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的闭口闪点实验指导

油的闭口闪点实验指导
油的闭口闪点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名称: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

所属课程名称:石油加工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2.5

一、实验的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煤油、柴油、润滑油的闪点。油品的闪点可以判断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重质油(如润滑油)的闪点还反应了油品的均匀性(是否混入低沸组分)。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石油气或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能产生爆炸。如果混合气中可燃气体过少或过多,超出上述浓度范围,混合物不会爆炸(为什么?)。此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其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下限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范围决定于混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条件,如测定它的方法、温度、压力等。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石油产品液面上的蒸汽浓度,决定于油品的温度。当蒸汽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汽油以外的各种产品)或爆炸上限(汽油)时的油品温度称为闪点、由于油品液面上部的蒸汽浓度和爆炸限度与油品温度以外的条件如加热温度、蒸发速度、蒸发空间的大小、压力等有关,所以石油产品的闪点与测定仪器及操作方法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条件性很强的指标。

外界压力对闪点影响很大,在外压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进行压力校正。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 闭口闪点测定器(见图3-4-1):符合SH/T 0315-92(2004)《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

2. 温度计:符合GB/T 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3. 防护屏:用镀锌铁度皮制成,高度550~650mm,宽度以适用为宜,屏身内涂成黑色。

图3-4-1 闭口闪点测定器

1-点火器调节螺丝;2-点火器;3-滑板;4-油杯盖;5-油杯;6-浴套;7-搅拌浆;

8-壳体;9-电炉盖;10-电动机;11-铭牌;12-点火管;13-油杯手柄;14-温度计;

15-传动软轴;16-开关箱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试样的水分超过0.05%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试样闪点估计低于100℃时不必加温,闪点估计高于100℃时,可以加热到50~80℃。

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 油杯要用无铅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

3. 在试样和油杯的温度都低于试样脱水温度的情况下,向杯中注入试样到环状标记处,然后盖上清洁、干燥的杯盖,插入温度计,并将油杯放在空气浴中。如闪点低于50℃

时,应预先将空气浴冷却到室温(20±5℃)。

4. 将点火器的灯芯或煤气引火点燃,并将火焰调整到接近球形,其直径为3~4mm。

5. 为便于观察闪火,避免气流和光线的影响,闪点测定器应围着防护屏,并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方。

6. 用检定过气压计,测出试验时的实际大气压力P。

7. 用煤气灯或带变压器的电热装置加热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 闪点低于50℃时,从试验开始到结束要不断地进行搅拌,并使试样温度每分钟升高1℃。

(2) 闪点高于50℃时,开始加热速度要均匀,并定期进行搅拌。到预计闪点前40℃时,调整加热温度,使在预计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能控制在每分钟升高2~3℃,并不断进行搅拌。

8. 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10℃时,对于闪点低于104℃的试样每经1℃进行点火试验;对于闪点高于104℃的试样每经2℃进行点火试验。

试样在试验期间都要转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只有在点火时才停止搅拌。点火时,使火焰在0.5s内降到杯上含蒸汽的空气中,留在这一位置上1s立即迅速回到原位。如果看不到闪火,就继续搅拌试样,并按本条的要求重复进行点火试验。

9. 在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得到最初闪火之后,继续按照步骤8进行点火试验,应能继续闪火。在最初闪火之后,如果再进行点火却看不到闪火,应更换试样重新试验;只有重复试验的结果依然如此,才能认为测定有效。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明确实验目的意义

2) 工艺实验装置原则流程框图

3) 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

4) 实验数据处理

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 实验结论

7)实验报告工整

六、思考题

1. 点火器火焰大小、火焰离油面高度、停留时间长短均会影响结果(为什么?)。

2. 试油加入量必须严格遵照规定,如加入量过多,油面上方空间容积相对减少,升温时,油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的浓度更易达到爆炸范围,导致闪点偏低;如装油量过少,结果偏高。加油时,油杯必须放在试验台上,慢慢注入试油,以防起泡影响观察刻线。

教案石油产品闪点测定(闭口杯法).doc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闭口杯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闭口闪点的测定[GB/T 261—1983(1991)]方法和有关计算。 (2)掌握闭口闪点测定器的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闪口闪点测定器(符合SH/T 0315—1992《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温度计[1支,符合GB 514—1983(1991)《石油产品试验用温度计技术条件》中规定];防护屏(用镀锌铁皮制成,高度550~650mm,宽度以适用为宜,屏身涂成黑色)。 (2)试剂车用无铅汽油。 三、实验原理 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缓慢、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内,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即为闭口杯闪点。 四、准备工作 (1)试样脱水试样含水分超过0.05%(质量分数)时,必须脱水。脱水是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为脱水剂,对试样进行处理,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清洗油杯油杯要用车用无铅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 (3)装入试样试样注入油杯时,试样和油杯的温度都不应高于试样脱水的温度。杯中试样要装满到环状标记处,然后盖上清洁、干燥的杯盖,插入温度计,并将油杯放在空气浴中。试验闪点低于50℃的试样时,应预先将空气浴冷却到室温[(20±5)℃]。 (4)引燃点火器将点火器的灯芯或煤气引火点燃,并将火焰调整到接近球形,其直径为3~4mm。使用带灯芯的点火器之前,应向点火器中加入燃料(缝纫机油,变压器油等轻质润滑油)。 (5)围好防护屏为便于观察闪火,闪点测定器要放在避风、较暗处。为更有效地避免气流和光线的影响,闪点测定器应围着防护屏。 (6)测定大气压用检定过的气压针,测出试验时的实际大气压力。 五、实验步骤 (1)控制升温速度试验闪点低于50℃的试样时,从试验开始到结束,要

