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语文总复习教案

一上语文总复习教案
一上语文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 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 1.学习边读边想象,让课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再现,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具体形象。 2.读“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和“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等场面描写的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找出每组成语的规律。 3.学习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写一件事物。 4.能规范书写一段文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5.朗读《鹿柴》这首诗,了解诗的意思,并背诵。 重点 1.了解、积累成语,能发现两组词语的规律。 2.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描述事物。 3.积累古诗《鹿柴》,了解诗的意思。 难点 学习边读边想象,让课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再现,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具体形象。 1.交流平台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根据本单元文章中描写的场面想象画面。然后出示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想象,学会让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2.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中首先了解成语的意思,并想象成语所描绘的画面。其次,找出两组成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二题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加点词语,发现加点词语的相同点,并选择一件事物,用表示时间的词语进行描述。 3.书写提示 教学时,引导学生注意字的布局、字距等,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4.日积月累 教学时,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当堂背诵。

1.预习提纲 (1)再次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并根据文字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2)借助工具书或上网查阅等方式了解“词句段运用”中的成语的意思,并根据成语的意思想象画面。 (3)尝试用“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4)借助互联网了解王维的生平及作品,了解《鹿柴》这首诗的意思。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课文,在脑海中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2.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并想象成语所描述的画面。 3.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描述事物。 一、激趣导入 谈话入题:同学们,请认真听下面的录音。(播放清晨树林中鸟儿鸣叫的录音)听了这段录音,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这是一段清晨树林中鸟儿鸣叫的录音。听了鸟儿的鸣叫,我可以想象到鸟儿们刚“起床”时那种精神抖擞的劲头,可以想象鸟儿们再次见到朋友时的兴奋,可以想象鸟儿们看到日出时高兴的心情。 设计意图: 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展开想象,也可以通过声音展开想象。播放录音,可以通过让学生描述听录音后想象到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激发想象 1.交流平台。

部编一上语文《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上册)

部编一上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 级上册) 李英 课型活动课课时总两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猜谜语,会认“六、七、八、九、十”5个生字,会写“八”和“十”,并能为了熟练地诵读、背诵《雪花》这首诗。 2.比较三组形近字,学会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并能通过组词的方式来加以区别。 过程与方法探究、说话、合作、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体会猜谜语的乐趣,体会中国汉族的丰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文文字,树立学习语文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自主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雪花,默写《雪花》。 3.辨别形近字,认识辨别形近字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写对每一个汉字。 教学难点感受猜谜语的乐趣,认识辨别形近字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一些谜语。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说话、朗读、探究、练习 学法指导朗读、合作、探究、练习 前置性作业 1、猜猜《语文园地一》中的谜语。 2、认识生字。 3、朗读并背诵《雪花》。 4、找出书中几组形近字的异同,并能分别组词,说说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班级学习展示过程第一次补充完善第二次补充完善 一、展示 1、指名背诵《雪花》。 2、抄写生字: 六七八九十 二、探究: 1、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2、请你给这首诗命名一个题目。 三、学习生字: 六七八九十 四、朗读指导: 五、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2、探究:

找出每组两个字的异同。 3、形近字:字形相近的几个字。 组词: 人(工人)(人口) 天(天上)(白天) 口(人口)(一口) 田(田地)(种田) 日(日子)(一日) 目(目光)(耳目) 无数片的雪花从天而降,落入水中就融化了。 谜底就是雪花。 “六”由点、横、撇、点四画组成,“七”由横、竖弯钩两画组成,“八”由撇、捺两画组成,“九”由撇、横折弯钩两画组成,“十”由横、竖两画组成。 注意:“八”由一撇一捺两画组成,由一撇一捺组成的汉字有三个:人、入、八,请同学们找出这三个字的区别。 拓展延伸总结巩固默写《雪花》 作业1、默写并背诵《雪花》。 2、形近字组词。 课堂反馈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目??一年级 (课) 主备人李英辅备人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知识讲解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 案浏览 《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发现汉字规律,自身小结识字方法,学习自主 识字。 2、积累语言: 读准字音,反复练说。 3、练习读、写基本功。 4、巩固识字。 【教学重点】 1、同学第一次学写句子,要充沛激发、调动和维护同学写 句子的兴趣,注意打好写话的基础,特别是认真写字的习惯。2、体会: 学习正确(常)朗诵的方式。 【教学难点】 将“口语交际”和“展示台”有机结合。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教学准备】 1、板书(课前)。 2、同学书画。

