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综述

农村城镇化综述
农村城镇化综述

关于农村城镇化研究的综述

班级:08公管姓名:汪锋学号:080103008 摘要:自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 整整三十余年,“三农问题”不断以这样或那样的角色出现在我国的经济和政治舞台上, 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永不落幕的主角。对于农村城镇化问题, 各国呈现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域和经济“鸟瞰图”, 我国一直在探索农村城镇化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突破“三农问题”。文章从农村城镇化内涵.农村城镇化的政策回顾,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综述了学术界对农村城镇化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思路综述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 第一产业农业人向第二产业, 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 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也是直接减少农业人数,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效途径。但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城镇化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别。外国学者多数认为,农村城镇化是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在我国,农村城镇化是和农村现代化,非农化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城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道路。

归纳起来,我国学术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大力发展农村乡镇和小城镇,即乡村小城镇化。小城镇和乡镇位于城乡之间兼有城乡两种功能,可以成为向城乡两极优点转化的交汇点,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库”,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的基本途径。例如,周晓农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目前,小城镇已成为城乡经济活动中最强有力、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区域,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挥了主要的作用。黄黎平认为,城镇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载体, 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农村城镇化包涵了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其中, 农民职业转换、非农产业聚集和农村人口空间转换, 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

过程, 它包含了人口、经济活动和空间地域3 个主体内容的演变与转换。

第二,强调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是乡村社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沿着原始化、传统化到现代化的过程演变。农村现代化包括经济结构综合化、生产手段现代化、乡村布局的规范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乡村文明。白雪燕, 田秋影认为,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进而实现工业化。郭凤云, 甘子成认为,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经济与城乡市场协调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经营以及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 利于与城乡衔接, 从而彻底消灭城乡对立的这种经济格局,有力地推动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工业化等等。

第三,强调农村功能的转变。农村城镇化的方向不是所有的人都住进城市,而主要是进行功能型城市化,即农村地区分享到城市性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劳动结构和经济形态上解决农工—体化问题。改变“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产业配置格局。苗雨君邓琳认为,。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秦润新认为,农村城镇化就是把城镇和乡村两者的要素统一到区域综合体内,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运行,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结构转变的过程。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城镇化的背景不一样,国内外对农村城镇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外国学者多数认为,农村城镇化是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多数情况是指乡村的现代化,非农化进程,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区集中,城镇社会经济关系广泛渗透到农村,并使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实现城镇化的过程。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后, 政府对农村城镇化问题一直处于不断推动、引导、摸索和实践的过程。

(一)政策和制度上摸索、试验的十年: 1978~1988

1978 年12 月18 日至22 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农村发展若干问

题的决定》, 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实现四个现代化, 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拉开了农村城镇化的新篇章。1987 年1 月22 日, 中共中央发布了《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通知指出: 几年来农村改革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农村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已初步显现出来,现在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 改革必须坚持下去, 并做好充实、巩固、配套、提高工作, 争取再以五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使新体制充实和完善起来, 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 到同年9 月中旬, 我国已在10 个省、自治区建立起14 个规模不等、项目不同的农村改革试验区, 开始进行把已有改革成果制度化和探索改革新路子的实践。这一时期属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一切在摸索试验中进行, 应该说没有明确城镇化的具体政策。在政府的挖掘和推动下, 长期被压抑的广大农民和农村的活力和创造力迸发出来, 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势态快速发展。可以肯定地是, 这一阶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完善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来了生机。农牧业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改革带来了人勤快、地变样、粮增产的新景象。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 各地出现了盲目增加城镇数量和扩大城镇规模、轻规划重形式、乱占土地和污染环境等粗放式发展。包括激进地、大跃进式的城镇化步伐和萎缩不进地个别保守做法, 这是改革进程中, 对农村城镇化探索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二)初具规模、亟待深入的十年:1989~1998

这十年, 应该说是坚定了信念, 明确了方向的关键时期, 基本上摸索出总体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把握住整体方针,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自1992 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之后, 农村城镇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政府开始实施政策引导农村的城镇化。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 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小城镇的建设应该说是农村城镇化的阶段性产物, 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 对推动农村和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而且把农村的城镇化问题放在战略角度, 这应该说是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重大的实质转变,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对解决“三农”问题阶段性的且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农村城镇化已是农村发展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大战略, 小城镇和城镇化的战略地位已经发生转变。