石油产品闭口闪点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摘要:本文先研究了石油闪点测定的定义和意义,以此来初步的分析石油闪点测量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石油闪点测量的方法和操作要点,细致的分析了影响石油闪点测定的影响因素,为石油闪点测定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 用于鉴定油品及其他可燃液体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关键词:闪点仪;石油产品。 引言 闪点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有利于我们评估某一批石油的具体价值和性能,从而更好的利用石油的性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关于石油闪点的测定,我们需要把石油试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热,然后不停的搅拌,使试样由于加热产生蒸汽。当石油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能够和和火焰发生闪燃的现象时,测量此时的最低温度,这就是石油的闪点。[1]我国目前测定闪点的方法有GB/T 3536(克利夫兰法), [2] GB/T 267(开口法),GB/T 261(闭口杯法), SH/T 0733(泰克闭口杯法)。 一、实验的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煤油、柴油、润滑油的闪点。油品的闪点可以判断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重质油(如润滑油)的闪点还反应了油品的均匀性(是否混入低沸组分)。生活上也是一样,我们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润滑油有不同的型号,区分他们性能的就是闪点和粘度等,不同的使用方向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我们就是根据其闪点的不同来选择,方便自己的生活。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石油气或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能产生爆炸。如果混合气中可燃气体过少或过多,超出上述浓度范围,混合物不会爆炸。此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其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下限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范围决定于混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条件,如测定它的方法、温度、压力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石油产品液面上的蒸汽浓度,决定于油品的温度。当蒸汽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汽油以外的各种产品)或爆炸上限(汽油)时的油品温度称为闪点、由于油品液面上部的蒸汽浓度和爆炸限度与油品温度以外的条件如加热温度、蒸发速度、蒸发空间的大小、压力等有关,所以石油产品的闪点与测定仪器及操作方法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条件性很强的指标。 外界压力对闪点影响很大,在外压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进行压力校正。

开口闪点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淄博盛康电气有限公司

仪器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务必使用带可靠接地的电源插座为仪器供电! 2、测试过程中油杯及其附近有高热,禁止触碰! 3、测试过程中必须有人值守,测试完毕如有样品燃烧及时 用油杯盖盖住油杯! 4、油杯盖有高热,禁止触碰! 5、禁止用手扳动点火划扫杆,否则将造成仪器永久损坏!

一、概述: 全自动闪点测定仪,以触摸屏代替键盘操作。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开 口闪点值。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液晶大屏幕LCD全中文显示人机对 话界面,全屏触摸按键提示输入,方便快捷,开放式、模糊控制集成 软件,模块化结构,符合国标、美国、欧盟等标准。是理想的进口仪 器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航空,电力,石油行业及科研部门等。二、仪器特点: ●采用新型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工作可靠精度高; ●一台主机可同时控制多台测试炉进行多个样品测试,节省测试时间; ●检测、开盖、点火、报警、冷却、打印,整个实验过程自动完成; ●铂金电热丝、气点火方式; ●大气压强自动检测,自动修正测试结果; ●采用新研制的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加热技术,加热效率高,采用 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自动调节升温曲线; ●温度超值自动停止检测并报警; ●热敏式微型打印机,使得打印更美观更快捷,具有脱机打印功能; ●带时间标记的历史纪录,最多存储255个;

●带温度补偿的百年历时钟,走时准确,自动记录测定的日期和时间,在掉电的状态下可运行10年以上; ●采用320x240大屏幕图形LCD显示屏,汉字显示界面,内容丰富; ●采用全屏触摸屏按键,操作直观方便; ●内置多个执行标准可供选择。 三、工作原理: 该仪器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把试样装入试验杯,对装有试验油的试验杯加热,产生的石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在与火焰接触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 数字信号处理器根据所采集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加热器,使试油温度按一定速率上升;点火时间、闪火检测、实现自动控制;当闪火被测出时,系统停止数据采集,显示闪火温度并打印记录结果,停止加热。 四、主要技术指标: 1、温度测量: 量程:室温—400℃ 重复性: 0.5% 分辨率: 0.1℃ 精度: 0.5%

