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中日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中日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秦汉六朝

1.大宰府P13

2.左旋海流P3

3.铜铎P4

6.朝天石、西归浦、正方瀑布、徐福祭P11

7.佐贺地区(佐贺有明海港)P12; 意义P15

8.信子节(千童镇)P17

9.佐贺吉野里P19

10.金印P26

11.甚兵卫、龟井南冥、黑田(藩主)、三宅

吉米、志贺岛P26

12.乐浪P21、P22

13.卑弥呼女王;邪马台国P34;P35定义(2)

14.难升米、牛利;亲魏倭王P38、P41

15.朝贡意义P39

16.狗奴国不朝原因P41

17.五王遣使P48

18.两次大中断及原因P49+打印提纲上的

19.伽耶P50

20.8次遣使P52(相关:X国诸军事、安

东大将军、倭国王)

21.古坟时代P53

22.册封的意义 a.需要;b.P55

综述一:中国文学与书籍的交流

1.平假名、片假名P58

2.文学交流P60

3.万叶集(平安时代)P60

4.诗歌方面P61

5.镰仓时代P63

6.江户时代P64

7.笔记(受日本影响的近代作者和作品)P66

8.汉藉P67

◆◆◆◆◆◆◆◆◆◆◆◆◆◆◆◆◆◆◆

第二章:隋唐

1.小野妹子P77;国书事件P78

2.裴世清P77;访日问题P80;小结P82

3.圣德太子P83

5.大化革新P87;效果P88;

6.《十七条宪法》P87

7.改新之诏P88

8.四期遣唐使P89/90

9.近江令、飞鸟净御原令、大宝律令、养老

律令P91 (表)

10.官僚制、土地之、教育制度的详情P91/92

11.建立古代天皇制国家P93

12.经济交流口岸P93/94

13.宫市P95;宝饰镜P96

14.正仓院、供养之风P98;院内文物特点P99

15.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唐化,提纲P5

16.使团出发前的准备P104;到达后的P105

17.使团中留学生较少的原因P104

18.晁衡(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大和长

冈;玄昉、井真成P105/107

19.遣唐使回国后的仪式P107

20.晁衡回乡P107 第十二次、遇难P108

21.沈惟岳(清海宿弥)P109

22.喜娘P110

23.晁衡贡献P110

24.荣睿和普照P111;道睿P111

25.日本重视引进佛教的原因P111

26.鉴真和尚P112

27.唐招提寺、三大戒台P115

28.鉴真东渡功绩P115

29.井真成墓志P117、朝衡纪念碑P119

30.阿育王寺、大明寺、唐招提寺P112

31.学问僧、请益僧P134

32.八位有名的入唐求法僧P135

33.惠果大师P138

34.空海(弘法大师)P135、功绩P139下

35.日本真言密宗P139

36.《入唐求法巡礼行记》P140/144

37.赤山法华院P141/142;P148 专题

38.张保皋P141

39.会昌法难P144

40.圆仁功绩P144/145

41.青龙寺、空海纪念堂、纪念碑P145

综述二:中日宗教与思想交流(P152)

1.佛教盛行的原因P152

2.道教P158

3.共存性P160

4.总结P161

5.

◆◆◆◆◆◆◆◆◆◆◆◆◆◆◆◆◆◆◆

第三章:晚唐、五代、北宋

1.新形势下的变化P165

2.不对等贸易的后果P168

3.单方贸易的不利影响P169

4.藤原道长、藤原赖通P169

5.国风文化及特点P169下、提纲P7

6.紫式部《源氏物语》P170/171

7.苏木、香木、锦P172

8.十二单P170、172(特点);束带装P170

9.鸿胪馆P173

10.中山平次(考古)P175

11.《开宝敕版大藏经》P178

12.源信P180

13.五百罗汉堂点茶供养P185

14.成寻:中日佛教真正的双向交流P187;

意义P187-188

综述三:中日艺术的交流(音乐、美术、工艺)