【课时布置】 2~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导语: 走进《语文园地一》,我发现第一大板块就是(待生接),“我的发现”。那么,到底发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 看看吧! 二、完成“我的发现” 1、看板书,生齐读生: 师:先一起把黑板上的生字,读一遍,好吗? 2、开火车,指名读: 师:再来读一读。 3、鼓励同学自主学习,发现规律: ⑴自身发现,同桌交流: 师:你有发现吗?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交流,互相补充。 ⑵指名汇报: 师:谁想来吗?声音要洪亮哦! ⑶归纳识字方法: 鼓励同学发现其他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⑷鼓励同学动脑想一想: 师:开动脑筋,你还能在你的识字库里说出这样的字吗? ⑸口头组词: 师:还回到黑板上,用这些生字来组词吧! 4、“我会认”: ⑴指名认读生字: 师:谁能一口气认读这些生字?一定要读准字音哦! ⑵巩固偏旁: 师:难度加深了,这些字的偏旁部首的名称你能说出来吗? ⑶口头扩词: 师:这个字,可以组什么词呢? ⑷同桌抽组生字条: 师:同桌互当小老师,抽读生字条里的生字,读准字音。 三、安排作业 预习“日积月累”。 第二课时 一、完成“我会读” 1、指名读词: 师:反应快速、读音准确,谁行? 2、师相机指导读词技巧,即有感情。 3、男、女生读词竞赛: 师:看看你们谁读的词,音准而且有感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完整版通用

语文园地一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际能力。 2.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

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美景展示给大家吧。 二、交流步骤 1.启发谈话。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唤起对某一景物的回忆。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观察过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对话,为口语交际创设宽松的情境,鼓励学生把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介绍给同学。 2.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并思考怎样和同学交流。说清楚景物的特点,给大家带来惊奇的感觉。 3.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介绍,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4.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5.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交流,进行总结,并适时给予鼓励表扬。 三、延伸拓展 1.希望同学们把今天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2.办一期自然奇观展。 四、课堂小结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去欣赏那一幅幅瑰丽壮美的图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说明

语文园地一 课文解析: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 5 个板块的容。“识字加油站”是一首谜语诗,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镶嵌在谜语诗中,易于学生诵读识记。“字词句运用”安排了3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引导学生在比较字形中理解笔画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区分中巩固。“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咏鹅》,引导学生学习积累经典诗文。“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学生在有趣的听唱活动中和大人一起读儿歌,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朗读谜语诗,认识“六、七”等5个生字;会写“八、十”2个字。 2.区分3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尝试运用。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 4.朗读、背诵《咏鹅》。 5.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唱读的方式学习《小兔子乖乖》,能正确朗读。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朗读谜语诗,认识“六、七”等5个生字;会写“八、十”2个字。 2.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教学难点: 1.区分3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尝试运用。 2.朗读、背诵《咏鹅》。 教学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 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部编六上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 1.通过回顾本单元课文,交流“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联想,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能体会排比句的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运用排比句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 3.体会分号的作用,学习分号的用法。 4.认识路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背诵并积累古诗《过故人庄》,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美好情感。 重点 1.回顾本组课文,学习“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 2.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感悟古诗《过故人庄》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1.在阅读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联想,体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插图理解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 1.交流平台 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一原则,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时要‘读进去’‘想开去’”,即在阅读中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联想,从课内联想到课外。 2.词句段运用 把握教材特点,挖掘课本资源,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和仿写多个环节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分号的用法,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愉悦,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1)多种形式地朗读,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尝试仿写排比句,把句子写生动、写具体。(2)通过对比朗读含有分号的句子,体会分号在排比句和说明性文字中不同的用法。(3)“语文即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路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3.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领悟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 1.预习提纲 (1)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观察花卉,搜集老舍先生写的文章以及其他作家描写草原风光的作品读一读。 (2)学生走上街头,认路牌,拍下印象最深的路牌,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2.多媒体课件 各种花卉和路牌照片,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能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运用排比句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方法。3.体会分号的作用,学习分号的用法。 4.认识路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一、交流平台 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的阅读成果和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学生交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熟度背诵《花园果园》。 【重难点】 正确书写句子。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节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前边我们学习了古诗《春晓》,又开展了找春天的活动,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请用完整句回答