开口闭口杯法的区别

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厂家详谈开、闭口杯法的区别: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之所以要分成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主要决定于石油产品的性质和使用 条件。 通常闭口杯法多用于蒸发性较大的轻质石油产品,如溶剂油、煤油等,由于测定条件与 轻质油品实际贮存和使用条件相似,可以作为防火安全控制指标的依据。 开口杯法多用于润滑油及重质石油产品。因为用开门杯法测定时,石油产品受热后所形 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对于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尤其是在非 密闭的机件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使用,就算有极少量轻质掺合物,也将在使用过程中蒸发掉,不至于构成着火或爆炸的危险,所以这类产品都采用开口杯法测定。 在某些润滑油的规格中,规定有开口和闭口闪点两种质量指标,其目的是以开、闭口闪 点之差值,去检查润滑油馏分的宽窄程度和有无掺进轻质成分。有些润滑油在密闭容器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常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高温,使润滑油可能形成分解产物,或从其他部件 掺进轻质成分。这些轻质成分在密闭容器内蒸发并与空气混合后,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但 当用开口杯法测定时,可能发现不了这种易于蒸发的轻质成分的存在,所以规定要用闭口杯 法进行测定。属于这类油品的有电器用油、高速机械油及某些航空润滑油等。在轻质石油产 品中也有用开口杯法测定的,如溶剂煤油。这完全是为了适应使用条件,使所测得的闪点与 使用时的实际情况相似。 测定时,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的区别是仪器不同、加热和引火条件不同。闭口杯法中的 试油在密闭油杯中加热,只在点火的瞬间才打开杯盖。开口杯法中的试油是在敞口杯中加热,蒸发的油气可以自由向空气中扩散,不易聚积达到爆炸下限的浓度,因此测得的开口闪点较 闭口闪点高。一般相差10-30℃油品越重,闪点越高,差别也越大。

油的闭口闪点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名称: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 所属课程名称:石油加工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2.5 一、实验的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煤油、柴油、润滑油的闪点。油品的闪点可以判断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重质油(如润滑油)的闪点还反应了油品的均匀性(是否混入低沸组分)。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石油气或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能产生爆炸。如果混合气中可燃气体过少或过多,超出上述浓度范围,混合物不会爆炸(为什么?)。此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其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下限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范围决定于混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条件,如测定它的方法、温度、压力等。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石油产品液面上的蒸汽浓度,决定于油品的温度。当蒸汽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汽油以外的各种产品)或爆炸上限(汽油)时的油品温度称为闪点、由于油品液面上部的蒸汽浓度和爆炸限度与油品温度以外的条件如加热温度、蒸发速度、蒸发空间的大小、压力等有关,所以石油产品的闪点与测定仪器及操作方法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条件性很强的指标。 外界压力对闪点影响很大,在外压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进行压力校正。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 闭口闪点测定器(见图3-4-1):符合SH/T 0315-92(2004)《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 2. 温度计:符合GB/T 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3. 防护屏:用镀锌铁度皮制成,高度550~650mm,宽度以适用为宜,屏身内涂成黑色。

图3-4-1 闭口闪点测定器 1-点火器调节螺丝;2-点火器;3-滑板;4-油杯盖;5-油杯;6-浴套;7-搅拌浆; 8-壳体;9-电炉盖;10-电动机;11-铭牌;12-点火管;13-油杯手柄;14-温度计; 15-传动软轴;16-开关箱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试样的水分超过0.05%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试样闪点估计低于100℃时不必加温,闪点估计高于100℃时,可以加热到50~80℃。 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 油杯要用无铅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 3. 在试样和油杯的温度都低于试样脱水温度的情况下,向杯中注入试样到环状标记处,然后盖上清洁、干燥的杯盖,插入温度计,并将油杯放在空气浴中。如闪点低于50℃

闭口闪点测定仪操作方法

闭口闪点测定仪操作方法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1.试验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屏幕显示欢迎画面见图1; 图1 按“设置”键,进入参数设置功能画面,如图2 按“记录”键,进入历史记录功能画面;如图3 按“测定”键,进入样品测定功能画面;如图4 (2)参数设置画面 图2

用“左移”、“右移”键选择调整项,反显的数字为有效;用“增加”、“减少”键,调整选中的数字,(长时间按住该键将产生快速调整);调整完毕后按下“对时”键,将当前的调整数值写入仪器时钟;按“退出”键返回画面1。 (3)历史记录功能画面 图3 按“”前页、“后页”键顺序查看记录;按“打印”键将该记录通过仪器的微型打印机打印出来;按“删除”键从仪器历史记录中删除该条记录;按“退出”键返回画面1。(4)样品测定功能画面 图4 :单炉配置显示画面

图5 :双炉配置显示画面 图6 :三炉配置显示画面 ◆按“炉号”键切换按键操作所对应的测试炉。 ◆按“开始”键对应测试炉启动测试,此时“开始”键虚显。 再次按下该键,对应测试炉退出测试状态,并启动冷却风扇,此时“开始”键实显。 ◆按“上升”键对应测试炉向上抬高炉臂,此时“上升”键虚显; 再次按下该键,对应测试炉停止上升炉臂,并停止冷却风扇,此时“开始”键实显。 ◆按“下降”键对应测试炉向下降低炉臂,此时“下降”键虚显。 再次按下该键,对应测试炉停止降低炉臂,并停止冷却风扇,此时“下降”键实显。 ◆按“预闪”键,设定对应测试炉的预闪点值,并停止冷却风扇;用“增加”、“减少”键 调整数值,长时间按下这两个键,产生快速调整动作。预闪值设定应遵循如下方法:当 闪点值为200℃时,设置预闪值应低于闪点值10℃为190℃,不知油样闪点温度时设置