P190

◆◆◆◆◆◆◆◆◆◆◆◆◆◆◆◆◆◆◆

第四章:南宋、元

1.平氏集团P199

2.平清盛P199

3.海盗P199

4.大轮田泊港、音户水道、福原离宫P200

5.《平家物语》P201

6.船只流动特点P201

7.宗像氏“海上豪族”P202

8.青瓷葵口碗P202 ;图P267(一种非一个)

9.宋人百堂P202/203

10.谢国明P203

11.圆尔辨圆P203

12.南宋、元时中日佛教交流的特征P206、

提纲P9

13.明庵荣西P206;提纲P9

14.天台山万年寺P207;天童寺P207/212

15.师从虚庵坏敞P207

16.真言宗、华严宗P208

17.荣西成功开辟临济宗P209

18.《吃茶养生记》P209;《兴禅护国论》

19.希玄道元(曹洞宗)P210、提纲P9

20.兰溪道隆(中国人)P216;提纲P10

21.禅与武士道P215/217(详细);提纲P10 22.无学祖元P218;提纲P10

23.北条时赖P216;

北条时宗(唯一的民族英雄)P220

24.综合论述南禅宗与镰仓幕府的关系P221

25.建长寺P221;圆觉寺P225

26.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动机P228

几次远征提纲P8

27.为何出现日人涌入中国的现象P231

28.宋钱流入日本;日本货币体系P231

◆◆◆◆◆◆◆◆◆◆◆◆◆◆◆◆◆◆◆

第五章:明朝

1.足利义满P245

2.堪合贸易P247;总结P254

3.堪合符P247下

4.争贡事件P248

5.足利义教P247

6.嘉靖倭患P248

7.贡品分类P249、P253

8.《善邻国家记》P255

9.东山御物P256;来源P256

10.东山文化P256

11.东山御物的功能P260、P266

12.唐物与茶道的联系P268~276、综述P279

13.唐物侍奉官P274

14.村田珠光——茶道之祖P275

武野绍鸥——茶道中兴P275

15.丰臣秀吉赐死千利休P276、P279、P272

16.茶头P276

17.唐物摆饰规定P277

18.法肆关系P287

19.倭寇P282;起因P283

20.王直、许栋、徐海、五峰先生P287;

提纲P11

21.唐人村、唐人路P288

22.展海令P289

23.倭寇作乱的影响(意义)P289

24.朱印状P290

25.中日之间的几次战争P296

26.遣明使与遣唐使的区别P297、提纲P11

27.为何用名僧做遣明使?P298

28.遣明使在中国的活动分类P300

29.雪舟P301;提纲P11

30.《天桥之图》P306

31.策彦周良P307、P311(总结)

