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是经学校批准、在校团委直接领导下的社会调查实践基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是一个具有较强群体调研能力和策划能力的专业化调研机构。中心拥有一支由理、工、文、管不同院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构成的,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调研和策划队伍,为社会各界承担过各种类型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调研项目与策划项目,为促进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

中心寓“精英人才”培养于一个个调查、研究课题之中,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了一批综合素质良好的优秀人才。近六年来,中心不仅在校内口碑良好,其调研成果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大公报》(香港)、《科技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的系列报道。

中心宗旨

以不断发展中心为目的,进行实战化训练,培养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复合型人才。

中心目标

紧密结合实际探讨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造性培养人才的理论,并用于指导人才培养实践,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努力培养出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发展成为一家具有专业素质的调查研究和策划团体,成为具有10万以上资产的团体。

中心理念

培养人是我们最重要工作和第一任务,不但提高成员能力和素质,而且为成员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作为副产品,我们成就一个事业,产生一系列的公司,使调查研究中心与科技创新基地一起成为“科技谷”的核心。

中心口号

我们将创造中国的神话

创新才是真正的创造明天

这里是中国的科技“黄埔军校”

中心定位

中心为一个介于公司和学校组织之间的组织形式;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桥梁和窗口。

中心管理

企业化的严格管理,学校化的灵活运作

中心文化

团结战斗,严格管理,快速成长

速度效率结果

精益求精

中心人才培养工作

1. 总结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产生一批人才培养的学术成果;

2. 探讨制定调研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3. 研究形成一套复合型人才培养办法和措施;

4. 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5. 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基地,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中心运作方式

中心运作以调查课题和研究课题为培养载体,全面推进“课题制”,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中心采取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相结合,首先进行共性培养,在共性化培养的基础上,在一个较高层次的培育平台上进行个性化培养。

中心培养研究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总结调研中心的人才培养经验,上升到理论。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培养类型)。

第二阶段研究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设计共性化培养的基本方案,结合中心内部学生研究员的特点,制定若干个性化培养方案。

第三阶段在内部试点中实施共性化培养方案,并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逐步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在中心内部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若干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第四阶段在调查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全面实施培养方案。

第五阶段在培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理论,产生高层次的学术成果和实践成果。同时向学校推广人才培养的先进方法和经验。

中心成立背景

起于1999年,经济学院卫平教授在讲授《商务谈判》课程时做的一个课堂活动。活动要求班里男女各分成两组,各方模仿一大型公司谈判人员,从公司背景、企业运作、财务状况、市场调研(产品自身优缺点、竞争对手情况及国家地方政策法规等)、生产能力、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容量及回报率等等方面准备,进行项目谈判。后来,为了用更准确的数据来支持这个活动,卫老师争取到院领导和学校的支持,需要进行调研。当时第一个调研项目时“便携式蓄冷空调”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也由此应运而产生了调研中心。

大学生调查研究中心是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团委指导下成立的一个实践类学术团体。其宗旨是教导学生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道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对社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调研工作为学校、企业和政府等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为促进学校、社会和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中心是由当时华中科技大学团委与湖北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调查研究部联合组建,下设新闻调研中心、经济调研中心、社会调研中心等三个专业调研部门。

组织机构

调查研究中心成立之初的机构设置由三个部门组成,分别是新闻调研中心,经济调研中心,社会调研中心。

新闻调研中心是在新闻学院大学生新闻调查中心基础上成立的,主要为新闻媒体、调查机构等提供各种策划报道、采访组稿等,新闻学院院长吴廷俊教授等担任本中心主要顾问。中心下设策划部、采编部、调研部等。该中心创立不足两月即在武汉各大报刊发表调研类稿件数十篇,参与媒体调查数次,承办新闻发布会等特色活动多次,由此赢得了校内外多方赞誉。

经济调研中心的前身是经济学俱乐部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它由经济学院优秀本科生组成,专门人事地方经济及经济热点问题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并对湖北省的各类企业和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研,为省市政府有关经济部门提供决策分析报告。

社会调研中心是在社会学系大学生社会调查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主要对校内外人们关心的各类问题进行调研,为学校有关部门和政府有关机构进行决策提供建议。著名社会学家风笑天教授担任本中心主要顾问。下设策划部、调查部。

2000年3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原名华中理工大学)大学生调查研究中心在东五楼209室召开了全体成员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心机构调整以来的第一次大会。校团委书记曹峰老师,副书记冯爱明老师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在会上,调查中心主任卫平老师宣读了华中理工大学大学生调查研究中心关于机构调整与任职的通知。

这次机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心的组织建设,使中心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正常发展,调整后的大学生调研中心下设“六部二室三基地(筹)”。六部是:发展部、调查部、研究部、科技部、新闻部、培训部;二室是:办公室、编辑室;三基地(筹)是指正筹建的科技创新研究发展基地。与中心原有机构相比,新设部和室更加符合中心的实际,也更适合中心工作的需要。同时,调查队也由原来的四个小组改编成两个小组,附属于调查部。

2000年12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发布了关于机构调整和干部任免职的通知,对中心的干部调整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动。

2000年12月12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的通知,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工作,经研究决定,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心,并负责在各部,室试行导师制,导师由中心原指导老师担任,并选出部分同学担任助理导师。

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先后在吴军、冯魏巍两位综合办公室主任的带领下,坚持以人员培养为中心,开展系列活动,选拔部分骨干,优化人员结构;以项目运作为手段,完善中心制度,强化组织管理,建设组织文化;以主页建设为契机,扩大对外宣传,增强内部交流,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实现了调研中心的发展和中心制度的完善。