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https://www.360docs.net/doc/205522830.html,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1. 仪器开机准备 ①打开电源开关,屏幕显示欢迎画面见图6-1; 图6-1开机界面图 按“设置”键,进入参数设置功能画面,如图6-2 按“记录”键,进入历史记录功能画面;如图6-3 按“测定”键,进入样品测定功能画面;如图6-4 ②参数设置功能画面: 图6-2 参数设置 用手指触摸(或用触摸笔触摸)要修改的项目;用“▲”、“▼”键,调整选中的数字;调整完毕后按下“保存”键,将当前的调整数值写入仪器;按“退出”键返回画面6-1。 更改炉号:特别注意:保证在只挂接一个炉子的情况下更改!方法如下: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205522830.html,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 手指触摸炉号后面的数字,用“▲”、“▼”键,调整选中的数字;修改完后,按“保存”键即可,炉号下面有设置成功与否的信息提示。 ③历史记录功能画面: 图6-3 历史记录 按“前页”、“后页”键顺序查看记录;按“打印”键将该记录通过仪器的微型打印机打印出来;按“删除”键从仪器历史记录中删除该条记录;按“退出”键返回画面6-1。 ④样品测定功能画面: 图6-4 样品测定 ◆用手指触摸(或用触摸笔触摸)“1号炉”、“2号炉”、“3号炉”对应的一列来选择要操作的炉号。 ◆用手指触摸(或用触摸笔触摸)炉号下面的“执行标准”、“预闪值”对应的参数,选中后用“▲”、“▼”键,调整选中的数字或文字;当选择“执行标

https://www.360docs.net/doc/205522830.html, 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 准”参数后,按“▲”、“▼”键选择执行标准,当执行标准为“自定义”时,这时按两次“自定义”进入自定义参数设置画面,如图 6-5 图6-5 自定义参数设置 这时,用手指触摸选中要修改的项目,用“▲”、“▼”键,调整选中的数 字;调整完毕后按下“保存”键,将当前的调整数值写入仪器;按“退出”键返回画面6-4。 开口闪点测定时,还可以选择是否进行“燃点测试”。 ◆按“开始”键对应测试炉启动测试。按“停止”键,对应测试炉退出测试状态,并启动冷却风扇。 ◆ 按“▲”键对应测试炉抬高炉臂;按“停止”键,对应测试炉停止上升炉 臂,并停止冷却风扇。 ◆ 按“▼”键对应测试炉降低炉臂。按“停止”键,对应测试炉停止降低炉 臂,并停止冷却风扇。 预闪值设定应遵循如下方法:当闪点值为200℃时,设置预闪值应低于闪点值10℃为190℃,不知油样闪点温度时设置值应设置闪点温度临界值,再由低温到高温度设置。 ◆ 按“退出”键仪器退出测试状态,所有的测试炉停止任何动作返回到画面 1。 ◆ 仪器自动测试当前的大气压强值,根据选择的执行标准,自动计算闪点修

5章闪点

第五章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 第一节概述 一、闪点、燃点、自燃点及其关系 石油和大部分石油产品都是易燃物质。闪点、燃点、自燃点是表示油品的爆炸、着火、燃烧性能的主要参数。 1.闪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加热蒸发,其蒸汽与空气形成油气混合物,当接触火焰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根据油品的性质和使用条件不同,其测定方法也不同。闪点分为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两种。通常轻质油多用闭口闪点测定,而重质及润滑油多用开口闪点测定。 2.燃点:指当达到闪点后继续按规定条件,加热到其蒸汽能被接触的火焰点着并燃烧不少于5 s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3.自燃点是指油品加热到与空气接触能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自燃点的高低随馏分轻重和化学组成而异,主要取决于油品是否易于氧化。一般烷烃比芳香烃容易氧化,油品含烷烃越多,自燃点越低;含芳香烃越多,则自燃点越高。油品越轻,自燃点越高,不容易自燃;反之,油品越重,越易氧化分解,则自燃点越低,越容易自燃。 闪点、燃点、自燃点三者都是条件性的,都与油品的燃烧爆炸有关,也与油品的馏分组成和化学组成有关。对同一油品来说,其三者的关系为:自燃点>燃点>闪点。而对不同油品来说,馏分越重,蒸气分压越低,闪点越高,燃点也越高,但自燃点却越低;反之,馏分越轻,蒸气分压越大,其闪点越低,燃点也越低,自燃点却越高。对各种油品来说,开口闪点高于闭口闪点。闪点愈高二者相差愈大。当重质油中混入少量轻组分时,二者差值更大。 二、闪点测定的实际意义 闪点测定在生产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闪点的测定,可以判断油品馏分组成的轻重。一般的规律是油品蒸气压愈高,馏分组成愈轻,则油品的闪点愈低。反之,馏分组成愈重的油品则具有较高的闪点。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从油品闪点的高低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火灾危险性也愈大。根据油品闪点的高低,确定其运送、贮存和使用时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对于某些润滑油来说,闪点可作为油品中含有低沸点混合物的指标。检查油品是否混入轻质油品。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的测定方法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的测定方法 闪点是表征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闪点是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施等的确定和选择要根据闪点来确定;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易燃气体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也要以闪点为依据。此外闪点还是选择灭火剂和确定灭火强度的依据。 1实验目的:通过大量的实验测试,研究混合液体闪点的变化规律。 2实验原理: 按照所用闪点测定器的型式,闪点可分为闭口闪点和开口闪点两种。每种油品是测闭口闪点还是测开口闪点要按产品质量指标规定进行。一般地,蒸发性较大的石油产品多测闭口闪点,因为测定开口闪点时,油品受热后所形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对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由于蒸发性小,则多测开口闪点。