32.宁波港P312

◆◆◆◆◆◆◆◆◆◆◆◆◆◆◆◆◆◆◆

第六章:清朝前期

1.琉球P329

2.郑迥、球案、林世功P331

3.中国文化对琉球的影响P322

5.唐人贸易的三个时期P337~342

6.郑氏商船成功的原因P339

7.正德新商法P343

8.19世纪中叶中日贸易隐患P343

9.唐人坊P344

10.草袋物P344

11.隐元隆琦P352

12.黄檗宗P 353

13.禅宗三大派:临济、曹洞、黄檗P355

14.黄檗文化在各方面的成就P355~358

15.黄檗文化广泛传播的原因P358

16.朱顺水赴日贡献P361+ P362

17.古黄檗、新黄檗P362

综述六:中日民俗的交流

《西方文化史》试卷答案

2012-2013年第一学期《西方文化史》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10(5、2) 1、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 2、青铜文化 3、托拉先知书圣录 4、伊里亚特奥赛德 二、名词解释20(5、4) 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主要是指15-17世纪在欧洲社会文化运动,是希腊罗马 文化古典的复兴,发轫于14世纪的意大利北部,后向北欧地区传播,16-17世纪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家盛行,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顶峰。 2、巴洛克艺术风格:16世纪的一种文艺风格,原意为“不符合常规”,最初特 指形状怪异的珍珠,在中世纪指“荒谬的思想”,与罗马天主教会推行的反宗教改革运动直接相关,最早出现在建筑群中。 3、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宣扬理性主义的思想运动,用科学和理性的 思想“启迪”人们的理智和智慧,以消除长期以来宗教和封建贵族统治造成的迷信和偏见,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4、民族主义:简言之,即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 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主要有原生论和构建论等几种理论。 三、简单题(加自由发挥)40(4、10) 1、(1)削弱了传统宗教的统治地位 (2)开创了世俗主义价值观的思想 (3)具有批判精神,不再墨守成规 (4)对历史具有好奇心,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5)区分了专制主义和独裁主义 (6)雇佣文人批判了社会的不正当特权 2、(1)知识的进步,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 (2)哲学思想的突破 (3)科技危机的出现,相对和绝对的怀疑。 四、论述题(加自由发挥)(2、15、15) 1、西方的自我反思 2、新左派和后现代 3、西方价值观的再思考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美史名词解释 1、意大利学院派: 1590年,意大利画家卡拉契兄弟创办了著名的波伦亚学院,旨在传承文艺复兴大师的传统,总结前人经验,培养年轻的美术家,并制定艺术法规,强调绘画标准, 避免样式主义和卡拉瓦乔的影响。由于这种办学原则明显缺乏创新精神,带有折衷主义的特点。故而题材较狭窄,多描绘宗教与神话,在技法上重素描轻色彩。可是对以后的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折衷主义: 这是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的基本特色。主张绘画应有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这种企图培养新的艺术人才的办学思路与模式明显是综合了各家之长的折衷主义。 3、卡拉瓦乔主义: 17世纪由于卡拉瓦乔在当时欧洲画坛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相当多的敬慕者与追随者,他们的作品深受其艺术感染,无论是题材范围、画面明暗对比、人物写实手法等,多倾向于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风格,故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4、意大利地方画派: 17世纪意大利的现实主义画坛除了最具影响的卡拉瓦乔之外,还有颇具实力的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地方画派和画家:如热那亚画派(代表人物是斯特劳斯)、曼图亚画派(以多菲奇为代表)、那不勒斯画派(萨·洛撒为代表),另外还有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和罗马画派等。 5、巴洛克艺术: 17世纪流行的艺术风格之一。这种风格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曾弥漫于欧洲的天主教国家。“巴洛克”这个派生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指不圆的珠子;一说来自意大利语,有任意奇特、怪诞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这个带有贬意的称呼是18世纪的古典主义理论家对这种艺术倾向的蔑视。 6、荷兰小画派: 17世纪的荷兰除了哈尔斯与伦勃朗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以外,还涌现了一批出色的画家。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画幅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装饰居室;第二是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代表画家有:格拉尔德. 特鲍赫、皮特. 德. 霍赫、和加布里尔. 梅蒂绥等。 7、团体肖像画: 17世纪的荷兰美术除了单幅肖像画外还盛行团体肖像(群像)画,订件者往往要求画家对每个人都给以平等的表现机会,这就会使画家不能安排中心人物和一定的情节来统一画面与构图。但是,天才的肖像画家哈尔斯却突破了传统的呆板、平整的布局,尽量将人物安排的错落有致,营造出一种极其热烈的气氛。代表作品如《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等。 8、西班牙“黄金时代”: 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美术人才辈出并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1560-1700)。他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三个条件:一是西班牙文学的有力影响(文学家塞万提斯和戏剧家维加);二是地方画派中现实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三是意大利卡拉瓦乔艺术的影响。这个时期西班牙绘画的艺术特点是反映生活、表现时代和民族精神。代表画家有里韦拉、苏巴兰和委拉斯贵支。 9、“波德格涅斯”: 17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城流行的一种画风(即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波德格涅斯这一名词含有小酒店和小饭馆之意,由于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们瞧不起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于是以嘲弄的口吻把这类作品通称为“波德格涅斯”的绘画。委拉斯贵支就曾受到过这种画风的影响。作品有《卖水的人》、《早餐》、《音乐师》等。 10、罗可可: 18世纪上半叶,法国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样式。那种对岩洞、贝壳、钟乳石的模仿手法,被称为罗可可风格。它从巴洛克艺术的背景中演变出来,同时又反对巴洛克的豪华壮观,既繁华纤秀、浮华做作、矫揉妩媚,又愉悦亲切、轻快优雅,可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和解答题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和解答题 名词解释: 1、骑士抒情诗:即普罗旺斯抒情诗,因其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故有此名。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 2、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捍卫宗教、荣誉或爱情而献身的骑士精神。按照题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廷系统三类,其中以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传说最为典型。艺术上,骑士传奇既有荒诞不经、神秘色彩浓厚、歪曲现实的缺陷,也有想像丰富,情节引人,注意人物心理刻画等优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朗斯洛,或坐囚车的骑士》和《特里斯丹和绮瑟》是骑士传奇中的名篇。 3、城市文学: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在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在艺术上,它的主要手法是讽刺,风格生动活泼;因受教会文学的影响也采用

