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

实验二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
实验二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

实验二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

实验二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

一、试验的目的

(1) 学习泄漏电流试验方法和试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2) 加深了解泄漏电流的试验与摇表测绝缘的不同之处。 (3) 会用试验结果(数据) 去分析试品的绝缘情况。二、试验接线及仪表设备

图2 泄漏电流试验接线图

T--试验变压器;PA--电流微安表;Rl 一水阻;PV--静电压表;

V--高压硅堆;QS 一闸刀开关;F--避雷器

三、试验内容和步骤 (一) 泄漏电流试验

(1) 试验有两个项目:测量避雷器泄漏电流(电导电流) 和非线性系数。 (2) 试品:FZ--15型避雷器,有并联电阻,额定电压15kV 。 (3) 试验标准:

1) 国标GB50150—1991《电气设备交接验收规程》规定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试验电压及允许泄漏电流值见表2和表3。由于试品为FZ--15,因此,试验电压为16kV ,对应允许泄漏电流400~600n ,若超过此范围,则试品内可能受潮。

表2 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试验电压及允许泄漏电流值(1)

表3 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试验电压及允许泄漏电流值(2)

2) 《电气设备交接验收规程》中规定避雷器同一相内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差值不应大于0.04。

测量非线性系数方法是:分别测出额定试验电压及50%试验电压下的电导电流,由下列公式即得出非线性系数,即

α=U 1*U2/I1*I2 (2--1)

式中 U2、I 2——额定试验电压及对应测得的泄漏电流; U1、I 1——50%额定试验电压及对应测得的泄漏电流。 (4) 试验步骤:

1) 断开试品电源,并对地放电。 2) 按图2接线。

3) 接通电源前,调压器应在零位,合上与微安表并联的短路刀闸QS 。 4) 将升高电压至U l =50%U 试=8kV,加压lmin 后,打开短路刀闸QS ,读取泄漏电流I l ;合上

QS ,继续将升高电压至U 2=100%U 试=16kV,加压lmin 后,打开短路刀闸QS ,读取泄漏电流

I 2,合上QS ,填写表4。 5) 将电压降为零,断开电源。

6) 根据100%的试验电压下的泄漏电流I 2检查试品是否受潮。

7) 计算避雷器的非线性

表4 试验数据表

(二) 直流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的接线与图2相同(但要把非测量相接地) ,不同的是试验电压较高。

一般其直流耐压值为其额定电压的2倍电压以上。在做直流耐压试验时往往同时测量泄漏

电流,通过分析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变化的规律检查绝缘缺陷。在《电气设备交接试验

标准》中要求做直流耐压试验的设备是:同步发电机、交流电动机和电力电缆。

(1) 试验项目: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 (2) 试品:6kV 塑料电缆。

(3) 试验标准:根据《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规定,塑料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

标准如表5所示。

表5 塑料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由于试品为6kV 塑料电缆,根据上表,试验电压为24kV 。 (4) 试验步骤:

1) 断开试品电源,并对地放电。 2) 将电缆取代图2中的避雷器。

3) 接通电源前,调压器应在零位,短路刀闸QS 合上。

4) 将试验电压从0~100%试验电压分成若干段,现分为五段,如表6。分别将升高

电压至

U l 、U 2、U 3、U 4,各加压1min 后,打开短路开关QS ,读取对应电导电流I l 、I 2、I 3、I 4;最后将电压升高至额定试验电压U 5,注意观察有无放电现象和异常声音,耐压15min 后读取I 5。

5) 按照上述步骤可分别测出各相对地和各相间的泄漏电流,填写表6。 6) 绘出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变化的曲线,分析试品是否有局部性绝缘缺陷。

表6 直流耐压试验数据

四、注意事项

(1) 检查接线及仪表位置是否正确。

1) 接通电源前,调压器应在零位,短路刀闸QS 合上。 2) 选择合适的微安表量程。

(2) 升压前打开微安表短路刀闸OS ,看微安表有无读数。若有较小的读数,应查找原因,经消除后,再进行试验。

(3) 在升压过程中或不需要读取电流值时,应将短路开关OS 合上,以保护微安表。

(4) 如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干扰电流时,应在不接试品的情况下,分别读取对应五个电压下的干扰电流,然后将它们对应减掉,从而得到真实的电流。

(5) 试验完毕,必须将试品经电阻对地放电。五、报告要求

(1)绘出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变化的曲线。 (2)用试验数据和曲线判定试品的绝缘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