(三) 战略出发、全局考虑的十年:1999~2008

自2004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起至2008 年, 已经连续“五个一号文件”, 历史地、发展地看这五个文件, 可能在接下来会有第六个、第七个或更多, 但这五个连续的、党中央放在战略角度的、能真正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引导措施, 其中不乏很多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举措; 各地也涌现出很多典型的新农村。改革开放后, 政府通过放松管制, 如放宽建镇标准、就业限制和落户限制等一系列政策, 推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粗放的城镇化方式使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更多地表现为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其后继发展能力和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也大打折扣。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 政府制定了相关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 让农村城镇化扮演更重要的有积极意义的战略角色, 使新时期的农村城镇化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走集约发展之路。

三、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农村城镇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系统。关于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朱海燕认为,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人地矛盾,人地矛盾即农村劳动力与耕地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日益尖锐,构成了农村城市化的源动力;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是构成农村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三是农民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变,这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内在推动力,四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重要衡量指标。五是市场的发育,市场的兴办和繁荣带动了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拓展了广阔发展空间,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外在推动力。六是政策制度的创新。

周晓农认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而小城镇发展到一定水平,又反过来促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与小城镇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小城镇引入了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更容易吸引和留住熟练劳动力和管理技术人才,同时营造了进城农民观念、文化、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提高的优良环境,产生人才、技术和文化

的集聚效益,进而推动农村工业化;小城镇有利于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不同阶段,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表征。尤其是农村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后,或迟或早会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或导向农村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

吕小庆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 降低城镇化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一、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能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城乡统筹发展, 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二、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会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进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对于加速建立完整规范的城镇工商业体系具有极大的意义。三、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建立统一市场的前提和基础, 从而为农村城镇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市场环境基础。

曹洪、何代忠认为,由于农村社区自然城镇化不具备必要的、足够的内生性因素, 只能采用通过强大的外生性因素, 特别要采取有利的涉农制度措施, 从而促进其内生性因素发展。即政府自上而下地促进农村社区城镇化。一、政府应该通过涉农制度的改革, 完善农村社区的经济运行功能。二、通过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投入, 提高农村社区人力资源素质。三、以村民自治制度为核心, 强化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城镇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是乡村非农化、工业化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成为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二是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为减少不断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必须在农业外寻找就业机会,这就形成了农村城镇化的推力,三是比较利益的存在。农业是弱质产业,城乡收入差别的存在,成为农村城镇化的拉力,四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城镇化的后续动力,五是制度创新,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制度政策是农村城镇化不可缺少的动力因素。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它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相同的。不同的地域往往因不同的经济条件、区位条件和历史传统形成不同的城镇化动力机制,从而形成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

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国内之所以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晋江模式”、“珠江模式”之别,有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动力机制不同。因此,各地区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作时,应抓住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合理地构筑本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系统,从而为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黎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曹洪、何代忠,加快我国农村社区城镇化进程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农村经济,2006年第3期

【3】赖永良、刘辉,建设新农村推进城镇化——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探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9月

【4】卢锡慧、戚兆川、王长青,农村城镇化障碍因素分析,特别关注

【5】郭凤云、甘子成,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选择研究,科学论坛,1002- 6908(2008)0320072- 01

【6】吕小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基于公共产品视角的分析,和谐发展论坛

【7】白雪燕、田秋影,农村城镇建设的发展路径——绿色城镇化,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年5月第7卷第3期

【8】周晓农,加速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2008年第2期(总第10期)

【9】康士营,浅析农村城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与探索

【10】张建军,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人口与经济,2008 年第6 期(总第171 期)

【ll】苗雨君、邓琳,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推进发展的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2】林建,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 年第12 期