隐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主要形式有短小的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等。在欧洲国家中,法国的城市最为发达,其城市文学的成就也最高。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彼特拉克体”:是由彼特拉克创立的一种十四行诗体形式。它把每首诗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有两节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节三行诗组成,押韵的格式是abba abba cdc cdc 。诗句每行1个音节,通常是抑扬格。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近代抒情诗的创作。 6、“七星诗社”:是16世纪后半叶出现在法国的具有贵族倾向的诗人团体,由龙沙等7人组成,龙沙被称为法国第一位近代诗人。七星诗人肯定生活、热爱自由、反对禁欲主义,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但他们一味模仿古人,轻视民间文学和人民语言,并强调 作家必须“出身高贵”,带有明显的贵族偏见。7、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美术)

十四、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1.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含鱼纹彩陶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画面简洁有力,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2.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上文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蘖龙或蘖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辩神奸"的符号,到春秋时代就基本消失。 3.三星堆青铜像: 是一个失落的神像系统。 4.卧游: 指由南朝宗炳提出的山水画表现境界,通过作品间接欣赏大自然的神情妙意。 5.白描: 是以墨笔勾勒绘画形象的基本手法,在中国人物画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6.甲骨文: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形态,因其书刻在龟甲和牛胛骨上而得名。它记录的是甲骨占卜的整个过程,故又称"卜辞"。 7.以形写神: 是指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强调"传神"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8.曹衣出水: 是历史上对早期人物画风格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历来被当作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绘画风格的称呼。曹仲达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8.吴带当风: 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称之,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 9.马踏龙雀 秀骨清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特征 10.猪纹钵:河母渡出土的黑陶器皿,器壁厚,器表光洁,比较特别。P17 11.彩陶: 用彩绘原料装饰过的陶器,称为彩陶。 12.黑陶 13.解衣盘蹲 14.迁想妙得:指由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活动,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它触及到艺术 创作中主体表现与客体制约的辨证关系。 15.铁线描: 指绘画中的一种线描方法,因其笔法谨严,连绵悠长似铁线而形容之。

(完整word版)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古代埃及的“职官学校” 1.答:(1)到中王国时期,各政府机关纷纷以办公处所为校址; (2)招收贵族和官员的子弟; (3)让他们在现职官吏的教导下,既受一定的基础训练,又受充分的业务训练;(4)从而造就所需要的职官,是为职官学校。 2、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 2.答:(1)为了满足当时奴隶制国家各方面事务对各种书吏的需求,不少书吏便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2)教授阅读、书写、计算和法律知识;(3)也有的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较高深的学问;(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长的书吏学校,经济拮据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学校。 3、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 3.答(1)由于当时僧侣们垄断科学知识;(2)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就是当时传授高深学问的学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现了寺庙学校;(3)它与培养政治才干为主的职官学校不同,着重科学教育;(4)寺庙就有需要也有条件进行培养专业人员的工作。 4、古代雅典的“教仆” 4、答:“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的仆人。在孩子上学、放学途中他为孩子拿写字板、写字棍及竖琴等文具,并监督儿童的行为。“教仆”多为老年奴隶。 6、“苏格拉底法” 6、答: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8、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 8、答: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属于中学性质,招收12岁至16岁的贵族子弟。罗马的文法学校本来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即希腊语学校。到了共和末期,由于罗马(拉丁)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拉丁文法学校,它不但一直存在于罗马整个时代,而且后来在英国也占重要地位,再从英国传至美国,成为美国中学的前身。 9、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 9、答: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相当于现代的高等专科学校,是按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的模式办起来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之一致。修辞学校招收16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为目的。 5、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 5、答:“三艺”是辩证法、文法和修辞学,为“智者派”所创。 7、古代希腊教育中的“四艺” 7、答: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简称“四艺”。 10、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 10、答:中世纪学校科目的“七种自由艺术”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1、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11、答: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学校全被取缔,教会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关,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西方文化史试题