问题) 板书: 公园、田野、我们身边…… 二、我会认 1、出示板书: (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合作学习,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3、集体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4、出示板书。 5、小组学习: 互相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6、抽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怎么记住这字。 三、展示台 1、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每天都能结识几个新的汉字朋友。2、小组内互相传看作业本,识记同学的名字。 3、想认识谁的名字,你就走过去请教他吧。 , ,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积累词语,正确书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过渡引入。 2、学生分组自由读词语: 要求把字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 4、扩展练习: 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二、我会写 1、过渡。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写的是什么句子? (学生自由拼读) 3、教师范写“春”。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漂亮? (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得好的同学展示。 三、读读背背 1、过渡。 2、学生自由朗读《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短文: 写的是什么? 4、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来?5、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朗诵。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新版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重点)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与天气有关的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渠道。 2、初步认识26个字母,读准音,区分形。 3、进一步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汉字。 4、阅读小诗,了解祖国幅员辽阔,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掌握汉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原则,提高书写水平。 6、积累8个描写春天的词语,初步了解其意思,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7、培养亲子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儿歌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其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趣味识字,日积月累,拓展阅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26个字母,读准音,区分形。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与天气有关的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渠道。 2、初步认识26个字母,读准音,区分形。 3、进一步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汉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视频,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资料,学生认真观看。 2、指名学生交流在刚才的天气预报中听到了哪些有关天气的词语。 3、师激趣导入:生活处处能识字,看天气预报也是我们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来认识与天气有关的汉字和词语吧! 二、学习“趣味识字”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认读有关天气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识字正音。 (1)指名朗读第一行的三个词语,相机正音:“阴”是前鼻音。 (2)指名朗读第二行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强调:“雷”是边音,“阵”是翘舌音,而且是前鼻音。 (3)指名朗读第三行,正音:“冰、冻”都是后鼻音;“夹”读第一声,不要读成了第二声。 (4)齐读这三行词语。 3、图文对照,理解意思。 (1)师出示标水这九种天气的图片,学生自主观察,说说每幅图各对应什么天气。(2)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简单讲解这些天气的主要特点。 (3)找朋友:将表示天气的图片与词语连起来,进一步巩固识字与理解词语的意思。4、巩固识字,识记字形。 (1)教师随机出示九张表示天气的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单独出示要求惠人的7个字:阴、雷、电、阵、冰、冻、夹,指名认读,开火车读。(3)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见过这些字,又是如何记住它们的。 (4)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阴、阵、冰、冻”都是左右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可以记住;“雷”是上下结构,可用熟字加熟字来帮助记忆;“夹”是“夫人”的“夫”中间加上一点一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教案(精品)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 多种识字方法区分三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尝试运用。 2. 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3.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的兴趣。【教学重点】 1. 多种识字方法区分三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尝试运用。 2. 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的兴趣。【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板贴,学生习字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在今天的语文课中,我们将继续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老师还请来了你们熟悉的一个好朋友,看,它来了!(课件出示小猪佩奇的卡通形象) 二、第一关--回忆大比拼(复习回顾) 1. 出示闯关图片和卡通人物小猪佩琪,播放配音。 配音:大家好,我是小猪佩琪,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份礼物,要想获得它们就得和我一起闯过三关,你们有信心吗?(预设生:有!)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第一关回忆大比拼! 2.复习生字“人、天、口、田、日、目、月、石、山” ①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猜字,读字。 师:小朋友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图片,这些图片都代表一 个字,你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全班对照图片齐读生字 ②课件消失图片,引导学生复习生字。 师:现在难度升级,没有图片你能认识这些生字吗?教师指,学生开火车认读。 3. 出示小猪佩琪卡通形象和第一个礼物盒子,小结。 配音:小朋友们,你们真棒,第一关回忆大比拼已经挑战成功了,让我们一起打开盒子,收下礼物吧! 师:佩琪给大家带来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只小兔子,你们看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它也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你们都太棒了,快给自己鼓鼓掌吧! 三、第二关“识字我最棒”--“字词句运用” 1. 导入:课件继续出示小猪佩琪 配音:小朋友们,赶快来,那就让我们一起进行第二关--识字我最棒! 2. 整体认读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 2.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 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小诗的内容,在跟读中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的认字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 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成语和句子。 3.写铅笔字,练习写全包围的字时,应该先外后内再封口。 教学重点: 写全包围的字时,应该先外后内再封口,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难点: 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学会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趣味识字 (课件出示)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看一看:看旁边的提示,了解这些词语是哪一类 的。我们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有关天气的。 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词语。(课件出示) 如:风雨雷电霜雪冰 狂风雪花炸雷闪电大雪结冰 毛毛雨万里无云风和日丽北风呼呼 鹅毛大雪电闪雷鸣雷声滚滚半晴半阴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 提示:这是我们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第一排是大写字母,和它对应的是小写字母。读音就按照小写字母去读,大家看,这些小写字母其实就是我们上册学过的声母或韵母。(课件出示) (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 (2)背一背: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3)找一找: ①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Cc Kk Oo Pp Ss Vv Ww Xx Zz ②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Ff Ii Jj Ll Mm Nn Tt Uu Yy ③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 Aa Bb Dd Ee Gg Hh Qq Rr 2.读一读,写一写。(课件出示) (1)读一读。读准每个字的音。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韵母是ɑn ,有的韵母是ɑnɡ。)