【13】朱海燕,略论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浙江统计,2000年第10期

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较之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所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专设一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了体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对待城镇化对象的农民所采取的基本政策应当是:“解放农民、服务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善待农民。”所谓“解放农民”,就是把剩余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从事非农产业,也鼓励他们到城镇安居乐业;所谓“服务农民”,就是在农村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所谓“投资农民”,就是增加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含量,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所谓“转移农民”,包括产业转移,即提高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力,还包括区域转移,即向城镇转移;所谓“减少农民”,就是减少农业人口数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所谓“善待农民”,就是让进城的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做到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待遇平等。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城镇化才能健康推进,才称得上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而传统城镇化则是把重心放在城区的空间扩张,即建设新城区上。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城镇化”超越于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体制性条件: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低价从农民那里获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给开发商;从现行财政体制上看,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出让土地的所有出让金,补充预算内财政资金。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其相联系,这种模式只实现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即“半城镇化”,却无法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因为后者需要地方政府承担繁重的责任和义务,即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由此可见,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选择新型城镇化较之传统城镇化,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难度也更加大。 那么,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回避新型城镇化,继续沿着传统城镇化道路走下去?不行,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如此极其有限的可开发土地,不允许再走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否则,就会严重威胁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况且,这种模式背离城镇化的初衷,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这种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再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拉力都会削弱下去。我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是先放开小城市和小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板块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知识点整合 1.最近,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新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 二是各城镇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二中,主要是推动的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中,“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4.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5.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6.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有:

①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②基本原则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③基本原则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④基本原则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⑤基本原则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⑥基本原则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⑦基本原则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7.城市化三大标志:第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第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新四化”关系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9.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10.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11.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2.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文献综述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文献综述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思想是在批判吸收前人的的城乡思想、深刻剖析西 欧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弊端的基础上形成。当前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马恩城乡关系探究,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 了我国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思想的研究,列举了相关的文献综述,以便 更好的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马恩城乡思想;城乡融合;统筹城乡 我国对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20世纪80年代之后呈 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关成果以论文为主,没有专门研 究这方面的的著作。通过相关文献的仔细查找,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 这方面的研究,有52篇期刊论文,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有38篇,博士论文比较少。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1945年-1978年主要侧重于对城镇化特点、动力进行量化实 证分析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有:周一星《城市地理》、费孝通 《论小城镇建设》等。周一星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为基础,创造性的提出“中国式”的都市连绵区,为中国城市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 第二阶段1978-2002年之前对我国城镇化的研究呈现出了繁荣的态势,这个 阶段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地理学和生态学这些学派,其中经济地 理学派以姚士谋、崔功豪和王振亮等为代表,侧重于从经济学和地理学角度剖析 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方面的背景、宏观调控政策等。郑弘毅在《农村城市化研究》 一书中,提出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生态环境学派以周复多等为代表,坚持利用 生态学原理和山水城市理念,着重强调城镇化必须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主要侧重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研究,包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状况、城镇化实现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但是各个学者 研究的重点和特点不同。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对城镇化发展进行 相关结果评价;有的概括了我国己经初步形成的几种城镇化的模式;其中周毅在《当代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张同升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存状况、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行对策进行了深刻的 分析和研究。 近五年内我们国家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好的理 论成果,主要是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的思想,从而整理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丰富内容,并揭示其内在规律,并揭示了对我国城乡发展 的重要理论和现实启示。主要理论成果如下: 第一方面是关于城乡基本概念界定、理论来源、现实条件的研究。 首先是有关城乡的相关概念的界定。李怀在《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观》 (甘肃社会科学)指出恩格斯这样定义城市:“只要它(乡村)用壕沟和墙壁防守起来,乡村制度也就变成了城市制度”。郭彩琴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所给出的定义:即城乡融合是: 城市和乡村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吸收对方的生活方式,城乡呈现一种步调一致的 发展状况,整个社会共同配合,统筹发展的结果。