2003年初,中心的组织结构基本成形,也确定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心运作以项目为载体,各部门都是组成中心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综合办公室协调中心各职能部门,负责中心的日常运作和项目运行;培训交流部主要对内,负责对中心成员进行的定期与不定期培训,以及中心成员内部的交流;宣传外联部主要对外,在重大活动时负责对外宣传工作,以及和其他机构、社团、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网络信息部负责中心网站的更新与维护;为了贯彻实施人才梯度培养战略,中心新近成立了策划研究部,该部部长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兼任,成员来源为中心优秀同学,其成员将主要参与调研中心各项目的策划与研究工作。以上部门除了负责这些工作外,与调研部 (一部、二部)一样,参与具体调研项目的运作。项目负责人通过竞标产生,提出申请,撰写标书,最后由综合办公室及中心指导老师评审后确定。

2004年9月,为了贯彻学校领导关于调研中心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精神,更好得进行项目运作,培养人才,中心再次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这次调整原则主要是讲求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效果,淡化领导功能,组织架构扁平化,简化日常管理,突出项目管理,实行(阶段化)课题组长责任制。

组织机构调整压缩为三个小组,原综合办公室和各部门全部撤消,三个小组分别是工作协调小组,研究指导小组和调查指导小组,后来在2005年初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调整为五个小组,最终定下各组职能。

各职能组职责分别如下:

协调组:组织项目申报与立项,负责协调中心各组的管理和督促各课题组的工作,安排中心的日常管理,财务管理及对外合作事宜,宣传及召开会议,组织招新(原则上每年一次);

调查组:负责组织中心成员调查工作的培训与指导;“调查工作”包括调查准备(资料收集),问卷设计,调查实施,数据审核、统计录入等。

研究组:负责中心成员研究工作的指导;“研究工作”包括分析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基于调查结果的学术讨论或对策研究,参与政府及企业的科研项目等;

培训组:负责策划和组织中心内部素质拓展,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各项,以提高成员的思维水平,促进中心成员之间的交流,对中心成员进行的定期与不定期培训;

信息组:负责中心网站的日常维护,更新网站信息,以及收集相关调研与比赛的信息,定期(每个月)与不定期向协调组交工作总结。

2007年3月,再次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组织架构更为扁平化,日常管理更为简化,同时注重加快新成员融入中心的过程,强调中心整体的紧密联系。目前此结构仍处试行阶段,需再做完善。

组织结构调整为五部分,具体为:

办公室主要是负责中心的总体统筹,协调和督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中心的日常运作,如组织招新及例会召开等工作;

外协部是负责对外合作事宜,如接待合作洽谈、联系调查项目、加强伙伴组织关系等工作;

宣传部是负责中心网络资源的维护和更新,中心形象宣传及中心作品发表等工作;

培训部是负责中心培训工作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考核评估制度等工作;

调查基地由加入中心少于1年的成员组成,由副主任分管。基地起培养池作用,在中心日常活动和项目的开展中,向中心输送人员。次年通过考核的成员,可继续留在中心并调离基地,视具体情况进入其他部门。

人才培养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成立之初,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教导学生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道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对社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水平。

形式是聘请校内外专家对调研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调配水平,同时指导各专业调研中心参与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工作,承接校内外的各类调研项目,力争多出成果。

到2002年,明确中心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紧密结合实际探讨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造性培养人才的理论,并用于指导人才培养实践,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努力培养出优秀人才。

2004年9月,为了贯彻学校领导关于调研中心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精神,更好得进行项目运作,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再定位,明确提出中心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调查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确定培养特征是将研究机制导入本科生培养,再培养起点上切入高端学生层次,培养方式进一步完善为全面推进“课题制”,以调查课题和研究课题为培养载体,所有学生分别参加到各课题组内。“调查”包括调查准备,问卷设计,调查实施,统计录入等,“研究”包括分析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基于调查结果的学术探讨或对策研究,参与政府及企业的克扬项目等。

2005年初,中心禀承“寓知识学习于调查研究之中,寓能力培养于实战训练之中,寓科技创新于学科交汇之中”的原则,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心运作以调查课题和研究课题为培养载体,全面推进“课题制”,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大事记

99年5月份,中心成立,初用名为“华中理工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简称调研中心。

99年6月,与湖北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进行大型调研,提出了《民营科技企业产业结构实证研究报告》和《风险投资创新研究报告》等,被评审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99年7月到8月,与湖北省环保局联合开展了武汉市居民大型环保意识的调查,并受到了《中国环境报》等媒体的专题采访。

99年11月,《武汉地区高校及科研所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本次调查获得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99年下半年,与学校经济学院联合开展了部分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调查,为几个高科技项目找到了投资商,开创了一种技术与资金相结合的新模式和理念。

2000年1月7日,对我校举行的高新技术成果发布会发布的一些新成果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制作具体的商业计划,然后将其介绍给有关企业

和投资者。提出“开发新产品,调查研究产品市场,分析研究相关数据,引导企业投资” 这种“三研一引”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新模式

2000年初,校调研中心与IBM俱乐部进行合作,共同组队参加为期四个月的“中国网易世纪创业大赛”。

2000年2月,调研中心、科技处、经济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专题调研组联合开展“华中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活动

2000年4月12日~4月13日,举办首届研究生科技创新行动

2000年4~8月,武汉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

2000年7月,脱毛美容市场调查

2000年7月,青春类型电视栏目设置和收视状况调查

2000年8月,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开始进行问卷设计和正式实施

2000年9月,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大学生调查中心正式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

2000年9月,透明电镀膜玻璃器皿调研与可行性分析

2000年10月《关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状况》调查参与江岸区政府举办的科技成果展览会

2000年10月,光电水质分析仪市场调查

2000年10月,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状况调查

2000年11月,消费与防伪状况调查以及电力线故障预警防护状况调

2000年12月,发布关于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2000年12月,发布关于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的通知

2001年3月,复合型人才认识和培养状况调查

2001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社团形象调查

2001年9月,科技企业创业期发展状况调查

2001年7月,承办湖北省高校女高知科技创新研究会及武汉地区高校科技成果推介会

2001年10月,与研究生科协有关人员讨论双方如何开展有关学科建设的调查活动

2001年11月,在武汉三镇展开“保鲜面团”的调查

2001年11月,青年科技创新基地展开对研究所情况的摸底调查

2001年11月,孵化和筹备了一家实体公司,即现在的“华中大智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参与省政府有关部门和我校相关院系联合进行的光谷建设调研工作