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部编版

语文园地一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五个生字,正确书写“八、十”2个生字。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4个生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正确朗读儿歌。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重点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5个生字,正确书写“八、十”2个生字。 2.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4个生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难点 1.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识字加油站。 整体感知,理解谜语诗。诵读谜语诗,识记生字。以范读、听读的形式诵读谜语诗,将谜语诗读准确。在此基础上学习生字。书写汉字领悟规则。教师示范书写“八”,点拨:先撇后捺。 2.字词句运用。 整体认读,比较识记,猜字游戏,组词练习。

3.书写提示。 学生回顾学习写字时要求的书写坐姿及执笔姿势:“头正,肩平,背直,一尺,一拳,一寸。”掌握汉字的共同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4.日积月累。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读。 教师和家长共同合作与孩子一起读故事,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3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材设计理念】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 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前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设计理念】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 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 八、十。(重点)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重点)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 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

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 “识字加油站”是一则谜语,在这则数学谜语中,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六~十”5个数字,而且让学生在谜语的趣味性中,加强了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字词句运用”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到汉字变化规律。“书写提示”通过对“二、三、十、禾”四个生字的书写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书写姿势和汉字规则的认识。“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咏鹅》的朗读与背诵,让学生体会中华古诗词的韵律美。“和大人一起读”是一首儿歌,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学前准备】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学习目标】 1.通过一则谜语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谜语的特点。 2.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笔画变化特点。 3.通过书写提示四个汉字的书写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汉字基本笔划的印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重点】

1.知道谜语的特点。 2.比较形近字。 3.进一步认识汉字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则,养成良好习惯。 【学前准备】 1.谜语的汉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识字加油站 一、谈话导入。 1.复习背诵《对韵歌》。 2.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背诵《对韵歌》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很宏亮,积极性很高。这是因为对韵歌让我们读起来非常琅琅上口,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种新奇有趣的语言形式:谜语。 3.课件出示课本第15页“识字加油站”四个句子,并提醒学生同时翻开课本第15页。 4.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 5.师教读,一句一句读。 6.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用铅笔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7.小老师教读生字,并试背谜语。 二、猜一猜,并延伸拓展。 1.指名学生猜谜语。谜底:雪花。 2.课件出示拓展谜语:风、雨、荷叶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谜语的