闭口闪点的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油杯中到环状标记处,把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中,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闭口闪点。 开口闪点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试验杯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通过试杯,用试验火焰使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发生点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闪点的测定结果。 3实验部分: 3.1实验仪器(略) 3.2实验药品(略) 3.3实验方法:将可燃液体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进行测试。 3.4测试方法: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夫利克兰杯中,使液面与夫利克兰杯内刻度线平齐,将温度计和温度传感器插入液面。打开电源,调整温度传感器位置,使刻度盘上显示温度与温度计位置一致。

闪点、燃点、沸点、初馏点的定义

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应用 临界点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闪点和燃点

闪点和燃点区别以及测试区别 闪点又叫闪燃点 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各种油品的闪点可通过标准仪器测定。闪点温度比着火点温度低些。 燃点又叫着火点 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闪点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就是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油表面上蒸发的油气增多,当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以明火与之接触时,会发生短暂的闪光(一闪即灭),这时的油温称为闪点。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开口杯法测定的闪点要比闭口杯法低15—25℃,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待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的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闪点越高越安全。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在储存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燃20~30℃。在油品使用过程中,闪点也有重要意义。例如:使用中的发动机油闪点显著降低时,说明发动机油已受到燃料稀释,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和换油。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油,当油温达到某温度时,润滑油的蒸气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火现象,最低的闪火温度,称为润滑油的闪点。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考虑润滑油的闪点高低,一般闪点应比使用温度高20至30度,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闭口杯闪点测试指南

闭口杯闪点测试指南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测定闭口杯闪点的常用标准方法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闪点。文章对影响闪点测定准确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包括仪器的安置、仪器的校验以及样品的处理等。 【关键词】闭口杯闪点测试方法标准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利用测试火源能使试验样品的蒸汽瞬间点燃,且火焰蔓延到整个液体表面,并被校正至101.3kPa大气压下的试验样品的最低温度。对于被测物质来说,闪点不是一个不变的理化性质,而是与仪器设计、使用的仪器情况及测试过程有关。因此仅能根据标准试验方法来定义闪点,不保证不同方法或不同的测试仪器所测得的结果具有普遍有效的相关性。 闪点可以表示样品在受控试验条件下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的倾向,它仅仅是评估物质整体燃烧危险性的指标之一。闪点测试方法可用于测定和描述物质、产品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对热和火焰的反应的特性,不能用于描述或评价在实际着火条件下的物质、产品的着火危险性。试验结果可作为评价着火危险性的要素,但评价着火的危险性要考虑到实际最终使用时着火危险性有关的所有因素。在运输和安全法规方面,闪点用于定义“易燃液体”。为了准确定义物质的易燃危险性类别,还应参考有关的特定法规。闪点温度越低,风险越高。闪点值还可用来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以及用来控制易燃风险。闪点值的改变可能表明存在潜在的危险、存在挥发性污染物或一种产品中掺杂了其他物质。 在规范和法规中优先考虑闭口杯闪点测试,这是因为它有更高的精度以及具有检测污染物的功能,因此本文仅介绍几种闭口杯闪点测试方法。 1 各种常用闪点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 1.1 闭口杯闪点测试方法分类 一般将闪点测试方法分为三大类:平衡测试法、快速平衡测试法和非平衡测试法。这三种测试类型以及相关联的仪器是根据试样的温度稳定水平以及产生的蒸汽、试样量和测试时间来划分的。 宾斯基-马丁(Pensky-Martens)闭口杯法、泰格(Tag)闭口杯法、阿贝尔(Abel)闭口杯法、阿贝尔-宾斯基(Abel- Pensky)闭口杯法和常闭式闭口杯法(continuously closed cup tester)都是非平衡测试法,因为试样的测试温度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升高,因此当试验火源以一定的间隔引入试验杯时,蒸汽的温度与试样的温度不完全一样(没有达到平衡)。这种类型测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确定的闪点数据。通常情况下,不断升高温度不是问题,但当有挥发性污染物或组分存在时,每次试验火源点火间隔时间较短,加上一定的升温速率,使得试样没有足

KS2000开口闪点自动分析仪说明书

KS2000 开口闪点自动分析仪 使用说明书 山东惠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2) 二、技术参数 (2) 三、工作原理 (3) 四、结构特征 (3) 五、安装调试 (4) 六、测试操作 (10) 七、注意事项及保养 (11)