西方文化史试题 一、填空 1、《俄底浦斯》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 2、喜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狂欢游行时唱的歌)。 3、哲学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爱与智慧)。哲学上的第一个问题是(本原问题)问题,它包含两个问题:(本原是什么?)和(本原生成的原因?及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4、西方哲学的始祖是(泰勒斯),他创立了(米利都)学派,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 8、被柏拉图成为“学园之灵”的是(亚里士多德)。 9、爱非斯学派的代表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第一次提出了(逻各斯)概念。 10、爱利亚学派的最大代表是(芝诺),他提出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存在)。 11、荷马的两部伟大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2、古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 13、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山羊之歌),它是为了歌颂(酒神)。 11、古希腊哲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一与多)和(动与静)。 12、原子唯物论的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13、普罗泰戈拉的重要命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14、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命题是(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提出的哲学方法是(问答法)和(下定义) 15、古希腊建筑的最杰出代表作是被称作处女宫的(帕特农神庙),它是为了纪念女神(雅典娜)。 16、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代表作是(米洛的维纳斯)。 17、古希腊的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18、芝诺为反对运动,提出的四个悖论是:(飞矢不动悖论)、(阿基里斯悖论)、(游行队伍悖论)和(两分法悖论)。 19、被称作历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其代表作(《希波战争史》)。 20、修昔底德的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1、被称作希腊化时期的哥白尼的是(阿里斯达克),他第一个提出了日心说。 22、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可看作古希腊科学的最高成就。 23、古希腊的医学之父是(希波克拉底)。 24,罗马的母亲河是(苔伯河),罗马人的祖先是(拉丁人),其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 25、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6、罗马城的建立者是两兄弟:(罗穆路斯)和(雷莫斯)。 27、(波吕克利特斯)与菲狄亚斯齐名,他善于用铜,而菲狄亚斯善于用石。他在《法则》一书中提出头占整个身体的(七分之一),面部占(十分之一),脚掌占(六分之一)。 28、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侧重表现裸体女性,(维纳斯)是艺术家最青睐的对象。 29、古希腊最早的男子雕像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一般采用(埃及)的人体构图。 30、号称古典时代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群的雅典卫城,由(山门)、(帕特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胜利女神庙)等建筑物组成。 31、按照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把古希腊的柱子分为(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32、发现爱琴文明遗址的两个重要的考古学家是(施里曼)和(伊文斯)。 33、古希腊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爱琴文化)、(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 (希腊化时代 )。 34、狮子门属于(迈锡尼)文明的建筑。 35、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代表着两个主要类型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和(寡头制)。 36、古希腊的僭主克里斯蒂尼创制了(陶片放逐法),根据此法,任何一个被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公民都可以被放逐十年。 37、公元前1000年前后,(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希腊字母就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改进的。 38、古希腊的第一个个人作家是(赫西俄德)。 39、被称为“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被称为“阿提卡蜜蜂”的古希腊史学家是(色诺芬),被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是(波里比阿)。