2001年11月,中心协助校领导策划建设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2001年11月,中心主页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02年6~7月,百名老专家科技成功转化

2002年,“真维斯”的销售状况及服务质量状况

2002年,武汉地区保鲜面团市场调查

2002年,武汉市农业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2002年,科技企业创业期经营与发展状况调查

2002年,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调查

2003年2-3月,大学生兼职与教育中介状况调查

2003年4月底,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状况调查,获‘挑战杯’湖北赛区一等奖,后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香港《大公报》等权威媒体对此进行过报道。

2003年7月,调查研究中心人才项目组模型初步形成

2003年8月,武汉地区方便面消费状况市场调查

2003年底,武汉高校文具消费状况市场调查

2003年,洪山地区商务杂件印务市场调查

2004年4月,中心五周年庆典

2004年6月,中心体制改革

2004年7月,弘扬民族精神调查

2004年9月-2005年4月,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

2004年9月-2005年4月,下岗女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2004年10月,大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报

2005年5月,中心组织机构调整

2005年6月,全国大学生学情调查

2005年11月,参加全国广告传媒大赛,为招商银行最新推出的大学生信用卡做营销策划

2006年3月,迎第十届“挑战杯”大赛的项目《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报告》启动

数值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值分析》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数值分析考试科目是为招收我校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数值分析理论与应用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 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 误差分析约10% 插值法, 函数逼近与计算约30%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约20%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方程求根约20%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 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约20% (四) 题型比例 概念题约10% 证明题约10% 计算题约80%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 2.误差的基本概念 3.误差分析的若干原则 二、插值法 1. 拉格朗日插值 2. 均差与牛顿插值公式 3. 差分及其性质 4.分段线性插值公式 5.分段三次埃米尔特插值 6.三次样条插值 三、函数逼近与计算 1. 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 2. 切比雪夫多项式 3. 最佳平方逼近

4. 正交多项式 5.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6. 离散富氏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四、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1. 牛顿-柯特斯求积公式 2. 龙贝格求积算法 3. 高斯求积公式 4. 数值微分 五、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1. 尤拉方法 2. 龙格-库塔方法 3. 单步法的收敛性和稳步性 4. 线性多步法 5. 方程组与高阶方程的情形 6. 边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六、方程求根 1. 牛顿法 2. 弦截法与抛物线法 3. 代数方程求根 七、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 1. 高斯消去法 2.高斯主元素 3.追赶法 4.向量和矩阵的范数 5.误差分析 八、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1. 雅可比迭代法与高斯-塞德尔迭代法 2. 迭代法的收敛性 3. 解线性方程组的松弛迭代法 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doc

校研【2009】34号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 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一般通过笔试、课程论文、小型设计等形式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给出评价,其成绩用百分制表示。考查一般是通过对研究生平时学习情况(包括实验、作业、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小论文等)、专业实践、文献阅读等的考核,判断该课程的学习是否合格,可用百分制,也可用合格或不合格来表示。 2、学位课程采用考试方式;非学位课程可以采用考试方式,也可以采用考查方式;研究环节采用考查方式。 二、考核安排与要求 1、课程考核一般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公共课考试安排由研究生院培养处在研究生院网页上公布;其他课程考核安排由开课院(系、所)确定,但须提前一周将考核安排(含电子版)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

2、研究生公共课程考核必须按照研究生院安排的时间、地点进行,否则一律无效。 3、考核内容由课程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由院(系、所)主管负责人审定并签字认可。考核内容要求打印在《研究生考试试题》上。 4、考试试卷保密管理参照《华中科技大学课程考试试卷保密管理办法》(校教[2005]8号)执行。试卷应在《关于指定我校试卷印制单位的通知》(校办发[2005]8号)中指定的印制单位印刷。 5、课程考核一律使用“研究生课程考核答题纸”。考生在答题纸上必须清楚地注明学号、姓名和院(系、所)名称。对不完整填写答题纸的答卷,任课教师可以不予评分。 6、主、监考人员和考生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考场规则》(附件1)。 7、研究生院必要时可要求某些课程考核采取考生考场签到制度。 三、成绩评定 1、阅卷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评阅考核试卷,严格按试题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不得漏评、漏记、错评、错记和送分、加分。 2、考核方式确定为考试的课程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7:3左右。平时成绩必须有书面记录。 3、研究生公共课任课教师须在考试后二周内完成阅卷,并在HUB系统上提交电子成绩数据后,将“研究生课程成绩登记表”(以下简称成绩登记表,由HUB系统自动生成)报送研究生院培养处教学管理办公室;成绩报送完毕后一周内试卷交课程负责人所在院(系、所)保管。研究生非公共课任课教师须在一周内完成阅卷,并将成绩登记表、试卷报送课程负责人所在院(系、所)。 4、任课教师填写的成绩登记表属永久性保存件,由研究生院、各院(系、所)集中保管。成绩登记表必须注明考试日期并由任课教师签名,否则院(系、所)可以拒收。 5、研究生院在收到任课教师报送的公共课课程成绩登记表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成绩录入,并分院(系、所)下发成绩单。各院(系、所)收到任课教师提交的非公共课课程成绩登记表后1周内完成成绩录入。 四、试卷管理

数值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 数值分析 姓名祝于高 学号T201389927 班级研究生院(717所) 2014年4月25日