一、概述 KS2000开口闪点自动分析仪,用来测定石油产品、燃料油、含固体悬浮物的可燃液体及其它各种可燃液体的开口闪点,其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整个测定过程完全自动进行,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提示,试验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无线监测,保存处理,使操作更加方便、清晰、直观。仪器具有测定准确,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灵活,精密度高,安全方便等特点。并具有大气压力自动校正、自动点火等功能,适用于GB/T3536-2008,GB/T267-88标准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商检及科研等部门,是现行开口闪点仪的理想换代产品。 二、技术参数 1、测试范围:80℃~400℃ 2、准确度:±2℃ 3、再现性:<8℃ 4、重复性:<6℃ 5、检测方式:微分检测 6、温度测量:PT100 7、显示方式:大屏幕LCD信息显示 8、冷却方式:内置强力空气制冷 9、打印机:热敏型、36个字符、汉字输出 10、自诊功能:按键、显示、打印机、控制等 11、环境温度:10℃~40℃ 12、相对湿度:30%~80% 13、电源电压:交流220V±22V,频率50Hz±5Hz

14、功率消耗:<350W 三、工作原理 该仪器按照GB/T3536-2008,GB267-88的标准而设计,整机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升温过程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并显示样品温度。在样品温度接近闪点值时,自动打开气阀,自动点火,自动测试,当出现闪点时,仪器将其闪点值锁定,显示并有声音提示,同时,自动对加热器进行冷却。 四、结构特征 1、前视图(如图1所示): 图1

自然点、闪点、燃点资料

自燃点的概念:把油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使其与空气接触,在不同引火的条件下,油品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与闪点及燃点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不需引火,而后者则需要外部火源引燃。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b][/color]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color=#ff0000][b]那么,环境压力越高,油品越不容易挥发,则油品上方空气中所含油品蒸汽越少,而导致氧含量浓度越高,所以会导致自燃点越低。同理,同温同压下,柴油的挥发度较汽油低,所以柴油上方空气中氧含量较汽油的高,自然其自燃点就小于汽油。[/b][/color][/size]J d&\2t g y_H5K. 闪点的解释相对就简单的多。因为,闪点不同自燃点,是由外部火源引燃,那么当油气在空气中达到一个最低限度是即可点燃,那么,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汽油远比柴油挥发度高;则在同压的条件下,汽油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在空气中达到其点燃的最低限度。[/b][/color][/size] 首先,要明白自燃点是自己能燃烧的温度,靠自身的温度来着火,闪点是有点火源能闪燃的温度,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这二者是不一样的,条件就不一样,一个是着火点温度,一个是物质达到一定温度,挥发后的气相能够被引燃,此时物质温度叫闪点。 举例子: 很明显,汽油肯定是引燃容易的多,要想让它自然难度很大而且汽油的闪点很低,但是自燃点很高,同样的汽油和柴油同样的温度下肯定是汽油容易被点燃,汽油易挥发,所以汽油的闪点低;_l6A/b C|[4f 自燃点汽油和柴油不好比,那可以用汽油和渣油比,常减压380度的渣油泄露出来就着火,380度已经达到渣油的自燃点了,但是同样的把汽油放到380度的管子上,马上就挥发了,所以着不了,渣油的自燃点比汽油低多了;M#u*p I D,w B y H/I k3s 但是汽油常温挥发后,在空间达到一定浓度后,一遇到火源马上爆炸,这也说明汽油的闪点很低,但是渣油不可能因为挥发就能在空气中闪爆,也说明渣油闪点很高。 F A*T+?| c 总结出来,那就是油越重自燃点越低,闪点越高,反之,亦然。 闪点: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并按一定的间隔用火焰在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上划过,能使油面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油品闪点的高低表明油品的易燃程度,易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气化程度以及它的安全性。油品的危险等级也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61℃以下的油品为易燃品,闪点在61℃以上的油品为可燃品。在贮运和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测定油品闪点的方法有两种: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两者主要的区别是闭口闪点仪是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油气,而开口闪点仪中的油品蒸气可以自由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因而同一油品用两种仪器测得的闪点值不同,油品的闪点越高,两者的差别越大。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油品的闪点,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油品的闪点。(二)燃点:燃点又称发火点,是指油品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接近火焰后不但有闪火现象,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秒以上时的最低温度。燃点比闪点一般要高0-20℃。(三)自燃点:把油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使其与空气接触,在不同引火的条件下,油品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的最低

闪点测定(开口杯法)

闪点测定(开口杯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用开口杯测定闪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SYP1001-1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测定石油产品闪点的正确操作方法; 3测量燃料及油类的闪点,以加深对燃料闪点概念及如何避免在使用、储存、运输燃料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等意外事故的理解。 [实验设备和材料] 1实验仪器 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SYP1001-1型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 2实验材料 溶剂油、试样。 [实验原理和方法] 1实验原理 油类受热时轻质部份先蒸发,起初蒸发量少,随着油温的上升,油的蒸发量会不断增加,当接近某一温度时,蒸发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此时将火焰移近,即有断续的蓝色闪光现象,此即为闪火点。当蒸发量增至足以与空气混和而产生可燃性混和物时,该油类即着火燃烧,此继续燃烧之温度为燃火点,此与油性、加热温度、空气流通情形有关。 2方法概要 把试样装入内坩锅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缓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闪点。 [试验步骤] 1准备试样 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进行。 闪点低于1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至50~80℃时用脱水剂脱水。 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准备测试仪器 内坩埚用溶剂油洗涤后,放在电炉上加热,除去遗留的溶剂油。待内坩埚冷却至室温时,放入装有细砂(经过煅烧)的外坩埚中,使细砂表面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5~8mm的砂层。对闪点在300℃以上的试样进行测定时,两只坩埚底部之间的砂层厚度允许酌量减薄。