新型城镇化-文章

跟随新型城镇化步伐,由速度优先转向协调可持续经营 ----地方投融资平台未来转型方向初探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地方投融资平台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数量与规模均呈现膨胀之势。在三十多年快速城市化后,原有“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明显,中央政府适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这必然对以服务地方建设为主要目的的投融资平台产生深刻影响。“新型城镇化”到底有什么内涵,地方投融资平台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呢? 一、中国城镇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城镇化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造成很多“空城”,占地过多。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 “人的城镇化”滞后。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官方统计数字是51.27%,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前后相差的16个百分点。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这些已进城和将进城的农民并未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诸多方面与城镇户籍居民相差甚远,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我国的城乡之间严重不平衡,比如2009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3.33比1,考虑到各种福利差距,这个差距可能达到6比1或更多。我国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同样严重,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 “城市病”困扰城镇化。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但是解决已经进城的几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享受公平待遇问题,而且对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的的大事。 作为位于祖国西南部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XX省与全国同步实现新型城镇化,更是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壮举。 一、影响世界的重大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初期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这场预计未来20年内由3亿农民移居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革,将为中国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提振世界需求释放巨大动能。 (一)我国的城镇化能够使地球上十几亿人迈入现代化行列,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1/4,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全球X围来看,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实现社会公平、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都起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我们总结了建国后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终于实现了国际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以发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具有全方位性和开放性,不以任何国家的衰败为前提。中国顺应历史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时调整和转变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与竞争,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朝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使14亿多的人民生活初步实现小康,国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二)中国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中国曾经遭受西方列强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城市化和现代化只是不能实现的梦想。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而来,是在一个非常差的底子上,而且是在常年战争的废墟上开始建设的。这一点与许多当年也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发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向全球的扩X,是现代世界演进的方向,异质的其他民族除了调整自身,很难抵抗得住这种文明形态的挑战。于是,无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欧洲之外的民族,

城镇化文献综述

城镇化文献综述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过程,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对扩大内需、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存重大意义。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加速,我国“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进一步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健全城镇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 年的17.92% 上升到2010 年11 月的50.27%,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51%) 。虽然与高收入国家78%的平均水平还有一些的差距,但按照前30 多年约1%的年均增长率来看,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超过这些高收入国家指日可待。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中,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众多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生活发生根本性转变,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综合效益大幅提升。[1] 虽然城镇化有其必然性,但也呈现出多方面的问题。温立(2005)[2]认为尽管我国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像世界上其他国家城镇化进程一样,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第一,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10 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20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小城镇规模偏小,形成不了规模,并阻碍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第三,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上的极度不均衡影响了中西部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第四,布局不尽合理,造成小城镇的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发展各自为政,遍地开花。 陈洪毅(2006)[3]认为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特别是“三农”问题,都直接、间接地与城镇化有关,因此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近期出版的主要书籍综述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李兵弟著 该书根据省域、市域、重点地区、县域、村镇等五个层面,精心选取了来自全国东中西不同地区的25个案例,凝聚了众多“三农”领域、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城乡规划管理实际工作者的才智与心血,展示了当前城乡统筹规划探索的多元化局面。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9.68%。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发展问题,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有机的社会整体,把城镇的繁荣发展与农村的转型发展作为互相关联的发展进程,实现城镇与农村互促共进,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同时,该书还总结了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比较全面地、正面地阐述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法理、基本技术和规划方法,对基层的大量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与规划方法的升华,坚持保护农民利益、集约节约建设用地、促进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结合,为农村地区发展建设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科学指引。 《中国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国城镇化的战略和总体思路,展望了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研究了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了如何在统筹城乡中推进城镇化、共享城镇化的成果,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李强著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摘要:新型城镇化,精细管理将体现在“信息化”、“智能化”。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未来的城镇化进展中不再是钢筋水泥式的“城市化”,更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三化; Abstract: A new type ofurbanization,finemanagement will bereflected in the”information”,”intelligent”.Eighteen majorreport clearly pointed out:adhere to the road ofnew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informatization and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andtownmutualcoordination ofbenign interac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development.Visibleurbanizationprogress in the futureis no longer areinforcedcementtype”city”, more emphasis on the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informationcity,smartcity.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connotation;three 前言: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全面、内涵增长”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

新型城镇化概述

简介: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全国主要城镇化模式 成都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天津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