外国美术史口诀

外国美术史口诀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国美术史试题1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之法。 9、我国着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和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着的首推,殉葬的和驼、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 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派”的代表画家时和。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其中以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万隆会议:199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东方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 2、日本战后派:日本当代文学流派,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登上文坛的一批作家。他们以《近代文学》杂志为中心,以尊重个性,艺术至上为基本精神,提倡文学独立于政治。主要代表是野间宏、梅崎春生、三岛由纪夫。 3、第三新人:日本50年代文学流派,他们主张以纤细的感觉和小市民的意识取代战后派的雄心勃勃的风格,厌恶政治性意识形态,以日常生活感觉构筑作品世界,其代表有安冈章太郎、吉行淳之介,阿川弘之等。 4、新感觉派:日本现代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等人。其特点是:对传统文学表示怀疑甚至否定,提倡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以新奇的文体和辞藻,去刺激人们的感觉。 5、新倾向派:朝鲜20世纪20年代初的无产阶级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是崔曙海、李相和、赵明熙等人。他们反对资产阶级文学追求唯美情调,坚持把文学与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6、述美派:又称旅美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旅 居美洲的叙利亚、黎巴嫩诗人、作家组成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纪伯伦、努埃曼等人,他们都以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丰富和发展了阿拉伯文学。 7、埃及现代派:阿拉伯现代文学流派,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首先在埃及形成,后扩展到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代表人物是海卡尔、侯赛因、台木尔等人。 他们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了一批不同于阿拉伯传统文学的现代小说。 8、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日本现代文学的一种思潮,以 1916年前后的“工人文学”为基础,20年代十分活跃,代表人物是叶山嘉树,黑岛传治等人,先后创办《播种人》、《文艺战线》、《战旗》等刊物。1934年随着“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的解散而失去实力。9、日本唯美主义:日本近代文学流派,以永井荷风、 谷崎润一郎为代表,其特点是:描写人的表态心理和表态情欲,在官能享受中寻求精神的满足。 10、白桦派:日本近代文学派,代表作家是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志贺直哉等,因他们创办《白桦》而得名,特点是: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 11、“破理显实”: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主张之一。就是主张作家排除一切理想,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按照事物原样去描写“真实”,为日本白色主义理

上海同济大学考研翻译硕士经验总结分享

上海同济大学 考研翻译硕士经验总结及参考书目分享到现在,同济大学的拟录取通知已经出来,考研这件不大也不小的事终于全部结束。回想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和体会,并没有那么灰暗,起起伏伏,最终该来的总会来的。 一、个人情况介绍 我本专业并不是英语,大三的时候决定跨考MTI,大部分原因是觉得大学里自己一直没有放下英语,而且英语在以后的工作里肯定越来越重要,就这样选择了英语翻译。至于选择学校,没有太多犹豫,上海绝对是深入接触英语、接触牛人的好地方。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也会有很多出国的机会。同济总体上理工科较强,但是它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也毫不逊色。当然,之前一些过来人也曾说学习翻译最主要的是靠自己,在读研期间也是如此。但有机会得到一些专业老师的指导,也是极好的。 二、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备考经历: 1、政治: 这个我准备的较晚,十一之后才开始看,当时感觉时间挺赶的。因为到最后,翻译、基础英语这两科每天都要花大部分时间来巩固,主要是提高速度,但是每天还得保证留出几个小时看政治。都说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真的是这样。也许是当时最后几个月真的是每天被政治逼的,所以效率就上去了。最后三个月政治上我只看了肖秀荣的书,知识讲解、1000题、考点预测、还