实验4.1 实验目的:复化求积公式计算定积分 试验题目:数值计算下列各式右端定积分的近似值。 (1)3 22 1 ln 2ln 321 dx x -=--?; (2)12 1 41 dx x π=+?; (3) 10 2 3ln 3x dx =?; (4)2 21 x e xe dx =?; 实验要求: (1)若用复化梯形公式、复化Simpson 公式和复化Gauss-Legendre I 型公 式做计算,要求绝对误差限为71 102 ε-=?,分别利用他们的余项对每种算法做出 步长的事前估计。 (2)分别用复化梯形公式、复化Simpson 公式和复化Gauss-Legendre I 型公式做计算。 (3)将计算结果与精确解做比较,并比较各种算法的计算量。

实验内容: 1.公式介绍 (1)复化梯形公式: []110(x )(x )2n n k k k h T f f -+==+∑=1 1(a)2(x )(b)2n k k h f f f -=??++???? ∑; 余项:2'' (f)()12 n b a R h f η-=- ; (2)复化Simpson 公式: 1 1210 (x )4(x )(x )6n n k k k k h S f f f -++=??=++??∑ =11 1201(a)4(x )2(x )(b)6n n k k k k h f f f f --+==??+++???? ∑∑; 余项:4(4) (f)()()1802 n b a h R f η-=- ; (3)复化Gauss-Legendre I 型公式: 112120(x)(x (x 2n b k k a k h f dx f f -++=?? ≈++???? ∑? ; 余项:4 )4(4320 )())(h f b a f R n η-= (; 该余项是这样分析的: 由Gauss 求积公式)()()(0 k b a n k k x f A dx x f x ?∑=≈ρ得: 余项dx x x n f x f A dx x f x f b a n n b a n k k k )()()!22()()()()()(R 12)22(0 G ?? ∑++=+=-=ωρηρ 由于复化G-L 求积公式在每个子区间],[1+k k x x 上用2点G-L 求积公式: )]3 1 22()3122([2)(111111 k k k k k k k k x x k k x x x x f x x x x f x x dx x f k k -+++--+-≈ +++++? + 其余项为:dx x x x x f f R k k x x G 2 1 20)4()()(!4)()(1--=?+η,其中kh a x k +=,h k a x k )1(1++=+。

2014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力学实验》(A 卷,闭卷,90分钟) 2013-2014年第2学期(机械平台)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题共30分) 简答题(含选择和问答题) 1. 选择题(6分): 试件材料相同,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测得的断后伸长率δ、截面收缩率ψ是( )。 A .不同的 B. 相同的 C. δ不同,ψ相同 D .δ相同,ψ不同 2. 选择题(6分): 铸铁压缩实验中,铸铁的破坏是由( )引起的。 A 正应力 B 与轴线垂直的切应力 C 与轴线成45°的切应力 D 以上皆是 3. 选择题(6分): 铸铁圆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图示的破坏形式,其破坏前的受力状态如图( )。 4. 选择题(6分): 如图示,沿梁横截面高度粘贴五枚电阻应片,编号如图,测得其中三枚应变 片的应变读数分别为80εμ、 38εμ和-2εμ,试判断所对应的应变片编号为( )。 A .1、2、3; B .5、4、2; C .5、4、3; D .1、2、4。

5. 在电测实验中,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片K =2.16时,若将应变仪的灵敏系数设置为仪K =2.30,在加载后,应变仪读数ds ε=400 με (单臂测量情况下),则测点的实际应变ε为多少?(6分) 6. 分析低碳钢拉伸曲线与扭转曲线的相似处和异同点?(6分) 二.在低碳钢拉伸实验中,采用初始直径d 0=10mm 的标准圆截面试样,峰值载荷F b =35.01kN ,其断裂时的载荷F d =29.05kN, 断面收缩率为64.1%。请据此计算该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破坏面的真实正应力。(15分)

华中科技大学2011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试科目:数学分析 适用范围: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 )112(lim 2 3 --+-+∞ →x x x x x 二.设f(x)一阶连续可微,f(0)=0,且D:tx y x 222≤+求极限 4 2 2)(0 lim t dxdy y x yf D t ?? ++→ 三.设曲面S 是椭球面)1(222y x z --=的上半部分,设ρ是原点到椭球面上任一点的切平面的距离,求dS z S ?? ρ . 四.计算积分 ?+ ++= L xdz zdy ydx I , 其中+L 为圆周,0,0,1222=++>=++z y x a z y x 从Z 轴+∞看为逆时针方向. 五.已知1 1+∑ +∞ =n a n n 收敛,试证明等式

∑ ?∑ +∞ =+∞=+=1 1 1 1 n n n n n n a dx x a , 并利用之求........ 5 14 13 1211+- + -. 六.求无穷积分dx x ax ax e e ? ∞ +- - - 2 2 . 七.设0>n a (n=1,2,3,4.....)级数 ∑ +∞=0 n n a 收敛,∑ ∞ == n k k n a r ,证 明:∑ ∞ =1 n n n r a 发散. 八.设函数f(x)在区间[0,2π]上可积, 证明 ? ∑ ∞ == -π ππ 20 1 ))((21n n n b dx x x f , 其中 ? = π π 20 sin )(1 nxdx x f b n (n=1,2,3,4......) 九.设f(x)在[0,1]上二阶连续可微,证明: dx x f dx x f f )()(9)0(1 ' '1 ' ? ?+ ≤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复试经验分享

1、复试名单人数和最终录取人数 两者比例每年有所变化,就材料加工、数字化成形和电子封装来说(这三个本科专业统一招生,对应硕士专业是材料加工工程),2018年参加复试的同学很多,最后淘汰近一半;而2019年参加复试的只有30个,招收了25个。但是这两年最终招收的人数基本一致,也就是25个左右。从这个角度上看,进复试也不一定能稳稳录取,所以越是初试不占优势的同学,就越要重视复试。 2、复试占比 去年复试各项内容以及分数、最终成绩的计算方法:复试成绩包括笔试、英语面试以及专业面试,分别占复试成绩的40%、20%和40%。 总成绩=(初试分数/5) ×60%+复试分数×40% 由此可见复试占比不低。材料学院复试分数占比高,个人觉得难度不高(比起初试可简单太多!),不过要拿到高分还是需要好好准备。 2019年复试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温馨提示:直到距离复试一周的时间,官网才发布具体的复试内容文件,2019年材料加工的复试内容与前年不同。因此提前准备复试,虽然可能会复习到一些无用的知识,但对你多少会有好处。)