城镇化文献综述

中国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与产业转移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现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处理好城镇化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产业转移;经济增长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课题。可见城镇化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 城镇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城镇化的基本学科,以城镇化建设问题为研究重点,国外学者从区位理论方面开展;对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众多。国外的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就是城镇化过程,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唯有城市化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是一个次要因素。但对于我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基于我们的社会实践,提出以城镇化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确定了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化的主要途径是农村城镇化(费孝通,1986;辜胜阻,李正友,1998)。这些文献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的推动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尤其表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方面。对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国内学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进行梳理。自上而的下模式的角度研究城镇化动力机制一般是从国家投资、政策、国家大型企业、重点项目带动以及大中型城市扩张等方面(薛凤旋,杨春,1995;刘红星,1987;齐康,夏宗玕,1985;张庭伟,1983);自下而上模式从农村富余的农副产品交换、乡镇企业、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推进城镇化发展(刘传江,1999;费孝通,1984);

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07270433.html, 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研究 作者:李应子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3期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 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正确认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要内涵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指引作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由来;内涵 随着国内学者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提法应运而生。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别传统城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探索的一种新的城镇发展模式,其表现主要内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发展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以统筹各种关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新的发展目标——坚持人的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把“增加人的福祉”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人的城镇化”区别于“物的城镇化”,二者是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人的城镇化”是实现地域转 移、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变,实现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人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的转变。“物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其核心是土地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的城 镇化”是“物的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目标。如果只是追求“物的城镇化”,即便是经济发展 速度再快,生活居住空间再宽敞,但是没有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缺少了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忽视对人的基本价值关注,这种城镇化也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才构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本内容。 中国新型城镇化要求从过去重视“量”的扩张转变为对“质”的提升,从“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造城运动”,而是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工能享受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市民一样的生活,这才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新的发展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开启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中国城镇化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城镇化水平是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

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

关于“小城镇规划”的文献综述 王贺资源与环境系地理科学专业 1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2 主题 2.1 国外小城镇规划综述 卫星城镇。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其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 新城市主义。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2.2 国内城镇规划综述 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透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人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位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应用于小城镇研究中,为我国小城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动向。 3 总结 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是处于逆城市化的阶段,而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二者表面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是采用目前先进的理论,单纯的进行大城市规划。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大,人口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引作用,把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不现实的。建立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切合我国农村实际。 本文目标在于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徐水县安肃镇进行了分析,进行合理地布局,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村庄整合,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

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 李小建 虽然城镇化是发达国家较早出现的现象,但不同国家的国情各异,发展路径和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我国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这是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对城镇化路径和实现方式的创新探索。 我国城镇化自改革开放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推动了城镇化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诸如资源配置低效、土地资源浪费、地方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第二,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成为市民,致使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第三,小城镇的发展对带动地方经济、吸纳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资源浪费、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发展规模不大,难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规模经济,难以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中心、辐射带动较大区域的发展。 发达国家城镇化虽然促进了经济社会变革,但其伴生的“城市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政府和社会。首先,交通拥堵。交通拥堵是世界性的城市难题,不少城市通过拓道路、建高架、修轻轨、铺地铁等技术及设施改善的方法增加容量,或是通过限行、控制个体交通等方式实施交通管制,但大部分城市

未能彻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次,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都出现过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容易通过大气、水体、土壤、食品、人类交往等途径传播滋生,危害人类健康。再次,地价上涨过快。人口、经济活动集聚带来土地增值,但也导致地价快速增长,由此产生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第四,城市贫困。城市人口过剩和就业机会不足相伴,加上一些制度不合理,致使贫富差距拉大。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既包含对我们过去城镇化道路经验教训的总结,也包含对西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考和规避,更包含对未来城镇化前景的新设想,是对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新构思。新型城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低碳节约、格局优化、新技术引领这四点非常重要。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哲学层面上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传统城镇化把物质财富的增加作为实现手段和追求目标。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和谐,人是城镇化的主体。在理论层面,以人为本是对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新型城镇化突出城乡统筹、工农互惠,强调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摒弃了“城市偏向”和“忽视乡村”的发展思维。在实践层面,以人为本是在对中国城镇化条件慎重考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

城乡一体化文献综述

城乡一体化文献综述 201301360011 陆媛媛 摘要: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文献综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一、研究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研究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文献综述 顾益康等(2004)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一级指标,并以42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岳丽萍等(2006)以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等四项指标对陕西省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判断。赵锋(2010)确立了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两个测评维度,再将其分解为18个二级指标。陈俊峰(2012)对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安徽17地市城乡一体化指数,提出了要推动产业的互动融合。汪容容(2013)对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城乡人口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