闭口杯法测量石油产品闪点

闭口杯法测量石油产品闪点 一、实验目的 理解闪点的定义、用途、闪点测定的基本原理、测定和校正方法。能正确使用闪点测定器(包括安装、调试、正确操作),准确熟练地进行闪点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二、实验原理 1.闪点的定义 在规定条件下,石油产品受热后,所产生的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在遇到明火时,发生瞬间着火(闪火现象)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石油产品的闪点或闪火点。 2.闪点的测定原理 由于使用石油产品时有封闭状态和暴露状态的区别,测定闪点的方法有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两种。闭口杯法多用于轻质油品,开口杯法多用于润滑油及重质油品。具体如何选用则取决于油样的性质和使用条件。轻质油品选用闭口杯闪点是由于它与轻质油品的实际贮存和使用条件相似,可以作为安全防火控制指标的依据。重质油品及多数润滑油,一般在非密闭机件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使用,它们含轻质组分较少,因此采用开口杯法测定。对于在密闭、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内燃机润滑油、特种润滑油、电器用油则要求控制闭口杯闪点。 测定闪点时,将试油装入油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蒸发,控制升温速度,在达到预期闪点温度前10℃时,每间隔一定的温度,按规定的方式,进行点火试验,直至出现闪火现象,即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为试油的闪点。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的区别是仪器不同、加热和引火条件不同。闭口杯法中试油在密闭油杯中加热,只在点火的瞬时才打开杯盖;开口杯法中试油是在敞口杯中加热,蒸发的油气可以自由向空气中扩散,测得的闪点较闭口杯法为高。一般相差10~30℃,油品越重,闪点越高,差别也越大。重质油品中加入少量低沸点油品,会使闪点大为降低,而且两种闪点的差值也明显增大。由于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是条件试验,所用仪器规格及操作方法必须按国家标准进行。 3.闪点的校正方法 油品的闪点及燃点的高低还受外界大气压力的影响。大气压力降低时,油品易挥发,故闪点及燃点会随之降低;反之大气压力升高时,闪点及燃点会随之升高。压力每变化0.133kPa,闪点平均变化0.033~0.036℃,所以规定以101.325kPa压力下测定的闪点为标准。

闪点燃点

闪点燃点 flash point 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闪点就是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闪点又叫闪燃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各种油品的闪点可通过标准仪器测定。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闪点温度比着火点温度低些。从消防观点来说,液体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的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闪点越高越安全。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在储存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燃20~30℃。在油品使用过程中,闪点也有重要意义。例如:使用中的发动机油闪点显著降低时,说明发动机油已受到燃料稀释,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和换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油,当油温达到某温度时,润滑油的蒸气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火现象,最低的闪火温度,称为润滑油的闪点。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考虑润滑油的闪点高低,一般闪点应比使用温度高20至30度,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美孚车用机油系列的闪点都很高,一般都在200度以上。(此段话详见《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第30页)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开口闪点,以℃表示。常用于测定润滑油。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闭口闪点,以℃表示。常用以测定煤油、柴油、变压器油等。 国标0号柴油 规格/牌号:国标柴油 详细说明:类别轻柴油 凝点0(℃) 十六烷值47 运动粘度3~8(cst) 灰分0.01(%) 硫0.2(%) 闪点57(℃)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开口杯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2 方法原理 将试样装入坩埚中规定的刻线.首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闪点。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点火器火焰使试样发生点燃并至少燃烧5秒钟时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燃点。 3 试剂 无铅汽油 仪器与材料 3.1开口闪点与燃点测定器符合SH/T0318 要求。 3.2温度计 0℃—400℃,最小分度值:1℃注9.1 3.3酒精灯或电炉(测定闪点高于200℃的试样时,必须使用电炉)。 4 准备工作 4.1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经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闪点低于1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至50℃—80℃时再用脱水剂脱水。 4.2内坩埚用溶剂油洗涤后,放在电炉或点燃的酒精上加热,除去遗留的溶剂油。待内坩埚冷却至室温时,放入装有细砂(经过煅烧)的外坩埚中,使细砂表面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5mm —8mm的砂层。对闪点在300℃以上的试样进行测定时,两只坩埚底部之间的砂层厚度允许酌量减薄,但在试验时必须保持6.1.1规定的升温速度。 4.3试样注入内坩埚时,对于闪点在210℃和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的下刻线处。) 4.4将装有试样的坩埚平稳地放置在开口闪点测定器的支架上的电炉中,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的中央,与坩埚