1、材料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1)笔试(总分40 分):含金属学及热处理、陶瓷材料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三组试题任选一组试题作答; 2)英语测试(总分20 分):包括简短的英文对话、听录音回答问题、阅读专业文献并回答问题; 3)专业面试(总分40 分):考生从若干题中抽取一题解答,并回答老师提问。 2、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电子封装专业 1)笔试(总分40 分):含材料成形工艺、材料成形装备及自动化、微连接原理三组试题,考生可任选其中一组题作答; 2)英语测试(总分20 分):包括简短的英文对话;听录音回答问题;阅读专业文献回答问题; 3)专业面试(总分40 分):考生从若干题中抽取一题解答,并回答老师提问。 3、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非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 1)笔试(总分40 分):含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形工艺两组试题,考生可任选其中一组作答; 2)英语测试(总分20 分):包括简短的英文对话;听录音回答问题;阅读专业文献回答问题;

14《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题设计、开题报告》 (1)

题目: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原位开窗的可行性研究 学号M201075236 姓名刘文奇 专业医学外科 指导教师欧阳晨曦 院(系、所)协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制

填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适用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学术报告,攻读博 士学位研究生文献综述、选题报告、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学术报告等。 二、以上各报告内容及要求由相关院(系、所)做具体要求。 三、以上各报告均须存入研究生个人学籍档案。 四、本表填写要求文句通顺、内容明确、字迹工整。

一、课题的根据:(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有关研究概况、原有的基础。) 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大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成为中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疾病非常凶险,致残致死率高。90年代以前,外科手术为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治疗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对患者全身状况和医疗技术的要求高。因此,90年代后介入治疗成为主流的治疗手段,其中覆膜支架腔内隔绝这一技术较常规的开放式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 但是短瘤颈的动脉瘤成为单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禁区,对以Stanford B型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要求主动脉裂口位置超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mm,对以腹主动脉瘤要求瘤体近端与较低一支肾动脉以远15mm。对于不能满足上述瘤颈要求的病人如按常规治疗,可供覆膜支架锚定的区域越短,则术中、术后极容易出现支架的移位或者近端I型内漏。但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锚定区域,往往需将左锁骨下动脉或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一并封闭,进一步导致相关重要脏器缺血等致命并发症。因此,约有25%-40%患者不能使用常规覆膜支架植入方法治疗,弓降部主动脉瘤、近肾主动脉瘤以及胸腹主动脉瘤成为目前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难题。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1.覆膜支架植入+外科手术重建被封闭动脉。这种方法国外虽然已经有少数医院开展,但是其手术创伤和手术死亡率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没有明显差异,无法体现微创手术的优势。2.覆膜支架开窗,就是就是在覆膜支架正对肾动脉等重要内脏动脉开口的位置上开洞,这样既能使覆膜支架跨越重要动脉进行锚定,完全隔绝夹层裂口及预防内漏,又可以保证上述重要器官动脉血流灌注的通畅。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数学分析试题解答

1. 解 由1n n n a x x -=-(1n ≥),得 2. 证明 将(1)f 、(0)f 在x 点(01x <<)用Taylor 公式展开并相减,则得 2211 (1)(0)'()''()(1)''()(0)22 f f f x f x f x ξη-=+ ---(0,1ξη<<) ,由于(0)(1)f f =,因此得 此不等式可以改进为:'()1f x <(01x <<),因为01x <<时,上式22(1)1x x -+<. 3. 证明 1 221112220 (1)[(,)2(,)(,)]t x f tx ty xyf tx ty y f tx ty dt -++? 4. 证明 (反证法),假设00(,)f x y 不是(,)f x y 在,0x y ≥上的最大值。由于 22 lim (,)0x y f x y +→∞ =,存在0r >,当22 ,0,0x y r x y +≥≥≥时,00(,)(,)f x y f x y <。 考察闭区域22{(,):0,0,}D x y x y x y r =≥≥+≤,显然00(,)x y D ∈,由已知(,)f x y 在D 上连续,从而(,)f x y 在D 上取得最大值,设为11(,)f x y 。显然在D ?上,总有 00(,)(,)f x y f x y <,因而必有:1111'(,)'(,)0x y f x y f x y ==。当22,0,0x y r x y +≥≥≥时,0011(,)(,)(,)f x y f x y f x y <≤,因此 11(,)f x y 是(,)f x y 在,0x y ≥上的最大值。由假设,1100(,)(,)x y x y ≠。 这与已知矛盾,可知假设不真。 5.设处处有''()0f x >.证明:曲线()y f x =位于任一切线之上方,且与切线有唯一公共点. 证明 设00(,)x y 为曲线()y f x =上任一点,在该点处曲线的切线方程为 对曲线()y f x =上任意点,按Taylor 公式展开,得 由''()0f x >知,当0x x ≠时,000()'()()f x f x x x +-()f x <,而00(,)x y 为唯一公共点.得证.

