to control the way a tree develops. These Fabricated Tree House Habitats would use trees grown into shapes as housing. One of the __7_ of these designs is that trees would not have to be cut down __8_. "A 100 percent treehouse would take _9_ to create," Joachim said.__10_ the climate, a house could take anywhere from 5 to 30 years to grow. Fortunately, there's a way to __11_ the process. Joachim suggests including __12_ materials such as sod (草皮), grasses and living branches in the housing designs. "This material would be able to move __13_ the house grows," Joachim said. A home would become an actual ecosystem, a community of plants, animals, and bacteria working together. The trees would also give off water vapor that would assist in _14__ the homes. Solar panels and wind would help provide _15__. The tree homes might even have soil pockets, __16_ plants could grow from the structure itself. Work has already __17_ on Joachim's first design—a house made from 15 percent recycled and 15 percent living things. Joachim is confident about the __18__ of his work, as he uses natural products _19_ nature. "The environment and its study are very important. We need to respect nature, don’t _20_," he said. 1.A.similar B.excellent C.strange D.different 2.A.living trees B.small trees C.living things D.wild plants. 3.A.agrees with B.is considered as C.is based on D.comes up with 4.A.luckily B.naturally C.partly D.separately 5.A.effected B.affected C.attempted D.intended 6.A.possible B.impossible C.important D.necessary

2009年高考物理部分-全国卷2-试卷及答案

2009年全国统试题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 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A.1 3 和0.30s B.3和0.30s C.1 3 和0.28s D.3和0.28s 16.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 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17. 因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的电阻连 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

18.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 知, 氢原子 A. 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B. 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C. 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D. 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19. 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 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 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 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 点。若不计 重力,则 A.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 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 C. 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 做功 D. 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 它做的功等于零 20. 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 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A、 2 2(1) v f g mg + 和 mg f v mg f - + B、 2 2(1) v f g mg + 和 mg v mg f + C、 2 2 2(1) v f g mg + 和 mg f v mg f - + D、 2 2 2(1) v f g mg + 和 mg v mg f +

2017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 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 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