新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 “识字加油站”是一则谜语,在这则数学谜语中,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六~十”5个数字,而且让学生在谜语的趣味性中,加强了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字词句运用”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到汉字变化规律。“书写提示”通过对“二、三、十、禾”四个生字的书写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书写姿势和汉字规则的认识。“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咏鹅》的朗读与背诵,让学生体会中华古诗词的韵律美。“和大人一起读”是一首儿歌,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学前准备】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学习目标】 1.通过一则谜语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谜语的特点。 2.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笔画变化特点。 3.通过书写提示四个汉字的书写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汉字基本笔划的印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习重点】 1.知道谜语的特点。 2.比较形近字。 3.进一步认识汉字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则,养成良好习惯。 【学前准备】 1.谜语的汉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识字加油站 一、谈话导入。 1.复习背诵《对韵歌》。 2.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背诵《对韵歌》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很宏亮,积极性很高。这是因为对韵歌让我们读起来非常琅琅上口,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种新奇有趣的语言形式:谜语。

3.课件出示课本第15页“识字加油站”四个句子,并提醒学生同时翻开课本第15页。 4.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 5.师教读,一句一句读。 6.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用铅笔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7.小老师教读生字,并试背谜语。 二、猜一猜,并延伸拓展。 1.指名学生猜谜语。谜底:雪花。 2.课件出示拓展谜语:风、雨、荷叶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谜语的积极性。 三、指导学习生字“六~九”。 1.全班齐读第15页谜语。 2.用铅笔圈出“六~九”五个生字。 3.师黑板贴“六~九”生字卡片。 4.你能在自己的数字卡片中快速找到“六~九”吗? 5.开火车认读数字“六~九”,并口头组词。 6.师生共同开展认读“一~九”生字的活动。 字词句运用 1.今天有三对双胞胎宝宝来我们班做客,这三对双胞胎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生字宝宝,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 2.大屏幕出示三组生字。 看,每对双胞胎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小组讨论上面第一对“双胞胎”,先比较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再看这对双胞胎有什么特点?(后面的比前面的多两笔) 4.汇报并口头组词,重点突出字形的比较。 5.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下面两对双胞胎。 6.你们从这三对双胞胎生字宝宝兄弟中,发现了什么? 7.师小结:我们的汉字可真有意思,前面的字加上一笔或两笔成了另个字。

一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识字加油站”是一则谜语;在这则数学谜语中;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六~十”5个数字;而且让学生在谜语的趣味性中;加强了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字词句运用”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到汉字变化规律。“书写提示”通过对“二、三、十、禾”四个生字的书写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书写姿势和汉字规则的认识。“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咏鹅》的朗读与背诵;让学生体会中华古诗词的韵律美。“和大人一起读”是一首儿歌;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学前准备】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学习目标】 1.通过一则谜语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谜语的特点。 2.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笔画变化特点。 3.通过书写提示四个汉字的书写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汉字基本笔划的印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重点】 1.知道谜语的特点。 2.比较形近字。 3.进一步认识汉字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则;养成良好习惯。

【学前准备】 1.谜语的汉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识字加油站 一、谈话导入。 1.复习背诵《对韵歌》。 2.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背诵《对韵歌》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很宏亮;积极性很高。这是因为对韵歌让我们读起来非常琅琅上口;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种新奇有趣的语言形式:谜语。 3.课件出示课本第15页“识字加油站”四个句子;并提醒学生同时翻开课本第15页。 4.老xx读;学生注意倾听。 5.师教读;一句一句读。 6.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用铅笔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7.小老师教读生字;并试背谜语。 二、猜一猜;并延伸拓展。 1.指名学生猜谜语。谜底:雪花。 2.课件出示拓展谜语:风、雨、荷叶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谜语的积极性。 三、指导学习生字“六~九”。 1.全班齐读第15页谜语。 2.用铅笔圈出“六~九”五个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