闭口杯法测定柴油的闪点

闭口杯法测定柴油的闪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气压力的测定以及气压计的正确读数方法和压力修正方法。 2、让学生了解闪燃现象,了解闪点的测定原理及所需实验设备。 3、掌握测定闭口杯闪点的方法以及结果数据的处理。 二、实验仪器 1、设备:SYD-261闭口闪点试验器 2、适用于石油产品用闭口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闭口杯法闪点。本仪器适用于闭口闪点温度高于40℃低于280℃的油品试验。 3、环境温度:≤35℃、相对湿度:≤85% 4、工作电源:AC 220V±10%、50HZ 5、引火装置:(1)引火源:煤气;(2)引火器孔径:0.8mm 6、温度计:内标式水银温度计,符合GB514的规定,(1)刻度-30~170℃,分度1℃;(2)刻度100~300℃,分度1℃。 三、实验准备 1、试样的水分超过0.05%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进行,试样闪点估计低于100℃时不必加温,闪点估计高于100℃时,可以加热到50~80℃。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油杯要用无铅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 3、闪点测定器要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点,才便利于观察闪火。为了更有效地避免气流和光线的影响,闪点测定器应围着防护屏。 四、试验步骤 1、观察气压计,记录试验期间仪器附近的环境大气压。 2、将试样倒入试验杯至加料线,盖上试验杯盖,然后放入加热室,确保试验杯就位或锁定装置连接好后插入温度计。打开电源,调节电压(约40~50伏),打开搅拌开关。

3、温度约至50℃时,将电压降至10~20伏,以减缓加热速度。 4、打开液化气开关,再打开减压阀,同时手持点火装置(火柴或打火机)将点火器和引火器点燃。 5、调节引火器调节螺丝,将火焰调节成球形,直径约3~4mm。 6、温度约至65℃时,关闭搅拌开关,调节弹簧旋钮使滑板转动,露出油杯盖孔口,同时,引火器即自动向下摆动,伸向油杯盖点火孔内进行点火试验。 7、如果出现蓝色火焰,则记录温度计读数t1,同时记下大气压力P1,关闭石油液化气开关和减压阀,关闭电源,打开杯盖,取出油杯冷却,然后,再重新加热测第二组数据。 8、如果没有出现蓝色火焰,则继续加热,以后温度每升高1~2℃,调节弹簧旋钮,进行点火试验,直至出现闪燃现象为止。 9、测完闪点后,继续加热,温度每升高1~2℃,调节弹簧旋钮,进行点火 试验,直至出现燃烧现象为止。 仪器主要结构见下图所示。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⑴油杯⑵乳胶管⑶进气调节阀⑷搅拌电机⑸传动软轴 ⑹引火器⑺温度计⑻弹簧旋钮⑼电炉⑽油杯座⑾控制面板 五、大气压力对闪点影响的修正 观察和记录大气压力,按下式计算在标准大气压力101.3千帕斯卡(kPa)或760毫米汞柱(mmHg柱)时闪点修正数Δt(℃):

闪点的测定 GB T 261-2008 Microsoft Word 文档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依据GB/T261-2008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实试仪测定可燃液体、带悬浮颗粒的液体、在试验条件下表面趋于成膜的液体和其他液体闪点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闪点高于40℃的样品。二、方法概要 将样品倒入试验杯中,在规定的速率下连续搅拌,并以恒定速率加热样品。以规定的温度间隔,在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火源引入试验杯开口处,使样品蒸气发生瞬间闪火,且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此温度为环境大气压下的闪点,再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 三、实验步骤(步骤A) 1、含水较多的残渣燃料油试样应小心操作,因为加热后此类会起泡并从起泡并从试验杯中溢出。 2、观察气压计,记录试验期间仪器附近的环境大气压。 3、将试样倒入试验杯至加料线,盖上实验杯盖,然后放入加热室,确保试验杯就位或锁定装置连接好后插入温度计。点燃试验火源,并将火焰直径调节为3-4mm;或打开电子点火器,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调节电子点火器的强度。在整个试验期间,试样以5-6(℃/min)的速率升温,且搅拌速率为90-120(r/min)。 4、当试样的预期闪点为不高于110℃时,从预期闪点以下23±5℃开始点火,试样每升高1℃点火一次,点火时停止搅拌。用实验杯盖上的滑板操作旋转钮或点火装置点火,要求火焰在0.5s内下降至试验杯的蒸气空间内,并此位置停留1s,然后迅速升高回至原位置。 5、当试样的预期闪点高于110℃时,从预期闪点以下23±5℃开始点火,试样每升高2℃点火一次,点火时停止搅拌。用试验杯盖上的滑板操作旋钮或点火装置点火,要求火焰在0.5s 内下降至试验杯的蒸气空间内,并此位置停留1s,然后迅速升高回至原位置。 6、当测定未知试样的闪点时,在适当起始温度下开始实验。高于起始温度5℃时进行第一次点火,然后按照4或5条进行。 7、记录火源引起引起实验杯内产生明显着火的温度,作为试样的观察闪点,但不要把在真实闪点到达之前,出现在火焰周围的淡蓝色光轮与真实闪点相混淆。 8、如果记录的观察闪点温度与最初点火温度的差值少于18℃或高于28℃,则认为此结果无效。应更换新试样重新进行试验,调整最初点火温度,直到获得有效的测定结果,即观察闪点与最初点火温度的差值应在18-28℃范围之内。 四、注意事项 1、取样要具有代表性 2、取样量不可超过试杯的刻度线 3、火焰直径高度为3-4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