华中科技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考试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考试试卷 2006~2007学年 第一学期 《计算方法》课程考试试卷(A 卷) (开卷) 院(系)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 2007年1月30日 考试时间: 下午 2:30~5:00 一. 填空题 (每小题 4分,共 28份) 1.已知矩阵 ? ?????-=1011A ,则=∞A 。 2. 若用正n 边形的面积作为其外接圆面积的近似值,则该近似值的相对误差是 。 3.三次方程012 3 =+--x x x 的牛顿迭代格式是 。 4.若求解某线性方程组有迭代公式 F BX X n n +=+)()1(,其中 ?? ??????--=33a a a B ,则该迭代公式收敛的充要条件是 。 5.设x xe x f =)(,则满足条件) 2,1,0(22=? ?? ??=?? ? ??i i f i p 的二次插值公式 =)(x p 。 6.已知求积公式) 1()1()2/1()0()1()(10 f f f dx x f ααα+++-≈? 至少具0次 代数精度,则=α 。 7.改进的Euler 方法 )],(),([2 11n n n n n n n f h y t f y t f h y y +++ =++ 应用于初值问题1)0(),()('==y t y t y 的数值解=n y 。 二. (10分) 为数值求得方程022 =--x x 的正根,可建立如下 迭代格式 ,2,1,0, 21=+=-n x x n n , 试利用迭代法的收敛理论证明该迭代序列收敛,且满足 2 lim =∞ →n n x . 解答内容不得超过装订线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严格校风校纪,提高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通过入学考试取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资格者,必须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户口、工资关系等)按学校的规定日期到校报到。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事先应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请假,并提交有关证明。事假不得超过半个月,病假不得超过一个月。病假一个月期满后,经复查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二条新生报到后,各院(系、所)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复查。复查合格者,方可在有关院(系、所)办理注册手续,填写研究生登记表,取得研究生学籍,发给研究生证和校徽。 第三条新生健康复查发现有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由校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到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 第四条因病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应于拟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提出入学申请,入学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并经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第五条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研究生院招生部门审核、院长批准,取消入学资格。 (一)经复查不符合国家招生规定者; (二)未经请假逾期两周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 (三)保留入学资格拟返校入学的研究生,在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未按规定申请入学,或入学后经复查不合格者。 第六条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日期内返校,持本人学生证到所在院(系、所)办理注册手续(不得代办)。 (一)不能按时注册者应出具有关证明,事先向所在院(系、所)和导师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者,以旷课论处(每天按旷课4学时计),予以通报批评;超过两周者,按退学处理。 (二)在注册时间内,如本人已到校,但不按时到所在院(系、所)办理报到注册手续者,按本条第一款处理。 (三)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研究生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的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二章个人培养计划制定与选课 第七条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按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制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院(系、所)、导师、学生个人保管。 第八条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必须按其执行,不允许随意修改。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确需调整个人培养计划,须填写“研究生课程学习综合表”,经导师及所在院(系、所)主管研究生教学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修改。 第九条研究生依据个人培养计划,对照公共课课程表和院(系、所)课表进行选课。

华中科技大学数值分析2016年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考核形式 学生类别______________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每题3分,共24分) 1.设0.0013a =, 3.1400b =, 1.001c =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则它们分别有 , , 位有效数字。 2.设(0,1,2,3,4)i x i = 为互异节点,()i l x 为对应的4次Lagrange 插值基函数,则 4 40 (21)()i i i i x x l x =++=∑___________________,4 40 (21)(1)i i i i x x l =++=∑________。 3. 已知3()421f x x x =++, 则[]0,1,2,3f = ,[]0,1,2,3,5f = 。 4.当常数a = , ()1 2 3 1 x ax dx -+?达到极小。 5. 三次Chebyshev 多项式3()T x 在[-1, 1]上3个不同实零点为1x = , 2x = ,3x = ;()()()12311 max x x x x x x x -≤≤---= 。 6.已知一组数据()()() 01,12,25, y y y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其拟合直线y ax b =+,则a =_____ ,b =_____。 7. 当0A = ,1A = 时,求积公式 ()()()1011 1 ()1013 f x dx f A f A f -≈ -++? 的代数精度能达到最高,此时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为 。 8.已知矩阵1 222A ?? = ?-?? ,则A ∞= ,2A ,()2cond A = 。 二、(10分) 设函数()y f x =, 已知()()()0'01,14f f f ===, (1) 试求过这两点的二次Hermite 插值多项式()2H x ; 研究生 2016-6-1 数值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硕士生培养工作,不断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硕士生培养工作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第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学科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二)硕士生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活动进行,重在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硕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强硕士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条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吃苦耐劳,根据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科研实验,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动向,关注社会和生产实际的现状及其关键问题; (三)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 第四条硕士生的培养方式 (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二)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生的知识结构、学术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据此制定出研究生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培养,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主要作用,又要发挥教研室及其有关教师的集体培养作用。 (三)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硕士研究生通过选题报告答辩方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四)研究生培养要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提高硕士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将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风教育贯穿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要加强教书育人的工作,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第五条硕士生的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3年,鼓励优秀学生提前答辩。科学研究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为一年或一年半。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土木工程材料力学作业(1-13)课件

材料力学作业 第一题绪论和轴向拉压问答题 1.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答:拉伸(压缩),扭转,弯曲 2 何谓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答:强度是在遭到外力时,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是在遭到外力时,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3.何谓轴力图? 答:表示轴力沿杆轴线方向变化的图形,称为轴力图 4. 何谓截面法?叙述截面法的三个步骤? . 答:1. 计算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称为截面法。 2. 截面法的三个步骤是: 1. 沿该截面假想地把构件分成两部分。任意取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 弃去另一部分 2. 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弃去部分对取出部分的作用 3. 建立取出部分的平衡方程,确定未知的内力第二题轴向拉压单选1 关于约束的说法是( D ) A、柔体约束,沿柔体轴线背离物体。 B、光滑接触面约束,约束反力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 C、固定端支座,反力可以正交分解为两个力方向假设。 D、以上 A B 正确。 2 .构件的刚度是指构件( C ) A、抵抗破坏的能力 B、不产生变形的能力 C、抵抗变形的能力 D、保持平衡的能力