有最后的冲刺卷,可能因为自己是文科生,所以有些知识点还有些高考时的记忆。但政治这个重要的还是考察你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所以第一遍看知识点的时候尽量放慢速度、深入理解,这样即使最后没有时间再看第二遍课本也没关系,只需要再结合具体题目加深印象就Ok了。精力时间都富裕的当然可以再多找些相关的书看,这个很多帖子都写得很详细,我就不多说了。 2、翻译: 翻译的学习是在不断的练习中一点点提高的,不能着急。我学习翻译的顺序是大三上学期逐步的接触翻译,正好当时报了三笔考试,于是买了三笔实践的配套练习,开始翻译上面的文章。一开始速度很慢,因为刚接触翻译,不过练过几篇之后,就慢慢摸索出一些技巧。后来考完三笔之后,又在图书馆找了一些翻译方面的书籍,那个阶段就是吸收知识的过程,任何和翻译有关的书都会拿来看,其实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把翻译理论方面的书和具体的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效果很好。理论方面的书比如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叶子南的书也不错,其实这些理论教程内容上都大同小异,选择一本仔细看就够了。 因为同济的复试参考书目里有刘宓庆的《翻译基础》与《文体与翻译》,我就选择了这两本,重点看。看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做笔记,因为这样后来就比较节省时间,而且复试的时候再看看笔记就行了。除了理论方面的,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很不错,值得推荐。具体每个学校的翻译侧重点不同,但散文翻译真的对汉译英提高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目录(及答案)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 3、骑士七技: 4、要素教育 5、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 7、恩物 8、昆西教学法 9、初级学院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11、国防教育法 12、开放大学13、终身教育 14.智者(诡辩家) 15.产婆术 16.知识即美德 17.文雅教育 18.快乐之家 19.实科中学 20.柏林大学 21.费里法: 22.恩物: 23.四段教学法 24.骑士教育 25.公立教育运动 26.教育性教学 27.泛智 28.爱弥儿 29.教父学 1、自然主义教育 2、恩物 3、“发现学习法” 4、“一般发展” 5、全面和谐发展 6、智者 7、自然主义教育 8、经院哲学 9、“劳作学校” 10、改造主义教育 11、宫廷学校 12、骑士教育 13、中世纪大学 14、城市学校 15、新教育运动 16、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17、实验教育学 18、终身教育 19、人本化教育 20、“从做中学” 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恩物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学生肌肉的生长 8、昆西教学法:主张因材施教;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提出教学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 又称昆西制度。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9、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度的教育,它主要特点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授以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收费较低;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初级学院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11、国防教育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12、开放大学:于1969年6月1日获得皇家特许状,1971年1月正式开学。主要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需参加入学考试,一般不需按时到校上课,无严格的学习年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活力,也被许多国家效仿 13、终身教育: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郎(Lengrand),强调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民主性,主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201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外语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 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考研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备注 007外语学院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25人左右 055106日语口译25 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4人左右 01同声传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3翻译硕士日语③359日语翻译基础④448日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二、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日语口译52 52 78 78 350 三、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专业考研参考书 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448汉语写 作与百科知 识《公文写作》白延庆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 社2004年4月 448汉语写 作与百科知 识《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7年8月 448汉语写 作与百科知 识《西方文化史》庄锡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1月 四、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考研真题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一、单选 文学类占很大部分,差不多有60%都是有关中西方文学的,主要考察学派或文体风格代表人物(新月派代表人物、问题小说代表人物),作家的历史地位(西方文学为主)及代表作品,根据作品判断作家 1、自称五言长城的人刘长卿 2、山谷体创始人黄庭坚 3、晚唐词人,花间词派创始人之一温庭筠 4、白朴最成功剧作《墙头马上》 5、南戏之祖高明《琵琶记》 6、明末清初诗坛,影响最大诗人钱谦益 7、《燕行歌》作者高适 8、乡土文学作家,王鲁彦、……A..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简答题共68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42题) 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著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 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著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 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 12、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1、服务于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全)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全)

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2、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在演出技巧上也做了不少改革。其悲剧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但情节较简单,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3、《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个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

面对厄运中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4、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其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5、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对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6、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叙

欧洲文学史(成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答案:《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2、文体形式的多样.小说:书信体(《新爱伊丝》) 3、清教徒文学: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 4、文艺复兴文学传统中人文主义观念:拉伯雷《巨人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5、“狂飙突进运动”青年歌德和席勒都参加了这场运动。 6、《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 7、《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 8、“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Hebrew)-基督教文学传统” 9、《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 10、埃斯库罗斯的剧作《俄瑞斯忒斯》 11、《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盲诗人荷马创作。 12、古希腊悲剧的三大悲剧家:①埃斯库罗斯、②索福克勒斯、③欧里庇得斯

二、名字解释 1、“两希”文学传统 答案:“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莱——基督教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强调人的原欲和敏感的文学传统:《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与古希腊戏剧(悲、喜);希伯莱-基督教文学是重灵魂、群体、来世的理性文学传统:《圣经》。 2、城市市民文学 答案:城市文学由称市民文学,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应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僧侣的愚蠢和专横,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美德以及聪敏;在艺术多采用讽刺手法、风格活泼。代表作是《列那狐的故事》。 3、《新生》 答案:但丁的《新生》创作于1292—1293年,为死去的女友贝阿德里采而作,风格清新真挚。(“当爱情激动我的时候,我根据它在内心发出的指示写下来。”) 4、《神曲》 答案:《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又名《神圣的喜剧》,从1307年开始,大约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 (1)《神曲》的结构:地狱、炼狱、天堂各三层,共各九层。 (2)《神曲》的主题:①抨击封建专权和教会统治。②对现实世界的歌颂。③反对蒙昧主义,提倡文化。