3.材料力学中的内力是指( B ) A.物体内部的力 B .物体内部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C .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量 D.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某一截面两侧各质点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的改变量 4 两根截面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和材料不同的拉杆受同样大小的轴向拉力,它们的应力是否相等?B (A)不相等; (B)相等; (C)不能确定; 5.拉(压)杆应力公式的应用条件是:( B ) A.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 .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C .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D.杆件必须为矩型截面杆。 6 下列结论哪些是错误的__D________: A.构件的强度表示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B.构件的刚度表示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C.构件的稳定性表示构件维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D.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愈高愈好。 7.构件的强度是指构件( A ) A.抵抗破坏的能力 B .不产生变形的能力 C .抵抗变形的能力 D.保持平衡的能力 正确答案: 1.D、2.C、3.B.、4.B、5.B、6.D、7.A 第三题轴向变形分析 1 .直杆如图所示,已知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弹性模量为E,分析: (1)杆的轴力图是否正确?; (2)全杆的总变形计算是否正确?。

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数学分析》试题及解答

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数学分析》试题及解答 以下每题15分 1.设00x =,1 n n k k x a == ∑(1n ≥),n x b →(n →∞).求级数 11 ()n n n n a x x ∞ -=+∑之和. 解 由1n n n a x x -=-(1n ≥),得 2 211 1 1 ()()n n n n n n n a x x x x ∞ ∞ --==+=-∑∑22 11 lim ()n k k n k x x -→∞ ==-∑22lim n n x b →∞ ==. 2.设(0)(1)f f =,''()2f x ≤(01x ≤≤).证明'()1f x ≤(01x <<).此估计式能否改进? 证明 将(1)f 、(0)f 在x 点(01x <<)用Taylor 公式展开并相减,则得 2211 (1)(0)'()''()(1)''()(0)22 f f f x f x f x ξη-=+ ---(0,1ξη<<),由于(0)(1)f f =,因此得 222211 '()(1)''()''()(1)122 f x x f x f x x ξη≤-+≤-+≤. 此不等式可以改进为:'()1f x <(01x <<),因为01x <<时,上式22(1)1x x -+<. 3.设(,)f x y 有处处连续的二阶偏导数,'(0,0)'(0,0)(0,0)0x y f f f ===.证明 (,)f x y 1 221112220 (1)[(,)2(,)(,)]t x f tx ty xyf tx ty y f tx ty dt =-++?. 证明 1 221112220 (1)[(,)2(,)(,)]t x f tx ty xyf tx ty y f tx ty dt -++? 21 20(,)(1)d f tx ty t dt dt =-?1 100 (,)(,)(1)df tx ty df tx ty t dt dt dt =-+? 1 00 (,)(,)t df tx ty f tx ty dt ==- + ''12((0,0)(0,0))(,)(0,0)(,)xf yf f x y f f x y =-++-= 4.设(,)f x y 在,0x y ≥上连续,在,0x y >内可微,存在唯一点00(,)x y ,使得00,0x y >, 0000'(,)'(,)0x y f x y f x y ==.设00(,)0f x y >,(,0)(0,)0f x f y ==(,0x y ≥) , 22lim (,)0x y f x y +→∞ =,证明00(,)f x y 是(,)f x y 在,0x y ≥上的最大值. 证明 (反证法),假设00(,)f x y 不是(,)f x y 在,0x y ≥上的最大值。由于22 lim (,)0x y f x y +→∞ =,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添加时间:2009-08-28 阅读次数:9356 校研【2009】37号 研究生奖学金是我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创新基金的主要用向之一,为建立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奖学金种类 (一)研究生奖学金分学业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均由学校统筹拨款。 (二)学业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学费,由导师或院系向学校申请,研究生向导师或院系申请。学业奖学金分全额奖学金和半额奖学金两种。全额奖学金资助全额学费,半额奖学金资助学费的一半。 (三)单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社会活动、论文、学习成绩、科技成果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 第二条管理机构 (一)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奖学金的全面管理,指导检查奖学金的评定和落实情况,审核院(系、所)奖学金评定委员会的评定结果。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奖学金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二)院(系、所)学位审议委员会、研究生工作组和研究生会共同组建院(系、所)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实施细则,管理研究生奖学金的具体评定过程。 第三条评定条件 (一)申请范围 1. 学业奖学金 (1)研究生导师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适合研究生工作的课题及充足的科研经费。 (2)全日制非定向普通研究生参加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委托培养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除外)不参加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定向培养研究生必须用全额奖学金资助。联合培养研究生按协议执行。 (3)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资助的学习年限:直攻博研究生不超过5年,其他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不超过4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临床转博研究生、提前攻博研究生博士生阶段不超过3年;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资助的学习年限为各院(系、所)确定的培养年限。 2. 单项奖学金 全日制普通研究生均可申请。 (二)评定标准

【本科试卷】【华中科技大学试题】材料力学期末试卷+答案(2005-2006学期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材料力学》试卷与答案 2005-2006学期 一、问答题(20 分,每小题5 分) 1、在推导材料力学的某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时,需要作一些必要的假设。试列举其中的三个假设。 答:略; 2、对于低碳钢,何谓σP ? 答:比例极限; 3、工程中经常使用工字梁,从力学的角度看,工字梁的优点是什么? / A 高,能充分利用材料。 答:与矩形梁和圆形截面相比,工字梁的W z 4、图示为材料相同、长度相等的等截面圆杆和变截面圆杆,试问哪一种杆件承受冲击的能力强?简述理由。 (a)(b) 答:不好定性判别。因为a 杆的动载系数小于b 杆的动载系数,但a 杆的静应力大于b 杆的静应力。 二、图示为内外直径比值α=1/ 2 的空心圆轴,其转速度n为每分钟300 转,主动轮输入的功率N1=500 马力,三个从动轮输出的功率分别为N2=150 马力,N3=150 马力,N4=200 马力。已知材料参数:G=80Gpa,[τ]= 40MPa ;单位长度杆的允许扭转角[?]= 0.3o/ m 。试按照

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选择轴的外径。(15) 提示: m = 7024 N ( N ? m ) ,N 的单位为马力。 n 解: 计算作用于各轮上的外力偶矩: m = 7024 N 1 1 n = 7024 × 500 = 111700N .m ; 300 m 2 = m 3 = 7024 N 2 n = 3512 N .m ; m = 7024 × 200 = 4680 N .m 4 300 作扭矩图: 可见: τ max = 7024 N .m 由强度条件: τ max = T max W t = 16T max πD 3 (1 ? α 4 ) ≤ [τ ]

第5章 材料力学基础

第二篇材料力学 第五章材料力学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定。 2.初步了解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3.了解内力的含义。 4.了解截面法的基本步骤。 5.理解杆件、横截面、轴线定义。 6.理解应力的定义,领会任意应力分解为正应力与剪应力。 在静力学中,我们把物体都看作是刚体,实际上这样的刚体是不存在的。任何物体受力后,其几何形状和尺寸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构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改变,称为变形。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等方面问题的,这些问题的研究,都要与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相联系,因此,固体的可变形性质就成为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而不容忽略。 第一节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 一、变形固体的概念 材料力学所研究的构件,其材料的物质结构和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它们都由固体材料制成,如钢、木材、混凝土等,而且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因此,这些物体统称为变形固体。 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就其变形性质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弹性是指变形固体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例如,一个弹簧在拉力作用下要伸长,当拉力不太大时,外力去掉后它仍能恢复原状,这表明弹簧具有弹性。弹性变形是指变形体上的外力去掉后可消失的变形。如果外力去掉后,变形不能全部消失而留有残余,此残余部分就称为塑性变形,也叫做残余变形。 去掉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原状的物体称为理想弹性体。 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弹性体,但由实验得知,常用的工程材料如金属、木材等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称弹性阶段),很接近于理想弹性体,这时可将它们视为理想弹性体。 工程中大多数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其几何尺寸的改变量与构件本身的尺寸相比,常是很微小的,我们称这类变形为“小变形”。

2012华中科技大学考研数学分析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一,(1) 求极限 lim x →+∞1(1?1)。 (2) 设x 1=√2,x n +1=√n 。证明{x n }收敛且求极限。 二,求下列曲线围成的在第一象限的面积, y =x 2,2y =x 2,xy =1,xy =2。三,求下列圆环的质量,x 2+y 2+z 2=1 x +y +z =0?,其中 ρ(x ,y ,z )=(x ?1)2+(y ?1)2+(z ?1)2。 四,展开f (x )=∣cos x ∣ 为[?π,π]上的傅立叶级数。五,求幂级数 ∑n =0∞(n +1)x n n !的收敛域与和函数。 六,已知∑1∞a n 为发散的正项级数, S n 为其部分和,用Cauchy 收敛原理证明∑1∞a n s n 发散。七,已知 f (x )在[0,+∞]上连续,lim x →+∞f (x )存在且有限,证明f (x )在[0,+∞]上有界。 八,已知反常积分∫1+∞f (x )dx 收敛,证明含参变量反常积分 I (y )=∫1+∞x y f (x )dx 在[0,1]上一致收敛。 九,已知Ω为三维空间中的有界区域,Ω的边界为分片光滑的曲面,n →为外法向量,u (x ,y ,z )在Ω上二阶连续可偏导。求证: ?Ω(?2u ?x 2+?2u ?y 2+?2u ?z 2)dx =??Ω?u ?n ds 十,f (x )在[0,1]上二阶连续可导,证明: max x ∈[0,1] ∣f '(x )∣?∣f (1)?f (0)∣+∫01∣f ''(x )∣dx

2012华中科技大学高等代数 一,已知D=∣11?11?1??1∣,求D的所有代数余子式之和。 二,已知A为实矩阵,证明rank A'A=rank A=rank AA'. 三,已知P=(A I I I),证明P可逆的充要条件是I?A可逆。并在已知(I?A)?1已知的情况下求P(?1). 四,已知A,B,C,D为V上的线性变换,且两两可交换,并有AC+BD=E证明:kerAB=kerA+kerB,且和为直和。 五,已知A为全1阵, (1)求A的特征多项式与最小多项式。 (2)证明A可对角化,并求P,使得P?1AP为对角阵。 六,求正交变换化xy+yz+zx=1为标准方程,并指出曲面类型。 七,已知A,B对实对称矩阵 (1)若A,B正定,AB=BA,证明AB也正定。 (2)若A,B半正定,证明A+B也半正定,若还有A正定,证明A+B也正定。 八,V为实数域上的2n+1维空间,f,g为V上的线性变换,且fg=gf,证明存在λ,μ∈R,v∈V使得 f(v)=λv,g(v)=μv。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校研【2008】18号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2]19号)文件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第一条研究生就业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的大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56施,进一步转变研究生就业观念,引导研究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特别是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建立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毕业研究生充分就业。 二工作原则 第二条研究生就业工作实行政策、信息公开,按公平、竞争、自愿、诚实信用和择优推荐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研究生就业工作要围绕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保证国防、高校、高层次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

第四条定向(含师资班)、委托培养研究生(以下简称定向生、委培生),严格按学校与定向、委培单位签订的培养协议就业。 第五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现役军人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三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研究生就业工作实行学校和院(系、所)两级管理。研究生院管理处设立研究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以下简称就业指导办公室),各院(系、所)设立研究生工作组,指定专人负责研究生就业工作。 第七条就业指导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就业工作,组织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毕业教育活动; 2.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规定和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有关就业工作意见,学校制定研究生就业工作办法,规范研究生就业工作行为; 3.负责毕业研究生的资格审查和信息统计工作,并按时将信息上报主管部门; 4.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研究生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组织开展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活动; 5.负责毕业研究生的推荐工作,对签订的就业协议实行监督管理,维护就业协议的严肃性; 6.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毕业研究生就业建议方案; 7.组织毕业研究生鉴定,办理毕业研究生的离校手续; 8.组织开展对已毕业研究生的调研活动,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 9.完成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布置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各院(系、所)研究生就业工作的主要职责是:1.全面负责本单位研究生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 2.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和毕业教育活动; 3.广泛收集需求信息,积极开展本单位毕业研究生的推荐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