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 目录(及答案) 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 3、骑士七技: 4、要素教育 5、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 7、恩物 8、昆西教学法 9、初级学院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11、国防教育法 12、开放大学 13、终身教育14.智者(诡辩家) 15.产婆术 16.知识即美德 17.文雅教育 18.快乐之家 19.实科中学 20.柏林大学 21.费里法: 22.恩物: 23.四段教学法 24.骑士教育 25.公立教育运动 26.教育性教学 27.泛智 28.爱弥儿 29.教父学 1、自然主义教育 2、恩物 3、“发现学习法” 4、“一般发展” 5、全面和谐发展 6、智者 7、自然主义教育 8、经院哲学 9、“劳作学校” 10、改造主义教育 11、宫廷学校 12、骑士教育 13、中世纪大学 14、城市学校 15、新教育运动 16、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17、实验教育学 18、终身教育 19、人本化教育 20、“从做中学” 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恩物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学生肌肉的生长 8、昆西教学法:主张因材施教;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提出教学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 又称昆西制度。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9、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度的教育,它主要特点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授以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收费较低;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初级学院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11、国防教育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复习方法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复习思路及真题1.科目介绍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以下简称百科),代码448,是北外所有语种翻译硕士MTI考研初试一门必考的专业课(另一门专业课为对应语种的翻译基础)。百科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和储备的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效果,对翻译硕士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百科被设置为翻硕考研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北外考研的百科科目满分为150分,共三道大题:一、名词解释,25题,每题2分,共50分;二、应用文写作,40分;三、命题作文,60分。 2.命题重点 名词解释的题目涉及内容很广。从范围上来看,包括了中外文化以及文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天文等方面的背景知识,真可谓“百科”;从名词分类上来看,人名、地名、历史运动或事件、制度、社会现象、文学与文化、热点词等方面均有分布;从考察重点上来看,虽然出题点分布看似杂乱无章,然而文化、文学、历史、政经却是最为频繁,自然也是备考的重中之重。 3.复习指导建议 (1)复习资料和参考书目 北外官方在高翻学院英汉同传和复语同传专业的参考书目中,推荐了一些“百科类”的参考资料,但是主要是关于改革、联合国、环境问题等时事热点的概况和知识,主要用于提供翻译基础的背景知识,对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复习并不是很实用。所以如何选择高效、合适的复习资料便成了百科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涉及范围广泛,在此仅提供几本热门好用的参考书供参考,如:《国学知识全读本》,“不可不知的2000个”系列:《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人文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重大事件》《不可不知的2000个中外名人》《外国文学基础》《中国文化概论》《专八人文知识》《西方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要》等。 零散的资料虽然覆盖全面,但是没有办法做到大规模仔细复习。所以,建议最好再准备获取一些整理性质的资料,点面结合来达到最好效果,此类资料建议考生到正规的教育机构来获取。 应用文写作则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工业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的相关书籍。(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建议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重在知识的积累,多花一些时间来按照答题要素和要点全面阅读参考资料,做到广而博;第二轮重在知识的梳理,分清主次,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做到重点突出、强化突破;第三轮则更注重应试技巧上的效果,进一步强化重点,尤其是往年真题所表现出的趋势和特点,另外要注意查缺补漏,避免因大意而丢分。 在答题上,记忆百科条目时一定要避免死记硬背,要按照关键点、关键字来记忆,按技巧答题,方能事半功倍。比如,对于人物的条目,需要关注人物的国籍、年代、身份,他做了什么、写了什么、认为什么、提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或成就,后人对其如何评价等问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简答题共68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42 题) 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 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 实际是指 14 世纪到 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 (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著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 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著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 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 12、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 17 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 1、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饱含激 情和强烈的运动感。 3、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讲究光线的运用,追求戏剧性效果。4、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